美国生物伦理问题研究总统委员会29日公布初步报告说,上世纪4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明知违反伦理标准的情况下,故意使危地马拉1300多名囚犯和精神病患者感染上梅毒等性病。实验过程中,83名人类“实验小白鼠”死亡。
美国媒体今年2月曾披露,半个多世纪前,美国政府在国内也曾以研发药物和研究治疗方法的名义,对疾病患者及囚犯开展人体实验。类似实验在美国国内曾进行40余次。
美国生物伦理问题研究总统委员会认为,正如美国国内曾发生过的情形一样,这项得到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的研究并没有把危地马拉人当做人对待,甚至没有告诉研究对象他们在开展研究。
委员会说,两年多的实验过程中,1300多名危地马拉人染上淋病和梅毒等性病。尽管对梅毒等性传病的研究是当时一项重要科学目标,但没有任何理由通过上述方式进行,这项实验展示了“系统性失败”。
委员会主席、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埃米·古特曼说,一些知情者妄图隐瞒事实,因为他们担心一旦事泄自己会成为公众批评的目标。
危地马拉秘密人体实验事件由美国韦尔斯利学院医学史学家苏珊·里维尔比首先揭开。这位医学史学家在梳理已故医生约翰·卡特勒的资料时发现,1946至1948年间,卡特勒在危地马拉的监狱里展开了一项秘密人体实验,美国医疗人员在受害者不知情或者未经受害者允许的情况下故意让当地人感染上淋病和梅毒。实验对象随后接受青霉素治疗,以测试青霉素是否能治愈或预防梅毒。
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10月就这一事件向危地马拉道歉,并要求成立生物伦理问题研究总统委员会进行调查。委员会的最终报告预计将于12月公布。而危地马拉总统当时称该实验为“违背人性的犯罪”。
危地马拉秘密人体实验事件唤起美国人一段可怕记忆,即“塔斯基吉梅毒研究”。自1932年起,美国卫生部门官员在亚拉巴马州以免费治疗梅毒为名,召集约600名黑人男子作为实验品,秘密研究梅毒对人体危害。该研究直到1972年被媒体曝光才终止。当事人被隐瞒长达40年,大批受害人及其亲属付出了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
美国政府官员去年10月承认,类似实验在美国国内曾发生十余起。不过,美国媒体查阅医学杂志文章和剪报资料后认定,涉及美国公民的研究实验数量超过40起,主要进行于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这些实验项目包括在康涅狄格州使精神病患者感染肝炎病毒、在马里兰州让囚犯吸入流感病毒、在纽约市一家医院向慢性病患者注射癌细胞等等,其中一些实验只是为满足好奇心,没有取得实际成果。(记者任海军)
新华网利比亚班加西8月10日电 (记者周潼潼 王洪江) 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10日公布过渡时期“宪法宣言”,就后卡扎菲时期的政治过渡列出时间表。
“全国过渡委员会”副主席、发言人库卡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全国过渡委员会”已完成过渡时期“宪法宣言”的准备工作。“宪法宣言”将在卡扎菲政权下台后立刻执行,并在过渡阶段发挥临时宪法作用。
据库卡介绍,“宪法宣言”规定,利比亚将在卡扎菲政权下台后30天内成立国家政府;90天内公布选举法,成立最高选举办公室;240天内进行全国代表大会(相当于议会)选举,选出政府总理并制定法律。在全国代表大会成立后30天内成立公共基础委员会,并在委员会成立后60天内制定宪法草案,其后30天进行宪法草案公投,公投通过后30天内公布立法选举法,并在180天内完成立法选举。
库卡说,“宪法宣言”规定过渡时期为20个月,其中前8个月由“全国过渡委员会”管理,剩余12个月由全国代表大会监管。他说,“全国过渡委员会”成员均已作出承诺,将不会参加未来的总统或议会选举。
中广网北京6月1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关注于今天(13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详细情况,马上连线正在现场采访的中央台记者柴华。
主播: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作为食品安全防线卫士的各个相关监管部门,对此都表达了哪些观点?
记者:本周(6月13日——20日)是我国第一个食品安全宣传周,在今天的启动仪式和论坛上,国务院食安办办公室主任张勇表示,举办食品安全周的主要目的是要利用各种宣传的手段形成强大的宣传之势,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的防控工作。
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白克明表示,由于食品安全经营的链条比较长等等一些因素,我国食品安全的基础仍然是比较薄弱的。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表示,在今年(2011年)以来,截至到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办了各类食品安全案件1100余起,抓获了犯罪嫌疑人2000余人。要着力解决目前食品安全领域里面违法成本低的现象,形成一个打击惩治的整体途径。而今年正值我国食品安全法实施两周年之际,宣传周期间有关部门还将举办一系列的专题新闻发布会,重点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等相关产品的科学知识讲解等多项活动。
一句话点评: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加大食品安全宣教力度,通过合力让百姓放心、满意。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2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一项旨在达成新的捕鲸管理法规的国际努力最终无果而终,使得每年捕杀1500头鲸鱼的捕鲸阵营仍有机可乘,包括在南大洋鲸类禁猎区继续捕杀鲸鱼。
上周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在摩洛哥阿加迪尔召开年会,重点讨论解禁商业捕鲸,不过捕鲸要接受国际捕鲸委员会的严格监管,而且实行严格的配额管理,这将有助于减少捕鲸的数量。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海洋大动物项目主管霍华德-罗森鲍姆说:“经过三年的历程,以及观点严重对立双方激烈的讨论,谈判最终还是崩盘了。”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是设于纽约的一个非营利组织。
罗森鲍姆同时还是国际捕鲸委员会的科学委员会的成员,他说:“目前,前进的道路并不明确。与此同时,从目前的情况看似乎仍会维持现状。”
这意味着日本、冰岛和挪威三个支持捕鲸的国家,将会继续开展科学捕鲸或其他不受监管的捕鲸活动。1986年国际社会通过一项商业捕鲸禁令,日本、冰岛及挪威是最后三个仍顽固坚持商业捕鲸的国家。从禁令颁布至今,这三个国家已经非法捕杀了3万多头鲸类。
不再是鲸类禁猎区?
南大洋鲸类禁猎区问题很明显是在本周的会议上双方无法达成妥协的症结所在。
1994年,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将南大洋鲸鱼禁猎区划为禁止商业捕鲸的关键海域。这一环绕南极大陆的海域面积达到5000万平方公里,世界上大多数鲸鱼在这里进行捕食。
不过日本方面却对这一禁猎区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并且在这一海域捕杀了大量鲸鱼。日本方面这一一意孤行的行为招致澳大利亚政府的强烈反对,澳大利亚政府准备将日本告上国际法院。
捕鲸阵营希望能到南大洋鲸类保护区进行捕鲸,但是反捕鲸阵营对此强烈反对。
罗森鲍姆说:“我们知道这意味着允许捕鲸者扩大捕杀鲸鱼的海域,之前他们不被允许在这些海域捕鲸。鲸鱼禁猎区对于鲸类数量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人急切地希望使这一禁猎区发挥更大的效用,使得捕鲸者无法在鲸类的关键捕食地进行捕猎,以及在鲸类其他的重要栖息海域对其进行捕杀。”
日本面对日益高涨的反捕鲸呼声
日本一直打着科学研究的旗号进行捕鲸活动,不过最终大多数被捕杀的鲸鱼被上了餐桌,而不是进入了实验室。
比如,2009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在洛杉矶一家日本料理店中的肉类是来自于日本以科学捕鲸为名捕杀的一头鲸鱼。
日本捕鲸人士称,鲸鱼的数量足以承受目前的捕鲸水平,而且从科学角度来看并不需要完全禁止捕杀鲸鱼。
据美联社报道,日本人甚至觉得反对捕鲸的呼声根植于对日本的文化偏见。日本捕鲸联合会的一名前发言人Shigeko Misaki2008年表示,反捕鲸行动有点过头了。
她说:“这几乎成了一种宗教,鲸鱼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唯一标志。信仰这种宗教的人认为所有的日本人都是邪恶的,因为我们捕杀鲸鱼。”(唐宁)
中新社华盛顿5月12日电(记者 德永健)奥巴马政府12日宣布,由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组成的代表团将于13日造访白宫——这将是奥巴马政府首次在华盛顿与利比亚反对派面对面会晤。
白宫当天发表声明称,代表团由利比亚反对派二把手、“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局主席马哈茂德·吉布利勒(Mahmoud·Jibril)率领,届时奥巴马国家安全顾问多尼隆将面见吉布利勒等人。
声明未称奥巴马是否会亲自接见代表团,但依循白宫以往做法,奥巴马有可能在会议中途“临时加入”,与代表团进行闭门会谈。
本周早些时候,吉布利勒在华盛顿已与国会要员、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约翰·克里碰面。目前克里经白宫授意,正游说国会起草法案,允许将美国冻结的部分利比亚政府资产交由利比亚反对派支配使用。
今年2月利比亚爆发反政府示威游行后,反对派在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组建了“全国过渡委员会”。该组织由30余名来自利比亚主要城镇的代表组成,利比亚前司法部长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贾利勒任主席,身为经济学家的吉布利勒出任执行局主席。
为争取国际社会的政治承认和资金支持,“全国过渡委员会”近来四处游走,频频造访亲反对派国家。迄今计有法国、意大利、卡塔尔、科威特四国正式承认该委员会,英国则邀请委员会在伦敦设立办事处,但强调办事处不是一个“外交机构”,不享有外交豁免权和其它外交特权。(完)
电视剧编剧们最近很热闹,先是有了经纪公司,然后又有了“工作委员会”。编剧们之前遭遇的种种不公正不规范待遇,看起来正在形成规避的渠道———不过暂时这还只能惠及大编剧们,至于新晋的编剧们,还是多想想宁财神给出的建议吧。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刚刚闭幕,循惯例依旧没有编剧奖,据说从来没有过、以后也很难有。金鸡百花电影奖倒是曾经有过,但因为种种原因,被取消了,好像是为了让编剧们安心创作,不要追逐那虚无的名分。以上这些解释,都出自电影节有关人员之口。显而易见,编剧在电影界的地位边缘化已然成制度化。在资本和大导、明星之前,编剧根本就不是项目关键词。
倒是电视剧编剧搞出了一些名堂,4月28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虽然不算是具有强制性的工会组织,也还是可喜可贺的大事件。该委员会目前的主要诉求,将在培养编剧人才、促进创作交流以及维护编剧权益等方面为会员及相关编剧提供服务。会长高满堂明确表示编剧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旨在规范行业行为、加大维权力度、鼓励原创精神、提高编剧水平。同时高满堂的发言中,有句很特别的表态就是“不会、也无权搞什么黑名单”。这个“黑名单”,指的是传说中的针对制片人、导演、演员等工种欺负侵害编剧权益,编剧界的反制行为。既然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并非工会性质,其义务与权利,都不具备强制性,目前来看,只是松散的俱乐部联谊形式,确实没有足够的能力来保证成员的权责,但毕竟很有希望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能够有序、逐步、稳定转型为编剧行业工会。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成熟的市场规范应该采取编剧中心制,创意为王才能促进电视剧产业的良性发展。
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的成员是有准入门槛的,能够入会者绝大多数已经在电视剧行业中属于领先者:“凡有两部电视剧在省级以上的电视台播出,就有资格加入到编剧委员会,再缴纳1000元的会费后就成为正式的成员。”因此,电视剧编剧工委会更多代表了成功编剧的现实利益,对于更多未成名的编剧来说,更现实的是温饱和生存,著名编剧宁财神发出的一条微博,非常应景,令业内外人士感到温馨。特全文引录:“写给新编剧:1,别抱怨钱少,再少也比记者多。2,别怕受骗,对方损失的是信誉,你得到的是各种经验。3,舒适的桌椅,预防颈椎病。4,多接触各种人,你才知道怎么写对话。5,多抽烟,少喝酒。6,找个支持你工作、耐得住寂寞的女友。7,按揭买房,逼你保持旺盛的创作力。8,松籽补脑,防饿,减肥。”这个忠告,涵盖作为新编剧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具体款项或有不同认识,内中大有过来人的职业生命体验,却是谆谆善诱,为新编剧的成败指明了事业的出路、情绪的出口,归根结底一句话:你有创意,你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才能成为关键词。
本报讯(记者金力维)昨天下午,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委员会举办成立大会,高满堂当选首任会长,邹静之、姜伟、王宛平、海岩、彭三源等当选为常务副会长。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编剧行会组织,已有200余名编剧报名加入。
会长高满堂介绍,编剧工作委员会成立后的具体工作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团结编剧,表彰优秀作品,每年评选出最佳编剧、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新人三项奖;对剧本进行评估,帮助投资者论证投资风险;定期举办培训,解剖热播剧目、提携年轻人等。协会还和全国十余家影视专业机构、电视台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会员提供和电视剧制作、播出方对接的平台。编剧委员会设立了会员准入门槛,凡有两部电视剧在省级以上的电视台播出,才有资格加入到编剧委员会。
对普通编剧而言,这一组织成立的最大意义无疑是令他们找到了“被重视”的感觉。一直以来,编剧们都自视是艺术创作中的弱势群体,被拖欠稿酬、抄袭创意,霸王合同所侵害,作品被演员、导演改得面目全非无力维权,初级从业者甚至连署名权、著作权都得不到保障。针对这种情况,编剧委员会特别聘请了法律顾问,为弱势的编剧解决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同时,会长高满堂也指出,维权工作是重中之重,但自律的任务更重。他解释:“编剧行业内,原创少是个大问题,抄袭、跟风现象严重,市场化带来太多浮躁之气。”
事实上,除了一线知名编剧,对大多数普通从业者来说,“个人表达不被认可”是比挣钱更严重的问题。一个刚毕业的最初级编剧,按市价可以拿到一集1万元的稿酬,一年一部戏30万的收入,比起其他行业,也算“高薪”了。有十年年资的编剧冯媛就表示,最让编剧难受的是想写的题材不能写,市场主导的创作空间太窄,编剧成了码字机器,干的活儿都是命题作文,她希望编剧委员会能为编剧搭建一个提供机会的平台。
会后,《士兵突击》制片人张谦在微博上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我注意到横幅上写的是‘电视剧编剧委员会’,莫非还有个‘电影编剧组委会’?还是大腕编剧们只写电视剧了?想了想,没搞懂,国情?”就此,记者采访了编剧委员会秘书长张华,他解释,虽然编剧很少固定只写电影或电视剧,但由于广电总局的电影、电视剧管理体系是分开的,所以,电影编剧还另有“中国电影文学会”。如此一说,编剧们其实有两个家,两套家长。J187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26日公开,俄亥俄州一座核电站上周检测到超出正常水平的高辐射,促使这家核能监管机构启动特别调查。
核管理委员会发表声明说,俄亥俄州东北部佩里核电站本月22日在更换燃料停机过程中发现厂区辐射水平上升,所有员工立即疏散。
核电站所有者“第一能源”公司说,辐射水平升高时,4名员工正移动一台检测仪器,这台仪器专门测量反应堆在启动时、低功率运行和停机时的核反应状况。
“第一能源”公司发言人托德·施奈德说,这些员工是合同工,当时在位于反应堆下方的地下室工作,“没有采用合理方法搬运这台仪器”。
施奈德说,事发时厂区内员工可能遭受的最高辐射量为98毫雷姆,相当于接受两到三次X光照射。100毫雷姆相当于1毫希沃特。
核管理委员会把人体每年可以承受的最大辐射量限定为5000毫雷姆。
施奈德说,虽然辐射水平“超过核管理委员会限定标准”,但员工没有遭到辐射,核燃料更换工作按计划继续。“这起事件不应该发生,但没有超出底线,没有影响这些合同工或公众的安全或健康。”
核管理委员会认可“厂区环境安全,这起事件对电站员工或公众没有影响”。
这家核能监管机构声明,调查25日开始。但声明没有提及事发时辐射水平具体数值,也没有介绍这类特别调查启动的频次。
佩里核电站位于俄亥俄州人口最多的城市克利夫兰东北方向,相距56公里,1987年投入运营。
美联社报道,这座核电站多次发生安全事故。2005年,反应堆堆芯循环冷却系统水泵出现故障,迫使核电站临时关闭。核管理委员会当年每3个月检查一次生产安全。去年3月,核电站润滑系统一台水泵着火,火势不大,但持续数小时。
4月12日,工作人员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取水口工作
3月27日,在日本福岛县的二本松市,无奈的奶农倾倒放射性物质超标的牛奶。新华社发
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福岛及其周边地区的蔬菜、鲜奶、鱼类贝类等相继被检测出碘-131、铯-134、铯-137等放射性物质,令消费者感到极大不安,同时也给日本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出了道难题。
在日本,内阁府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评估,厚生劳动省和农林水产省根据《食品卫生法》《饲料安全法》等具体法规负责食品和农牧水产品的安全监管。但在长篇累牍的食品安全法规条文中,恰恰没有关于食品中放射性物质含量的安全标准。
根据规定,只有以首相为本部长的日本原子能灾害对策本部才有权根据《原子能灾害对策特别措施法》,下达“限制食用”“禁止流通”“解除禁令”等指示,厚生劳动省则负责含放射性物质食品的检测、监管。
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厚生劳动省食品安全部匆匆制定出食品辐射值“暂行标准”,涉及放射性物质碘、铯、铀、钚等,对饮用水、乳制品、蔬菜、肉、蛋、谷物等分门别类设定了安全上限。食品安全部企画情报课课长助理佐久间敦日前在媒体交流会介绍了“暂行标准”的出台经过。
佐久间敦说,当时唯一可援引的法律依据是《食品卫生法》第6条,即“禁止腐败、腐烂、有毒、有害食品和添加剂的流通”,其中提到食品“污染物质”的残留问题。但条款未设定与放射性物质含量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部只好先斩后奏。根据内阁府原子能安全委员会2000年制定的原子能防灾指导手册,食品安全部把手册中有关食品放射性物质安全标准设为“暂行标准”,3月17日以“部长通告”的方式紧急下达行政指令,要求不得食用和销售“超标”食品。
但这张行政指令需要各级部门“追认”。厚生劳动省随后开始征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意见。后者参考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等相关建议,于3月29日拿出“紧急评估书”,基本认可了“暂行标准”。日本首相直辖的原子能灾害对策本部在征求原子能安全委员会等意见后,把这份报告发回厚生劳动省,要求后者据此审议“暂行标准”。4月4日,厚生劳动省药品食品卫生审议会正式确认了“暂行标准”。
很快,新的问题出现了。4日当天,茨城县渔民捕捞的玉筋鱼中检出放射性碘活度达每千克4080贝克勒尔。而就在10天前,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因海水稀释作用,放射性物质对鱼类贝类和海藻的影响可以忽略,无需给鱼类贝类设定安全上限。厚生劳动省食品安全部5日只好再次以“部长通告”方式决定,鱼类贝类参照蔬菜的放射性碘活度安全标准,即每千克上限为2000贝克勒尔。
“标准”是有了,但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不安心理并未完全打消。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暂行标准”的蓝本是原子能防灾指导手册中设定的指标。而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当时特意指出,这些放射性物质摄入量指标只是“紧急事态”下作为“防护对策”而定,并非是衡量对人体安全与否的绝对指标,而福岛核事故一旦长期化,“紧急事态”的前提就不存在了。
此外,“暂行标准”尚未涉及的放射性物质怎么办?如日本食品安全委员会就在那份“紧急评估书”中提到,放射性锶等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探讨。
话音刚落,日本文部科学省12日宣布,从福岛第一核电站30公里以外区域检测出放射性锶-89和锶-90,由于量极少,这些放射性锶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然而,NHK电视台资深科技记者山崎淑行却认为,锶的成分类似钙,进入人体后容易富集在骨骼,其中锶-90的半衰期长达29年,长期“体内辐射”可能增加致癌风险,应尽快设定放射性锶的安全上限。
面对福岛核事故带来的这么多棘手问题,日本的食品监管体系如何应对不仅是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也值得各国思考。(冯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