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树揭幕首日遭遇天气状况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3日消息,全球第一高自立式电波塔、位于日本的东京天空树(Tokyo Skytree),又称晴空塔,昨日揭幕,不过在开幕的首日,天空树就遭到了一些险情。
根据介绍天空树预计首日将迎来近20万游客,成为东京最新热点。被视为日本重生象征的晴空塔,首日开放天公不作美,傍晚6时前往观景台的升降机更因强风暂停运作,有游客被困观景台上,直至50分钟后才恢复向下运行。
天空树开幕仪式于早上9时30分举行,商业设施随即开放,到中午12时游客便可进入350米高的第一观景台天望台、以及450米的第二观景台天望回廊,成人收费分别为2,000及3,000日圆(约160到240人民币)。
虽然塔外昨日凌晨已出现人龙,但遇上坏天气,一直下着微雨,观景台上一度只能看见白茫茫的厚云。电视塔昨晚入夜后点起五彩灯光,点缀东京美丽夜景。晴空塔塔身呈淡蓝白色,底部为正三角形,往上逐渐变为圆锥形;塔内共设4部高速观光升降机,每次可载40人,每分钟运作速度达600米。
9000票售罄 人气胜东京迪斯尼乐园
要成为入场幸运儿毫不容易,营运公司称,首日9,000张门票已全部售罄,当中8,000名游客闯过333倍的抽签率,打破东京迪士尼乐园保持多年的人气指数。晴空塔由即日至7月10日须预约入场,不发售即日门票。
造价达650亿日圆(约63.4亿港元)的晴空塔,自2008年7月14日动工,施工期间经历去年东日本大地震,后因材料短缺延工,最终在无发生致命工业意外的情况下,至今年2月29日顺利落成。(科学网kexue.com 卡鲁)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天空树”22日在东京开门迎客
“天空树”(也译晴空塔)22日在东京开门迎客
东京5月22日电 世界最高塔、634米的“天空树”(也译晴空塔)22日在东京开门迎客。有估计称,该塔及周边设施每年将吸引客流3200万人次,为当地带来1746亿日元的经济效益。
这座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电波塔,塔身淡蓝白色,底部为正三角形,往上逐渐变为圆锥形,分别设有350米和450米两处眺望台。在450米的“空中走廊”全玻璃眺望台,可尽览东京、富士山等景色。塔内共设4台大容量高速观光电梯,每台每次可运载40名乘客,每分钟运行速度高达600米。
世界最高塔的门票也是高价位,为3000日元(约240元人民币)。但入场券预订者目前已超100万人次,预约排到了两个月后。这甚至超越了东京迪斯尼乐园保持多年的人气指数。据估计开业首日可吸引约20万人。
“天空树”去年11月正式成为吉尼斯认证的世界第一高塔,光建筑费用就耗资400亿日元,使用的钢铁重量是埃菲尔塔的5倍、东京塔的9倍。该塔2008年7月开工,去年3月1日高度超越600米的“广州塔”。
这座钢铁巨塔可谓寄托着日本人提振经济、鼓舞人心的祈愿,人们希望借此走出东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事故的阴霾。
在“天空树”下,设有东西长400米,占地3.69公顷的大型综合商业设施——“东京天空树城”。它集饮食、娱乐、休闲、购物于一体,周边还设有水族馆、天文馆等。据规划,周边还将建4个广场和一个公共活动区。
日本人已迫不及待地想把“天空树”变成一棵摇钱树。
建造“天空树”的东武铁道公司推出的周边商品就达600种,这还不包括另获认证的商品。“天空树”官方宾馆东武雷庞德酒店也于22日开业,其专门推出了“天空树”吉祥物“Sorakara”客房。
在铁塔附近的百货公司松屋浅草店店家表示,食品贩卖区四五月的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一成,“天空树”造型的糕点卖得尤其好。(记者 孙冉 谢国桥)
相关阅读
人造翅膀飞翔视频截图
荷兰工程师斯密特
科学网(kexue.com)讯 前段时间本网站曾报道过荷兰一位工程师研发出人造翅膀在天空飞翔,并录制视频一时引起众人关注,在天空中翱翔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莱特兄弟把我们带向了天空,不过能像鸟儿一样的飞翔倒是闻所未闻,然而,近日,事件峰回路转,该工程师承认该视频系伪造。
在此前发布的那段视频中,工程师斯密特看起来真像一只大鸟,在空中飞行了60秒左右。他的身上绑有一组精巧的装置以及一对用风筝布料制成的巨大翅膀。视频清晰显示他振动手臂拍打翅膀的动作,并最终起飞开始飞行。
科普网站《生命的小奥秘》报道称,CGI专家很快发现了斯密特所发布的视频中的漏洞,很明显这段视频被篡改过。互联网媒体服务专家也认为,这段视频可能是“任天堂Wii”游戏机的广告行为,因为斯密特声称他是使用“任天堂Wii”游戏机控制器来控制自己的翅膀。
随着质疑声音越来越多,视频发布者斯密特终于站出来澄清了事实真相。斯密特,真名其实叫弗洛瑞斯-卡雅克。卡雅克通过电视节目公开承认,他的那段视频及相关博客仅仅是一个“在线谎言”,与商业赞助和广告无关。卡雅克表示,“我实际上是一名电影制作人和漫画家。近8个月来,我一直在做一项在线媒体实验。”
弗洛瑞斯-卡雅克的视频在很短时间内吸引了三百多万的点击率。不过,据卡雅克介绍,其实他从去年夏天就开始在自己的博客上介绍这个虚假的飞行器项目。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斯密特 研制的翅膀试飞成功
科学网(kexue.com)讯 在天空中翱翔早就是人类的梦想,莱特兄弟把我们带向了天空,不过有人喜欢像真的鸟一样翱翔,而近日一位工程师就研制出了一种“翅膀”。
这位荷兰的工程师叫做斯密特,他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研制了一个飞行翅膀,这可以帮助他在空中翱翔将近60秒的时间。而他的工具则异常简单,游戏机的零件,手机还有自制的翅膀。
斯密特 试飞成功
荷兰工程师 斯密特
与助手做最后检查
对于这样的设计,斯密特表示:“我从小就有在天空中飞翔的梦想,我认为人们可以向鸟类一样的飞翔,当然这需要翅膀,我经过8个月的制作,付出了很多努力,终于完成了它,而且我的试飞很成功,现在个感觉太棒了,我真的很高兴,这样的结果对得起我此前的努力。”
不过斯密特研究翅膀也有一个小秘密,就是他的爷爷,很早的时候,他爷爷也同样梦想飞翔,并一直研究可以飞行的自行车,但经过一生的努力仍旧没有成功。学习工程学的斯密特发现了里面的问题,他发现自行车根本无法起飞,于是他有了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翅膀就这样问世了,他在设计中利用了力学原理,利用自己肌肉的力量,并制作出一个轻而结实的翅膀。斯密特表示:“制作这样的翅膀很难,需要很小心,而且你要保证它们没有破损,它在飞行中就像尾翼一样,控制飞行的方向。”
60秒的试飞成功后,斯密特兴奋的表示:“在我飞翔的那一刻,我感觉到了自由,我能看俯瞰大地,这是从未体验过的感觉,没有了任何的束缚。这是真实的飞行,这么神奇的一刻我想我会深一生的。”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时间1月16日消息 美国宇航局地球观测站近日公布了一组卫星照片,展示了北京等地上空的阴霾景象。
2012年1月10日,雾霾笼罩了华北平原,出行困难。据报道,1月10日上午,北京能见度下降至200米,北京机场取消了43个航班,超过80 次航班延误。华北平原的其他省份能见度更低。
美国宇航局阿卡卫星(Aqua)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拍下了这两幅照片。第一幅照片拍摄于1月13日下午,片片白色的雾和低云完全遮住了地面。这幅照片拍摄之时,风已经开始在北方推动北京的阴霾,但华北平原的其余部分仍然在恶劣的空气笼罩之下。1月14日,当阿卡卫星拍下第二幅照片的时候,华北平原大多数地区天空变得明朗。
阴霾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颗粒物污染,如灰尘,液滴,烟灰。小于10微米的颗粒(PM10)可以进入肺部,并可能导致呼吸问题。北京环境保护局表示,1月10日,PM10的密度达到560微克每立方米空气,。相比之下,美国城市超过空气质量标准时,PM10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50微克。
阴霾的主要成分不是 PM10 ,而是更细的颗粒,即直径小于2.5 微米的微粒(PM2.5)。PM10可以深入肺部,偶尔会进入血液循环。中国政府目前不检测 PM2.5,但美国驻北京大使馆每小时都在Twitters上报告他们的PM2.5测量结果。据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检测,1 月 10 日上午,北京空气中的PM2.5含量超标,但下午跌至较低水平。据悉,北京市环境局将在1 月 23 日前开始测量PM2.5。
中国政府正在实施一项计划,全国各地到 2016 年都会将PM2.5监测纳入常规检测。即使监测方法有改进,冬霾仍然很难控制。冬季空气欠佳的一个常见的原因是逆温层的存在。只要逆温现象仍然存在,近地面的被污染空气就如同被困在口袋里。(德生)
相关阅读
天津出现不明飞行物
前不久天津出现奇怪现象,许多天津市民自己用肉眼看到了几个白色的椭圆形光斑,就像是不明飞行物一样在天空不停地转动。天津市天文专家称,这些光斑是地面的灯光照射到低空云层后折射的现象,并不是“UFO”。
从昨天19:40开始,有百余名住在天津市中心城区东部及滨海新区塘沽的市民纷纷致电给媒体,他们惊奇地发现,在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三四个椭圆形的白色光斑,这些光斑大小不一,时明时暗,不停地贴着云层转动,并由东向西运动。
一些记者也连夜采访了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据他分析这种情况并非什么不明飞行物,昨晚是多云天气,云层较厚也比平时低,有可能是市区内为庆祝国庆节开启的探照射灯的光柱打向空中云层,云层表面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反射镜,把灯光反射回地面,所以当人们从地面仰望天空时,就能看到天空中的椭圆形光斑在“飞行”。果然,昨天23:00左右,随着地面景观照明灯陆续关闭,夜空中的白色光斑也消失了。
相关阅读
动画中场景
现实中无人岛屿
现实中无人岛屿
科学网(kexue.com)讯 许多人喜欢看宫崎骏的动漫作品,想必都知道一部经典的动画片《天宫之城》,而所有人都梦想这可以生活在那样的无忧无虑的世界。而现在,这么一座无人岛屿就被发现了,在日本和歌山县一座无人岛友岛上,这里因为酷似宫崎骏经典动画天空之城中的场景,意外成为宫崎骏粉丝的朝圣之地。
长期无人居住的小岛呈现出美丽的景色,植被在没有污染的情况下"惬意"的生活,长时间形成了这样的景观。据了解,友岛位于日本和歌山县西侧的无人岛,为当地濑户内海国立公园的一部份。很早以前这里就成了军事重地,日本军在此建立炮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友岛一直被当作军事要塞,禁止民众入岛,甚至没有出现在地图上,非常神秘。
友岛在战后被纳入濑户内海国家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岛上的军事设施保存状况良好,炮台还成为许多电影和杂志取景的地点。宫崎骏迷将友岛列为酷似天空之城的实景之一。
喜欢动漫的人不难发现,日本动画流行将实景作为剧中故事情节,也因此造就许多动画观光景点。不过这座小岛与《天宫之城》有没有关系还不得而知,至少没有得到作者宫崎骏的肯定。唯一经由宫崎骏承认的地点,是英国威尔斯的大矿坑地区。
《天空之城》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于1986年推出的一部动画电影。《天空之城》的原作、监督、脚本和角色设定都是由宫崎骏来担任,使得这部作品充满了宫崎骏的理念。出现在《天空之城》中的空中城堡拉普达(Laputa)一般被认为是来自于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知名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飞岛国。
无人岛是许多追求自然人士的向往,而目前拥有无人岛追多的国家当属马尔代夫。马尔代夫群岛由26组珊瑚环礁和近1190座岛屿构成,堪称印度洋岛国的“海报男孩”。这些珊瑚环礁通常被分割为5至10座有人岛和20至60座无人岛。这种独特的地理学特征赋予企业家开发马尔代夫群岛旅游资源的机会,他们可以在荒岛上建造度假胜地,吸引外国游客临时居住,让他们好好过一把鲁宾逊漂流记的瘾儿。
(科学网kexue.com 瑞恩)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天空中奇观
据国外媒体报道,彩虹是大自然中比较常见的自然美景之一,它往往出现在雨后晴朗的天空里。通常,它多以圆弧的形式出现,七种颜色就像蜡笔在空中涂抹过一样。但近日,乌克兰一位摄影师,却在尼泊尔上空拍摄到了一种罕见的彩虹景象,有人称之为“环天顶弧”,也有人形象的将之描述为“火焰彩虹”。
据英国气象局发言人表示,环天顶弧在英国不是很罕见,但这种有着强烈光芒的却十分稀少。今年在英国也只出现过几次。“火焰彩虹”是由太阳发出的光,或者月亮反射的太阳光在穿过高层大气中的冰晶时折射而成的,是一种由太阳光折射形成的天文奇观,它是由阳光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在距离地面2万英尺至2.5万英尺(约为6096米至7620米)的云层中的细小的冰晶上折射后形成的,冰晶表面必须呈弯曲状且颗粒比盐粒还细小。当太阳身处天空下方,日光与冰晶扁平面相接触时,光线在每个晶体内发生弯曲,并折射出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蓝、蓝紫色等彩虹特有的七色光谱。与降雨并没有关系,在极为寒冷的远北地区环天顶弧比彩虹更为常见,但在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则十分罕见。
这位23岁的乌克兰摄影师名为安东—简克沃伊(Anton Jankovoy),他从九岁时就开始喜欢摄影,曾经还专门登上山脉高峰进行摄影技术的训练。身为摄影师的他,还对大自然和东方哲学有着专门的研究,因此他最大的理想便是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为大家呈现出大自然的另一面。而尼泊尔则是他最想去的地方之一,四年前他就曾进行了喜马拉雅山的初次攀登,而今年,尼泊尔的哥哈萨市又给了他另一份“惊喜”。他表示,我去过很多地方进行拍摄,从埃佛勒斯峰到乌克兰的偏远区域,看到过很多罕见且有趣的光现象,例如色圈、凸面云、海市蜃楼、峨眉幽灵以及雾弓,但这种艳丽的“火焰彩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着实令他感觉很兴奋,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令他很费解。
他运用f/4光圈,以便让传感器接收到更多光,同时为了避免光对镜头的损害,他还设置了每秒1/400的曝光时间来进行拍摄。随后,便把这张令人震惊的“火焰彩虹”图像上传到了博客中,顺便向大家资讯“火焰彩虹”的产生原因。简克沃伊的这张“火焰彩虹”图像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同时他也获取了关于“火焰彩虹”的专业解释。简克沃伊解释说,“火焰彩虹”是由高空卷云内的水平冰晶将太阳光折射而成的,但只要在太阳置于北纬55度以上的地方(包括苏格兰才较容易发生“火焰彩虹"景象。(亮亮/编译)
美国宇航局的机遇号火星车使用导航相机拍摄了这张照片,这个陨石坑的名字叫做“天空实验室”。
这是一张立体图像,如果你使用红-蓝立体眼镜就能欣赏3D立体效果。
这是一幅轨道图像,图上的线标示出机遇号火星车在今年5月12日这天行进的路线,当时她正行经“天空实验室”陨石坑。这幅图像由美国宇航局正在火星轨道运行的火星勘测轨道器(MRO)搭载“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HiRISE)相机拍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7日消息,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2011年6月1日,机遇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又行驶了482英尺(约合146.8米),至此,在她长达88个月的火星探险征程中,机遇号的行驶总里程已经超过30公里,这已经超出最初的任务设计指标50多倍。
在她的考察旅途中,机遇号曾经沿途经过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其中最年轻之一的是一个被命名为“天空实验室”(Skylab)的陨石坑,机遇号上个月刚路过那里。在这张5月12日拍摄的照片中,机遇号看到这个陨石坑周围散落着无数的岩石碎屑,可以想象当时陨星撞击地面时的威力有多么巨大。
这个陨石坑的名字来自美国的第一个空间站,这个陨石坑不大,直径只有9米。机遇号仅仅路过并进行了简单的考察,随后便继续向着她最终的目标:“奋进”陨石坑(Endeavour crater)进发。这可是个大型陨石坑,直径超过22公里。
从散落的岩石和小型沙丘的分布情况来判断,“天空实验室”陨石坑非常年轻。研究人员判定它的形成年代距今大约10万年左右。
2004年1月份,机遇号和她的姊妹火星车勇气号一起登陆火星表面展开为期3个月的科学考察之旅。但两个火星车的表现都远远超出了设计者的预期,在火星上连续工作了6年之久,而机遇号甚至目前仍然奔跑在这颗红色星球的表面。
两个火星车一起做出了重大的发现,证明火星表面曾经存在可以支持微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但2010年3月,勇气号和地球失去了联系。在无数次失败之后,最近美国宇航局已经正式宣布放弃和勇气号重新取得联系的尝试。
机遇号行驶路线
“天空实验室”撞击坑3D图像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机遇号火星车成功穿越“天空实验室”撞击坑,其自2004年1月24日登陆火星子午线平原(Meridiani Planum)以来,在过去的88个月里共前行了将近30公里,这比原先制定的任务路线远了至少50倍。进行如此长距离征途,似乎机遇号运气更好,至少还没像勇气号那样陷入“泥潭”。
在最近几周的时间里,闯荡子午线平原的机遇号,以最快的速度连续穿过了一系列的小陨石坑,有些陨石坑年龄的还是非常年轻的,目前刚刚穿过的是一个名为“天空实验室”的撞击坑。“天空实验室”是美国1973年发射入轨的第一个空间站。而在6月1日这天,单日行程达到146.8米,也刷新了单日最远行程的记录。
机遇号目前仍然很健康,太阳能电池板工作状态良好,充足的电力储备使得机遇号正在进行其伟大的征途:横穿子午线平原,也就是7年前它登陆的地方。自前不久机遇号离开圣玛丽亚撞击坑(Santa Maria crater)后,机遇号正在赶往位于子午线平原的一个名为“奋进”的撞击坑,现距奋进撞击坑(Endeavour crater)大约有3.5公里,这个撞击坑直接大约22公里,预计在今年晚些时候到达。
而前往奋进撞击坑(Endeavour crater)进行勘察,是控制机遇号的科学家们长期以来所追寻的目标,因为此前已有轨道探测器发现那儿有层状的硅酸盐粘土矿物。而对火星上的粘土从未进行过详细的分析,这将使科学家获得关于火星粘土的第一手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硅酸盐粘土一般形成于中性的水环境中,而中性水环境较于强酸性环境更有利于生命的形成。研究这项工作,不仅是机遇号的任务,也是勇气号(已经停止联系)的目标。而新一代好奇号火星车也将在2012年登陆火星的富含硅酸盐粘土的地区。三个火星车不间断地研究火星表层硅酸盐粘土,可见美国宇航局对其的高度重视。
如果你手上有3D眼镜,现在可以看看图2,这是美国宇航局最新公布的“天空实验室”和“自由7号”撞击坑的立体图像,并且可以看到机遇号行驶过的痕迹。
“天空实验室”撞击坑直径约9米,和其他陨石坑没什么很大的差异性,表面散落着碎石和沙粒,其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撞击坑,大约只有10万年的历史。“自由7号”撞击坑直径有25米,比“天空实验室”要大。一路上机遇号研究了大大小小不同年代的撞击坑,目前科学家也正在整理这些资料,拼凑出火星的部分历史以及这些撞击坑是如何随时间变化而变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