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纪念碑出现裂痕

  科学网(kexue.com)讯 美国东海岸的地震导致了一些历史悠久的估计遭到破坏。在首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价值数百万美金的高楼顶受到了严重损坏。位于国家大草坪具有154年历史的哥特式建筑史密森城堡也出现细微的裂痕。

  最令人惋惜的当属华盛顿最高的建筑,169米的华盛顿纪念碑顶部也出现裂痕。国家公园的管理员透露说,上面现在列开了一道约1米长10厘米宽的裂缝,这相当危险。目前工程师正在分析纪念碑的损害程度,之后不久将找出一个修复的方案。华盛顿纪念碑始建于1848年,历史40年,到了1884年才正式完成。这座纪念碑不同之处就因为它有两种不同颜色,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建筑它的大理石是在两个不同地方开采的。

  此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直到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但纪念碑仍然是最高的独立石结构。此前纪念碑也经历过几次地震1897年,1944年东海岸均遭受过地震的影响。原来的纪念碑被命名为男人,他不会轻易被摧毁。可是现在,它将会被无限期的关闭,直到彻底修复之后。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震前猩猩举动异常

蟾蜍可预知地震

  科学网(kexue.com)讯 预测地震对科学家来说一直是棘手的问题,不过对动物们而言,这显得异常轻松,这也令科学家们大卫费解。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里,母猩猩艾芮丝的姿态总是如皇后一般冷静、高雅。然而,美东时间23日下午两点左右,艾芮丝突然失去控制,大声呐喊,然后慌张地爬上围篱顶部,让动物园管理员吓了一大跳。

  几秒之后,美国维吉尼亚州就发生地震,撼动了美东沿岸城市。动物园管理员布芮丝奇(Braesch)瞬间恍然大误:感官灵敏的动物们早一步感受到了地震!她后来表示:动物们似乎能够感知地震。我听过这个传闻,但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

  除了艾芮丝之外,当时园中的蛇、海狸、红鹤和红颈狐猴等动物在地震发生前也都出现异常行为。《华盛顿邮报》指出,历来有许多理论,都曾试图解释动物为何能够感知地震。

  早在2009年4月,科学家们就发现了当地动物的异常举动。意大利拉奎拉地区遭遇地震,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在地震发生前,拉奎拉城外的蟾蜍大举逃离栖息地。科研人员注意到,尽管当时恰逢蟾蜍重要的繁殖季节,但96%的雄性蟾蜍在地震5天前逃离了它们的栖息地。而地震3天前,配对的蟾蜍数量下降为零。而且,地震发生后直到最后一次余震发生期间,当地并没有发现蟾蜍所产下的卵。

  在蟾蜍繁殖地,雄性蟾蜍占据统治地位,而且当交配行为开始后,蟾蜍会待在原地一动不动,直到产下卵为止。

  雷切尔·格兰特博士领导进行了这项研究。他说:“这是是首个记录震前、震中和震后动物行为的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蟾蜍能够探知震前征兆,比如气体的释放和探测带电粒子。这些构成了蟾蜍预知地震的预警系统。”

  有人认为动物可以感受到地层错动引起的电磁场。另外,有生物学家主张动物能够听到人类无法感知的声音,或闻到人类无法闻到的蒸气味。虽然科学家尚无法解释动物为何能感应地震,但国家动物园里发生的事,确实让游客和管理员们亲眼见证了动物的救命第六感。

  (科学网kexue.com 瑞恩)

  相关阅读

  调查船日本地震区域探测 震中海底突现裂缝(图)

  冰山形成与地震有关 日本海啸导致南极冰架崩塌

  俄罗斯拟发射新一代地球遥感卫星 可助地震预测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华网符拉迪沃斯托克8月25日电(记者 吕国栋)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火山与地震研究所25日说,位于俄堪察加半岛北部的活火山——希韦卢奇火山日前再次喷发,火山灰喷至8200米高空,暂未威胁到当地居民点安全。

  据此间媒体25日报道,此次希韦卢奇火山喷出的火山灰高度是近一个月以来的最大值,而此前的最高纪录为一周前的7800米。此次伴随火山喷发还记录到持续约27分钟的局部地震。

  海拔3283米的希韦卢奇火山近年来处于活跃期。自1980年这座火山首次喷发以来,当地一直对其保持不间断的监测。

  希韦卢奇火山自今年1月以来多次喷发。距离火山以东70公里处有一个镇,大约有居民5000人。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华盛顿8月24日电 (记者 王丰丰 杜静)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处24日说,23日的地震导致首都华盛顿的华盛顿纪念碑顶端出现裂缝,纪念碑将无限期关闭。

  管理处在声明中说,华盛顿纪念碑结构复杂,管理处将继续进行内部检查,以确定重新开放的时间。检查期间,纪念碑将关闭。

  美国东海岸弗吉尼亚州23日下午发生里氏5.8级地震,首都华盛顿及纽约等地均有明显震感。地震发生后,管理处疏散了华盛顿多处景点的游人,并检查这些景点的建筑,以确定其安全性。林肯纪念堂、杰弗逊纪念堂等著名景点随后开放。

  华盛顿纪念碑为纪念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而建,位于白宫正南、国家广场中心。纪念碑于1884年落成,高约169米,是美国最著名的纪念碑和地标建筑之一。游人可从内部登上纪念碑顶部,鸟瞰华盛顿。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3)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周四, 25 8月 2011 17:36

瓦努阿图发生里氏6.2级地震

  新华社快讯: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瓦努阿图格林尼治时间24日23时06分(北京时间25日7时06分)发生里氏6.2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1公里。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3)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利马8月24日电 秘鲁北部24日发生里氏7.0级地震。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2时46分(北京时间25日1时46分),震中位于距秘鲁首都利马500多公里的乌卡亚利省普卡尔帕市以北82公里处,震源深度约为145公里。

  地震发生后,当地居民纷纷跑出家门和工作场所。截至目前,秘鲁地球物理研究所没有公布此次地震的任何信息,也没有任何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秘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个地震多发国家。2007年8月15日,秘鲁伊卡省曾发生里氏7.5级地震,造成约600人死亡、1200多人受伤。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华盛顿8月23日电(记者冉维)美国东部时间23日13时51分(北京时间24日1时51分),美国东部地区发生里氏5.8级地震,首都华盛顿及纽约有明显震感。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测定,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弗吉尼亚州米纳勒尔,距离华盛顿约135公里,震源深度为6公里。这是弗吉尼亚州100多年来发生的震级最强的地震。

  地震发生时,记者正在与华盛顿一河之隔的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公寓中,突然感到地板开始微微震动,紧接着听到天花板发出响声,很快阳台上的塑料百叶窗帘也开始“啪啪”作响,整个地面开始明显晃动。

  摇晃在延续了大约15秒之后逐渐平息。记者打开门,正好碰见一位美国女士也从家里慌慌张张地跑出,手里还拿着两瓶水。她惊慌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把我吓坏了。”

  走出公寓楼,记者看到很多人聚集在马路和停车场,要么打电话,要么和朋友讨论刚才发生地震的情景。

  虽然地震并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华盛顿地区的秩序还是马上受到了影响。

  记者本来约好下午在位于华盛顿市中心马萨诸塞街的布鲁金斯学会进行采访,但这时华盛顿市区的交通已极其拥堵,平时10多分钟的路程走了1个多小时还没到。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半路打道回府。

  华盛顿的地铁交通也受到很大影响。地震后1个多小时,地铁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地铁仍然在运营,但是只能以每小时29公里的速度运行。一名从地铁站出来的乘客说,现在发车间隔大概为20分钟左右。另一名乘客告诉记者,当天下午地震后,地铁里极其拥挤。还有乘客惊慌地说:“华盛顿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地震呀!”

  可能正是因为很少发生地震让人们放松了警惕。据当地媒体报道,地震发生后,白宫、国会以及五角大楼都进行了人员疏散,可以说华盛顿这个政治中心在一、两个小时里短暂停摆。后来有媒体批评说,美国政府显然对这场并不算非常有破坏性的地震猝不及防。

  地震对美国民众的心理也带来了冲击。地震发生后,记者看见很多美国人都显露出紧张的神情。究其原因,首先是意外,美国东海岸历史上很少发生地震。其次是因为时机敏感。“9·11”恐怖袭击10周年马上就要到来,在华盛顿这个集中了白宫、国会、五角大楼的敏感地带,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人紧张。难怪一名美国参议员在地震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他知道是发生地震后反而松了一口气。显然,大家最担心的是再次遭到恐怖袭击。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8月23日,美国纽约曼哈顿时报广场上的游客。新华社发(樊夏摄) 8月23日,美国纽约曼哈顿时报广场上的游客。新华社发(樊夏摄)

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感觉到地震后人们从一栋办公楼里撤出。新华社发(樊夏摄) 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感觉到地震后人们从一栋办公楼里撤出。新华社发(樊夏摄)

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人们在地震发生后聚集在室外。新华社记者 冉维 摄 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人们在地震发生后聚集在室外。新华社记者 冉维 摄

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人们在地震发生后聚集在室外。新华社记者 冉维 摄 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人们在地震发生后聚集在室外。新华社记者 冉维 摄

  中新社华盛顿8月23日电(记者 德永健)华盛顿时间23日下午(北京时间24日凌晨),美国弗吉尼亚地区发生里氏5.9级地震,目前尚未传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地震发生时,弗吉尼亚周边的首都华盛顿、纽约等地均有明显震感。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测定,华盛顿时间23日下午1时51分(北京时间24日凌晨1时51分),弗吉尼亚州米纳勒尔(Mineral)镇附近发生里氏5.9级地震,震中地区距州府里士满有66公里,距首都华盛顿有134公里。

  截至华盛顿时间23日下午2时50分,震区尚未传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但地震发生时,邻近弗吉尼亚的首都华盛顿、纽约乃至北卡罗来纳等州均有明显震感。

  在华盛顿,地震发生后上班人员纷纷从写字楼里撤出,五角大楼也一度将办公人员疏散,更有办公人员误以为当时五角大楼遭到了袭击。

  在华盛顿近郊隶属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县,有居民报告地震发生时,所住公寓一度晃动了十多秒时间。此外当地手机通讯也曾暂时中断。

  除华盛顿和弗吉尼亚地区,纽约、北卡罗来纳州、宾尼法尼亚州乃至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在度假的马萨诸塞州等地均报告有震感传出,不过迄今各地均未传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完)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人民网东京8月10日电 据《读卖新闻》网站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通过观测发现,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致使1万3000公里外的南极冰架发生崩裂,形成了一座巨大的冰山。

  NASA研究小组推测地震引起的大海啸可能对南极冰架产生了影响,于是对卫星画面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地震发生18个小时后,海啸到达新西兰南侧的南极地区,致使该地区保持了46年稳定状态的冰架发生崩裂,生成了一座长约10公里、宽约6公里的冰山。冰山从冰架上分离后,开始在洋面上漂流。

  研究小组成员、芝加哥大学教授道格拉斯·麦卡洛称:“该事例表明,地震与南极冰山分裂乍看之下并无关系,但其实两者间有着内在联系。”(邢俏 编译)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卫星拍摄的日本发生地震海啸当天的情形
日本地震前冰山照片
 
海啸发生5天后的情形
地震后5天的照片

  日前科学家借助卫星雷达数据,观测到南极一处名为祖兹贝格的冰架崩塌的场景。令人惊奇的是,这竟然是今年三月份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及其引发海啸导致的后果。科学家们在那次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过后就提出,强大的海浪可能会在南极引发冰架开裂或崩塌,但这是第一次科学家们真正观察到一次海啸导致的冰架崩塌事件。

  这里的图像是由欧洲空间局的“环境卫星”(Envisat)搭载先进合成孔径雷达(ASAR)获取的,时间分别是2011年3月11日和16日。第一张图像上,冰架刚刚开始发生崩塌,第二张图像则显示冰架崩塌5天之后的场景,可以看到大片的碎冰在海面上漂浮。这样的连续观察可以让我们监视整个崩塌事件的进展情况。而雷达图像具有显著的优点,它可以穿透云雾,看到下方的地形,陆地冰原和冰架,以及崩落不久的海上冰山呈现亮白色,而颜色略显灰色的区域则是含有少量浮冰的海面。相比之下,开阔的无冰洋面呈现黑色。

  海上冰山有多种形成方式,但是绝大部分时候我们是不可能目睹这些过程的发生的。一般情况下,科学家们在南极海域发现海上冰山,然后就需要找出线索,推理反演,从而推算出它最初脱离南极大陆的位置。不过这一次,这一由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科学家凯利·布朗特(Kelly Brunt)博士领衔的小组则实现了直接目击,无需去推理什么了。

  当日本3月11东北大地震和随后引发的海啸发生时,海冰专家们几乎是立即就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南极。他们想了解这样能量巨大的海啸波在经过半个地球的长途跋涉后抵达南极,会对这里的冰原造成何种影响。他们检查了南极洲沿岸脆弱地区的历史记录文档并试图研究波浪在抵达这一区域时呈现的模式。在海啸发生后的18个小时,海啸波已经运行超过1.36万公里,抵达了南极洲。

  借助多幅卫星影响,布朗特和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艾米·奥卡尔(Emile Okal),以及芝加哥大学的道格拉斯·麦克亚尔(Douglas MacAyeal)在海啸波抵达南极沿岸仅仅数小时后,就发现有两个之前未知的冰山和许多小型浮冰区正在南极罗斯海海面漂浮。根据计算,这些崩塌的浮冰加在一起面积约有125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两个纽约曼哈顿岛。

  当日本近海发生的海啸波抵达南极沿岸时,其高度应当仅有大约30厘米高而已。但是不断涌来的海啸波仍然能够施加足够大的压力,从而引发崩塌事件的发生。根据估算,这款崩落的大冰块厚度约为80米。根据历史记录,像这样规模的冰山崩落在此次海啸波抵达之前已经有46年没有出现过了。(晨风)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5 页,共 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