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好零食、吃夜宵,这些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内脏肥胖,进而引发代谢综合征等生活习惯病。日本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饮食不规律使胰岛素分泌节奏被打乱,进而使肝脏生物钟基因节律紊乱,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

  生物钟基因是决定生物活动节律的基因,最初在果蝇体内发现。人体内也大量存在这类基因。此前的研究显示,脑细胞内的生物钟是根据日光照射进行调节的,周期为24小时,而其他生物钟是如何调节的尚未有答案。

  名古屋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科学报告》杂志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推测肝脏内的生物钟可能由饮食后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调节,于是利用大鼠进行了实验。由于大鼠是夜行动物,研究人员在大鼠适于进食的夜间活动期和白天的休息期,分别给大鼠注射胰岛素,观察胰岛素对肝脏的影响。

  他们发现,如果在活动期注射胰岛素,大鼠肝细胞内的生物钟基因能正常发挥作用,但如果在休息期注射胰岛素,生物钟基因则出现异常,肝细胞进入如同“熬夜”的状态,这显示生物钟节律出现紊乱。

  研究小组认为,肝细胞的生物钟紊乱后,肝脏的代谢功能恶化,使原本应该作为能量被消耗的物质转变为脂肪堆积到脏器周围,造成内脏肥胖。参与研究的小田裕昭指出,这项研究显示饮食不规律将引起代谢异常,人体应该也遵循相同的机制,这再次证明了有规律的饮食的重要性。(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一个新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经过6天的分裂,在第7~8天着床到子宫壁上。从那一天开始一直到分娩成为新生儿之前的九个月内,这个新生命是母亲的寄生虫,需要从母亲体内吸取营养,并向母亲体内排出废物。在胚胎的早期,还只是一小团没有分化的细胞,需要的营养很少,相应地排出的废物也少,胚胎只是从其附着的子宫内膜经由渗透直接获得氧气和营养素,而二氧化碳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则直接扔进子宫腔内。

但是随着胚胎的生长,靠渗透已很难把养料送到所有的细胞,这时就需要建立起一套输送管道,也就是循环系统。到受精后第22天,一个基本的循环系统已经在胚胎中建立起来。但是胚胎或胎儿中的血管不能简单地和母亲的血管连接在一起,必须有一个屏障防止胎儿的血液与母亲的血液混合。这个屏障就是胎盘。即使在胎盘中,胎血和母血也是不混合的。偶尔会有一点胎血进入母亲的血液循环中,引发免疫反应,会对母亲以后的怀孕产生不良影响。

胎盘的主要功能是在母亲和胎儿之间有选择地交换物质。胎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滤器,本身也很复杂。来自母亲的物质有的完好无损地透过胎盘进入胎儿。有的物质(例如氧气和葡萄糖)被胎盘消耗掉了一部分,剩下的部分再送给胎儿。有的物质被胎盘代谢成了别的物质,再送给胎儿。还有的物质则被胎盘完全挡住,不准它们进入胎儿。

氧气是靠渗透作用从母血穿过胎盘送给胎血的,它是从母亲的静脉血来的,含氧量本来就低,为了让渗透作用能够发生,胎血中的含氧量必须一直更低。这么低的含氧量怎么能够保证胎儿的需求呢?这就要靠增加胎血中的血球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比成人血球蛋白强得多;同时胎血中血球蛋白的浓度也高得多,比成人高了大约50%。氧气代谢后产生二氧化碳。胎血中的二氧化碳量一直比母血的高,这样二氧化碳也能靠渗透作用从胎血输送给母血,最终从母亲的肺部排出体外。

有的物质(例如葡萄糖)虽然也能靠渗透作用从母血送给胎血,但是效率太低,在胎盘中有特殊的运输工具(载体)帮助运输。还有的物质是不能靠渗透作用来输送的,例如氨基酸。胎血中的氨基酸浓度要比母血的高,母血中的氨基酸是不可能自发地交给胎儿的,需要有载体把氨基酸送过去。在胎儿中已知至少有10种氨基酸载体执行这种功能。但是氨基酸有20种,所以有的氨基酸在经过胎盘时被改造成别的氨基酸。例如大部分丝氨酸都被胎盘转化成了甘氨酸再输送给胎儿。

除了控制母婴之间的物质交换,胎盘还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多种激素,对胎儿和母亲的身体都有重大影响。激素分成类固醇激素和蛋白质类激素两大类。像孕酮、雌激素这些类固醇激素本来主要是卵巢和黄体分泌的,但是胎盘也大量地分泌,甚至怀孕后即使把卵巢和黄体切除,胎盘分泌的孕酮也足以让怀孕持续下去。胎盘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有一种是绒毛促性腺激素,如其名称所表明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性腺的发育。它是你制造的第一种激素,在胚胎着床后不久就开始分泌。它只有胎盘才分泌,因此只在怀孕时才能检测到。市场上的早孕试纸检测的就是绒毛促性腺激素。胎盘分泌的另一种蛋白质类激素是胎盘催乳激素,它能刺激母亲乳腺的增长,并参与胎儿的新陈代谢。

一旦胎儿分娩,脐带切断,胎盘的使命就完成了。在分娩大约15~30分钟后,胎盘从子宫壁脱落,排出体外。大多数哺乳动物在分娩后都有吃掉胎盘的本能。胎盘就像肉类食物一样,含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吃掉它能够补充营养。但是吃胎盘的哺乳动物也包括食草动物,它们是不需要靠吃肉来补充营养的。它们吃胎盘的目的也许是为了掩盖分娩的迹象,免得捕食者追踪而来猎捕幼崽。

如果说母亲吃胎盘曾经是一种动物本能的话,那么在绝大多数人类社会中都不再存在这种习俗,脱落胎盘被作为废物掩埋或烧毁。中国社会是少有的例外。中国传统医学给晒干的胎盘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紫河车,认为它是滋补上品药,中医典籍对其功效推崇备至,例如《本草纲目》说“其滋补之功极重,久服耳聪目明,须发乌黑,延年益寿”,原因是“儿孕胎中,脐系于母,胎系母脊,受母之荫,父精母血,相合而成。虽后天之形,实得先天之气,显然非他金石草木之类所比”,因为来源特殊,胜过了所有的药物。

这都是牵强附会臆想出来的。也有人想为胎盘的保健功效提供科学依据,说它含蛋白质、糖、钙、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以及多种激素。那些营养素都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在各种食物中大量存在,无需靠吃胎盘来补充。胎盘中的激素在胎盘漂洗、晒干成为“紫河车”后已经没有了活性,即使还有活性,有的无法被人体利用(例如蛋白质类激素将会被消化掉),有的能被人体利用但可以通过购买药物等途径更好更方便地补充(例如类固醇激素),如果真需要补充激素的话。

所以吃胎盘其实是一种迷信,也是一种吃人肉的行为,好比把手术切下的肠子吃掉。胎盘是人体废弃物,属于医疗废物,本来是应该严禁买卖的。否则,如果允许医院出售胎盘牟利,是否也应允许他们出售手术切下的其他器官给有吃人肉癖好的人?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10日消息 众所周知,蛙类大都是都是农田里的捕虫能手,是人类的好朋友。虽然它们的外貌并不起眼,但科学家们近期发现的几种蛙类却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治疗数十种疾病。

  据国外媒体报道,贝尔法斯特的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in Belfast)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两种蛙类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种或许能有助治疗包括癌症,糖尿病及中风在内达70多种疾病的方法。当他们在研究南美一种鲜为人知的蜡白猴子树蛙(Waxy Monkey Frog)时发现了其皮肤分泌物上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成分。此外产于中国和越南的巨型火腹蟾蜍(Giant Fire-bellied Toad),也被发现皮肤的分泌物可以治疗一些疾病。

  领导此项研究的肖(Shaw)教授说,“此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开大自然未知的潜在能力——在这个目标下我们发现这两种蛙类的皮肤分泌物中某些成分可以缓解人类的疾病。我们完全相信自然界仍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难题,这需要我们正确的提出问题并努力去找到方法。”

  研究小组正在检测蜡白猴子树蛙和巨型火腹蟾蜍的皮肤分泌物。他们很快就发现了其皮肤分泌物中的蛋白质是其躲避捕食者的保护伞,同样也控制了血管的生长。


  鉴于此,肖教授认为,一些蛋白质已经被发现有刺激或者抑制血管生长的能力。通过切断蜡白猴子树蛙血管的生长提取蛋白质可以有效的治疗癌症肿瘤。肿瘤通过血管提供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在体内长到一定的大小,而切断血管的生长就意味着肿瘤的增长速度变慢直至最后将肿瘤扼杀。

  根据实验结果,研究小组提出可以让外科医生切除肿瘤,然后利用这些分泌物中的蛋白质控制身体内癌细胞的生长。虽然这种方法不能完全治愈癌症,但却可以抑制它的生长,这有助于患者过上相对正常的生活。


  巨型火腹蟾蜍的分泌物具有的是相反的作用——它能刺激血管的生长。针对这样的情况,肖教授补充道,“这种促进血管迅速恢复的蛋白质也能用于治疗一些疾病,比如说伤口愈合,器官移植,糖尿病溃疡和中风或者心脏病造成的伤害。”

  (科学网-kexue.com 姗姗)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学院检验科教授姜晓峰在研究中发现:呼吸道局部白细胞介素-13(IL-13)分泌的增多是引发哮喘的重要元凶;硫酸酯酶修饰因子2(SUMF2)可抑制IL-13在呼吸道局部的分泌,并对遏制哮喘的发作起重要作用。
有报道指出,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哮喘的发病率也“水涨船高”。全世界约有1.5亿~2亿人罹患该病,每年被哮喘夺命者达18万人。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气候、环境等特殊因素的影响,成为哮喘的“重灾区”。目前,全球哮喘病人的经济负担,已超过结核病、艾滋病病毒感染造成的经济负担的总和,但哮喘的成因一直深深困惑科学界。
以往研究表明,IL-13是哮喘发生的中心环节,特别是变异型IL-13更易引发哮喘,而后者的机理始终未得到合理的解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姜晓峰带领课题组开展了为期8年的“哮喘中IL-13基因突变位点及突变后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呼吸道上皮细胞和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分泌的IL-13在哮喘中的确扮演重要“角色”,堪称哮喘各种局部炎症反应的始动因子;分泌后的变异IL-13使IL-13信号转导途径发生改变,更容易导致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子6(STAT6)的磷酸化,加重气道的高反应和炎性因子的分泌。在哮喘发作的背后,不仅有IL-13变异的影子,还首次发现SUMF2能抑制IL-13的分泌,这为哮喘的诊治提供了新的靶标,开启了诊断哮喘、控制病情的新思路和新策略。
研究还发现,IL-13有4个基因多态位点与黑龙江地区人群哮喘的易感性密切相关,这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后代患哮喘的风险。利用这些基因位点对儿童进行筛查,选择容易罹患哮喘的人群,检测其血浆IL-13水平,并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验项目,有望使一些难以诊断的哮喘类型得到确诊。
据介绍,课题组在该项研究中共发表SCI论文8篇,国家级核心期刊14篇;培养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14名。这项成果日前获得2010年度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衣晓峰 张好诚)
《科学时报》 (2011-2-18 A1 要闻)
发表在栏目: 科学

1、锻炼身体

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的研究认为:性生活相当于做慢跑运动。如以每星期做爱3次计,一年之内相当于慢跑75公里,所燃烧的热能是7500卡。有规律的性生活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人说做爱就是床上运动,性生活中由于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呼吸,从而增加了细胞内获得的氧气量,促进了体内各脏器和组织的功能。这一点看来还是有一定根据。

2、增加激素分泌

男性每天都会分泌一种叫做脱氧雄缁酮的激素,而且男性也需要经常补充这类雄激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男性的特征。在做爱期间特别是在性高潮和射精前,体内能自然释放的该激素比平时高3-5倍,所以在西方,很多男性不用吃药物来补充激素,倒希望身体能够自然释放这样具有男性气质的激素。对女性而言,雌激素能够使女性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性生活有规律的女性,雌激素水平比偶尔做爱的女性要高得多。

3、保护前列腺

性发育成熟的男性定期的射精能帮助清除前列腺内堆积的前列腺液。每次射精,有1/5是精子,4/5是精液,其中包括大量的前列腺液,如果长期没有射精,前列腺内就会堆积陈旧的前列腺液。但需要注意的是,性生活不能过分,因为频繁的性生活,使阴茎处于慢性充血的状况,导致前列腺肥大或者肿大,容易患慢性前列腺炎。

4、有效减少心脏病和心肌梗塞的发生

性生活可以让骨盆、四肢、关节、肌肉、脊柱更多地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和肺活量。拥有和谐性生活的人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比性生活不和谐的人至少减少10%的风险。不过也有报道,一些人在性交的过程中猝死,因为突发心肌梗塞,所以如果身体已经发现有心脏病的迹象,过性生活的时候就应该避免动作过于激烈。

5、缓解疼痛

性生活(尤其在高潮期)可以减轻外伤引起的疼痛、关节痛、腰痛和头痛,性兴奋和性高潮时释放的内啡呔能提高忍受疼痛的能力。

6、减轻压力、保护头脑年轻

现在工作紧张,很多人希望减压,泡吧、健身、打球都是现代人减压的选择,其实在人心情愉悦的时候进行性生活,对男女双方都是最有效的减少精神压力的途径。但是过度劳累,工作压力大,也会没有心情做爱,因为这也会消耗体力,所以没有精力的情况下也不要勉强。根据日本的医学研究表明:适当的性生活有助于防止大脑老化和促进新陈代谢,推迟记忆力减退的速度。

7、减少皮肤病的发生,促进美貌

皮肤血液循环不良,会导致粉刺、暗疮等皮肤病。而适度的性爱会加速血液循环,均衡新陈代谢,让皮肤光洁细嫩,并起到防治皮肤病的作用。苏格兰皇家爱丁堡医院对欧洲、美国的3500人(年龄在18到102岁)进行十年追踪研究,发现人的外观25%来自遗传、75%来自行为,而行为包括3个因素:身体运动、心理活动、性爱。可以说有规律的性爱能使人容貌更美,但反过来就不一定成立。

8、精液有助于清除阴道杂菌

实验证明精液中有一种抗菌物质—精液胞浆素,它能杀灭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致病菌。虽然精液中有杀灭致病菌的成分,也不能就此认为生病不用上医院治疗,毕竟这种杀菌成分很少,不足以抵御身体已经受到致病菌的侵袭,误解为频频性交当抗生素使用。

9、提高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

现代文明生活,空调、以车代步、空气污染、缺少运动等等反而让人们的免疫系统比以往更加脆弱,巨大的工作压力降低了人体免疫功能。性生活可以使肾上腺均衡分泌,使免疫系统能保持在较好的状态,这个与滥交患上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相对立。

10、有助于男女双方寿命的延长

在俄罗斯车臣、外高加索地区,有很多长寿的人。一位90岁的男子与37岁的女子结婚,生下5个小孩,其中最小的孩子是父亲96岁时才出生的。有一位135岁的男性说他 127岁才停止过性生活。有研究显示,这个地区人们的长寿秘诀与他们经常的性生活有关。

发表在栏目: 生活菜园

1、捶腰 腰酸腿胀时,我们通过捶打酸胀肌肉来缓解不适,同样不少女经期也会习惯地捶打腰部缓解腰部酸胀。但这么做却犯错。妇科专家指出经期腰部酸胀是盆腔充血引起,此时捶打腰部会导致盆腔更加充血反而加剧酸胀感。另外,经期捶腰还不利宫内膜剥落后创面修复愈合,导致流血增多经期延长。

2、体检,经期除不适宜做妇科检查和尿检,同样不适宜做血检和心电图等检查项目。因为此时受荷尔蒙分泌影响难以得到真实数据。

3、拨牙 恐怕很少有牙医拨牙前会询问你是否经期,但你自己定要知道不能经期拨牙!否则不仅拨牙时出血量增多,拨牙后嘴里也会长时间留有血腥味影响食欲导致经期营养不良,这是因为月经期间宫内膜释放出较多组织激活物质将血液中纤维蛋白质溶解酶原激活为具有抗凝血作用纤维蛋白溶解酶,同时体内血小板数目也减少因此身体凝血能力降低止血时间延长。

4、用沐浴液清洁阴部 经期间阴部容易产生异味,尤其夏季但洗澡时顺便用沐浴液清洁阴部或用热水反复清洗阴部是不够健康反而容易引发阴部感染导致瘙痒病症。因为平日女阴道内是略酸环境能抑制细菌生长但行经期间阴道会偏碱对细菌抵抗力降低易受感染。如果不使用专业阴道清洁液或用热水反复清洗更会导致碱增加,因此清洗阴部需要选择专业阴部清洗液尤其经期。

5、饮酒 同样是受体内荷尔蒙分泌影响,经期女体内解酒酶减少,因此饮酒易醉更严重。是因为制造出分解酶来帮助分解酒精肝脏负担明显加重,因此期间饮酒会对肝脏造成比平日严重伤害引发肝脏机能障碍可能增大。

6、K歌 经期女声带毛细血管也充血管壁变得较为脆弱,此时长时间或高声K歌可能由声带紧张并高速振动而导致声带毛细血管破裂声音沙哑,甚至可能对声带造成永久伤害如嗓音变低或变粗等专业医师,特别提醒女从月经来潮前两天开始就应该注意不要长时间或高声唱歌。

7、不适宜有性生活 月经期因宫腔内膜剥落表面形成创伤面,如果发生性生活容易将细菌引入使其逆行而上进入宫腔内引起宫内感染。

8、不适宜吃太咸 过咸食物会使体内盐分和水分贮留增多月经来前很容易发生头痛、情绪激动和容易生气等症状。

9、不适宜喝浓茶咖啡 类饮料中咖啡因含量很高容易刺激神经和心血管以致产生月经疼痛、经期延长和经血过多等不适症状。

10、不适宜吃生冷蔬菜水果和冰冷饮料 过份生冷的食物会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进而影响宫的收缩及经血的排出致经血排出不利引起月经痛。

11、吃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也是经欺女的大禁忌,因为受体内分泌的黄体酮影响经期女皮脂分泌增多皮肤油腻同时毛细管扩张皮肤变得敏感,此时进食油炸食品会增加肌肤负担容易出现粉剌、痤疮、毛囊炎还有黑眼圈。另外,由经期脂肪和水的代谢减慢此时吃油炸食品脂肪还容易体内囤积。

12、不适宜穿紧身衣裤 臀围小的紧身裤会使局部微血管受到压力从而影响血液循环造成阴部充血水肿。

 

发表在栏目: 生活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