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据希腊媒体4月14日报道,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的一架载有239名乘客的飞机当天因假火警在雅典国际机场实施紧急迫降。

  这架波音777飞机自美国华盛顿起飞,原定计划飞往沙特首都利雅得,中途由于电子设备显示行李区发生小型火灾,因此向希腊当局提出了要求降落的请求。

  截至目前,所有乘客已安全疏散,没有人员伤亡。雅典国际机场的专家对飞机进行初步检查后,发现该火警系虚假警报。

  (来源:中国日报网 杨洁)

(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的黎波里3月18日电(记者李腾 辛俭强)利比亚航空总局官员18日对新华社记者证实,利比亚已宣布从当地时间18日7时起,对所有飞机关闭领空。这是在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决议后利方所采取的行动。

  利比亚航空总局一位未透露姓名的官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的黎波里空管部门发出通告,从当地时间7时起禁止所有飞机进入利比亚领空。

  卡扎菲之子赛义夫·伊斯兰18日对媒体说,政府军将包围反政府武装的大本营班加西,但政府军不会进入班加西,反恐部队将进城收缴反政府武装的枪械。

  安理会17日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决议说,为了保护利比亚平民安全,除以人道主义救援目的和负责撤离外国侨民的飞机外,禁止所有飞机在利比亚领空飞行。18日凌晨,利比亚副外长卡伊姆在的黎波里发表声明说,利方将积极对待安理会决议。

  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穆萨18日发表声明说,联合国有关利比亚决议旨在保护平民安全,并不支持任何入侵行为。他要求所有有关方面不要“越线”。穆萨说,任何国家如愿参与执行禁飞令或任何行动,需在双边框架下讨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X-37B结构图标
X-37B结构图标
正在装入“宇宙神- 5号”运载火箭整流罩内的X-37B
正在装入“宇宙神- 5号”运载火箭整流罩内的X-37B
俄罗斯正在研制的“快船”航天飞机。
俄罗斯正在研制的“快船”航天飞机。

  3月5日下午,美军神秘太空飞行器X-37B随运载火箭升空,迄今这次飞行试验的具体内容仍然保密。
 

  这已经是无人驾驶空天飞行器X -37B的第二次试飞实验,去年它曾在太空轨道运行224天后成功返航。尽管美国方面将之称为“迷你航天飞机”,但X-37B实际上是一种“太空战机”,可执行太空侦察、修复卫星等任务,甚至具备摧毁敌方卫星和导弹的能力。
 

  美国对于“太空战机”的积极态度触动俄罗斯神经,俄航天部队司令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也在研发类似的技术。
 

  抢占制高点打卫星拦导弹

  X-37B无人驾驶空天飞机是美军最高军事机密之一,外界对它的了解并不多,目前掌握的情况是它由波音公司旗下“幻影工厂”制造,重约5吨,长8.9米,高2.9米,翼展为4.6米,尾部有两扇竖尾翼,外形酷似跑车,大小是航天飞机的1/4。
 

  X- 37B有两套动力装置,一套在大气层中运行,一套在太空环境中运行。发射升空阶段,X-37B由“宇宙神-5号”运载火箭驮上太空并完成初步加速度,进入 太空预定轨道后,脱离运载火箭,并运用自身引擎加速,据说在真空环境中它最快可达到25倍音速,不过这一点尚未证实。但既然它可以飞到大气层以外环地球运 行,那么速度当可达到6~8倍音速。这种超高音速飞行状态,可让它轻易躲过雷达探测。
 

  在环地球轨道上运行期间,X-37B执行了些什么任务,目前美军尚未透露,但根据之前发布的消息,它可执行卫星修复任务。而专家推测,太空侦察 当属现阶段X-37B最有可能执行的任务,此外,它还有能力对“毫无还手之力”的他国卫星大开杀戒。在未来,X-37B甚至可以携带武器从太空发起对地攻 击,或拦截洲际导弹。
 

  简言之,X-37B“太空战机”是一个抢占了太空制高点、集侦察、通讯中转、对空对地攻击于一体的太空作战平台。
 

  助美建成“两小时全球打击圈”

  美国兰德公司防务分析专家彼特·威尔逊认为,“X-37B被认为是能将少量的有效载荷送入轨道,执行一系列的军事任务,然后再返回地球的飞行器 雏形。”他说,该计划4年前由美国空军“应急反应能力办公室”秘密接管,这个办公室负责评估美国应付恐怖分子和一些国家袭击的快反能力等。
 

  此前美国《连线》杂志曾报道称,美国国防部曾有过“两小时内攻击地球上任意一个目标的快速全球打击”的战略构想。有分析认为,“X-37”空天 战机无疑是实现这一战略构想的唯一武器。有专家称,美空军下达远程轰炸任务时,目前依靠基地和打击目标的位置,来决定派遣B-2远程隐形轰炸机还是B- 52轰炸机,而这往往需要12到24个小时才能完成任务。空天飞机既能在外太空巡航,又能进入大气层直接执行打击任务,将使美国真正建成一个“两小时全球 打击圈”。
 

  俄罗斯发展相应的太空战机

  联合国裁军研究所所长、美国国防信息中心太空安全计划前主任特雷莎·希金斯说:“X-37B会成为一个全球打击平台。国际上许多国家担忧全球打击概念。”希金斯表示,美国的竞争对手肯定不会降低对这一计划被用于太空武器的警惕,相应地会以反卫星武器作为回应。
 

  俄罗斯航天部队司令奥列格·奥斯塔片科日前的表态印证了希金斯的担忧,他表示,俄罗斯也在研发一种小型的、机动的、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机,以与 美国空军的 X-37B展开竞赛。奥斯塔片科说,俄罗斯工业已经公布了飞行器的设计 ,他 补 充道:“至于我们是否会使用它,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
 

  美国空军新闻网指出,毫无疑 问 ,俄罗斯希望拥有自己的“X -37斯基”,从发射“卫星一号”(Sputnik)开始,莫斯科就和美国展开了太空竞赛,近几年还打算打造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格洛纳斯” (GLONASS),以抗衡美国的G PS。而“X-37斯基”这样的飞行器则有助俄罗斯将“格洛纳斯”卫星送进轨道。
 

  人类将进入“太空武器时代”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美籍专家香农·凯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严格意义上说,空天飞机可以称为是美国的“第六代”或者“第七代”战机。 因为目前美军所配备的最先进的战机,已经能够实现隐身、远程打击及超音速巡航等功能,可以说已经到达了“极限”。所以,未来的战机一定是空天战机。凯利 说,如果空天战机真的研制成功,那么对它来说,现有的其他武器系统不过是原始的弓箭和长矛而已。
 

  凯利称,美军开发空天战机表明人类将进入“太空武器时代”,这比核武器可能更危险。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美国航天局14日宣布,一名工人当天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航天飞机发射台施工时死亡,“奋进”号航天飞机的发射准备工作因此暂停一天。

  这名死者是美国航天局合同商——联合发射联盟的一名工程师,名叫詹姆斯·瓦诺夫。14日天清晨,他在39A发射台工作时从一层摔至另一层,尽管医务人员迅速赶到,但瓦诺夫最终不治身亡。

  肯尼迪航天中心发言人坎德雷亚·托马斯表示:“此事仍在调查之中。调查期间发射台的全部工作已经暂停。”

  “奋进”号航天飞机预计4月19日升空,为国际空间站运送名为阿尔法磁谱仪2的设备。阿尔法磁谱仪2将被安放在空间站上,用于寻找反物质组成的宇宙,寻找暗物质的来源。这一项目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负责,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全球6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了这一项目。(任海军)

发表在栏目: 自然
X-37B结构图标
X-37B结构图标
正在装入“宇宙神- 5号”运载火箭整流罩内的X-37B
正在装入“宇宙神- 5号”运载火箭整流罩内的X-37B
俄罗斯正在研制的“快船”航天飞机。
俄罗斯正在研制的“快船”航天飞机。

  3月5日下午,美军神秘太空飞行器X-37B随运载火箭升空,迄今这次飞行试验的具体内容仍然保密。

  这已经是无人驾驶空天飞行器X -37B的第二次试飞实验,去年它曾在太空轨道运行224天后成功返航。尽管美国方面将之称为“迷你航天飞机”,但X-37B实际上是一种“太空战机”,可执行太空侦察、修复卫星等任务,甚至具备摧毁敌方卫星和导弹的能力。

  美国对于“太空战机”的积极态度触动俄罗斯神经,俄航天部队司令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也在研发类似的技术。

  抢占制高点打卫星拦导弹

  X-37B无人驾驶空天飞机是美军最高军事机密之一,外界对它的了解并不多,目前掌握的情况是它由波音公司旗下“幻影工厂”制造,重约5吨,长8.9米,高2.9米,翼展为4.6米,尾部有两扇竖尾翼,外形酷似跑车,大小是航天飞机的1/4。

  X- 37B有两套动力装置,一套在大气层中运行,一套在太空环境中运行。发射升空阶段,X-37B由“宇宙神-5号”运载火箭驮上太空并完成初步加速度,进入太空预定轨道后,脱离运载火箭,并运用自身引擎加速,据说在真空环境中它最快可达到25倍音速,不过这一点尚未证实。但既然它可以飞到大气层以外环地球运行,那么速度当可达到6~8倍音速。这种超高音速飞行状态,可让它轻易躲过雷达探测。

  在环地球轨道上运行期间,X-37B执行了些什么任务,目前美军尚未透露,但根据之前发布的消息,它可执行卫星修复任务。而专家推测,太空侦察当属现阶段X-37B最有可能执行的任务,此外,它还有能力对“毫无还手之力”的他国卫星大开杀戒。在未来,X-37B甚至可以携带武器从太空发起对地攻击,或拦截洲际导弹。

  简言之,X-37B“太空战机”是一个抢占了太空制高点、集侦察、通讯中转、对空对地攻击于一体的太空作战平台。

  助美建成“两小时全球打击圈”

  美国兰德公司防务分析专家彼特·威尔逊认为,“X-37B被认为是能将少量的有效载荷送入轨道,执行一系列的军事任务,然后再返回地球的飞行器雏形。”他说,该计划4年前由美国空军“应急反应能力办公室”秘密接管,这个办公室负责评估美国应付恐怖分子和一些国家袭击的快反能力等。

  此前美国《连线》杂志曾报道称,美国国防部曾有过“两小时内攻击地球上任意一个目标的快速全球打击”的战略构想。有分析认为,“X-37”空天战机无疑是实现这一战略构想的唯一武器。有专家称,美空军下达远程轰炸任务时,目前依靠基地和打击目标的位置,来决定派遣B-2远程隐形轰炸机还是B-52轰炸机,而这往往需要12到24个小时才能完成任务。空天飞机既能在外太空巡航,又能进入大气层直接执行打击任务,将使美国真正建成一个“两小时全球打击圈”。

  俄罗斯发展相应的太空战机

  联合国裁军研究所所长、美国国防信息中心太空安全计划前主任特雷莎·希金斯说:“X-37B会成为一个全球打击平台。国际上许多国家担忧全球打击概念。”希金斯表示,美国的竞争对手肯定不会降低对这一计划被用于太空武器的警惕,相应地会以反卫星武器作为回应。

  俄罗斯航天部队司令奥列格·奥斯塔片科日前的表态印证了希金斯的担忧,他表示,俄罗斯也在研发一种小型的、机动的、可重复使用的太空飞机,以与美国空军的 X-37B展开竞赛。奥斯塔片科说,俄罗斯工业已经公布了飞行器的设计 ,他 补 充道:“至于我们是否会使用它,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

  美国空军新闻网指出,毫无疑 问 ,俄罗斯希望拥有自己的“X -37斯基”,从发射“卫星一号”(Sputnik)开始,莫斯科就和美国展开了太空竞赛,近几年还打算打造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格洛纳斯”(GLONASS),以抗衡美国的G PS。而“X-37斯基”这样的飞行器则有助俄罗斯将“格洛纳斯”卫星送进轨道。

  人类将进入“太空武器时代”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美籍专家香农·凯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严格意义上说,空天飞机可以称为是美国的“第六代”或者“第七代”战机。因为目前美军所配备的最先进的战机,已经能够实现隐身、远程打击及超音速巡航等功能,可以说已经到达了“极限”。所以,未来的战机一定是空天战机。凯利说,如果空天战机真的研制成功,那么对它来说,现有的其他武器系统不过是原始的弓箭和长矛而已。

  凯利称,美军开发空天战机表明人类将进入“太空武器时代”,这比核武器可能更危险。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云霄塔”太空飞机设计构想图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3月12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三架航天飞机都将于今年内退役,而之后未来的太空探索又将依赖于何种方式呢?许多科学家一直在研发各种有望在将来搭载人类往返于太空的新代航天器。英国科学家研发就出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太空飞机,据称不仅能取代航天飞机,而且有望将太空旅行提升到新高度。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这个90米长的航天器被称为“云霄塔”,其安装的是氢燃料火箭引擎,据制造商Reaction Engines公司总监马克-汉普塞尔透露,航天器的引擎会将氢与空气混合燃烧,然后会像航天飞机一样,将氢与液氧混合燃烧。由于该过程发生在同一火箭舱,因此“云霄塔”能像普通喷气式飞机一样起飞着陆。

  研究人员希望“云霄塔”能取代退役的航天飞机,届时“云霄塔”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发射卫星,也可搭载30到40名乘客进行太空旅行。汉普塞尔说,“云霄塔”和美国航天局的航天飞机及欧洲航天局阿丽亚娜5号火箭比起来,现有用一次性火箭将航天器送入轨道的做法太过昂贵。

  据估计“云霄塔”的研发费用将超60亿欧元。汉普塞尔说,“现有进入太空方式的代价非常高昂,如果航天器能被反复使用,那么无疑会大大降低成本。如果对比空客A380客机的研发费用,就会发现云霄塔的费用并不高。”

  (蒙斯)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英国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全新的可循环使用的太空飞机,不仅能取代目前航天飞机的角色,而且有望将太空旅行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新时代的曙光已经出现。

  这架90米长的“云霄塔”航天器,其秘密武器是安装的氢燃料火箭引擎,“云霄塔”的制造商Reaction Engines公司未来计划总监马克·汉普塞尔透露,航天器的引擎在开始时将氢与空气混合燃烧,然后会像航天飞机一样,将氢与液氧混合燃烧。由于这一过程发生在同一火箭舱内,因此“云霄塔”能够像普通喷气式飞机一样起飞和着陆。

  “云霄塔”的主要用途是发射卫星,但也可搭载30到40名乘客,有望开启太空旅行的新纪元。

  他们估计研发总费用将超过60亿欧元。目前“云霄塔”的研发还处在早期阶段,普通人要坐它上天至少还需要等上10年。

  中国日报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昨日,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国家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表示,2015年我国将全面实现低空管制开放,“当然包括北京了。”

  李家祥表示,此前在黑龙江、吉林、广东和海南进行了放开低空的试验,今年准备扩大到湖北、湖南、广西和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往后几年逐年扩大,2015年全面放开。”

  去年底,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其中首次提出低空空域开放在今后10年内将按试点、推广、深化3个阶段逐步推进。推广阶段(2011年-2015年),会在北京、兰州飞行管制区分类划设低空空域。

  李家祥还回应了民航与高铁之间的竞争问题。他表示,在短途距离上,高铁对民航的旅客流量冲击还是比较大的,但长途距离、特别是国际航线上,高铁可以说没有更大影响。高铁的出现对民航提高服务质量、缩短整个流程,特别是实现更加快捷方面提出了挑战。民航会改进服务,“实际上是对民航运营的促进。”

  在国外,有很多国家低空是对私人开放的,可以自由飞行,只要告知就行,不需要批准。我们希望飞行更加自由。——精功飞行俱乐部董事长李晨

  北京拥有私人飞机的人数在10人以上,但很多人买了后,因审批繁琐,想要上天并不容易,所以很多人背着政府部门选择“黑飞”。——北京一私人飞机主

  即使完全开放低空空域后,还有大量的配套工作需要完成。政府需要为产业发展做好准备,比如需要做好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同时还要打造通用航空文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

  本报记者 李超

  委员建议

  放开低空需完善空中交规

  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冯培德表示,目前机场、服务等配套条件尚未做好

  全国政协委员、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冯培德院士表示,低空领域的逐步放开是一个趋势,小飞机数量也会因此而大幅增加,这对乘坐飞机和管理空域的人而言都是挑战,需要空中交通规则的完善和监控能力的加强。

  冯培德表示,放开低空领域对小飞机市场的需求拉动肯定很大,但目前准备不足,其中包括机场、设施、服务等配套条件,“现在这些配套还没有做好。”

  目前采用的空域使用审批制度无法满足未来的需要,势必逐步转为报告制,这就带来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适应新形势制定相关规则,其次是解决空中交通管理的监督手段,统筹解决效率与安全的统一。

  本报记者 郭少峰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9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9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9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9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

 

  美国航天局电视台的直播画面显示,“发现”号着陆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9日11时57分(北京时间10日零时57分)。
 

  “发现”号2月24日升空,26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这是其1984年8月服役以来的第39次飞行,也是计划中的最后一次。在与空间站对接期 间,宇航员们进行了两次太空行走,完成了一系列任务:为空间站移动机械臂新配了一对额外轨道,并清洗了空间站外的一部摄像机;利用软管将一个破裂液氨泵中 残存的液氨排出;为空间站外加拿大双臂机器人Dextre安装了照相机及保护性镜头盖,移走了“哥伦布”实验舱的设备平台及一些绝缘材料。
 

  此外,他们还利用一个金属罐进行了太空“收集”。这一名为“瓶中信息”的活动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为提高公众对太空探索的兴趣而策划。金属罐随“发现”号返回地球后,将被运往日本,供博物馆游人参观。
 

  “发现”号还为空间站运来“机器人宇航员2号”,这是首个进入太空的类人机器人,并将成为空间站永久居民。“机器人宇航员2号”由美国航天局与 通用汽车公司联合开发设计,其全身装备多种感应器,并有一双灵活的手,美国航天局希望将来它可以协助或代替宇航员完成太空行走等危险作业。
 

  此次任务完成后,“发现”号将成为美国今年首架退役的航天飞机。今后,人们可在博物馆中一睹其芳容。服役以来,“发现”号共在太空中飞行了365天,运行约2.38亿公里,向太空中运送过哈勃太空望远镜等设备。
 

  美国迄今共建造了6架航天飞机,其中“企业”号为样机,另外有5架工作机,分别是“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阿特兰蒂斯”号 和“奋进”号。“挑战者”号及“哥伦比亚”号分别于1986年及2003年因爆炸而解体,“奋进”号和“阿特兰蒂斯”号今年各飞行一次后,美国航天飞机将 全部退役。
 

  根据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公布的计划,国际空间站的寿命将至少延长至2020年。在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宇航员将依赖俄罗斯飞船前往空间站≌间站的货运补给将由美国两家商业公司及俄罗斯、欧洲、日本负责。 (记者 任海军)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这张3月7日拍摄的视频截图显示的是脱离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7日脱离国际空间站。由于“发现”号返回地球后将退役,此次分离也成二者的永别。 新华社/法新
这张3月7日拍摄的视频截图显示的是脱离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7日脱离国际空间站。由于“发现”号返回地球后将退役,此次分离也成二者的永别。 新华社/法新
脱离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新华社/法新
脱离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新华社/法新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7日脱离国际空间站。由于“发现”号返回地球后将退役,此次分离也成二者的永别。 新华社/法新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7日脱离国际空间站。由于“发现”号返回地球后将退役,此次分离也成二者的永别。 新华社/法新
2011年2月26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点14分,《发现号》航天飞机正在与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
2011年2月26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点14分,《发现号》航天飞机正在与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
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阿尔文 德鲁与他的同事宇航员史蒂夫 鲍文正准备走出舱门执行太空行走任务。2月28日,德鲁和鲍恩成功完成了STS-133对接任务。这次太空行走是德鲁的第一次,史蒂夫 鲍文的第六次,然而却是人类太空行走的第200次。本次任务是国际空间站为装配和维修而执行的第154次太空行走,也是美国宇航员进行的第234次远征。
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阿尔文 德鲁与他的同事宇航员史蒂夫 鲍文正准备走出舱门执行太空行走任务。2月28日,德鲁和鲍恩成功完成了STS-133对接任务。这次太空行走是德鲁的第一次,史蒂夫 鲍文的第六次,然而却是人类太空行走的第200次。本次任务是国际空间站为装配和维修而执行的第154次太空行走,也是美国宇航员进行的第234次远征。
 处于对接状态中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及其灵巧机械臂,后者由加拿大制造,可用于特殊用途,该照片由执行STS- 133任务的机组人员在空间站上拍摄。背景处是黑暗的太空与地球的地平线。
处于对接状态中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及其灵巧机械臂,后者由加拿大制造,可用于特殊用途,该照片由执行STS- 133任务的机组人员在空间站上拍摄。背景处是黑暗的太空与地球的地平线。
2011年2月26日,这是日本为国际空间站制造的希望号太空实验舱,此照片摄于《发现号》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处于对接状态中。
2011年2月26日,这是日本为国际空间站制造的希望号太空实验舱,此照片摄于《发现号》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处于对接状态中。
这是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时拍摄的《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尾部。
这是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时拍摄的《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尾部。

 

  美国航天局提供的信息显示,此次分离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7时(北京时间20时),当时二者正运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上空。随后,“发现”号飞行员埃里克·博操作“发现”号绕空间站一周,以便宇航员对其拍照。
 

  “发现”号2月24日升空,26日与空间站对接,这是“发现”号最后一次造访空间站。对接期间,宇航员们进行了两次太空行走,完成了一系列任 务:为空间站移动机械臂新配了一对额外轨道,并清洗了空间站外的一部摄像机;利用软管排出一个破裂液氨泵中残存的液氨;为空间站外加拿大双臂机器人 Dextre安装了照相机及保护性镜头盖,移走了“哥伦布”实验舱的设备平台及一些绝缘材料。
 

  此外,他们还利用一个金属罐进行了太空“收集”。这一名为“瓶中信息”的活动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策划,旨在提高公众对太空探索的兴趣。金属罐随“发现”号返回地球后,将被运往日本,供博物馆游人参观。
 

  “发现”号还为空间站运来“机器人宇航员2号”,后者是首个进入太空的类人机器人,并将成为空间站永久居民。“机器人宇航员2号”由美国航天局 与通用汽车公司联合开发设计,其全身装备多种感应器,并有一双灵活的手,美国航天局希望将来它可以协助或代替宇航员完成太空行走等危险作业。
 

  “发现”号预计于9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着陆。此次任务完成后,“发现”号将成为美国今年首架退役的航天飞机。今后,人们可在博物馆中一睹其芳容。
 

  美国迄今共建造了6架航天飞机,其中“企业”号为样机,另外有5架工作机,分别是“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号、“阿特兰蒂斯”号 和“奋进”号。“挑战者”号及“哥伦比亚”号分别于1986年和2003年因爆炸而解体,“奋进”号和“阿特兰蒂斯”号今年各飞行一次后也将退役。
 

  根据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公布的计划,国际空间站的寿命将至少延长至2020年。在美国航天飞机全部退役后,美国宇航员将依靠俄罗斯飞船前往空间站。(记者任海军)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9 页,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