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我们如何才能探测到地外(ET)生命的迹象呢?其中的一条途径是对来自地球以外的所有无线电信号进行基本侦听。无线电不但是一种低成本的通信方式,也是科技文明存在的标志。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每天都会有无线电波和电视广播信号从地球发射到外太空,这在无意中宣示了人类的存在。

  SETI是一个极具争议的科研项目。一些科学家相信这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而另一些则认为对地外信号的探测将永久地改变我们的宇宙观。宇宙是一个极为广阔的世界。

  地外文明搜索采取了两种基本方法:

  大范围搜索:

  在这种方法中,您依次对天空的各个大片区域进行探测,以寻找信号。一次大范围搜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低解析度搜索整个天空。不过,在探测到某个信号后,如果不进行后续的高解析度搜索,就难以查明该信号的确切来源。

  有目标搜索:

  在这种方法中,您将深入研究有限数量(1,000-2,000颗)的类日恒星以寻找地外信号。有目标搜索可以对那些我们认为可能存在地外文明的位置(如拥有行星且满足我们已知的生命生存条件的恒星)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不过,这种方法会忽略天空中的大部分区域,如果猜测错误,那么所有工作都会徒劳无功。

  使用频率:

  当您置身于一个陌生的地区,想用汽车上的收音机搜索一个广播电台,您必须转动电台调节器,直到收到信号为止;也可以按“搜索”或“扫描”按钮(如果你您的收音机有这样的功能)来搜台。问题在于,地外广播的频率是多少?这可能是SETI研究人员面临的最大难题,因为频率实在是太多了,用卡尔·萨根(Carl Sagan)的话说,“足有几十亿种”。宇宙中充满了由自然现象产生的射电噪音,就像夏季的夜晚处处都可以听到蟋蟀和其他昆虫的声音一样。幸运的是,大自然在无线电频谱中提供了一个具有低背景噪声的“窗口”。

  在1-10千兆赫(GHz)的频段内,背景噪声水平突然下降。在这个频段有两种由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产生的频率:1.42 GHz,由氢原子产生;1.65 GHz,由羟基离子产生。由于氢和羟基离子是水的组成成分,因此这个频段也称为水洞。许多SETI研究人员推测,地外文明已经知道了这个频段,并由于该频段具备噪声低的特性而有意利用它来进行广播。因此,大多数地外文明搜索规程中都会将频谱中的这个频段包括在内。虽然人们还找到了其他一些有“特殊意义”的频率,但SETI研究人员尚未就使用此类频率中的哪些部分达成一致。

  SETI项目:

  有几个SETI项目从1960年就开始了。其中的一些主要项目包括:

  一、奥兹玛(Ozma)项目:第一个SETI搜索项目,由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于1960年发起

  二、俄亥俄州“大耳朵”SETI(Ohio State Big Ear SETI)项目:于1973年启动,并于1977年探测到一段简短的不明信号(称为WOW! 信号)。1997年,该项目为了给一座高尔夫球场让路而关闭。

  三、SERENDIP项目: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于1979年启动。

  四、美国航空航天局高解析度微波探测(HRMS)项目:1982年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启动,1993年因美国国会不再向其提供资金而中止。

  五、百万频道地外检测(META)项目:由哈佛大学于1985年启动,用来对840万个0.5-Hz频道进行搜索。

  六、哥伦布光学SETI (COSETI)项目:于1990年启动,它是第一个搜索地外激光信号的光学SETI项目。

  七、十亿频道级地外检测(BETA)项目:由哈佛大学于1995年启动,用来对数十亿个频道进行搜索。

  八、菲尼克斯(Phoenix)项目:于1995年启动,它是地外文明搜索研究所对美国航空航天局在SETI领域的研究的延续。

  九、阿尔戈斯(Argus)项目:于1996年启动,它是地外文明搜索联盟的全天空探测项目。

  十、南半球SERENDIP项目:于1998年在澳大利亚启动,这个搭载项目旨在对南半球的天空进行搜索。

  十一、SEIT@home:这个屏幕保护程序发布于1999年,它使用家用计算机分析SETI数据。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欧洲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空客)公司9日发表新闻公报说,A350超宽体飞机核心结构部件——复合材料中央翼盒在法国南特工厂完成交付,这是空客迄今制造的最大“整体式”复合材料翼盒。

  中央翼盒的功能是连接机翼与客舱。此次交付的中央翼盒长6.5米、宽5.5米,高3.9米,制造材料中有40%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为与波音公司竞争,空客于2006年12月正式启动A350项目。A350的最大特点是大量使用质量较轻的复合材料,以降低飞机自重、减少油耗和维修成本。

  空客A350项目负责人迪迪埃·埃夫拉尔说,中央翼盒交付后,空客首架A350超宽体客机将进入最后的总装阶段。

  目前空客收到的A350超宽体飞机订单已经超过567架,预计首架飞机将在2013年交付客户。(舒适)

  相关阅读。

  波音梦幻客机下月处女航 航空交通带来革命(图)

  外媒聚焦中国航空发展战略 断言将挑战空巴波音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北京8月10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

  会议指出,目前,“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正在深入展开,铁路系统正在集中排查隐患,加强安全措施。彻底查明事故的原因,深刻反思和总结教训,全面加强铁路安全生产,对实现铁路尤其是新建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对我国铁路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这次调查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追根溯源,查清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会议决定充实、加强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整人员结构,完善调查制度,以提高调查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为切实做好铁路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安全工作,会议决定进一步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一)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成立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牵头、有关部门和各方面专家参加的有充分权威的国务院检查组,重点检查安全生产制度和责任制落实情况,设备质量和运营安全保障情况,在建项目设计、质量和安全情况,职工教育培训和关键岗位人员合格上岗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系统梳理,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检查情况要向国务院报告。

  (二)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要根据不同线路实际情况,科学评估,适当降低运营速度,以利于增加安全冗余,改进技术和管理,积累安全管理经验。

  (三)对已经批准但尚未开工的铁路建设项目,重新组织系统的安全评估。暂停审批新的铁路建设项目,并对已受理的项目进行深入论证,合理确定项目的技术标准、建设方案。

  会议指出,以上三项措施涉及面广,任务复杂繁重,要科学部署,周密细致制定方案、分解任务,加强协调配合。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负总责,组建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准高的专门班子,负责具体组织落实。二要及时整改。要在查清和消除隐患、全面加强薄弱环节基础上,重点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责任体系,规范新建高速铁路开通条件,严格设备工程质量和技术要求,理顺铁路运输组织体系和作业程序,打牢铁路安全生产的基础。整改工作要注意借鉴和汲取国际经验。三要统筹做好部分高速铁路降低运营速度后的运力调度等工作,适当增加其他客运车次,做到既确保铁路安全,又不影响人民群众出行方便。四要坚持公开透明、准确真实的原则,认真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使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后续整改最大程度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五要科学编制“十二五”铁路发展规划。合理确定铁路等级、速度目标值等核心指标,完善安全标准,更加注重新技术、新装备开发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大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投入。完善和落实运营风险和安全评估机制,全面开展后评估工作。

  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发言中表示,“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我们深感内疚,十分痛心。事故暴露出铁路运输安全基础和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对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处置缺乏经验,教训是深刻的。对社会各方面提出的批评和建议,铁道部将认真研究,并切实改进工作。铁道部将积极配合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查明原因,查找漏洞,全面加强和改进铁路安全工作,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

  会议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继续发展高速铁路,但必须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切实把每一项工程都建成优质工程。会议要求铁路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振作精神,增强信心,团结一致,扎实工作,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真正把中国的高速铁路办成让全国人民放心的铁路。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游客扮演的日军抢“花姑娘”场景。

黄山市普仁滩景区开发了名为“红色实战”的旅游项目,让游客扮作日军抢“花姑娘”重现“鬼子进村”。当地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的初衷是“为了做红色旅游,教育年轻人。”消息一出,外界纷纷质疑该项目“伤害国人感情”、“见利忘本”。而在笔者看来,对文化的自我糟蹋与盲目热捧才是其上马背后的原动力。

“鬼子进村”项目打着“红色文化”大旗,以“缅怀抗战风云后,嬉戏青山绿水间”为主题。然而我并未看到文化。该项目参加者皆为年轻人,他们并未经历抗战的艰难岁月,虽然我不知耄耋老者见到这样的场景是否会老泪纵横,但我可以肯定这样的举动在他们看来不具备任何旅游的笑点。上马这种项目,只能表现出我们对自身的蔑视。

发展经济我们无需指责,但如果以利益诉求为准则设计历史再现,无异于单纯追求自然资源开发而破坏生态平衡。没有历史的庄严与厚重感的旅游设计,难道真把历史看作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如冯骥才先生所言:文明的、知识的、道德的、真善美的文化尊严一旦被践踏被玷污,被糟蹋的文化反过来一定还会糟蹋人的精神。旅游公司将来自于文化与历史的真实还原为来自原始兽性的侵略与野蛮,才是我们最需要警惕的。

来自精神与文化的恶性循环极有可能导致文化的自我糟蹋与人格的自我虐待成为“潮流”。我们在抵制“鬼子进村”式项目对民族感情践踏时,需要彻底厘清背后的文化市场与精神市场,摒弃文化的自我糟蹋倾向,才能解决当下以文化为名的行业乱象,展示出文化的真意。

发表在栏目: 文化


风光迤逦的耶罗岛将成为全世界最环保的小岛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7月6日报道,西班牙的耶罗岛不但是个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它还很快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岛屿,成为全世界最环保的小岛。

  耶罗岛属加纳利群岛,距离西班牙本土非常遥远,距离达到1500英里(约2400公里)。该岛在建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包括一座发电能力为11.5兆瓦的风力发电厂和一座11.3兆瓦的水力发电厂,将能满足岛上80%的电能需求,其余的20%将由太阳能发电和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来弥补。因此,耶罗岛将是一座100%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岛屿。

  岛上的能源体系采用ABB电力和自动化解决方案,对水力发电实施电气化管理和控制,并将风力发电所产生的电能并入岛上的标准电网。控制系统能够保证电流和电压的稳定,在电力需求量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水电站仍然可以进行持续不间断地发电。

  耶罗岛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还通过电力分配控制系统将风力发电和水利发电进行完美结合,为电网源源不断提供电充足的力。当风力发电量不足的时候,上游水库就会自动开闸放水增加发电量,相反,风力发电产生的多余的电能被设计用来将水抽到上游水库,以备风力电能不足时使用。

  整个项目预计总投资为8700万美元(约5.22亿人民币),预计2011年年底完成。项目建成后,将为岛上的1.1万户居民提供电力。根据当地相关能源报告,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后,岛上所需原油的运输将大大减,仅此一项就可少排放1.82万吨的二氧化碳。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联合国未能准确计算保护森林给全球气候带来的益处。

  树木不仅为许多物种提供了家园,还能储存原本会让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为此,联合国2008年设立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排放量(REDD)项目,该项目会根据森林储存的二氧化碳量来向贫困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它们保护森林。

  该项目没有考虑到的一点是,森林也会以其他方式改变温度。靠近地球两极的森林与农田相比因为颜色更深,所以会吸收更多阳光。但在热带地区,森林蒸发的水量多于没有森林覆盖的土地,因此森林周围的温度会低一些。

  为了更加全面地作出判断,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维韦克 阿罗拉和加拿大圣弗朗西斯 泽维尔大学的阿尔瓦罗 蒙特内格罗用计算机模型来评估重新造林的整体影响。

  他们承认所设想的是“有些极端”的情形:2060年之前全球半数或全部农田都变为森林。在将全部或半数农田变为森林的情况下,全球气温到2100年会分别降低0.45摄氏度和0.25摄氏度。

  阿罗拉说,事实上只有10%到15%的现有农田可能会变成森林,因此重新造林的效果甚至还要更小。他说:“实际造林对气温的整体影响微乎其微。”

  虽然造林的总体影响不大,但并非所有森林都一样。阿罗拉和蒙特内格罗在研究后发现,热带地区的森林在降低气温方面的作用是高纬度地区森林的3倍左右。

  这是因为热带森林能通过增加水汽的蒸发来给周围降温。高纬度地区森林在降温方面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是它们吸收了太多阳光。

  不过REDD项目在评估森林的作用时只是依据它们所捕捉的碳的数量,这主要是因为衡量水汽蒸发和反射率的变化并非易事。这种评估方法没有区别看待低纬度和高纬度森林。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样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

  英国气象局的理查德 贝茨说:“我们必须考虑到土地覆盖变化所产生的其他影响。”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简称科学基金)在我国众多科研经费资助方式中相对最公平,在学术界也享有崇高声誉,但个人觉得仍有改进空间。
本人先后在德国和美国留学共10年,了解一些国外对科学基金的管理办法,回国后也先后申请过国家级和省级的科研基金,并获得过科学基金的资助,经历了从基金申请到获得批准立项的全过程。此外,回国后本人曾两次受基金委之邀,担任科学基金项目通信评议专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及相关条款有一定的了解。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我国基金管理办法与国外对比可改进之处,首先对《管理办法》中关于项目申请的“限量规定”提出一点建议。
现有的《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作为申请人同年申请面上项目限为1项。”
为保证项目负责人能集中精力完成科研工作,制定必要的“限量规定”有其合理性。然而,这样的“限量规定”本身应该限定合理的范围。本人认为,“限量规定”应限定每个项目负责人在一定时限(比如3年)内只可获得一定数目(比如1项)的课题批准立项,而不是限定为每年只准申请1项。
近年来我国大幅提高了各类科研基金的资助力度,但总体而言,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不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源头上,作为科研灵魂的研究方案创新性不够。就本人参与评议的几十份面上项目申请书看来,多是人云亦云的跟风之作。科研基金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鼓励科学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鼓励科研方案百花齐放,并从中优中选优。民谚说,“三个臭皮匠,凑成诸葛亮”,但如果规定每个“臭皮匠”只准说一句话,那还能“凑成诸葛亮”吗?
作为个人来说,同时提交多个项目申请方案,能相对提高中选率;就基金委来说,应从众多方案中优中选优。其基本前提是具有足够多的可供评审的候选申请方案,才能“沙里淘金”。
因此,多些申请方案总是有利的,足够多的项目申请方案被提交是保证基金委可评审出优秀项目的基本前提。如果每年资助总数和资助总金额不变,如能将资助率降低,肯定对评审出更优项目大有裨益。然而,这意味着必须大幅提高项目申请提交总数。如此一来,申请者与基金委两者的努力方向并不矛盾。
显然,规定“作为申请人同年申请面上项目限为1项”会限制科学家发挥积极性;对基金委自身而言,每年只准申请1项唯一的“好处”是减少评审工作量。当然,与此同时,无疑也减少了发现优秀研究设计方案的几率。
就我本人来说,我是作生物医学研究的。这一领域基础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越是重大的发现发明,往往其原理越是相对简单。比如划时代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PCR技术的发明,其原理大概只要花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向一个高中水平的人解释清楚。但生物医学领域基础研究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提出研究方案后验证假说却是必须花大钱的。因此,科学家能否提出和基金委能否选出新颖设想(novel idea)的研究方案,就是科学研究关键的重中之重。基金委应该降低门槛,鼓励并广纳科研方案的奇思妙想,而不是限量每年只准申请1项。
我留学国外10年中,大略有一半时间做病毒学研究工作,另一半时间做肿瘤学研究工作,二者孰轻孰重,我还真难分伯仲。回国后,我很希望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别申请病毒学和肿瘤学两个项目,以发挥自己熟悉跨学科领域的学术优势。可惜,面对“限量规定”,只好放弃了一次机会。
对申请数不加限制,如果出现同一人多个申请项目中选怎么办呢?首先,只要严把评审标准,坚持标准面前人人平等,标准面前项目平等,那么,“多个项目中选”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大大的好事。其次,如前所述,为保证项目负责人能集中精力完成科研工作,建议基金委允许项目负责人有权从自己申请中选的项目中挑选自己优先考虑者立项。其他已中选但因“限量规定”而无法授予同一申请者立项的,可将好的中选项目由原项目申请人主持或参与再次公开招标,授予在本年度或上年度项目申请中曾经提出过与中选项目有类似或相关思路的人。
一方面严把评审标准,另一方面解除申请数目限制,可以为高质量原创性项目的涌现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作者系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11-06-20 A4 科学基金)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在北京召开第四届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本次会议审议和讨论了2010年重大研究计划立项建议;2010年重大项目立项建议; 2010年重大项目(专项)立项建议;“2010-2020年生命科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初稿的讨论及征求意见和建议;生命科学部“十二五”优先领域的讨论;征求咨询专家对生命科学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六项重要议题。
在会前研读和会上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专家建议对“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调控网络解析”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推荐其向委务会做立项汇报。
会议初步遴选出“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的生理调控机制”和“双生病毒传播和致病的分子机理与调控”两个重大项目供科学部进一步考虑和完善。
在本次会议上,咨询专家对生命科学部“十二五”优先领域进行了认真和深入的讨论,咨询专家对优先领域的总体设置给予了良好的评价,也在一些细节上提出了建议,
会上咨询专家也对生命科学部工作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特别在重点项目申请方面。专家们一致认为“自由申请”重点项目符合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规律,更利于推动学科发展,是一种很好的申请方式,建议予以采纳。(柯伟)
《科学时报》 (2011-06-13 A4 科学基金)
发表在栏目: 科学
2011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申报工作现已结束,今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共受理项目65项。为确保项目申报工作的公正,避免不实申报及与国家各类项目计划已资助项目重复等情况,现将项目申报基本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期7天。如有异议,请于2011年6月15日17:00前,将异议材料书面报送至以下地址:
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计划处
邮政编码:100816
电子邮件: 该E-mail地址已受到防止垃圾邮件机器人的保护,您必须启用浏览器的Java Script才能看到。
异议材料需署真实姓名并提供详细联系方式,对未署名或署名不真实的异议材料将视为异议无效。有效异议涉及的项目,经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核实确认后,将取消申报资格并予以通报。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ESRC)双边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在Economic Restructuring;High Education;Skill, Labour Migration and Infrastructure Provision领域资助合作研究项目,项目执行期为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经共同评审与协商,以下3个项目获得批准:
编号
申请项目名称
中方申请人
中方依托单位
英方申请人
英方依托单位
1
国际人才流动和跨国知识流动:以中英两国为例
路江涌
Xiaohui LIU
北京大学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2
中国职业经理人特征与企业绩效:激励机制、治理结构和人力资本的角色
姚先国
Alex BRYSON
浙江大学
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3
社会资本与社会流动——中英两国的比较研究
杜海峰
Yaojun LI
西安交通大学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联系人:
国际合作局西欧处 李文聪
电 话:010 6232 7014
传 真:010 6232 7004
Email: 该E-mail地址已受到防止垃圾邮件机器人的保护,您必须启用浏览器的Java Script才能看到。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3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