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Storm in a D-cup: The new Panache sports bra has undergone extensive testing

  科学网(kexue.com)讯 很多女性并不是不喜欢运动,而是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由于在运动时晃动不停的胸部吸引了太多注意,这使得很多女性对运动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不过,日前一品牌内衣研发团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运动胸围,这款内衣可以全方位减少胸部的摆动。据悉,这款内衣最快10月份面世,售价约35英镑。

  这款内衣是由知名内衣品牌Panache的研发团队花费三年的时间创作的。首席设计师莱克尔法伦是最早提出研发这款胸围的。当时他发现很多女性运动员最大的苦恼就是不停晃动的胸部,这让她们在很多时候无法专心训练,生怕走光或者胸罩开裂。

The Panache sports bra claims to reduce bounce by 83 per cent

  据悉,这款内衣在经过多重测试之后,相比于文胸可以减少85%的晃动,而比胸罩也减少了65%的晃动幅度。当然,这款内衣只适合那些喜欢运动同时胸部又比较大的女性。目前这款内衣的尺寸适合从D罩杯-H罩杯的女性。

  这款胸围的发明则彻底解决了这一麻烦,据莱克尔法伦介绍,这款胸围可以减少女性胸部85%的晃动。“不同于传统胸罩,如同两只生硬的手按住胸部,这款内衣还作用于肋骨,让胸部在运动时受力点更加均匀,这让胸部的晃动幅度大幅减少。” (科学网-kexue.com 卡卡西)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日本西部7个地方政府于当地时间22日发起了大范围的节能运动,兵库县(Hyogo)开始实行夏令时,京都(Kyoto)停用半数电梯和复印机,大阪(Osaka)则要求空调温度调高1摄氏度。

  关西政府联盟(The Union of Kansai Governments)希望,此次节能运动可以帮助其实现每年节省电力5%到10%的目标。与此同时,有消息称,今年夏季日本很可能陷入能源短缺困境, 为此关西电力公司呼吁家庭和公司从7月1日到9月22日之间,努力节省15%的能源消耗。(李金良)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21日消息,日前在布达佩斯举办了一场skyhoundz飞盘狗欧洲锦标赛,狗狗选手们来从欧洲各地来到匈牙利发挥他们平时精心训练的成果,这项运动必须与主人有着相当的默契才能够表现出众。


这只猎犬用爪子扣住他的圆盘,越过一个女人和小女孩。


人类最好的朋友。


这是一个复杂的移动,一直牧羊犬越过障碍赶上飞盘。

  据国外媒体报道,飞盘狗运动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以人犬配合为单位,尽可能协力通过飞盘表演各种技巧。根据这项运动爱好者的说法,狗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适应就可以了解这个游戏的概念,使得它们可以不用跟其它狗狗一样,不知道要如何转身接到已经飞到后方的飞盘。通常人们会依照标准程序训练狗狗接飞盘,刚开始的训练只是针对短距离的,一旦狗狗们学会如何赶上飞盘的时候就要教会它们怎么捕捉飞盘。


克里斯蒂娜匈牙利和她的狗罗尼(Herberling)在匈牙利的比赛上。


左边是伊娃纳吉与她的狗巴布,右边是巴茨与Summi


一只牧羊犬越过主人咬到飞盘。

  在进一步的培训中,飞盘会被抛出比之前更高的高度,鼓励狗狗跳得更高并能追上它。这些都只是狗狗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动作,当它可以跟随飞盘的动向,就意味着它有能力跟别的对手竞争。对狗狗的训练可以分为几类,其中包括“抛和取回”跟自由发挥。在各种竞争中,人们会根据狗狗的追逐的短期套路编排出适合它的音乐来。

  Skyhoundz于2000年举办了首届世界飞盘狗锦标赛,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飞盘狗竞赛组织,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了超过100次的活动,包括本次的欧洲锦标赛。


匈牙利瓦尔加和她的狗亚历,这项运动是记录狗狗和人类之间的纽带。


狗狗与主人一起发挥他们精湛的合作与技巧。


这些狗必须掌握日常的演练,来确保比赛时能熟练运动。

  (科学网-kexue.com 玛格)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肥胖容易导致糖尿病

  夏日里,甜美的饮料总是会沁人心脾,喝上一口让人舒心凉爽。但是,仔细看看这些饮料包装上的成分,头两名都是“水+白砂糖”。这类“水+白砂糖”饮料的含糖量偏高,实际含糖量可能超过包装标称的数值。国外调查证实,经常喝高糖饮料的人日后患肥胖、糖尿病的风险急剧上升,而对儿童的损害更为严重。

  正常一日三餐已经提供了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热量,再喝含糖饮料增加的糖分基本上是多余的。那些“水+白砂糖”饮料,例如各种含糖量高的凉茶、果汁、珍珠奶茶等,经常饮用害处都不小。如隔天就喝一次饮料,摄取的糖分就将过多,多余的糖和能量可在人体内蓄积,逐渐转变成脂肪,而肥胖容易导致糖尿病。

  同时,摄入过多的糖分和热量很难通过运动的方式消耗掉,主要原因是人们很难长期坚持大运动量。例如,持续剧烈地健身两小时,像举杠铃等重体力活动,仅能消耗500千卡(2093千焦)热量,而跳健身操、饭后散步等对减肥作用更小。

  预防肥胖和糖尿病的关键不是运动,而是控制自己的嘴巴。习惯喝饮料的人们,应该戒掉对“水+白砂糖”饮料的依赖。其实,白开水才是最佳饮品。此外,用木糖醇等代糖维持人们的口感,在食物中添加膳食纤维使得肚子饱胀等。(云南日报)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美国《神经病学》杂志网络版日前刊登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的论文说,老年人经常进行中等强度至高强度的运动可预防无症状中风。

  所谓无症状中风是指病人脑部发生中风的病变,但因临床上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当事者浑然不觉。

  研究人员对1200余名从未患过中风的老年人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平时的运动习惯。他们中约43%的人没有经常运动的习惯,36%的人经常进行轻度运动,如打高尔夫球或散步,21%的人经常参加中高强度运动,如打网球、游泳、徒步旅行或慢跑等。

  6年后,研究人员对平均年龄已到70岁的被调查对象进行大脑扫描,发现16%的老人患有无症状中风。研究人员对导致无症状中风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比,其中包括老人平时的运动情况。

  分析显示,运动习惯与患无症状中风存在一定关联。与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同龄人相比,经常进行中高强度运动的人患无症状中风的几率要低40%。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萨那6月10日电(记者 王秋韵 尹炣)也门执政党网站10日报道说,正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接受治疗的也门总统萨利赫已经脱离重症监护,并于当天开始进行康复运动。

  报道援引一名跟随萨利赫前往利雅得的也门官员的话说,沙特医生确认萨利赫目前状况良好,已经开始进行康复运动,并称这是萨利赫康复的重要迹象。

  一名也门官员8日向新华社记者确认,萨利赫全身烧伤面积达40%,并坚称萨利赫将在两周内回国。

  也门总统府3日遭到爆炸袭击,袭击造成11人死亡,包括总统萨利赫、总理穆加瓦尔等多名高官共185人不同程度受伤。

  也门执政党谴责以反对派领导人艾哈迈尔为首的部落武装发动了袭击,而也门国防部谴责“基地”组织发动了袭击。

  此外,一些在袭击现场的政府官员说,有证据显示这是一起由萨利赫同父异母的兄弟阿里·萨利赫·艾哈迈尔发起的针对总统萨利赫的报复刺杀行动,据悉目前阿里·萨利赫·艾哈迈尔已被逮捕。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7日消息,一种能监测脑震荡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有望在未来被投入使用,这种程序在确认脑震荡发生后,会自动发送一封电子邮件给医生。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这种程序还没有正式的名称,因为其仍需进行各种测试。这种程序有望拯救许多生命,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运动员人群来讲更是如此。这种手机应用程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采集用户回答一系列的问题,来判断用户患上脑震荡的可能性。


一种能监测脑震荡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有望在未来被投入使用

  北卡罗来纳大学脑损伤研究中心的杰森-米哈力克(Jason Mihalik)博士和美国儿童医疗中心的贾斯丁-史密斯(Justin Smith)博士共同进行该应用程序的开发项目。他们日前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举行的美国体育脑震荡合作研讨会上表示,这款程序是首个用于脑震荡监测的手机应用。

  程序进行的基础材料问题来自于疾病控制中心,它通过分析用户提供的信息迅速判断可能发生的脑震荡现象。推动该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如何在运动团队队医和教练员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当一名运动员出现类似脑震荡的症状时,教练员和队医通常是首先采取行动的。

  美国全国体育训练师学会的比尔-格里芬(Bill Griffin)表示,这些即时症状的文档是很重要的,从受伤的原因到最初症状情况和伤情变化情况,都对判断状况有着重要作用。据了解,项目合作者涵盖了教练、医生,设备制造商和家长,合作组织自三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脑震荡和脑外伤,以期望在未来使体育运动更加安全。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图1:50万只沙丘鹤短暂停留在内布拉斯加的普拉特河上,靠附近田野里的玉米残渣、虫子和其他食物,把自己喂的肥肥胖胖的。这段休息期出现在它们的春季迁徙过程中,它们要从墨西哥及美国南方飞往遥远北方的繁殖地。  50万只沙丘鹤短暂停留在内布拉斯加的普拉特河上,靠附近田野里的玉米残渣、虫子和其他食物,把自己喂的肥肥胖胖的。这段休息期出现在它们的春季迁徙过程中,它们要从墨西哥及美国南方飞往遥远北方的繁殖地。
数百万只帝王蝶前往祖传的冬季栖息地——墨西哥面积日渐缩小的冷杉林。它们从加拿大南部和美国北方御风而行,行进数千公里,靠太阳辨别方向。、  数百万只帝王蝶前往祖传的冬季栖息地——墨西哥面积日渐缩小的冷杉林。它们从加拿大南部和美国北方御风而行,行进数千公里,靠太阳辨别方向。、
  图3:蒙大拿冰河国家公园的雪羊每天大概要纵向攀爬数百米。图中的这只羊从一面垂直的岩壁上爬下来,舔舐盐巴和其他暴露在山体表面的矿物质。它如此渴求食物,有可能是因为漫长的冬天里补充不到营养物质。  蒙大拿冰河国家公园的雪羊每天大概要纵向攀爬数百米。图中的这只羊从一面垂直的岩壁上爬下来,舔舐盐巴和其他暴露在山体表面的矿物质。它如此渴求食物,有可能是因为漫长的冬天里补充不到营养物质。

  动物迁徙是件了不起的壮举:无数动物集体行动,尽管成功概率极低,各种生灵却义无反顾,其准确的方向感令人吃惊。而且,迁徙中的动物“绝不分心”,因为它们背负着崇高的使命感。

  撰文:戴维 · 夸曼 David Quammen

  摄影:乔尔 · 萨尔托雷 Joel Sartore

  翻译:闾佳

  动物迁移是一种远比动物运动更壮观、更具组织性的现象。它代表的是集体的长途跋涉,回报的长久延迟。在遗传本能力量的驱使下,它表现出有目的的预先谋划以及不屈不挠的劲头。

  一位叫休 · 丁格尔的生物学家竭力搞清大迁徙的本质,他总结出适用于所有迁徙活动的五个特点(针对不同的动物,其适用程度和适用组合略有不同):迁徙是动物离开熟悉栖息地的长距离运动;多为直线运动,而非曲线运动;涉及到特殊的准备(如过度进食)和抵达行为;要求对能量进行特殊的分配利用。还有一点:迁移动物为更长远的使命保持着炽热的专注力,面对诱惑,它们不分心;面对能叫其他动物退避三舍的挑战,它们不沮丧。比方说,一只从南美洲南端火地岛飞往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北极燕鸥,就算蒙特雷湾的赏鸟人从船上抛出美味的鲱鱼,它也会视而不见。遇上这类施舍,本地海鸥会贪婪地猛扑过去,燕鸥却继续往前飞。

  为什么会这样呢?丁格尔小心谨慎又干巴巴地描述说:“面对其他情况下能立刻招来反应的资源,迁徙中的动物不对这种知觉输入产生反应。”用更浅显的话来说:这些生灵拼了命地急速奔赴目的地。还有一种科学腔不那么重的说法是:北极燕鸥之所以能抵挡扰人的诱惑,是因为在那一刻,它受着一种人类所赞许的本能所驱使,那就是追逐宏大目标的愿望。

  北极燕鸥感觉,进食可以等,休息可以等,交配也可以等,眼下这一刻,它丝毫也不能偏离的焦点就是这趟旅程。在进化的塑造之下,抵达北极的某处碎石海岸线——其他燕鸥也聚集在那里——是为了一个宏大目标服务的:找到一个地方、一段时间以及一套环境条件,让它成功地孵化和养育后代。

  但是,这个过程复杂且多样化,不同的生物学家给它下的定义也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研究的动物种类。乔尔· 伯杰研究的是叉角羚和其他大型陆生哺乳动物,对这类动物,他倾向于采用一套据他所说简单实用的定义:“从一处季节性栖息地迁移到另一处季节性栖息地之后又迁回的运动。”一般而言,这类季节性往返运动是为了寻觅单一地区无法全年提供的资源。而大海里的浮游生物每天进行的纵向运动——夜里向上浮,寻找食物;白天向下藏,躲避天敌——也可以视为一种迁徙。蚜虫耗尽了一株植物的嫩叶,它们的后代会飞到另一株寄主植物上,再没有哪只蚜虫会回到开始的地方,这同样可以视为一种迁徙。

  研究昆虫的进化生物学家丁格尔,提出了一种比伯杰更复杂的定义,他总结了五个特点(持久性、直线性、专注性、特殊的准备和结束行为、储存能量),把迁徙和其他运动形式区别开来。举例来说,蚜虫在动身开始远大旅程的时候,对(天空的)蓝色光敏感,准备着陆时对(嫩叶反射的)黄色光敏感。在长途迁徙飞行之前,鸟类会大量进食,让自己变肥。丁格尔认为,其定义方式的价值在于,它强调了角马、沙丘鹤的现象跟蚜虫的现象之间的共同之处,从而有助于研究人员理解进化是如何靠着自然选择造就了所有这些现象。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2月3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刊登了一组图片,均是美国物理学会最近举行的年度流体运动作品展获奖作品。这些获奖照片和图片呈现的景象包括泛起涟漪的肥皂膜、畸形的气泡、油滴与酒精形成的倒置酒杯形状以及冯·卡门涡街现象。

  1.肥皂膜上泛起涟漪

肥皂膜上泛起涟漪(图片提供:Teis Schnipper, DTU, via APS)
肥皂膜上泛起涟漪(图片提供:Teis Schnipper, DTU, via APS)

  照片展示的是肥皂膜上泛起的涟漪,让人不免联想到手持风扇产生的气流。在美国物理学会(以下简称APS)最近举行的流体运动作品展上,这幅作品荣获年度最佳作品大奖。为了拍摄这幅照片,丹麦科技大学的一支小组在肥皂膜上方拍打一个金属薄片形成微风,让肥皂膜的流动呈现出“美丽的蝴蝶形状”。

  每一年,APS流体动力学分部都会在年会期间举行流体运动作品展。APS网站称:“这场展览为人们呈现了计算性或者实验性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令人吃惊的图片和视频,它们展示了奇妙的流体流动现象。”

  基于艺术性、原创性以及传递信息的能力,评委会挑选会最杰出的参展作品。获胜者名单刊登在《流体物理学》杂志上。2009年11月22日至24日,这幅照片以及下面其它4幅获奖作品在明尼阿波利斯会议中心展出。

  2.畸形的气泡

畸形的气泡(图片提供:Cavitation Lab, SPMS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via APS)
畸形的气泡(图片提供:Cavitation Lab, SPMS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via APS)

  APS评出的2009年年度最佳流体运动作品共有5幅,这幅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拍摄的照片便是其中之一。图片中的气泡由于撞击彼此的邻居呈现出畸形,25个气泡是利用激光脉冲在流体中同时产生的。

  在这种排列方式下,中部气泡内的气压与周围流体几乎相同,这就允许气泡在破裂前变得更大。但由于周围流体压力更大,外部气泡几乎立即破裂。这幅照片是在施加激光脉冲6微秒后拍摄的,拍摄时边缘气泡已经开始破裂,中部气泡也几乎达到所能达到的最大体积。

  3.油滴与酒精形成的倒置“酒杯”

油滴与酒精形成的倒置“酒杯”(图片提供: R. R. La Foy, J. Belden, A. M. Shih, T. T. Truscott, & A. H. Techet via APS)
油滴与酒精形成的倒置“酒杯”(图片提供: R. R. La Foy, J. Belden, A. M. Shih, T. T. Truscott, & A. H. Techet via APS)

  APS 2009年年度最佳流体运动作品之一。图片中,一个直径3毫米的油滴遭遇外用酒精,形成倒置的酒杯形状。这幅照片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支小组拍摄,利用光线从两侧照射油滴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景象。

  油和酒精让光线发生偏向的程度存在差异,因此油滴边缘显得更为明亮。由于油的密度高于外用酒精,油滴得以穿过酒精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这种与众不同的形状。与此同时,油又可以在酒精中溶解,因此油滴会在下落过程中慢慢消失踪影。

  4.冯·卡门涡街现象

冯·卡门涡街现象(图片提供:Jens Kasten Christoph Petz Ingrid Hotz Gilead Tadmor, Bernd R. Noack, Hans-Christian Hege via APS)
冯·卡门涡街现象(图片提供:Jens Kasten Christoph Petz Ingrid Hotz Gilead Tadmor, Bernd R. Noack, Hans-Christian Hege via APS)

  这幅两维电脑合成图片是APS 2009年年度最佳流体运动图片之一,所呈现的景象让人联想到从空中看到的河谷。实际上,它是一张图解,用来描述所谓的冯·卡门涡街现象。这种现象以匈牙利空气动力学家西奥多·冯·卡门涡街的名字命名。

  当气流在一个物体周围流动时,冯·卡门涡街便会出现,气流会在物体后方分裂成一系列尾流和旋涡。图片中的这个物体是一个中空圆柱。这幅图片由柏林祖斯研究所、柏林理工学院以及东北大学的科学家制作。他们表示,蓝紫色区域是尾流相遇的地方,红色区域内的气流将随后分裂。

  5.翼尖旋涡

翼尖旋涡(图片提供:Harris, Miller & Williamson via APS)
翼尖旋涡(图片提供:Harris, Miller & Williamson via APS)

  APS 2009年年度流体运动作品展获奖作品,以图片的方式展示现代飞行面临的其中一个风险——翼尖旋涡。飞行中,飞机的翼尖会形成一对以相反方向旋转的旋涡——循环气流形成的气阱,对飞机机翼施加向下的力。当飞机靠近地面时,这些最初的旋涡能够形成二次旋涡,对其它处于飞行状态的飞机构成潜在危胁。

  目前,康纳尔大学的一支研究小组已经研发出一项新技术,能够让这些看不见的旋涡显现出来。具体是指利用一对扁平物模拟飞机机翼,在地面挖一个染料池,而后利用激光让气流旋涡发光。在这幅图片中,红色圆环代表最初的旋涡,萤光绿圆环则代表二次旋涡。图片下半部的映像是地面发生反射所致。(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固体原子像研究部叶恒强院士、杜奎研究员、博士生章炜与清华大学朱静院士、于荣副教授等合作研究,利用球差校正电镜发现在Laves相金属间化合物中,位错通过反复地在上下两个不同的滑移面间来回跳跃,从而以波浪形状的路径向前滑移。这种位错滑移机制的产生归结于Laves相中不同原子层之间结合力的不同。这种特殊的变形机制将有利于解释金属间化合物在高温变形时存在脆-韧转变的特性。该研究结果已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106, 165505, 2011)上发表。
金属间化合物虽然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适合用作耐高温材料,但是它们在室温下的脆性严重地阻碍了其工业应用。这类材料要实现塑性变形,往往需要加热到很高的温度(脆-韧转变温度以上),位错才可能被激活。由于金属间化合物具有复杂和特殊的结构,位错在其中的运动不像在金属中那样简单,它们的滑移往往需要涉及几个甚至几十个原子的协调运动,而不仅仅是在某个固定的滑移面上简单的剪切过程。这样,位错滑移的区域也由一个滑移面扩展为一个滑移区域。这样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高温的热激活降低原子间的键合,从而使得原子的协调运动成为可能。但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实验证据显示这个复杂滑移过程的具体步骤,以解释热激活是如何促进位错运动的。
科研人员利用球差校正电镜,在原子尺度上确定了Laves相中基面不全位错的核心结构,从而揭示了位错在一个柏氏矢量距离上的运动是由三个阶段组成的:首先,位错在结合力较弱的滑移面上以晶体学滑移的方式移动;接着,位错跳跃至另一个结合力较强的滑移面,以原子重整(shuffle)的方式实现三层原子的重新排列,从而避免了单纯晶体学滑移会造成的高能垒状态;最后,位错返回到原来的滑移面,继续晶体学滑移。由于位错在每个柏氏矢量距离的运动中都必须经历一次原子重整,因此位错的运动需要热激活的帮助才能完成。
另外,通过对位错周围的定量应变分析,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特殊的位错结构周围具有异常的应变场分布。虽然利用Foreman模型计算出的位错周围的应变场分布和实验得到的大致相符,即滑移面上半部区域是压应变状态,下半部区域是拉应变状态,但是实验得到的拉应变却是一种花瓣形分布,与集中分布在位错正上方的压应变呈现非对称的形态,甚至在位错核心正下方没有任何应变分布。这种奇特的应变场分布,跟这种特殊的滑移过程导致的位错核心结构有很大关系。这也同时表明,要得到精确的位错应变场分布,尤其是在具有复杂结构的材料中,往往需要精确地确定位错核心结构。
Laves相中波状滑移机制的发现,不仅有助于理解金属间化合物的脆-韧转变,也将丰富对金属间化合物中位错运动机制的认识,同时也扩展了对于位错性质的认知和理解。自然界中很多脆性材料都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这也将预示这种波状滑移机制有可能用于解释更多材料的变形过程。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同时也得到了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的支持。(来源: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2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