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长相奇异的鬣蜥 达尔文称其为“黑暗小鬼”
潜伏在浅海底“凝视”上方鱼群的鬣蜥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发现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的海域底部,生活着一种神秘的美洲大蜥蜴,其被称为海洋鬣蜥。一张令人惊异的照片显示一只鬣蜥正坐卧在群岛海域底部,仰望着上方游过的鱼群。早在1835年,著名的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曾进行过考察,促进了进化论的形成,该岛屿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处生活着长相奇特的海洋鬣蜥之地。

  鬣蜥是一种独特的生物,被达尔文描述成“黑暗的小鬼”,根据观察它的生活习性,科学家发现该物种可在水下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半消失,可潜入大约45英尺的海底。鬣蜥的栖息地位于加拉帕戈斯群岛周围的岩石海岸,这里也是许多鱼群的栖息地,当鱼群将这片海域包伟时,鬣蜥就开始在栖息地周围活动了。科学家们发现只有鬣蜥具有这种潜水能力,它们是优雅的游泳者,但是在陆地上却是相当笨拙的,达尔文访问该岛时对它们的怪异的长相尤为反感。

  有时候,我们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滩上会发现奇怪的“黑色熔岩”,可长达2到3英尺,这些就是笨拙的鬣蜥,他们的皮肤和黑色岩石一样黑,并喜欢在海岸岩石群中穿梭,并寻找海洋中的猎物。因此,我们将其称为“黑暗的小鬼”,只有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达尔文抵达加拉帕戈斯群岛时,对岛上多数独特物种进行研究观察,形成了进化论的初始构思。

  现年62岁,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摄影师霍华德·霍尔(Howard Hall)通过潜水摄像机拍摄到一幕令人惊奇的景象,鬣蜥正潜伏在浅水海底中,它们也可以藻类为食并在每天在浅滩呆上数个小时。霍华德·霍尔对这张照片的效果感到非常满意。(Everett)

  相关阅读

  蜥蜴紧要猫舌不放松 自食恶果成为"盘中餐"(图)

  罕见史前海生物化石 体长近三米形似大蜥蜴(图)

  热情猫咪与冷血蜥蜴同居 两小无猜相亲相爱(图)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照片中"痛苦"的表情,人们将其描述为"不安"。

照片中"恐怖"表情人们将其描述为"丧心病狂"。

人们将"微笑"描述为"幸福"。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16日消息,达尔文曾为了揭示进化对人类思维的影响理论曾做过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实验,而近日,英国剑桥大学将继续进行该实验的研究。

  达尔文在实验室内用电等工具在人的脸部进行实验,使人脸部露出不同的表情,并将这些面部表情拍下来。在1868年,达尔文宴请宾客,并在宴会结束时要求其中24位宾客对这些表情进行个人的描述,通过总结24位宾客的描述与当时的情形对比,得出人们对这些面部表情描述的改变。

  达尔文从中得出了一些关于进化的结论,比如照片中的"折磨"和"恐惧",人们将其描述为"愤怒"和"震惊",而"笑声"也被描述为"幸福"等。

  时至今日,已时隔100余年,当人们再次看到这些照片时又会做何反应呢?剑桥大学预备重新启动该项试验,对照片进行描述的人数也将从24人增至18000人。

  科学家认为,虽然看到的是相同的照片,但由于年代不同,人们的生活文化背景不同,对人物表情做出不同的描述,这都很正常,但18000人的综合试验显然要比达尔文的24人更具说服力。(科学网kexue.com 维森)

  相关阅读:

  科学家的世界你永远不懂 揭秘历时85年神奇实验

  揭秘实验室制造禽流感病毒 提高可传播性引恐慌

  实验室制造病毒双刃剑凸显 不法利用恐祸害人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人民网堪培拉4月3日电 (记者李景卫) 部署在澳大利亚北部城市达尔文的第一批美国海军陆战队人员已于3日抵达达尔文。

  针对人们关心美国是否在澳大利亚建立军事基地问题,吉拉德总理3日晚发表声明说:“在澳大利亚没有美国军事基地,这一点不会变。”

  在达尔文的美军将与澳大利亚军队在北方领地和昆士兰州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同时也会开展一些单边项目。

  第一批抵达的200人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先遣人员。去年11月奥巴马访问澳大利亚时,与吉拉德政府达成扩大双边军事合作协议,美国计划在今后5年内向澳大利亚派遣2500名驻军。驻澳美军每6个月轮换一次。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荧光小蘑菇:24小时绽放黄绿光芒

  这种蘑菇生活在巴西圣保罗附近的森林中,可以全天24小时发出荧光。荧光小蘑菇身上带胶质,会发出灿烂的黄绿光。加上它,全球150万种物种中,能发出生物荧光的真菌类物种达到了71种。


达尔文树皮蜘蛛:编织全球最大网

  这种蜘蛛编织的蜘蛛网遍布河流、小溪和湖泊。达尔文树皮蜘蛛可以编织2.8平方米的蜘蛛网,比任何其他物种编织的环状网络都要大,它们吐出的蛛丝要比杜邦公司生产的凯夫拉纤维牢固10倍,是已知最牢固的生物材料。


泰坦尼克食锈菌:钢铁克星

  研究者在泰坦尼克号锈迹斑斑的残骸上发现了食锈菌的踪迹,这些食锈菌会黏附在钢铁和锈斑表面,借助其他微生物的帮助,吞噬沉船的金属。如果一直腐蚀下去,这些细菌会将泰坦尼克号吞噬得一干二净。研究者认为,这些细菌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其他一些海底沉船会被分解。


金斑蜥蜴:低调巨人

  这是一种皮肤带有金色斑点的蜥蜴,其躯体长达2米。金斑蜥蜴生活在菲律宾吕宋岛附近的森林中,科学家认为,虽然金斑蜥蜴全身金光闪闪,但因为它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树上,所以才一直没被发现。

发表在栏目: 自然
1860年,达尔文曾在一封信中表达了对于无法解释孔雀尾屏的懊恼1860年,达尔文曾在一封信中表达了对于无法解释孔雀尾屏的懊恼
国王天堂鸟圆盘状尾羽末端,在炫耀时颤动国王天堂鸟圆盘状尾羽末端,在炫耀时颤动
鸵鸟幼年体表羽毛,第一、第二阶段保暖鸵鸟幼年体表羽毛,第一、第二阶段保暖
红天堂鸟侧腹羽毛,用于炫耀红天堂鸟侧腹羽毛,用于炫耀
五彩金刚鹦鹉尾部覆羽,飞行五彩金刚鹦鹉尾部覆羽,飞行

   如果认为这种转变是为了适应飞行,也能说得通。假设鸟类的祖先是体型纤小、身披鳞甲的四足爬行动物,生活在森林的树冠中,在树木间跳跃穿行。如果鳞片生得更长,就能获得更大的升力,从而滑翔得越来越远。后来,当它们能够向上、向下飞的时候,前肢也就演变成了翅膀。简而言之,羽毛的进化是伴随着飞翔的进化发生的。

上世纪7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约翰· 奥斯特罗姆指出了鸟类与陆生的兽脚类恐龙(大名鼎鼎的霸王龙、迅猛龙即属此类)在骨骼结构上的显著相似性后,这种“羽毛进化导致飞翔”的观念开始瓦解。奥斯特罗姆认为,鸟类显然是兽脚类恐龙的现存血裔。然而,许多已知的兽脚类恐龙都有着粗大的后腿、短小的前肢,还有强健的长尾,实在很难相信是在树木间跳跃的动物所拥有的体格。

  1996年,中国的古生物学家为奥斯特罗姆的假说拿出了惊人的证据。那是一副矮小、前肢短、来自1.25亿年前的兽脚类化石,被命名为“中华龙鸟”。它有一个非同寻常的特征:背部和尾巴上覆盖着一层稀疏的空心毛丝。真正的原始羽毛证据终于面世了,却是来自一头在地上跑的兽脚类恐龙。简而言之,羽毛的起源可能跟飞翔的出现全无关系。

  古生物学家们很快找到了数以百计长着羽毛的兽脚类恐龙。有了这么多化石可以用于比较研究,他们便开始拼合更为详细的羽毛进化史。最初出现的是简单的毛丝。过了些年,不同世系的兽脚类成员演化出多种多样的羽毛,有的类似今日鸟类的内层绒毛,还有的长出了对称排布的羽枝;另一些恐龙身披又长又硬的条形羽毛或者加宽的毛丝,与任何现存鸟类的羽毛都不同。

  兽脚类恐龙身上长而中空的毛丝带着一个谜团。如果它们就是早期的羽毛,那又是怎么从扁平的鳞片进化出来的呢?幸运的是,如今仍有身披丝状羽毛的兽脚类存活:幼鸟。一只发育中的小鸟身上所有的羽毛,最初都只是从皮肤长出来的一根根刚毛,后来才分叉变成更复杂的形状。在鸟类的胚胎中,这些刚毛发自于皮肤细胞组成的若干小片,名为“基板”。基板顶部的一圈快速生长的细胞逐步垒成圆筒状结构,便成为刚毛。

发表在栏目: 自然

  4.最坚实的生物材料

最坚实的生物材料
最坚实的生物材料

  今年年初,参与这项研究的斯洛文尼亚科学与艺术学院的马特加斯·昆特纳使用卷尺测量达尔文吠蛛蛛网中心有多高。据阿格纳尔森介绍,与其织出的巨大蛛网不同,达尔文吠蛛本身并不太大:不包括它的腿,成年达尔文吠蛛的长度通常不到0.8英寸(约合2厘米)。对达尔文吠蛛蛛丝的分析结果表明,它是迄今最坚实的生物材料。阿格纳尔森说:“坚实意味着可以在断裂前吸收能量,也是强度和弹性完美结合的产物。”达尔文吠蛛的蛛丝“大概相当于钢筋强度,但又比钢筋坚实,因为它也具有伸展性。它比凯夫拉纤维坚实好几倍,而凯夫拉纤维是最坚实的人造材料之一。”

  5.达尔文吠蛛近亲

达尔文吠蛛近亲
达尔文吠蛛近亲

  2010年,科学家在观察一个尚未命名的蜘蛛种类织网,这个种类可能是达尔文吠蛛的近亲,碰巧也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的安达斯比-曼塔迪亚国家公园。这个蜘蛛网的中心圆形结构的宽度大约为3英尺(约合1米)。相比之下,达尔文吠蛛的中心圆形结构的宽度最多为9英尺(约合3米),不过,达尔文吠蛛蛛网多数要比这个小得多。

  6.达尔文吠蛛织出的“陷阱”

达尔文吠蛛织出的“陷阱”
达尔文吠蛛织出的“陷阱”

  在了解到达尔文吠蛛的存在以后,阿格纳尔森的研究小组最想知道的一件事是,它如何织出可横跨河两岸的蛛网,例如位于马达加斯加岛安达斯比-曼塔迪亚国家公园的这条河,照片摄于2010年。阿格纳尔森称,一名护林员说“达尔文吠蛛可以像人猿泰山一样荡秋千:它们挂在丝网上,来回游荡。我们试图验证这种说法,而结果证明这并不是真的。”不过,小组成员马特加斯-格雷戈里克发现了达尔文吠蛛确实具有一项独特的本领,他将来会在科学期刊上进行描述。

  7.酷似靶心

酷似靶心
酷似靶心

  在这张摄于2010年的照片上,阿格纳尔森正在研究达尔文吠蛛蛛网。他希望,对达尔文吠蛛的研究有助于揭开有关蛛丝的种种谜团。他说:“几乎所有针对蛛丝的研究都集中在一种或两种蜘蛛身上,即大木林蛛和金蜘蛛。我们希望对蜘蛛多样性展开更为广泛的研究。没有理由认为大多数科学家研究的两个典型蜘蛛,就是织出最好蛛丝的蜘蛛种类之一。”(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9月1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9月19日报道,波多黎各大学动物学家因吉-阿格纳尔森(Ingi Agnarsson)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马达加斯加岛发现了一种新蜘蛛种类——达尔文吠蛛(Darwin's bark spider),而这种蜘蛛织出的蛛网宽度达81英尺(约合25米),相当于两辆城市大巴的长度,令其成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坚实的蛛网。

  1.蜘蛛网横跨河两岸

蜘蛛网横跨河两岸(图片:Matjaz Kuntner)
蜘蛛网横跨河两岸(图片:Matjaz Kuntner)

  2008年,马达加斯加岛,护林员查看一个横跨河两岸的蜘蛛网。最新研究显示,这个蜘蛛网是用世界上已知强度最大的生物材料织成,属于一个新蜘蛛种类——达尔文吠蛛——的产物,这令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蜘蛛网。阿格纳尔森说,在安达斯比-曼塔迪亚国家公园,“护林员早已知道这种蜘蛛网的存在,我想他们曾向游客展示过。”但是,在阿格纳尔森研究团队对其详加研究以前,科学家对达尔文吠蛛及其破纪录的蛛网一无所知。研究结果将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蛛形动物学期刊》和《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

  2.世界上最大的蛛网

世界上最大的蛛网
世界上最大的蛛网

  一个宽度大约为3英尺(约合1米)的达尔文吠蛛蛛网横跨马达加斯加岛河两岸。据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俄亥俄州阿克伦大学生物学家托德-布兰克莱奇介绍,虽然达尔文吠蛛蛛网总体而言是世界上最大的,但也有其他种类的蜘蛛可以织出更大的圆形蛛网——中心为螺旋形结构。研究小组发现,达尔文吠蛛织的蛛网强度和大小类似于“蜘蛛侠”织出的蛛网,主要利用其捕食像蜉蝣和蜻蜓这样的小昆虫。阿格纳尔森开玩笑说:“按照我们的想象,我们希望它们能捕捉蝙蝠或鸟类之类的东西。”

  据阿格纳尔森介绍,最大的蜘蛛网一般都是由雌性达尔文吠蛛织出来的。阿格纳尔森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研究与探索委员会成员。年幼的雄性达尔文吠蛛也可织网,不过,一旦步入成年,它们将放弃这种行为,转而将全部的精力专注于性。为了生存,达尔文吠蛛在进化过程中变成了色彩斑驳、锯齿状的外形,这种外形令其可以与树融为一体,达尔文吠蛛即由此得名。达尔文吠蛛已知仅存于非洲东南岸的马达加斯加岛。

  3.蛛网基本结构

蛛网基本结构
蛛网基本结构

  2008年,大量蜻蜓被粘在达尔文吠蛛的蛛网上。据阿格纳尔森介绍,达尔文吠蛛的蛛网基本上由两种蛛丝织成:“牵引”蛛丝被用于织出支撑股,支撑股将圆网一个个终点固定在外悬于河湖之上的树杈,形成蛛网的辐射状细丝;更具弹性和粘性的蛛丝则被用于织出捕获猎物的螺旋形结构。当昆虫撞上蛛网,它会粘在上面,它的挣扎引起蛛丝震动,提醒达尔文吠蛛有猎物上钩。达尔文吠蛛马上爬向被捕获的猎物,用蛛丝将其围成蚕茧状,最终慢慢享用。与多数蜘蛛不同的是,达尔文吠蛛有时会将多个昆虫尸体包裹成一个蚕茧,等到以后将其吃掉。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尽管面临着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但2010年全球还是新发现了1300种新物种。最近,国际物种勘测协会给这些新物种做了一次竞赛,评选出了“2010最佳十大新物种”,让我们来看看,获奖者都是谁?

  1 达尔文树皮蜘蛛:编织全球最大网

  这种蜘蛛编织的蜘蛛网遍布河流、小溪和湖泊。达尔文树皮蜘蛛可以编织2.8平方米的蜘蛛网,比任何其他物种编织的环状网络都要大,它们吐出的蛛丝要比杜邦公司生产的凯夫拉纤维牢固10倍,是已知最牢固的生物材料。

达尔文树皮蜘蛛
达尔文树皮蜘蛛

  2 荧光小蘑菇:24小时绽放黄绿光芒

  这种蘑菇生活在巴西圣保罗附近的森林中,可以全天24小时发出荧光。荧光小蘑菇身上带胶质,会发出灿烂的黄绿光。加上它,全球150万种物种中,能发出生物荧光的真菌类物种达到了71种。

荧光小蘑菇
荧光小蘑菇

  3 泰坦尼克食锈菌:钢铁克星

  研究者在泰坦尼克号锈迹斑斑的残骸上发现了食锈菌的踪迹,这些食锈菌会黏附在钢铁和锈斑表面,借助其他微生物的帮助,吞噬沉船的金属。如果一直腐蚀下去,这些细菌会将泰坦尼克号吞噬得一干二净。研究者认为,这些细菌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其他一些海底沉船会被分解。

泰坦尼克食锈菌
泰坦尼克食锈菌

  4 金斑蜥蜴:低调巨人

  这是一种皮肤带有金色斑点的蜥蜴,其躯体长达2米。金斑蜥蜴生活在菲律宾吕宋岛附近的森林中,科学家认为,虽然金斑蜥蜴全身金光闪闪,但因为它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树上,所以才一直没被发现。

金斑蜥蜴身上有金色斑点,其躯体长达2米。
金斑蜥蜴身上有金色斑点,其躯体长达2米。

  5 授粉蟋蟀:专给兰花授粉

  这种蟋蟀生活在法属留尼旺岛上,属于一种会发出刺耳声音的蟋蟀亚种。但是,这种蟋蟀尤为特别,它可以对当地罕见的一种兰花进行授粉。

  6 新种跳羚:丛林新宠

  这是跳羚的一个新物种,人们是在西非的野生动物丛林肉市场中发现它的。现在,科学家还需要对其外貌进行进一步寻找和描述。在西非,有很多野生动物被屠杀,用以进食或在某种仪式上使用。

  7 水蛭暴君:下颚牙齿一样都不少

  这种水蛭长达5厘米,是目前已知唯一带下颚和长牙的水蛭。人们第一次发现这种水蛭时,它正贴在秘鲁一个孩子的鼻腔黏膜上。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六七百种水蛭,但据估计,全球共有约一万种水蛭。

  8 带腮蘑菇:水下生活全靠腮

  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罗格河干净冰凉的水体上,生活着一种奇怪的水下生物。相关人员密切观察这种带腮蘑菇超过11周,认定这是第一种生活在水下的蘑菇。

  9 跳跃蟑螂:像蚱蜢一样跳跃

  此前,人们以为这种会跳跃的蟑螂只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去年,它在南非重新露面。和其他蟑螂相比,跳螂的腿部结构非常适合跳跃,其触角也有一个独特的固定点,可以在跳跃的时候稳定身体。正因此,这种蟑螂可以像蚱蜢一样跳跃自如。

  10 路易斯安那蝙蝠鱼:像煎饼一样的鱼

  看到它,你可不要以为这是一张煎饼。这种奇怪的鱼是在墨西哥湾发生石油泄漏事件不久前发现的,它生活在海底深处,用其尖尖的鱼鳍帮助跳跃。不过,因为漏油事件,这一物种可能前途暗淡。(金煜)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左边的脑袋叫做Madga,右边的叫做Lenka
左边的脑袋叫做Madga,右边的叫做Lenka

  斯洛文尼亚最近发现了一只双头五腿的非洲盾臂龟(African Spurred Tortoise),它的奇异外型恐怕连进化论者达尔文也要啧啧称奇。

  这只小巧玲珑的龟出生于去年十一月中旬。人们给它起了两个名字,左边的脑袋叫做Madga,右边的叫做Lenka。

  虽然这只龟看上去尚小,但它却可能最终长的体型很大。实际上,非洲盾臂龟是世界最大的陆龟品种。它们通常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边缘和北非,成年龟的龟壳可达45厘米长,重70-100磅(31-45公斤)。它们的寿命通常在30-50年间,最长的圈养龟寿命长达54年。

发表在栏目: 自然

  4.最坚实的生物材料

最坚实的生物材料
最坚实的生物材料

  今年年初,参与这项研究的斯洛文尼亚科学与艺术学院的马特加斯·昆特纳使用卷尺测量达尔文吠蛛蛛网中心有多高。据阿格纳尔森介绍,与其织出的巨大蛛网不同,达尔文吠蛛本身并不太大:不包括它的腿,成年达尔文吠蛛的长度通常不到0.8英寸(约合2厘米)。对达尔文吠蛛蛛丝的分析结果表明,它是迄今最坚实的生物材料。阿格纳尔森说:“坚实意味着可以在断裂前吸收能量,也是强度和弹性完美结合的产物。”达尔文吠蛛的蛛丝“大概相当于钢筋强度,但又比钢筋坚实,因为它也具有伸展性。它比凯夫拉纤维坚实好几倍,而凯夫拉纤维是最坚实的人造材料之一。”

  5.达尔文吠蛛近亲

达尔文吠蛛近亲
达尔文吠蛛近亲

  2010年,科学家在观察一个尚未命名的蜘蛛种类织网,这个种类可能是达尔文吠蛛的近亲,碰巧也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的安达斯比-曼塔迪亚国家公园。这个蜘蛛网的中心圆形结构的宽度大约为3英尺(约合1米)。相比之下,达尔文吠蛛的中心圆形结构的宽度最多为9英尺(约合3米),不过,达尔文吠蛛蛛网多数要比这个小得多。

  6.达尔文吠蛛织出的“陷阱”

达尔文吠蛛织出的“陷阱”
达尔文吠蛛织出的“陷阱”

  在了解到达尔文吠蛛的存在以后,阿格纳尔森的研究小组最想知道的一件事是,它如何织出可横跨河两岸的蛛网,例如位于马达加斯加岛安达斯比-曼塔迪亚国家公园的这条河,照片摄于2010年。阿格纳尔森称,一名护林员说“达尔文吠蛛可以像人猿泰山一样荡秋千:它们挂在丝网上,来回游荡。我们试图验证这种说法,而结果证明这并不是真的。”不过,小组成员马特加斯-格雷戈里克发现了达尔文吠蛛确实具有一项独特的本领,他将来会在科学期刊上进行描述。

  7.酷似靶心

酷似靶心
酷似靶心

  在这张摄于2010年的照片上,阿格纳尔森正在研究达尔文吠蛛蛛网。他希望,对达尔文吠蛛的研究有助于揭开有关蛛丝的种种谜团。他说:“几乎所有针对蛛丝的研究都集中在一种或两种蜘蛛身上,即大木林蛛和金蜘蛛。我们希望对蜘蛛多样性展开更为广泛的研究。没有理由认为大多数科学家研究的两个典型蜘蛛,就是织出最好蛛丝的蜘蛛种类之一。”(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1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