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2013宇宙大冲撞:银河系气体云撞击超大黑洞
2013年银河系气体云将撞击超大黑洞,届时将发出明亮的辐射。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预计在明年我们将看到有史以来最大的“宇宙碰撞事件”,银河系中央附近存在巨大的气体云,从运动轨迹上看,它们将于2013年“冲撞”超大质量的黑洞。这场规模巨大的宇宙撞击事件发生于人马座A方向,处于银河系银心附近。事实上,巨型气体云偏离了原先运行的轨迹,其距离相当于以光速运行36个小时,但黑洞强大的引力还是能将其撕裂成碎片。

  根据位于德国慕尼黑的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研究所地外物理研究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斯特凡·吉勒森(Stefan Gillessen)介绍:“到目前为止,人马座方向仅发现了两颗恒星往这里运行,它们通过这一天区时并没有受到其他天体的影响,但是这一次却不同,气体云被黑洞强大的引力场所拆散。”天体物理学家斯特凡·吉勒森在过去的二十年内一直从事着观测黑洞的研究工作,也是本项研究的观测者。随着气体云逐渐靠近黑洞,其运行的速度将变得越来越快,大约在七年的时间内就可以将速度翻一番。
天文学家们正在积极准备着观测即将到来的宇宙碰撞事件,气体云正以每小时5000英里的速度向黑洞移动,将在2013年与黑洞发生碰撞。科学家们届时将使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阵列对这次撞击事件进行观测。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地外物理中心的科学家莱因哈德·根泽尔(Reinhard Genzel)之前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天体运行轨迹,正在迅速接近黑洞。

  正如一些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一样,当一名宇航员在黑洞边缘正在坠入的过程中,该情景就如同一个被拉长的意大利面条。但是现在我们就可以真实地看到这样的场景,天体物理学家斯特凡·吉勒森认为根据以往的观测经验,这团巨型气体云并不会幸存,气体云届时距离黑洞的事件视界大约400亿公里,约为36光时,这是非常靠近黑洞的距离,超大质量黑洞的强大引力将对其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当气体云靠近黑洞时,注定就是它的“世界末日”,来自银河系中央附近炙热恒星的强紫外辐射照射下,气体云将变得白热,这种情景也是科学家将要首次观测到的。在整个2013年内,这团气体云将持续被黑洞撕裂吞噬。随着气体云越来越靠近如同饥饿野兽的黑洞,其外部压力也将随之增大并压缩这团气体云。

  在同一时间内,这个具有400万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将利用强大的引力场改变气体云的运行轨迹,气体云被卷入黑洞引力场后将逐渐加速并形成漩涡状轨迹。目前,气体云的边缘已经出现被黑洞引力“解离”的现象,在未来的日子里将彻底被颠覆。早在2008年至2011年期间,天文学家们已经清晰地观测到气体云受到黑洞引力场作用的迹象。在2013年气体云接近黑洞时,将会被加热并向外辐射出X射线,目前已经有少量的前端气体云成分接近了黑洞,在未来的时间内将有更多的气体靠近黑洞,最终将变成黑洞的“燃料”。

  这团巨型气体云的来源存在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解释认为其来自于银河系中央附近年轻的恒星周围,由于强烈的恒星风的作用,使得这团气体逐渐被“驱离”出恒星,如同恒星将自身周围的气体“吹出”。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中央附近黑洞周围存在一个双星系统,恒星风之间产生的碰撞也可能导致气体云的驱离出该系统。根据科学家莱因哈德·根泽尔介绍:“未来两年内将会出现很有趣的情景,气体云撞击黑洞为我们提供了物质坠入黑洞时非常有价值的信息。”(Everett/编译)

  相关阅读

  宇宙黑洞存极端强大引力 神秘粒子集中营待验证

  美运输机空中发射探测器 详细观察黑洞内部(图)

  怪物黑洞现"神秘回声" 明亮X射线如同太空灯塔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3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张照片能概括2010年太阳全年运行轨迹吗?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可以的。下面这组照片便展现了太阳在一年中运行的8字曲线轨迹,而在其中一张照片上,太阳盘面看上去就像项链坠。

  1.2010年太阳运行轨迹

2010年太阳运行轨迹(图片提供:Tamas Ladanyi, TWAN)2010年太阳运行轨迹(图片提供:Tamas Ladanyi, TWAN)

  这张多次曝光的照片展现了太阳在一年中运行的8字曲线轨迹。如果你在一年当中每周一次或两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记录太阳的位置,就能制作出这样的8字形日行轨迹图。这张照片是由36张图合成,它们全部是今年1月至12月间在当地时间上午10点摄于匈牙利的维斯普雷姆。在同一地点但不同时间段拍摄的另一张照片,通过数字技术合成到上面一张照片的突出位置。

  由于地球旋转的轴心稍微不同于太阳,太阳最终在一年中形成了这样的轨迹。地球也是按照椭圆形轨道运行。由于地球的一个半球距离太阳更远,从那个慢慢向地平线下降的位置看,太阳每日运行轨道呈现圆弧形。随着倾斜角翻转过来,太阳的圆弧在天空中越来越高。正如这张太阳8字曲线轨迹图所示,太阳在天空中的最高点出现在夏至日,而最低点则是在冬至日到来。

  鉴于所涉及的时间和精确度,太阳8字轨迹图制作难度非常大。据天文摄影网站“世界晚安”(The World at Night,以下简称“TWAN”)的创始人巴巴克·塔夫雷什(Babak Tafreshi)介绍,迄今,全世界仅有20人发布了制作成功的太阳8字轨迹图。

  2.特尔斐上空太阳轨迹

特尔斐上空太阳轨迹(图片提供: Anthony Ayiomamitis, TWAN)特尔斐上空太阳轨迹(图片提供: Anthony Ayiomamitis, TWAN)

  在这张2001年拍摄于希腊的太阳8字轨迹合成图上,太阳似乎从圆形神庙(Tholos)附近的山后升起。圆形神庙是特尔斐(希腊古都)城中雅典娜圣地的一座原型建筑。TWAN网站创始人塔夫雷什说:“传统太阳8字轨迹图都采用多次曝光设置,将相机放在固定平台上,用一张胶卷制作完成。而最新的太阳8字轨迹图制作方法则不同,是将数码相机放在固定平台上,每次拍摄一张照片,然后对所有照片进行合成。”

  据塔夫雷什介绍,现在拍摄传统的太阳8字轨迹图是可行的,这其中包括同一张胶卷上的太阳和突出位置的照片,不过风险很大。首先,安全拍摄太阳需要在相机上安一个特制滤光片。而要想捕捉到地球美景,“拍摄者要在白天不使用滤光片的情况下进行曝光,通常,这时太阳还没有出现在视野里,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都会使一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3.太阳盘面如项链坠

太阳盘面如项链坠(图片提供:Tunc Tezel and Cenk E. Tezel, TWAN)太阳盘面如项链坠(图片提供:Tunc Tezel and Cenk E. Tezel, TWAN)

  在已知最早一张展现日全食的太阳8字轨迹图中,太阳盘面看上去像项链上的吊坠一样闪闪发光。这张照片包括2006年3月出现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上空的日全食曝光画面。剩余部分则显示了太阳在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间在安塔利亚以北311英里(约合500公里)的布尔萨上空的路线。

  在日食奇观出现时,月球恰好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遮住了大部分阳光。日全食上演期间,唯一可见的是太阳相对昏暗的外层大气——日冕。在这张太阳8字轨迹图中,被遮住的太阳之所以看上去更加明亮,是因为拍摄者没有使用滤光片,同时曝光时间更长,结果捕捉到日冕和昏暗的安塔利亚城市景色(照片中突出位置)。

  4.十字架海角公园上空圆弧

十字架海角公园上空圆弧(图片提供:Juan Carlos Casado, TWAN)十字架海角公园上空圆弧(图片提供:Juan Carlos Casado, TWAN)

  这张太阳8字轨迹合成照片显示了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间出现于西班牙赫罗纳上空的太阳轨迹。拍摄者胡安·卡洛斯·卡萨多(Juan Carlos Casado)每隔7天都在上午9点15分拍摄太阳盘面,在捕捉到了53张照片后,将其添加至十字架海角(Cap de Creus)国家公园的背景照片上,这座国家公园位于伊比利亚半岛最东端。

  虽然太阳8字轨迹图传统上描述了太阳的运行轨迹,但我们也有可能制作月球的8字轨迹图。由于月球以椭圆形轨道围绕地球运转,平均下来,月球似乎一天总比前一天晚51分钟重新出现在天空中的同一位置。这意味着只要每天晚51分钟拍月球的照片,在一个朔望月里,就能制作同样的8字形。

  根据轨道计算,对于站在其他星球表面的观测者来说,他们可能也会看到太阳8字轨迹图,但对于一些星球来说,太阳轨迹不会呈现出8字形。例如,在水星上,由于轴倾角与轨道路线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太阳轨迹几乎成了一条纵贯东西的直线。与此同时,在火星上,太阳运行轨迹看上去更像泪珠。

  5.首张太阳8字轨迹图

首张太阳8字轨迹图(图片提供:Dennis di Cicco, TWAN)首张太阳8字轨迹图(图片提供:Dennis di Cicco, TWAN)

  有史以来制作的第一张太阳8字轨迹图在1978年至1979年拍摄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上空,被认为是世界上极少数不采用合成前景的太阳8字轨迹图之一。此图由44张太阳曝光画面和一张房屋照片组成,全部是用同一张胶卷在同一地点拍摄。

  此外,在夏至、冬至及春分或秋分,拍摄者丹尼斯·迪希科(Dennis di Cicco)都用滤光片进行长时间曝光,每天从日出时分开始,早晨8点30分结束。由此制作完成的照片显示了那三天的太阳部分弧线。迪希科在天文摄影网站TWAN上写到:“多数人认为,对太阳进行一年之久的曝光处理,简直是疯狂之举。那些成功做到这一点的摄影师或许同意这种说法。”(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8月9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与欧洲航天局最新拍摄的德黑兰上空月球轨迹、剧烈太阳海啸以及云团中的蛇形轨迹等壮观景象。

  1.云团中的蛇形轨迹

云团中的蛇形轨迹
云团中的蛇形轨迹(图片提供: Jeff Schmaltz, NASA)

  根据美宇航局MODIS卫星7月14日拍摄的照片,由于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Tristan de Cunha)上空气流的变化,云团中形成了蛇形模样。这种螺旋形的云型被称为卡曼漩涡或涡街。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是个火山岛,属于英国在南大西洋的领土,岛上居民只有大约275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偏远的有人居住岛屿,位于南非以西1750英里(约合2816公里),南美洲以东1510英里(3360 公里)。

  2.火星气候记录

火星气候记录
火星气候记录(图片提供: 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

  在一颗轨道卫星的镜头下,火星一层层沟槽揭示了火星长期气候变化模式。在过去几百万年,火星轨道的变动已经改变了水冰在这颗红色星球的分布。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和尘埃以不同数量在南北两极积聚。在这张美宇航局最新公布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照片中,火星极地沉淀物的沟槽壁展现奇特的变化。通过分析沟槽壁,科学家能像利用冰芯样本分析地球气候变化一样,深入研究火星气候变化。

  3.德黑兰上空的月球轨迹

德黑兰上空的月球轨迹
德黑兰上空的月球轨迹(图片提供: Babak A. Tafreshi, TWAN)

  这张摄于7月13日的延时摄影照片显示,一轮娥眉月出现在伊朗最高建筑物——米德拉电视塔(Milad Tower)的塔顶后面。月球在移动过程中,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经历了8个不同阶段。当我们从地球上看去月球完全变黑时,新月后面其实尾随着娥眉月。随着轨道不断变换,月亮发光面渐渐增大,直至我们看到一轮满月。接下来,月球球面越来越小,重新回到新月阶段。

  4.剧烈太阳海啸

剧烈太阳海啸
剧烈太阳海啸(图片提供: NASA)

  根据美宇航局太阳动力学观测台拍摄的紫外光照片,等离子体或带电气体8月1日席卷太阳北半球。不同的颜色显示太阳的不同温度,从100万开氏度到200万开氏度(约合180万华氏度至360万华氏度)不等。超高速太阳爆发(称为日冕物质抛射)直接向地球的方向不断喷射带电粒子,有科学家预测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乎寻常的绚丽极光。

  5.超新星残骸三维图

超新星残骸三维图
超新星残骸三维图(图片提供: ESO)

  根据科学家最新公布的超新星残骸SN 1987A的三维图,这个沙漏状的爆发恒星并不如想象的那般均衡。利用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采集的数据,天文学家可以证实,一旦超大质量恒星爆发,有些抛射物质比其他抛射物质更快地进入太空,这与最新电脑模型的预测结果是一致的。(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22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与欧洲航天局望远镜最新拍到的国际空间站“魅影”、火卫一及极光与恒星轨迹交错等壮观景象。

  1.极光与恒星轨迹交错

极光与恒星轨迹交错
极光与恒星轨迹交错

  在这张2010年3月11日刊登于美宇航局“每日天文一图”网站上的照片中,加拿大育空地区上空布满了淡绿色北极光轨迹。这是一张对多张照片的数字合成图,北极光和恒星(看上去因地球自转正在移动)轨迹在天空中交错纵横。这组照片是3月11日拂晓摄于加拿大道森市附近地区。随着春分将在3月20日降临,本周我们应该会看到更多的北极光奇景。

  据美宇航局介绍,出于某些谜底尚未揭开的原因,北极光往往在春天第一天来临前后大量增多。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向地球疾速行进,在遭遇地球磁场时发生电离,而当高能带电粒子与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相撞时,会释放出能量,呈现红、蓝、绿三色光芒,天空顿时出现灿烂的光辉。这种奇异的现象就是极光。

  2.五彩日光曲线

五彩日光曲线
五彩日光曲线

  这张摄于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帕拉纳尔山的“日光曲线图”,揭示了2009年10月15日至12月26日太阳的活动情况。要制作日光曲线图,摄像师通常会使用针孔照相机进行长时间、一次性曝光。所谓针孔照相机是指没有镜头的构造简单的相机,直接令相纸曝光而非通过胶卷。此图上部连绵不断的白色条纹展现了太阳活动全程。

  由于天气状况非常好,万里无云,白色条纹没有被打断。但是,醒目的色彩并不是真的,而是源于相纸上的金属银。相纸在曝光后最初展现的照片是明暗相反。在日光曲线图中,曝光的相纸不是冲洗,而是扫描,然后在电脑上经过“倒转”处理,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3.国际空间站“魅影”

国际空间站“魅影”
国际空间站“魅影”

  在这张2010年3月10日刊登于美宇航局“每日天文一图”网站上的照片中,国际空间站在德国遥感卫星TerraSAR-X的雷达系统上显得模糊不清。照片摄于2008年3月13日,鬼魅般的镜头突出了雷达的不同视距。像太阳能电池板这样的设备通常会分散雷达波束,让阅读区出现空白地带。尽管如此,一些角落会反射微波信号,作为亮点显示出来,产生一个轮廓分明的画面。

  4.步入“中年”的银河系

步入“中年”的银河系
步入“中年”的银河系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一直忙着计算银河系中年轻恒星的数量,包括这张美宇航局于2010年3月10日公布的照片中的小星星。这些年轻恒星体(YSO)可以揭示许多有关星系的谜团。例如,“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YSO数据经过电脑模型的处理,结果表明银河系每年都会产生一颗类日恒星。按照人类的标准,“一年一个”的出生率已相当惊人,据美宇航局科学家介绍,这其实表示银河系已经步入“中年”。

  5.聚焦火卫一

。聚焦火卫一
。聚焦火卫一

  在这张公布于2010年3月7日的照片中,火星卫星火卫一表面的陨石坑清晰可见。照片是由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探测器携带的高清晰立体相机拍到的。“火星快车”的飞行轨道每隔5个月靠近火卫一一次,它正在为即将发射的、旨在采集火卫一土壤样本的“火卫-土壤”(Phobos—Grunt)探测器寻找着陆地点。据欧洲航天局官方网站介绍,“火星快车”是唯一能对火卫一进行近距离观测的探测器,令这张细节如此突出的照片显得非常独特。(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19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与欧洲航天局望远镜最新拍到的国际空间站“魅影”、火卫一及极光与恒星轨迹交错等壮观景象。

  1.极光与恒星轨迹交错

极光与恒星轨迹交错
极光与恒星轨迹交错

  在这张2010年3月11日刊登于美宇航局“每日天文一图”网站上的照片中,加拿大育空地区上空布满了淡绿色北极光轨迹。这是一张对多张照片的数字合成图,北极光和恒星(看上去因地球自转正在移动)轨迹在天空中交错纵横。这组照片是3月11日拂晓摄于加拿大道森市附近地区。随着春分将在3月20日降临,本周我们应该会看到更多的北极光奇景。

  据美宇航局介绍,出于某些谜底尚未揭开的原因,北极光往往在春天第一天来临前后大量增多。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向地球疾速行进,在遭遇地球磁场时发生电离,而当高能带电粒子与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相撞时,会释放出能量,呈现红、蓝、绿三色光芒,天空顿时出现灿烂的光辉。这种奇异的现象就是极光。

  2.五彩日光曲线

五彩日光曲线
五彩日光曲线

  这张摄于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帕拉纳尔山的“日光曲线图”,揭示了2009年10月15日至12月26日太阳的活动情况。要制作日光曲线图,摄像师通常会使用针孔照相机进行长时间、一次性曝光。所谓针孔照相机是指没有镜头的构造简单的相机,直接令相纸曝光而非通过胶卷。此图上部连绵不断的白色条纹展现了太阳活动全程。

  由于天气状况非常好,万里无云,白色条纹没有被打断。但是,醒目的色彩并不是真的,而是源于相纸上的金属银。相纸在曝光后最初展现的照片是明暗相反。在日光曲线图中,曝光的相纸不是冲洗,而是扫描,然后在电脑上经过“倒转”处理,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3.国际空间站“魅影”

国际空间站“魅影”
国际空间站“魅影”

  在这张2010年3月10日刊登于美宇航局“每日天文一图”网站上的照片中,国际空间站在德国遥感卫星TerraSAR-X的雷达系统上显得模糊不清。照片摄于2008年3月13日,鬼魅般的镜头突出了雷达的不同视距。像太阳能电池板这样的设备通常会分散雷达波束,让阅读区出现空白地带。尽管如此,一些角落会反射微波信号,作为亮点显示出来,产生一个轮廓分明的画面。

  4.步入“中年”的银河系

步入“中年”的银河系
步入“中年”的银河系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一直忙着计算银河系中年轻恒星的数量,包括这张美宇航局于2010年3月10日公布的照片中的小星星。这些年轻恒星体(YSO)可以揭示许多有关星系的谜团。例如,“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YSO数据经过电脑模型的处理,结果表明银河系每年都会产生一颗类日恒星。按照人类的标准,“一年一个”的出生率已相当惊人,据美宇航局科学家介绍,这其实表示银河系已经步入“中年”。

  5.聚焦火卫一

聚焦火卫一
聚焦火卫一

  在这张公布于2010年3月7日的照片中,火星卫星火卫一表面的陨石坑清晰可见。照片是由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探测器携带的高清晰立体相机拍到的。“火星快车”的飞行轨道每隔5个月靠近火卫一一次,它正在为即将发射的、旨在采集火卫一土壤样本的“火卫-土壤”(Phobos—Grunt)探测器寻找着陆地点。据欧洲航天局官方网站介绍,“火星快车”是唯一能对火卫一进行近距离观测的探测器,令这张细节如此突出的照片显得非常独特。(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3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张照片能概括2010年太阳全年运行轨迹吗?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可以的。下面这组照片便展现了太阳在一年中运行的8字曲线轨迹,而在其中一张照片上,太阳盘面看上去就像项链坠。

  1.2010年太阳运行轨迹

2010年太阳运行轨迹(图片提供:Tamas Ladanyi, TWAN)2010年太阳运行轨迹(图片提供:Tamas Ladanyi, TWAN)

  这张多次曝光的照片展现了太阳在一年中运行的8字曲线轨迹。如果你在一年当中每周一次或两次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记录太阳的位置,就能制作出这样的8字形日行轨迹图。这张照片是由36张图合成,它们全部是今年1月至12月间在当地时间上午10点摄于匈牙利的维斯普雷姆。在同一地点但不同时间段拍摄的另一张照片,通过数字技术合成到上面一张照片的突出位置。

  由于地球旋转的轴心稍微不同于太阳,太阳最终在一年中形成了这样的轨迹。地球也是按照椭圆形轨道运行。由于地球的一个半球距离太阳更远,从那个慢慢向地平线下降的位置看,太阳每日运行轨道呈现圆弧形。随着倾斜角翻转过来,太阳的圆弧在天空中越来越高。正如这张太阳8字曲线轨迹图所示,太阳在天空中的最高点出现在夏至日,而最低点则是在冬至日到来。

  鉴于所涉及的时间和精确度,太阳8字轨迹图制作难度非常大。据天文摄影网站“世界晚安”(The World at Night,以下简称“TWAN”)的创始人巴巴克·塔夫雷什(Babak Tafreshi)介绍,迄今,全世界仅有20人发布了制作成功的太阳8字轨迹图。

  2.特尔斐上空太阳轨迹

特尔斐上空太阳轨迹(图片提供: Anthony Ayiomamitis, TWAN)特尔斐上空太阳轨迹(图片提供: Anthony Ayiomamitis, TWAN)

  在这张2001年拍摄于希腊的太阳8字轨迹合成图上,太阳似乎从圆形神庙(Tholos)附近的山后升起。圆形神庙是特尔斐(希腊古都)城中雅典娜圣地的一座原型建筑。TWAN网站创始人塔夫雷什说:“传统太阳8字轨迹图都采用多次曝光设置,将相机放在固定平台上,用一张胶卷制作完成。而最新的太阳8字轨迹图制作方法则不同,是将数码相机放在固定平台上,每次拍摄一张照片,然后对所有照片进行合成。”

  据塔夫雷什介绍,现在拍摄传统的太阳8字轨迹图是可行的,这其中包括同一张胶卷上的太阳和突出位置的照片,不过风险很大。首先,安全拍摄太阳需要在相机上安一个特制滤光片。而要想捕捉到地球美景,“拍摄者要在白天不使用滤光片的情况下进行曝光,通常,这时太阳还没有出现在视野里,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都会使一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3.太阳盘面如项链坠

太阳盘面如项链坠(图片提供:Tunc Tezel and Cenk E. Tezel, TWAN)太阳盘面如项链坠(图片提供:Tunc Tezel and Cenk E. Tezel, TWAN)

  在已知最早一张展现日全食的太阳8字轨迹图中,太阳盘面看上去像项链上的吊坠一样闪闪发光。这张照片包括2006年3月出现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上空的日全食曝光画面。剩余部分则显示了太阳在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间在安塔利亚以北311英里(约合500公里)的布尔萨上空的路线。

  在日食奇观出现时,月球恰好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遮住了大部分阳光。日全食上演期间,唯一可见的是太阳相对昏暗的外层大气——日冕。在这张太阳8字轨迹图中,被遮住的太阳之所以看上去更加明亮,是因为拍摄者没有使用滤光片,同时曝光时间更长,结果捕捉到日冕和昏暗的安塔利亚城市景色(照片中突出位置)。

  4.十字架海角公园上空圆弧

十字架海角公园上空圆弧(图片提供:Juan Carlos Casado, TWAN)十字架海角公园上空圆弧(图片提供:Juan Carlos Casado, TWAN)

  这张太阳8字轨迹合成照片显示了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间出现于西班牙赫罗纳上空的太阳轨迹。拍摄者胡安·卡洛斯·卡萨多(Juan Carlos Casado)每隔7天都在上午9点15分拍摄太阳盘面,在捕捉到了53张照片后,将其添加至十字架海角(Cap de Creus)国家公园的背景照片上,这座国家公园位于伊比利亚半岛最东端。

  虽然太阳8字轨迹图传统上描述了太阳的运行轨迹,但我们也有可能制作月球的8字轨迹图。由于月球以椭圆形轨道围绕地球运转,平均下来,月球似乎一天总比前一天晚51分钟重新出现在天空中的同一位置。这意味着只要每天晚51分钟拍月球的照片,在一个朔望月里,就能制作同样的8字形。

  根据轨道计算,对于站在其他星球表面的观测者来说,他们可能也会看到太阳8字轨迹图,但对于一些星球来说,太阳轨迹不会呈现出8字形。例如,在水星上,由于轴倾角与轨道路线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太阳轨迹几乎成了一条纵贯东西的直线。与此同时,在火星上,太阳运行轨迹看上去更像泪珠。

  5.首张太阳8字轨迹图

首张太阳8字轨迹图(图片提供:Dennis di Cicco, TWAN)首张太阳8字轨迹图(图片提供:Dennis di Cicco, TWAN)

  有史以来制作的第一张太阳8字轨迹图在1978年至1979年拍摄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上空,被认为是世界上极少数不采用合成前景的太阳8字轨迹图之一。此图由44张太阳曝光画面和一张房屋照片组成,全部是用同一张胶卷在同一地点拍摄。

  此外,在夏至、冬至及春分或秋分,拍摄者丹尼斯·迪希科(Dennis di Cicco)都用滤光片进行长时间曝光,每天从日出时分开始,早晨8点30分结束。由此制作完成的照片显示了那三天的太阳部分弧线。迪希科在天文摄影网站TWAN上写到:“多数人认为,对太阳进行一年之久的曝光处理,简直是疯狂之举。那些成功做到这一点的摄影师或许同意这种说法。”(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8月9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与欧洲航天局最新拍摄的德黑兰上空月球轨迹、剧烈太阳海啸以及云团中的蛇形轨迹等壮观景象。

  1.云团中的蛇形轨迹

云团中的蛇形轨迹
云团中的蛇形轨迹(图片提供: Jeff Schmaltz, NASA)

  根据美宇航局MODIS卫星7月14日拍摄的照片,由于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Tristan de Cunha)上空气流的变化,云团中形成了蛇形模样。这种螺旋形的云型被称为卡曼漩涡或涡街。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是个火山岛,属于英国在南大西洋的领土,岛上居民只有大约275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偏远的有人居住岛屿,位于南非以西1750英里(约合2816公里),南美洲以东1510英里(3360 公里)。

  2.火星气候记录

火星气候记录
火星气候记录(图片提供: 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

  在一颗轨道卫星的镜头下,火星一层层沟槽揭示了火星长期气候变化模式。在过去几百万年,火星轨道的变动已经改变了水冰在这颗红色星球的分布。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和尘埃以不同数量在南北两极积聚。在这张美宇航局最新公布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照片中,火星极地沉淀物的沟槽壁展现奇特的变化。通过分析沟槽壁,科学家能像利用冰芯样本分析地球气候变化一样,深入研究火星气候变化。

  3.德黑兰上空的月球轨迹

德黑兰上空的月球轨迹
德黑兰上空的月球轨迹(图片提供: Babak A. Tafreshi, TWAN)

  这张摄于7月13日的延时摄影照片显示,一轮娥眉月出现在伊朗最高建筑物——米德拉电视塔(Milad Tower)的塔顶后面。月球在移动过程中,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经历了8个不同阶段。当我们从地球上看去月球完全变黑时,新月后面其实尾随着娥眉月。随着轨道不断变换,月亮发光面渐渐增大,直至我们看到一轮满月。接下来,月球球面越来越小,重新回到新月阶段。

  4.剧烈太阳海啸

剧烈太阳海啸
剧烈太阳海啸(图片提供: NASA)

  根据美宇航局太阳动力学观测台拍摄的紫外光照片,等离子体或带电气体8月1日席卷太阳北半球。不同的颜色显示太阳的不同温度,从100万开氏度到200万开氏度(约合180万华氏度至360万华氏度)不等。超高速太阳爆发(称为日冕物质抛射)直接向地球的方向不断喷射带电粒子,有科学家预测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乎寻常的绚丽极光。

  5.超新星残骸三维图

超新星残骸三维图
超新星残骸三维图(图片提供: ESO)

  根据科学家最新公布的超新星残骸SN 1987A的三维图,这个沙漏状的爆发恒星并不如想象的那般均衡。利用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采集的数据,天文学家可以证实,一旦超大质量恒星爆发,有些抛射物质比其他抛射物质更快地进入太空,这与最新电脑模型的预测结果是一致的。(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22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与欧洲航天局望远镜最新拍到的国际空间站“魅影”、火卫一及极光与恒星轨迹交错等壮观景象。

  1.极光与恒星轨迹交错

极光与恒星轨迹交错
极光与恒星轨迹交错

  在这张2010年3月11日刊登于美宇航局“每日天文一图”网站上的照片中,加拿大育空地区上空布满了淡绿色北极光轨迹。这是一张对多张照片的数字合成图,北极光和恒星(看上去因地球自转正在移动)轨迹在天空中交错纵横。这组照片是3月11日拂晓摄于加拿大道森市附近地区。随着春分将在3月20日降临,本周我们应该会看到更多的北极光奇景。

  据美宇航局介绍,出于某些谜底尚未揭开的原因,北极光往往在春天第一天来临前后大量增多。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向地球疾速行进,在遭遇地球磁场时发生电离,而当高能带电粒子与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相撞时,会释放出能量,呈现红、蓝、绿三色光芒,天空顿时出现灿烂的光辉。这种奇异的现象就是极光。

  2.五彩日光曲线

五彩日光曲线
五彩日光曲线

  这张摄于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帕拉纳尔山的“日光曲线图”,揭示了2009年10月15日至12月26日太阳的活动情况。要制作日光曲线图,摄像师通常会使用针孔照相机进行长时间、一次性曝光。所谓针孔照相机是指没有镜头的构造简单的相机,直接令相纸曝光而非通过胶卷。此图上部连绵不断的白色条纹展现了太阳活动全程。

  由于天气状况非常好,万里无云,白色条纹没有被打断。但是,醒目的色彩并不是真的,而是源于相纸上的金属银。相纸在曝光后最初展现的照片是明暗相反。在日光曲线图中,曝光的相纸不是冲洗,而是扫描,然后在电脑上经过“倒转”处理,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3.国际空间站“魅影”

国际空间站“魅影”
国际空间站“魅影”

  在这张2010年3月10日刊登于美宇航局“每日天文一图”网站上的照片中,国际空间站在德国遥感卫星TerraSAR-X的雷达系统上显得模糊不清。照片摄于2008年3月13日,鬼魅般的镜头突出了雷达的不同视距。像太阳能电池板这样的设备通常会分散雷达波束,让阅读区出现空白地带。尽管如此,一些角落会反射微波信号,作为亮点显示出来,产生一个轮廓分明的画面。

  4.步入“中年”的银河系

步入“中年”的银河系
步入“中年”的银河系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一直忙着计算银河系中年轻恒星的数量,包括这张美宇航局于2010年3月10日公布的照片中的小星星。这些年轻恒星体(YSO)可以揭示许多有关星系的谜团。例如,“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YSO数据经过电脑模型的处理,结果表明银河系每年都会产生一颗类日恒星。按照人类的标准,“一年一个”的出生率已相当惊人,据美宇航局科学家介绍,这其实表示银河系已经步入“中年”。

  5.聚焦火卫一

。聚焦火卫一
。聚焦火卫一

  在这张公布于2010年3月7日的照片中,火星卫星火卫一表面的陨石坑清晰可见。照片是由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探测器携带的高清晰立体相机拍到的。“火星快车”的飞行轨道每隔5个月靠近火卫一一次,它正在为即将发射的、旨在采集火卫一土壤样本的“火卫-土壤”(Phobos—Grunt)探测器寻找着陆地点。据欧洲航天局官方网站介绍,“火星快车”是唯一能对火卫一进行近距离观测的探测器,令这张细节如此突出的照片显得非常独特。(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19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与欧洲航天局望远镜最新拍到的国际空间站“魅影”、火卫一及极光与恒星轨迹交错等壮观景象。

  1.极光与恒星轨迹交错

极光与恒星轨迹交错
极光与恒星轨迹交错

  在这张2010年3月11日刊登于美宇航局“每日天文一图”网站上的照片中,加拿大育空地区上空布满了淡绿色北极光轨迹。这是一张对多张照片的数字合成图,北极光和恒星(看上去因地球自转正在移动)轨迹在天空中交错纵横。这组照片是3月11日拂晓摄于加拿大道森市附近地区。随着春分将在3月20日降临,本周我们应该会看到更多的北极光奇景。

  据美宇航局介绍,出于某些谜底尚未揭开的原因,北极光往往在春天第一天来临前后大量增多。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向地球疾速行进,在遭遇地球磁场时发生电离,而当高能带电粒子与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相撞时,会释放出能量,呈现红、蓝、绿三色光芒,天空顿时出现灿烂的光辉。这种奇异的现象就是极光。

  2.五彩日光曲线

五彩日光曲线
五彩日光曲线

  这张摄于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帕拉纳尔山的“日光曲线图”,揭示了2009年10月15日至12月26日太阳的活动情况。要制作日光曲线图,摄像师通常会使用针孔照相机进行长时间、一次性曝光。所谓针孔照相机是指没有镜头的构造简单的相机,直接令相纸曝光而非通过胶卷。此图上部连绵不断的白色条纹展现了太阳活动全程。

  由于天气状况非常好,万里无云,白色条纹没有被打断。但是,醒目的色彩并不是真的,而是源于相纸上的金属银。相纸在曝光后最初展现的照片是明暗相反。在日光曲线图中,曝光的相纸不是冲洗,而是扫描,然后在电脑上经过“倒转”处理,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3.国际空间站“魅影”

国际空间站“魅影”
国际空间站“魅影”

  在这张2010年3月10日刊登于美宇航局“每日天文一图”网站上的照片中,国际空间站在德国遥感卫星TerraSAR-X的雷达系统上显得模糊不清。照片摄于2008年3月13日,鬼魅般的镜头突出了雷达的不同视距。像太阳能电池板这样的设备通常会分散雷达波束,让阅读区出现空白地带。尽管如此,一些角落会反射微波信号,作为亮点显示出来,产生一个轮廓分明的画面。

  4.步入“中年”的银河系

步入“中年”的银河系
步入“中年”的银河系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一直忙着计算银河系中年轻恒星的数量,包括这张美宇航局于2010年3月10日公布的照片中的小星星。这些年轻恒星体(YSO)可以揭示许多有关星系的谜团。例如,“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YSO数据经过电脑模型的处理,结果表明银河系每年都会产生一颗类日恒星。按照人类的标准,“一年一个”的出生率已相当惊人,据美宇航局科学家介绍,这其实表示银河系已经步入“中年”。

  5.聚焦火卫一

聚焦火卫一
聚焦火卫一

  在这张公布于2010年3月7日的照片中,火星卫星火卫一表面的陨石坑清晰可见。照片是由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探测器携带的高清晰立体相机拍到的。“火星快车”的飞行轨道每隔5个月靠近火卫一一次,它正在为即将发射的、旨在采集火卫一土壤样本的“火卫-土壤”(Phobos—Grunt)探测器寻找着陆地点。据欧洲航天局官方网站介绍,“火星快车”是唯一能对火卫一进行近距离观测的探测器,令这张细节如此突出的照片显得非常独特。(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周二, 28 12月 2010 10:58

当当李国庆的图书情结

  12月8日,纽约,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俞渝夫妇(前排两人)与工作人员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外合影。图片/CFP

  放弃铁饭碗下海当书商,创立当当网11年后登陆纽交所,近期高调应对图书价格战

  创业、融资、上市、暴富、做偶像或导师;中国人已经越来越熟悉互联网造富的轨迹。但刚晋升富翁的李国庆在最后一环“脱轨”了。

  他与妻子俞渝共同创办的当当网于12月8日在纽交所上市并大涨,当日他们纸面上的财富将近10亿美元。

  在随后进入的上市缄默期,李国庆在微博上表现得飞扬跳脱且富有攻击性。

  他声称邀请了初恋女友出席上市庆功宴,掀起了电子商务界怀念初恋女友的小高潮。

  他表示“不幸”接受了对冲基金的投资,还形容他们“只要赚了大钱就舔你屁股”。

  他还与另一B2C巨头京东的掌门人隔空交锋,图书价格战愈演愈烈。

  他还是那个低调坚持了十年,“在垃圾上跳舞”的李国庆吗?

  不只是简单的“李大嘴”

  李国庆被评价为办事风格非常锐利,有冲劲,绝不是那种有勇无谋的冲。

  “他其实是个性情中人。”王力(化名)告诉记者。“你们以前没跟他近距离接触过,所以这几天觉得他变化大。其实他在公司里就是这个风格,在会议室里会直接指着人骂娘。他的这个脾气,很多中国人可能受不了,但老外投资人挺认的,加上俞渝跟他们关系也很好,所以当当的发展还挺顺。”

  王力曾是当当网某部门经理,即使离开当当网已经有一段时间,提起李国庆来还是津津乐道。

  46岁的李国庆在微博上表现出攻击性,熟悉他的人认为,他的性格一直是这样。2004年,当当网刚获得了老虎基金的投资,李国庆随即推出“比价系统”,每天扫描其他电子商务网站的商品,与当当同样商品的价格进行对比。如果对方价格更低,比价系统会自动调低当当商品的价格,调价幅度通常为10%。

  中国人的购物习惯本来就是货比三家,“当当与其被动地接受用户的这种比较,不如主动将价格调低,免得麻烦。”李国庆如此解释他的进攻。据当时业内人士的估算,仅仅是这一个主动调价,当当网的利润可能就有四成会受影响。

  “国庆的办事风格非常锐利,有冲劲,不过他绝不是那种有勇无谋的冲。很多看似冲动的事,他都有安排和筹划。”徐智明认为,李国庆并不像有些人以为的那样,简单地只是“李大嘴”。

  徐智明是龙之媒书店和快书包网上书店的创始人,曾经担任“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非工委)的秘书长,李国庆是这个委员会的第一任主任。

  非工委是代表中国民营书业企业的社团组织,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直接领导。在2001年加入WTO的大环境下,有关部门认为民营书业也应该有个代表组织,非工委应运而生。这个委员会的任务就是促进民营书业与政府的沟通,为民营书业争取公正的生存环境。

  争取民营书业“国民待遇”

  李国庆领衔的非工委为民营书业争取发行权,同事称其非常敢说,常对主管领导尖锐放言。

  非工委的境况一直很窘迫,因为没有官方经费,运作全靠会员捐款。协会刚成立时没有专门的办公地点,就在李国庆的办公室办公。即使这样,李国庆的干劲仍然很足,他宣布了他的目标,是要为民营书业也争取到“国民待遇”。

  根据加入WTO时所做的承诺,到2004年12月1日,我国将对外资开放全国各地所有图书零售市场,到2006年12月1日,外资企业就可拥有全国范围的总发行权。

  李国庆的继任者、非工委第二任主任薛野回忆说,“当时国内的民营书业没有充分和平等的分销权和主发权,北京的书店老板不能到上海开分店,搞二级批发必须‘戴红帽子’。我们提出的问题是,给外资企业的权利给不给中国人,是先给还是后给?”

  为争取这一“国民待遇”,非工委和李国庆做了大量工作。徐智明回忆说,李国庆那时候体现了鲜明的“冲劲”,在书业的民营与国有企业平等方面,他非常敢说。而且他往往是趁上级主管领导在的时候尖锐放言。

  经过几轮实质性的工作和对话交流,最后政府主管部门明确态度:民营书业的分销权和主发权可以“先给”。2003年9月《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其中采纳了不少非工委提出的建议,在《规定》中,民营书业终于“名正言顺”——允许以成立出版物总代理公司、批发公司、连锁公司等形式进入中国出版物发行领域。

  2004年4月,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首家获得“出版物国内总发行权”。李国庆和非工委取得了初步胜利。

  丢掉铁饭碗变身书商

  李国庆北大毕业后曾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后来辞职下海办公司卖书。

  但在非工委的另一位重要干部贾志文(化名)看来,李国庆又不单单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其实他在非工委和当当之间分配精力很有技巧。他保持着对非工委工作结果的适当预期,但又绝不会陷进去拔不出来。当当网始终是他的主业。”

  徐智明对此则描述为:“李国庆有深深的‘图书情结’。你别看当当网现在进军百货业,做B2C,但他不会牺牲在书店上的发展。”

  1987年,作为北大学生会副主席的李国庆毕业后,进入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农村政策。由于工作时间较为自由,他参加了部分丛书的编纂工作,在与出版社的频繁交道中,他建立起了对出版业的了解。

  在十四大召开之后的1993年,一股新的下海狂潮席卷全国。李国庆也辞去了铁饭碗,以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部联合的名义开办了“北京科文经贸总公司”,他自任总经理、总裁。公司的业务之一,是从西方引进一些管理类书籍销售。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钱非常好赚,用今天的话说,李国庆成了一个大书商。

  书可以从先进国家引进,但销售渠道却只能用本地的。当时新华书店基本垄断了全国的图书销售渠道,李国庆发现,卖书比引进书难多了。在事业遭遇瓶颈的时候,他的初恋女友也离开了他。后来他在微博中回忆说,女友认为,他的事业是“在垃圾上跳舞”。

  赴美研究亚马逊模式

  李国庆与俞渝确立恋爱关系后,两人共同研究亚马逊模式,开发出电子书目产品。

  后来,李国庆又有过几次短暂的爱情。“那是出国热的年代,每任(女友)都出国了。每次机场告别,我们相拥哭泣,但我都拍着对方后背说:不是我们不爱,是大陆太落后。不是个人悲剧,是民族啊。”后来,李国庆的司机一见他要谈恋爱,都会提醒:这次别被骗了啊。

  1996年,事业与感情遇到瓶颈的李国庆来到了美国。在那里,他遇到了俞渝,一个熟悉华尔街的中国女性。

  俞渝1995年已开始关注当时如日方升的亚马逊。在与李国庆确立恋爱关系后,两人共同研究起了亚马逊模式。当时的中国,网民极为稀少,不可能直接拷贝亚马逊的模式。但他们发现,不管现状如何,对图书进行数字化管理都是大势所趋。因此他们把突破口放在了图书电子书目上。中国图书可供书目数据库成为他们的第一个产品,并引来了软银、IDG的投资。在淘金热潮之前,先做好卖铲子的准备,这条古老的商业逻辑再次应验了。

  在当当网于1999年顺理成章地建立之后,李国庆已提前有了两年的信息系统积累,这使得当当网躲过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巨大冲击,成长为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而在这时候,新的考验又再次到来,这次是他和风险投资者之间的。

  与风投股东剑拔弩张

  李国庆要求将更多的增值收入奖励给创业者作为股份被拒后,他甚至发出了辞职信。

  在上市之后,李国庆在微博上表现最激烈的就是他对与投资人关系的描述:“当当网上市了,老股东们很爽,价值涨了10多倍。投资银行也将个人高升。美国人实际,你骂他们是孙子,只要赚了大钱还添你屁股”。

  中国互联网的经典人物之一王志东留给李国庆的印象十分深刻。王志东手创了中国最大的门户新浪网,却因为与投资人意见不一致被逐出自己创立的企业。在2003年当当网销售规模超过8000万之后,李国庆要求风投股东们将更多的增值收入奖励给创业者作为股份。风投们拒绝了这一建议。

  在双方剑拔弩张之时,李国庆甚至向员工发出了辞职信;俞渝则再次发挥了华尔街人脉的优势,拉来了老虎基金的许诺:如果李国庆夫妇离开当当另创一家类似企业,将获得一千多万美元的投资。

  整个事件以老虎基金入股、初期风投退出、李国庆的创业团队获得超过50%的控股权结束。李国庆的强硬性格与适时的分寸感,加上俞渝的资本运作经验,渡过了当当上市前最后一个大关。

  回顾李国庆与风投的交锋,徐智明并不认为他们会撕破脸。“李国庆现在还在发微博说这事,那说明应该不会影响关系。如果真的有什么深仇大恨,那根本不会说话了。”

  而在贾志文看来,李国庆是个标准的精英主义者,符合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的定义。“在中国做生意,不是做个小摊贩就完了,不仅需要企业家的性格,你还得有头脑,会做人。李国庆做出版业的电子商务基本从零开始,出版这个行业上游高度管制,下游充分竞争,两头都有很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并做大了当当网,这个成果是具有外部性的,对整个中国电子商务环境的发展都有很大意义。”

  “报复性”应对图书价格战

  李国庆称,当当随时应对一切价格战,“我们对一切价格战的竞争者都会采取报复性的还击”。

  当当网上市之后,另一家电子商务巨头京东网针对当当的主业,发动了图书价格战。李国庆在微博上公开表示:他们才10多万种图书,我们已经60多万种图书。此言背后揭示了图书业与其他零售业的不同。

  策划出版过《非常道》等畅销书的书商莫之许曾经分析过当当网的模式:“书店跟一般商店不同,要追求一个全品种性,因为顾客在你这里购买的是知识的积累,必须尽量满足完整的体系性。你可以看当当网和卓越网的不同。当当网就要求市面上有的书尽量备货,无法备货的也要保证能随时联系到出版商调货,走全品种之路。卓越作书则更类似卖快消品,比较强调时尚、畅销和实用。”

  多家出版商的发行人员表示,当当网的备货系统的确追求完善和精确。作为最大的网上书店,当当发来的订单有时对某本书的需求量居然是个位数;但有些书出了好几年,在别的书店早就下架的图书,当当的订单上也经常能冒出来。

  “这可能也是电子商务的一个特点吧,把仓库前移到供货商环节,他们全力捕捉和满足市场需求。”一位发行人员分析。

  对于业内竞争,李国庆在上市当天接受新浪视频采访时曾表示,上市以后对当当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钱。通过这笔钱,当当在服务上领先;而在低价的保证上,随时应对一切价格战,“我们对一切价格战的竞争者都会采取报复性的还击”。

发表在栏目: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