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在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波坎贝夫村,阿兹姆和埃比克兄弟梦想延续自己家族的金雕狩猎传统。图中阿兹姆正尝试训练金雕,这是自然界最凶猛的猛禽之一  在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波坎贝夫村,阿兹姆和埃比克兄弟梦想延续自己家族的金雕狩猎传统。图中阿兹姆正尝试训练金雕,这是自然界最凶猛的猛禽之一
兄弟俩的父亲塔尔贾贝克正放飞手中的金雕,他的一个儿子正在一旁观看学习 兄弟俩的父亲塔尔贾贝克正放飞手中的金雕,他的一个儿子正在一旁观看学习
他们的父亲塔尔贾贝克从7岁起就开始利用老鹰狩猎,并很自豪地准备将他的绝技传授给自己年轻的孩子  他们的父亲塔尔贾贝克从7岁起就开始利用老鹰狩猎,并很自豪地准备将他的绝技传授给自己年轻的孩子
左栏:看到小猎隼停在自己头顶,阿兹姆显得很开心;右栏:孩子们的父亲给金雕喝水 左栏:看到小猎隼停在自己头顶,阿兹姆显得很开心;右栏:孩子们的父亲给金雕喝水
他们家共有两只金雕和一只猎隼,这让两个孩子有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他们家共有两只金雕和一只猎隼,这让两个孩子有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波洛特(Bolot)是家族里上了年纪的老人,照片中他正坐在他的猎鹰旁。在吉尔吉斯斯坦,使用金雕和猎隼狩猎是一项非常古老的传统。  波洛特(Bolot)是家族里上了年纪的老人,照片中他正坐在他的猎鹰旁。在吉尔吉斯斯坦,使用金雕和猎隼狩猎是一项非常古老的传统。

  北京时间5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俗话说子承父业,但是对于这一对兄弟而言,天空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障碍。对于追寻梦想,他们的恐惧并非来自失败,而是对于自己会受伤的担忧——他们将要训练世界上最凶猛的捕食动物之一。这就是阿兹姆和埃比克兄弟。他们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波坎贝夫村(Bokonbaevo)。他们两个希望自己能延续父辈的传统,利用金雕狩猎。

  这张照片中,阿兹姆正尝试训练金雕,这种猛禽是自然界中最凶猛的捕食者之一。尽管身材尚显矮小,面对这样一只巨型猛禽时他看上去信心满满。金雕以猎杀狐狸,山羊和小鹿著称。

  阿兹姆的父亲塔尔贾贝克(Talgarbek) 从7岁起就开始利用老鹰狩猎,并很自豪地准备将他的绝技传授给自己年轻的孩子。他们家共有两只金雕和一只猎隼,这让两个孩子有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在吉尔吉斯斯坦,使用金雕和猎隼狩猎是一项非常古老的传统。这个国家的职业猎手将这种活动称作“berkutchy”,在哈萨克语中则被称作“kusbeguy”。这项职业是终生制的,猎手和猎鹰之间会培养起一种牢固的关系。两者之间的亲密无间会最终转化为一种终生延续的互相信任。猎手人即便在山里劳作时也会带着他们的鹰,还会带着自己的猎鹰参加名为“萨尔布伦”(Salburun)的狩猎节。

  金雕分布于欧亚大陆,北美和非洲部分地区。它们利用自身的敏捷性和速度优势,配合强大的利爪捕获猎物。它们一般会在高高的悬崖上或很高的树上筑巢。(晨风)

  相关阅读:

  百名中国富豪热衷海外狩猎 五十万可猎杀北极熊

  黑龙江展出新石器时代石镞 曾为原始人狩猎工具

  组图-美国迎来秋天狩猎季 "百万猎手"全副武装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神舟九号飞船将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发射,火箭已经总装完毕
 

  中国已挑选了两名“神”女,参加今年晚些时候的航天飞行任务。

  身份尚未透露

  据说,这两名女航天员的身体条件毫无瑕疵,比如牙齿洁白无瑕,没有任何身体异味。她们属于新选拔出的7名航天员中的其中两名。

  但她们的身份尚未透露,要到今年6月至8月某个时候,“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前夕揭晓。

  不过,媒体对女航天员的兴趣有增无减。她们经过多年残酷训练,然后从15名候选人中挑选而出。

  官方媒体近日报道说,选拔女航天员就好比从鸡蛋里挑骨头,“甚至皮肤上的疤痕、口气、蛀牙及脚茧都不能有。”报道解释说,在太空中,最细小的瑕疵都可能造成大麻烦,甚至灾难事件。严酷的条件可能引起疤痕出血,密闭舱室会加剧身体异味。

  目前还有15名女性和30名男性预备航天员,他们也达到同样的身体和精神素质方面的苛刻标准。中国所有的航天员必须没有病史,没有过敏性反应。

  男女接受同样的基础训练

  这45名男女预备航天员都要接受同样的基础训练,比如学习50多种包括数学、电子和系统工程、心理学和英语等在内的理论课,并且接受艰苦训练。

  据说,一周训练6天,为的是提高耐力和韧性。一些教员曾在俄罗斯宇航员训练中心接受过培训。

  观察人士说,如果中国借鉴了一点苏联经验,那也不意外。近50年前,苏联第一个将女航天员送上太空。

  前中国航天员李庆龙公开讲到他在俄罗斯荒野的生存技能训练。

  据媒体报道,他当时仅穿一件薄衣服,必须在零下50摄氏度的户外待上48个小时,每顿饭只有一块压缩饼干。

  最后,他体重减少2.5公斤。

  一律经历过自然分娩

  眼下尚不清楚,是否女航天员也要接受类似的残酷训练。不过,她们一律经历过自然分娩的痛苦。

  据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徐先荣教授介绍,所有女航天候选人必须已婚,有孩子,年龄超过25岁。这是为了确保她们身体和心理素质更成熟。

  现在看来,几乎肯定会有一名女航天员参加下一次的航天飞行。在中国,女航天员受到广泛赞誉,据称她们相比男航天员具有不少优点。

  《国际太空》杂志副主编庞之浩介绍,“女航天员感觉更敏锐,心更细,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也比较强。”

  她们还更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如果有朝一日中国航天员飞向火星,这就是一个尤其重要的素质。

  报道称,这是因为火星之旅将是漫长和枯燥的,男女航天员搭配有助于消除紧张。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雷电光顾中超赛场

  科学网(kexue.com)讯 昨日中超比赛辽宁主场同南昌的比赛,赛前球场突遭雷雨袭击,暴雨伴着硕大的冰雹侵袭着球场。原定7点30开始的比赛也顺延1小时,最终在雨中比赛顺利完成。抛开冰雹的因素不谈,如果仅仅是雷雨足球比赛也必须暂停。足球场向来是雷电袭击的重灾区,在雷电中,这样空旷的地方其实是相当危险的,没有避雷针的保护,站在空旷球场上的球员则成为雷电最容易侵袭的对象。这样的例子已经数不胜数,悲剧时长在我们身边发生。

  全队未能幸免

  1998年10月24日,一道奇特的雷电击毙了刚果(金)一支足球队的场上全部队员,而同在一个赛场踢球的另一队球员则安然无恙。当地报道说,比赛地点在刚果(金)东部开赛省的巴桑加。当时,巴桑加队迎战前来作客的该省另一支球队。比赛开始不久,大雨倾盆,雷电交加,但裁判未因此终止比赛。当两队各进一球打成平手后,突然一道耀眼的闪电击中球场,在滚滚雷声中,场上奔跑的客队11名球员全部倒地,并出现痉挛。当人群跑进球场后,发现这些球员已经接二连三地死去。令人费解的是,穿梭其间的主队球员则全部幸免于难。一家雷电研究机构认为,雷电致人死亡并非难以理喻的事情,但雷电造成在同一场地的其中一队球员集体死亡,另一队球员却安然无恙的现象,则极其罕见。

  头号球星早逝

  哥伦比亚的卡利竞技足球队在2007年10月24日的一次训练中,因遭雷击而酿成二死三伤的惨案。其中,24岁的前锋乔瓦尼·科尔多瓦,本赛季已进球11个,是俱乐部最佳球员,他被雷电击中后造成了严重烧伤,内脏也受损,在医院抢救中不幸身亡,另一位球员埃尔曼·加维里则被雷电击中后当场死亡。

  闪电袭击训练

  2003年1月3日,巴拉圭两名球员在训练中被闪电击中,当场身亡。这两人是巴拉圭乙级球队伊达的队员,阿尔卡拉斯24岁,拜雷拉年仅20岁。事发时,他们正随俱乐部在球场内训练,突然天降大雨,电闪雷鸣,两人不幸被闪电击中。尽管他们被立刻转移到巴拉圭国家医院,但依然因抢救无效而身亡。

  中国球员遭不幸

  悲剧发生在2004年3月10日周三下午3时50分左右,淅淅沥沥的春雨正落在新加坡裕廊体育场碧绿的草坪上,新麒二队的队员们正在裕廊体育场进行着一堂普通的训练课。这是本周一才接手新麒二队的主教练加玛鲁丁带队之后的第一次训练,所以大家都比较用心。虽然当时在下着小雨,但这些来自中国大陆的小伙子们显然都已经习惯了在雨中进行训练和比赛,况且俱乐部也早有规定,只要有打雷闪电,训练比赛就要马上停止,所以没人把雨放在心上。但是不可思议的事就在此刻发生,空中突然响起一声闷雷,队中身材高大的后卫队员姜涛顿时四肢伸展着倒在绿茵场上,旁边的人看到一股焦烟从他身上冒起。当时,教练和球员都被这猝不及防的一幕给惊呆了。当时姜涛站在主教练加玛鲁丁的身旁,他周围至少聚集了17名队友,大家都在做着有球热身训练,谁也没有想到会打雷闪电。但不幸的是,偏偏那道闪电正好击中了姜涛,别人都安然无恙。反应过来之后,有人马上给姜涛作人工呼吸,但无济于事。之后有救护车飞速赶来,把他送到最近的医院抢救。可是,医院的心电图显示,姜涛没有任何反应。救护人员于下午4时零5分证实他已气绝。据医生事后断定,姜涛已经在被闪电击中的一刹那当场死亡。警方把此案列为“非自然死亡”处理。

  (科学网kexue.com 瑞恩)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21日消息,日前在布达佩斯举办了一场skyhoundz飞盘狗欧洲锦标赛,狗狗选手们来从欧洲各地来到匈牙利发挥他们平时精心训练的成果,这项运动必须与主人有着相当的默契才能够表现出众。


这只猎犬用爪子扣住他的圆盘,越过一个女人和小女孩。


人类最好的朋友。


这是一个复杂的移动,一直牧羊犬越过障碍赶上飞盘。

  据国外媒体报道,飞盘狗运动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以人犬配合为单位,尽可能协力通过飞盘表演各种技巧。根据这项运动爱好者的说法,狗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适应就可以了解这个游戏的概念,使得它们可以不用跟其它狗狗一样,不知道要如何转身接到已经飞到后方的飞盘。通常人们会依照标准程序训练狗狗接飞盘,刚开始的训练只是针对短距离的,一旦狗狗们学会如何赶上飞盘的时候就要教会它们怎么捕捉飞盘。


克里斯蒂娜匈牙利和她的狗罗尼(Herberling)在匈牙利的比赛上。


左边是伊娃纳吉与她的狗巴布,右边是巴茨与Summi


一只牧羊犬越过主人咬到飞盘。

  在进一步的培训中,飞盘会被抛出比之前更高的高度,鼓励狗狗跳得更高并能追上它。这些都只是狗狗应该掌握的一些基本动作,当它可以跟随飞盘的动向,就意味着它有能力跟别的对手竞争。对狗狗的训练可以分为几类,其中包括“抛和取回”跟自由发挥。在各种竞争中,人们会根据狗狗的追逐的短期套路编排出适合它的音乐来。

  Skyhoundz于2000年举办了首届世界飞盘狗锦标赛,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飞盘狗竞赛组织,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了超过100次的活动,包括本次的欧洲锦标赛。


匈牙利瓦尔加和她的狗亚历,这项运动是记录狗狗和人类之间的纽带。


狗狗与主人一起发挥他们精湛的合作与技巧。


这些狗必须掌握日常的演练,来确保比赛时能熟练运动。

  (科学网-kexue.com 玛格)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巴西阿尔坎特拉发射中心5月29日发射了第二颗中级训练火箭,这是巴西“I-2011中级训练火箭”项目的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发射了两颗训练火箭,并计划在今后几年进行系列发射。

  阿尔坎特拉发射中心负责人里卡多·兰霍尔上校称,从现在开始,技术人员将着重于火箭的有效运载部分,以为预定于今年进行的两次中级训练火箭发射作测试。

  该实验火箭以80度仰角进行发射,飞行高度达到64.729米,后以每小时4850公里的速度(相当于音速的四倍)坠落在距基地53000米的 海上。兰霍尔上校称,今年还计划进行两次发射,从而完成所有技术细节的实验,从明年开始进行批量生产。此次发射是为预计在2012年和2013年进行“卫 星运载工具”的发射作准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从今年下半年起,复旦大学的学生将有机会正式赴联合国实习。5月5日,复旦大学方面透露,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已于近日同联合国训练研究所(The United Nations Institute for Training and Research, UNITAR)签署了关于选拔复旦大学学生赴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实习的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复旦大学将每年定期选拔一定数量的赴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实习。该实习项目的时间为6个月。
联合国训练研究所成立于1965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是一个致力于为联合国成员国提供专业培训和学习,帮助其在环境、外交、和平、安全和治理等领域能力发展的机构。该机构每年为将近3万7千名国际公务员提供200多种训练,同时对信息化知识系统做深入研究。
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贵洪教授表示,经过长期的协调与沟通,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已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此次签署的合作协议将提高复旦大学的国际化水平,也有利于为中国培养更多的国际公务员人才。
目前,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已经启动了“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实习项目”的报名和选拔工作。2011年下半年,将派出第一批赴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的实习生。
发表在栏目: 科学

“20年前,老师问8岁的我:你想学什么行当?我说:武生!老师又问:你不怕苦?武生很辛苦。我说:怕苦就不学了……如今,和我一起坚守的人越来越少,他们改行的改行,头脑活泛的就干着别的,以副养戏。我总在夜深人静时不断反思:我就是干一辈子也不可能有前辈大师的修养与造诣,那我现在在干什么呢?有时,我愿意自己糊涂点,这样烦恼会少一点……”

北京京剧院武生演员詹磊的烦恼,几乎是现在所有京剧武戏演员的心病。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一身本领难得施展;数个月的摸爬滚打、协调磨合,却只能换来远远难抵付出的酬劳。这样下去,谁来传承京剧武戏?

盔头勒得人呕吐

“京剧演员一般从10岁左右开始培养,初学时,都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这基本功的核心是武功,包括腿功、腰功、把子功等。”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说,所有的京剧演员都是从“压腿”“撕腿”开始的。

但,仅仅是这入门时的基本功,就已经吓跑了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我没让孩子学戏,太苦了。”虽然孩子也喜欢京剧,但国家京剧院武生演员王旭东没舍得。

基本功练成,选择工文戏的演员将更多的工夫用于学唱腔、记唱词等方面,而武戏演员则要受更多的“皮肉之苦”。舞台上每一个漂亮的翻转腾挪,每一个惊险的武打场面,背后都是汗水甚至血泪。

“武戏演员的服装有好多层,厚厚地裹在身上;脸上涂的油彩把所有毛孔都堵住了;为了怕在剧烈的动作中掉下来,头上的盔头要勒得紧紧的,有时候勒得太紧,演员就会有剧烈头痛甚至呕吐。光扮上戏,就已经很难受了,何况还要在舞台上又唱又舞。”王旭东说,武戏演员只能通过平时不断训练,“让难受变享受”。

“2008年,我参加第六届全国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决赛的时候我选了一出《界牌关》。这出戏里有个绝活儿,走40个旋子。老师说台下要练出60个,才能保证台上成功,可我当时只能走20个。于是,老师就带着我练了两个半月。那真是非人的折磨,我练得直哭,有时候都想着,能一下走死我就解脱了。”不过,这让詹磊现在还后怕的训练,也为他赢得了荣誉,在那次比赛中,他获得了金奖。

更多的武戏演员远没有詹磊幸运。他们每天不间断地练功,却往往只能在台上翻几个跟头,或者做龙套去走阵式。而即使是这样“翻跟头”的年月,也不能长久,年龄大了,翻不动了,就只能转行。

武戏难以承受“思想之重”

京剧武生名家张云溪曾说:“京剧危机,首当其冲是武戏。”

其实,在学校里,演出武戏的比例远远大过文戏。“看学生演出,就是要看武戏,看他们的基本功的扎实程度。而文戏更多的是看角儿,学生很难挑梁。”周龙介绍。

在专业的京剧院团中,却又是另外的景象。最近几年,国内各大京剧院团复排的传统剧目中,武戏只占非常小的比例,而新编剧目中,则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武戏。

为了讲究“戏以载道”“深刻内涵”,各个剧院的新编剧目往往都是文戏,那些注重在舞台上翻、扑、跌、打的武戏,似乎难以承受“思想之重”,而只能沦为文戏的点缀。

“现在的观众,特别是不太懂京剧的观众,看戏还是通过台词看故事情节、看戏剧冲突。相比文戏,武戏更写意也就更吃亏。”国家京剧院院长宋官林说,武戏渐少是受演出市场生态变化的影响。“近些年,有许多别的艺术门类的导演被请来‘复苏’京剧,但他们往往不了解京剧的本体,所以不可能导演武戏。”

不仅仅是各个剧团的大戏演出中鲜有武戏,各种戏曲晚会、文艺会演,也是文戏一统天下。“文戏演员出去演出,只要带着伴奏带就行。武戏演员演出一次,至少要带七八个人——锣鼓点要根据场地的大小进行调整,所以必须带着乐队;演武戏必须要扮戏,就得带着服装、化妆;如果需要几个人配合的演出,还得带着助演,这样算下来,成本太高。”北京京剧院副院长刘宇宸说。

王璐是国家京剧院的武生演员,2010年他登台的次数不足10次——《大闹天宫》演出3场,在国家京剧院小剧场“畅和园”演出折子戏一场,青研班汇报演出一场,其他时间偶尔在文戏中的武戏片段中“客串”。

由于北京京剧院在梨园剧场有驻场演出,所以詹磊登台的机会比王璐多一些。但是由于梨园剧场的演出是专门给外国人看的,所以演出的剧目也只局限在神怪戏,刻画“人”的机会少之又少。

无戏可演,失去了训练的目标,一些武戏演员不再勤奋练功,等到剧院有戏演的时候,武功已经荒废,原本的好苗子就这样葬送了。

武戏演员“伤不起”

演出机会少,对演出费占工资大部分的武戏演员来说,无疑是严重的问题。

“我的师哥就在剧院对面的饺子馆结的婚。我总说我占了挺大的便宜,因为家在北京,不用租房子,要不真活不下去。买房子对我来说,只是个梦想。”几乎每隔不久,詹磊都会听到有同行改行,有很多人改行之后还小有成绩,每到这时,他心里也会有波动,“我有时候真的在想,这么守着,值吗?我只能鼓励自己,人总得有点理想吧。”

若问武戏演员最怕的是什么,十有八九会说是伤病。高强度、高难度的武打动作,伤病在所难免,但大家确实“伤不起”。虽然有医疗保险,但这也仅能支付演员受伤后的一部分治疗费用。不能演出,就只能拿基本工资,而这些钱往往“连吃饭都不够”。“磕一下碰一下的,那都是正常。打上绷带能上场的,就不算受伤。”王璐说。

“武戏演员为了短暂的艺术生命付出了很多,理应通过国家政策给予适当的补贴,但现在的补贴额度真的是杯水车薪。”据宋官林介绍,现在国家发放的武戏补贴是每个月115元,这个数目自1994年起,17年没有变过。

“不仅经济上的奖励机制缺乏,武戏演员业务上的奖励机制同样缺少标准。业务上得不到认可,有时候比少拿钱更让人心寒啊!”詹磊说。

发表在栏目: 文化

  臭鼬会让人联想臭气熏天等表述,令人避之不及。如今,这种小东西成为英国人的“新宠”。宠物店说,宠物臭鼬销量不断增加;宠物主人说,臭鼬比宠物猫、宠物狗干净。

  新宠物

  凯蒂斯莱特霍姆家住威勒尔,现年30岁。她花费375英镑(约合600美元)购买一只宠物臭鼬,取名“巴斯比”。小家伙身长43厘米,重4.5公斤,长着一身黑白相间的毛,手感柔软。

  臭鼬是杂食动物,食物包括昆虫、水果、坚果、老鼠之类小型哺乳动物。斯莱特霍姆给“巴斯比”喂食鸡肉,辅以水果和蔬菜。英国《每日邮报》10日援引她的话报道:“如果不加约束,它会钻进狗粮袋里。”

  斯莱特霍姆家中同时喂养2条狗、13只几内亚猪、3只兔子和2只仓鼠。

  斯莱特霍姆允许“巴斯比”在家中自由行动。她说:“大多数夜晚,它会爬上来,睡在我的肩膀上,蜷缩在我颈窝处;有时,它与2条狗一起睡。”

  她说:“我们正训练它戴着项圈和绳子走路,这样就能带着它和狗一起散步。” 

  受欢迎

  斯莱特霍姆家中3个孩子,即8岁的埃拉、5岁的阿尔菲和19个月大的梅茜,都喜欢“巴斯比”。

  谈及原因,斯莱特霍姆说:“它(‘巴斯比’)温柔和蔼,易于相处,令人难以置信。孩子们玩耍时,它喜欢跟着到处跑。”

  她认为,“巴斯比”比较干净,有一个专用篮筐,“狗狗制造更多脏乱”。

  在英国,像斯莱特霍姆这样喂养宠物臭鼬的人越来越多。仅在饲养员塞布米勒所在的布里斯托尔一家宠物店,一年就售出大约200只臭鼬。据估计,全英国大约有2000只家养宠物臭鼬。

  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一只臭鼬价格最高1500英镑(2400美元)。

  消顾虑

  人们不喜欢臭鼬的主要顾虑是它的“臭味”。臭鼬遇到威胁时,会喷射腺体分泌物,味道奇臭。

  “如果年幼时训练得当,”米勒说,“就没必要担心它们释放臭气。”

  斯莱特霍姆表示赞同。她说:“‘巴斯比’释放过一次臭气,闻起来有点像大蒜。自从我们训练它后,没再出现过这类问题。”

  喜欢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饲养的宠物五花八门,常见的有猫、狗、鸟、鱼,另类的有蛇、乌龟、蜥蜴等,有些人甚至把猪、刺猬、雪貂当成宠物。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记者5日从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获悉,3月5日至30日,中国与巴基斯坦空军将在巴基斯坦境内举行代号为“雄鹰-1”的中巴空军联合训练。

  此次联训的主要目的是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友好合作。联训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侯丽军)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巨大的航天飞机模拟舱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2月21日消息,宇航员的技能训练一直是太空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为了对宇航员进行训练,就在莫斯科郊外的星城修建了一个“水下空间站”。


宇航员新手在水下模拟舱里学习太空技能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星城是一个宇航员训练中心,宇航员在模拟水下航天飞机里接受维修和研发技能训练。跟美国宇航局一样,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也是利用巨大的水池进行太空行走训练。水下训练是工程师用来模拟太空失重环境的最好方法。此外,宇航员还能从中获得和掌握在轨道空间站外面执行任务的必要技能。


一名宇航员在帮助下穿上太空服

  该水池可容纳一个20公吨重的空间站模型,深度12米,直径达23米,容积5000立方米。从1980年开始运行,设计目的是训练宇航员、测试物体模型和进行研究失重状态的试验。偶尔游客也会被允许进入上面的安全设备进行模拟任务。


该中心用来模拟太空失重状态

  池内安有健康传感器,任何成长中的宇航员都必须满足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规定,例如体重,身高和其他医学要求。向往外太空的人被选中后,将会穿上太空服,在这个浮箱里模拟太空任务。另外据了解,这个巨大的“水下空间站”还用来对太空服和设备进行人机工程学检测。


评审员观察宇航员新手对这艘飞船进行模拟维修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1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