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警察街舞迎新春”视频截图 “警察街舞迎新春”视频截图

男民警一起跳了杰克逊“顶胯”舞步。 男民警一起跳了杰克逊“顶胯”舞步。

几名警花则双手叉腰下台阶,并跳起韩国性感舞蹈“Nobody”。视频截图 几名警花则双手叉腰下台阶,并跳起韩国性感舞蹈“Nobody”。视频截图

警花练习舞蹈 警花练习舞蹈

  本报讯 (记者刘洋) 昨日,北京市公安局“平安北京”微博“晒”出了“警察街舞迎新春”的视频,5名男民警和7名女民警大跳街舞和“Nobody”,此举引起网友热烈转发和讨论。警方介绍,这是去年底公安内部联欢时拍的片子,通过微博平台发出来是为更全面展示民警形象,也是宣传上的一种尝试。

  男警舞步致敬杰克逊

  “今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发个‘警察街舞迎新春’的视频给大家看吧,祝大家元宵节快乐。”昨天下午3点多,“平安北京”发出这条微博,网友打开链接视频,发现果真是民警在跳街舞。

  时长不到一分半的视频,穿着制服的男女民警分别表演了两段舞蹈。其中,女民警舞蹈还是时下里大热的韩国性感舞蹈“Nobody”。

  5名男民警的街舞开场还向歌神迈克尔·杰克逊致敬,一起跳了杰克逊“顶胯”舞步。他们身着警服、警帽,戴着白手套,虽然舞者有胖有瘦、高矮不一,但舞步很整齐。舞蹈中还有敬礼的动作,最后,还齐刷刷地用手掸了掸左肩,很潇洒。

  网友评警花青涩严肃

  从视频上看,女民警的出场地点应该是“北京市公安局”(背景挂着牌子)的正门前。7名警花双手叉腰,踏着节奏,一步步下台阶,很整齐。不过,相对于男民警,女民警则有些青涩、不齐,表情也过于严肃,被网友评价“面容貌似有点‘冷’”。

  该视频刚发出40分钟,转发量就达到了189次,评论也达到108条。虽然舞蹈不专业,但显然“逗”到了网友,评价均是一边倒的称赞和调侃,不吝啬地给出“萌(可爱)”、“惊艳”等形容词。但也有挑剔的网友称“寒碜”、“雷人”。

  “民警也没有那么死板”

  负责“平安北京”微博的民警说,这其实是去年公安内部年终联欢会时拍摄的视频,跳舞的都是北京市公安局某部门的普通民警,并没什么舞蹈特长,纯为了自娱自乐。但是,今年有了微博这个平台,就特别发出来给大家分享。

  “其实民警也没有那么死板,每个行业都一样有工作的方面,也有轻松自在的一面。这个可能更能够让百姓全面地了解警察吧。”这名民警说,平安北京微博平时也有公益广告等宣传内容,而发这段视频,更多的是一种尝试。“看看这种方式大家能不能接受,对我们(宣传)也是思路上的拓展。”

  ■ 对话

  “警察形象不取决视频”

  “平安北京”微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系工作方式的一种尝试

  昨日,“平安北京”微博团队仍在正常工作。提到跳舞视频,微博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算是工作方式的一种尝试。

  新京报:据说这段视频都是大家去年拍摄的,为什么去年没有放上?

  “平安北京”:去年没有这个阵地,今年才有平安北京微博。当时拍这段视频,说实话还是内部联欢准备的。今年放到酷六网上,也有网友在微博上转发,我们想既然是民警原创的,不如自己放上去。

  新京报:这样做有什么目的吗?

  “平安北京”:算是工作方式的一种尝试吧。

  新京报:有没有担心这种视频会对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平安北京”:我觉得警察形象是否正面应该取决于自身工作,而不是在于对这个的评价。如果警察工作到位了,评价自然就好了,如果工作不到位,拍多少视频对形象都没有帮助。

  新京报:以后会考虑多放这种宣传片吗?

  “平安北京”:会考虑,但首先还是完成本职工作。其实这个对我们来说难度也蛮大的。

  新京报:微博发出这段视频时,都征求过跳舞民警的同意吗?

  “平安北京”:大家都知道这个事儿。

  新京报:今年没有拍新的?

  “平安北京”:今年拍的明年再看吧,哈哈。

  “业余时间练习跳了半宿”

  参与跳舞拍摄民警称他们是纯业余的,跳得整齐是剪辑结果

  被网友戏称为“最认真的胖GG(哥哥)”、“该减减肚肚”的男民警,作为第一排中间的领舞者,受到网友热烈关注。其实,他说自己是纯业余的,为了拍这段视频,他们叫停了好多遍。

  新京报:网上有很多人评价男民警们跳得好,你们是不是有人有舞蹈经验?

  民警:我们都是纯业余的。而且基本上没有训练时间,(跳得整齐)还是后期剪辑的结果,当时叫停了很多遍呢。因为是利用下班的业余时间练习,基本上跳了半宿。

  新京报: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民警:没有,这总共就两天时间,都是下班后。第一天看录像,第二天就跟着跳了。

  新京报:当初参与跳舞的有没有被硬拉进来的?

  民警:那倒没有,因为当时不是为了对外发布嘛。因为每个单位都有年会,所以(给同事们)跳个舞没有更多的压力。反正就是有创意,就完成呗。

  新京报:对于有网友说“雷人”,或者“不专业”的评价怎么看?

  民警:(笑)网友说什么都挺正常的,我们只是希望大家能了解警察生活中的另一面。根本上说,我们会把本职工作做好,这个也就是生活中的调剂和花絮吧。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开罗2月16日电(记者李来房 朱俊清)埃及卫生部长艾哈迈德·萨米·法里德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初步统计显示,1月25日开始的全国抗议活动已经导致365名平民死亡,另有5500人受伤。

  法里德说,随着卫生和法医机构收集信息的增加,这一伤亡数字还会上升。

  法里德公布的数字不包括警察和安全部队的伤亡。埃及官方媒体中东通讯社14日曾报道,埃及内政部的统计显示,抗议活动已造成32名警察死亡,另有1079名警察和士兵受伤。

  1月25日以来,埃及国内连续发生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要求总统穆巴拉克立即下台,警察与示威者发生冲突,穆巴拉克支持者与抗议者也发生冲突,造成人员伤亡。2月11日,穆巴拉克辞去总统职务,委托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接管国家事务,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逐渐平息。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15日发布命令,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并要求该委员会在10日内完成修宪工作。修宪完成后将付诸公投。军方希望6个月后举行新一届总统和议会选举,随后将权力转交给民选政府。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埃及示威的冲击波继续在中东蔓延。昨天,数百名伊朗人在首都德黑兰街头举行游行,声援在埃及和突尼斯的抗议活动,但是其活动遭到了警察和安全部队的限制。同日在巴林也爆发了以年轻人为主的抗议活动,抗议者与警察发生冲突。也门的示威者也与政府支持者发生冲突。各种迹象表明,已经让两位总统下台的中东民主化运动的影响仍在持续。

  考验伊朗反对派凝聚力

  昨天在伊朗的游行由反对派领袖穆萨维和卡鲁比牵头。他们在上周利用伊朗政府积极支持埃及抗议活动的机会向内政部提出游行申请,结果遭到拒绝。不过反对派势力决定无视政府禁令,在本周一仍然按原计划示威。现场目击者表示,在德黑兰著名的自由广场,数百名抗议者举行抗议活动,现场数百名防暴警察发射了催泪瓦斯。同日在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也举行了数百人的抗议活动。

  在游行开始前,伊朗内政部长表示抗议者们的行为是非法的,而在上周反对派提出游行申请之后,伊朗政府就加强了对卡鲁比通信和行动自由的限制。游行当日,穆萨维被伊朗安全部队限制出行。

  正在伊朗访问的土耳其总统居尔呼吁所有中东政府都应该听从人民的召唤。“有时当政府不听从人民的呼吁时,人民就自己采取行动实现其诉求。”居尔在与伊朗总统内贾德共同出席一个记者招待会时这样说道。

  巴林也不太平

  伊朗的风波未平,在波斯湾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巴林也爆发了反政府游行。在巴林首都附近的村庄内,商店关门,街上除了警车所有车辆都被清除一空。巴林年轻人像在埃及的同伴一样,也要举行自己的“愤怒日”抗议活动。

  当地时间昨天早些时候,当青年从清真寺里出来时,抗议者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防暴警察向游行队伍发射了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据悉发生游行的地区是巴林什叶派穆斯林主要聚居区。多年来,巴林的什叶派穆斯林都在抗议政府在工作、教育和住房方面对于他们的歧视,而最近爆发的埃及抗议活动无疑为其实现抗争诉求提供了新的启示。东方早报 周亦奇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开罗2月14日电(记者李来房 冯康)据埃及官方媒体中东通讯社14日报道,埃内政部的统计显示,自1月25日埃及全国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以来,抗议和骚乱已导致32名警察死亡,另有1079名警察和士兵受伤。

  报道说,有99所警察局和6座监狱在抗议活动中被损毁。报道没有提及平民伤亡数字。

  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14日发表声明,要求工会领导人停止罢工和静坐等抗议活动。

  14日上午,埃及军队试图在首都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清场,设置警戒线,其间与不愿离开的示威者发生推搡冲突。数百名警察在解放广场等地抗议,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埃及一些行业的罢工继续。埃及股市原定于16日恢复交易,目前也被再度推迟。

  1月25日以来,埃及国内连续发生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要求穆巴拉克立即下台。警察与示威者发生冲突,造成人员伤亡。2月11日,穆巴拉克辞去总统职务,将权力移交给军方。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阿尔及利亚出动防暴警察阻止游行示威(图片来源:英国媒体) 阿尔及利亚出动防暴警察阻止游行示威(图片来源:英国媒体)

  据英国媒体报道,阿尔及利亚反对派2月13日称,他们今后每周六都将在首都阿尔及尔举行示威抗议活动。

  数百名阿尔及利亚民众12日违反禁令,在阿尔及尔举行反政府示威,原准备举行的游行遭到防暴警察阻止。对此,组织此次示威的民间社团、工会以及反对党决定,将在每周六组织游行示威活动,并且将招募更多支持者。

  阿尔及利亚反对党发言人也证实了这一决定。

  1992年2月9日,鉴于当时阿尔及利亚全国的混乱局势,当局宣布实行紧急状态,为期12个月。1993年2月,阿当局决定无限期延长紧急状态。2001年,阿政府出台了禁止在首都游行的法令。目前政府仍维持游行禁令,但该国总统布特弗利卡本月早些时候曾表示,将于近期解除紧急状态,并着手解决失业问题。

  (来源:中国日报网 任奇)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关健斌

  “领导很生气,问题很严重!”用这套嗑儿来形容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亚库宁目前的心情可能比较恰当。

  “火车站的安保工作是不及格的”

  2月10日,作为俄罗斯“铁路王国”的掌门人,亚库宁突然接到来自克里姆林宫的电话。电话那头是总统梅德韦杰夫。

  梅德韦杰夫毫不客气地对亚库宁说:“我刚从基辅火车站回来。说得好听点儿,火车站的安保工作简直无法让人满意。第一,那里一个金属探测设置都没有。尽管我们早已做过一系列决定,但这些决定一个也没落实。我问火车站站长和当地警察局长,得到的回答是:已经把申请所有安保必须器材的报告交到上面去了,但目前没有任何实际行动。第二,那里既没有保安人员,也没有巡逻警察。火车站的安保工作是不及格的。我现在命令你亲自抓好莫斯科所有火车安保措施的整顿工作,并在3天之内向我汇报具体落实情况。”

  “请允许我向您汇报……”亚库宁试图为自己辩护一下。

  梅德韦杰夫立即打断了他:“现在不需要!”

  “就一个问题……”亚库宁小声说。

  梅德韦杰夫的回答很硬:“做完所有事情,再向我汇报!”

  “连一名警察也没见到!”

  1月24日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发生恐怖爆炸袭击后,梅德韦杰夫就责令相关部门和官员加大安保力度,防止类似惨剧再度发生。

  为了检查落实情况,梅德韦杰夫2月10日在不与铁路方面事先打招呼的情况下,突然带着政府强力部门的头头脑脑视察了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基辅火车站。

  结果是,这位俄罗斯总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进入火车站后,总统径直走向火车管理人员办公室。他说:“我和国家所有服务部门的主管都来了, 因为国家的安全形势(堪忧), 我们去(车站里)转一转吧。”

  不悦之色立即浮现在总统的脸上:“我们一路走过来,看看周围,连一名警察也没见到!警察在哪儿? 安全监督是怎么执行的?”

  陪同视察的内务部部长努尔加利耶夫一脸尴尬,只有暗自摇头的份儿。

  总统脸色铁青地来到常驻车站的铁路警察办公室,向当天执勤的警察了解情况。

  在总统的严厉质问之下,当班警察结结巴巴地勉强应对,最后拿起对讲机,想把所有在车站附近执勤的警察召集到办公室。而这些执勤警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最惨烈的经历都没有教会我们”

  从车站败兴地返回克里姆林宫、打电话训斥亚库宁之后,梅德韦杰夫亲自主持召开了政府强力部门领导人专门会议。

  梅德韦杰夫说:“我和你们刚刚去了莫斯科的一个火车站。很遗憾,在我看来,这个火车站的状况在我们国家很典型。和其他火车站相比,这个火车站好不到哪儿去,也差不到哪去。”

  总统十分气愤:“就连最惨烈的经历也什么都没有教会我们——哪怕是一点点!……你们应该做好本职工作,而不是喝茶和四处闲逛。如果公务员们还未能从上次惨痛的悲剧中吸取教训,政府将不得不做出一些决定,包括撤换一些官员!”

  定期反恐演练 抢装金属探测器

  第二天(11日),梅德韦杰夫签署总统令,要求在全俄公共交通系统进行定期反恐演练,以确保公共交通安全。

  据总统办公厅的消息称,梅德韦杰夫向内务部长、紧急情况部长、国防部长、运输部部长以及国家联邦安全局局长下令,要求于4月1日前制定在俄罗斯各主体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上以及其它人流量多的地方举行反恐演习的综合计划。

  遭到总统训斥之后,铁路公司准备修订现行法律法规的提案,以确保乘客安全,并使用现代化安保设施和器材。

  俄铁路公司火车站部门副主任弗拉基米尔·叶廖明11日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将在两三天时间里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所有火车站安装约60个金属探测器。

  总统刚走,安保设施就“被休眠了”

  10日“突袭”基辅火车站后,梅德韦杰夫11日一大早又视察了莫斯科南郊的伏努科沃机场,并对视察结果表示满意。

  对于总统“突袭”把基辅火车站相关人员弄得措手不及的举动,俄媒体不无讽刺地说:“总统并没有准时到达基辅火车站,所以火车站根本没有做好接待总统的准备工作。”

  有媒体称,梅德韦杰夫1月27日视察莫斯科地铁站安保状况时,曾在地铁站内用紧急呼叫系统与安保人员进行了对话。但总统离开地铁站后,有位“好事儿的记者”来到总统刚刚使用的紧急呼叫系统前喊话,发现已无人应答,似乎总统前脚刚走,该地铁站的安保设施后脚就“被休眠了”……

  本报莫斯科2月13日电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一名人质在警方的护送下离开现场。 一名人质在警方的护送下离开现场。

人质获释 人质获释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名中学生10日下午抢劫一家银行时劫持6名人质,与警方对峙大约3小时后遭击毙。人质全部获救。

  警方出动多架直升机

  这家银行位于北卡罗来纳州首府罗利市郊区的凯里镇。一名抢劫者10日15时(北京时间11日4时)左右走进银行,试图抢劫。

  警方接到报警后两分钟抵达现场。凯里镇警官帕特·贝兹莫尔说,5名工作人员和两名顾客当时在银行内,其中6人遭劫持,一人躲了起来。

  隔壁药房经理梅利萨·洛佩斯说,多名警官持枪包围银行。多架直升机在上空盘旋。警方封锁附近道路,要求民众待在室内,疏散附近一家托儿所内的大约120名儿童。4所学校提前放学。校方打电话要求家长接走学生。目击者凯尔·菲斯克说:“场面紧张,吓人。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一人质用手机与警方联络

  抢劫者遭警察包围不久,释放两名人质。凯里镇发言人卡里·罗曼说,警察抵达后立即向抢劫者喊话。那名躲起来的受困人员与警方取得联系,报告银行内情况。16时(北京时间11日5时)左右,又有两名女子走出银行。

  监控电视录像拍下了两名人质脱身的过程。只见画面中一名人质迅速跑出大门,而另一名则不小心摔倒在银行门口,趴在地面上一动不动。埋伏在银行周围的警察立刻上前,将倒地人质扶起后快速搀走,所有人都将枪口对准了银行大门方向,不敢稍有差池。

  至此仍有三名人质在抢劫者的控制中。警方称,其中一名人质在劫持过程中始终与外面的警察保持联络,透露抢劫者每一步行动的状况。这一切米切尔都未曾发觉。

  夜幕渐渐降临,米切尔持枪将一名女性人质顶在身前,缓缓走出银行大门。警察们立刻一拥而上扣动扳机。一片密集的枪声过后,绑匪倒毙在地,身前的人质也跪在一片火药烟雾中瑟瑟发抖,不过显然她并没有受伤。

  蒙特里·盖蒙现年17岁,从附近一间公寓阳台目睹营救经过。他听到警察对抢劫者喊话,随后听到一阵枪声。盖蒙说,抢劫者胸部中弹倒地,“血喷溅到一辆白色汽车上……我的心直跳,太可怕了”。目击者扎克里·马弗尔说:“我感到震惊,希望不再看到那种场景。”

  两辆救护车抵达现场,没有人质或警察受伤。“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局,”警官贝兹莫尔说:“这件事以我们击毙抢劫者告终,令人痛心。”

  作案动机仍不明确

  警方查明,抢劫者名为德文·米切尔,19岁,中学生。斯塔克兹每天和米切尔一起晨练。事发前,他没有觉察米切尔异常。“除非他在刻意隐藏,因为看不出他情绪低落,”斯塔克兹说,“每次他与我们一起外出,总是高高兴兴,说他打工或上学的事,从没显得心情不好。”他说,米切尔先前在一家餐馆打工,“上周才回去上学……不知什么原因,他一度不去学校,后来回心转意”。米切尔邻居说,他酷爱体育和艺术。警方不清楚米切尔的作案动机,悬赏2500美元征集线索。新华社 周勉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女警长加西娅 女警长加西娅

  墨西哥北部塔毛利帕斯州新拉雷多市警察局长曼努埃尔·法尔范2月2日晚遭遇袭击,与两名保镖一同遇害。这一天是他任局长后的第33天。警察,在墨西哥已经成为了最危险的职业。

  4年牺牲2000余名警察

  曼努埃尔是退役军人,现役时被授予将军头衔,今年1月1日刚刚就任警察局长。从当上局长那一天起,他就多次接获威胁电话。

  塔毛利帕斯州内政部长莫雷洛斯·坎塞科的办公室3日发表声明,证实曼努埃尔遭多名枪手袭击,但没有提及主谋可能是谁。在这一事件中,有两名保镖受伤、两名保镖遇害。

  几天前的1月28日,在墨西哥东北部的特兰将军镇,墨美贩毒通道上一座人口1.45万的城镇,警察局39名警察全体辞职,起因是两名同事遭“斩首”,另一名同事失踪数周。

  去年12月至今,特兰将军镇警局先后3次成为贩毒团伙攻击目标,大楼遭遇枪弹和手榴弹,而警员人数和装备却不如对手。

  米却肯州是墨西哥势力最大的贩毒团伙“家族集团”的大本营。联邦警察去年6月14日接获“市民”报案,在赶赴现场途中却遭遇贩毒团伙伏击,10名警察殉职、多人受伤。前年7月,联邦警察也曾遭遇埋伏,12人丧生。

  墨西哥北部一些小镇与美国接壤,是贩毒必经之地,贩毒势力猖獗,警察成为毒贩的眼中钉。自总统费利佩·卡尔德龙2006年底发起扫毒战争以来,1000多名市级警察、700多名州级警察和500多名联邦警察在涉毒暴力事件中死亡。

  挣钱不多死亡率高

  在墨西哥,警察是死亡率高而收入低的职业。

  公共安全部统计,墨西哥全国有2439个城镇,其中400多个没有警察,半数以上的市警察局人数不超过20人。不少警察学历为小学,市级警察平均月工资为320美元。

  墨西哥的市级警察总数超过20万人,但他们却被认为是安全力量最薄弱环节。去年至今,共有3200名警察因涉嫌腐败和犯罪而遭开革。

  在墨西哥华雷斯市,警察系统2009年初着手“整肃”,第一个月即抓获130名为贩毒团伙效力的“内鬼”,随后几个月又有超过250名警察被捕或遭清除。

  为此,总统卡尔德隆打算废除全国超过2000个地方的警察局,向31个州派出武装部队,以维持社会治安。

  男警逃亡女警上岗

  去年10月21日,20岁的女大学生玛丽索尔·巴列斯·加西娅就任北部边境普拉塞迪斯—格雷罗镇警察局长,令媒体哗然,原因不在于她的年龄,也不是因为她是一名母亲,而是她的勇气。

  在普拉塞迪斯镇,前3年共有6000多人死于绑架、谋杀和贩毒团伙火并。前任警察局长去年7月遇袭身亡后,职位一直空缺。玛丽索尔主修犯罪学,凭借原则和勇气接受任命,担当警长职责。她在就职仪式上说:“这里每个人都生活在惶恐不安中,我决心改变这种状况,让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感到安全。”如今,她管理着19名警员,其中9人为女性。

  在相距普拉塞迪斯镇不远的瓜达卢佩镇,去年12月27日,奇瓦瓦州检察机关确认,当地最后一名警察——同样是女性的28岁的埃丽卡·甘达拉,4天前在家中遭大约10名枪手绑架,她的住房和汽车遭焚毁。

  甘达拉2009年6月加入警局,任报警电话接线员,那时她有12名同事。几个月后,一些同事遭害,一些同事在暴力威胁下辞职。她从此成为镇上惟一一名警察,每天挎着一把AR—15式自动步枪上街巡逻。她迄今杳无音信,可能已经遇害。

  (新华社)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周二, 28 12月 2010 09:11

积雪压顶 戴高乐机场紧急疏散

这个圣诞节或许是欧洲人喜欢的白色圣诞节,但是连日来的大雪和降温却让很多国家的交通瘫痪。由于担心航站楼顶垮塌,法国戴高乐机场24日紧急疏散了大约2000名候机者。 

 上百清洁工楼顶除雪

 巴黎戴高乐机场是欧洲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不过最近数日的降雪让航站楼顶不堪重负。为了防止发生垮塌,机场当局出动大量人员,紧急疏散了2000名候机的乘客。上百名清洁工人奋力将楼顶厚达2英尺的积雪清除。2004年戴高乐机场发生过一次垮塌事故,造成4死6伤。

 此外,由于戴高乐机场的跑道冰冻,机场临时取消了一半在24日圣诞前夜进出港的航班。

 警察建议不要轻易出门

 在欧洲其他国家,降雪和严寒天气带来的影响也非常大。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积雪厚度达到近70厘米。赫尔辛基机场的大型跑道扫雪机、扬雪机实施联合作业,希望能及时将跑道上的积雪清除干净,保证飞机在跑道上正常起降。

 比利时,当地警方向民众发出建议,希望他们不要轻易开车出门,因为道路结冰清除工作还没有结束,容易造成拥堵,乃至酿成事故。

 德国交通部门24日称,当天连接首都柏林和汉诺威的铁路,一度被冰冻所“阻隔”。恢复运营需要数小时之久。此外,圣诞前夜,德国公路发生上百起事故。

 北欧国家丹麦的情况也很严峻。大雪导致3人失踪外,有数百名旅游者本来计划在圣诞节前赶回家,也被困在一个军营中临时居住。(张乐)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周三, 15 12月 2010 21:27

意总理信任危机勉强过关

 意大利各地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要求贝卢斯科尼下台

  【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经历了国会内外的紧张和骚乱,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闯过“信任”考验,避免了辞职下台的命运。参众两院12月14日都否决了对贝氏的不信任动议。

  据英国《卫报》报道称,在国会两院对政府不信任案进行投票时,意大利各地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要求贝卢斯科尼下台。大量警察在议会投票前就被部署在罗马市中心,并一度采取封锁措施。示威者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意大利警方称,有90人在冲突中受伤,包括50名警员,有41人被捕。

  据新华社消息,在关键的众议院投票中,最终贝卢斯科尼以314票对311票涉险过关,另有2票弃权。当天早时,参议院也以162票对135票通过了贝卢斯科尼政府自己提出的信任动议。法新社发表评论称,这是贝卢斯科尼16年政治生涯中最为严重的危机。

  中新社报道称,此次不信任案源自贝卢斯科尼领导的自由人民党(PDL)长期内部矛盾的升级,尤其是他与昔日盟友、众议院议长菲尼(Gianfranco Fini)的决裂。菲尼由于不满贝卢斯科尼过多干涉党内事务及意大利政府效率低下,多次公开尖锐批评贝氏。今年7月,菲尼被贝卢斯科尼逐出自由人民党后,成立了自己的政治派别“意大利未来与自由党”(FLI),公开要求贝卢斯科尼下台。

  而现年74岁的贝卢斯科尼最近两年也备受腐败丑闻和性丑闻困扰,支持率直线下降。贝卢斯科尼今年9月也曾遭遇过一次信任投票,当时众议院最终通过了对贝卢斯科尼的信任投票。

  贝卢斯科尼此前曾两度出任意大利总理,2008年大选获胜后,第三度出任总理。但其在最近的任期内贪腐丑闻、性丑闻不断。一个月前内阁四名部长级官员一同辞职,对人气滑落的贝卢斯科尼构成重大打击。■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3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