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新华网华盛顿5月7日电(记者 支林飞) 《今日美国报》与盖洛普民调机构7日公布的一项联合民调结果显示,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共和党挑战者罗姆尼在将决定今年总统选举结果的12个“摇摆州”的选情呈现胶着状态,双方几乎难分伯仲。

  根据这项4月26日至5月2日进行的民意调查,奥巴马在这些“摇摆州”的支持率为47%,略微领先于罗姆尼的45%。但考虑到这项民调的误差率为4%,因此双方的支持率实际上不分上下。而在3月份进行的同样民调中,奥巴马一度以51%比42%的优势领先罗姆尼。

  这项民调还显示,奥巴马和罗姆尼在“摇摆州”选民的眼中各有优劣势:奥巴马支持者的投票热情高于罗姆尼的支持者,但在作为今年大选关键议题的治理经济能力方面,罗姆尼比奥巴马拥有更大优势。55%的奥巴马支持者对在11月参加大选投票充满热情,而罗姆尼的支持者中有49%的人表现出同样的热情;60%的选民认为罗姆尼能在治理经济方面有出色表现,而52%的人认为奥巴马能在这方面有出色表现。

  这12个“摇摆州”包括科罗拉多、佛罗里达、艾奥瓦、密歇根、内华达、新罕布什尔、新墨西哥、北卡罗来纳、俄亥俄、宾夕法尼亚、弗吉尼亚和威斯康星州。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华盛顿5月7日电(记者 支林飞) 《今日美国报》与盖洛普民调机构7日公布的一项联合民调结果显示,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共和党挑战者罗姆尼在将决定今年总统选举结果的12个“摇摆州”的选情呈现胶着状态,双方几乎难分伯仲。

  根据这项4月26日至5月2日进行的民意调查,奥巴马在这些“摇摆州”的支持率为47%,略微领先于罗姆尼的45%。但考虑到这项民调的误差率为4%,因此双方的支持率实际上不分上下。而在3月份进行的同样民调中,奥巴马一度以51%比42%的优势领先罗姆尼。

  这项民调还显示,奥巴马和罗姆尼在“摇摆州”选民的眼中各有优劣势:奥巴马支持者的投票热情高于罗姆尼的支持者,但在作为今年大选关键议题的治理经济能力方面,罗姆尼比奥巴马拥有更大优势。55%的奥巴马支持者对在11月参加大选投票充满热情,而罗姆尼的支持者中有49%的人表现出同样的热情;60%的选民认为罗姆尼能在治理经济方面有出色表现,而52%的人认为奥巴马能在这方面有出色表现。

  这12个“摇摆州”包括科罗拉多、佛罗里达、艾奥瓦、密歇根、内华达、新罕布什尔、新墨西哥、北卡罗来纳、俄亥俄、宾夕法尼亚、弗吉尼亚和威斯康星州。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美是人类一种相当复杂的感知,面对许多精彩的图片,选择哪一个作为封面,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本期竞争封面的四幅照片,应该可以归结为三种美:壮丽之美、微观之美、残缺之美。

  第一幅照片表现的是喜马拉雅山脉东段最高峰——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南迦巴瓦”在藏语中有多种解释,其中一个是“雷电如火燃烧”,另一个是“长矛直刺苍穹”,从这两个阳刚的名字里,我们可以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刚烈与不可征服。南迦巴瓦算得上是中国最美的雪山,她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并且常年云遮雾罩,好像害羞地蒙上面纱,从不轻易让外人一窥。

  从头看到脚遇见南迦巴瓦需要缘分。这幅照片表现的是,太阳光越过重重阻碍照射在南迦巴瓦峰顶上,形成绝美的“日照金山”奇观。画面中,一道道金光浓浓地浸染每一寸神圣的雪峰,并最终完整地罩住整个南迦巴瓦,雪山化成一座金色的山。摄影师按动快门,一切定格在洁白的雪山脸颊泛红的瞬间,而周遭的一切都隐匿在黑色的影调中,这是一种壮丽之美。

  第二幅照片表现的是微观世界的美。从赤道到两极,从高山到海滨,从森林到荒漠戈壁,地衣几乎无处不在。它们或者是巨石上色彩斑斓的斑斑苔藓,或者是森林中如轻纱帘的挂挂松萝,这些微小的生命体,很不起眼,如果你仔细观察,一样可以给你美的冲击。照片中,岩石表面鲜艳的橘黄,如同一朵朵绽放的小花,与上古时代的人类岩画交织呼应,是大自然生动细致、色彩绚丽的作品。

  第三幅和第四幅照片,都称的上是残缺之美。一个原本是废弃多年的采石遗迹,如今却变成了精彩的美景;一个是诞生于战争又被战争毁灭的土楼废墟,这些残垣断壁却幻化为建筑的维纳斯。采石遗迹,我们挑选的是一张关于浙江三门湾蛇蟠岛的图片作为备选封面。蛇蟠岛盛产蛇蟠石,非常适宜雕琢,因此这里有历代采石工匠留下的大小岩洞1300多个。在岩壁上,人们可以看到一道道斧痕和一个个洞眼,岩洞间纵横交错、风光奇异。土楼废墟,一张黄昏时分拍摄的福建华安县日新楼的照片吸引住了我们。经过战火和岁月的侵蚀,整个建筑已经倒塌,只剩下残存的立柱,在夕阳中诉述着忧伤的往事。

  其实审美从来不是为了评选什么,而是一种身心愉悦的感受过程。我们会为旭日蓬勃的壮观之美而欢呼雀跃,也会为夕阳西下的宁静之美而心生喜悦。谁又能说,旭日和夕阳哪个更美一些呢?正如今天的照片,壮丽之美、微观之美、残缺之美,每一种美都代表一种感受,都映照着审美者某一时某一刻的心灵触动。

  这一刻,这个充满生机的4月,编辑部还是被南迦巴瓦的壮丽之美所折服,正是您最后看到的这张封面。

  相关阅读

  <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第03期封面筛选故事(图)

  <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第02期封面筛选故事(图)

  <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第01期封面筛选故事(图)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苏州市滑稽戏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顾家姆妈》,近日荣获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颁发的“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

从8家戏曲剧团发起的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成立30年来,致力于中国戏曲现代戏的研究、展演和交流活动,取得剧目和理论的双丰收。而戏曲现代戏,历经60多年的探索,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在剧目创作、舞台呈现和演员表演上都趋于成熟,出现了众多优秀之作,川剧《金子》、京剧《华子良》、豫剧《村官李天成》、花鼓戏《十二月等郎》、秦腔《西京故事》等剧作,紧随时代步伐,既尊重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传统和写意的、空灵诗化的美学精神,又注意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妥善处理艺术的虚实关系,从而深化戏曲现代戏的成熟度,使戏曲现代戏更好地表现新时代、新生活,更好地满足观众和社会的需求,同时推动了戏曲艺术的现代化。

“与时代同步”是戏曲现代戏最鲜明的特色,但进入新世纪,戏曲现代戏特别是基层戏曲院团面临着许多困难,当代题材剧作缺乏,人才流失严重,演出市场萎缩,广大戏曲工作者艰难地跋涉着。

“命题作文”干预过多

戏曲现代戏是指以辛亥革命前后至今的社会生活为表现对象,以这个时期的生活、社会风貌和人物为题材,以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认知、创作理念、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段所创作的戏曲。长期以来,近代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剧作占据了戏曲现代戏的半壁江山,以英模人物为主角的现代戏也有不少,通常是用当地剧种表现当地先进人物,而这些,多数是带有行政命令式的命题作文。这让剧团和剧作家苦恼不已。

“领导介入创作,剧作反映出一点思考的问题,就认为不是主旋律。有些健在的英模人物更难写,不光领导插手,其本人还要指手画脚,甚至一些台词都百般挑剔。”一位剧作家道出苦衷。

曾创作出《村官李天成》的河南剧作家姚金成认为,定向戏能够为戏剧争取到一定的生存资源或者机遇,只要把艺术规律和宣传诉求达到一种尽可能好的融合,就能够创作出有质量、有品位的好作品。对此,他的创作体会是人物起点要低,也就是说英雄人物要与普通人相通,才能使人信服其真实存在,从而也能为其未来的升华留出充分的表现空间;要盯住人物命运,为人物设置命运困境,给人物精神的攀升留下空间;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时代矛盾、时代精神,这其实是对英雄情怀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为此,他呼吁地方领导不要过多干涉定向戏的创作,而应给剧作家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

现代戏应多关注基层、关注小人物的生活。作为草根艺术的戏曲,更应为弱势群体摇旗呐喊,正因如此,苏州市滑稽戏剧团关注城市小人物生活和命运的剧作《一二三起步走》、《青春跑道》和《顾家姆妈》才让人眼前一亮。至今,前两台剧目已经分别演出4500多场和1600多场,并先后被全国的10多个剧种、100多个院团累计移植上演达3万余场。

应该说近年来戏曲现代戏不少,但真正描写现实生活,触及到社会弊病和百姓精神生态的作品却少之又少,大大落后于与文学和影视作品,难以引人共鸣,也就无法扩大影响。而且目前的一些现代戏尽管写的是当下生活,语言也很时尚,但思想和情感并未切入社会要害和人的心灵深层。这种表面化的“现实题材作品”,描写属“假精神生态”、“伪现实”,长此以往,将让观众对现代戏丧失兴趣,也会对现代戏的探索产生破坏性的作用。

 

“话剧加唱”凸显程式贫乏

戏曲素来以表现古代社会生活内容见长,寻找现代生活与戏曲的传统表现形式——程式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努力创造出既富表现力、又具有传统美感的新程式,一直是戏曲现代戏艺术创作中的重要课题。新时期以来,戏曲现代戏创造了一些新程式,如在解决生活的“实”与艺术的“虚”之间的矛盾时,川剧《四姑娘》中自由时空的运用,“三叩门”等虚拟化的舞台处理;淮剧《奇婚记》中舞台上表演的闩门、擂门、开门、关门、门里门外等情节时的虚拟手法;京剧,《华子良》中的扁担舞;汉剧《弹吉他的姑娘》中的电话舞等,都令人耳目一新。但更多的剧作是“话剧加唱”,或生活场面舞蹈化,都未能将中国戏曲的“以歌舞演故事”的意境体现出来。

中国戏曲需要在继承中发展,对传统戏曲的继承包括舞台观念和舞台原则,戏曲时间的灵活性,空间的流动性,表演的程式性等。舞台上时空的灵活性,表现在“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里山”只用一两个动作就能表现出来,而表演的程式性是经过几百年舞台实践的提炼,演员和观众达成共识的特殊的舞台语汇,但戏曲现代戏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很多还沿用旧的程式。如有一位知名戏曲演员到课堂给孩子们普及戏曲知识,在表演戏曲“开门”的动作时,孩子们都没有看懂,反而认为是“游泳”,因为老式的门闩城市里现在很少见了。

如今,舞台上可运用的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比如转台、升降台、电脑灯、干冰,以及吊“威亚”、3D技术等。这些技术手段在丰富戏曲表现力的同时,也备受专家和戏迷诟病。因为过多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已经冲淡了戏曲本身的意味,原本全靠演员唱念做打来表现的“移步换景”,以及传统戏中的描景、抒情、写人浑然一体的表现手法,在这些戏里难得一见。现在一些现代戏的舞台设计,布景设计得特别辉煌,就像大舞剧、大话剧。在绚丽多彩的灯光、层层叠叠的布景、推来换去的道具的“争夺”下,演员的表演有时候反而成为了各种技术手段的陪衬。

对戏曲现代戏来说,一切要表现的要素都是“现代”的,但其本体又必须是戏曲的。但如今不少导演都从话剧中吸收更多的表现方式,没有很好地继承发展戏曲的虚拟性的精华,对戏曲艺术的舞台观念和艺术手段运用不够。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戏曲评论家周育德专家指出,用旧的程式表现现代生活,或干脆摒弃程式,均非正途,近年来戏曲现代戏表现出来的话剧加唱和泛剧种化,即说明了这一点。他呼吁广大戏曲工作者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创造出适应剧种特色和剧情表现的、为人民所接受的新的戏曲程式戒严,丰富戏曲现代戏的表现手段,促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

发表在栏目: 文化

Laura Facey's "Redemption Song" sculpture

近日,牙买加国家画廊总监Veerle Poupeye说:“配音诗人Mutabaruka曾表示我们很有必要从公共贡献的角度,去思考‘Redemption Song’这座雕像中的那个‘男人’是不是一个同性恋——这座雕像表现了一男一女两个人赤裸裸地站在一潭水中,他们同时抬头向上看,象征了从奴隶制度中的精神解放;但是这个‘男人’在面对异性的裸体时,居然没有任何生理反应。”

在公共场所创作艺术品对艺术家来说是一种挑战:不仅要使作品的受众易于理解,还要表现出作品对其周围事物的敏感,并且考虑到它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而这种敏感性需要比平常更加敏锐,因为一件艺术品的相关情况通常是模糊不清的。由于失业、医疗保健的缺失、政治动荡等这样的基本社会问题需要被纳入观众的精神状态中,因而观众对一件艺术品的反应通常是无法预测的。

2003年,牙买加艺术家Laura Facey从16名候选人中被挑选出来,为金斯顿解放公园(Emancipation Park)创作一件公共雕塑。这件雕塑被命名为“Redemption Song”——也就是我们一开始提到的那座雕像。它的意象十分简单:一对赤身裸体的男女站在水中抬头望天。作为对解放运动的纪念,这位艺术家的本意是表现团结精神以及从奴隶制度中获得自由。从表面上来看,这座雕像似乎不会引起道德或是文化上的异议,但考虑到牙买加自身的文化背景,对这件作品的理解瞬间变得复杂起来。“Redemption Song”被安置到公园不久,就受到了许多非议,人们质疑它对表现“解放”这个概念的能力。不仅如此,Mutabaruka对其忽略了男子气概的抱怨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Carolyn Cooper教授在她的文章“Enslaved in Stereotype: Race and Representation in Post-Independence Jamaica”中对这件雕塑的种族立场提出了质疑:“这座雕像似乎是对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再刻画。”而牙买加国家画廊的首席策展人David Boxer对这座雕像遭遇的异议此作出了回应:“我看到了两个人,两个黑人,一男一女,他们站在‘治疗之泉’中。他们抬头看向天空,祈祷着——是的,这是一种祈祷。这件作品是对万能的上帝的赞歌。”

发表在栏目: 文化


2011年第4期封面故事


备选封面一


备选封面二


备选封面三

  这期盐专辑(下)的主题是“盐与健康”。除了这个主题之外,本期还包含国内外的海盐与井盐等内容。因此,我们遴选的范围就大了许多。这次封面选择的过程与以往也有点不同。以前,封面都是由编辑们投票产生的,这一期单总编想征求一下广大网友们的意见,所以把备选封面放到了他的微博里。网友们发言十分踊跃,而且都很认真,评价中肯。看得出来,很多网友都是我们杂志的忠实读者,非常了解我们的风格。

  最受网友推崇的是第二张,这张照片表现的是西藏芒康县的晒盐场。在夕晖下,整个画面有一种田园牧歌般安静而祥和的氛围,无论光影和构图都极富艺术表现力。可是,如果单独看,这张照片很像云南元阳“万千明镜映炊烟”的梯田,画面上“盐”这个要素并不明显,因此我们只好割爱。

  一些网友也很喜欢第三张黄色的盐湖照片,认为“颜色很美、很醒目”。这张照片表现的是埃塞俄比亚达纳基勒沙漠中的一个盐湖,这种明艳的黄色实际上是铁离子,在大片黄色之上的白色结晶,才是盐。这张照片虽然很漂亮,但是由于构图和表现内容与我们上期的盐专辑封面太过相似,所以无奈落选。还有网友喜欢第四张海南省儋州市洋浦盐田的照片,觉得“看着很深沉”。这些明朝即存在于此的砚台状晒盐槽,规模宏大,在光与影中,积淀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确实显得很“深沉”。但也有网友认为这张画面“不够有冲击力和直接”。

  备受网友好评的,还有第一张山东潍坊海盐场的照片,网友给出的评价是“有视觉冲击力”、“另类,别致”,认为这是“一种很大气厚重的盐的景观”。这张照片初看上去,很像农民在耕田,但是仔细一看,那白花花的“田垄”,竟然是盐。综合网友们的意见,编辑们对这几张备选图片从内容与形式上又一次进行了考量,最终胜出的,就是这张山东海盐场的照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先天失明的盲人只能靠触觉来识别物体是球状还是立方体,如果他重获光明,能否在触摸物体之前,单靠视觉分辨出哪个是球哪个是立方体呢?这正是爱尔兰哲学家莫利纽克斯300多年前提出的著名谜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上周日称,他们通过多年实验终于回答了这一问题:盲人在重获光明后不能单靠视觉分辨出球体和立方体。

  莫利纽克斯问题一直困扰着哲学家和科学家,因为这涉及了人类认知的根本问题。“培养论者”认为,人一出生是一片空白,通过不断积累经验而成为经验的集合体;“先天论者”则否认意识来自于外界,认为人的思想观念预先就存在,只是等着外界的景象、声音、触觉等激发而表现出来。而在当代神经科学中,“培养论者”和“先天论”的地位同样重要。如果盲人重获光明后,能立即区分出球体和立方体,那意味着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固有的。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大难处,是找到合适的实验对象:先天失明,年龄够大能参加实验,在实验中重获光明。2003年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帕万·辛哈在印度新德里史洛夫慈善眼科医院找到了5个符合条件的病人,4个男孩和1个女孩,年龄在8岁到17岁之间。

  研究人员通过治疗让他们从完全失明变成了完全可见。拆除绷带后,首先确定了他们能视物良好。然后用拼装积木玩具,测试他们对相似形状的视觉分辨能力,受试者几乎都是满分。只用触觉来区分物体形状时,他们得分也都差不多。到了最关键实验,他们首先感觉一个物体,再用眼睛把它和相似物体区别开来,他们答对的概率近乎瞎猜。

  “他们不能在触觉和视觉间建立联系。这说明,在执行认知任务时,从一种感觉到另一种感觉好像不存在任何交叉模式。”论文合著者、麻省理工学院另一位研究人员尤瑞·奥斯特洛夫斯基解释说。

  盲人用触觉等方法获得的信息数据,让他们能将茶杯和花瓶区分开来,但这种方法对视觉就失效了。不同的感觉,在大脑中形成了常规表现方式,这些表现是相互独立的,无法经由另一种感觉来形成。所以,莫利纽克斯问题的答案是“不能”。

  论文主要作者、麻省理工学院退休教授理查德·海尔德指出,认知从“无能”到“弥补”的速度非常快,在一周之内就可完成。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这也表示人类大脑的“可塑性”要远远超出儿童时期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睡前用电脑五大危害:导致睡眠障碍易致癌

  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他们晚饭后会选择在电脑前加班,有的人喜欢上床后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腿上;有的人则喜欢临睡前在电脑上写自己的博客、聊天或是玩游戏。这些做法都会给健康带来以下不利影响。

  导致睡眠障碍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体温白天高而夜晚低,二者差别大则容易获得深度睡眠。如果临睡前使用电脑,明亮的显示屏和开关程序的活动会对眼睛和 神经系统有强烈的刺激,破坏体温变化规律,使原本该降低的体温处于相对较高的工作状态,(正常情况下,人体在睡眠时体温较低,而工作时体温较高。)进而影 响睡眠质量,甚至出现失眠、梦多等睡眠障碍。

  所以,应在睡前2小时停止使用电脑,卧室中不要摆放电脑、电视机或手机等物品,营造一个纯粹的睡眠环境,睡前可用热水泡脚或喝一杯热牛奶,以减轻睡眠不良的症状。

  易诱发癌症 电脑辐射污染会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影响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严重的还会诱发癌症并会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

  影响生殖系统 主要表现为男子精子质量降低,孕妇出现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等。

  影响心血管系统 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律不齐、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

  影响视觉系统 由于眼睛属于人体对电磁辐射的敏感器官,过高的电磁辐射污染还会对视觉系统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等。(来源:大河网)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周四, 20 1月 2011 19:39

瑞銀規管員工禁食大蒜

瑞士銀行近日制定一份長達四十四頁的員工衣小冊子,指導職員如何以優雅嫻熟的表現,展示瑞士人的精確和禮儀吸引顧客,讓顧客留下深刻印象。

        其中,小冊子建議員工穿皮膚顏色的內衣褲,而女員工該如何化妝、使用甚麼香水及甚麼顏色的襪褲亦包括在小冊子內。

        小冊子甚至建議員工避免進食大蒜,以免影響客戶。但小冊子列出的衣和禮儀規定,卻遭到各界嘲笑,銀行正手修訂相關規定,以告知職員如何展現自己。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