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豹用一只前掌击打了不领情的公豹一下
母豹用一只前掌击打了不领情的公豹一下
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20日消息,近期,南非36岁的摄影师Stu Porter在胡德斯普雷特的楚库杜野生动物保护区(Tshukudu Game Reserve)捕捉到了有趣罕见的猎豹求偶的画面。一头母猎豹跳上一棵马鲁拉树,有意继续追求逃到这棵树上躲避其爱意的一头公猎豹。它们在数米高的树枝上没有站稳的时候,母豹用一只前掌击打了不领情的公豹一下,导致公豹一时间失去平衡,从树上跌落到地上。
摄影师表示,在猎豹交配的季节,母豹会花费7-8天的时间主动向公豹示爱,这让公豹也有些吃不消。在这种情况下,公豹会逃到树上,吸引母豹继续追求。
相关阅读
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邹伟、余晓洁)加入了外国国籍,就不能再保留中国国籍,这是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然而,加入外国国籍又未注销中国国籍的实际上的“双重国籍”在我国已不是个例。
“双重国籍”的出现有哪些原因?带来了哪些管理难题?如何才能有效消除?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的部分常委会委员,26日在分组审议出境入境管理法草案时就此发表意见。
“改革开放以来,有较大数量的留学人员和以其他方式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在取得外国国籍后,并不报告,拥有的中国居民身份证还保留着,户口也没有注销。”陈宜瑜委员说。
陈宜瑜认为,根据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的规定,上述这类人从国籍上说应该算是外国人,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回国时继续使用中国公民的居民身份证,甚至还更换了二代身份证,出现难于依法管理的情况。希望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办法。
除了“双重国籍”人员自身的因素,金硕仁委员还指出出现“双重国籍”的另一种情形——
“我国公民在境外加入外国国籍后,到我驻外使领馆申请退出中国国籍。但由于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公安机关未能及时注销已加入外国国籍人员的在中国的国籍信息,此类人员继续保留着国内户籍。”
“虽然在法律意义上是无效户籍,但在我国户籍管理机关继续显示为有效户籍,人为造成‘双重国籍’。”金硕仁委员说,这不仅与我国国籍法相悖,也给公安机关外国人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同时,在办理涉外行政、民事、刑事案件等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麻烦。
由此,金硕仁委员建议,国家建立统一的出入境管理和我公民在境外加入外国国籍信息平台,实现有关管理部门信息共享。
韩寒手稿
2012年中国文化界最大的肥皂剧莫过于所谓的“方韩之争”,一场并无真凭实据的代笔指责,持续到现在都还没有消停的迹象。韩寒第一次在论战中沉不住气,不但起诉,还拿出《三重门》的手稿出版成书,希望以此证明清白、平息争议。虽然事与愿违,方舟子不仅没有偃旗息鼓,反而不断在微博上公布从手稿中挖掘到的似是而非的证据,继续声称大获全胜,但《光明与磊落》也在争议中热销。从网络上的留言与评论来看,这本书的购买者主要是被方舟子的指责所激怒的忠实韩粉与少部分看热闹读者,因而其销售后劲尚需观察。
据新华社电 欧洲联盟官员19日说,欧盟内部已达成原则共识,同意暂时中止对缅甸的经济制裁。
不愿公开姓名的欧盟官员告诉美联社记者,决定将于23日在卢森堡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上宣布。暂时中止的制裁措施涉及超过800家缅甸企业和近500名个人,还包括一些发展援助项目。欧盟官员说,制裁措施暂缓期限为一年,但欧盟可能在决定执行6个月后重新审议是否继续。与此同时,针对缅甸的武器禁运措施不在暂缓范围。
法新社评论,暂时中止对缅经济制裁,将给欧洲企业带来合作空间。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欧盟外交官说,欧盟正考虑与缅甸协商开发协议以及特惠贸易协定。
缅甸总统吴登盛去年上任后推行政治改革和民族和解以来,美国、日本等国相继着手放松对缅甸制裁。
中新社悉尼4月17日电 (记者 朱大强)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17日宣布,澳大利亚最早从今年开始提前从阿富汗撤军,从而使大部分驻扎在阿富汗的军队在2013年底前回到澳大利亚。
吉拉德宣布的这一计划比此前2014年撤军时间表提前了一年。面对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等城市遭到塔利班的袭击事件,澳大利亚外长卡尔稍早前就表示,不会阻止澳大利亚军队在2014年从阿富汗撤出的原计划。而鉴于目前的形势,进一步提升阿富汗安全部队的战斗力是很必要的,澳军还将继续承担培训和指导工作,并促进阿富汗建设,但澳军不会在阿富汗长期驻扎下去。
明年是澳大利亚的大选年,很多选民呼吁澳军尽快撤出阿富汗,使澳军官兵回国与亲人团聚。澳反对党人士也说,澳大利亚在阿富汗战争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有32名澳军人在执行任务时牺牲。
吉拉德表示,澳军已为阿富汗的治安做出了贡献,相信阿富汗已具备控制局势的能力,所以大部分驻阿澳军将在2013年底撤出。但撤军需要一个过程,将逐步退出执行前线任务,而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澳大利亚将继续向阿富汗提供支持。(完)
10日晚上,一只野猪下山觅食,闯进了高淳县东坝镇茅上村张先生家的藏獒基地内,扑咬一群小藏獒。这一切被正在休息的小藏獒“爸爸”大傻看见了,大傻护崽心切冲了上去,与野猪进行搏斗。经过近一小时的搏斗,野猪的喉管被咬断,断气了,这场大战以藏獒完胜而结束。
藏獒护崽咬死下山觅食的野猪
11日上午11点许,来到张先生家的藏獒基地。藏獒基地内,一只小藏獒受了伤,脚有点跛。两只大藏獒陪伴在它的左右,见到生人靠近,一阵狂吠。两位村民抬着一个红盆,里面放着一只死去的野猪。这只野猪有90斤重,喉管被咬断。
张先生介绍,两只大藏獒,黑褐色的是爸爸,叫大傻;毛发黄的,叫金凤,是妈妈,它们育有10只小獒。有点跛脚的小藏獒,是晚上被野猪咬伤的。前天晚上8点多,自家东边靠近大山的一侧,有个小门没关,这只野猪就拱了进来,并从藏獒基地围栏边的缝隙挤了进去。
围栏内,一窝小獒在沙地上玩耍。野猪发现小藏獒,发疯似地冲上来,对着一只小藏獒撕咬起来。这时,大傻发现了野猪,由于自己被关在笼子里,无法上前救护小藏獒,就狂吠起来,拼命用头部撞击笼子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
张先生听见响动后,急忙跑出屋查看,发现小獒被野猪咬了,急忙拿着小棍子去驱赶野猪,但是野猪不怕人,继续围着小藏獒们撕咬,时不时还向张先生露出獠牙。看着护崽心切的大傻,张先生便打开笼子,让大傻去驱逐野猪。笼门一开,大傻一个箭步就扑了上去,与野猪开始互相撕咬。这只野猪别看未成年,但是体形较大,毫不示弱,用头部去拱藏獒。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搏斗,大傻咬住了野猪的颈部,野猪也慢慢没了力气。
张先生见状,怕大傻可能会咬死野猪,上前去拽大傻走,大傻不松口,后拿着棍子打大傻,大傻依然不松口。直到大傻咬断野猪的气管,野猪不动弹了,它才松口。
护崽藏獒的体重比野猪重一倍
张先生的藏獒基地内养了13只成年藏獒,还有十几只藏獒崽子,这些小崽子都是张先生家成年藏獒自行繁殖的,其中大部分是大傻和金凤交配繁殖的。据张先生介绍,他酷爱藏獒,自己养的一只藏獒曾一胎产下18只小藏獒。他饲养藏獒很舍得花钱,曾花280万元购得一只叫高原王的藏獒。而大傻和金凤买来的时候是小崽子,总共花了不到30万。经过张先生精心饲养,大傻和金凤都成年了,现在两岁多一点,前不久刚刚产下10只小藏獒。
张先生说,被咬死的野猪还是蛮凶悍的,它不过90斤,而大傻的体重足足有180斤。
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记者邹伟、方列)记者2日从公安部获悉,日前,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浙江、安徽、上海、江苏、重庆、山东6省市公安机关集中行动,全环节摧毁一个特大跨省地沟油犯罪网络,捣毁炼制地沟油“黑工厂”“黑窝点”13处,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00余名,现场查扣地沟油3200余吨。
去年10月21日,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李某等人涉嫌炼制地沟油。浙江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经近5个月的艰苦侦查,查明犯罪嫌疑人李某及其家族犯罪团伙的犯罪事实。该团伙把从各地收购的废弃油脂加工熬制成半成品油,销售至安徽、上海、江苏、重庆等地的一些油脂公司,这些油脂公司加工后再以食用油的名义销往食品加工企业,制成食品和火锅底料等。仅2011年1月至11月,李某犯罪团伙的销售收入就达1000余万元。
案件上报后,公安部高度重视,立即成立指挥部,调度部署相关地区公安机关深入侦查。为确保一网打尽、全环节摧毁这一特大地沟油犯罪网络,3月21日,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安徽、上海、江苏、重庆、山东6省市公安机关集中行动,抓获全部主要犯罪嫌疑人。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尽管“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地沟油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在当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地沟油收集、储运、处理等监管机制的情况下,仍会有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一些油脂企业在暴利驱使下,丧尽天良、顶风作案,继续进行地沟油犯罪。对此,公安机关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总体安排,今年继续深入推进“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重点开展深化打击“瘦肉精”“地沟油”犯罪、全面打击销售“病死猪”犯罪、打击制售假药犯罪等“三大战役”。特别是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对“地沟油”犯罪,不仅要坚持露头就打,发现一起、及时打击处理一起,对顶风作案的不法分子予以迎头痛击,而且要坚持一打到底、除恶务尽,切实严防漏网之鱼、严防死灰复燃、严防继续危害社会,坚决维护老百姓的餐桌安全。
北京时间3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群可怕的土狼试图猎杀一头小象,结果,保护意识很强的母象拼命反击。一群游客恰巧目睹了这个扣人心弦的战斗场面。
幼象离开母象时,这些有点像狗一样的哺乳动物抓住时机猛扑上去。但幼象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到潜在的巨大危险。警觉性很高的母象发现敌人来犯,立即投入战斗。一场生死较量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6只土狼从背后偷袭幼象,想将其击倒。母象大怒,迅速展开反击。母象朝着这些凶残的动物狂奔,其实力足以震撼土狼。身后连根带起的几个大树就是母象力量的证明。这头庞大的母象摆动着象鼻,用厚重的大脚用力踢来回打转的土狼,土狼很快就被驱散。紧接着,母象回到幼象身边。不幸的是,小象的尾巴在这场激烈的遭遇战中被土狼咬掉了,但其他地方好像并未受伤。
一群受到惊吓的游客见证了这场残酷的遭遇战,他们都希望母象取得胜利。当时,非洲旅游公司“视野”(Eyes)的导游詹姆斯-维尔斯在博茨瓦纳的利亚尼托灌木区,正带领这群游客观光。
这个50岁的芝加哥人表示:“我们刚从3辆车里出来,就听到一头大象发出尖叫声。于是我们循着声音的方向找去,发现两头母象和两头小象,约10只土狼试图捕杀一头小象。它们等待时机,小象走到一块空地时,两三只土狼冲了上去。然后母象赶走这群试图攻击幼象的土狼。小象单独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10秒钟,母象就回来了,变得更加愤怒。”
维尔斯说:“母象不顾一切地反击土狼,几棵树都被它撞倒。土狼攻击计划失败,消失在母象扬起的尘土中。幼象的尾巴被土狼咬掉,但并无大碍。在非洲,你会经常看到大象没有尾巴。我们看到的这一切真是太扣人心弦了!”(孝文)
国际在线专稿:据《今日日本》2月10日报道,东京反核活动团体称,2月9日东京已有25万人联名上书要求就是否继续使用核能发电进行公投,这一数字已经满足日本法律所规定可举行公投的条件。
据报道,此次联名活动开始于12月10日,至今反核团体已收集了25万人签名,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达到所有选举人1/50比例(21.4万人)的标准线。若得到批准,所有16岁以上的东京人,包括有永久居住权的外国人都能参与公投。
日本2011年地震和海啸灾难及福岛核危机发生后,很多民众希望政府停止使用核能,或减少核能占发电量的比例,发起反核运动。在日本,核电站运行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民众可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允许东京电力公司继续运行其核能项目。
中新网10月5日电 综合报道,日本农林水产大臣鹿野道彦4日表示,日本将在今年晚些时候继续开展南极海域的捕鲸项目,并称,为防止活动分子的阻挠,此次行动将采取更为严格的安保措施。
近年来,日本捕鲸船和反捕鲸团体“海洋守护者协会”之间冲突不断。最近的一次捕鲸行动就因为双方在公海上的多次对峙而被迫中止。此前,许多人认为日本今年将不会继续进行捕鲸活动。
然而,鹿野道彦4日表示,今年的捕鲸将照常进行,并且将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保护捕鲸船只的安全。预计捕鲸行动将在12月开始。
商业捕鲸自1986年起已被禁止。而日本称其在南极和西北太平洋海域的行动是科研捕鲸。国际社会允许以研究为目的的少量捕鲸行为。日本政府称其捕鲸项目能为国际社会提供鲸鱼数量的资料,以便作为修改商业捕鲸禁令的参考。日本希望通过科学调查完全取消捕鲸禁令。
而反对者称日本的科研捕鲸仅仅是为维持其国内日渐萎缩的捕鲸产业而打的幌子。“海洋守护者协会”多次尝试阻挠日本的捕鲸行动,并表示也将努力阻止今年的捕鲸行为。
去年,一艘“海洋守护者协会”的船只在与一艘日本捕鲸船相撞后沉没,船长被捕,并被带往日本接受审判。
新西兰外长麦卡利5日发表声明,强烈批评日本政府将继续在南极海域的科研捕鲸行为,称其“完全没有尊重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国民表现出来的强烈担忧。”麦卡利指出,日方以科研为目的在南极海域捕鲸“非常可疑”。另一方面,针对“海洋守护者协会”表示此次也将继续干扰一事,麦卡利警告称应避免相互危害人身安全的行为。
澳大利亚政府也已发表声明,批评日本继续科研捕鲸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