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11日,美国纽约唐人街的一处华人商铺区发生爆炸起火事件,导致建筑内部发生部分坍塌,已经造成十余人受伤,其中包括前来救援的消防员,部分人伤势严重。大批警察和消防员在现场紧张救援。 中新社纽约7月11日电 (记者李洋)当地时间7月11日,美国纽约唐人街的一处华人商铺区突然发生爆炸起火事件,导致建筑内部发生部分坍塌,已经造成十余人受伤,其中包括前来救援的消防员,部分人伤势严重。 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批警察和消防员在现场紧张救援,事发建筑周围已经拉起了数条警戒线,众多华人民众驻足围观。 纽约消防局助理局长博伊斯(RobertBoyce)向记者介绍救援进展。他说,爆炸发生在商铺建筑的一楼,随后引发了火灾,并导致建筑二楼坍塌。纽约消防局透露,目前有12人在这起事件中受伤,其中有多名消防员。 消防局方面表示,他们在接到报警3分钟后就赶到现场救援,赶到现场的时间是11日12点45分(北京时间12日凌晨0点45分),大约过了约一小时后才控制住火势。 博伊斯表示,这片区域是商用和民宅混杂的建筑区。他表示,会就有关建筑是否违反防火规范而进行调查。 事发建筑内部受到严重破坏,外部有多块玻璃碎裂。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消防员从事发建筑内清理出大量残骸。一家巴士售票处和一家美容店在此次事件中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记者看到,大批救援人员打开紧急照明灯进入楼内深入勘查。 有现场目击者对记者表示,事发时楼外浓烟滚滚,景象“有些吓人”。他说,有华人受伤者,而且有伤者在被救出时已经昏迷。另有目击者表示,爆炸发生时有“巨响”,浓烟味持续20分钟。 事件原因目前还在调查中,已有媒体报道说,爆炸是天然气导致。作为“防范措施”,纽约供气部门已切断了唐人街事发建筑的天然气供应。 纽约唐人街历史悠久,不仅有众多商业区,也有不少住宅区,近年来虽然改建或新建了一些新建筑,但众多建筑依然老旧。
航天飞机“游”过纽约
成功穿越大桥
众人驻足观看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4日消息,近日美国航天飞机踏上了新征程,不过与曾经天空中飞行不同,这次它在则漂浮在水上。
根据每日邮报报道,为了可以使航天飞机顺利的运往航天博物馆,纽约方面特意开辟了水上道路。从新泽西出发的航天飞机将向自己的新家驶去。
为了一睹航天飞机的风采,纽约皇后区和布鲁克林区附近的岸边聚满了人去,所有人都在为他们曾经的英雄欢呼。此后航天飞机将在纽约开始展览,预计的开始时间在7月中旬。
市民岸边观看发现号
发现号踏上新征程
美国当地时间4月17日,航天飞机从华盛顿起飞,来到了纽约。当时一架波音747飞机搭载着“发现号”从佛罗里达的航空中心出发,在近2000名工作人员、嘉宾的欢呼声中,飞往首都华盛顿,今后它将展示在公众面前。
在飞往华盛顿的欢送仪式上,美航天局的指挥官史蒂夫表示:“很高兴可以再一次见到它,它是我们的英雄,未来发现者将在博物馆安居,所有人都可以欣赏到它的风采。”
“发现号”1984年开始服役,共完成39次飞行任务,运行超过2亿公里,2011年3月9日,“发现号”成功着陆,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次飞行,从此美国的航天飞机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甄嬛传》原声大碟出炉 二十载后再度操刀影视音乐
刘欢:不在意报酬 只在乎“值得”
刘欢,不喜曝光,不爱受访,自称习惯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懒散生活。然而,此次操刀大型古装剧《甄嬛传》的全部音乐,历时三个多月,全情投入、心无旁骛。不仅把全部剧集通看三遍,创作期间还曾到横店探班拍摄现场。
刘欢如此花费心力只因导演郑晓龙,二人的交情要上溯到1993年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刘欢透露,“我很多年不干这事儿了(不帮电视剧做音乐),这次纯粹是因为和晓龙导演的私交被拉上了‘贼船’。”对于刘欢这样量级的乐坛人物,现在选择去做某件事都以“值得”和“交情”为先,“经济考量”次之,因此刘欢现在做的好多事儿都是从兴趣出发。而对于国产剧投资方普遍轻视甚至忽视原创音乐的现象,刘欢既表示可以理解,但同时也不无担忧。
二次合作:无法拒绝
北京晨报:郑导是怎么说服你的?在创作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刘欢:他找我,我无法拒绝。1993年《北京人在纽约》时我们第一次合作,这么多年的交情,郑导对我很信任,我也很相信他的作品,如果是好片子,值得给它添把火。而且现在大家一谈流行音乐,动不动就是歌曲,我觉得可以在音乐方面做点事。
郑导的前期工作很到位,故事处理得特别好。其实像这类电视剧很容易注水的,别人一拍指不定水成什么样呢。郑导现在压缩到70多集,除了中间有一部分是王爷和甄嬛的抒情戏,前20多集和后20多集剧情紧凑到我加音乐时根本没有匝口。比如转场时,本应该能用音乐衔接,结果连这个间隙都没有。
北京晨报:这部戏在音乐方面最难解决的是什么?
刘欢:做插曲时在美国,还没看过全部剧集,但有几首插曲需要提前介入,因为拍的时候有些镜头演员要对口型。像《菩萨蛮》、《采莲》等必须先写出来,不然演员不知道唱什么。再回来做音乐时,整部戏看了三遍,做之前看了一遍,然后70多集的音乐,我是一集集放上去,最后放完又跑了一遍。那三个月专心于此,其他什么事儿都没干。
最难解决的算是画面的伴奏。比如她(某嫔妃)弹奏古琴,他(果郡王)吹笛儿,这俩乐器你做音乐时得有,但只有这俩也不行,形成不了伴奏,还得配上管弦乐,挺麻烦;还有,拍摄时演员是胡乱吹奏的,你作曲时还得对上他手部的动作。
北京晨报:听说你还特意到横店去探过班?
刘欢:去横店呆了一两天,因为设计音乐要把音乐的风格弄得跟场景的空间感一致,比如音乐弄大了,但它屋子没那么大,听起来就会有间离感;大殿很宽敞,但音乐写得很小,空间感也有问题。
北京晨报:《北京人在纽约》的创作过程有这么耗费精力吗?
刘欢:那时更麻烦,我是后期介入,全剧组就我一个人没去过纽约。他们已经拍完了,同期录音没法修正,不可能再做什么改动。音乐只能对着成片的可能性去做。每天做出一集、套一集,合适了就去录,录完再去贴。
北京晨报:给你的时间比《甄嬛传》宽裕吗?
刘欢:原本打算11月播,我觉得三四个月挺宽裕,但是《北京人在纽约》的总赞助商是个汽水品牌,厂家希望在夏天播。播出提前后,不到一个月我完成几十条音乐,7首歌。如果再多一个月要精致很多。
主题曲传唱:不如从前
北京晨报:这次的主题曲不及《少年壮志不言愁》、《千万次的问》、《好汉歌》等传唱度?
刘欢:我自己做的时候就想到了,但不想去考虑。做影视音乐,首先要跟作品内容和风格贴合,一致了才能相得益彰,我不想观众有跳跃感。如果大家真是喜欢,难点也会去学。如果一开始就想着传唱度,往往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北京晨报:上世纪90年代,歌手演唱影视剧主题曲的现象很普遍,现在为什么唱的人和流传的歌越来越少了?
刘欢:原因很复杂,第一,剧组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很大;第二,媒体很分散,大家着眼点多;第三,现在电视台播放片子都是掐头去尾,毫不留情地贴上广告,以前声音还保留,主题曲也能听到;第四,现在电视剧题材太丰富,量也大,影视歌曲都跟抒情戏相关,像警匪题材写歌就比较难。
北京晨报:你提到画面和音乐不搭,这种现象在国产剧中普遍吗?
刘欢:普遍,拍的时候没音乐,做后期时又不考虑,观众看的时候特别痛苦,演员在里面弹的琴、吹的笛,手全都对不上,一看哪也不挨着。我记得有场王爷帮甄嬛过生日的戏,王爷吹着笛子出来,音乐和手都要对上,必须严丝合缝。
创作音乐:稿酬太低
北京晨报:你提到大多数剧组不愿意投入,那给音乐人的稿酬大概是多少?
刘欢:我只能说和主演片酬差距巨大。一个一线音乐人每集稿酬大概一万元。这个很现实,公司卖片,电视台看的是演员和导演,不会因为歌曲去买一个剧。从经济角度看,真搭不起这工夫。我愿意去做,跟钱没关系,一是交情,二是值得。如果靠这个挣钱,早饿死了。
北京晨报:现在音乐市场都不景气,你怎么看“唱片已死,音乐还在”?
刘欢:唱片快成笑话了。创作者费了这么大劲,正版唱片就卖几千张,《甄嬛传》原声大碟首发三千张,这就是正版唱片的销量。
不仅仅是创作欲望。现在做音乐是要投入的,乐手、录音棚是要付钱的,你把他们都榨干了,他们怎么弄呀。现在不是积极性的问题,是生存问题。过去说出唱片是赔本赚吆喝,现在连声都听不到了。
高校任教:坚持二十年
北京晨报:腿部手术以后休养两年,现在恢复得怎么样了?当时网络上有你拄拐的照片,看似瘦了不少?
刘欢:挺好的,那是减肥减的,有一段生活很规律。现在体重又回去了。去年有段时间在美国陪孩子,每天六点半起床做早饭,然后送孩子到学校,回家路上到健身房锻炼,两个月减掉18公斤。
北京晨报:还一直坚持在对外经贸大学任教吗?
刘欢:是。每年三个月,我教的是西方现代音乐史。学生们是选修,他们希望多懂点,但做这个的老师越来越少,又挣不到钱。既然我能做就去做点。二十多年了,习惯了。
北京晨报:还有个题外话,今年春晚你的歌曲有两个话题是热点,一是不走音,二是“淘宝体”?
刘欢:我不淘宝,真不知道那个字(“亲”)是淘宝体。那个地儿就需要一个字,有一次看新闻,好像成都交管局宣传交通规则用的就是这个字,我以为是流行新鲜词呢。
晨报记者 冯遐
-新闻链接
刘欢签售不输年轻偶像
晨报讯(记者 王琳)昨天,刘欢带着《甄嬛传》原声专辑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办签售会。
尽管刘欢实在算不上偶像派,但签售会现场却也得到了偶像歌手的“待遇”,“欢哥”的叫喊声不断。昨天,刘欢一席便装亮相,与他一起到场的还有演唱了《甄嬛传》中多首插曲的女歌手姚贝娜。刘欢一出现,便引起一阵骚动,大家纷纷掏出相机、手机拍照,闪光灯狂闪的架势一点也不输于年轻偶像歌手。
尽管刘欢谦虚地说《甄嬛传》的原声专辑制作仓促,但现场购买专辑的歌迷却对刘欢的作品评价颇高,称他的音乐最能打动人心。由于“欢哥”近年来鲜有类似签售会举行,所以不少歌迷签名后,还要求合影。刘欢近几日的出镜率颇高,上周六在高晓松音乐会上他解开发辫狂甩头发的一幕让人印象深刻,刘欢昨天笑称自己当时确实有点“疯”,“不过是情之所至,《好风长吟》这首歌会让演唱者情绪高涨。”现场工作人员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刘欢昨天签售了超过一千张专辑。
晨报记者 史春阳/摄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7月2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世界上最大的核能生产国美国公布了其第一份有关是否需要在日本福岛核灾难之后提高安全标准的详细公开研讯报告。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的特别工作组表示,导致日本核危机的一系列事件不可能在美国出现,同时建议将更多精力用在如何应对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上。
尤为重要的是,美国核电站需要采取措施应对超出设计承受能力的风险,即核电站设计时并未考虑的因素。美国的很多老核电站可能不具备很强的抗震、抗洪以及抵御其他风险的能力。以下盘点的是美国年代最悠久的九座核电站。
1.新泽西州牡蛎湾核电站
Exelon公司的牡蛎湾核电站座落于新泽西州汤姆斯河附近,1969年9月投入运营,是美国历史最久远的核电站。检查人员指出,如果电力供应中断,紧急排气程序将导致反应堆所在建筑内氢不断积聚,这种积聚据信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与牡蛎湾核电站一样,福岛核电站的沸水堆也采用Mark I安全壳系统。根据核能管理委员会特别工作组的建议,这种反应堆需要可靠的加固型排气设计。(福岛以及美国31座沸水堆中的巨大多数均采用加固型排气设计,特别工作组建议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可靠性。)
2.纽约九哩岬1号机组
联合能源公司的九哩岬1号机组座落于纽约奥斯威戈附近的安大略湖东南岸,是美国运营时间第二长的核电站。这座核电站1969年11月投入运营,与牡蛎湾核电站相同,同时也采用相同的设计。根据日本核事故后进行的检查,这座核电站的主要缺陷集中于灭火系统、洪水检测以及建筑物排水系统。对牡蛎湾核电站进行的检查也发现类似问题。
问题虽然相似,但两座核电站面临的未来不尽相同。Exelon公司2010年宣布,根据与新泽西州监管部门达成的协议,牡蛎湾核电站将在2019年关闭,较原计划提前10年。监管部门曾要求这家公司建造昂贵的冷却塔。九哩岬核电站2006年再次获得批准,将一直运营到2029年。美国的核能发电比重只有20%,每年的耗电量高的惊人,接近7990亿千瓦时,超过法国和日本核电站的发电量总和。
3.纽约京纳核电站
京纳核电站座落于安大略湖沿岸,距离纽约罗切斯特东北部20英里(约合32公里),1969年12月投入运营。检查人员指出这座核电站存在一系列问题,大部分应急设备和其他基础设施均无法抵御地震风险。
检查人员表示:“进水构筑物内的蒸汽加热管不具有抗震能力,一旦发生故障便会导致安全相关设备的运转出现软肋。柴油和电机驱动的消防泵也不具有抗震能力,一旦罢工便可导致灭火系统和水龙带卷盘无法使用。进水构筑物内通往供热锅炉房的天然气管道同样不具有抗震能力,一旦发生故障便会导致额外的火灾风险。”但检查人员仍旧指出,这座核电站符合当前所有与抵御火灾和洪水有关的执照要求。
中新社纽约4月30日电 (记者 李洋) 世贸中心一号楼当地时间4月30日取代帝国大厦,成为纽约最高建筑。这是世贸重建工程迄今最具标志性的事件。
纽约与新泽西港口事务管理局和世贸中心一号楼业主30日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表示未来一定会让该楼“发挥最大的效益”,重现原世贸中心南北塔楼的辉煌。
世贸中心一号楼当天举行了象征性的纪念仪式,工人们合力竖起了新的钢筋,旨在表示该楼的高度已超越帝国大厦。帝国大厦高381米,而世贸中心一号楼目前的高度为1271英尺(387.4米),比帝国大厦高出约6米。
中新社记者30日来到世贸中心一号楼施工现场,看到建设工程依然照常进行;媒体记者和围观民众大大增加,不少人都在大楼前拍照留念,不约而同地称“这是纽约的骄傲”。
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发表声明,对纽约拥有的新一座最高建筑表示热烈祝贺,称“该楼集中反映了纽约人的决心和力量”。他还向该楼的建设者们表示感谢。
世贸中心一号楼的设计高度是1776英尺(541.3米),象征着美国通过《独立宣言》的1776年,而屋顶高417米(1368英尺),象征原世贸中心北塔的屋顶(417米),观景台及最高的可使用楼层高415米(1362英尺),象征原世贸中心南塔的屋顶(415米)。
上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原世贸中心南北塔楼一度是纽约最高建筑,还曾短暂成为世界最高建筑。南北塔楼均毁于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同时有约三千人罹难。
世贸中心一号楼于2006年在南北塔楼原址附近开建,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届时该楼将有望摘取“西半球的最高建筑”、“世界第三高建筑”等多个头衔。(完)
中新社纽约4月29日电 (记者孙宇挺)29日中午时分,一辆汽车在美国纽约市布朗克斯区坠毁,造成七人死亡,其中包括三名孩子。
据纽约警方称,车子失控后从纽约布朗克斯河大道的一处立交桥上坠落近三十米落地。纽约消防局一名发言人透露,所有死者都是车内的人。纽约电视一台的消息称,车内七人全部死亡。
报道称,死者既有孩子又有年长的人。七人中有三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两名中年人和两名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但目前还不清楚这些人之间是否为亲属关系。
报道称,事故发生在当地时间中午12点半左右,当时车子正沿着布朗克斯河大道往南行进,出事地点位于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靠南方位附近。一位警方发言人称,当时车在公路左侧的超车道行驶时失控撞向中间护栏,然后反弹向右越过两条车道后,冲出立交桥的护栏,底朝天落地。
纽约电视一台称,为什么出现失控的状况,警方还在调查之中。
有报道引用目击者告诉警察的消息说,当时车子好像出现爆胎的事故。
据报道,车子坠落地点是一处树丛,未伤及其他人或者动物园的动物。完
真空仓概念图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可以设想一下,早晨人们能够从英国伦敦进入一种特殊运输机,45分钟之后便能抵达美国纽约的办公室。如果这种公共运输工具在未来得以实现,这将并非是人们想像,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
“真空管运输机(ETT)”是一种不通风、无摩擦的运输器,据设计师称,它比列车或者飞机更安全、成本更低,静音效果更佳。
横跨美国仅需45分钟
不通风的真空管运输机设置6个座位,重量为183公斤的旅客舱时速可抵达4000英里,比传统运输方法使用更少的能量。从而使乘客从纽约旅行至洛杉矶仅用45分钟,从纽约至中国仅用两个小时,或者环游世界一周仅用6个小时。
真空管运输机的设计师认为,该运输系统通过减少空气或者滚动阻力,每千瓦小时的运输能力是电动汽车的50多倍。他们想像这款新型运输机将以快速客运机运行,同时,对应地像汽车大小的运输舱在高速公路上形成运输网络。
设计师指出,真空管运输机系统的建造成本非常低,仅是高速公路系统成本的四分之一,高速铁道系统成本的十分之一。
尽管真空管运输机从设计上可实现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而乘客仅处于最小重力加速度,目前这种超级运输机的物理原理尚未公布。
真空管运输机这一名称是由机械工程师达里尔-奥斯特(Daryl Oster)命名的,1997年他申请了这项技术专利权。此后奥斯特设法取得建造许可权,来帮助完成这种运输机系统的设计建造。
但是之后进行了几次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标,多数是在韩国进行,该运输机系统项目仍未被启动。(悠悠/编译)
相关阅读
科学网(kexue.com)讯 今年是泰坦尼克号沉没一百周年,在那次人类最奢华的旅行当中,不少名人未能逃离厄运,同时也有一些幸运儿因为种种原因避开了那次灾难,一起来看下六位当时准备登船却又没有登船的名人们,包括世界闻名的小说家,发明家和当时的美国首富。
1、古列尔莫-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
意大利著名发明家,无线电报的先驱和1909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得主,被称为“无线电之父”。当时有人免费赠给他一张泰坦尼克号的船票,但是在泰坦尼克号出航前三天马可尼却先登上了卢西塔尼亚号(Lusitania,英国远洋邮轮,1915年被德国潜艇击沉)。后来他女儿Degnal解释道,马可尼更愿意上卢西塔尼亚号是因为他的速记员也在那艘船上,而他当时还有一些学术论文需要完成。
后来有议员断言马可尼利用自己的无线电技术拦截了当地的军事政治信息,然后将信息卖给美国纽约时报,为此马可尼曾被意大利参议院穷追猛打。当时由于没有登船逃过一劫,马可尼一度被称为英雄,但是后来也有人声称如果马可尼带着自己的无线电设备登船说不定可以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有趣的是三年之后马可尼再次勉强逃过了一场海难。在完成当时最后一次海上航行后,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而马可尼恰好在这之前下了船。
2、米尔顿-赫尔希(Milton Snavely Hershey)
他就是赫尔希糖果的创始人。我们今天吃的好时 Kisses,好时牌巧克力酱都是由他最初一手开创的,美国宾州还有一座小镇就以赫尔希的名字命名,被人们称为“好时镇”或者“巧克力小镇”。当时他和他的妻子正在法国过完了一个冬天,准备乘坐泰坦尼克号回美国。史料学家 Tammy L. Hamilton 称有当时的档案记载,好时当时在美国的订单出了一些差错,所以他们提前登上了德国班轮 Amerika 号回到美国。而这艘 Amerika 在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事件中也作为脚注中的一条在事发前给泰坦尼克号发送了关于冰山的无线电警告。
3、J.P.摩根(J. Pierpont Morgan)
这位当时74岁的,颇具传奇色彩的银行家当时被人们称为“华尔街的拿破仑”,他是美国通用电气和美国钢铁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并且在1907年的金融危机中,仅靠自己一人借贷的能力就几乎挽救了美国整个银行系统。
除了他在美国本土的多项投资以外,当时他正合并了英国白星条邮轮公司(泰坦尼克号即使此公司所有的邮轮)。他曾与1911年订购了泰坦尼克号上的头等套房,但是后来却滞留在了法国风景名胜地Aix继续享受晨间的按摩和温泉。
“再多的财产损失都比不上人的生命。”在沉船之后,摩根接受了纽约时报的采访,“这样的损失才值得我们感到痛心,这件事真是太可怕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7年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女主角露丝所住的头等套房就是以摩根没有登船享用的那间套房为原型设计的。
4、亨利-克莱-弗里克(Henry Clay Frick)
著名的匹兹堡钢铁大亨,同时也是没有登船的J.P.Morgan的生意合伙人之一。当时由于他妻子意外扭伤了他的脚踝,他不得不取消泰坦尼克号之行而留在意大利的一家医院进行疗养。
5、阿尔弗雷德-格温-范德堡(Alfred Gwynne Vanderbilt)
这位当时34岁的坐拥千万资产的运动家,是美国铁路和航运大王范德堡家族的继承人。当时他取消航行是已经很晚了,以至于事发之后媒体一度断定他已在船上逝世。这次航行的取消同时也直接导致他成为三年后被德军击沉的卢西塔尼亚号上最有名望的受害者之一。
6、约翰-瑞利-马特(John Raleigh Mott)
此人和其他六个人相比可能名气没有那么大,但他实际上是一位影响力巨大的宗教领袖。他曾是国际基督教青年会(YMCA)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协助开创了基督教普世教会行动。他于1946年由于在YMCA的工作以及对二战难民的援助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当时他和一位同事都得到了来自英国白星条邮轮公司赠送的泰坦尼克号免费船票,但是由于在欧洲的工作繁忙,他拒绝了那次航行,从而逃过一劫。当他后来到达纽约并得知这场悲剧时,向纽约时报的记者表示:“我想我当时是受到了上帝的召唤,上帝告诉我我们在欧洲的工作远远没有完成,这就是我当时留下的理由。”
如今有很多现在在大西洋两岸(北美和欧洲)都有亲属的家庭称当年家里有亲属本应出现在泰坦尼克号上,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也因为这次事件后留在了欧洲,并在欧洲有了自己的新家庭。
实际上在事发后很短的时间内就有媒体注意到了这一奇怪的现象,并称他们为“6904个恰好错过泰坦尼克号俱乐部”。比如一位当时没有登船的人后来称,“我当时考虑再三,还是认为泰坦尼克号的船票太贵了而取消了那次旅行。”
再后来俄亥俄州一家媒体对这个“俱乐部”进行了专访,现在这个组织的118337名成员都是当时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泰坦尼克号处女航或者在出发前临时改变主意的人们。(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资料来源煎蛋网,科学网整理
环球网记者李宗泽报道 据美国中文网10月4日消息,占领华尔街的示威者5日晚间将举行最大一次抗议行动。据称,抗议活动还会进一步升级。
报道援引《纽约每日新闻》消息说,纽约运输工人工会主席约翰·萨姆尔森说,到时将会造成巨大的混乱。按照计划,5日下午4时30时,抗议大公司贪婪和收入不平等的人们将从华尔街游行到纽约市政厅,预计这将是抗议浪潮中最大的一次行动。工会、社会团体、大学生和失业者称自己是“99%”,“他们受到控制着美国财富40%、却遭到只占总人口的1%的最富有阶层的剥削”。
纽约大学教授安德鲁·罗斯呼吁:“加入我们的队伍,抗议警察在布鲁克林大桥上逮捕700名游行抗议者,而破坏经济的银行巨头却充分享受自由”。
有消息称,届时将会有大批示威者被逮捕。约翰·萨姆尔森已经向联邦机构提出,禁止纽约市警察局征用城市公交运输车来转移被逮捕的抗议示威者。
交通工人工会说,8日在纽约,至少5辆公交车乘客被赶下来,警察下令司机转移700名被拘留的示威者。约翰·萨姆尔森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了美国宪法,警方在紧急情况下的职责应该是保护平民。他说:“我们打算施压制止纽约警察逮捕民众。”“纽约警察局的行动,使得更多支持者加入‘占据华尔街’的示威者行动”。一位60岁的越战老兵约翰•彭尼说。 “我们不会离开,我们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受茶党支持的自由主义观点的示威者表示,“他们是在模仿阿拉伯之春中东和非洲推翻暴政的革命行动”。
报道称,目前在波士顿、亚特兰大、丹佛、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和匹兹堡金融区,都出现占领华尔街行动的模仿者。即使在爱达荷州博伊西,一个人口只有20.5万人的小城市,也定于5日举行示威活动。同时,活动组织者开始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包括布拉格、法兰克福、多伦多、澳大利亚墨尔本、东京和爱尔兰科克,组织支持活动。目前已有1000多人签名表示将于本月22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举行抗议示威活动。
飓风到来 北卡州居民很从容 很淡定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披露,飓风有可能在美国当地时间26号晚上,也就是北京时间今天(27日)早晨影响北卡罗莱纳州。不过,曾经经历过飓风洗礼的北卡州居民对此表现的很从容,他们在离家前照例用胶合板封上自家的窗户,并在板子上写下"BYE,IRENE,PLEASE PASS US"。
按照对飓风的线路预测,飓风“艾琳”有可能和北卡擦肩而过,也有可能登陆。最大的可能是掠过北卡部分突出的地区,然后沿着海岸线向北。到了当地时间的27号下午,也就是北京时间28号的凌晨,飓风将开始冲击华盛顿地区,随后将在当地时间28号影响纽约地区。
从北卡开始往北的沿海各州现在都已经发出了飓风警告,这次飓风之所以危险如此重大是因为它影响的地区人口密集,整个东海岸大约有5500万人将受到影响,美国东部最近降雨比较多,这次飓风还会带来更多的降雨,这让本来就已经被雨水冲刷的比较疏松的泥土将有可能更为疏松,很多树木可能倒塌这些倒塌的树木可能砸毁一些房屋,会破坏一些电线。
国土安全部长纳波利塔诺说,这次风暴可能在多个地方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在华盛顿以南现在铁路已经全部停运,不少航班也已经取消,不少学校关闭,电力公司也已经增派人手以防备可能的停电,此外一些地区还在向居民发放沙袋,以防住宅进水。
如临大敌 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提前结束休假
为了备战飓风艾琳,正在马塞诸塞州休假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提前结束休假,于当天晚上赶回华盛顿。
在宣布将提前结束休假前,奥巴马发表电视讲话,他说,这次飓风的影响可能极大。他呼吁东海岸各州居民认真准备、防御飓风袭击,听从政府部门的紧急疏散安排。
除了联邦政府在做准备外,东部沿海各州也在作相关准备。北卡、马里兰等七州和纽约市、华盛顿市相继宣布进入警戒状态。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表示,纽约市沿海部分居民应在自愿原则下撤离该地区。同时敦促市民准备好急救包,随时应付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
“积草屯粮” “宅”在家里迎飓风
迈克尔·布隆伯格:我希望全城的人都囤积好基本物品,准备一个应急包,以便需要离家避险的时候可以带上,里面要装有饮用水、急救用品、手电、个人重要的药物、护照、身份证件等重要的文件,以及备用的汽车钥匙和房子钥匙。
在微博上,不少身在美国的华人都在关注飓风"艾琳"的行踪。有人选择宅在家里,还有人奔赴超市囤积食物。身在纽约的留学生Meso在微博上说:学校邮件说周末飓风来袭时可能会断电,最好准备手电筒,充足的水和食物,避免在风暴中出门。
和Meso一样,在康涅狄格州工作的王睿涵也收到了公司的邮件。
王睿涵:公司我也收到了邮件,老板提醒我们说,周末的时候把电脑带回去,如果下星期不能上班的话,可以在家里工作,今天现在晴天,反正阳光灿烂,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周末尽量呆在家里不出去了,就是说尽量少出去走,其实我的邻居还是紧张,挺担心飓风会把房子毁了,也有朋友会去超市买东西,把东西囤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