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美国宇航局通过“每日天文图”网站公布的照片,展示“阿波罗17”号宇航员勘察月球山谷的情形。执行此项任务时,宇航员共带回110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为所有探月任务之最
,“阿波罗17”号宇航员带回110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
1972年12月19日重返地球的“阿波罗17”号宇航员,从左至右分别是尤金-塞尔南、罗纳德-埃文斯和哈里森-施密特
阿波罗17”号任务是美国宇航局执行的最后一次登月任务

  北京时间6月29日消息,1972年,“阿波罗17”号宇航员带回110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不过,最让人关注的并不是岩石和土壤样本,而是此次任务本身。“阿波罗17”号任务是美国宇航局执行的最后一次登月任务。

  通过“每日天文图”网站,宇航局公布了一幅照片,展示“阿波罗17”号宇航员勘察月球山谷的情形。执行此项任务时,宇航员共带回110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为所有探月任务之最。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宇航员尤金-塞尔南和哈里森-施密特在月球的陶拉斯-利特罗山谷逗留了大约75个小时,他们的同伴罗纳德-埃文斯则留在月球轨道。

  “阿波罗17”号是第六次登月任务同时也是最后一次。这项任务结束后,人类再也没有在月球上漫步。1972年12月19日,“阿波罗17”号宇航员返回地球。任务执行期间,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包括地震剖面实验、大气构成分析、月球样本采集以及轨道和生物医学实验。

  宇航局公布的照片由塞尔南拍摄,当时他正与施密特勘察月球的陶拉斯-利特罗山谷。照片中,他们站在肖蒂陨坑(Shorty Crater)边缘,处在月球车左侧的人便是地质学家施密特。在这个陨坑附近,施密特发现了橙色月球土。“阿波罗17”号宇航员共带回110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超过其他所有探月任务。40年过去了,塞尔南和施密特仍旧是最后一批上演月球漫步的宇航员。(孝文)

  相关阅读

  阿波罗号登月事件续集 鲜为人知的金星载人飞行

  NASA要求保护阿波罗登月遗迹 称其为无价之宝

  NASA在月球上遗留神秘宝藏 称未来登月需谨慎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金星载人飞行任务发展于阿波罗应用计划 

  据国外媒体报道,再过几天,我们将看到两组相距百年的“金星凌日”天文奇观,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将通过太阳盘面,届时全世界的目光都会聚焦于此,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能看到酷似一个小光点的金星。但是在1967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考虑执行一次真实的金星之旅,向这颗太阳系内轨道第二颗行星派遣三名宇航员,近距离环绕并飞掠金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金星载人飞行任务发展于阿波罗应用计划(Apollo Applications Program),该计划旨在借助阿波罗登月任务中研发出的额外空间技术实现更大范围的太空探索。比如,美国宇航局希望通过阿波罗应用计划研发出地球轨道实验室、建立在月球表面的基地以及恒星际载人飞行技术。从某种意义上看,1967年提出的金星载人飞行是美国空间探索的未来展望。

  而行星际探索的目标之一是金星,在1962年水手2号无人探测器飞抵金星进行探测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发现这颗星球上缺少强磁场,其地表具有炙热的温度环境,而大气高度也较低。同时,研究人员认识到在宇宙行星际载人空间飞行任务中,增加防护措施后人类还是可以在这样的宇宙辐射环境中生存,因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意识到这项发现很值得继续研究。除了对行星际空间环境有了初步研究之后,科学家们对金星厚厚的云层下隐藏的秘密显示出极大的兴趣。

  为了能使宇航员安全抵达环金星轨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空间飞行工程师们将使用进行改进的阿波罗宇宙飞船。与登月任务类似,前往金星的宇宙飞船也分为三段式舱体结构,即指令舱、服务舱(CSM)以及空间载人环境支持模块(ESM)构成,该模块是专门为适合宇航员在漫长的金星旅程中生活而设计的。与阿波罗登月飞船不同的是,金星任务中的宇宙飞船没有登陆舱,而阿波罗飞船具有完善的着陆设备。这是因为金星载人飞行任务不需要着陆,仅仅是进行环金星轨道飞行。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飞往金星的宇航员将由土星五号重型运载火箭发射,金星任务中的宇宙飞船服务舱(CSM)的功能与阿波罗登月任务期间类似,主要通过飞船计算机系统为任务进行初级指导和导航,控制主发动机,以及空间遥测和维持通讯。对于空间飞行程序工程师而言,前往金星的宇宙飞船指令与飞往月球存在共同点,只需要进行简单修改即可,因此在飞行程序上并不存在问题。本项任务的难点在于如何保证宇航员在为期400多天的金星任务中安全返航,这就需要在登月宇宙飞船的基础上更换新的舱段模块。

  在阿波罗登月飞船上有一个被称为登月舱的舱段,设计搭载两位宇航员在月面上着陆。但是在金星载人飞行任务中并不需要登陆,因此该舱段被替换为体积更大的空间载人环境支持模块(ESM)。与阿波罗登月宇宙飞船在登月前在月球轨道上“舱段集合”类似,当飞往金星的宇宙飞船抵达地球轨道时,宇航员将服务舱分离并调转方向,再与飞船对接。这样宇航员就可以在两个舱式之间进行转移。空间载人环境支持模块(ESM)是专门为金星任务的空间飞行所设计,其主要为任务期间宇航员进行实验的场所,可以为宇航员提供长期的生命支持,以及为整个任务的舱内环境维持进行控制。

  在服务舱与空间载人环境支持模块完成重新对接后,土星五号运载火箭的上面级SIV-B推进器将点火并飞往金星。对于已经消耗完的助推段将被抛弃掉。由于空间载人环境支持模块舱将为宇航员提供所需的一切,因此火箭工程师将重新设置上面级推进器,将该模块舱变成宇航员主要的居住和休闲舱段。宇宙飞船的电源由外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

  按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发射窗口介于1973年10月31日至11月30日之间。在这段时期内进行金星载人飞行任务,有助于为宇航员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环境,太阳活动相对低迷,可降低宇航员暴露在太阳辐射中的等级。科学家们经过计算,飞往金星的宇宙飞船将耗时123天,宇航员预计于1974年3月的某个时候抵达金星轨道附近,距离金星表面高度为3843英里,约为6184公里。在短暂的掠过金星后,宇航员随即开始返航,将在273天后抵达地球,整个任务将于1974年12月期间结束。

  然而,为什么经过周密计划的金星载人宇航飞行任务并没有执行呢?这是因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将金星载人飞行定位在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辅助任务”,旨在验证阿波罗登月宇宙飞船的耐久性,表明该飞船足以胜任登月任务,也体现了阿波罗系列宇宙飞船能执行多项任务,具有改进成行星际载人飞船的能力。

  这份报告由1963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分部制定,该公司当时协助美国宇航局进行研究、开发以及系统集成工作。虽然该计划最终没有被执行,但也许会激励未来的工程师们完成金星载人宇航飞行。可以预见,下一次的“金星凌日”奇怪将发生在2117年,届时我们或将看到金星附近出现了一个微小的宇宙飞船。(Everett/编译)

  相关阅读

  82岁阿姆斯特朗敞开心扉 驳登月阴谋论一说(图)

  NASA要求保护阿波罗登月遗迹 称其为无价之宝

  大西洋深海重大发现 阿波罗"土星五号"火箭残骸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阿波罗登月地点清晰可见。

  美国航天局日前发布探月指导报告,旨在保护阿波罗飞船登陆点等人类早期探月留下的珍贵足迹,以及此前留在月球表面的科学仪器。

  当地媒体援引航天局发言人乔舒亚·巴克的话说,这份指导报告不具有强制性,但NASA欢迎其他国家参与其中。

  报告说,“一个失误也许将永久性破坏这些无价之宝”。美国航天局建议,在未来的登月任务中,其他登陆器最好至少与阿波罗飞船登陆点保持2000米距离,与“徘徊者”月球探测器等的着陆点保持500米距离,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和破坏此前登陆痕迹。

  “谷歌月球X奖”评选委员会日前在其官方网站上表示接受这一建议。正在竞争这一大奖的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总裁约翰·桑顿说,美国航天局已明确这些遗迹对人类的重要性,有必要确保它们在未来的登月活动中不被破坏。

  “谷歌月球X奖”总金额为3000万美元,旨在奖励研发出第一个安全登月机器人的私人机构。全球共有26个私人机构目前正在角逐这一奖项。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在月球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脚印。数十年来,人类已实施了百余次月球探测任务。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未来几年内,许多国家的无人探测器将会相继登陆月球表面,包括中国、印度以及日本都有登月计划。除此之外,还有26支“不可思议”的研究团队正在竞争一个奖金高达2000万美元的“月球X大奖”,旨在奖励第一个研制无人机器人登陆月球的私人公司,技术要求为月球登陆车辆可自主行驶500米,并向地球发送高清晰图像,该计划截止日期在2015年。


阿波罗17号登陆点的保护半径

  但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对这些月球活动显得有些紧张,因为上个世纪进行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具有显著的历史意义,该机构最近公布了一系列指导方针旨在保护人类首次登月时留下的珍贵遗产,比如阿波罗宇宙飞船的登陆点以及月球车的行驶路线等。根据参与月球X大奖的私人登月小组宇宙机器人(Astrobotic)团队技术公司的总裁约翰·桑顿(John Thornton)介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已经明确提出阿波罗计划中涉及的登陆点对人类而言非常重要,必须确保在未来的登月活动中不被损坏。”

  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发言人亚巴克(Joshua Buck)在一份电子邮件中提到,这份指导方针在国际上具有效性,欢迎其他国家参与其中。在未来的登月任务中,美国宇航局要求其他登陆月面的着陆器至少远离阿波罗登月地点1.2英里,对于月球车抵达的五处地点需远离1600英尺。设定的距离可保证美国宇航局上个世纪留在的月球表面的“宝藏”远离碰撞或者事故的危险。除此之外,未来登月任务中还需要为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提供防护措施,防止任何月球尘埃腐蚀阿波罗计划中留在月球表面的机器。

  阿波罗11号与17号登陆点是该计划的第一个与最后一个着陆点,特别需要额外照顾。未来登月的机器人探测器被禁止进入这两个位置,防止意外事故对珍贵仪器造成损毁,只要有一个失误就会导致人类瑰宝的损失。美国宇航局在阿波罗计划中于月球表面放置了许多科学仪器,其中有一台仪器使用激光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应该避免无人探测器在着陆的过程中扬起尘埃对激光器上的反射镜产生干扰。

  一旦有着陆器成功登陆月球表面,美国宇航局与谷歌 (微博) 月球X大奖也鼓励他们去一些阿波罗计划的登月点附近拍摄图像。如果拍摄到漂亮的人造物体在月球表面的画面,还可以获得额外的400万美元奖励。美国宇航局在月球表面上留下了许多大型仪器,比如地震仪,曾经探测到月球内部不寻常的地震,而其他小物件如国旗、工具袋等则受到限制较少,仅需要保持三到九英尺的安全距离。

  美国宇航局40多年来在月球上放置的多数仪器都不被人知晓,如今也几乎不产生数据。在月球极端条件下,温度的波动和完全暴露在太阳辐射的环境下,还有尘埃和微小颗粒陨石都是月球上人类仪器最大威胁。科学家和工程师希望获得一些已经暴露的仪器设备,探索如此长的时间内空间环境对仪器的损害。该项研究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未来建设长期月球基地或者采矿作业的情况。

  根据两家私人太空公司,月球特快公司与奥德赛月球公司的创始人罗伯特·理查兹(Robert Richards)介绍:“美国宇航局与私人太空公司之间还存在合作关系,该机构颁布的指导建议并不是一项法令,只是反映了要保护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宝贵遗产。”(Everett/编译)

  相关阅读

  美国宇航局或隐藏重要证据 月球或存外星人(图)

  宇航员登月留感人纪念品 全家福或永存月球表面

  82岁阿姆斯特朗敞开心扉 驳登月阴谋论一说(图)

发表在栏目: 自然


82岁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登月时场景

1969年7月21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9日消息,一直以来美国登月都是人们议论的焦点,许多人抨击这是一次阴谋论,根本没有人在月球上行走。

  面对这样的言论,近日已经82岁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Armstrong)站了出来,这位登月第一人平时很少接受采访,而这次他敞开了心扉。

  对于少数人登月阴谋论的态度,阿姆斯特朗表示:“人们总是喜欢阴谋论,他们认为这样总会有吸引力,他们总是胡说,没有人问过我,我想他们应该知道,我是真正在月球上行走的人。”

  一些阴谋论者认为,1969年美国的技术还不能达到登月的水平,对于这些阿布斯特朗表现的很平静,他表示:“阿波罗11号发射前的1个月,我们做好了最后的准备,我们进行了多次尝试。而当时我们也知道,,当时的技术确实有些跟不上,我们能成功回来的机会很小,确切的说返回地球的几率有90%,可成功降落的几率只有50%。”

  对于当时的成就,阿姆斯特朗依旧感到心满意足:“你要知道,这是梦想成真的感觉,我是孩子的时候就想可以去太空,我对飞行十分着迷,不知道为什么,我长的后真的实现了梦想。”

  1969年登月成功

  1969年7月21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历史时刻时,曾道出了一句被后人奉为经典的话——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与他通行的还有宇航员奥尔德林与科林斯。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宇航员登月留感人纪念品 全家福或永存月球表面

  人类登月历史照片拍卖 宇航员肖像价值两万英镑

  中国首次公布载人登月计划 五星红旗要插上月球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杜克将全家福留在了月球

  科学网(kexue.com)讯 家庭总会给人温暖,出门在外的人最想念的就是家乡家人的陪伴,远在太空中的宇航员更是如此,而他们缓解思乡之情的好办法。

  早在1972年,阿波罗登月之时就上演了温馨的一幕,宇航员查理-杜克在月球表面执行任务的时候,拿出了自己准备好的全家福照片,放在月球表面上拍照留念,这样感人的画面叫许多人感到。


杜克拍照留念

  照片中四人分别是杜克,以及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这是典型的70年代全家福的场景,全家人在摄影棚里留下纪念。而它却是那么与众不同,杜克将它留在了月球,今天它是否还在那里我们并不知道,但这样的画面一般杜克深深的牢记下来。

  已经40年过去了,这样的画面才被人再次响起,杜克完成了一个奇迹,他们全家都见证了登月的历史一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会研制出更先进的探索工具,下次登月的时候或许可以再次找到它。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中国首次公布载人登月计划 五星红旗要插上月球

  人类登月历史照片拍卖 宇航员肖像价值两万英镑

  阿波罗登月老照片拍卖 惊奇经典瞬间图拍出天价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阿波罗11号宇航员之一看到UFO在一直伴随他们到月球

  自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返回地球、美国结束“阿波罗”登月计划后,30多年来,美国和苏联从此再未进行过任何载人登月任务。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所有25名飞往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都曾在月球上发现过不明飞行物,对外星强大科技的“畏惧”,促使美国宇航局(NASA)放弃了载人登月任务。

  25名宇航员都遇到过月球UFO

  1973年,NASA第一次公开了登月任务的一些结果。在一份秘密声明中,NASA称,所有25名参与“阿波罗”登月任务的宇航员都曾在月球上空遭遇过不明飞行物UFO。美国前登月计划负责人韦赫·冯布朗生前称,数次“阿波罗”登月任务都遭到某种地外神秘力量的监控。1979年,美国NASA前通讯主任莫里斯·查特连称,宇航员在月球上空和不明飞行物相遇是一件“平常事”。

  恐惧使美苏30年没有再登月

  一种阴谋论观点认为,人类所有“载人登月任务”在30年前突然中止,是出于对在月球上存在的外星力量的恐惧。阴谋论者认为,月球是外星智能生物研究地球的最好平台,它距离地球不算太远,并且月球的一面永远面对地球,这意味着外星生物可以安全地栖身在月球的另一面。UFO专家称,月球黑暗的另一面有好几个外星生物基地,今年,日本天文学家就在月球表面拍摄到了好几个500米到1000米长的黑色物体,它们以Z字形的运行轨迹快速穿过月球表面。

  NASA档案证明月球“空心说”

  苏联科学家亚历山大·柴巴可夫和米凯·瓦辛甚至认为月球是“空心”的,他们认为月球是经过某种智慧生物改造的星体。NASA一份解密档案显示,月球在某种程度上可能真是“空心”的:1970年4月,“阿波罗”13号飞船服务舱里的液氧贮箱突然过热导致爆炸,接着一截15吨重的火箭金属部分坠向了月球表面,设置在月球上的地震仪记录到了长达3小时的震荡余波。如果月球是实心的,这种声音只能持续一分钟左右。 


美国“阿波罗”登月

  数百年来的怪异现象

  一六七一年,三百多年前的科学家卡西尼就曾发现月球上出现一片云。

  一七八六年四月,现代天文学之父威廉赫塞尔发现月球表面似乎有火山爆发,但是科学家认为月球在过去三十亿年来已没有火山活动了,那麽这些“火山”是什么?

  一八四三年曾绘制数百张月球地图的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史谷脱,发现原来约有10公里宽的利尼坑正在逐渐变小,如今,利尼坑只是一个小点,周围全是白色沈积物,科学家不知原因为何。

  七月廿一日,当艾德林进入登月小艇做最后系统检查时,突然出现两个幽浮,其中一个较大且亮,速度极快,从前方平行飞过後就消失,数秒钟後又出现,此时两个物体中间射出光束互相连接,又突然分开,以极快速度上升消失。

  在太空人要正式降落月球时,控制台呼叫:“那里是什麽?任务控制台呼叫太阳神十一号。”

  太阳神十一号竟如此回答:“这些宝贝好巨大,先生……很多……噢,天呀!你无法相信,我告诉你,那里有其它的太空船在那里……在远处的环形坑边缘,排列着……他们在月球上注视着我们……”

  苏俄科学家阿查查博士说:“根据我们截获的电讯显示,在太空船一登陆时,与幽浮接触之事马上被报告出来。”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廿日,太阳神十二号太空人康拉德和比安登月球,发现幽浮。一九七一年八月太阳神十五号,一九七二年四月太阳神十六号,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太阳神十七号……等等的太空人也都在登陆月球时,见过幽浮。

  科学家盖利曾说过:“几乎所有太空人都曾见过不明飞行物体。”

  第六位登月的太空人艾德华说:“现在只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来自何处?”

  第九位登月的太空人约翰杨格说:“如果你不信,就好像不相信一件确定的事。”

  一九七九年,美国太空总署前任通讯部主任莫里士。查特连表示“与幽浮相遇”在总署里是一平常事,并说:“所有太空船都曾在一定距离或极近距离内被幽浮跟踪过,每当一发生,太空人便和任务中心通话。”

  数年後,阿姆斯壮透露一些内容:“它真是不可思议……我们都被警示过,在月球上曾有城市或太空站,是不容置疑的,我只能说,他们的太空船比我们的还优异,它们真的很大……”


舱外活动训练中的奥尔德林


阿姆斯特朗在舱外活动(extravehicularactivity,EVA)训练中模拟月面行走。


7月16日:在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走向发射架时,阿姆斯特朗挥手致意。

  美国东部夏令时间(EDT)上午9时32分: 发射场景。画面前景处是群集于科科拉海滩(Cocoa Beach)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人群中的一小部分。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美探测器拍到阿波罗12号飞船登月痕迹
美探测器拍到阿波罗12号飞船登月痕迹

  今年是人类成功登月40周年,不过,至今仍有些人怀疑“阿波罗11号”登月是美国制造的一场骗局。然而,根据美宇航局探测器发回的最新照片显示,“阿波罗12号”飞船及其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足可证明美国人确曾登月。

  1969年11月,“阿波罗12号”两位宇航员皮特·康拉德(Pete Conrad)和艾伦·宾(Alan Bean)双双踏上月球的表面,这时距“阿波罗11号”作为首个载人探月任务创造历史仅仅过去几个月时间。他们在上面停留了32个小时。

  美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的高清摄像机日前拍到康拉德和宾在现称“勘测员坑”(Surveyor Crater)的地方边缘活动时留下的脚印。在新图中,有注解的箭头显示了“阿波罗12号”的零部件至今撒落在一个称为“暴风海洋”(Ocean of Storms)的广阔的月球熔岩平原。

  没有注解的箭头指向康拉德和宾在“无畏”号登月舱下降段周围留下的脚印,两位宇航员离开“无畏”号登月舱,实施了两次太空行走。在第一次出舱活动中,康拉德和宾安装了“阿波罗月表实验包”(ALSEP),这个科学装置在之后的7年间不断向地球发回数据。

  次日,他们二人又走向“Head”、“Bench”、“Sharp”等三个陨石坑,采集了岩石样本,沿途还拍了照片。“阿波罗12号”任务总共带回来超过70磅(约合32公斤)的月球样本,科学家利用它们去研究月球的历史和构成。

  此外,“勘测员坑”周围的足迹是两位宇航员在回收无人驾驶“勘测员3号”(Surveyor 3)探测器的硬件时留下的。“勘测员3号”两年前在距“阿波罗12号”着陆地大约1500英尺(约合450米)的地方着陆。康拉德和宾将“勘测员3号”的部分零部件带回地球,以便美宇航局工程师可以研究科学设备长期暴露于月球环境下受到的影响。(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此前有消息称,中国或将在20年内实现载人登月。
 

  从“神舟”到“嫦娥”再到载人空间站,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令人瞩目。2007年10月,“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发射,标志着我国迈出了探月 计划的第一步。目前,无人探月工程正在实施。王永志说,从长远来看,中国人肯定要实现登月,但载人探月问题目前还处于专家考虑阶段,构不成国家计划。
 

  王永志院士认为,我国目前在航天领域应该处于全球第三四位的水平,居美国、俄罗斯之后。但是,我们应该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其他一些国家的发展势头也很快,比如日本在载人航天方面的实力很强,印度的探月工程水平也很高。
 

  王永志告诉记者,我国航天事业的人才储备目前比较充足,青年人才能够接得上“茬”。很多对航天感兴趣的年轻人很愿意加入,各大企业的待遇也具有 吸引力,整体而言队伍不成问题。但是,“我们应当受到这样的教育:在航天科技上,你可别懈怠、别自满。你得赶快抓,外国很厉害。”(记者张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美探测器拍到阿波罗12号飞船登月痕迹
美探测器拍到阿波罗12号飞船登月痕迹

  今年是人类成功登月40周年,不过,至今仍有些人怀疑“阿波罗11号”登月是美国制造的一场骗局。然而,根据美宇航局探测器发回的最新照片显示,“阿波罗12号”飞船及其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足可证明美国人确曾登月。

  1969年11月,“阿波罗12号”两位宇航员皮特·康拉德(Pete Conrad)和艾伦·宾(Alan Bean)双双踏上月球的表面,这时距“阿波罗11号”作为首个载人探月任务创造历史仅仅过去几个月时间。他们在上面停留了32个小时。

  美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的高清摄像机日前拍到康拉德和宾在现称“勘测员坑”(Surveyor Crater)的地方边缘活动时留下的脚印。在新图中,有注解的箭头显示了“阿波罗12号”的零部件至今撒落在一个称为“暴风海洋”(Ocean of Storms)的广阔的月球熔岩平原。

  没有注解的箭头指向康拉德和宾在“无畏”号登月舱下降段周围留下的脚印,两位宇航员离开“无畏”号登月舱,实施了两次太空行走。在第一次出舱活动中,康拉德和宾安装了“阿波罗月表实验包”(ALSEP),这个科学装置在之后的7年间不断向地球发回数据。

  次日,他们二人又走向“Head”、“Bench”、“Sharp”等三个陨石坑,采集了岩石样本,沿途还拍了照片。“阿波罗12号”任务总共带回来超过70磅(约合32公斤)的月球样本,科学家利用它们去研究月球的历史和构成。

  此外,“勘测员坑”周围的足迹是两位宇航员在回收无人驾驶“勘测员3号”(Surveyor 3)探测器的硬件时留下的。“勘测员3号”两年前在距“阿波罗12号”着陆地大约1500英尺(约合450米)的地方着陆。康拉德和宾将“勘测员3号”的部分零部件带回地球,以便美宇航局工程师可以研究科学设备长期暴露于月球环境下受到的影响。(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1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