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到访缅甸第三天,在会晤吴登盛总统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仰光会见民盟领袖昂山素季。潘基文在会晤中邀请昂山素季访问联合国纽约总部,并称赞其为缅甸改革所作的妥协与牺牲。前一日,昂山素季宣布不再追究就职誓词,将携民盟当选议员加入缅甸议会。
昂山不介意“示弱”
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昂山素季仰光寓所与其会面。在这次历史性的会晤中,潘基文肯定了昂山素季对缅甸改革所作的贡献,他表示虽然缅甸改革之路仍面临许多困难,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不可逆转、不会回头的过程。
对于前一日昂山素季作出的不再坚持修改就职宣誓词的决定,潘基文表示赞赏。潘基文说,“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但是真正的领袖会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展现出灵活应变,我非常欣赏和尊重她的决定……我确信她会在议会中扮演积极与建设性的角色。”对此昂山素季回应说,“在多年争取改革的道路中,民盟一直遵循政治上的灵活性。”
当被问及会否因此次妥协而示弱时,昂山素季回答说,“我不介意。”
民盟今日加入议会
近日,在缅甸国内,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因就职誓词风波而受到外界批评。4月初缅甸议会补缺选举中,民盟赢得43席。但随后民盟要求将就职誓词由“保卫宪法”改为“尊重宪法”,一度与政府僵持不下,昂山素季一众人等从而未出席缅甸议会复会,且推迟就职议员。
4月30日,昂山素季没有在议会聆听潘基文演讲。不过,她当天表示将为推迟就职议员而负责,她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接受就职誓词,民盟议员5月2日将首次参加议会会议。昂山素季透露,在多日的僵持不下中,议会一些议员和缅甸少数民族领袖均催促其尽快宣誓就职议员。
昂山总统应求同存异
对于缅甸今后的改革道路,潘基文认为鉴于改革成果仍脆弱,缅甸各方应超越政治分歧,寻求更大国家利益,“缅甸要应对和解与发展中的挑战,需完全下定决心、共同领导和参与。”他还称赞吴登盛总统和昂山素季是富有“远见、领导才能和勇气”的改革家,呼吁二者继续推进变革。
在愉快的会面气氛中,潘基文还邀请昂山素季访问联合国纽约总部,昂山素季表示非常期待这次旅行,但是她没有表示具体日期。上月,民盟表示昂山素季正在向政府申请护照,准备于今年6月访问挪威,如果护照被批准,这将是昂山素季24年来首次出国访问。(天行)
■ 相关新闻
潘基文呼吁西方解除制裁
4月3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缅甸联邦议会发表演讲,他呼吁西方进一步取消对缅制裁,并承诺联合国将加大对缅援助。
潘基文在演讲中说,“我欢迎国际社会所采取的举措,但需要做得更多。我敦促国际社会进一步解除、暂缓或放宽贸易限制或其他制裁。”
最近几个星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欧盟部分解除对缅制裁。同时,多名外国政要近期到访缅甸,包括英国首相卡梅伦、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阿什顿4月28日宣布,欧盟在仰光设立办事处,而且,欧盟将提供1.5亿欧元援助,用于缅甸农业发展。谈及这些高访,潘基文说,各方援助承诺应予以协调,联合国是担任这一角色的最佳选择。
4月30日,潘基文在与吴登盛总统会面中承诺将为缅甸提供国际援助。他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准备重启在缅正常运作,帮助缅与西方企业构建联系。据悉,联合国将向缅甸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其2014年开展人口普查。 综合新华社电/专稿
新华网仰光4月29日电 (记者 张云飞)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9日抵达仰光开始对缅甸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访问期间,潘基文将会见缅甸领导人,并就联合国机构如何向缅甸提供帮助等问题与缅方进行讨论。
缅甸官方消息说,潘基文将于30日在首都内比都会见缅甸总统吴登盛等领导人,并将在缅甸联邦议会发表演讲。他还将于5月1日会见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主席昂山素季。
潘基文日前向新闻界表示,缅甸在过去一年多里所开展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令人鼓舞,并在民族和解方面采取了重要的改革性步骤。他呼吁国际社会为缅甸的民主改革提供更多支持。
潘基文曾在2008年5月缅甸遭受强热带风暴后和2009年7月分别访问过缅甸。
据“中央社”报道,22日是“世界地球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期待6月在里约热内卢的可持续发展会议有助于解决世界当前面临的食物、能源与就业问题,并呼吁大家更加尊重自然。
潘基文说,这个年度节日为“我们独一无二的地球”赋予了荣耀。他表示,“世界地球日”旨在呼吁人民采取行动,改善人类对维持生命所需的自然资源与生态漠不关心的情形。
联合国大会2009年宣布4月22日为世界地球日,以达成当前与未来世代经济、社会与环境需求间的平衡为信念,认为有必要提倡与自然和地球间的和谐。
潘基文指出,巴西里约热内卢6月即将举办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里约+20”,适时提供迫切需要的典范转移机会。
潘基文说,“在未来20年,全球至少需要再多50%食物、45%能源、30%水和数百万个新工作。”“我们在‘里约+20’及以后所面临的挑战,正是采取全面整合的方法应付这些挑战,利用它们彼此的关联,使问题的解决方案能转而促进全面进展。”
潘金文还说,“我们必须通过‘里约+20’提倡更加尊重自然,培育所有儿童都觉得安全、所有人都能繁荣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地球属于我们所有人;‘里约+20’是一个世代中仅有一次的机会,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好好把握。”
相关阅读
中新网3月11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日本东部去年3月11日发生强烈地震和海啸,夺走了2万多人的生命,造成了21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以及25年来世界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在这次灾难一周年之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日本在灾后恢复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赞赏。
在3月8日晚由日本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办的地震和海啸一周年纪念活动上,潘基文秘书长表示,联合国环境署专家几天前所作的报告表明,日本在灾害恢复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仅在仙台,每天处理的废水量多达460吨;在整个受影响地区,人们在进行回收,废墟被用来建设新建筑,这让人倍感鼓舞。
潘基文对日本人民战胜灾害的努力表示钦佩,并强调联合国将继续改善防备和应对大规模灾害的能力。
日本东部大地震还导致海啸侵入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导致冷却系统失灵和六个反应堆中的三个堆芯融化,酿成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对此,潘基文表示,他在大地震后努力提高国际社会对核安全与安保的重视,并敦促联合国系统的专家就此提出建议,还在去年九月召开了核安全与安保问题高级别会议。在那次会议期间,国际原子能机构一致通过了一个加强核安全的行动计划。
与此同时,秘书长减灾问题特别代表瓦尔斯特伦指出,日本东部大地震和海啸突显了防灾措施的重要性。瓦尔斯特伦表示,日本在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开展疏散训练和社会动员方面所做的优异工作很少有其他国家能超过,这次灾难中出现的学生帮助年幼儿童逃离海啸的事例便说明了这一点。瓦尔斯特伦强调,如果人们没有对早期预警做出反应,死亡人数有可能会高得多。
相关阅读
联合国发言人马丁·尼瑟斯基10日晚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多次致电叙利亚方面,试图与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讨论眼下叙利亚国内局势,但对方屡次回避,不接电话。
尼瑟斯基说,潘基文给叙利亚方面打电话,要求与阿萨德对话,但对方“不愿拿起听筒”。
“昨天(9日),秘书长非常想与阿萨德说说话。他给叙利亚方面打电话,但对方说,总统不方便,”尼瑟斯基说,“后来又打了不止一次电话,总统仍然不方便。”
尼瑟斯基告诉媒体记者,阿萨德有故意回避之嫌。
他说,潘基文原本想与阿萨德讨论叙利亚国内局势相关话题。
今年3月起,叙利亚部分地区出现针对政府的大规模民众示威。叙利亚政府以破坏分子向示威群众开火、制造伤亡与动乱为由动用军队稳定局势,遭到美国等国家的谴责和制裁。
按法新社说法,今年3月以来,潘基文与阿萨德成功通话3次,潘基文在先前电话中直接谴责“武力镇压”。上月,潘基文承认,在通话中,阿萨德问他:“你怎么老给我打电话?”
在潘基文屡次对话阿萨德未果后,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10日晚间发表简短声明,表达对叙利亚国内持续暴力事件和平民死亡人数不断上升的高度关注,呼吁叙利亚政府尽快以尊重民众权利为前提稳定局势,谴责“无可容忍的武装镇压”,要求叙利亚政府推动改革进程。
中新社华盛顿6月7日电(记者 德永健)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6日正式宣布谋求连任后,白宫7日发表声明对潘基文表示支持。
声明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欢迎潘基文谋求连任的决定,美国支持他竞选连任。在潘基文的领导下,联合国在应对全球危机和挑战时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最近支持科特迪瓦及海地的民主过渡、苏丹公投以及支持为解决利比亚政治和人道主义危机而做出的努力。
声明又称联合国虽不可或缺但并不完美,因而潘基文实施了重要改革,例如任命更多女性高官、建议对联合国预算进行十多年来最大幅度地削减等,美国强烈支持联合国深化改革的努力。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6日上午向向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提交信函,希望谋求连任,其后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向外界宣布了这一决定。
迄今中国、法国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均支持潘基文连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表示,潘基文为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重要贡献,中方对他的工作表示肯定,支持他竞选连任;法国外长朱佩也发表声明,称赞潘基文经验丰富,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威望,法国对其竞选连任表示欢迎和支持。
作为韩国前外长,潘基文2006年10月被正式任命为联合国秘书长,任期自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他是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也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来自亚洲国家的联合国秘书长。(完)
中新社联合国4月13日电 (记者 孙宇挺)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3日表示,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自危机发生以来,目前已经有49万人逃离利比亚,平均每天有2700人从利比亚和突尼斯及埃及的边界线逃离家园。粗略统计,利比亚国内有33万人无家可归。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办公室当日发布了潘基文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利比亚联络小组”首次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据报道,潘基文、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和美国、德国、西班牙以及阿拉伯国家的代表等参加了当天的闭门会议。
潘基文秘书长在会上表示,他欢迎非盟高级别小组本周早些时候对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访问,以及其他寻求以和平方式通过谈判解决危机的努力。他借机再度强调立即停火以及各方严格遵守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的必要性,以便为真正的接触与对话铺平道路。
潘基文提到,利比亚国内的人道情势还在持续恶化。“最坏的可能,最终会有36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沈汀):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1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表示,新任命的联合国利比亚问题特使、约旦前外交大臣哈提卜即将于下周率领一个联合国小组前往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与有关各方就如何解决该国目前面临的危机进行商讨。
潘基文表示,这次访问得到了利比亚外交部长库萨的认可,哈提卜将与联合国负责政治、人道以及人权事务的相关官员一起,于下周早些时候前往的黎波里进行几天的访问。
“我们所面临的最迫切挑战就是人道危机,死亡人数每天都在增加,利比亚人民的生存状况正在不断恶化。我们都看到战争已经升级,而平民则是暴力冲突的最主要受害者。”
潘基文说,哈提卜将“毫无含糊”地向利比亚当局表达国际社会对当地局势的关切,并将与利比亚有关各方及其邻国就采取何种行动来结束当前冲突进行讨论。哈提卜当天表示,希望自己能够为联合国帮助利比亚及其人民克服当前危机的努力助上一臂之力,但他也承认这份使命的复杂与难度。
“我知道这项任务的复杂性,也知道现在当地局势的严重性,我希望通过自己代表国际社会所做出的这份努力,能够成功地阻止杀戮和结束平民所遭受的不幸,满足他们所面临的人道主义需求,同时确保利比亚人民的团结一致和他们的领土完整。”
据报道,潘基文本人也将于下周前往埃及和突尼斯访问,期间将与哈提卜进行会见,并听取他在利比亚与有关各方商讨的结果。
本报联合国3月3日电 (记者席来旺、吴云)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内西尔基3日在纽约总部向媒体表示,潘基文秘书长对利比亚人道主义援助行动进展表示关注。
据内西尔基透露,潘基文秘书长3日首次与联合国相关机构及国际人道组织代表就利比亚境内及边界地区的人道主义局势举行视频电话会议,表达了对当地局势的关切,并呼吁各方加强团结与合作。目前,身处利比亚与突尼斯、埃及等邻国交界处的难民急需食品等紧急救援物资,但国际援助却因局势动荡而难以顺畅运达。潘基文已发出紧急呼吁,敦促利比亚立即开辟不受限制的通道,确保国际人道救援组织能够对利境内的人道主义需求进行评估,并开展援助行动。潘基文强调,政治改革必须由利比亚人民自己当家作主。联合国方面准备任命一名利比亚问题特别代表,负责统筹协调人道援助行动。
内西尔基还透露,联合国人道协调厅已从中央应急基金中拨出500万美元紧急援助利比亚难民。据该机构统计,自利比亚局势动荡以来,有将近14.7万人逃离利比亚。
本报开罗3月4日电 (记者黄培昭、张梦旭)据总部设在阿联酋迪拜的阿拉伯电视台4日报道,忠实于卡扎菲的军队当天向位于首都的黎波里西部的扎维耶城发动进攻,与反政府武装在城外发生激战。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援引现场目击者的话说,激战造成50多人死亡,上百人受伤。不过,扎维耶城仍在反政府武装分子手中。当天一早,忠实于卡扎菲的军队还轰炸了位于卜雷加的炼油厂等地。
3月4日是星期五,利比亚反对派号召在这一天举行“百万人聚集日”,以进一步向卡扎菲施压,促使他下台。当天下午做过礼拜后,反对派来到的黎波里的绿色广场,与卡扎菲的支持者发生冲突。据报道,警察用催泪弹驱散了游行者。
由反对派在利东部城市班加西成立的“国家委员会”当天再次强调,卡扎菲想谈判“为时已晚”,要谈的只是他如何接受审判。
本报布鲁塞尔3月3日电 (记者吴乐珺)海牙国际刑事法庭总检察长奥坎波3日表示,国际刑事法庭“已经找到足够证据,决定对有关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犯下危害人类罪的指控进行立案调查”。有分析认为,此举可能加剧利比亚国内形势的恶化。
中新社联合国2月25日电 (记者 孙宇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呼吁,包括欧洲在内的利比亚各邻国能够开放边境,让利比亚难民得以逃离。
潘基文指出,联合国难民署的报告称,已经有22000利比亚难民逃入突尼斯,15000难民进入埃及。但他表示,更多平民被困无法安全离开。
潘基文当日下午就利比亚局势对媒体表示,他已敦促安理会采取果断行动。潘基文表示,现在已经是关键时刻,国际社会应共同应对这一问题。
按照潘基文的说法,目前利比亚局势非常严重,根据收到的报告,伤亡人数高企,侵犯人权暴行不断。
潘基文称,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保护好利比亚平民,并竭尽所能停止正在发生的暴力。因此他敦促安理会考虑采取更加宽泛的具体行动,应对利比亚局势。
潘基文表示,下周一,他将赴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讨论利比亚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