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马杜克神庙遗址大门上的龙


人们根据历史典籍记载还原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伊拉克战争以来,位于伊拉克南部古城巴比伦遗址的命运一直备受关 注。战争不仅给许多古迹带来了灭顶之灾,还给盗墓者以可乘之机,大量盗墓集团在战后大规模地拥入了当地。本文就是截取众多盗墓迷案中的一个真实故事。巴比 伦文明守护之神的诅咒,让盗墓者闻风丧胆,一尊古老的神像,引发了一连串诡异的死亡事件,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奥秘……   

  马路突然塌陷一个深坑,诸神神像不翼而飞   

  2009年3月2日的清晨,一声突如其来的巨响震动了伊拉克南部城市希拉。人们从梦中惊醒,纷纷走上街头。大家发现在城中一个不起眼的街道上,突然塌陷出一个深坑,黑漆漆的,深不见底。   

  一时间各种传言甚嚣尘上,附近的居民都惊恐地准备迁移,直到第二天警察宣布这并不是什么地陷,而是由于城外一个延伸而来的盗洞所致的地下坍塌,大家才平静了下来。盗洞对于希拉城的居民而言并不陌生,有太多的盗墓者想要盗取古巴比伦文明遗址里传说的宝藏。   

  “这群天杀的强盗、小偷、破坏者”,史密夫咆哮的声音,响彻盗墓现场,“这是对人类文明最可怕的犯罪!”这位一向温文尔雅的国家考古协会会长很少如此动怒,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捏紧拳头,恨不得将那伙盗墓贼碎尸万段。   

  “当 至高的安努——众神之王和恩利尔——天地之主,国土命运的主宰,将全人类的统治权授予埃阿神之长子马杜克,使他显赫于众神……”在场的都是两河古文明专 家,从这段铭刻在遗迹里的文字中,已经可以知道这里就是整个巴比伦文明的中心,就是专家们多年苦寻不获的马杜克神庙。   

  但现在这里已破坏得不成模样,铭刻着古巴比伦文字的石板被毁坏了大半,盗墓贼更带走了所有可以变卖的东西,包括作为巴比伦文明最珍贵的文物——那原本供奉在神庙中的诸神神像,全部不翼而飞。  

  马杜克神像失而复得,现身死亡凶案现场    

  “如果神的诅咒是真的就好了,让那些文明的破坏者统统死去。”一位学者看着神庙正中的铭文,叹息了一句。   

  “神的眼睛将注视着所有试图侵入的渎神者,将死亡与灾祸降临到他们头上。”这句充满阴森气息的铭文,现在对应着那些已经变得空荡荡的神位,却显得莫名地讽刺。   

  史密夫当然不会将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诅咒之上,这件事情在拥有庞大影响力的史密夫的推动下,甚至直接引起了白宫与五角大楼的注意。美国方面甚至还派遣了联邦调查局的相关专家秘密介入了这一案件。   

  但是犯罪专家在勘查完现场之后,却都摇头苦笑。因为他们从现场的痕迹已经认出了下手的是一支他们熟悉的极为知名的国际犯罪团队。不要说是在这处于纷乱之中的伊拉克,就算在美国本土,他们也没有任何把握能够对付得了这样的人物。   

  事 情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些专家们的判断,他们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却根本没能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一个多月之后,就连最为坚持的史密夫先生都已经无奈地接 受了这个事实,已经准备放弃。却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完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消息传了过来,被盗走的马杜克神像已经找到了,就在一宗死亡凶案的现场。

  神像引发连环迷案,接触过它的盗墓贼全死了  

  高级警官阿里向史密夫他们介绍了这起凶案的情况。这一起死亡凶案就发生在希拉城警察局门外的街头,死者是一名三十余岁的白人男子,现在已经查明他的身份是属于盗墓团伙之中的一员。青铜铸就的马杜克神像就抱在他的怀里,而根据现场的痕迹判断,他当时似乎是要冲进警察局去自首。  

  在警方已经完全束手无策的情况之下,这罪犯为什么甘愿自投罗网?这让所有人都觉得莫名其妙。而随着法医的鉴定结果出来,更是让所有人匪夷所思——所有征兆都显示了这名大汉在死前受到了极度的惊吓,他的死因就是由此引起的心脏骤停。  

  顺着这名犯罪分子留下来的线索,警方追查到了该组织其他成员的踪迹,但结果却让他们膛目结舌。原来就在这短短的一个半月之中,参与了这次盗窃案的所有人都已经离奇死亡,而且他们的死法千奇百怪:有人从高楼大厦的天台跳下来;有人是开车途中忽然加速撞向山崖;还有一个人是无缘无故将尖刀插入自己体内活活地疼死。好似有只无形的手,在控制着他们。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最为尊重科学的史密夫,都忍不住联想到了神庙之中的那句诅咒,难道巴比伦的守护之神马杜克的诅咒,居然真的在数千年之后发挥了神奇的效力?只可惜所有接触过这座神像的盗墓贼都已经离奇死亡,再没有任何人可以知道在他们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神像受到保护栖身警局,当夜大火烧死三名警察  

  在警方结案之前,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专家配合当地警方对这一珍贵的文物专门设置了一系列的安保措施。原本以为是万无一失的,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当天夜晚,一场熊熊大火,毫无征兆地发生在存放神像的警局中。  

  消防人员扑灭大火后,发现守护警局的3名警察遇难。从事后的现场痕迹来看,这场大火最开始居然是因警局之中有人故意纵火而引起。那名纵火的警员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身家背景清白,刚刚结婚升职,家庭和谐。而且,当时的安排已经充分考虑到了马杜克神像的安全,警卫之间都是四人一组,且每隔几分钟就有巡逻人员经过,这名警员就算是想故意纵火,其他人也绝对有机会及时制止。  

  事后查明了这名警员只是用随身的打火机随处纵火,并没有准备其他任何的引火材料。在周围都是精英警卫的情况下,这种低级的纵火居然会蔓延到这样的地步,那只能意味着在场所有人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慢慢扩散,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在监控器里发现的画面,也间接证实了这样的事实,在画面里,那名警员正大吼大叫地四处纵火,明显精神已经处在了极为不正常的状态,而就在他的身边,还全副武装直挺挺地站着那些警卫与军人,对那个警员近乎疯狂的举动视而不见。就好像真的有什么神灵或恶魔,在这个时候遮蔽了他们所有的感官与知觉。  

  所有看过这段监控视频的人,都似乎看到了马杜克神像那双具有无限魔力的冷冰冰的眼睛。虽然在那些设备种种保护之下的神像在大火中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但是就算是史密夫教授,也都再无勇气面对这样的诅咒,于是这件案子的一切调查就此草草终结。与之相关的所有档案,都被当局列为绝密资料就此完全封存,而至于这尊神像,则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交涉之后,在严密的封存后,由还不肯死心的史密夫先生带到了美国。  

  谜底揭晓:   

  复制马杜克神像  

  意外破解离奇凶案

  那些接连发生的离奇事件,沉甸甸地压在史密夫的心头,左思右想之下,他终于想到一个可行的计划。  

  在耶鲁大学的实验室里,有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全息光学扫描系统。史密夫先生希望可以借助这样的系统,详尽地获取马杜克神像上的所有数据,再同比例地重塑出马杜克神像2号以供研究。  

  史密夫教授的计划只是无心之举,谁也没有想到在对于马杜克神像的全息扫描完成之后,居然意外地破解了这一系列离奇案件的秘密。  

  原来这一尊马杜克神像是空心结构,在神像的内侧,布满了一圈圈奇怪的水波纹线条,就好似现代镭射唱片一般,而在神像外侧,以一种奇怪的规则,分布着几个风口。当风自这些风口灌入,通过这些波纹的震荡,就会形成声波振动,达到播放唱片一般的效果。  

  由于根本无法把握风吹入内侧的规律,研究者也无法再现这尊马杜克神像所可能发出来的声音。只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这些声音根本就不是放给人听的。因为人耳所能接受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而马杜克神像所可能发出来的声音,却属于频率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而这些次声波就是引发前面一系列离奇案件的凶手。

  次声波为何能杀人  

  物理学家揭晓答案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位物理学家曾经做过一次试验。他将一台次声波发生器放进了一个正在出演喜剧的剧场,而他坐在自己的包厢之中观察动静:只见在五分钟后坐在次声波发生器附近的观众开始出现惶恐不安与迷惑不解的情绪,并且迅速蔓延到了整个剧场。而就在短时间之后,离次声波发生器最近的观众甚至开始出现了控制不住自己癫狂情绪的现象,险些引发严重的后果。  

  在此之后,次声波对于人体的影响才进入科学家的视野。经过研究发现,由于人体内部许多器官的振动频率与次声波的振动频率相近,倘若外来的次声频率与人体内部器官的振动频率相似或者相同,就会引起人体内部器官的共振。次声波穿透人体的时候,非但有可能导致种种的情绪波动或者幻觉,还可能破坏大脑神经系统,造成大脑神经系统的严重损伤。特别是当人的腹腔、胸腔等固有的振动频率与外来次声频率一致的时候,更易引起人体内脏的共振,使得人体内脏受损而丧命。  

  之前,那些盗墓贼与警察局里的警卫与军人,都是在这尊马杜克神像所发出的次声波影响下出现种种可怕的幻觉,这才会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离奇死亡事件。  

  李淑芳/文《探索与发现》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巴西里约热内卢州北部山区16日再次遭遇强降雨,迫使军方暂时停止搜救泥石流和洪水生还者


多处道路和房屋遭到洪水或泥石流冲垮,许多偏远村庄成为“孤岛”

  1月22日报道,巴西里约热内卢州政府当地时间21日发布官方数字称,该州上星期发生的洪水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已经造成至少785人死亡。目前仍有401人下落不明,预计死亡人数可能将上升到1000人以上。

  里约州政府估计,被列入该州政府名单的401名失踪民众大部分人可能已经遇难。急救人员与士兵仍继续在灾区挖掘淤泥与废墟,搜寻失踪民众。

  里约州卫生部分公布数据显示,总计有1万3830人被迫逃离家园,有些是自家房屋被毁,有些人是担心住宅危险而提前逃生。他们被安置到亲属家中或帐篷里。

  除了里约州,巴西其他数州也遭受了洪水灾害的侵袭。上星期,在里约州相邻的圣保罗州,洪灾造成24人丧生。

  巴西每年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洪水与泥石流等灾害,造成数百人死亡。

  上个星期里约州等地发生的泥石流灾害,是巴西所遭遇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死亡人数每天都在增加,有可能成为巴西有记录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

  巴西政府官员20日表示,巴西将在全国建立灾害预防与早期预警制度。巴西计划部部长贝尔科(Miriam Belchior)说,政府将在2014年前投资67亿美元,用于排水与山坡修复工程,防止未来再次发生大规模洪水与泥石流等灾害。

发表在栏目: 自然
1月5日,瑞典救援机构主管克里斯特·奥洛夫森手里拿着一只掉到瑞典街头的死鸟(图片提供:Bjorn Larsson Rosvall)  1月5日,瑞典救援机构主管克里斯特·奥洛夫森手里拿着一只掉到瑞典街头的死鸟(图片提供:Bjorn Larsson Rosvall)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1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11年新年夜,美国阿肯色州突然有数千只死鸟从天而降,而上周,路易斯安那州、瑞典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也不断传来动物离奇集体死亡的消息,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猜测。许多人认为这是政府在进行秘密实验,或者“末世浩劫”即将来临,不过专家表示这些事件之间并不存在联系。

  每年一半死于自然原因

  科学家表示,鸟类在飞行中大量死亡与“末世浩劫”或秘密实验无关,最近的鸟类群死事件主要是因媒体炒作引起公众普遍关注。美国非营利组织全国奥杜邦协会鸟类保护部门主任、鸟类学家格雷格·布彻(Greg Butcher)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北美至少有10亿只鸟,有时可能多达200亿只——每年几乎一半死于自然原因。”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鸟类在飞行中突然死亡的呢?阿肯色州鸟类群死事件直指两个常见的罪魁祸首:巨大噪音和碰撞。从新年夜11点半左右开始,阿肯色州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不断接到飞鸟从空中掉落于毕比市方圆一平方英里地面的报告。根据官方估计,最多有5000只红翅黑鹂、欧洲椋鸟、鹩哥和褐头牛鹂在午夜前坠落地面。

  美国国家野生动物健康中心1月5日发布的初步检测显示,这些飞鸟死于钝器所致的外伤,与阿肯色州牲畜与家禽委员会1月3日公布的初步调查结论不谋而合。阿肯色州渔业管理委员会鸟类学家卡伦·罗表示:“它们撞上了汽车、树木、建筑物和其他静止的物体。在飞鸟开始落地前不久,鸟类栖息地附近地区有人报告称,他们听到燃放专业级焰火爆发的震耳欲聋的响声,每隔几秒放10到12个,将不少鸟儿惊吓走了。”

  “与此同时,别的地方还合法燃放了大量焰火,可能迫使飞鸟的飞行路线比正常时候要低一些,比树梢还低,这些飞鸟夜视能力非常差,一般不在夜间飞行。”在阿肯色州发现的死鸟是通常只有到秋季或冬季时才大量聚集的种类。布彻称:“我听说的记录是,一个栖息地有2300万只鸟。在这种情况下,5000只显然不值一提。”

  生存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

  据布彻介绍,鸟类常常在飞行中撞上物体,尤其是“城市中的高楼大厦,信号发射塔,风力涡轮机,输电线。似乎造成鸟类大量死亡的建筑物非常高,而且总是亮着。正常情况下,鸟儿可能只会注意天上的星星,在雾气朦胧的夜晚,它们分不清方向,在有亮的建筑物周围绕圈飞行,直至碰上并落到地上。”

  1月4日死于路易斯安那州的500只黑鹂和椋鸟看上去归咎于与输电线的相撞。同一天,瑞典街头发现了50至100只寒鸦死尸,据瑞典国家兽医学院专家介绍,它们身上没有患病的迹象,显然也死于钝器所致的外伤。布彻表示,大风、冰雹、雨雪、雷电等天气状况构成的挑战也易于使飞禽丧命,例如,“去年,数百只鹈鹕被潮水冲上俄勒冈和华盛顿两州交界的海岸。冷空气前锋总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移动,飞禽的翅膀和身体因此会结冰。”

  当然,并不只有上述原因会导致鸟类死亡,布彻举例说,“水禽会出现肉毒中毒现象,沙门氏菌和禽痘也可以在以鸟为食的动物身上迅速扩散。”无论何种原因,死亡似乎都是鸟类生存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

  雏鸟一年内死亡概率达75%

  阿肯色州渔业管理委员会鸟类学家卡伦说:“春天孵化的雏鸟一年内死亡的概率高达75%左右。对于生物学家来说,这些死亡事件相当正常。我希望可以借助公众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引导他们对野生动物生物特点存在的真正危机有所了解,对像蝙蝠白鼻综合症这样的疾病有新的认识。”

  卡伦从近来媒体对大量鸟类死亡事件的报道中看到了一线希望。她说:“我希望我们可以使公众对人造建筑物对其他物种的影响有进一步的认识。大家知道吗,仅仅为了让手机的信号更好,会有多少迁徙的鸣鸟因此死亡?” (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美国水域出现大量死鱼疑墨西哥湾漏油所致(图)

  10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县查兰德海湾(Bayou Chaland)地区发现大量死鱼,其中包括绯海鲷、红大马哈鱼、小虾、螃蟹和淡水鳗。(图片提供:P.J. Hahn, Plaquemines Parish)

美国水域出现大量死鱼疑墨西哥湾漏油所致(图)

  在死鱼之间可以看到漂浮的石油,这些死鱼是10日在受到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严重影响的路易斯安那一片沼泽地发现的。(图片提供:P.J. Hahn, Plaquemines Parish)

美国水域出现大量死鱼疑墨西哥湾漏油所致(图)

  10日在路易斯安那州发现大量死鱼,其中大部分可能是由每年夏季在墨西哥湾不远处形成的“死区”引起的。“死区”是水体里含氧量很低的区域。(图片提供:P.J. Hahn, Plaquemines Parish)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专家表示,9月10日在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县查兰德海湾(Bayou Chaland)地区的沼泽地发现大量死鱼,这些鱼可能是由每年出现的低氧情况引起,不过墨西哥湾的漏油事故或许也是一个致死原因。

  据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SU)的鱼类生物学者比罗桑塔·查克拉巴蒂介绍,每年墨西哥湾附近形成的庞大的低氧“死区”,会导致大量鱼类死亡。农业水土流失导致大量营养物质进入密西西比河,使嗜氧型藻类疯狂生长,导致其他海洋生命窒息死亡。查克拉巴蒂表示,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扩大了这个死区,因为嗜油菌消耗的氧气比藻类更多。

  路易斯安那野生动物与渔业保护局的发言人奥利维亚·沃特金斯表示,出现大量死鱼的水体在低潮期与周围环境隔绝开来,把鱼类都限制在一个低氧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查克拉巴蒂说,虽然如此,“这一地区的鱼类死亡现象并不罕见,事实上如果低潮使这里与墨西哥湾隔开,生活在这一水域的鱼类也将窒息死亡。在做进一步检测前,我们还不清楚导致路易斯安那州的鱼类大量死亡的最终原因。”

  不过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鱼类毒物学家凯文·克雷诺表示,“要是有人能确定这些鱼的死亡原因,他会感到非常吃惊”,因为给鱼进行尸检经常得不到确定结果,部分原因是因为鱼腐烂很快,根本无法找到足够新鲜的样本。另外,还有很多导致鱼类死亡的原因无法排除。即使在死鱼体内发现污染物,也不能说明这些化学物质的毒性足以杀死它们。

  普拉克明县海岸带管理部主管P.J。汉恩拍到的一些死鱼照片显示,死鱼附近漂着棕色物质。汉恩说,这些物质可能是石油。然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克雷诺说,至于是不是泄漏的石油导致这些鱼死亡,“我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

  很有可能墨西哥湾石油是导致鱼类大量死亡的众多因素之一,例如农业污染物和分洪等,这些因素使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他说: “这些沼泽地正受到严重影响。我们与这些海岸环境产生互动,已经使它们发生了很大改变。我们接触这些系统越多,它们就会变得越脆弱。”(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近日,发表于《生态保护文学》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过去20年间,海上捕鱼行为已导致全球数百万只海龟意外死亡,但这一严重生态灾难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1. 被困的海龟

被困的海龟
被困的海龟(图片提供:Projeto Tamar Brazil, Image Bank)

  图中的几只海龟被困于巴西海岸附近的渔网之中,无法逃离。它们只是过去20年间被渔网杀死的数百万只海龟的代表。

  保护国际组织海洋生物学家布莱恩-华莱士是该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华莱士表示,“海龟当前所面临的各种威胁中,捕鱼工具是最危险的。”最新研究汇总了全球关于海龟死于渔网、渔钩以及拖网等捕鱼工具的大量数据,对此前相关报告中关于意外死亡海龟数量的估计提出了质疑。

  最新研究论文作者表示,“我们所看到的报告只代表性地调查了所有捕鱼船队的百分之一,只是从全球一些小规模的捕鱼船队那里获得很少的数据。因此,我们保守估计,真正的数据并非只有数万。在过去20年间,被捕鱼工具意外困死的海龟大约有数百万。”

  在海龟的所有物种中,大约有七分之六都是属于易被攻击类型、濒危类型或极其濒危类型,已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物种红名单之中。

  2. 一串被困的海龟

 一串被困的海龟
一串被困的海龟(图片提供:Projeto Tamar Brazil, Image Bank)

  巴西海岸附近的一艘小渔船后面的渔网上拖着一串被困的海龟。

  华莱士认为,当地小型的渔业行为是导致海龟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至少应负90%以上的责任。但是,关于海龟死亡的确切数据却相当少。最新研究根据公开发表的报告对海龟死于捕鱼工具的现象进行了跟踪研究。但是,这些报告中的数据主要来自商业捕鱼船队上的观察员。所有报告都声称,从1990年到2008年,意外死亡的海龟数量大约在8.5万。

  华莱士表示,“我认为,对于现在所发生的事,8.5万这个数据绝对低估了。这种看法根本不存在争议。”但是,美国渔业协会发言人凯文-基邦斯则认为,“数百万”这个数字是属于“脱离真实科学的一种推断”。

  3. 刺网中的海龟

刺网中的海龟
刺网中的海龟(图片提供:Projeto Tamar Brazil, Image Bank)

  这只玳瑁海龟被巴西沿岸的一张刺网困住。刺网的网眼会根据捕捞目标的大小而定。华莱士表示,“对于海龟来说,它们就好像鱼一样,如果它们不能够及时察觉刺网的存在,就很容易误入其中。但是,海龟没有‘倒车档’,它们碰到刺网后,必然会试图躲避。这就意味着,它们会被越缠越紧。”

  4. 无处可逃

无处可逃
无处可逃(图片提供:Projeto Tamar Brazil, Image Bank)

  本图中,一只绿海龟被困于巴西沿岸的刺网之中。华莱士认为,与多钩长线或拖网相比,被困于刺网中的海龟死亡率更高。多钩长线是一种漂浮于海洋表面的渔线,可以延伸数英里长,上面带有数千个铒钩。拖网则是一种用于海底捕鱼、大口袋形状的渔网。

  海龟需要呼吸空气。但是,一旦在水面之遇到刺网,“海龟浮出水面的机会就不大了。”相反,许多拖网上有海龟排除器,这种设备可以允许海龟以及其他大型海洋哺乳动物逃离出拖网。此外,多钩长线是漂浮于海面,它们至少可以让海龟有呼吸的机会。

  5. 被抛弃于海滩上的死亡海龟

 被抛弃于海滩上的死亡海龟
被抛弃于海滩上的死亡海龟(图片提供:Projeto Tamar Brazil, Image Bank)

  许多淹死于渔网中的海龟被抛弃于海岸之上。本图中的这只死海龟发现于巴西海岸。据华莱士介绍,特别是一些小型捕鱼者,他们的捕鱼船上根本没有盛放海龟的空间。华莱士说,“你可以想象到,如果你是一名小型捕鱼者,你的刺网就是你的‘餐券’。如果你的刺网上困住了一只大革龟,如果你再试图释放它,那你将要冒着生命的危险。”

  6. 解除困境的海龟

解除困境的海龟
解除困境的海龟(图片提供:Projeto Tamar Brazil, Image Bank)

  在巴西海岸上,一只解除困境的海龟正在向大海爬去。

  墨西哥海龟研究人员霍伊特-派克海姆鼓励当地渔民把他们的刺网换成渔钩和渔线。派克海姆认为,“渔钩和渔线比刺网更具选择性。”这种工具的变化也可以让渔民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有选择性地捕捞更高价值的物种,比如金枪鱼和旗鱼等。但是,华莱士认为,“不幸的是,这些项目至今仍然很少应用。”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月21日消息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公开了一组图片,展示了吞噬恐龙的泥坑以及被禁锢在石头中的泥潭龙化石。根据一项新研究,最终让一些恐龙死于非命的死亡坑可能是体型巨大的恐龙留下的大脚印。

  1.神秘的“死亡坑”

神秘的“死亡坑”
神秘的“死亡坑”

  这幅绘画作品展示了大约1.6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中国新疆地区,画中的两只食肉恐龙五彩冠龙在一个泥泞的深坑中苦苦挣扎。五彩冠龙是一种小型兽脚亚目食肉恐龙,它们是一种两足猛禽家族成员,继承了包括霸王龙在内的恐龙血统。

  图中出现的“死亡坑”只是中国境内神秘恐龙陷阱中的一个,深度在3.5至6.5英尺(约合1至2米)之间,几只小型兽脚亚目恐龙的完整骨架化石便藏身其中。一项新研究找到了这些陷阱可能的源头:它们可能是体重20吨的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留下的大脚印,里面充斥着泥浆。

  2.已被发掘的中国化石坑

已被发掘的中国化石坑
已被发掘的中国化石坑

  照片拍摄于2005年,展示了一个已被发掘的恐龙死亡坑。发掘工作造就了一个圆柱形沙岩和泥岩,高度在5.2英尺(约合1.6米)左右。迄今为止发现的死亡坑共有3个,里面埋藏着20多个小型恐龙的化石,这个石柱所在的死亡坑便是其中之一。由于周围岩石的特性,专家们认为死亡坑实际上是凹陷所致,可能是巨大的脚印,里面充斥着泥浆。

  阿尔伯塔皇家泰莱尔博物馆地质学家、研究论文联合执笔人大卫·埃伯斯表示:“所有地质数据均告诉我们,我们研究的沉积物最初曾富含流体。在所处地区,它们从未以空洞的形式存在过。”

  3.禁锢在石头中的泥潭龙化石

石中泥潭龙化石
禁锢在石头中的泥潭龙化石

  2001年在中国的一个恐龙死亡坑内发现的一只泥潭龙骨骼化石,它可能是一种食草兽脚类恐龙。正式描述泥潭龙是在2009年,由于长有令人迷惑的“手”,一些专家认为这种恐龙的肢体与鸟类的翅膀存在联系。

  类似泥潭龙这样的兽脚类恐龙在侏罗纪晚期的中国新疆地区较为普遍。1.6亿年前,现在的新疆戈壁沙漠曾经是一片沼泽地。专家们认为,某一时期内发生的大规模火山喷发让这一地区充斥着火山灰,火山灰随后在类似流沙的火山泥凹地上方形成半固态表面。

  埃伯斯及其同事的研究论文将刊登在2月出版的《PALAIOS》杂志上。他们在论文中指出,当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在这个奇异的地带活动,这些体型巨大的食草恐龙的大脚便踏过覆盖着火山灰的地面。马门溪龙留下的大脚印被厚厚的泥浆回填,进而为死亡坑的出现创造条件。

  4.禁锢在石头中的小泥潭龙

石中小泥潭龙
禁锢在石头中的小泥潭龙

  照片展示的小泥潭龙骨骼化石是在2001年发现的。类似泥潭龙这样的小型兽脚类恐龙体重在40至50磅(约合18至22.6公斤)之间,很容易陷入龙马门溪龙大脚印形成的泥坑中。研究论文联合执笔人埃伯斯表示,兽脚类恐龙尤其难于逃脱,拼命挣扎仍难逃一死,因为这种恐龙只能利用它们的后腿移动身体。

  他说:“一种可能性极高的推测是,其它一些动物也曾掉入这些陷阱,但最终成功逃脱。我们认为四足动物逃脱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它们拥有天然的四轮驱动,能够摆脱泥坑的束缚。”

  5.中国泥潭龙化石

中国泥潭龙化石
中国泥潭龙化石

  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脊椎动物古生物学部门馆长汉斯-迪尔特·休斯表示,不管恐龙死亡坑的源头到底是什么,在坑内发现的骨架化石均拥有很高的重要性,对其产生的怀疑则是一个次要问题。休斯并没有参与此项新研究。

  他指出,侏罗纪晚期的兽脚类恐龙据信与鸟类存在密切联系,它们是非常重要的线索,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飞行进化史。但兽脚类恐龙遗骸仍非常罕见,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它们的尸体通常被捕食者撕裂,而相对较小的骨骼则很难幸存下来并被现在的科学家发现。休斯说:“在发现死亡坑之前,我们对生活在这个特定时期的恐龙以及其它陆地脊椎动物知之甚少。”(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16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近一周来的最新太空照片。这些照片展示太阳表面磁力环圈导致亮白色风暴,高清晰火星地貌等壮观景象。

  1.太阳表面磁力环圈导致亮白色风暴

太阳表面磁力环圈导致亮白色风暴
太阳表面磁力环圈导致亮白色风暴(图片提供:Photograph courtesy SOHO/NASA)

  照片来自于美国宇航局STEREO双子飞船其中一艘拍摄的彩色视频,展示了太阳表面一个活跃区上方出现的由磁力环圈导致的亮白色风暴。这段视频拍摄于11月2日至3日,展示了太阳粒子追踪活跃的磁场线,磁场线伸长后形成小规模太阳风暴。

  2.恒星在银河系混乱核心区域诞生和死亡

恒星在银河系混乱核心区域诞生和死亡
恒星在银河系混乱核心区域诞生和死亡(图片提供:SSC/CXC/STScI/ESA/NASA)

  正如我们在来自美国宇航局3个“大天文台”的新合成图片中所看到的那样,随着恒星在银河系混乱的核心区域诞生和死亡,炽热的气体和尘埃云变成长长的灯丝状。合成图片的数据来自哈勃太空望远镜、斯皮策太空望远镜以及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此举是庆祝国际天文年的一部分。

  拍摄时,“哈勃”捕捉到充满新生恒星的活跃区发出的近红外光线(黄色);“斯皮策”的红外眼捕捉到受恒星风影响的气体和尘埃复杂结构发出的光线(红色);“钱德拉”的X射线光学设备则拍摄到被剧烈的超新星爆炸加热的气体,颜色呈蓝色和紫罗兰色,同时还拍摄到银河系中央超大质量黑洞边缘周围的旋涡物质。

  3.火星地貌高清晰照片

火星地貌高清晰照片
火星地貌高清晰照片(图片提供: FU Berlin/G. Neukum/DLR/ESA)

  欧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车”探测器拍摄了一组新的火星地貌高清晰照片,这张展示一个古老撞击坑的照片便是其中一个。撞击坑的直径达到22英里(约合35公里),很有可能曾受到流水侵蚀。

  最近,“火星快车”将其高清晰照相机对准火星的一个边界区,附近则是一个一度活跃的断裂带。科学家认为这一区域经历了所谓的潜蚀过程,即水侵蚀地下岩石并导致叠加层以混乱状态发生塌陷。

  4.环状星云

环状星云
环状星云(图片提供:DSA/OAUV/PixInsight/ SSRO/ceFca/CAHA/RECTA/DSA)

  环状星云的一幅新照片,由西班牙卡拉尔·阿尔托天文台拍摄。照片以空前的细节展示了来自星云中央恒星的气体形成的灯丝状环形结构。一个更为遥远的螺旋星系位于照片右上方。环状星云呈蔷薇色,距地球大约2000光年,是一颗类日恒星的残余。恒星死亡时剥离其外部气体壳,留下一个被称之为“白矮星”的密集核心,周围被多层炽热环形结构环绕。

  5.热带风暴“艾达”

热带风暴“艾达”
热带风暴“艾达”(图片提供:NASA GOES Project)

  照片由GOES-12卫星拍摄,展示了热带风暴“艾达”在美国阿拉巴马州道普希恩岛登陆的景象。专家们表示,11月4日在加勒比海形成的艾达可能是2009年安静得异乎寻常的大西洋飓风季(11月30日结束)最后一场风暴。(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1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不久前,巴拿马五名少年声称,他们在巴拿马蓝山地区的一条小河边玩耍时意外地发现并打死了一名“外星人”。“外星人”事件立即在网上引起了巨大轰动。事后,医学专家经过对该不明生物的尸体进行解剖后发现,所谓的“外星人”不过是一只死亡的树懒而已。

  当时,巴拿马当地电视台就“外星人”事件专门采访了这五名少年。其中一名男孩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当时我正在河里游泳,突然感觉有东西紧紧抓住我的大腿。我们把它拉出水面,并开始用石头和棍棒攻击它。我们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动物。”据男孩们介绍,不明生物脸色苍白、鼻子扁平,手臂很长,指甲弯曲好象鹰爪一样。在对不明生物实施一系列攻击后,五名少年认为它已经死亡,于是又把它扔进了水中。后来,他们又回到现场,用相机拍下了不明生物当时在河边留下的痕迹。他们认定这个不明生物就是“外星人”并将拍下的“死亡外星人”的照片上传到互联网上。“外星人”事件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许多人把这个不明生物也称为“巴拿马外星人”。

  但是,医学专家经过对不明生物的尸体进行解剖后发现,这名传说中的“外星人”实际上只是一只已经死亡的树懒,而且在五名少年发现之前它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巴西里约热内卢动物园兽医安德列-赛纳-麦亚解释说,“在地面干燥的环境中,人们往往很容易认出死亡动物,但是如果动物死亡后落入水中,尸体经水浸泡就可能会变形,就不容易被识别。这几名男孩在没有准确识别的情况下,就误认为它是活着的生物。”

  在五名男孩宣布他们发现并打死“外星人”四天后,巴拿马官方从水中打捞起所谓“外星人”的尸体。巴拿马国家环境局组织了医学专家对“外星人”尸体进行了解剖。参与解剖的医学专家认定,这个所谓的“外星人”其实是一只雄性三趾树懒。三趾树懒是中南美洲非常常见的一种动物。巴拿马国家环境局兽医马尔奎德斯-拉莫斯介绍说,“在验尸过程中,我们发现这只树懒身上存在显明的外伤。根据男孩们所拍摄的照片看,它在被发现之前估计已经在水中浸泡了两天。”

  麦亚对照片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很明显,这是在水中浸泡所形成的腐烂状态。死亡动物落入水中,皮毛会加速脱落,身体会更加光滑,看起来就像是皮肤一样。此外,由于细菌的作用,尸体腐烂会产生气体,造成某些器官的膨胀,于是就出现了照片中这种奇特的动物形象。”在对树懒尸体完成鉴别后,巴拿马国家环境局将其掩埋。于是,关于“巴拿马外星人”的谣言不攻自破。(彬彬)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挪威科学家近日在挪威西南部的一个海湾处发现了40株生活于维京时期的苏格兰古松。由于这些已经死亡几百年的古松至今仍未腐烂,因此科学家把它们称之为“松树木乃伊”,并认为它们具有很大的考古和科研价值。

  据科学家们介绍,这40株已经死亡的苏格兰古松大约生长于1200多年前,该时期正是所谓的“维京时期”。40株古松分散于一片曾经是相当茂密的森林之中。这片森林应该也是中世纪北欧造船和教堂建设的主要木材来源。后来,由于自然原因,这些古松失去生命之源而死亡。

  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吃一惊,因为大部分树木在死亡后会由于微生物的分解而慢慢腐烂,但这次发现的古松却并不这样。从表面上看,它们很明显从来没有腐烂过。因此,这些古松与化石树木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化石树木已经失去了树木的特性。

  挪威科技大学生物学家泰耶-图恩组织和领导了这一研究和发现。据图恩介绍,“这里是挪威西海岸,气候潮湿,雨量较多。在这种潮湿的气候中,死亡的树木不会腐烂,真是奇迹。你触摸这些树木,就感觉是和当初维京人的感觉一样。”维京人(Viking)就是指北欧海盗,他们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一直侵扰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其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广阔疆域,欧洲把这一时期也称为“维京时期”。

  对于这一奇异的发现,科学家们分析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一些树木死亡后仍然保持不倒或是倒在岩石上,这样就避免了与潮湿地面的接触,而水分和土壤中的微生物都是造成腐烂的主要原因。第二,松树中充满了树脂,这些树脂可以保护树木不至于被微生物所侵蚀。死亡时,松树会释放大量的树脂,这样就可以延后腐烂时间。

  图恩是在研究和考察古代气候的课题中偶然发现这些古松的,他的团队主要是通过树木的年轮来研究古代气候。因此,图恩认为这些古松对他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他认为,海湾地区的树木死亡后几百年不烂,证明了这些树木的耐用性。因此,当时的挪威人就是利用这片森林的树木来建造房屋和教堂的。(彬彬)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意大利科学家破解腓尼基人“死亡微笑”之谜
意大利科学家破解腓尼基人“死亡微笑”之谜(图片提供:DEA/G. Dagli Orti via Getty Images )

  大约2800年前,在地中海的撒丁岛上,有些腓尼基人死去时脸上露出神秘而可怕的微笑。研究人员曾怀疑古腓尼基人利用有毒气体让人产生这种奇怪的表情。意大利科学家日前表示,他们终于揭开了腓尼基人“死亡微笑”的谜底——并不是利用有毒气体,而是一种植物成分的药剂。他们还认为,也许有朝一日,这种植物可以具有像肉毒杆菌素一样的美容效用,让人脸上的皱纹减少。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荷马在其著作中创造出“冷笑”(sardonic grin)一词,其中“sardonic”源于“撒丁岛”(Sardinia),指撒丁岛上通过一种药剂让死者脸上产生笑容的杀人仪式。最新研究称,失去自理能力需要人照顾的老年人和犯人被迫喝下这种神秘药物,之后陷入一种幻觉,或从悬崖上跳下摔死,或被活活打死。

  数千年来,这种神秘药物究竟为何物一直是个谜,意大利皮埃蒙特东方大学有机化学家吉奥瓦尼·阿彭迪诺(Giovanni Appendino)和同事们日前表示,他们已经揭开了这个谜底——“死亡微笑毒药”的主要成份存在于一种名叫“藏红花色水芹”(hemlock water-dropwort)的植物中。这种开白花的植物长着芹菜一样的根茎,主要分布在撒丁岛的池塘和河流旁。

  大约十年前,撒丁岛一位牧羊人自杀身亡,死后脸上留着可怕的微笑。而据调查,他死前吃了藏红花色水芹。这一事件给卡利亚里大学植物学家莫罗·巴莱罗(Mauro Ballero)带来很大启示,于是,他对近几十年来撒丁岛上每一个与水芹类植物有关的死亡事件展开了细致调查。

  在最新研究中,巴莱罗和同事详细描述了藏红花色水芹毒素的分子结构,确定它对人体产生何种影响。领导实施这项研究的阿彭迪诺说:“藏红花色水芹中含有较高的毒素,会引起类似于古人描述的死亡微笑的症状,比如面瘫。”

  他说:“我们知道,藏红花色水芹含有神经毒素,极有可能是那种令古代腓尼基人‘微笑死亡’的植物。”阿彭迪诺称,撒丁岛毛茛也曾是候选毒物之一,但据史料记载,这种植物并不能生长于潮湿的地方,另外在毒性方面也与史料描述不符,“除此之外,撒丁岛是整个地中海生长藏红花色水芹的唯一地方。”

  藏红花色水芹是致命的铁杉家族成员之一,这种植物尤为危险,因为它散发着芳香的气味,根部还有一丝甜味。阿彭迪诺说:“通常情况下,有毒植物略带苦味,或一见到让人避之唯恐不及。藏红花色水芹是我听说的第二种对我们的感官颇具吸引力的有毒植物。人们可能在毫无戒备之下将其吃掉。”他估计,藏红花色水芹或许能证明具有美容功效:“它可以令面部肌肉放松,所以能消除脸上的皱纹。”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15 页,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