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2月1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科学家表示,美国要做好准备适应更大的暴风雪。不过,导致美国暴风雪的原因引起了科学界的激烈争论。
随着美国东海岸数州从暴风雪的掩埋下重见天日,科学家表示过去一周的“暴雪末日”预示着未来严酷的冬季即将来临。非常令人奇怪的是,全球变暖可能是罪魁祸首,不过一些科学家对此并不认可。
厄尔尼诺作祟
气象学家乔·巴斯塔迪说最近的暴风雪可能预示着未来的冬季更为寒冷、多雪,这与上世纪60、70年代非常相似。巴斯塔迪在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学院AccuWeather气象预测机构供职,他认为2月份创纪录的降雪更多是因为去年形成的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而非气候变化。
当靠近南美洲西北海岸的太平洋海水温度过高时,就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这一天气现象毫无规律可循,因此难以预测,不过每隔3到7年就会发生。
在一份书面声明中,巴斯塔迪说目前的厄尔尼诺现象“非常强大,导致美国中大西洋地区暴风雪频发。”厄尔尼诺还改变了高空风的正常流动,推动冷空气从加拿大北部移动到美国上空。
全球变暖火上浇油?
巴斯塔迪向国家地理杂志表示,气候的周期性冷热循环预示着美国的冬季将变得更加严寒,这与全球气候变暖长期趋势是相矛盾的。他说:“我们知道地球的气候循环正在发生改变。太平洋正在变冷,在未来几年大西洋也将变冷。厄尔尼诺再加上寒冷的太平洋,因此美国东部出现了酷寒的冬季。”
然而,一些科学家表示全球变暖是导致2月份美国东部暴风雪的罪魁祸首,而且在将来的冬季仍会导致更多暴雪。将暴风雪归咎于气候变暖似乎是矛盾的,但是气候科学家阿曼达·斯塔特说尽管气温保持在冰点以下,但相对温暖的天气使海洋里更多的水分蒸发,空气湿度更大,所以暴风雪频发。
需要更多证据证明全球变暖
至于今年的“暴雪末日”,位于弗吉尼亚州雷斯顿的国家野生动物联盟的斯塔特表示:“很难衡量全球变暖对某一次暴风雪的影响,不过在一个冬季有如此大的暴风雪确实十分不寻常。”比如今冬华盛顿的降雪量达到2到3英尺(60到91厘米),斯塔特说这是300到400年一遇。
同巴斯塔迪一样,斯塔特也认为目前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了今冬美国暴风雪肆虐,不过她认为气候变化所起作用更大。斯塔特将气候变化看成是明显且现实的威胁。
斯塔特说:“我认为有压倒性的证据证明全球变暖正在发生,人类活动难辞其咎。”
对于那些相信全球变暖正在发生的科学家,巴斯塔迪说:“我尊重他们的观点,他们或许有其道理。”但是巴斯塔迪认为,需要经过更多的冬季,人们才能确定全球变暖是否正在发生。他说:“我强烈地感觉到再过20年到30年我们将得到答案。”(唐宁)
据新华社电 美国2日遭受暴风雪袭击,引发交通混乱,电力供应中断,工厂生产暂停。迄今,这场暴风雪已经致使12人死亡。
范围广
视频:美国暴风雪肆虐致道路结冰 车辆路面漂移 来源:CCTV新闻频道暴风雪1日开始,波及30个州,横跨3000多公里,区域覆盖美国本土一半,三分之一人口受影响。
美国国家气象局介绍,中部和东北部一些州积雪厚30厘米至60厘米。中西部灾情尤为严重,不少地区积雪超过50厘米,一些建筑“不堪”承受积雪之重,出现险情。伴随着冷雨和强风,中西部气温骤降,部分地区2日晚最低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
芝加哥积雪51厘米,规模为当地有相关记录以来第三。多数居民选择待在家中,公立学校连续第二天关闭。
这场暴风雪已经致使12人死亡,包括纽约长岛的一名流浪汉,后者点燃烹调用油取暖,不幸引燃大火,惨遭烧死。
中西部多条州际公路关闭。超过半数的州发布暴风雪或冻雨预警,提醒公众尽量避免外出。
暴风雪来势凶猛,大批车辆和司机受困于公路。在伊利诺伊州,大约1500名司机受困,其中芝加哥周边大约900人。
民航方面,上千个航班被迫取消。航班追踪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2日当天,超过6300个航班取消,包括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939个航班、纽约拉瓜迪亚机场341个航班。
损失重
暴风雪严重干扰生活、生产秩序,经济损失惨重。
受暴风雪拖累,中西部6个州多家汽车制造厂暂时关闭。在不少地区,粮食、家畜运输陷于停滞。
截至2日,大约37.5万户家庭电力中断。在得克萨斯州,一些发电厂被迫关闭,州电力管理部门2日宣布按区域轮流停电。这意味着,大约300万个家庭不得不面对暂时断电的窘境。这是得克萨斯州20多年来第二次实施这类措施。
严寒天气损及中西部农业作物。得克萨斯州是全美第一大葡萄柚生产基地和第三大巴伦西亚橙生产基地。一些经济分析师预计,这场暴风雪将导致这两种水果减产,从而推高售价。
国土安全部长珍妮特·纳波利塔诺2日就这场暴风雪向总统奥巴马汇报。白宫宣布,联邦紧急措施署向13个州紧急派遣工作小组,协调救灾事宜。另外,美国国民警卫队投入救灾。
中新网2月2日电 近日美国遭遇大范围暴风雪,截至1日下午,全国已有6364次航班被取消,数百万人受灾。
据美国媒体报道,从本周开始,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向东到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区,再到五大湖区,以及东部及新英格兰地区,都将陆续出现大规模的暴风雪。从墨西哥湾沿岸的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到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以及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至少有13座人口密集的美国城市在这次暴风雪运动的路径图上,美国国家气象局表示,这场暴风雪将给美国中部的广大地区带来严重影响,某些地区的降雪可能超过15厘米。
受影响的城市包括达拉斯、休斯顿、纽约、波士顿等大客流城市,俄克拉荷马、俄亥俄等9个州发布了暴风雪警报。
美国气象频道的专家表示,目前在美国中部和西南部徘徊的风雪带很快将往东部转移,如此大范围的降雪,在美国历史上极其罕见。
而在美国东北部的艾奥瓦州,该州大部分道路已被冰雪覆盖。在堪萨斯州,州长要求民众尽量呆在家中,取消不必要的外出,因为“你可能出的去,但未必回得来。”
在印第安纳州,该州的国民警卫队已处于预备状态,26座庇护所随时准备启用。
恶劣的天气除了影响交通外,电力供应也是各州面临的一大考验。在印第安纳州,暴风雪导致18000户居民停电,至今未能全部恢复电力供应。
据报道,虽然2日是预示着冬季结束的传统的土拨鼠日,但是从2日上午开始,暴风雪将影响美国东部及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而且这一地区的暴风雪天气一直要到3日一早才会有所缓解。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2月1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科学家表示,美国要做好准备适应更大的暴风雪。不过,导致美国暴风雪的原因引起了科学界的激烈争论。
随着美国东海岸数州从暴风雪的掩埋下重见天日,科学家表示过去一周的“暴雪末日”预示着未来严酷的冬季即将来临。非常令人奇怪的是,全球变暖可能是罪魁祸首,不过一些科学家对此并不认可。
厄尔尼诺作祟
气象学家乔·巴斯塔迪说最近的暴风雪可能预示着未来的冬季更为寒冷、多雪,这与上世纪60、70年代非常相似。巴斯塔迪在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学院AccuWeather气象预测机构供职,他认为2月份创纪录的降雪更多是因为去年形成的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而非气候变化。
当靠近南美洲西北海岸的太平洋海水温度过高时,就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这一天气现象毫无规律可循,因此难以预测,不过每隔3到7年就会发生。
在一份书面声明中,巴斯塔迪说目前的厄尔尼诺现象“非常强大,导致美国中大西洋地区暴风雪频发。”厄尔尼诺还改变了高空风的正常流动,推动冷空气从加拿大北部移动到美国上空。
全球变暖火上浇油?
巴斯塔迪向国家地理杂志表示,气候的周期性冷热循环预示着美国的冬季将变得更加严寒,这与全球气候变暖长期趋势是相矛盾的。他说:“我们知道地球的气候循环正在发生改变。太平洋正在变冷,在未来几年大西洋也将变冷。厄尔尼诺再加上寒冷的太平洋,因此美国东部出现了酷寒的冬季。”
然而,一些科学家表示全球变暖是导致2月份美国东部暴风雪的罪魁祸首,而且在将来的冬季仍会导致更多暴雪。将暴风雪归咎于气候变暖似乎是矛盾的,但是气候科学家阿曼达·斯塔特说尽管气温保持在冰点以下,但相对温暖的天气使海洋里更多的水分蒸发,空气湿度更大,所以暴风雪频发。
需要更多证据证明全球变暖
至于今年的“暴雪末日”,位于弗吉尼亚州雷斯顿的国家野生动物联盟的斯塔特表示:“很难衡量全球变暖对某一次暴风雪的影响,不过在一个冬季有如此大的暴风雪确实十分不寻常。”比如今冬华盛顿的降雪量达到2到3英尺(60到91厘米),斯塔特说这是300到400年一遇。
同巴斯塔迪一样,斯塔特也认为目前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了今冬美国暴风雪肆虐,不过她认为气候变化所起作用更大。斯塔特将气候变化看成是明显且现实的威胁。
斯塔特说:“我认为有压倒性的证据证明全球变暖正在发生,人类活动难辞其咎。”
对于那些相信全球变暖正在发生的科学家,巴斯塔迪说:“我尊重他们的观点,他们或许有其道理。”但是巴斯塔迪认为,需要经过更多的冬季,人们才能确定全球变暖是否正在发生。他说:“我强烈地感觉到再过20年到30年我们将得到答案。”(唐宁)
美國東北部地區開始第二輪暴風雪,紐約三個主要機場,超過一千七百班航機取消,另外多班機延誤。其中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積雪達十多厘米。因首次暴風雪被指除雪不力的紐約市長彭博,對今次降雪不敢再掉以輕心。
彭博平反除雪不力
彭博一度宣佈全市進入「氣象緊急狀態」,提醒市民不要開車,紐約市更出動大批剷雪車嚴陣以待。由於除雪工作準備充足,今次降雪並未對紐約交通造成太大影響,全市公立學校全部照常上課。彭博稱市政府生部門已吸取教訓,對今次除雪工作表示滿意。
另外,在馬薩諸塞州,大雪壓毀供電設施,七萬個家庭無電力供應。康涅狄格州部份地區降雪量更超過六十厘米,多個州分早前已呼籲商店關門,學校亦都要停課。
【图事】
1月11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位女士在暴风雪中行走,宠物狗吉娃娃躲在她帽子里。本周,美国东部遭遇第二轮暴风雪,积雪通常有20.32厘米深。目前,暴风雪严重影响纽约交通运行,大量航班被取消。
伊朗航空一架波音七二七客機,周日在暴風雪中試圖緊急降落時墜毀,意外最少造成七十一人罹難、三十五人受傷,當局正調查空難是由機件故障引致,或是與惡劣天氣有關。
事發於周日晚上七時四十五分,伊朗航空一架波音七二七客機接載九十四名乘客、十二名機組人員,由首都德黑蘭飛往七百公里外的西北部城市烏魯米耶,由於烏魯米耶當時吹起暴風雪及出現濃霧,機長曾兩度嘗試降落,但不成功;機長之後向控制塔報告,聲稱出現機件故障,準備在機場附近緊急降落,結果失事墜毀在一幅農田上。
機長曾報稱機件故障
當局接報後派出大批救援人員到場,客機墜地後斷成數截、損毀嚴重,但無發生爆炸;救援人員發現一批生還者後,即時協助他們疏散到安全地點,部份生還者受傷送院急救。據悉,生還者包括兩名機組人員。
意
外最少造成七十一人罹難、三十五人受傷,當局正調查空難是由機件故障引致,或是與惡劣天氣有關。伊朗由於受國際制裁,雖然該國航空的機隊已經老化,但卻無法向波音或空中巴士購入新飛機或零件,令當地經常發生空難。
圣诞节刚过,美国东北部大片地区就遭到暴风雪袭击。马里兰州、新泽西州、弗吉尼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先后因降雪太大而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恶劣的天气不仅导致上千航班被取消,也严重影响了铁路和公路交通。暴风雪至少造成一人在交通事故中身亡。
美国气象署称,这两日暴风雪的猛烈程度已经接近美国东北部最强雪灾的历史纪录,瞬间最高风速达88公里每小时,最大降雪厚度可能超过60厘米。南起佐治亚州北至佛蒙特州的大片区域都被白茫茫的降雪覆盖。
四个州进入紧急状态
美国马里兰州、新泽西州、弗吉尼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纽约、费城和波士顿三大城市也分别宣布进入大雪紧急状态。
截至当地时间26日晚,暴风雪至少导致一人死亡。由于道路太滑,弗吉尼亚州一名司机驾车撞上了路边的电线杆身亡。
大雪还导致很多地方供电线路被积雪压断。纽约长岛超过1万多居民家中断电,新泽西和康涅狄格州分别有1500户和4900户居民断电。
《纽约时报》称,这场暴风雪来临的时机实在“不赶巧”。圣诞节刚刚结束,很多人正赶着从外地回家,还有一些人计划节后大采购,但这些都被一场来势汹汹的暴风雪搅乱了。
纽约市民滑雪出门
26日上午,纽约市的天空开始飘下鹅毛大雪。到当天下午5时,积雪已厚达8厘米。傍晚时分,整个城市变成一座雪雕,街上的行人渐少。有的人坐着雪橇甚至踩着滑雪板外出。
在下午临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穿着防寒背心的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呼吁市民们严阵以待:“最新的预报将这场雪定级为暴风雪,不幸的是,我们的城市就在它的行进路线上。”受大雪影响,纽约部分公交线路暂停运行,一些城际铁路也受到影响。布隆伯格称,铲雪车会在26日晚将主要公路上的积雪清除。
康涅狄格州州政府于26日启动了应急救援中心,该州还准备了632辆铲雪车准备应对降雪高峰。
26日上午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市长迈克尔·纳特在市政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宣布该市即将进入大雪紧急状态。“我们敦促所有的费城人,请小心谨慎,注意安全。”纳特说,“购物、外出的人,要赶早出门,因为大雪很快就要来了,到那时就会很麻烦。”(谢来)
■ 交通
纽约3机场取消1400架航班
新泽西州公交公司暂停所有巴士;纽约和波士顿火车运输暂时取消
由于暴风雪带来大风、强降雪和极低的能见度,迫使美国东北部上千个航班被取消,大批旅客滞留甚至在机场过夜。
候机大厅成难民营
美国四大航空公司中,大陆航空于26日上午取消了250个航班;达美航空取消了850个航班;美国航空公司取消其原计划26日下午在巴尔的摩、费城和华盛顿机场的所有航班。
受暴风雪影响,纽约地区3座主要机场超过1400架次航班被取消。航空公司警告,航班延误或取消的情况可能持续至27日。
到26日晚,纽约的肯尼迪机场候机大厅几乎变成一个难民营,旅客们有的就着睡袋在地板上休息,有的坐在行李上吃快餐,失去耐心的人纷纷前往问讯处等待消息,但都被告知27日之前没有任何航班会恢复运行。此外,大雪的影响开始波及其他地区。芝加哥航空管理部门表示,奥黑尔国际机场已经取消多达55个航班。
地面交通受极大影响
暴风雪不仅让美国东部的空中运输陷入瘫痪,也严重影响了地面交通。
虽然主要公路的积雪得到了及时清理,但持续不断的降雪使得车辆很容易打滑。26日晚新泽西州公交公司暂停了所有的巴士运输。华盛顿特区和波士顿之间的公交车暂停运营。
美国铁路公司(Amtrak)称由于大风影响到了铁轨线路的信号系统,暂时取消了纽约和波士顿市之间的铁路运输。公司的发言人称:“尽管这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但我们更希望人们安全地待在原来的地方。”
(谢来)
■ 相关新闻
联合国总部遇雪关一天
27日所有在总部举行的会议取消;游客参观项目暂停
据新华社电 联合国26日晚发布消息说,由于美国东北部遭遇暴风雪袭击,纽约联合国总部将于27日关闭一天。
记者26日晚拨打联合国员工紧急事务热线,电话中的语音留言说“由于恶劣天气,纽约联合国总部将于12月27日关闭一天,当天所有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会议将被取消”。
随后,联合国通过网络发布了同样的消息,并表示27日的游客参观项目也将暂停。
美国东北部地区26日遭遇暴风雪袭击,该地区多个州和城市纷纷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暴风雪灾害。其中,纽约市成为此次风暴中心。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发出的暴风雪警报,纽约地区26日晚至27日早晨将遭遇时速60公里强风,局部地面积雪厚度可达30厘米至50厘米。
20日,伦敦圣潘克勒国际火车站堆积了大量行李。
21日,伦敦希思罗机场3号航站楼,一个哭泣的女孩裹着铝箔毯取暖。
数千趟航班与列车取消,数万名乘客滞留机场,零售业在圣诞季陷入萧条
随着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圣诞节临近,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却让欧洲这个圣诞节“降温”。绵亘数日的大雪使得欧洲的空中、陆地交通陷入瘫痪,数万名乘客被困在各国机场无法出行,不少学校被迫关闭,众多欧洲民众不得不临时更改圣诞计划。
乘客被困三天仍未登机
20日凌晨,气象台在伦敦附近的白金汉郡记录到英国有史以来的同期最低气温———零下19.6摄氏度。
伦敦希思罗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但在周末连续两天的恶劣暴风雪天气下,机场跑道结了厚厚的冰霜,难以清除,只能被迫关闭。尽管20日机场重开,但两条跑道中仅有一条跑道能工作。几千名乘客无奈之下,只能在机场候车室打起了“地铺”。
“人们朝着彼此大喊大叫,女人在哭喊,更多人在翻来覆去地整理行李。地面上到处都是被丢弃的行李散件,”一位目击者描述候机大厅的情景,“人们的愤怒无处发泄,仅有的几名机场官员被反复诘难,很多人不愿被调剂到其他航班而大吵大闹。”
令乘客愤怒的是,空乘人员19日晚上关闭了3号候机厅的门,许多人不得不在恶劣的室外条件下等待,并在通往候机室的地下通道过夜。人们用塑料泡沫做睡垫,一些人则枕着行李凑合入眠。
在希思罗机场度过了48小时的乘客凯丽·迪吉纳尔说,她和丈夫上周六下午来到机场,得知自己的航班至少要延迟到第二天早晨六点。“机场直到凌晨一点半才给了我们一张毛毯和一瓶水。”凯丽表示。
但直到第三天,也就是20日早晨,夫妇俩依然在等待自己的航班。“我们还年轻,但那些老人和孩子怎么办?他们也没有得到任何特殊对待,这一切真让人恶心,”凯丽说。
法国派装甲车“营救”汽车
21日下午,伦敦盖特威克机场整晚关闭后重新开放。欧洲大陆最大的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在关闭了一早上之后开放,此前,已有464架航班被取消。“这么大的雪,只有孩子们才能找到乐趣,”柏林的律师卡特加·费舍尔说,“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大雪让人头痛。”
在巴黎戴高乐机场,超过3000名滞留乘客不得不在机场过夜,另一大机场奥利机场也有超过400人滞留。荷兰斯希普霍尔机场则紧急准备了1700张行军床,提供给滞留的乘客。
机场罢工,地面交通也不容乐观。由于大雪,欧洲之星列车取消了多趟车次,多名乘客在伦敦圣潘克勒国际火车站焦急地等待。“由于天气恶劣,高速线面临速度限制,使得旅程时间延长了两小时。因此,我们不能按计划运行那么多趟列车,”欧洲之星的发言人玛丽·威尔士表示。在巴黎火车站,数百名乘客在火车站“安营扎寨”,通宵等候列车到来。
20日傍晚,巴黎北部一高速公路路段因路滑发生一起12车连环相撞事故,造成3人受伤。法国军方甚至派出了装甲车,在高速公路上用装甲车把滑到路边的汽车拖拽出来。
航空运输成交通“薄弱环节”
极端天气也让期待圣诞节大赚一笔的商家们失望。英国商家表示,两天暴雪让销售额至少下跌了10%。英国零售分析师安德鲁·怀德说,“英国的大雪有个戏剧性的效应,在大雪重灾区,零售额甚至下跌了50%。”
分析人士预计,极端天气让英国航空公司每天损失千万英镑的利润。根据天气预报,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极寒天气将持续到下周,其他欧洲国家则有希望在本周内气温回暖。
21日,欧盟委员会负责交通事务的委员希姆·卡拉斯批评说,西欧国家的航空运输已成为整个交通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他将召集多国的航空部门官员会晤,讨论极端天气下机场如何更有效率地运作,“这种情况不可接受,也不应该再发生”。 本报记者 颜颖颛
■ 相关新闻
北京赴欧四航班受阻
昨日,中国国际旅行社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首都机场飞往欧洲的航线,仅有北京到伦敦和北京到巴黎两条航线受到影响,一共是四个航班。但每个航班具体的延误情况不太清楚。
他表示,现在国旅的赴欧旅游团没有受到欧洲恶劣暴雪天气情况影响,都是正常发团。
记者从首都机场网站了解到,由于气候原因,法国航空公司21日从北京出发前往巴黎的AF129航班、英国航空公司前往伦敦的BA038航班都已经取消。按计划,飞往巴黎的航班于10时15分出发,飞往伦敦的航班则于12时10分出发。
此外,记者获悉,上海赴欧洲的航线也受到影响,分别是飞往伦敦的英航BA168和上海飞往巴黎的法航AF117航班。21日的这两趟航班同样被取消。
国旅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在国外的旅行团并没有受到欧洲大雪恶劣天气的影响,主要原因是赴欧团大多前往欧洲南部,避开了大雪区域。此外,目前并不是赴欧游旺季,前往欧洲的游客整体来说并不多。
臨近聖誕節,正是歐洲交通旺季,但歐洲多國因為落暴雪及嚴寒低溫,造成海陸空交通大混亂,德國 、荷蘭 和瑞士 各地機場至少有800班機取消,大批旅客滯留。各國因公路結冰,駕駛險象環生,亦造成多宗交通意外,部份地區車龍長達500公里。
當中以德國受災最為嚴重,各地道路行車緩慢,許多學校都宣布停課。全國多個機場已經有600多班機取消,當中全歐最繁忙的法蘭克福機場一度關閉一個小時,有400多班機取消,近1000名旅客滯留。柏林 及第二大的慕尼黑 機場也分別有一百多班機取消。杜塞爾多夫市機場亦有超過20次航班取消。
暴雪亦造成高速公路意外頻生,出現大塞車。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落大雪致使交通堵塞,車龍長逾185公里,發生250多宗與天氣有關的車禍,導致19人受傷。
在南部巴登符滕堡州,亦發生108宗交通意外,造成17人受傷。
在東南部城市施特勞賓,一輛汽車陷入雪中,兩名男子試圖推出汽車時遭迎面駛來的汽車撞死。在黑森州,一名40歲婦人在一宗連環撞車中身亡。
而在波蘭 ,今年冬天已經造成93人凍死,嚴寒大雪迫使鐵路重新安排行車時間表,結果民怨沸騰,在野黨要求相關部會官員辭職下台,基建部長格拉巴爾奇克因此特別前往國會鞠躬道歉。
在荷蘭,各地公路結冰,有兩條隧道關閉,導致公路嚴重塞車,車龍蜿蜒500公里。首都阿姆斯特丹斯希霍普爾機場有超過100班機取消,航班並出現嚴重延誤,晚點達4個半小時。
荷蘭當局已發出警告,指由於有暴雪,西部大部份路段駕駛情況異常危險,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及海牙 的道路均嚴重擠塞。
在瑞士,蘇黎世機場有80班機取消,日內瓦 亦有20班機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