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科学分析,跳蚤可以跳跃到自身长度100倍的高空中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12日消息,跳蚤一直是人们讨厌的生物,它们会跳到你的身上令你感到痛痒,也会骚扰你的宠物猫或狗。这些可恶的跳蚤之所以能"侵犯"到你的身体,是由于它们出色的弹跳能力。据科学分析,跳蚤可以跳跃到自身长度100倍的高空中。那么,跳蚤的弹跳力为何会如此之高?近日,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试验,揭开了跳蚤的跳跃之谜。

  据国外媒体报道,早前的研究针对的是跳蚤的腿部性能。科学家们通过使用高速摄影装置抓拍到了跳蚤运用腿部跳上家庭宠物身上的全过程。当时已经发现了跳蚤蓄力时,腿部像是弹簧往外拉一样。当跳跃力量足够时,腿部会像弹簧一样弹射出去,将它们送入空中。但是之前的研究并未区分出,跳蚤到底是依靠足尖还是膝盖进行跳跃的?然而,最新的研究为呈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马尔科姆(Malcolm Burrows)教授表示,这项研究耗时数年,最终发现了跳蚤超高弹跳力的秘密。跳蚤们通过足尖蹬地的方式,让大腿形成了一个弹弓型结构。这种跳跃方式与大多数昆虫相差甚远,仅有蟋蟀等一些长腿昆虫会用这种方式进行跳跃。当跳蚤需跳往极限高度时,它们会让足尖用力与地面接触,使自身的腿部能构成一个简单的杠杆系统。这样能达到最强的跳跃力度。

  马尔科姆教授与同事萨顿(Gregory Sutton)博士合作,将豪猪身上的10只跳蚤的51次跳跃镜头拍成了短片。萨顿博士说:"它们的体型要比蚂蚱小很多,这就增加了拍摄的难度。而且其他昆虫在黑暗中不会移动,只在光线良好时,才会跳跃移动。"

  研究显示,大部分昆虫在跳跃时只有足尖和膝盖两部分接触到了地面,但是跳蚤跳跃时只有足尖接触到地面。当昆虫的大腿不再向下弯曲的时候,它们便会喷向空中。那些使用膝盖跳跃的昆虫与同时使用膝盖和足尖的昆虫的跳跃方式如出一辙。该项研究被刊登在了最新的生物实验杂志(Experimental Biology)上。

  科学家们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跳蚤的腿在处于极致紧压状态时,它的胫骨和足尖都成绷紧的态势。相反,膝盖却毫无用力的反应。这就证实了跳蚤下压蓄力确是依靠胫骨和足尖。为了方便获取数据,科学家们还建立了跳蚤的数据模型。虽然该研究只对豪猪身上的跳蚤进行了观察,但是跳蚤的跳跃方式都是一样的,所以并无落差。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大部分家庭里的跳蚤都寄居在猫狗身上,这种跳蚤会咬人,但是并不会在人身上进行繁殖。3毫米长的跳蚤会将它们的椭圆形卵产在了猫狗身上。由于这些卵在猫狗身上容易脱落,所以它们常常会将卵放在猫狗睡觉的毛毯上。这些跳蚤幼年常不见光,它们以毛毯边上的猫血为食。一旦成年后便摆脱虫茧,寻找可寄居的宿主。一般跳蚤的生命周期只有区区30天。

  另外,如此小的跳蚤起跳速度也令人惊叹,它的跳跃初始速度约为3.82km/h(3mph),最高速度大概能达到6.8km/h(4.3mph)。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机器人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前沿课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智能机器人的功能与人更接近了。然而,目前最高级机器人的智力也只相当于小孩子的智力,与此同时,机器人的研发几乎没有统一的标准,大部分机器人学家也都让机器人用自己研发的方式来积累数据。这就让机器人很难共享人类已经创造的丰富知识。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月9日报道,最近,欧洲科学家启动了RoboEarth(机器人地球)计划,试图让机器人共享信息并存储它们的发现。这意味着机器人很快将拥有自己的互联网和维基百科。届时,当机器人执行任务时,它们能下载数据,并寻求其他机器人的帮助,更快地在新环境下工作。执行该计划的研究人员希望,该研究能通过给机器人装备人类创造出来的、不断丰富的知识库,让机器人更快地为人类服务。
RoboEarth的研究人员之一、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马克斯·魏贝尔表示,RoboEarth的指导思想是研发出方法,帮助机器人编码、交换信息、对知识进行再利用等。他说,现在,大多数机器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来看待周围的世界,几乎没有统一的标准;而大部分机器人学家也都让机器人用自己研发的方式来积累数据。这就让机器人学家很难共享知识或在某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因为每个机器人学家都在解决同样的问题。
相反,RoboEarth项目希望能够定义机器人积累的信息,以便让所有机器人能发现并使用这些信息。
魏贝尔介绍到,RoboEarth既是一个通讯系统,也是一个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中,将会有机器人工作地点的地图信息、机器人遇到物体的描述以及如何完成不同的行为的指令。
魏贝尔将该数据库称为机器人的“维基百科”。他解释说,人们使用维基百科分享知识,对信息进行编辑,不断添加知识,并获得这些知识。机器人也需要一个这样的数据库。拥有这样一个数据库非常有意义,如果机器人进入一个以前从未曾到过的地方,咨询RoboEarth能获得这个地方、有关物体和任务的信息,随后,机器人能快速地进入工作状态。
尽管也有科学家正在着手进行其他项目,为机器人看待世界,编码信息的方式制订标准,进行RoboEarth项目的科学家希望能一马当先,让机器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魏贝尔说:“其中的关键是让机器人分享知识。”
例如,当人们要求机器人摆好饭桌时,RoboEarth能帮助机器人理解这句话的具体含义,并了解为了完成任务需要用到哪些物体。
大约35名研究人员在为欧盟资助的这个项目工作,该项目为期4年。现在,初期工作已取得一些阶段性的成果,比如,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方式:让机器人可以下载要完成的任务并执行该任务;机器人也可以将修改后的位置地图上传到该数据库中供其他机器人分享。魏贝尔说,因为机器人对人类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诸如RoboEarth这样的系统必不可少。
RoboEarth也有望成为日益庞大的服务型和家居型机器人的助手,未来10年内,服务型和家居型机器人可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更多阅读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周四, 10 2月 2011 17:28

梅兰芳首部漫画传记出炉

晨报记者徐颖报道 长江文艺出版社日前推出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首部漫画传记——梅兰芳本传之同名漫画《梅兰芳》以及梅兰芳外传之《再见梅兰芳》。据悉,《梅兰芳》为系列传记漫画,获得了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先生的全球唯一授权与全程指导,共五册,本次出版的是“卷一 梅之卷”,其余四卷将会在年内陆续推出。作为梅兰芳外传的《再见梅兰芳》则是单册漫画,已全部结集出齐。

该书作者林莹是京剧艺术的痴迷者,更是梅兰芳的发烧友,经过层层“考验”,她终于获得梅葆玖全球唯一授权。梅葆玖说:“漫画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可以生动形象地体现父亲的一生,让中国青少年了解中国文化和京剧艺术。”

发表在栏目: 文化

  一般鸟儿会在天敌出没时悄然无声或躲藏在从林中,而雄性细尾鹩莺会在天敌鸣叫之后“放声高歌”。这种求偶方式与人类求偶方式类似。

  细尾鹩莺是澳大利亚特有的一种鸟类,天敌是灰钟雀。研究人员发现,每当灰钟雀鸣叫,雄性细尾鹩莺会紧随其后“放声高歌”。他们认为,雄性细尾鹩莺在灰钟雀鸣叫之后啼叫是一种吸引雌鸟的方式,因为雌性细尾鹩莺察觉灰钟雀的鸣叫后,警觉性提高,注意观察周遭环境和声音,雄性细尾鹩莺这时鸣叫,更容易引起雌鸟注意。

  由此,研究人员认为雄性细尾鹩莺的鸣叫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单独鸣叫,仿佛“独唱”;第二种是紧随灰钟雀鸣叫,好似“二重唱”。

  研究报告由最新一期《行为生态学》发表。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雄性细尾鹩莺利用第二种鸣叫方式吸引雌鸟,并称其是“恐怖电影效应”——男性带伴侣观看恐怖电影,令对方心生恐惧,从而对自己产生依赖。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年伊始,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教授蔡美儿(Amy Chua)凭借她的《虎妈的战歌》(Battle Hymnof the Tiger Mother)一书在美国掀起了一场有关中西教育模式孰优孰劣的白热化辩论,并一举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富争议的妈妈。

在这本出版当日即攀升到亚马逊网站销量排行第六名的新书中,蔡美儿宣扬了一种据说是“中国式”的教育方式——— 简言之,即以课业成功为唯一导向的专断高压的管束和灌输。例如,蔡美儿的育儿经中包括:“绝不允许”孩子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自己选择课外活动、成绩拿不到A,以及不尊崇家长的决定选修自己喜欢的任何乐器……所有这一切,显然与历来崇尚“尊重儿童个性”、“游戏优先”等的西式教育理念全然背道而驰。

虽然也有人认为蔡美儿的做法不无道理,但更多美国家长用“震惊”和“恐怖”这样的字眼儿来形容自己对“虎妈”教育的反应,有人甚至表示,她对待自己女儿的方式几近“虐待”,是“危险”的样板……

将近一个月来,我一直饶有兴味地旁观着海外媒体对“虎妈”和所谓“中国式”教育的众说纷纭。但说句实话,作为一个“中国儿子”和“中国父亲”,我对中西教育模式之争本身并无十分浓厚的兴致。我个人更有兴趣探究的问题在于:蔡美儿究竟触动了美国人的哪根神经,以至于他们为之如此兴奋、躁动和不安?

我注意到,除了始作俑者《华尔街日报》,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等几乎所有的美国主流报章都对“虎妈”现象做了大篇幅的报道和评论;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等也不甘人后;蔡美儿和她的书还上了美国国家公共广播(N PR )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 BC)的新闻和专题节目镜头;至于那些读书类的报纸杂志,更是对“虎妈”连篇累牍……最有趣的是,上周末刚刚落下帷幕的2011年达沃斯论坛上,个人身份与“世界经济”一点也沾不上边的蔡美儿竟也受邀前往发言。期间,哈佛大学前校长、克林顿和奥巴马两任美国总统首席经济顾、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拉里·萨默斯(LarrySum m ers)还一本正经地与她同台辩论……

表面上看,“虎妈”蔡美儿触动的仅仅是一场有关教育问题的争论,但若从更为深层和隐秘的层面观察,“虎妈”现象折射出的是一种弥漫在整个美国社会中的焦虑感。

崇尚个人主义,鼓励冒险创新、反对政府管制……这些便是长期以来人们所熟知的美国精神和美国梦。对绝大多数头脑并不复杂的美国民众来说,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道德上的要求。而随着美国在过去的20世纪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他们所认同的这种内在价值又同外在的“成功”根深蒂固地联系起来。

新世纪头10年对骄傲的“扬基小子”来说,真可谓流年不利:先是深不见底的反恐战争泥淖严重消耗并削弱了美国的国家实力;之后,肇始于华尔街的全球金融危机又沉重打击了美国经济……而同时期中国经济及政治、军事各方面实力的迅速崛起,更令他们深切地体会到了此消彼长之间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当下的美国国内,尤其是精英阶层,一股怀疑和失败的论调甚嚣尘上。由此,在我看来,不论参与争论的美国人意识到与否,“中国虎妈”之所以红遍美利坚,其精神层面的意义早已远远超越儿童教育领域。

因此,最新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文章一语中的:“中国虎妈”捅到了美国的“痛处”。文章指出,“虎妈”引发的激烈反应有其深层原因,美国人越来越担心输给中国和其他正在崛起的国家。“虎妈”正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统治世界的“虎崽”,而“意志薄弱”、“纵容放任”的西方人的后代没有做好在严酷无情的全球市场展开竞争的准备。“通过犀利的笔触,蔡美儿已使整个国家的父母开始自问:我们是她所说的输家吗?”

奥巴马总统大概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虎妈”的影响。他在1月25日发表的任内第二次国情咨文,就旗帜鲜明地以提升美国的全球竞争力为主题。演讲中他四次提及中国,并且耐人寻味地说,“(中国人)对子女的教育开始得更早、用的时间也更长,并且更强调数学和科学……”

《时代》周刊有些自我安慰似的指出,这种国家身份危机并非新出现的事物。文章列举了20世纪中曾同样引起美国人巨大不安的竞争对手———苏联和日本及其相继衰落的例子,末了,以典型的美式乐观主义思维劝导读者说,美国人应该检讨自己的自满态度以及美国将永居第一的想法。“我们可以将她更宏大的主题作为一种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 这种激励是我们国人过去时常拥有的。”

但我想进一步指出的是,《时代》周刊的剖析虽然切中要害,但仍不能很好解释笼罩在美国民众内心的焦虑。因为竞争中的暂时劣势对富于挑战精神的美国人来说从来就算不了什么,美国人素来最崇尚竞争,艰苦奋斗、迎头赶上就是了。真正值得焦虑的依然是根本的价值观问题。

如我之前已经提到的,在这个问题上,同属西方,美国人与欧洲人的思维方式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分歧。欧洲人也同美国人一样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但20世纪的挫败和衰落的经验告诉他们,这些东西并不一定能够与“成功”画等号。因此,他们已经可以做到心安理得目送昔日荣耀的逝去,只要自己认同的生活方式能够继续保存下去。相反,美国短暂而辉煌的历史不足以使它的人民切身感知人类历史的这种无奈和复杂性。

美国人也许不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为了看得见的未来竞争的成功而对“虎妈”心悦诚服。但在此刻,一定有一个问题像大山一般沉重地压在“山姆大叔”的头顶上:假如传统“美国精神”在同中国的决战中注定要败下阵来,那美国应该如何做出选择?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周三, 26 8月 2009 20:15

帝王黄昏鸟

  概况

  黄昏鸟是一种体型巨大并且不具有飞行能力的鸟。它们在海中活动,利用布满牙齿的喙捕食鱼类。它们的翅膀很小并保持闭合状态紧贴身体,除了在水中移动时可能帮助“掌舵”之外,翅膀基本上就是一对摆设。在白垩纪时期的海洋,黄昏鸟利用强有力的后腿和长有蹼的脚追逐猎物和躲避捕食者。扁平的尾巴可能帮助它们改变水下深度及方向。

  实际上,黄昏鸟非常适应潜水和游泳这种生活方式,如果到陆地上生活,它们反而会变得十分笨拙。据推测,这种古鸟冒险登陆只是为了交配和产卵。对黄昏鸟而言,无论水中还是陆上都不是安全之所:恐龙是陆地上的巨大威胁,水生大型沧龙——海王龙则将它们视为可口的美味。看到黄昏鸟细长的脖子,人们会不免联想到现代䴙䴘。而从觅食和繁殖方式来看,它们又与企鹅非常类似。

  基本信息

  类型:史前动物

  食物:肉食动物

  身体:身长最高达到5英尺(约合1.5米)

  著名的帝王黄昏鸟化石出土于加拿大,说明这种古鸟偏爱北纬地区冷水域。

  受保护级别:已灭绝

  与一名身高6英尺(约合2米)的男子体型类似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周三, 29 9月 2010 15:24

爱上不爱你的他

1.如果以后你会不经意地想起我,请别忘记我曾那样深深地爱过你:偷偷地看你,偷偷地想你,偷偷地爱你——   最后,偷偷地哭了!

2.只要你能记住我,哪怕用恨的方式也好. 而当我试着恨你,却想起你的笑容。

3.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回里有你!

4.你说我们在一起也会分开的,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我有多在乎你;你说我们会分开,是因为你从未爱过我。

5.原来,寂寞时是自己的手指数脚指;原来,思念时是连呼吸也会心痛;原来,一个人就是一辈子

6.哭,并不代表我屈服;退一步,并不象征我认输; 放手,并不表示我放弃;微笑,并不意味我快乐!

7. 在爱情没开始以前,你永远想象不出会那样地爱一个人; 在爱情没结束以前,你永远想象不出那样的爱也会消失;在爱情被忘却以前,你永远想象不出那样刻骨铭心的爱也会只留淡淡痕迹; 在爱情重新开始以前,你永远想象不出还能再一次找到那样的爱情

8.你看得见我打在屏幕上的字,却看不到我掉在键盘上的泪……

9.痛过,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哭过,才知道心痛是什么感觉, 傻过,才知道适时的坚持与放弃, 爱过,才知道自己其实很脆弱。

10.有些事,我们明知道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我们明知道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我们明知道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11.你不知道我在想你,是因为你不爱我,我明明知道你不想我,却还爱你,是因为我太傻。也许有时候,逃避不是因为害怕去面对什么,而是在等待什么。

12.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心里没有被刀子割过,但疼痛却那么清晰。这些胸口里最柔软的地方,被爱人伤害过的伤口,远比那些肢体所受的伤害来得犀利,而且只有时间,才能够治愈。

13.很多人,因为寂寞而错爱了一人,但更多的人,因为错爱一人,而寂寞一生。我们可以彼此相爱,却注定了无法相守。不是我不够爱你,只是我不敢肯定,这爱,是不是最正确的。人最大的困难是认识自己,最容易的也是认识自己。很多时候,我们认不清自己,只因为我们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错误的位置,给了自己一个错觉。所以,不怕前路坎坷,只怕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

14.我放弃你的时候也放弃了自己,没有你我的心也死了。并非别无选择,只是不想一错再错。


15.有些事不管经过多久都不会淡化,虽然总是用冷漠去对待,可是他却是我心中永远痛,一旦稍稍触及便痛不欲生。
  
16.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变模糊的全过程,心会在你  泪水落下的那一刻变得清澈明晰。盐。注定要融化的,也许是用眼泪的方式。
17.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18.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19.你永远也看不到我最寂寞时候的样子,因为只有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才最寂寞。
 
20.记忆想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21.伤口就像我一样,是个倔强的孩子,不肯愈合,因为内心是温暖潮湿的地方,适合任何东西生长。
 
22.这世上最累的事情,莫过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碎了,还得自己动手把它粘起来。
 
23.如果有一天我们在路上重逢,而我告诉你:“我现在很幸福。”我一定是伪装的 如果只能够跟你重逢,而不是共同生活,那怎么会幸福呢?告诉你我很幸福, 只是不想让你知道我其实很伤心。
 
 
24.你笑着对我说:“你去找男朋友吧;我也要找女朋友了。”我笑了。你说得如此轻松,有没有听到我心碎的声音。你一直在花丛中找寻着,那么,请不要再和我联系,我对你一点也不重要,你不差我这一个普通朋友。请不要残忍的用比普通朋友还普通的头衔去享用我对你那超过恋人的关心和情感。请你放了我吧,你常常把我隔离在你的生活之外,连我自己都诧异,为何还是能跟上你的脚步。请原谅我无法从心里把你挖掉,那么,请你好心的把对你无关紧要的我,从你生活中扫开吧。

    

发表在栏目: 倾述空间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