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工程师正教电脑如何产生“悔意”,以提高它们的运行速度和预测能力。但这一想法也可能带来类似《终结者》那样的灾难。《终结者》系列中,电脑在获得自我意识后企图消灭人类。
  工程师正教电脑如何产生“悔意”,以提高它们的运行速度和预测能力。但这一想法也可能带来类似《终结者》那样的灾难。《终结者》系列中,电脑在获得自我意识后企图消灭人类。

  北京时间4月21日消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依西恩·曼苏尔领导的工程师小组正在教电脑如何产生“悔意”,以提高它们的运行速度和预测能力。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开发相关程序,可要求电脑尝试做一些只会让它们遭受挫败的事情。通过了解希望的结果和无奈的现实之间的差异,电脑将学会“后悔”,进而想办法进行预防。

  借助于这种能力,未来的电脑犯同样错误的几率将降低,进而提高效率。通过考虑所有可能的结果,电脑也可对未来进行预测,判断哪些事情最有可能发生。研究人员承认这种能力无法与科幻影片中呈现的人工智能相提并论。但在研制拥有人类情感的电脑道路上,他们已经迈出第一步。

  这个电脑工程师小组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布拉瓦特尼克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曼苏尔领导。他开发的一种算法立基于机器学习能力,能够将电脑程序可能经历的憾事降至最低。这种算法将所处形势考虑在内,让电脑在运行过程中有效“学习”。曼苏尔指出,完成这项任务后,所获得的结果就好像你事先知道所有变量一样。

  “后悔”程序可提高电脑工作效率,帮助谷歌等企业改善广告宣传工具,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搜索巨头的工程师参与曼苏尔的研究。曼苏尔表示:“如果互联网服务器和路由器能够提前发现并评估所有相关变量,它们便可按照轻重缓急更有效地处理服务器资源请求、文件载入和网站访问。”

  曼苏尔指出他的程序允许他们改变和影响电脑的实时决策。“它可以帮助电脑更快速地处理所有信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评估,例如在线拍卖网站是否会出现竞价大战?媒体网站是否会突然出现流量高峰?在线销售的产品是否赢得消费者?”

  科幻作品长久以来便预测称,电脑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感知人类的情感。《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类人机器人Data被植入一个“情感芯片”,使其能够感知人类的情感。当然了,曼苏尔等人的研究成果也有黑暗的一面,出现类似《终结者》那样的灾难。在《终结者》系列中,电脑的人工智能达到一定程度后获得自我意识,企图消灭人类。(秋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周三, 20 4月 2011 12:37

我们该如何科学阻击癌症?

  据了解,在全球近66亿人口中,每年新发肿瘤病人约有1000万,约有500多万人死于癌症,几乎每6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


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人约250万,因癌症死亡人数为140万,即每死亡5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我国男性中发病率最高的几种癌症依次是肺癌、胃癌、肝 癌、结肠癌、食管癌和直肠癌,女性中最常见的依次是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和食管癌。目前在我国30岁—60岁的人口中,恶性肿瘤是第一位死 亡原因,而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癌症已成为国家公共卫生关注的主要问题。


  预防癌症首先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80%的癌症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张广超教授提出,预防癌症,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高脂肪、 高热量、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是导致一些癌症发病及发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此外,都市生活压力增大,心理因素影响导致免疫机能下降,也是重要诱发 因素。


据了解,目前多数癌症的确切病因并不清楚,但癌症的危险因素是明确的。癌症尽管与遗传因素等有一定关系,但更主要还是受包括饮食在内的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改变造成的影响。


张广超举例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主食吃得精细了,缺乏纤维素,即粗粮、杂粮等摄入,导致大肠癌发病率的升高;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已成为乳 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喜食偏硬、过热和过烫、刺激性(烈酒)食物,喜欢吃熏制品、常吃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香肠、火腿、酸菜、泡 菜、干咸鱼等可诱发食管癌、胃癌;食用霉变玉米、花生、大米等食物和饮用水不卫生易患肝癌;有暴饮暴食习惯、喜好甜食和油腻者是胰腺癌的高发人群;蔬菜和 水果的摄入不足与结、直肠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及食管癌有关。如果能调整饮食结构可减少三成癌症,预防癌症主要是强调膳食结构,而不是个别营养素的摄 入。


现代肿瘤研究表明,建立合理健康的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地加工烹调是防癌的重要手段,同时再辅以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就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


  开展筛查是癌症防治的主要策略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的最主要策略之一。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唐步坚教授表示,定期开展适当、必要的检 查,就可以早期发现其他相关疾病或癌症发生的倾向。在平时生活中应注意身体的一些不适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定期体检。如胸部X光片、CT和支气管镜检查可以 发现早期肺癌;B超检查、甲胎蛋白测定,可揭示肝癌;阴道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可早期发现宫颈癌;食管拉网检查、纤维食管镜、胃镜,可早期发现食管癌、胃 癌,肠镜检查可发现结肠癌等。


宫颈癌、乳腺癌的普查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应予以推广的项目,其降低死亡率的效果已被肯定。又如胃癌 筛查发现的早期局限于黏膜的微小胃癌,手术切除后病人的5年生存率几近100%。肝癌筛查发现的小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病人5年生存率亦达69.4%。 因此肝癌及胃癌的筛查工作,除在高发区外可试点开展人群筛查,应对高危个体开展相应的防癌监测早诊工作。


鼻咽癌是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常见的恶性肿瘤,如有鼻衄与鼻咽分泌物带血、听力减退、耳鸣、头痛等,一旦发现身体有异常,一定要及早到医院去诊断和治疗。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癌症是可以治愈的。


  规范化诊治是科学抗癌的关键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之所以提出“科学抗癌”,就是指通过科学的治疗,癌症病人是可以治愈的,或可以延长生存期,或提高生存质量。


对癌症的规范化诊治,应有综合治疗的理念,即根据癌症病人的身体状况,癌症的病理类型、分期和发展趋势,合理地、有计划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进行规范 化的综合治疗。唐步坚以肺癌举例说,不同的分期选择治疗手段不一样;而同一分期的肺癌,不同的病理类型选择的手段也不一样。又比如分子靶向治疗,是根据肿 瘤分子生物学的特性,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机理,用干预其发展的某一个环节或改变原癌基因的性质,来抑制肿瘤的增殖和转移的治疗方法。分子靶向治疗具有 针对性强,与现有的治疗手段结合可以提高治疗疗效。目前,已经临床应用于乳腺癌、恶性淋巴瘤、肺癌和大肠癌等。这也是当今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但也正因为 靶向治疗的靶点明确,其适应症就非常严格,对不具备靶点的肿瘤病人使用靶向治疗就可能毫无帮助。


进入21世纪,癌症诊疗的规范化和个 体化已经成为学术界公认的趋向。因此,癌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也将发生巨大变革。张广超提醒,癌症的临床表现各异,对治疗的反应也很复杂,且不一致。从现 有对癌症的认识来看,不可能通过一个简单的治疗方法或药物治愈所有肿瘤。我们常常见到某些广告或传单称偏方或“秘方”能治愈所有癌症,这种情况如果不是出 于无知,就是别有用心的欺骗。


张广超呼吁,癌症不但可以预防,并且防胜于治。积极开展癌症防治宣传、教育和咨询活动,普及癌症预防及“三早”预防知识,就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

发表在栏目: 科学

http://news.cb.com.cn/attachments/images/2011/04/2011041311501446.jpg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人员11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与常吃新鲜水果一样,常喝100%的纯果汁也可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如降低患癌风险、改善心脏功能、防止记忆退化、提高身体抗氧化能力等。
 

  研究项目负责人黛安娜·希森说,分析显示,尽管100%的纯果汁经过了提炼,但它们仍然保存着水果的生物活性成分,这些成分能起到保健和预防多种疾病的作用。
 

  为了解常喝100%纯果汁是否会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研究人员分析了自2005年以来发表的大量研究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不同类型的研究,如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等。
 

  研究发现,与新鲜水果一样,苹果、柑橘、葡萄、柚子和石榴等许多水果的果汁都具有防病保健功效。研究人员还对不同果汁的独特防病功效进行了区分,如常喝葡萄和苹果汁可预防记忆衰退、常喝石榴汁可预防前列腺癌、常喝橘子和柚子汁可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癌等。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不同的水果汁具有的防病功效不一样,但所有纯果汁都具有提高身体抗氧化作用的功能,这对提高身体的综合抵抗力非常有益。(高原)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人员11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与常吃新鲜水果一样,常喝100%的纯果汁也可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如降低患癌风险、改善心脏功能、防止记忆退化、提高身体抗氧化能力等。

  研究项目负责人黛安娜·希森说,分析显示,尽管100%的纯果汁经过了提炼,但它们仍然保存着水果的生物活性成分,这些成分能起到保健和预防多种疾病的作用。

  为了解常喝100%纯果汁是否会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研究人员分析了自2005年以来发表的大量研究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不同类型的研究,如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等。

  研究发现,与新鲜水果一样,苹果、柑橘、葡萄、柚子和石榴等许多水果的果汁都具有防病保健功效。研究人员还对不同果汁的独特防病功效进行了区分,如常喝葡萄和苹果汁可预防记忆衰退、常喝石榴汁可预防前列腺癌、常喝橘子和柚子汁可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癌等。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不同的水果汁具有的防病功效不一样,但所有纯果汁都具有提高身体抗氧化作用的功能,这对提高身体的综合抵抗力非常有益。(高原)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在以前,克隆胚胎成功发育为新个体的效率一直很低。4月8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发表了沪上一项最新科研成果——科学家确证了克隆胚胎发育失败的关键原因,进而通过修复其中缺陷,使克隆动物出生率提高了6倍。
 

  以克隆小鼠实验为例,有50%到70%的“核移植重构胚胎”能在小鼠的体外发育成囊胚,但将这些囊胚移入小鼠子宫内,却仅有3%左右的囊胚能发育成克隆鼠。为何绝大部分克隆囊胚不能发育成个体,国际上有一种假说认为,这是由于克隆囊胚的滋养外胚层里,存在一类“重编程异常细胞”。然而,这一假说始终未被直接证实。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李劲松研究组对假说进行了直接验证,证实了那些异常细胞的确是克隆胚胎发育失败的关键原因。研究组成员林江维等人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四倍体胚胎补偿”的辅助生殖技术(该技术通常用于挽救胎盘发育缺陷而导致的胎儿发育失败),将克隆囊胚的滋养外胚层细胞全部替换成四倍体细胞,结果发现克隆动物的出生率由此可提高6倍之多。
 

  李劲松研究员认为,这一研究结果对生命科学的核移植研究领域具有启示意义,也为提高动物克隆效率以及核移植技术用于人口健康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这项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中科院及上海市科委的经费支持。(徐瑞哲 王春)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在以前,克隆胚胎成功发育为新个体的效率一直很低。4月8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发表了沪上一项最新科研成果——科学家确证了克隆胚胎发育失败的关键原因,进而通过修复其中缺陷,使克隆动物出生率提高了6倍。

  以克隆小鼠实验为例,有50%到70%的“核移植重构胚胎”能在小鼠的体外发育成囊胚,但将这些囊胚移入小鼠子宫内,却仅有3%左右的囊胚能发育成克隆鼠。为何绝大部分克隆囊胚不能发育成个体,国际上有一种假说认为,这是由于克隆囊胚的滋养外胚层里,存在一类“重编程异常细胞”。然而,这一假说始终未被直接证实。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李劲松研究组对假说进行了直接验证,证实了那些异常细胞的确是克隆胚胎发育失败的关键原因。研究组成员林江维等人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四倍体胚胎补偿”的辅助生殖技术(该技术通常用于挽救胎盘发育缺陷而导致的胎儿发育失败),将克隆囊胚的滋养外胚层细胞全部替换成四倍体细胞,结果发现克隆动物的出生率由此可提高6倍之多。

  李劲松研究员认为,这一研究结果对生命科学的核移植研究领域具有启示意义,也为提高动物克隆效率以及核移植技术用于人口健康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这项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中科院及上海市科委的经费支持。(徐瑞哲 王春)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东京3月19日电(记者吴谷丰)据日本共同社19日报道,日本福岛县有67人因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受到辐射,但辐射量不足以对健康造成影响。

  报道说,福岛县在本县13个地点对大约42440人进行辐射检测,发现有67人受到辐射,放射性物质附着在受辐射者的鞋子和衣物上,辐射量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此外,鉴于一些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20公里至30公里范围内家中避难的居民想外出购物,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官员19日上午在记者会上表示,核电站附近居民并非完全不能外出,但居民外出时应尽量开车减少徒步,穿着长袖衣服不要露出肌肤,同时避免被雨水淋到。

  当天上午,福岛第一核电站隶属的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说,由于核泄漏是前所未有的紧急事态,该公司决定将工作人员在现场一次作业遭受辐射量的上限值从100毫西弗提高到150毫西弗。

  此前,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将核电站工作人员遭受辐射量的上限值提高到250毫西弗,以确保工作人员在核电站设施必要的作业时间。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李东生 李东生

  文/记者杨进、王飞、陈翔、赵琳琳、柳建云、何道岚

  昨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在提案中建议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目前议案已受理了。

  “仇富现象其实被夸大了”

  当问到现在社会上不时传出仇富的现象时,李东生认为,这种所谓的仇富现象被媒体报道夸大了,“仇富心理不是社会价值观和民意主流。”他说,历史上看,大部分人对商人、富人,为官者并不仇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为社会发展作了重要贡献,在就业等方面承担了不少社会责任,特别是过去10年民营经济增长非常快,“社会上不会产生这种仇富、对非公经济有看法。”

  不过他也向民营企业家或者所谓成功的商人建议,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能把唯利是图、赚钱作为唯一的目标。

  “其实5000元的个税起征点是多数网民和选民的意见。

  大部分城市个人生活费已经是3500元至5000元,还不包括供养父母和子女的费用,5000元收入左右的人占到了工薪阶层的主力部分,该起点能让更多人受惠。

  得到多数代表支持

  “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我是做了深入调查的。”李东生透露,在“两会”前,他通过微博网络征求民众关注的热点意见,通过1个多月的调查发现,要求提高个税起征点意见非常集中,收到13000位“粉丝”回应,“因为这个呼声高,所以就将这个项目作为今年的议案,而且拿到分组会上讨论时,几乎得到了所有代表的支持。”

  他告诉记者,其实5000元的个税起征点是多数网民和选民的意见,“来的时候我开始还不知道国务院也在考虑提高个税起征点。”他介绍,有人提出起征点为10000元,但他认为5000元对中低收入群有实质帮助,又能让财政收入能够承受。

  他认为,大部分城市个人生活费已经是3500元至5000元,还不包括供养父母和子女的费用,5000元收入左右的人占到了工薪阶层的主力部分,该起点能让更多人受惠,“我的建议很快得到35个代表签名,形成议案,现在已经受理了。”

  众议“个税改革”

  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政府规定,并无法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实际上无法保证低收入者免缴个人所得税的权益。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

  今年有两个方面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一是随着近年物价的上涨,老百姓的基本工资仅是日常开支就消费掉了,低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加重人民的负担,必须提高起征点;二是要构建真正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其中就包括要考虑一个家庭需要抚养的人数。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2011年3月7日下午14时30分,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举行主题为“财政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出席记者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道琼斯金融通讯社记者]:谢谢给我们外国记者提问的机会。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请问一下谢部长,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的政策会有哪些具体的改变?比如说最低的起征点现在会定到什么水平?第二个问题,铁道部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现在面临负债比较高的问题,中央政府会不会在负债表上体现这一点?将如何应对这一问题?谢谢。

  [谢旭人]:今年我们将会分步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着重考虑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这个方案现在国务院已经讨论,并原则通过,经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之后,将会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到时候大家也就会知道内容。

  [谢旭人]:适当提高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需要根据居民工薪收入水平变化、物价因素、基本生活费的开支等因素,综合统筹考虑来确定。前些年已经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到2000元。这次还要做适当的提高。大家知道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税种,根据“高收入者多缴税,低收入者少缴税或不缴税”的原则设计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之后,通过国家预算安排,拿这个收入去给低收入者进行必要的补贴,同时又通过均衡性转移支付,增加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这也体现了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所以在上调起征点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具体怎么调,调多少,等方案进一步提交人大审议的时候,大家就会知道了。

(编辑:SN030)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今日14:30,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主题为“财政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谈及今年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时表示,要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国家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各种补贴。

  谢旭人表示,今年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中国政府在全面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落实好这个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而且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谢旭人表示,要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要继续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国家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各种补贴,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消费

(编辑:SN020)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第 2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