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图为龚琳娜

《忐忑》演唱脸谱图

走进台湾 民众惊艳

2月22日,现年36岁的大陆旅德歌手龚琳娜受邀赴台献唱在大陆一夜爆红的神曲《忐忑》。

“我的身份是民歌手,虽然歌曲很另类,但我也要传达中华传统的感觉。”当天,龚琳娜身着青花瓷图案的中式传统服装出现在桃园县举行的“客家之歌”大型综艺晚会上。一曲《忐忑》唱毕,满堂喝彩,全场沸腾。台湾民众惊呼过瘾:“头一回听到这样的演唱!”台湾媒体也感叹:《忐忑》融合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令人惊艳。

对于大陆民众来说,《忐忑》何尝不是一个另类呢?表情夸张,唱腔怪异,没有歌词,好似自言自语、又像胡言乱语一般。一时间,网络疯传,模仿者众多:有梁静茹版本、王菲版本、郭德纲版本……

最想不到的是,湖南卫视今年的元宵晚会上,一群70多岁的老头老太也加入挑战行列,不仅扯着嗓子唱“阿姨压抑啊带把刀”,连斗鸡眼也一并模仿了,让人捧腹不止。

 

打破传统 歌变活了

说到《忐忑》这首歌,龚琳娜介绍说,《忐忑》以笙、笛、提琴、扬琴等乐器伴奏,融合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种音色,在极其快速的节奏中变化无穷。

“这首歌对我来说,很有力量和幽默感,它是在歌唱一种生命力。”龚琳娜说。

“我唱歌就进入歌的灵魂世界,早把自己丢在一边。重要的是如何把歌的生命传达,我自己投入了,歌就会变活,听众就会感受到。”在她看来,音乐是多种多样的,人的情感也是多种多样的,真诚真实最重要。

“民歌的歌者,既不能丢掉根性,又要开放的学习和交流,从真实的、真诚的、高级的艺术内涵发展、创新。我的嗓音是开放的,无论怎样的形式、怎样的方式,只要能够深入音乐,我就会努力地寻找各种途径。”

早在2000年,龚琳娜就获得了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银奖。之后,在音乐发展上遇到瓶颈的她远赴德国,寻找突破。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民族音乐要发展就必须放开去做,不能局限于一种模式。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新艺术歌曲是我的努力方向。”龚琳娜说。

深入音乐 放手创新

应该说,《忐忑》最初被关注,是因为它太怪异了,网友们觉得搞笑甚至“哗众取宠”,大多怀着戏谑的心态传播它。但是《忐忑》真的就是“搞怪”的东西吗?

传统的民歌唱法通常偏美、甜、亮,而《忐忑》无疑是打破传统民歌形式的大胆尝试。事实也证明,经过创新的中国传统音乐,其传播速度和广度,是多么的惊人。

《忐忑》的火爆,对于那些至今活跃在民歌舞台上的歌唱家来说,对于民族音乐的创作者们来说,会不会有所启发?中国的民歌是不是一定要“哥哥妹妹”?中国的民歌是不是一定要中规中矩?中国的民歌是不是一定要“千人一声”?

当前,世界音乐都在融汇创新。中国民族音乐也需要创新,需要理念创新,需要与新技术融合,需要新的火花和新的碰撞。

悄然间,《忐忑》的网络引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惊艳之后莫要忘记,这扇门后还有更宽广的世界。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彼得新发现的四个新系外行星。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1月5日报道,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的事情专业就比非专业做的要独到。近日,英国一位业余天文爱好者彼得(Peter Jalowiczor)利用空闲时间发现了4颗新的系外行星,令不少天文学家都对他钦佩不已。

今年45岁的彼得只是个英格兰南约克郡罗瑟勒姆的瓦斯工人。他没有望远镜,竟能够提供天文学家4颗系外行星存在的证据。这些新发现的行星被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正式命名为HD31253b, HD218566b, HD177830c 和 HD99492c。他的这一新发现将发表在新一期的《天体物理学通讯》上。

彼得说:"对于天文学我一直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为此还考取了两个与科学相关的学位,这次能成为这些行星的发现者之一,我自己也感到十分的激动与意外。"

据彼得介绍,每天夜里他都会用家中仅有的两台电脑,对加利福利亚大学2005年发布的过去十年中的天文数据进行分析,从2007年3月开始,彼得已花费数百个小时的时间用来计算、分析数据以及绘制图表。

加利福利亚的天文学家们也表示,当初发布空间数据,就是希望天文业余爱好者们,能通过这些数据实现自己的天文发现梦。

彼得通过多普勒光谱学(doppler spectroscopy)方法对系外的行星轨道进行分析,进而发现到了本是用大型天文望远镜才能观测到的新行星。彼得说:"发现了行星间轨道的微弱变化后,我立刻就将我的研究上传给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

据专家介绍,行星在环绕轨道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微小的摇晃,正是这种摇晃暴露了行星的存在。特殊的软件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在数年时间里计算出行星轨道中天体的尺寸,这就让科学家能够绘制出行星轨道的运行系统,并逐渐找到一些未被发现的新行星,

第一颗系外行星的发现由于外界的阻力而未在出版社发表,但是这并未影响其对更多行星发现的深远影响。自1995年第一颗系外行星被编入科研目录后,截止现在天文学家已发现系外行星515个,不过大都是同木星一样的巨大行星。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