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新书《失败者之歌》出版5月12日将在福州路大众书局举办朗诵会

我看到有些读者看完书之后立刻想起了自己的过去,想起了某一个发小,总结了一下这些年自己的人生,也坦承了生活中不曾注意过的失败,这我觉得是对这本书最大的褒奖。

——李霄峰

李霄峰最早以影评人身份为人所熟知,后来还当过编剧,演过电影。沈祎图

《失败者之歌》

在诸多关于《失败者之歌》的书评里,大多数人都会以这种口吻开始:“我是从Liar时期认识李霄峰的……”即便是导演贾樟柯在该书的序言里也如是说:我不习惯称呼他为李霄峰,我记忆深处,有一个想砸烂旧世界的革命家回国,他是Liar。

生于1970年代末的李霄峰,20岁以Liar的笔名成为最早一批的网络影评人,并因此为人所熟知。2002年进入陆川工作室,2005年开始和张元导演合作编剧,2007年作为文艺片《达达》的编剧和男主角出现在大银幕上。之后,他以真名复出写作。今年1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将李霄峰2004年至2010年的短章与小说集结出版,成为这本《失败者之歌》。“在Liar时期容易夸大自己,太强调自我,”李霄峰如是说,“现在已经回归到了冷静的反思,不想再动用少年的武器。”

《失败者之歌》并不是一部心灵鸡汤式的情感专栏集结,尽管在许多短篇中,李霄峰的确像一个心灵捕手一样,以极为敏锐和直接的笔触准确地抵达了都市男女隐匿的内心角落;而在更多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逝去岁月里生活的吉光片羽。当人们已经习惯被岁月的大潮卷走一切时,李霄峰像个细心的拾贝者,从情感的沙漠里掘出了弥足珍贵的、细碎闪光的金子。

5月12日,福州路大众书局将举办一场《失败者之歌》的朗诵会,这个敏感、伤感、无奈、骄傲而又不甘的作者,将在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中诉说他与时光的博弈。日前,早报记者采访了李霄峰关于这本书的创作故事。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微博,如今已经成为信息发布以及情感表达的即时渠道,越来越多的人也因此渐渐成为了“微博控”,人们在通过微博更加便利的获知信息的同时,很多生活方式也悄悄的发生了改变。今日本报长假报道中有关微博的两条信息,就可以佐证微博的力量。

在A3版的长假报道中,由于中山陵当天人满为患,“南京路况直播间”通过新浪微博发出紧急信息,“请准备去中山陵的车友注意,由于中山陵内车辆饱和,目前暂时不能进入!”相信这样的微博发布后,会有很多人改变主意,另去他处。这就是微博的力量。

而在A4版的长假报道中,说的则是微博兴起后带来的另一个显著变化。过去,在长假期间,手机几乎总是要被各种短信所塞满,大家为此可谓是烦不胜烦。然而微博的出现,使得各种祝福短信迅速降温,朋友间的祝福全部用微博给@解决了。在新浪“微博庆十一”这一热门话题上,截至昨日下午五点半,已有2600多万条相关微博,国庆到哪出游、吃了啥好吃的、和亲友聚会,都成了网友热晒的话题。这同样是微博的力量。

微博慢慢的取代短信,成为朋友间亲人间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新方式,微博的力量也无需赘述。明天就是重阳节了,这是我国传统的“老人节”、“敬老节”,在这一天,我们可以通过微博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我们更需要走出微博,带着自己已经年迈的父母出去走一走,好好的陪陪父母和老人,我们不必去赶中山陵那些人满为患的地方,我们有很多的方式可以表达情感,比如带他们吃吃饭休休闲,其实只要能够陪在父母老人身边,他们就是快乐的。

曾有诗云:“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说的正是在重阳节这一天,晚辈们通过宴会赏菊等形式表达对老人们的祝愿。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越的今天,我们需要摆脱网络世界,让微博成为感情抒发“添加剂”而不是“主战场”。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看上去像个笑话,但国内的确出现了众多的“小三论坛”,被媒体报道出来的“小三论坛”,不但“三情网”这个名字搞笑,而且自称“国内唯一一家小三官网”,正经中偷着假模假式,在内容定位上,“三情网”着重于讨论礼物(奢侈品、汽车和房子)以及生活费(每个月2万—3万人民币)的行情,通过这些信息看,“三情网”确如其名,和行情有关,但也能清晰地看到,隐藏在行情背后的感情之殇。

负有引领主流价值观走向的媒体,在报道类似网站时难免存在一定的偏见,报道内容有所选择,观点倾向有所偏差,但通过浏览包括“三情网”在内的同类网站,发现对它们的描述还是基本属实的。这些网站叠加在一起,基本勾勒出来情感多元时代的一个另类万花筒里的景象,这里同样斑驳离奇、有笑有泪,虽有不少物欲成分存在,但更多地却可以看到一些社会隐疾以及人们的情感缺失。

“小三网站”的涌现分流走了一些情感网站的流量,有情感网站负责人对“小三网站”怎么会通过审批感到不解,这侧面也说明,社会在呈现其包容性方面,的确有不小的进步,不过,悲观一点地说,或许审查部门还没意识到这类网站存在能够形成什么威胁,于是便按照“无投诉、不干涉”的原则予以放行了,一旦“小三网站”在主流群体中激起反响,那么难逃遭到关闭的命运。

其实,现在诸多的情感网站,完全可以满足所有人进行情感倾诉、交流的需求,但“小三网站”的“异军突起”,还是表明“特殊群体”现在开始重视发声,通过聚集来强调自己的身份,让她们一直被主流媒体倾轧的声音形成巨大的合声。按照通常的理解,一般都是在自身利益遭到损害之后或者主动谋求某种利益,人们才会以群体性质出现,“小三网站”符合这个界定,受传统道德观的影响,她们的确处在弱势位置,但这些网站除了能够满足她们交流的愿望,又能带来什么?在网络不能容纳她们日益增高的诉求后,她们会走上街头吗?

在一切都可以用物质来衡量上下高低的时代,行情来取代感情成为“小三网站”的主要话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行情是有标准的,而感情却无法用数字来体现。也不排除“小三网站”的用户,在刻意用物质话题来掩盖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在情感伦理当中,当某种亲密关系难以带来安慰感时,的确可以退而求其次,以物质代替。除了当事人,谁又能清晰地辨别出,成为第三者是为了物欲满足还是用情太深抑或是两者兼有?情感世界本来就复杂,而不被祝福的情感则要复杂更多。

对于物质的重视让“小三网站”弥漫着明显的不安全感,同样,那些隐身幕后的男人,也一样藏有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一种是对所有男女而言都存在的对未来的恐慌和无助,一种则来自很多人身上都具备的情感缺陷。男人为什么会爱上妻子之外的女人?这个问题是亘古之问,谁也解释不清,因为家有恶妻和家有良妻,都无法阻止男人在情感上的走私,这大概就是原罪所定义的范畴了。

我们社会的管理者认为,保持情感的稳定约等于保障社会的稳定,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实行,对非正常情感的舆论谴责,都一直为官方所倡导或默许。但人类的感情,古今中外从来都不会完全被律法、规则所左右,想要维持家庭的完整实现对人们的有效管理,打压从来都不是最有效的办法。如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如何树立健康的家庭观念,如何舒缓现实存在的各种紧张情绪,如何尽可能让每个人都能体现其存在价值……这是对待“情感异端”的理想做法,但理想归理想,它只能改善而无法根治。

至于“小三网站”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不必为此担心,如同有些感情一样,一些无法形成主流的事物会自生自灭,对其强行掘墓只会让其茁壮生长。

作者系专栏作家

发表在栏目: 文化

邻国日本的9.0级大地震,牵动着全球观众的心。面对只有在灾难大片中才能看到的画面,目睹不断攀升的死亡人数,有着同样灾难痛楚的中国人,早已感同身受地流淌出人性的泪水。由此,我想到了一个词——世界公民。

曾几何时,公民的含义被狭隘地界定为“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这种形式化的定义,抽空了公民最为本质的精神——一种超越地域和种群的人性与担当。为了争取所谓的“公民权”,人类将自己的同类作为假想敌人,在自己构筑的利益藩篱中展开你死我活的争夺。然而,在地震、海啸这样的天灾面前,人性的复苏让我们感到共同体的价值所在。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对于曾经给中国带来无限伤害的日本,我们究竟应当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次灾难?虽然网络上不乏一些过激之言,但毋庸置疑,即便存有怨隙,我们朴素的情感也早已超越国界,一种地球生灵所具有的本能情感,让更多的人为日本人民默哀、祈祷、祝福!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自然灾难都是对人类文明的检阅。生命在瞬间被吞噬,家庭在巨浪间被击碎,人类在自然面前犹如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的芦苇,脆弱不堪;但人类并没有被击垮,反而在应对灾害中结为休戚相关的文明共同体,道义良心得以矗立不倒,世界公民的意识越发强劲。

网络上,我读到了一位中国记者写下的文字:废墟中偶遇69岁老人,他的房子被推到100来米外的山脚下,这次回“家”只是想找出几本厚厚的相册,那里存储着他和家人曾经的幸福记忆。翻开相册,老人眼眶湿润,但泪水始终没掉下来。与我道别时,他微笑着说:“注意安全,加油。”老人佝偻着腰,提着两塑料袋相册渐渐远去。他的身影渐渐远去,那份隐忍却令我无法忘怀。

这样的情感,绝非抽象的人道主义宣示,仅仅是灾难面前人之为人的共鸣。相信很多读者和我一样,读完后眼眶里噙满了泪水。在灾难面前,分属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信仰与语言,但我们的心如此紧密相连,情感早已超出语言的隔阂水乳交融。此刻,一切的纠结和仇视都被抛下,所有的心结都显得卑微,来自不同方向的祈祷构筑起人类文明的光环,足以冲破阴霾、普照世界。

1899年年底,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这样描述自己:“余自先世数百年,栖于山谷。族之伯叔兄弟,且耕且读,不问世事,如桃源中人……曾几何时,为十九世纪世界大风潮之势力所簸荡、所冲激、所驱遣,乃使我不得不为国人焉,浸假将使我不得不为世界人焉。”他虽身负拯救民族国家使命,却依然能够胸怀四海,做“世界公民”。相比之下,今天我们早已告别“桃源中人”,“全球化”拉近彼此的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国人”也是“世界人”。虽然很多场合,我们还会被国家、民族、肤色、语言、信仰等标签所包裹,但灾难让我们抽掉所有附加的标签,重归人性之美:温情、包容、怜悯,还有爱。

其实,“世界公民”不是一句乌托邦式口号,他有着深切的人性根基,充盈着干净而无杂质的原始情感,呼唤守望相助的担当精神。他不像欧亨利在《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描述的那样,“口口声声吹嘘自己如何的世界,对别人在国界、地界、种族上的相互争执不屑一顾,却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家乡的一丁点指责”。他也并不代表我们要抛弃自己的根,相反要像胡适所说的那样,“超越狭隘的国家主义,同时深深爱着自己的国家和文化”。这,便是“世界公民”的定义。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情绪文盲”是指没有能力表达和控制自己情绪,从而也不能理解和接受他人的情感

  在西方国家,所有人都希望能改变世界,而不是改变自身,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因此,为了不再成为“情绪文盲”最重要的就是获得真正的自我认知。对自身有所了解才能确定哪些是我们的强项,哪些是我们的弱项。第一步或许应该是不要害怕认识到我们并非完美无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自欺欺人。

  很多人认为,“情绪文盲”是西方生活方式和高科技社会带来的后果。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对从几个世纪形成的文化中获取的知识加以浓缩的需要,使得学校只专注于向学生传播信息,甚至有时还是完全无用的信息。

  此外,时间不够用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让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各种更加快速的,但并非更加有效的沟通方式。通过科技手段进行的人类互动怎能与面对面的相互沟通相提并论?!

  但是,我认为“情绪文盲”很可能早就出现,而且不幸的是还极有可能继续存在下去。社会和教育机构或许是直到现在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然而,现代社会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我认为,现代社会的根本问题之一在于,大多数“情绪文盲”都是追寻“速食文化”的人。因为时间宝贵,生活节奏加快,于是人们都看重“速食文化”,一切无法得到迅速满足的事情一律都被视作不好的。

  于是,社会本身及其倡导的生活方式催生出一批行为如同小孩的成年人,这些人永远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在此时此刻立即实现。当他们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便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或者会选择一些极端的手法。这是因为这些人根本不具备面对现实的能力。

  于是我们变成了最自私的现代人,总是希望一己私利能够得到满足,并永远把它置于大众利益之上。除此之外,“速食文化”让我们失去了充分思考的时间,更没有时间认识自我。最终人与人之间只能建立肤浅的人际关系,人的情感表达也只限于愤怒或冷漠等这些最负面的情绪。

  幸好现在还有一些学校正在逐渐提高对儿童情感素质的培养。通过这些尚处于试验阶段的计划,儿童可以学会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这其实也是许多成年人应该完善的一项人生必修课。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图为《天边的红云》剧照

3月2日、3日,大型舞蹈诗剧《天边的红云》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为全国两会献礼,为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献礼。该剧将目光锁定在“长征中的女性”这一特殊的人群,以红军女护士云的成长历程、内心情感和视角为主线,塑造了红军女战士的群像。该剧从2006年上演至今,已在多地演出80场,观众达16万人次,并获得“荷花杯”金奖、文华剧目奖。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22日消息,狗是人类的朋友,一直以来都与人相处得十分融洽。近日,科学家研究发现狗与人之间的联系要比想象中更为亲密,彼此之间可相互影响情感。


科学家研究发现狗与人之间的联系要比想象中更为亲密

  据国外媒体报道,狗已经具备了某些与人相似的社交技巧。其中一些甚至连人类近亲的黑猩猩都无法学会。葡萄牙波尔图大学(University of Porto)的席尔瓦(Karine Silva)博士表示,当主人悲伤的时候,身旁的小狗也会显得很沮丧,这种行为被称为情绪感染。很少有动物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狗却有这样的技能。研究显示,狗的沮丧表现类似人类小孩,它能让身边的人感受到自己的沮丧。其实,这并非真的难受,而是一种同情性的关心。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狗是从狼中演化出来的新种群,人类与驯服的狼相处了几代后,它们便沾染上了同情心等与人类类似的情感。与此同时,人类也开始训练狗的能力,譬如放牧,帮助残疾人等,这让狗拥有了更复杂的情感。

  其实人与狗的特殊关系是双向的。人类在宠物死后,也会像失去亲人或朋友一样难受。据宠物保险机构(The Co-operative Pet Insuranc)调查显示,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认为宠物狗的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像是失去了一个家人。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宠物狗的离去类似一个亲密好友的死亡。

  虽然科学家们目前已经发现了人与狗的这种特殊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所蕴含的心理特征还有待研究考证。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千元一束“七彩玫瑰”节前惊艳

花商揭秘:在花茎不同部位注射不同染色剂制成

昨天,南京洪武北路一家花店,首次亮相的“七彩玫瑰”色压群芳,成为最引人注目的花卉,给今年的情人节带来新的惊喜和浪漫。据悉“七彩玫瑰”又称“彩虹玫瑰”,是在花茎不同部位注射不同颜色和剂量的鲜花染色剂,控制每个花瓣的颜色,最终呈现出绚丽的彩色花瓣,不过这花也不便宜,一束要上千。

【高价玫瑰】一枝花80-180元不等

很多人都知道红玫瑰象征热情与浪漫,黄玫瑰象征友谊,而粉玫瑰表示感谢。如果你对某位女生的情感有点复杂,或是希望让对方猜一猜你对她的情感,可以尝试送她一种看上去五颜六色的玫瑰。目前“七彩玫瑰”市面售价每枝高达80元到180元不等。店家告诉记者,这是从荷兰进口的七彩玫瑰,这种玫瑰一朵花上有几种颜色,花瓣不会褪色、掉落。记者了解到,目前订这种千元玫瑰花的人也不少,“大概订出去十几束吧。”

对于它们的创造者荷兰花商而言,彩色玫瑰的形成原理现在仍然是一个不可公开的商业机密。不过,这些玫瑰却是价格不菲。在英国12枝玫瑰价值64.87英镑,这是相同数量红玫瑰价钱的两倍。

【花商揭秘】都是人工染色的

“蓝色妖姬”是用一种对人体无害的染色剂和助染剂调合成着色剂,等白玫瑰快到成熟期时,将其切下来放进盛有着色剂的容器里,让花像吸水一样吸进着色剂。当然,这里所说的着色药剂要求很高,一般不会掉色。但有一些黑心商人会拿劣质染料染色,这样的山寨版染色玫瑰会出现花色不均匀、易掉色的现象。“七彩玫瑰”也是在花茎不同部位注射不同颜色和剂量的鲜花染色剂,控制每个花瓣的颜色,最终呈现出绚丽的彩虹花瓣。

彩色玫瑰价格往往比普通玫瑰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一些花贩见有利可图,就将普通玫瑰染成彩色的充数。业内人士称,识别玫瑰的色彩是否纯正,可以将其中一枝玫瑰花打开一点看看,染色的玫瑰都是表里不一,因为染色部分往往只是表层花瓣。这位店主还透露,目前极少有自然生长的蓝色玫瑰花,现在南京市场上出售的“蓝色妖姬”都是人工染色后的产物,主要产自昆明、广州及南京周边地区,如要鉴别真伪,只需把花插入清水中养几天看掉不掉色就可以了。 (王路宪 徐媛园)

发表在栏目: 文化

以前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但如今,爱情不知何时成了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甚至成了文化或者商业借助的噱头。2011年的情人节,文化名人拿“情”在电视讲坛上“开涮”,自称“永不谈情”的电影明星跑到网络上搞公益,而图书出版商也毫不犹豫地呼吁大家“带本书去约会吧”,“情人节”礼品书成了近日图书市场上的一大热点,“扎堆”现象引发了各界的关注。

现象“情人节”礼品书扎堆

早在春节前,各出版社就开始忙活推荐情人节“读书套餐”,有套用电视相亲节目创意推出系列图书的,有别出心裁出版“礼品书”的,有专攻“婚姻秘诀”和“幸福密码”的,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使得图书市场上一时间出现了多不胜数的“情人节”应景图书,扎堆现象引起了读者热议。

其中,北京新华先锋图书公司推出的创意系列“带本书去约会吧”最早受到关注,电影小说《浓情巧克力》、言情小说《合江亭》以及郭敬明最世文化“黄金军团”首次联手打造的长篇小说《我们约会吧》均抢先亮相;南方出版社出版的“情人节礼品书系”则涵盖了国内外热点图书,包括:《换个姿势爱》、《亲密的艺术》、《正妹心理学》、《型男炼成术》、《上弦月小女子美丽说明书》等;而一贯在情感类图书出版方面颇有特色的重庆出版社也推出了几本“情人节重磅书”,分别是台湾人气美女作家女王的《一辈子做女王》、专栏作家杨瑞霞的《幸福就是嫁对人》以及情感作家尚轩的《我结婚前真想知道的事》等。此外,涌思图书等出版公司也不甘示弱,适时将湖南人民出版社的“言情系列”推向读者:婚恋长篇小说《半婚》在经过1月份的宣传热潮后再次入选该系列,青春小说《流年带不走夏伤》、《爱情真的来过吗》以及读者年龄层偏低的《童话转个弯》和《我爱你,与你无关》等校园情感小说也备受青睐。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周六, 12 2月 2011 21:42

女人 不做爱情小绵羊

真心爱你

一段持久的爱情,肯定是双赢的,而且是平衡的,一旦有天失衡了,就是关系破裂的时候。选择一个男人的时候,设法了解他和母亲以及初恋的情况。男人的母亲和初恋女孩,这两个女人已经决定了他的爱情观。

女人到了25岁,恋爱不能再这么单纯,还傻傻的相信缘来自然到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以下法则可以帮助你成为恋爱高手。

1、男人和女人,决定是什么关系,通常是三秒钟的事情。一见钟情否,通常只要一秒钟。

2、一段持久的爱情,肯定是双赢的,而且是平衡的,一旦有天失衡了,就是关系破裂的时候。

3、一个走向成熟的女人,可以没有像样的衣服,但是不能没有像样的包包,因为它会给女人安全感。爱情可能背叛你,但是包包却永远不会。

4、选择一个男人的时候,设法了解他和母亲以及初恋的情况。男人的母亲和初恋女孩,这两个女人已经决定了他的爱情观。

5、女人总想找一个自己欣赏的,比自己更强大的男人。那样的男人都在塔尖上,大多数踮着脚尖都够不着,够着了可能因为争抢而摔死。

6、优等男早都被占坑了,你得赶紧占一个。

7、别跟有处女情结的男人耗,这样的男人,不是自大就是自卑。

8、男人的忙只是借口,关键是有没有心。女人总以忙来自欺欺人。

9、女人爱一个男人的时候,就会奋不顾身地扎进水里,这样很容易窒息。最好的办法就是时而跳出来透透气,别沉溺于其中。

10、如果他爱你,你就什么都不用做,因为他都会帮你做;如果他不爱你,你也什么都不用做,因为做了也没用。

11、女人说我想你是真的想你,男人说我想你实际上是我想要你。

12、女人要拴住一个男人的心,从前有说法是留住男人的胃。现在关键是两点,一是温柔,二是性。

13、跟一个男人上床前,要问自己会不会后悔,跟一个男人上床之后,那就不要去问了。

14、如果他说自己不够好,你可以考虑别人,先别忙着感动。一个真心爱你,舍不你的人,又怎么会说出让你去考虑别的男人的话?

15、一个好的男朋友或者老公,不是他多有钱多优秀,那都是他的事情,他唯一和你有联系的是爱不爱你。否则即使是比尔盖茨那又怎样?

 

真心爱你

发表在栏目: 倾述空间
第 1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