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宠物人”工作的模拟图

  “宠物人”工作的模拟图

  据香港《文汇报》17日报道,继弹跳力惊人的“沙蚤”后,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研发出新型机械人“宠物人”。这是世上首个能仿照人类做出爬楼梯、俯卧撑等动作的机械人。

  研究人员花了13个月设计“宠物人”,又用17个月的建造、组装及测试,最后在2011年面世。“宠物人”是拟人机械人,不但外形、大小与常人无异,还能模仿人类生理状态,随温度及湿度改变而“流汗”。制造“宠物人”的公司称:“置身在有害化学物质中,‘宠物人’可平衡自己并自由移动,做出步行、爬行等动作。我们希望用它来作实地测试,确定化学保护衣是否安全。”

  “宠物人”并非该公司的唯一成员,机械人家族另一明星是四足机械人“巨犬”,它在负重时可跑可爬,更可在强烈冲击下保持平衡,诀窍在于可屈折的四肢能在主体遭到推撞时,像动物肢体一样,迅速屈曲并移动,以保持平衡。“巨犬”能在泥泞山径上爬行,亦可在雪地或湿滑路面行走,可在不加油的状态下持续移动12.8米,创下世界纪录。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漫画:西安一名国税人员爆粗口自称“爷” (朱慧卿/CFP)。

白墙涂鸦

民国年间,四川军阀杨森主政成都期间,忽发奇想,对进城挑粪的农民,开征粪捐。成都诗人刘师亮有打油诗道:“自古未闻粪有税,如今唯有屁无捐。”

今天,我们有幸得知,北京市地税局宣布,中秋节公司作为福利发给员工的月饼,也要算在员工的个人所得里加以征收个人所得税。

员工福利也算个人收入,要征个税,这在理论上似乎没错。但这理论上的正确,似乎只适合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中国则未必。所有的收入都要纳个人所得税,但中国能做到吗?原本作为调节个人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却基本上是工薪族的专门税种。很多极富极贵的人,根本不为他们的巨额收入缴纳个税。有的老板,家产过亿,个人工资收入上却是零,有的地方官员,灰色收入可以每年几十成百万元,但工资一项,有的还达不到3500元的起征点。要说福利,官员的三公消费,其实相当大的比例,也是官员的福利。连所谓的出国考察,都是按人头“摊派”,你有我有,大家有。但谁听说这样大数额的福利被征过个税?

说实在的,当今之世,真正的富贵人,是不吃月饼的,也没有什么单位给他们发月饼,真要是有人送礼送给他们月饼,无论这月饼有多高级,他们肯定会嫌寒碜。真正领取月饼的,都是各单位的普通员工,这些人恰好又是个税的主要纳税人。本来成为纳税主力,就感觉很冤,现今过节了,分块月饼,还要纳税,据说要达到20%的比例。如果真的来征,五块月饼交出来一块,其实也不见得伤筋动骨,但心里这个不平衡,却是无论如何也搁不下。很明显,这样的月饼税,又是冲着工薪阶层来的。

本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就是为了调节个体收入不平衡的,让收入高的人,多纳点税,削削富,济济贫,多少减少一点穷人的心理不平衡。但是,在我们这里,个税的征收,恰好相反,最贫困的人虽然影响不大,但处于收入中下端的工薪阶层,却成了纳税的主体。还时不时来点月饼税的小刺激,让他们心理越来越不平衡。

个税的征收,无论在任何国家,一个关键的原则,是要公平。如果福利要征税,那么所有的福利都得征,不能只欺负弱者,冲工薪阶层下刀子。否则,这样的税,就成了一种恶。

@围观:

@孙锋力-SUN-:有人提议公司发月饼的时候给月饼换一个名字,比如说是:“月亮烤馍”、“月亮饼”,北方人提议叫“月亮火烧”,南方人说应该叫“月亮生煎”,意大利人说直接叫“月亮披萨”好了……“火烧、披萨和生煎表示鸭梨很大……”

发表在栏目: 文化


一名使用者正在试用Solowheel,该车的最大时速是12英里(19.31公里),充电一次需要45分钟,充满电可使用2小时。


这种独轮电动车的零售价是975英镑(1586.81美元)。

  如果你嫌有两个轮子的电动车太笨重,不妨试试Solowheel。Solowheel是世界最小的自平衡独轮电动车。它由1000瓦特电动机驱动,时速可达12英里(19.31公里),适合每日的城际交通(daily commuting)和周末闲暇使用。

  使用者把脚分别放在轮子两侧的折叠式踏板上以后,轻轻向前倾斜身体是前进,向后倾斜是停止,向左和向右倾斜身体是转弯。身体向前倾斜的越厉害,Solowheel的速度就越快,车内的一系列回旋装置确保它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该车充电一次可以使用2小时,每次充电需要45分钟。Solowheel能在坡度高达15%的山路上行驶。在走下坡路或减速时,它使用的锂离子充电电池甚至能重新获得能量。这款车的设计和制造者是54岁的谢恩·陈(Shane Chen),他为所在公司Inventist研制了30多种体育相关产品。

  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该公司发言人说:“Solowheel是我们发明的最小、最环保、最便捷的载人工具。我们的新型自平衡电动独轮车比任何折叠电动自行车都更紧凑,而且使用时更有趣。由于它有陀螺仪传感器,具有左右调控能力,因此你只要把脚放上去就能走,使用起来很简单。Solowheel非常轻便,重量只有20磅(9.07公斤)。你可以把它带进商店、饭店、电梯、办公室、影院、教室,带上公交车或火车。它不像电动自行车,你不用把它锁起来,因为它能随身携带,不容易被偷。Solowheel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实用的代步工具。”Solowheel售价975英镑(1586.81美元),下个月进入英国市场。(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8月2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与欧洲航天局最新拍摄的火星“风向标”、“无水之地”戈壁沙漠以及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低温镜面等壮观景象。

  1.火星“靶心”

火星“靶心”
火星“靶心”(图片提供: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

  是火星特殊的地质特征雕刻出这个同轴撞击坑,还是第二次撞击产生了这个“靶心”?这张照片是由美宇航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上携带的HiRISE 相机于7月9日拍摄的,照片上显示,一个撞击坑的中央位置还有一个稍微偏离中心的大坑。这个大坑究竟是因撞击坑内结冰层和非结冰层的侵蚀形成的,还是因第 二次极为幸运的撞击事件形成的,专家尚无一个确切答案。

  2.南极不平衡性

南极不平衡性
南极不平衡性(图片提供: Jesse Allen, NASA Earth Observatory)

  在这张照片中,细细的红线表明南极冰盾开始偏离陆地汇入大海的位置。照片属于美宇航局7月23日公布的由卫星数据绘制的新图像的一部分。在美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科学家的领导下,这个旨在绘制南极冰层的计划包括有关立体图的精确数据,这些数据表明南极洲沿岸冰块消失速度快于南极洲内陆降雪积聚的速度。这种不平衡性表明,南极洲冰层融化仍将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

  3.火星“风向标”

火星“风向标”
火星“风向标”(图片提供: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

  火星南极的气候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答案是,随风飘荡。正如美宇航局在7月28日公布的这张照片,黑色条纹状尘埃以多个方向穿越火星二氧化碳冰盖。季节性冰盖会在火星秋天逐渐消失,而大风会吹起暴露在外的一片片土壤的灰尘,产生奇妙的扇形结构。通过观察扇形结构随时间指向哪个方位,科学家可以解读火星南极周围的气候状况。这张照片是由美宇航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闪电可两次击中同一位置
闪电可两次击中同一位置

  与一般人的看法不同,闪电经常能两次击中同一位置,尤其是高大的建筑物或突兀的山顶。 从云层划到地面的闪电是一种常见现象,闪电击中地球表面平均每秒钟有100次之多,而且闪电的能 量非常强大,每一束闪电的电压高达10亿伏。

  这种大放电现象是由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不平衡引起的。在暴风中,雨、冰或者雪的互相 碰撞的粒子增加了这种不平衡性。暴风云的下部经常带负电,在地面上的物体,如尖塔、树和地球本 身带正电,结果导致不平衡的出现,大自然通过在两种电荷间通电的方式寻求补救。

  一种叫做“阶梯先导”的阶梯状系列负电荷从风暴云下部向地面逐级增多。每一部分约46米 长。当最下面的一级进入带有正电物体的46米范围之内,它会遇到爬升的正电,正电可以从建筑物、 树或者人身上升起。这个过程形成了一个通道,电以闪电的形式从这条通道转移。

  包括最常见闪电在内的某些类型的闪电从来不会离开云层,但会在云中或云之间的不同带电 区之间移动。其他罕见的闪电类型可通过极端的森林大火、火山爆发和暴风雪放出火花。球形闪电是 一种小而带电的球状闪电,能漂浮、会发光及弹起,似乎背离了地心引力或物体学原则。这类闪电至 今困扰着科学家。

  闪电的温度非常高,闪电可把周围的空气加热到温度是太阳表面的5倍。热导致周围的空气迅 速膨胀振荡,也就形成了我们在闪电过后不久听到的隆隆雷声。闪电很壮观,它也很危险。每年全世 界被闪电击死的人大约有2000人,遭闪电袭击仍活下来的有数百人,但是他们忍受着多种持续的症状 ,包括记忆缺失、头晕眼花、虚弱、麻痹和其他影响生活的症状。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蚂蚁正死死咬住一个巨大的黄色花瓣,后腿在艰难地支撑着身体的重心达到控制平衡的目的。
蚂蚁正死死咬住一个巨大的黄色花瓣,后腿在艰难地支撑着身体的重心达到控制平衡的目的。

  印度尼西亚摄影师安迪雅恩-鲁特菲近日拍摄到一只红色蚂蚁的惊人壮举:蚂蚁正死死咬住一个巨大的黄色花瓣,后腿在艰难地支撑着身体的重心达到控制平衡的目的。这只蚂蚁只有1厘米长,但花瓣的体积是蚂蚁的数倍大。
 

  现年36岁的印度尼西亚摄影师鲁特菲在自家附近的一棵芒果树下为蚂蚁准备了许多食物和花朵,并每日观察蚂蚁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他通过相机镜头展现了小个子蚂蚁的绝技与辛勤。
 

  鲁特菲介绍说,“在这棵芒果树下,我几乎每一天都能观测到蚂蚁们的惊人行为。我喜欢拍摄这些蚂蚁,照片显示出它们究竟是如何与众不同。它们既懂得团队协作,也会单个作业。蚂蚁会带走树下的其他任何事物。图片显示,一只雄性蚂蚁正死死咬住我给它的一朵黄色花瓣,并吃力地将花瓣搬回巢穴。它们会咬我分给它们的所有东西。雌性或女王通常只会呆在巢穴。这种红色蚂蚁经常集体生活,每一只蚂蚁都有自己的角色。此外,对于蚂蚁来说,群体非常重要,许多蚂蚁宁愿牺牲自我来保护自己的巢穴。”(彬彬)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英国阿伯丁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上证实,全麦食品对心血管有益。该研究称,过去常从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来推断全麦食品的功效,有良好设计的对比试验并不多,为获得这类直接证据,200多名应邀参与志愿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全麦食品,另一组食用等量的精加工食品。

  12周后,食用全麦食品一组受试者的血压有所下降,而另一组则不然。领导研究的弗兰克·蒂斯说,食用全麦食品降血压的效果不仅可以媲美一些降压药的疗效,而且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亮起“红灯”,大家纷纷将罪名归到了饮食上。于是,一股素食风潮逐渐在老年人中兴起,一些患了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甚至拒绝一切肉类,每天只吃米饭和青菜。对此,安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夏萌却说:“任何事情都不应该矫枉过正,节制饮食也一样。”

  英国的研究,也许能给大家一个可媲美药品的食品,但除了燕麦,吃什么,怎样吃,可以让你的血管更健康?

  预防血管疾病“红黄绿白黑”是原则

  “人的健康有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夏萌强调,在合理膳食中平衡膳食是核心,合理烹饪是前提,健康饮食行为是保证。

  夏萌指出,要预防心血管病发作,最好计划好食谱。其中,膳食纤维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食物。膳食纤维可以缓解便秘等肠道疾病;降低餐后血糖,降低血浆胆固醇。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肉类食品要尽量少吃猪肉等红肉,多吃鸡肉、鱼肉等白肉。

  “在饮食上,心血管病患者还要坚持‘红黄绿白黑’的原则。”红色的如西红柿、红辣椒,还有红萝卜;黄色的如胡萝卜、玉米、南瓜;绿色的除了绿色蔬菜还有绿茶,绿茶对降血脂、降血黏度、改善心脑血管供血和预防癌症方面都有明显的益处;白色的如燕麦片、燕麦粉,保健作用最为理想,有恒定、良好的降血脂作用;黑色的如黑木耳,具有明确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液凝固,降胆固醇的作用。

  坚果和巧克力哪个更有利

  一些人认为吃坚果对预防心脏病不利。据报道,美国一科学研究所对3万人进行了调查,发现每天吃坚果的人,比不吃坚果的人患心脏病的危险低53%。坚果类食品有开心果、栗子、核桃、甜杏仁、榛子、松子、瓜子等。这些坚果仁除含有高蛋白、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之外,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而这些不饱和脂肪酸有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降血脂、保护心血管、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用。所以,每天适量食用坚果仁,可防治心脏病。

  有些冠心病患者认为多吃巧克力可增加营养,其实,巧克力含脂肪和糖较多,吃后会引起体内脂肪代谢紊乱,使糖转变为脂肪,因而使人更加肥胖。另外,脂肪在体内堆积过多,增加心脏负担,会使冠心病、动脉硬化患者病情加重。所以,冠心病患者最好慎食或者不食用巧克力。

  患了高血压不能吃鸡蛋?

  “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中老年人甚为谨慎而不敢吃鸡蛋。说是鸡蛋中富含胆固醇,而胆固醇摄食过多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夏萌解释说,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个蛋黄中的胆固醇仅285毫克左右,其中还有许多卵磷脂,胆固醇和卵磷脂对人体细胞尤其是脑细胞非常重要,一个人每天应该吃一个鸡蛋,最好吃煮鸡蛋,不要吃炸鸡蛋。蛋黄中的卵磷脂是—种强乳化剂。它在人体内能使血浆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并使其悬浮在血液中而避免在血管中沉积,有利于透过血管壁排出体外,可保持血中胆固醇含量不高,使动脉粥样硬化的现象减少。因此,老年人和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不必过虑,适当吃些鸡蛋还是有益于健康的。

  “低糖食品”应多吃?

  近年来,不少人养成了多吃菜少吃饭的习惯,美其名曰:“低糖食物有营养,不容易长胖。”

  “其实,人体热量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是人体中最经济、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如果不吃或者吃碳水化合物太少,机体会分解蛋白质、脂肪作为能量,可以出现酮体、肌肉无力、消化不良、头晕、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等现象。”夏萌医生强调,“肥胖、高血压、冠心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不运动、吃含反式脂肪酸多的食物、吃油炸食品较多也会导致体内脂肪囤积过多,精神紧张会造成高血压,所以在饮食上一定不要偏听偏信,食物多样化,平衡饮食最重要。”

  高脂血症者拒喝牛奶不可取

  夏萌透露,高脂血症者拒绝喝牛奶是不可取的,“因为喝牛奶本身不但不会导致血脂升高,且对老年人还益处多多。”

  从牛奶成分看,尽管牛奶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的脂肪酸少,但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脂肪的选择应以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单不饱和脂肪酸(鱼油)=1∶1∶1。而且牛奶中含有的乳清酸较多,乳清蛋白与人体组织的蛋白质非常接近,很容易吸收利用。令外牛奶中富含的钙质具有降血压的功效。“喝牛奶不但不会升高血脂、升高血压,反而有降压降脂的效果,而且普通的酸奶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比鲜牛奶的效果还要显著。”夏萌如是说。

  ————专家提醒————

  饮食不平衡易得高血压

  “我调查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50岁以下的人吃得太多,50岁以上的人又吃得太少。”夏萌指出,如果长期饮食不平衡,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所以,中年人应该通过调节饮食来控制多余的热量摄入。

  “有的老年人对饮食控制得非常严格,以为每日喝粥就能颐养天年,对鱼、肉、蛋等敬而远之。其实,当步入到老年(65岁以后),他的胃肠功能下降,营养素的吸收受到影响,而此时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等需求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如果此时一味地讲吃一些好吸收的食物,就会造成体内重要营养素的不足。导致的结果就是老年人抗病力减弱、乏力、疲倦等等,从而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膳食宝塔因人而异

  夏萌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南中指出,将每日所需要吃得食物从多到少分为五层,第一层是谷类和薯类,包括米、面、杂粮、土豆、红薯、山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第二层是蔬菜水果,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第三层是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包括蓄禽肉类食物,如猪肉、羊肉、牛肉、肉、鸡肉、鸭肉、鱼、虾、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第四层是奶类、豆类和坚果类食物,这一层补充的是蛋白质、矿物质和必需脂肪酸。大豆类食物不要吃的太多,一般来讲一天一个人可以吃半两到1两。坚果每日吃一些,但要适量。第五层是油和盐,要少量摄入。

  夏萌指出,膳食宝塔的建议范围适合于一般健康成人,应用时要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季节等情况适当调整。年轻人、劳动强度大的人需要能量高,应适当多吃主食,而活动少的人,主食摄入量应相应减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摄入量是一个平均值和比例,每日膳食中应当包括宝塔中的各类食物,各类食物的比例也应基本同膳食宝塔一致。”(李颖)

  ————相关链接————

  几种对血管有益的食品

  鱼类:鱼类特别鲑鱼、鲐鱼、金枪鱼、淡水鳟鱼等冷水鱼,含较丰富奥米加三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Omega-3在很多方面都有利于人体,尤其是人体的心脏受益最大。这种脂肪酸能够增加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即好的胆固醇),减少低密度脂蛋白(LDL)(即坏的胆固醇)积聚在血管壁,减少患上心脏病的机会。亦可预防血块形成,减低阻塞血管的风险。

  坚果类:常吃坚果有助于调节血压,提高机体抗氧化剂含量,减轻炎症,改善人体代谢,降低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而又不增加体重。

  坚果营养高,是预防心脏病的好食物。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植物固醇,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且有不少坚果,例如胡桃、核桃、杏仁、花生等含有鞣花酸,能抑制癌细胞生长。此外,坚果还蕴含多种对健康有益的维生素E、B群和矿物质,维生素E是知名的抗氧化物,能预防细胞老化,减少心脏病、糖尿病、白内障等患病风险。

  坚果中的脂肪含有的都是人体不能合成,必需靠食物提供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ω-6和亚麻酸ω-3。这两种脂肪酸具有调解血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冠心病及其他心脑血管退行性疾病,是一种理想的健康食品。所以专家建议有条件的中老年人应该适当补充一些坚果类食品,但由于脂肪含量太高,也是一种高热量的食品,因此不要因为有营养而多食,特别是对患胆囊炎、胰腺炎、肝病、肥胖病等的人应悠着点。

  粗粮:包括了三类食品,一是指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麦、燕麦、荞麦/麦麸等。第二类是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青豆、芸豆、蚕豆、豌豆等。第三类是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哈佛医学院预防医学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吃一餐粗粮也许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吃越多餐就越能减少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研究参与者十年来每天都吃份粗粮,其罹患高血压的概率降低了4%。降低4%听起来不是很大的好处,但因为高血压会造成心脏病发作、中风和许多其他健康问题,因此,每一小步都有帮助。

  有些人不吃糙米粗粮,只吃精米白面,殊不知在稻麦的麸皮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纤维素,例如铬、锰在全谷类、豆类、坚果类中含量最高。若经过加工精制以后,这两种元素就大大降低。如果用缺乏这两种元素的饲料去喂养大鼠及家兔,动物就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植物纤维素能增加胆固醇的排泄,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食物太精细,纤维素太少,不容易产生饱腹感,往往造成过量进食而发生肥胖。因此,长期进食低纤维素饮食的人,血管硬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则增高。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8月2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了过去一周的精彩太空照片。这些照片集中展现了美国宇航局与欧洲航天局最新拍摄的火星“风向标”、“无水之地”戈壁沙漠以及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低温镜面等壮观景象。

  1.火星“靶心”

火星“靶心”
火星“靶心”(图片提供: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

  是火星特殊的地质特征雕刻出这个同轴撞击坑,还是第二次撞击产生了这个“靶心”?这张照片是由美宇航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上携带的HiRISE 相机于7月9日拍摄的,照片上显示,一个撞击坑的中央位置还有一个稍微偏离中心的大坑。这个大坑究竟是因撞击坑内结冰层和非结冰层的侵蚀形成的,还是因第 二次极为幸运的撞击事件形成的,专家尚无一个确切答案。

  2.南极不平衡性

南极不平衡性
南极不平衡性(图片提供: Jesse Allen, NASA Earth Observatory)

  在这张照片中,细细的红线表明南极冰盾开始偏离陆地汇入大海的位置。照片属于美宇航局7月23日公布的由卫星数据绘制的新图像的一部分。在美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科学家的领导下,这个旨在绘制南极冰层的计划包括有关立体图的精确数据,这些数据表明南极洲沿岸冰块消失速度快于南极洲内陆降雪积聚的速度。这种不平衡性表明,南极洲冰层融化仍将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

  3.火星“风向标”

火星“风向标”
火星“风向标”(图片提供: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

  火星南极的气候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答案是,随风飘荡。正如美宇航局在7月28日公布的这张照片,黑色条纹状尘埃以多个方向穿越火星二氧化碳冰盖。季节性冰盖会在火星秋天逐渐消失,而大风会吹起暴露在外的一片片土壤的灰尘,产生奇妙的扇形结构。通过观察扇形结构随时间指向哪个方位,科学家可以解读火星南极周围的气候状况。这张照片是由美宇航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闪电可两次击中同一位置
闪电可两次击中同一位置

  与一般人的看法不同,闪电经常能两次击中同一位置,尤其是高大的建筑物或突兀的山顶。 从云层划到地面的闪电是一种常见现象,闪电击中地球表面平均每秒钟有100次之多,而且闪电的能 量非常强大,每一束闪电的电压高达10亿伏。

  这种大放电现象是由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不平衡引起的。在暴风中,雨、冰或者雪的互相 碰撞的粒子增加了这种不平衡性。暴风云的下部经常带负电,在地面上的物体,如尖塔、树和地球本 身带正电,结果导致不平衡的出现,大自然通过在两种电荷间通电的方式寻求补救。

  一种叫做“阶梯先导”的阶梯状系列负电荷从风暴云下部向地面逐级增多。每一部分约46米 长。当最下面的一级进入带有正电物体的46米范围之内,它会遇到爬升的正电,正电可以从建筑物、 树或者人身上升起。这个过程形成了一个通道,电以闪电的形式从这条通道转移。

  包括最常见闪电在内的某些类型的闪电从来不会离开云层,但会在云中或云之间的不同带电 区之间移动。其他罕见的闪电类型可通过极端的森林大火、火山爆发和暴风雪放出火花。球形闪电是 一种小而带电的球状闪电,能漂浮、会发光及弹起,似乎背离了地心引力或物体学原则。这类闪电至 今困扰着科学家。

  闪电的温度非常高,闪电可把周围的空气加热到温度是太阳表面的5倍。热导致周围的空气迅 速膨胀振荡,也就形成了我们在闪电过后不久听到的隆隆雷声。闪电很壮观,它也很危险。每年全世 界被闪电击死的人大约有2000人,遭闪电袭击仍活下来的有数百人,但是他们忍受着多种持续的症状 ,包括记忆缺失、头晕眼花、虚弱、麻痹和其他影响生活的症状。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周一, 06 12月 2010 12:08

滥服紧急避孕药危害大

  今年是口服避孕药正式临床使用50周年。日前,由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开展的“中国性与生殖健康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人认为紧急避孕药效 果最好。而有关专家表示,紧急避孕药作为常规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多次使用对女性健康危害很大,不应作为常规避孕手段使用。

  “现在不少女性,在发生性行为前,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不到位,事后把紧急避孕药当成‘法宝’,以为‘吃了药就万事大吉了’,个别人甚至当成 一般避孕药经常服用,也有一些育龄妇女认为,既然有紧急避孕措施,平时不采取避孕措施也无所谓,反正失败了还能补救。这是一种认识误区。”323医院妇产 中心专家梁月英告诉记者,过量使用避孕药,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就有这一方面的原因,因为过量服用避孕药会让体内雌 激素增多,极易引发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因此一定不要滥用避孕药。

  “由于口服避孕药中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长期服用会使雌激素代谢平衡失调,可能会加重乳腺增生及患乳腺疾病的几率,一般不主张长期服用。” 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王俊鹏表示。

  “很多人把紧急避孕药当作常规避孕使用,这样做风险不小。”专家表示,紧急避孕药剂量较常规口服避孕药剂量大10倍,多次使用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如月经紊乱、不孕、肝肾功能受损等,还有潜在致癌危险。

  专家告诫,紧急避孕药绝对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反复使用。一个月内不能超过1次,一年内最好控制在3次以内,未生育者及有乳腺癌家族史者都不宜服 用。45岁以上女性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一般不宜用避孕药避孕。此外,有血液病、内分泌疾病、妇科肿瘤、精神病及月经稀少的女性,都不宜服用紧急避孕药,以 免病情加重。

发表在栏目: 生活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