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热源探测:温度仅变化0.5度,便能导致该种纤维颜色产生变化

  中新网6月7日电 据外媒报道,近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能通过颜色变化显示伤口愈合程度的智能绷带。据悉,这种由液态结晶体制成的纤维,能根据创口温度变化,产生颜色上的变化——由红到蓝。

  发明团队领导人露易斯•范•德•维尔福表示,用这种纤维绷带包扎伤口,能大幅提升对反复感染和早期炎症的创口治疗效果。她说:“如果感染,伤口通常会升温。而如果供血正常,则创面温度会下降。”范德维尔福女士表示,她参与发明的这种纤维非常敏感,不到半度的温度变化就能引起颜色变化。她称,这款绷带能有效节省医生治疗外伤的时间和金钱。“我们主要针对慢性创面治疗——那些伤口愈合极慢的老年人、肥胖者以及糖尿病患者。”

  英国约有20万名慢性创面患者。仅2008年,治疗这些患者的花销估计约31亿英镑。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29日消息,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为了能以新奇的视角抓拍野生动物瞬间,英国摄影师威尔-布兰德-卢卡斯和马特-布兰德-卢卡斯想出了一个奇怪的主意:一台安装有相机的遥控微型车。布兰德-卢卡斯兄弟在博客中写道:“不去向发现的极限发出真正的挑战,探寻新的视角,就难以捕捉到独创性的镜头。而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将相机放到一开始看来不可能的地方。”

  1.BeetleCam与发明者

BeetleCam与发明者
BeetleCam与发明者(图片提供:Will and Matt Burrard-Lucas)

  在这张照片中,布兰德-卢卡斯兄弟在2009年夏天正测试他们的发明。布兰德-卢卡斯兄弟远赴野生动物品种繁多的坦桑尼亚西南部,测试了由他们发明的“BeetleCam”遥控摄像设备。BeetleCam配备有大功率发电机、越野轮胎、寿命较长的电池以及一部数码单反相机,不久即为进入非洲灌木丛拍摄做好准备。不过,根据布兰德-卢卡斯兄弟4月19日公布的照片显示,BeetleCam看来并未对如何应对好奇的食肉动物做好准备。

  2.雌狮直视镜头

雌狮直视镜头
雌狮直视镜头(图片提供:Will and Matt Burrard-Lucas)

  2009年夏天的现场试验中,一头雌狮靠近BeetleCam遥控车,直视镜头。这台装置的相机快门或通过无线遥控器控制,或经由定时器操控,在预先设定的间隔反复拍摄。布兰德-卢卡斯兄弟此前已在大象身上成功测试了BeetleCam,所以“信心暴涨”,将目标对准非洲的“草原之王”——狮子。他们4月19日在博客中表示,“事后看来,这是一个愚蠢的主意。”原来,放在草地上的BeetleCam遥控车惨遭这头雌狮的“蹂躏”,被缠在它的身上进入灌木丛中。

  3.好奇的雌狮

好奇的雌狮
好奇的雌狮(图片提供:Will and Matt Burrard-Lucas)

  在BeetleCam遥控车与雌狮的亲密接触中,雌狮的好奇心令上面的相机惨遭厄运。不过,布兰德-卢卡斯兄弟自认为“非常幸运”,从毁损的相机中找回了完好无损的存储卡——虽然相机受损,但经过长途跋涉,依旧安在BeetleCam遥控车上面。布兰德-卢卡斯兄弟4月19日在他们的博客中写道:“在下载照片的时候,我们欣喜地发现,BeetleCam圆满完成了任务,我们获得了它与雌狮遭遇的一系列精彩照片。”

  4.雌狮靠近

雌狮靠近
雌狮靠近(图片提供:Will and Matt Burrard-Lucas)

  2009年夏天,雌狮慢慢靠近BeetleCam遥控车。布兰德-卢卡斯兄弟在博客中写道,经过这次事件,他们决定将狮子排除在探索名单之外,转而将目标对准其他“捉摸不透的野兽”,如水牛。孤独的老水牛被证明是最具合作精神的动物,它会从容走上前去探查,但不会撕咬BeetleCam。

  5.雌狮“拍到”的非洲灌木丛

雌狮“拍到”的非洲灌木丛
雌狮“拍到”的非洲灌木丛(图片提供:Will and Matt Burrard-Lucas)

  那头毁坏BeetleCam遥控车的雌狮竟然成功“拍到”几张照片,包括这张坦桑尼亚灌木丛的照片,而且水平看上去还不错。在狮群内,雌狮一般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担:它们常常联手猎捕羚羊、斑马以及其他在草原活动的大型动物。

  6.受损相机

受损相机
受损相机(图片提供:Will and Matt Burrard-Lucas)

  在这张照片中,从BeetleCam拆下的受损相机放在桌子上。据布兰德-卢卡斯兄弟在博客中透露,在与雌狮的遭遇中,这台相机遭到无法挽回的损伤,必须更换。BeetleCam遥控车在此行中证明具有非同寻常的韧劲,虽然帆布伪装被撕裂几道,三脚架头松动,但利用细绳和木块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布兰德-卢卡斯兄弟计划在2010年夏天重返坦桑尼亚,通过BeetleCam捕捉更多的野生动物奇遇。(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4月时,发明家们也做过一次试验,当时飞至100英尺(约30米),持续了7分钟

  中新网6月1日电 据外媒报道,新西兰发明家近日研究出了一款飞行背包,可以飞至5000英尺(约1500米)的高空。

  据报道,新西兰发明家上周末在坎特伯雷地区试验了该飞行背包。发明家们用一个假人模型作为操作员,飞行背包的起飞由一个飞机远程操控。

  飞至5000英尺后,它慢慢降至2000英尺(约609米)。整个飞行过程持续了10分钟,是目前试验该飞行器来最长的时间。

  这次试验的成功,使人们对于使用飞行背包进行旅行或商业用途的梦想变为现实。

  据悉,4月时,发明家们也做过一次试验,当时飞到了100英尺的高度,持续了7分钟。

  目前,发明家已经花费了9.8万美元,但他们打算进行更大规模的投入,也有可能对该飞行器进行批量生产。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电动变身摩托U3。用户只需按一下按钮,U3便可从一辆常规摩托变成一个独轮车型交通工具。
电动变身摩托U3。用户只需按一下按钮,U3便可从一辆常规摩托变成一个独轮车型交通工具。

U3出自美国年轻发明家本杰明•古拉克之手,让人不免联想到《电子世界争霸战》中的战车。
U3出自美国年轻发明家本杰明•古拉克之手,让人不免联想到《电子世界争霸战》中的战车。

允许U3变身的机械装置
允许U3变身的机械装置

允许U3变身的机械装置
允许U3变身的机械装置

  通信员和急件递送人员都知道,在繁忙的交通中穿行的最快捷方式便是骑摩托车。为了应对连摩托车也甚为头疼的交通拥堵,年轻的美国发明家本杰明•古拉克研制出一种可变身的电动摩托。这种摩托名为“Uno III Streetbike”,简称“U3”,就像一个变形金刚。用户只需按一下按钮,U3便可从一辆常规摩托变身为一个独轮车型交通工具。

  这款电动交通工具依靠两个并排的后轮保持平衡,前轮可以缩到两个后轮之间,允许它穿过狭小的空间。用户可以驾驶U3进入一座建筑,甚至可以骑着它搭电梯。空间宽阔时,用户可以让前轮滑出,后轮向后移动,提高车的稳定性,这种形态下的最高时速可达到30英里(约合每小时48公里)。U3每次充电时间3到4小时,一次充电可行驶30至35英里(约合48至56公里)。

  本杰明最初研制的原型车名叫“Uno I”,是2008年为一项12年的科学计划打造的。在Uno I的基础上,他最终研制出U3,可以从敏捷轻便的城市摩托变身为稳定的高速路观光车。本杰明经营着一家汽车设计公司,名为“BPG Motors”,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目前,BPG Motors正在生产电动变身摩托U3。U3体积小巧,可放在室内,它的动力强劲,足以应付任何道路。本杰明的制造团队希望这款造价7500美元的变身摩车能够让通勤者的出行发生革命性变化。(秋凌)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手扶电动多功能爬楼轮椅充一次电可爬2992个台阶。程功摄

  正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办的“2011年北京科技周”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一些细心的市民发现,在以政府资助科技成果为主的展示平台上,竟然有一部分参展项目来自普通百姓,它们均是北京发明创新大赛的获奖作品,来自民间的智慧成为本届科技周的一大亮点。

  “快来看,这个轮椅还能爬楼梯。”在今天上午的科技周现场,来自大兴的王阿姨兴奋地招呼着老伴,这款名为“手扶电动多功能爬楼轮椅”的发明专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设计,看上去样子很奇怪,比普通轮椅多了两个由5个小轮子组成的五星轮,轮椅前方一个半米长的安全支架上还有4个小轮。一位观众好奇地坐在上面,另一位观众在发明人李荣标示范下现场操作,轮椅毫不费力平滑流畅地自由上下楼梯,看到这一场景,大家不住点头赞叹。李荣标介绍,这款轮椅充一次电可爬2992个台阶,还能折叠带走,重量只有54千克,获得了三项国家专利,目前已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

  “第三代厨房排油烟机”的展台前同样围满了人,不时还有人伸手去探探从灶台一侧正压风口处排出的风,灶台上的锅里正冒着白色水蒸气,在经过吸风口时水蒸气都不见了,“全吸走了,吸力还挺大的。”有人感叹。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集油烟机、灶台、消毒柜于一体的新型厨房用具将吸风口设置在灶台周边,能吸走99%的油烟,还内置计算机控制板进行人机对话实现智能化操作。

  其实,在科技周“百姓发明源于生活”展区的20多个项目个个都很精彩。比如,一件普通的行李车上增加了一个折叠凳,就变成了既能运货物又能满足人们休息的多功能行李车;通过改进普通切羊肉机的内部构造,不仅冻肉、鲜肉都能切,效率还大为提高,一台鲜羊肉切片机可供一百人同时吃涮鲜羊肉。这些源于生活需求最终提高生活品质的民间发明让人大开眼界,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位观众围着“空气加湿人造花”的发明人——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杨红热烈地聊着,杨红的手里捧着一束很漂亮的干花,原来它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加湿器,不用电无噪音无白粉,既能湿润空气还有消毒作用。“我们现在就想买一些。”一位阿姨急切地表示。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家发明金属咖啡豆 可让咖啡保温长达5小时
咖啡豆能够快速将咖啡温度降至可饮用程度,速度是正常冷却情况下的3倍,而后长时间保持这一温度。

科学家发明金属咖啡豆 可让咖啡保温长达5小时
咖啡豆采用不锈钢壳体,内装特殊的无毒材料。

  每天早晨一杯咖啡已经成为很多人雷打不动的一个习惯。为了让人们在更大程度上享受咖啡带来的快乐,发明家发明了一种神奇的金属豆,可以让咖啡在长达5小时内保持最理想的温度。

  这种金属豆被称之为“咖啡豆”,能够将咖啡温度快速降至可饮用的程度,速度是正常冷却情况下的3倍,而后长时间保持这一温度。温度过高时,咖啡豆将吸收额外热量,随着温度逐渐下降,它们又释放储存的热量,让咖啡保持最理想的温度。

  咖啡豆采用不锈钢壳体,内装特殊的无毒材料,其工作方式似乎违背热力学定律。研制小组的发言人表示:“这种材料在温度达到140华氏度时熔化,熔化过程吸收大量能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咖啡豆冷却咖啡的速度可达到正常情况下的3倍。一旦温度降至一定程度,这种特殊材料便开始凝固,释放熔化时储存的能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咖啡豆能够让咖啡的保温时间达到正常情况下的2倍。”

  咖啡豆的使用要比它们的工作原理简单得多,你需要做的就是将它们倒入咖啡中即可。除了用于咖啡的冷却和保温外,这种金属豆也可用于其他任何热饮,例如茶水、热巧克力或者牛奶。据悉,咖啡豆将很快登陆美国市场,每包的零售价为50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金属豆在带盖子的杯子中使用效果最佳。如果使用普通的厨房用杯,咖啡豆让饮品保持理想温度的时间只比正常情况下长几分钟。在保温杯中,这种金属豆可让咖啡在长达5小时内保持理想温度。咖啡豆的体积可达到杯子的15%,因此,倒咖啡时别忘了多倒一点。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法国人曾以发明坐浴盆、以及普及公共厕所而著称,如今,他们又可以因为可生物降解的“便携厕所”而让人称赞了。

  法国人洛朗·海莱瓦在卡特里娜飓风过后设计了这款轻便、易于使用和携带的“便携厕所”。卡特里娜飓风来临时,成千上万流离失所的人们在一个体育场挤了一周,而且无处如厕。

  他在参加日内瓦年度国际发明展时告诉记者:“这个发明也许让人忌讳,但在遇到自然灾害时却非常有用。”此前,发生在日本和海地的地震让数万人无家可归。

  身为医生的海莱瓦说:“头等大事是找到厕所。因为如果找不到,人们只得随地解决,这会导致霍乱等传染病的出现。”

  这款便携厕所重约两公斤(4.4磅),使用者可以将构成厕所的一片纸板在一分钟内折成一个盒状座位。座位内部放着若干塑料袋,每个塑料袋都有可吸收液体的吸水垫。

  海莱瓦还勇敢地坐在一个样品上展示了一番,称这款便携厕所非常结实耐用,能够承受200公斤的重压,一天可以使用20个小时,曾在四支军队中做过测试。

  在本周的日内瓦发明展上,来自45个国家的发明者共展出了一千多件展品。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网(kexue.com)讯 3月2日消息,机器生物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近日,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式“机器鱼”,它可对鱼群的行为施加影响,将它们带离危险水域。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个咋看起来看起来很可爱的机器鱼是由纽约大学理工学院(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New York University)的机械工程专家伯菲瑞(Maurizio Porfiri)教授发明的。它可以模仿鱼的动作,使鱼群误认为它是“头鱼”,从而改变方向,乖乖地跟着它走。伯菲瑞博士认为人类经常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发明机械为己所用。而这次恰恰相反,他想通过他的发明来回馈自然界。  


新式机器鱼虽然面目怪异,甚至还有眉毛,但是这并不妨碍其功能

  据研究人员介绍,这种机器鱼将来有望部署在受污染的水域里,从而把鱼群带离险境,它也可以帮助鱼群躲开人工障碍,譬如水下的涡轮。

  据科学网了解,这种新式机器鱼虽然面目怪异,甚至还有眉毛,但是这并不妨碍其功能,它依旧可以发现、追踪和混进鱼群当中从而改变它们的行为。  


它可对鱼群的行为施加影响,将它们带离危险水域

  另外,鱼群信息共享系统包括视野、水压等因素,伯菲瑞教授就是通过对该系统的分析才发明了这种机器鱼。目前这种机器鱼只能在浅水作业,将来有望能够下潜并且重新浮出水面。

  (科学网-kexue.com 水离子)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这个咋看起来看起来很可爱的机器鱼是由纽约大学理工学院(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New York University)的机械工程专家伯菲瑞(Maurizio Porfiri)教授发明的。它可以模仿鱼的动作,使鱼群误认为它是“头鱼”,从而改变方向,乖乖地跟着它走。伯菲瑞博士认为人类经常从自然中获得灵感, 发明机械为己所用。而这次恰恰相反,他想通过他的发明来回馈自然界。  
 


新式机器鱼虽然面目怪异,甚至还有眉毛,但是这并不妨碍其功能
 

  据研究人员介绍,这种机器鱼将来有望部署在受污染的水域里,从而把鱼群带离险境,它也可以帮助鱼群躲开人工障碍,譬如水下的涡轮。
 

  据科学网了解,这种新式机器鱼虽然面目怪异,甚至还有眉毛,但是这并不妨碍其功能,它依旧可以发现、追踪和混进鱼群当中从而改变它们的行为。  
 


它可对鱼群的行为施加影响,将它们带离危险水域
 

  另外,鱼群信息共享系统包括视野、水压等因素,伯菲瑞教授就是通过对该系统的分析才发明了这种机器鱼。目前这种机器鱼只能在浅水作业,将来有望能够下潜并且重新浮出水面。

  (水离子)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近日,纽约男子鲍利斯发明出一种具有神奇功能的“理发头盔”,任何人只需戴上这种头盔,短短20秒钟之后,就可以瞬间落发、拥有一颗光可鉴人的光头。


Boris 演示理发头盔

理发完成
理发完成

  由于鲍利斯演示“理发头盔”的视频被上传至网络之后,他一夜暴红,被膜拜为“理发帝”。然而有细心的网友分析指出,“理发头盔”纯属子虚乌有的发明,还有网友甚至人肉搜索出视频中那名试戴前和试戴后的黑人男子压根不是同一人,而是一对双胞胎兄弟。

  所谓的“理发头盔”不过是一场“魔术”。 把戏戳穿了其实很简单,让留着头发的兄弟A出现在理发前的视频中,让剃着光头的兄弟B出现在理发后的视频中,不明就里的观众被忽悠了一把。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2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