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石漠化地形

  石头地里的希望

  什么是石漠化?简单来说,石漠化就是只见石头不见土地。它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石漠化严重的地方只见一片白花花的石头,看不见一块土地,有的地方甚至连沙漠都不如——因为至少沙漠里很多地方还能有些耐旱植物生长,石漠化严重地区可以说是寸草不生。中国是世界上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八省都有石漠化现象。其中以贵州最为严重。石漠化究竟会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一、只能种玉米的背后

  贵州长顺县处于山区中,和其他很多山区不同的是,这里树木稀少,漫山遍野种的都是玉米。

  长顺县磨油村村主任告诉记者,山上种的都是玉米的。今年因为干旱,一亩差点就20、30斤,好点就是50、60斤

  今年31岁的长顺县竹子托村村民杨光辉也出生在这样的山区里。破旧的木板房就是过去全家人生活的地方。

  村里的土地大部分都是石头坡地,土壤稀少,又缺少水分,除了玉米,大家不知道还能种什么。

  杨光辉告诉记者全年一直都是吃玉米,甚至还不够吃。

  我国平原地区玉米亩产普遍高于1000斤。然而像这样的石头地种下去玉米,一亩地一年下来多则收200斤,少则几十斤,遇到旱灾甚至颗粒无收,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过缺粮的历史。

  杨光辉说,基本上2008年以前,短缺粮食是正常的

  在广西省田阳县义安村,和贵州竹子托村一样,也是一个山区村落。

  村民阳美蓬告诉记者地里以前种的都是玉米。

  义安村生活着64户人家,然而全村平整的土地加起来也不过70亩。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村民们不得不常年上山开垦土地。

  村民告诉记者那样的地种玉米收也收不多。

  为什么这里的村民都只能种玉米?而且产量都这么低?原来,这些村庄面临着一个共同问题。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学院教授熊康宁向记者介绍,石漠化,是一种在脆弱的喀斯特(岩溶)生态背景条件下,由于人类长期的不合理的一些社会经济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最后地表呈现像荒漠一样的景观。

  一是缺土,二是缺水,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因此石漠化总是和贫困相伴而生。在全国确定的592个国定贫困县中,224个分布在西南岩溶区所在的8省区市,占全国34.5%。贫困人口超过1000万,集中了当今中国约一半的贫困人口。

  熊康宁说,人民的贫困,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是石漠化最明显的一个结果。

  二、地球的癌症——石漠化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罪魁祸首就是石漠化。据统计,贵州省被石漠化的土地面积达36000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国土总面积的20.39%,而且土地石漠化正以每年9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而这个癌症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石漠化地区岩石风化成一厘米土层需要一万年的时间,一旦丧失,若想自然恢复,需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因为难以恢复,石漠化又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建华告诉记者,(岩溶地区)这样一种脆弱性的话,那么人为就一干扰它,它恢复过来的时候,那么就很大的一个困难。

但是,这种人为的干扰却一直在持续,我国的石漠化发生地大多数为老、少、边、穷地区,人均耕地大多不到一亩,而大部分土地平均产量却只有平原地区的十分之一,于是过度开垦便成为了这里的常态,土壤流失也就日益严重。

  竹子托村村支书告诉记者,过去山顶上都种了苞米,全部都是苞米。

  石漠化治理当中的另一个难题是植被的恢复。对于石漠化地区来说,植被十分珍贵,然而经济贫困、能源短缺却让植被成为了这些地区烧水做饭的主要能源。

  义安村村民阳美蓬:每天都砍一捆60、70斤的柴火背回来。

  曹建华说,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石漠化的问题是最严重的。最根本的一个问题是因为中国人口密度很大,就必须要有粮食,必须要有能源。

  我国岩溶地区人口密度高达208人/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153.3%,是岩溶地区适宜人口承载量的两倍,人地矛盾成为了治理石漠化最大的一个难题。

  曹建华介绍,在欧洲曾经做过一个测试,在岩溶地区,人与自然能够相对和谐共处的时候,人口密度大概不超过一百人每平方公里。

  要想解决粮食和能源问题,就必须改变这些地区单纯依靠种植玉米的现状,让不适宜耕作的土地退耕还林,让能够耕作的土地种上产值更高的经济作物,换取粮食和能源。但是连年干旱加上水利基础设施的缺乏却让他们无从下手。

  竹子托村村民杨光辉告诉记者,因为全部都是石头,土地浅薄,水分不够供养,遇到干旱的时候,就吸收不到水分了。

  就算经济作物存活下来,如何把产品运输出去也是一个难题。修建道路、水利设施,培育经济作物等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但是在这些山区里建设基础设施,需要投入的资金往往是平原地区的几倍,而我国石漠化主要涉及的451个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一点,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9.7%。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治理资金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竹子托村村支书说,在2008年以前,把外出务工等等这些都加进来,人均收入也就是毛收入才1300多。

  就这样,过去几十年,治理的速度无法赶超石漠化扩张的速度。这一地球癌症在中国日益扩散,每年中国被石漠化吞没的土地相当于一个县的国土面积。从1987年到2005年的18年间,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增加了近4万平方公里,超过了整个海南岛的面积。

  为了养家糊口,杨光辉和村里的年轻人一样,只能外出打工,养活自己的家人。

  杨光辉说,不够吃后来再想办法,去借或者在外面打点零工。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形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严重,但是贵州当地向来就流传着“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说法,自然条件恶劣反而刺激了当地人对土地的过度开垦,这又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状况。再加上连年干旱,贵州的石漠化扩散速度一天天加大。这个地球癌症难道真的是不治之症了吗?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综合消息 据人民日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商飞公司副总经理吴光辉昨日透露:首架国产大飞机计划于2014年首飞,2016年交付使用,目前已获得国内外用户的100架订单。C919大型客机样机将于3月7日至14日亮相北京,此次展示的是23米×10米×5.6米的1∶1样机前半身,可清晰看到驾驶舱操控系统、座位、机舱等。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商用干线飞机。吴光辉说,C919大型客机已于去年完成了初步设计,型号合格证申请获得受理;今年将开展详细设计,并开始零件制造。2014年首飞的C919大型客机,国产材料会占10%到20%,以后逐步加大应用,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目前已经获得的100架启动订单中,包括来自美国通用电器金融租赁公司的订单。

责任编辑:NN026(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南方报网 http://www.nfdaily.cn/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周三, 29 9月 2010 10:29

2010经典语录-漫漫人生“鹿”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发表在栏目: 情感生活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