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松冈环女士展示她制作的纪录片 朱晓颖 摄 松冈环女士展示她制作的纪录片 朱晓颖 摄

松冈环女士在展示其制作的纪录片 朱晓颖 摄 松冈环女士在展示其制作的纪录片 朱晓颖 摄

  中新网南京4月4日电 (记者 朱晓颖)4日是清明节,上午,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日本友人、日本“铭心会”访中团团长松冈环女士接受记者采访。对于近期审定通过的日本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中30万人遇难一事,她表示愤慨并担忧。

  她说:“我感到非常愤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一些人没有吸收历史的教训,历史教训要从战争中汲取,现在连教训都没有了,日本必须要承认错误,才可以和亚洲各国和平相处,现在这样让我很担心。”

  今年初,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发表言论,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并多次强调不收回言论,随后,近期审定通过的日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也对这一不当说法表示支持,称“30万人遇难的说法夸张”。多本日本历史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30万人遇难。

  “否定历史的教科书被采用,背后是有很多手法,下了很多功夫的”,松冈环说,“以前有教科书选定委员会,由教育委员会、地方政府相关人士、教师参与其中,现在不是了,现在是由市长选用一些有历史修正倾向的人组成委员会,决定选取何种教科书。”她感觉,每年具有历史修正倾向的教科书被采用得越来越多。

  松冈环说:“不同的城市情况不一样,问题比较严重的是东京、大阪、名古屋,日本社会越来越右倾化,而且很巧妙,这种走向很危险,我能够感觉到。”

  同时,她也正在制作其第三部纪录片,寻找南京大屠杀时南京太平门附近历史事件的证人。“太平门当时有1300个人,一边是老百姓,一边是中国军队,这些人没了,这1300人不知去向,上世纪50年代当地拆迁的时候挖出两个葬坑来。有10个日本兵为此作证,现在我正在采访见证人,采访日本老兵。同时,当时当地一个中国老百姓幸存下来,叫做阿王(音),他已经去世了,我在找跟他有关系的人,他的亲戚、朋友,想找到他们说他的故事。我在记录着。”

  个人资料:松冈环

  1947年生于日本大阪府,从关西大学文学系东洋史学科毕业后成为一名普通教员。多年来走访了约250位日本老兵,并在中国寻访了约300位战争受害者,利用影像、文字方式记录证人证言,讲述二战期间日军侵华史。目前已经出版《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南京战•被割裂的受害者之魂》等书籍,并先后拍成两部纪录片,目前正在制作第三部。(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6)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环球网记者王欣报道,据韩联社4月4日消息,韩国检方3日针对刺死韩国海警的中国渔船“鲁文渔”号船长程某向法院求刑,要求法院对其处以死刑。

  报道称,检方还针对因涉嫌妨碍特殊公务执行而一同被起诉的李某等8名船员,和故意用船冲撞被管制渔船的“辽葫渔”船长刘某等人,要求法院分别判有期徒刑2至3年,罚款2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1.2万)。

  仁川地方检察厅公安部3日在仁川地方法院第12刑事部的审理下进行的最终公审中表示,由于考虑到程某的杀人“是有缜密计划的”,而且“未向受害人作出任何补偿”,并且鉴于遗属的要求,被告人将难逃严惩。此外,被告人犯下的罪行“是对一个国家公共权力的挑战”,有重大社会影响,因此需要予以相应的处罚。

  报道称,程某于2011年12月12日“侵犯韩国专属经济水域”,在仁川市瓮津郡小青岛西南方87公里海上进行“非法捕捞”,在韩国海警进行管制的过程中挥舞凶器,导致警长李某被刺身亡。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50年最强风 吹停航班华人滞东京20小时

  另造成3人死亡

  华人睡地板啃面包讲述:城铁差点被吹翻

  今日仍有仨航班取消

  今天,日本全国几乎所有报纸的头条都报道了同一条新闻:“日本昨日遭强风袭击”。

  《每日新闻》报道说,受低气压影响,日本大部分地区昨日遭强风吹袭,3人不幸身亡,302人受伤。日本气象厅称,东京地区风速达到50年来最强。

  滞留东京成田机场的中国旅客告诉记者,由于航班停飞,他们只能睡在机场地板上,滞留了20个小时。

  强风袭击

  飞机火车全歇东京遭50年最强风

  据报道,除北海道等地,气象厅向全国发出强风警报,各公司均放员工提早回家躲避恶劣天气。猛烈的风势致使800余次航班被迫取消,逾2万户民居停电,几百栋房屋倒塌。

  从气象厅的观测结果来看,东京地区监测到50年来最强风,风速达每小时140公里。

  《读卖新闻》描述说,“暴风雨横扫日本!”3日中午起,不少商铺纷纷关门,东京成田机场国内航班暂停起降,大量乘客滞留,就连新干线列车也一度停运。全日本有3人因狂风导致的事故死亡。

  同胞滞留

  睡地板啃面包中国乘客苦等20小时

  许多在日本的中国人也受到了强风的影响。来自福建的陈明女士今晨告诉法晚记者,她原本准备在昨天乘坐航班从成田机场飞回福州,但是抵达机场时,所有飞中国的航班都停飞了,很多中国人都无奈滞留机场。

  “机场周围的酒店都问了一遍,全都住满了旅客,无奈只能在机场大厅的地板上将就一宿了。”她说。

  陈明说,好在机场比较贴心,给每位滞留在大厅的乘客发放了慰问品:一瓶矿泉水、一包饼干、一个应急睡袋和一个垫子。“昨天自己一个人睡在硬板一样的大厅地上,翻腾很久才睡着。今天上午10点可能才恢复飞行,这样算起来,我都在机场待了将近20个小时了!”

  特写

  “城铁差点被吹翻”

  今晨8时许,“航班恢复啦!大家可以搭今天的日航航班回国了!”昨天晚上被滞留在成田机场的另外一名中国人徐蓁兴奋地告诉记者。

  据徐蓁介绍,她昨晚7时左右坐城铁赶到机场,但是在距离机场只剩十分钟的时候,列车突然停了,可以清楚地听到外面猛烈的风声,“城铁差点儿被吹翻,非常恐怖!”

  上午追访

  今日仍有仨航班取消

  法晚记者上午从日本成田机场获悉,出于天气原因考虑,今日共有两个经停北京飞往成都的航班被取消。

  同时,昨日也有从成田机场飞中国的航班共有7次被取消,今天上午全部恢复,全部在上午回国。

  记者随后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得到消息,今天有一个飞往东京的航班被取消。 文/记者郭悦

  日本本州部分地区日前受快速发展的低气压影响出现类似台风的低气压天气,伴随有暴风雨产生。目前多地出现人员受伤情况,相关地区交通也受到明显影响。

  图为在距东京200公里的富山县,两辆停在路边的大卡车被“连排”吹翻 供图/IC

  今日停飞航班

  班次 航线 状态

  中国国际航空CA422 东京-北京-成都 取消

  日本全日空NH5709 东京-北京-成都 取消

  日本航空公司CZ4856 北京-东京 取消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南京菊花台公祭九英烈 南京菊花台公祭九英烈

九位烈士安葬在菊花台的墓园 九位烈士安葬在菊花台的墓园

莫介恩和妻子罗淑华合影 莫介恩和妻子罗淑华合影

罗淑华和大儿子莫伟雄(左)小儿子莫伟俊(右)在自家门口合影 罗淑华和大儿子莫伟雄(左)小儿子莫伟俊(右)在自家门口合影

  今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5周年,也是菊花台抗日驻外使节九烈士殉难70周年。

  70多年前,日军将战火引向中国、引向太平洋。血雨腥风间,中国驻菲律宾马尼拉和北婆罗洲的杨光泩、卓还来、朱少屏、莫介恩、姚竹修、萧东明、杨庆寿、卢秉枢、王恭玮等九位外交使节,身陷异域绝境,仍坚守国家名誉、民族气节,在日军屠刀下拒不屈服,在备受酷刑和凌辱后,于1942年惨遭杀害(注:卓还来烈士于1945年殉难)。直到1947年,九位烈士的遗骸才由专机接回,归葬南京菊花台。外交官遭集体杀害,世所罕见,这起事件当时曾震惊国际。

  青山埋忠骨。他们,不应该被遗忘,更不会被遗忘。

  为此,现代快报(微博)、新浪网,联合南京市雨花台区委区政府、南京市文物局,将于4月5日举行菊花台抗日外交九烈士公祭活动。同时,我们还在海内外寻访到了其中六位烈士的近20位后人来宁参加公祭。

  70载悠悠忠魂,浩气长存。

  4月5日,现代快报和新浪微博将共同发起抗日外交九烈士70年公祭烛光接力活动,敬请关注新浪“@头条新闻(微博)”参与。

  现代快报记者  常毅 胡玉梅 王颖菲 贾磊

  摄影 赵杰 实习生 马晶晶

  威逼利诱不为所动,外交精英慷慨就义

  他们风华正茂,个个是精英

  说他们是“时代精英”,毫不为过。

  一帧帧遗照中,文质彬彬的外交官们目光中透着英气。他们有的幼秉家学、出国留洋,有的出身显赫,博学多才。他们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人才,代表国家出使他国,而面对日军严刑拷打,他们保持了尊严,举身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9位烈士中,杨光泩,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牺牲时42岁;莫介恩,毕业于耶鲁大学,牺牲时49岁;卓还来,巴黎大学法学博士,牺牲时33岁;朱少屏,与柳亚子等人组织南社,主持环球学会数十年;姚竹修,应考外交部数百人中脱颖而出,人称“活字典”,牺牲时35岁;王恭玮,“中国奥运之父”——外交家王正廷的儿子,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学士,牺牲时22岁……

  “他们有西方教育背景,精通英文,通晓西方文化,但同时骨子里又有着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忠义精神,他们可以生,但他们选择了坚守,直至牺牲。”倾心多年征集烈士们的史料,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说起这些先烈唏嘘不已。

  杨光泩当年是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馆总领事,主持工作。照片中的他面带微笑,格子领带和胸前口袋里的手绢整整齐齐。1938年10月受命于危难之秋,在菲律宾等地募集捐款,宣传祖国抗敌形势。杨光泩与麦克阿瑟将军相熟,但他谢绝了麦克阿瑟的好意,没有随机撤离马尼拉。

  “马尼拉被宣布为不设防城市,外交官撤离,并不算擅离职守,”杨新华说,“你看过电影《集结号》吧,没听到集结号,没接到命令,他们不撤。”

  坚守在陷落的东南亚群岛,9位外交使节成了当地侨胞的精神支柱。面对日方的胁迫,他们严词拒绝。日方对他们施用了种种酷刑,但没一人就范。据目击者回忆,杨光泩等人被害的那天,大义凛然,怒斥日军暴行。枪响之后,他们倒在土坑里,日军士兵又上前以刺刀向各人身上猛捅数刀,才命工人用土掩埋。

  “未奉命令之前,绝不擅离职守”

  时光回到70多年前。日军将战火引向中国、引向太平洋。

  1941年12月,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陷入一片混乱。大街上,商店纷纷关门打烊,行人行色匆匆,神情紧张。城外,一阵阵爆炸声声传来,天上黑烟弥漫——美军在撤退前,炸掉了大片汽油库。

  菲律宾的局势,在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就立即紧张了起来。12月8日,日军猛烈轰炸吕宋岛各主要口岸和美军在马尼拉附近的空军基地;10日,日海军大小舰艇进袭吕宋各海岸;15日,日军登陆南吕宋黎牙渊……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陷于日军大包围。

  在中国驻菲律宾总领事馆,以总领事杨光泩为首的外交官们面临着选择。驻菲美国驻远东司令麦克阿瑟宣布马尼拉为不设防城市,这意味着,各国外交官们可以撤离。然而,杨光泩等外交官们明知前路凶险,却毅然宣布:“身为外交官员,应负保侨重责,未奉命令之前,绝不擅离职守。”其他抗敌会、中华商会的大部分责任人也都留守阵地。

  麦克阿瑟撤离时,给他们留了座位

  战争爆发前,东南亚一带有大批华侨,华侨领袖们领导着侨社的抗日宣传、救国捐献、抵制日货等爱国活动。战前潜入马尼拉的日本间谍,以摄影师身份做掩护,拍摄了侨领们集会的相片。一旦马尼拉被占,他们将首当其冲遭到报复和迫害。

  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研究相关历史资料时,得知中国外交官们之所以没撤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保护华侨领袖的安全。

  杨光泩曾一度考虑疏散全城华侨,但人数太多,集体疏散太困难,便做出了“希望华侨特别是抗日活

  动分子设法自救”的决定。同时,又组织战时服务队,设法安排文教人员疏散,指挥烧毁各种爱国捐款存据,救国公债登记表,及其他重要文件。在马尼拉华侨区,劳联会里挤满了人,他们摩肩接踵,争先恐后来报名,准备到中吕宋农村去打游击。

  1941年12月21日,日军在林加因湾登陆后,兵分两路从南北对马尼拉展开钳形攻势。24日,麦克阿瑟撤离,他在飞机上为杨光泩等人留了座位,但杨光泩婉言谢绝了。

  被施以酷刑后,他们被秘密杀害

  1942年1月2日,清晨,“咔咔、咔咔”,皮靴声震荡在马尼拉大街上。日军占领了这个城市。

  当天,杨光泩接到日驻菲副领事木原约他到瑞士领事馆会晤的电话。在瑞士领事馆,一日本军官通知他,日本政府不承认重庆政权,所以他“不再具有外交官身份”。日本军官还要求杨光泩通知华侨领袖集中到一个地方,当即遭到杨光泩的拒绝。他认为,根据国际海牙公约,“交战国不杀敌国外交人员和侨民”,希望日军遵守公约。

  但1月4日以后,中国总领事馆8名外交官陆续被关进了菲律宾大学的美术学院。

  被押初期,日寇劝降利诱,以利用他们在侨胞中的威望,为其所用。他们先采取怀柔手段,允许外交官们的伙食由青年会集体代办,准许亲属好友探视送食物等。但不久,获悉领事馆曾销毁账册,并有一贯抗日行为时,即胁迫他们接受三个条件:一,通电重庆政府,劝其对日媾和,并宣布拥护南京汪伪政府;二,在三个月内,为占领当局募集相当于居菲华侨1937-1941年给重庆政府捐款1200万菲币的双倍款项,否则没收所有华侨财产;三,组织新华侨协会,与占领当局合作。如果这些条件被接受,被拘人员即可获释,被封财产可以解封,已动用者可以照价赔付。

  日本占领当局限在2日内做出答复。杨光泩严词拒绝了。

  日占领当局得知,马尼拉陷落前,曾有一艘船停靠,上面装了一船的法币,但后来这些法币不见了。日占领当局妄图弄到这批法币,以破坏中国金融,削弱中国抗战能力。他们要杨光泩说出存放法币的地点,也遭到了拒绝。

  3月15日开始,日军断绝外交官们的对外一切联系,对他们百般凌辱,施以酷刑。

  不久,大宗法币的下落终于被查清。原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在美国印刷了大宗法币,在运回国内的途中,因交通阻塞,滞留在马尼拉海关。杨光泩在日军攻入马尼拉前,决定将其全部焚毁,保证祖国经费不被日寇所用。

  日宪兵司令太田恼羞成怒,悍然不顾国际公法,于1942年4月17日下午1点半,将杨光泩总领事等8人用军车秘密押赴华侨义山,加以戕害。

  以妻儿性命相,他仍不屈服

  在杨光泩等人被捕后半月,北婆罗洲山打根中国领事馆领事卓还来也落入日军之手。

  北婆罗洲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即今马来西亚的沙巴州地区旧称。1942年1月1日,日军登陆,岛上象性地驻扎的英国军队被迅速消灭。

  1月19日,日军冲进山打根中国领事馆时,只见国旗高悬,卓领事镇静地坐在办公桌后。

  一名领头的日本人上前,要他交出文件,这位巴黎大学的法学博士“以文件之灰烬示之”:“全部在此,可以取去”。

  日军并不死心,他们认为,卓还来在当地十万侨胞中享有崇高威望,如果他肯加入汪伪政府,显然会对东南亚华人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便于日军控制华侨。他们便“好言”相劝,要卓还来投降,但卓还来报之“淡然一笑”。

  日军见阴谋无法得逞,旋即露出狰狞面目,“以刀枪置其胸颈”,但卓还来仍淡然处之。无奈,日军只好将他和其他几名外交官囚禁起来。他的夫人赵世平、3岁的女儿卓以佳和6个月大的儿子卓以强也遭禁锢。在狱中,日军拿卓还来妻儿性命来威胁他,但卓还来仍誓不合作。

  被囚期间,卓还来经常进山躲避盟军轰炸,与侨胞多有接触,多次有机会逃走,但他对侨胞说,“日军找不到我,全地区的华人可能因此而遭殃”,因此“不应该抛弃你们而逃走”。甚至1945年7月1日,他被放回时,仍不肯逃走。他说,“自身为中国驻北婆罗洲领事,为十万侨胞之寄托”,因此不能离开。仅数日,他又被日军重新拘捕。7月6日凌晨被害。

  忠骸归葬南京,万民同悼

  日军残杀外交官,国内始终未得到确切消息。这些烈士的家人和亲属也不知道这样的惨况,他们依然热切地盼着他们的归来。

  经多方核实,才得以证实,国民政府外交部于1942年发表照会,谴责日寇野蛮兽性。

  1945年,盟军光复菲岛。6月14日上午,杨光泩总领事暨七馆员忠骸被发掘出来。

  1946年2月23日,杀害杨光泩等8烈士的元凶大田终于伏法。1946年9月20日,杀害卓还来的日军警长阿部木内中佐、芥山光谷中尉在新加坡被处以绞刑。

  “一开始之所以没有往被杀害这一方面想,主要是当时的‘日内瓦公约’和‘海牙陆战法规’规定‘交战国对于非战斗员之敌人及无抵抗之普通俘虏不能加以杀害’。”昨天,卢秉枢烈士的侄女卢崇明沉默良久之后说,“当时以为(卢秉枢)全家在轰炸中过世了,没想到日本人悍然不顾国际法规定。”

  正是因为如此,当驻外使节九烈士被秘密杀害的消息公布于外时,对外震惊世界,对内声震朝野。

  1947年4月1日,卓还来灵位迁入北京八宝山忠烈祠。

  1947年7月7日,在马尼拉中山路,华侨们为杨光泩等八位烈士举行了公祭仪式之后,将烈士忠骸送上了专机,归葬祖国。

  7月8日,8位烈士和卓还来烈士遗骸公祭礼在南京中国殡仪馆举行,蒋介石敬赠花圈。

  同年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九烈士忠骸一同安葬菊花台,万民同悼。“当时的骑兵骑黑马执军旗开道,军乐队奏乐,很多学生来送行。”在雨花台区文化局,有关九烈士的档案记载中,当时前来为烈士们送行的,有沈怡、叶公超、刘师舜、张群、王世杰、薛笃弼、甘乃光、邵力子以及各国使节、机关学校代表、烈士亲属等300余人。

  青山埋忠骨。几十年来,人们没有忘记过他们。1987年11月17日,“纪念外交抗日九烈士公葬四十周年”祭扫仪式,在菊花台九烈士墓举行,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九烈士家属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邀请,他们从全世界各地赶到了南京,赶到了菊花台。

  就在昨天,在朱少屏烈士的墓前,快报记者看到一束沾了露珠的鲜花,园林工人说,这是朱少屏的母校——上海南洋中学来为英雄祭奠时留下的。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4月3日,在缅甸仰光,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之子戴澄东在座谈会上发言。当日,缅华各界代表相聚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举行纪念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70周年座谈会,以期铭记历史、传承博爱、缅怀先烈、激励后人。新华社记者张云飞摄   4月3日,在缅甸仰光,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之子戴澄东在座谈会上发言。当日,缅华各界代表相聚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举行纪念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70周年座谈会,以期铭记历史、传承博爱、缅怀先烈、激励后人。新华社记者张云飞摄

  新华网仰光4月3日电(记者张云飞) 缅华各界代表3日相聚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举行纪念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70周年座谈会,以期铭记历史、传承博爱、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中国驻缅甸大使李军华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说,从1942年到1945年,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与日寇作战,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的日本侵略军,用鲜血和忠魂谱写了中国军人的壮丽诗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军华说,为了实现缅甸华侨华人的心愿,我们要共同努力,尽快为中国远征军建造纪念丰碑,既彰显中华民族顽强反抗外侮的历史贡献,也教育后人珍惜和平、播撒博爱。

  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之子戴澄东在座谈会上缅怀远征军的英勇事迹。他说,我们今天纪念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70周年,就是要警示后代不要战争,要永久的和平。

  缅华各界代表在发言中表示,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就要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据了解,到去年年底旅缅远征军尚有15名老战士健在。近年来,中国大使馆、在缅中资企业及缅华各界一直关心这些老人的生活,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帕方辩称“阻止非法捕捞”时误杀,外媒称还有25名中国渔民被拘

  新快报讯 西太平洋岛国帕劳官员2日称,帕劳警方在该国海域一场“激烈对抗”中枪杀了一名中国渔民,据外媒消息,另有25名中国渔民被帕劳警方拘捕。同一起事件中,帕劳警方一架侦察飞机在搜寻中国渔船时坠毁,造成3人失踪。

  疑点 1

  到底是阻止捕捞还是阻止冲撞?

  因何开枪说法不一致

  据新加坡AsiaOne门户网站2日报道,帕劳总检察长助理蒂莫西·迈克吉利卡迪称,一艘中国渔船非法进入帕劳水域捕捞,当天遭海警开枪阻止,一名中国渔民中枪死亡。报道称,帕劳渔业与野生动物部门警察于上周六黎明时分在该国一自然保护水域附近发现上述中国渔船,在要求其停止捕捞后“警告性开枪”。警员海伦达·奥梅称冲突中有一名帕方警员开枪,一名中国渔民中枪受伤,随后死亡。

  据关岛英文报纸《太平洋每日新闻》3日报道,帕劳总统发言人费明·梅里安称中国渔船试图冲击帕警舰艇,警方随即向渔船引擎开枪,一名渔民大腿部中枪。

  疑点 2

  非致命部位中枪却失血而死

  未经调查即称流弹杀人

  “没有人故意瞄准该名(中枪)男子,一定是某一枚子弹从引擎盖上弹回击中了他。”尽管未有报道提及帕方关于此事的调查,梅里安却如是辩称。他表示,直至该渔船失去动力,帕劳海警上前拘捕了渔船上其余5名中国渔民,之后又将受伤渔民送往帕劳最近一个岛屿卡扬埃尔,但在转院至首都科罗尔一家较大医院前,受伤渔民因流血过多死亡。

  梅里安称,海警判断这艘小型渔船来自一艘更大的母船,随即让总部出动侦察飞机搜寻母船。母船已于同一日在附近水域被找到,上面还有20名渔民,梅里安指称这20名渔民纵火烧船“毁灭证据”并跳上没有引擎的附属小渔船准备离开,但随即被帕劳海警包围。

  “我们现在拘押着25名渔民,另有一名渔民死亡。”梅里安称。

  帕劳警方宣布将以非法入境和非法在帕劳水域捕鱼等罪名起诉被拘中国渔民。帕劳对非法入境罪的判罚可高达两年监禁和5万美元罚款。

  搜寻中国渔船时帕警侦察机坠毁

  失踪3人生还希望渺茫

  帕劳总统约翰逊·托里比翁则在一份声明中证实帕方一架警用侦察飞机在搜寻上述母船过程中坠毁,造成3人失踪。

  “他们出警是前去拍摄一起有中国渔船卷入的卡扬埃尔州海洋资源执法行动,该中国渔船被其自己的船员放火烧毁。”托里比翁的声明如是说,但没有提及射杀与拘捕中国渔民事件。

  据《太平洋每日新闻》报道,该侦察飞机在搜寻过程中耗尽燃油,随即用无线电汇报准备在没有灯光指示的情况下滑行进行水上降落,之后便失去联络。一名美籍飞行员和两名帕劳海警已在坠机事故中失踪超过48小时,生还希望渺茫。 (方海)

  ●相关从美国托管下独立不到18年

  帕劳未与中国建交

  位于西太平洋,关岛以南700英里处,是太平洋进入东南亚的门户之一。由200多个火山型岛屿和珊瑚岛组成,分布在南北长640公里的海面上,仅拥有约2万人口。

  帕劳1994年10月1日从美国的托管统治下独立。支柱产业是渔业和旅游业,国家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的经济援助,但仍是太平洋岛国中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根据帕美《自由联系条约》,结束托管后,帕劳防务和安全仍由美国负责。

  2009年9月25日帕劳宣布在其领海全面禁止商业捕杀鲨鱼,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家级鲨鱼保护区,严禁在其领海从事一切商业捕鲨行为。 (新华网)

  背景

  近年中国渔民很受伤

  ●今年1月17日,一中方渔船遭到韩国海警的扣押,13名中方船员遭韩海警殴打,并有数名船员受伤。

  ●去年12月12日,两名韩国海警在黄海海域执法时与中国渔民发生冲突,一名海警受伤,另一名海警身亡。韩方指称海警死伤系中国渔船船长以利器刺中造成,并以此拘捕了船长与其余8名中国渔民。

  ●去年12月3日,菲律宾海军在菲律宾巴拉望岛南端靠近巴拉巴克海峡的海域,以“非法捕鱼”为名扣留了5名中国渔民。

  ●去年10月18日,菲律宾一艘炮艇在南海礼乐滩附近,撞击了一艘正拖曳25艘小船航行的中国大型渔船。菲律宾官方辩称该炮艇是在试图靠近中国渔船检查时,炮艇的转舵装置出现故障失控,相撞纯粹是“小意外”。

  ●前年12月18日,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当天因与韩国海岸警卫队船只相撞而发生倾覆,事件造成2名中国渔民下落不明,另1人严重受伤。

  ●前年9月7日,一艘载有约15名船员的中国渔船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冲撞。而后又与追踪的另两艘日本巡逻船中的一艘发生碰撞。14名中国船员被日方非法扣押6天后返回,船长詹其雄被扣押17天获释。

  ●前年5月20日,9名中国渔民在菲律宾巴拉望省附近水域“非法捕获”海龟,后被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拘留。据当时的媒体报道,菲律宾当局将按照非法入侵、捕猎等罪名提起指控。

  ●2009年4月26日,菲律宾当局在巴塔内斯省逮捕了4名中国渔民,巴塔内斯省警方称,4人因被发现在该省水域内非法捕鱼被捕,并以违反菲律宾渔业法的名义提起刑事起诉和行政起诉。

  (综合《青年参考》)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1)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太平洋岛国帕劳官方4月2日证实,3月30日清晨,在太平洋岛屿附近的一次激烈冲突中,警方开枪打死了1名中国渔民,另有5名中国人被捕。在冲突事件中,帕劳警方的一架飞机坠毁,机上3人遇难。

  据帕劳副检察长麦克吉利库狄指控,帕劳警方为阻止中国船只在该国水域非法捕鱼,故向渔船进行猛烈射击,导致一名中国渔民死亡。帕劳总统约翰森·陶瑞宾证实,1名飞行员和另外2名警察所乘坐的飞机在寻找非法捕鱼船队的母舰时因导航失控,燃料耗尽坠毁,机上3人已失踪超过48小时。

  媒体称,在此次事件中,除1名中国人在冲突中死亡外,被帕劳指控非法入境捕鱼的渔船上另外5人也都是中国人。冲突具体原因以及这六名中国人是否确为非法入境捕鱼,有待进一步调查。

  帕劳在2009年宣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鲨鱼庇护所后对其领海的保卫十分严格,明令禁止在其63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内捕捞鲨鱼。如果非法进入帕劳,将被判最多2年监禁并罚款5万美元。

  (钟合)

  我国渔民遭帕劳警察枪杀续:外媒称另有25人被拘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0)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运黄金的电梯

  两位美国学者梅特兰和里特近期在美国俄勒冈州首府塞勒姆市发现了隐秘的地下中国城遗址,这是美国华人世界的一项重大历史发现。

  位于塞勒姆市府中心楼下的藏金库是梅特兰和里特发现的第一处地下遗址。梅特兰指着塞勒姆的市府中心楼外的地下电梯门说:“这是1870年左右中国人用来运输黄金的通道,金库就在不远处。”在1860年美国大铁路时代,大量中国移民涌入俄勒冈州,分散在各地,他们大部分来自香港。1870年至1920年,结束铁路工程的中国人在塞勒姆市做起了生意,开茶室、洗衣店等,还将发现的金子秘密运往旧金山金矿换钱。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我南沙中业岛 我南沙中业岛

  环球网记者李亮报道,菲律宾围绕南海问题与中国的交锋及小动作一直不断。3月30日,菲律宾外交部发表声明,菲律宾将在南海“行使领土主权”,在菲控最大岛屿中业岛上建造一个码头,为岛上运送军民生活物资、飞机跑道建材甚至是游客。

  法新社3月30日报道称,菲律宾外交部在30日声明中称,这个码头将建在菲律宾在南沙群岛中控制的五个岛中最大的中业岛(菲称Pag-asa)。

  “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Pag-asa岛是我们的……菲律宾人在西菲律宾海(即菲律宾提出主权声索的南海区域)行使领土主权。”声明说,“在Pag-asa岛上建一个码头是一种对菲律宾主权的明确行使。”

  报道称,菲律宾军队目前实际控制了包括中业岛在内的南沙群岛五个岛屿,并将它组成一个叫“Kalayaan”即“自由”的小镇。

  镇长Eugene Bito-onon称,多个政府部门已同意在37公顷的中业岛上建造该码头,目前该岛居住着60名菲律宾民众及军队。而这些人的食品及生活物资大部分都通过船运。目前,码头的建造时间表及成本并没有确定,但 Bito-onon说,一里建成码头,岛上所需物资大大充足,“我们可以运输用于改建飞机跑道的设备和进行其它设施建设的材料,甚至带来游客。”

  对于菲律宾对南海主权的不合理声索,中国历来主张,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3月16日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国敦促有关国家切实尊重中方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中方一直积极致力于同有关国家通过和平协商解决在南海问题上存在的争议,呼吁有关国家同中方共同努力,切实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进一步发展在南海的务实合作,通过合作促进双边关系发展,通过协商妥善处理南海争议。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早报记者 石毅 发自缅甸

  在4月1日议会补选前两天,缅甸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对未来的中缅关系作出乐观预期。

  她在仰光家中的一个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东方早报记者提问时说:“(缅中)当然是一个好的关系。我总是说中国和缅甸本来就是邻国,我们谁也不可能离开谁。两国在过去一直都是友好睦邻,我们要记住的是,在上世纪,社会主义政体的缅甸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不论是什么样的政治制度,都不应该影响我们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人也担心缅甸跟美国等西方国家重新建立外交关系,是否会影响缅中关系,事实上,我们追求的是跟所有国家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

  由于缅甸长期遭受西方制裁,中国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与缅甸保持非常密切的关系。去年9月底,缅甸总统吴登盛宣布搁置密松电站项目,该项目由中国公司承建。此后,缅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与西方国家的联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也于去年底历史性地访问了缅甸。

  有分析认为,缅甸可能陷入中美的战略博弈之中。去年8月,昂山素季曾呼吁重新评估密松电站项目。2011年12月,中国驻缅甸大使李军华同获释后的昂山素季进行了接触。

  受到年轻人鼓舞

  因生病取消了3月24日以来的竞选活动后,昂山素季昨天笑容满面地出现在记者面前。她说自己目前恢复较好,将会在选举前一天达到她所在选区——仰光南部的高穆,和选民一起度过补选的日子。

  当被问到身体情况时,昂山素季说,她感到“有点脆弱”,但她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足以继续长期从事政治活动。昂山素季与记者们开玩笑说,她身体依然虚弱,刁钻的问题足以让她“立刻晕倒”。

  昂山素季也指责议会补选竞选存在着不公和不正当竞争,但她说,她领导的政党全国民主联盟应该尽力去做能做到的事,人民希望他们做的事,“哪怕只有一个声音出现在议会,也会被世界听到。”昂山素季说,过去反对派的候选人在竞选活动中两次被人用石头等利器恶意攻击,遭到威胁。其他的不正当竞争还包括,政府官员和联邦竞选委员会委员违反选举法和独立公正原则,在公开场合支持缅甸联邦巩固和发展党;民盟还在不同选区的选民登记名单上发现了错误等。“考虑到过去几个月发生的事,我们不能说这是一次真正自由、公正的选举。”

  但她强调,尽管有这些违规行为,她决定继续前进,参加这次选举。她说,“这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人民想要我们做的事”,是因为她所在的党参加选举仍是有好处的,因为这提高了缅甸人的民主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政治变革中来。

  昂山素季还说,年轻人对国家民主进程的关心和参与让其受到极大的鼓舞。她将这几个月的竞选活动中看到的人民政治意识的觉醒看作是最大的收获。她否认了民盟离开她就将不复存在的说法。“这个国家的民主进程没了我也能很好地进行下去。我们已经看到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年轻人。”

  对总统改革决心有信心

  早报记者问道:有评论说缅甸如今的改革带有总统吴登盛先生强烈的个人色彩并依赖于他和他的顾问们。昂山素季回应称:“我很难来评价这个问题,我对总统改革的决心有信心,但是我不知道现任政府之内到底有多少人支持他,要知道,我不是这个圈子的一部分。”

  对于民族问题,昂山素季说,她走遍了缅甸的少数民族地区,她从人们身上看到了实现一个真正民主的统一联邦的希望,“因为少数民族和缅族之间并没有根本性的不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18 页,共 8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