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大火恢复机构获得联邦政府拨款20亿澳元,在两年内重建遭受森林大火袭击的城镇。
国家森林大火恢复机构将由前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长安德鲁·科尔文(Andrew Colvin)领导,与各州和领地密切合作,重建在森林大火中被摧毁的房屋和重要基础设施。
总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说:“ 20亿澳元的承诺是一项额外费用,是一项初步承诺,如果需要更多资金,则会将提供更多资金。”
新的森林大火恢复机构将至少运作两年,而新的资金将与现有的救灾款项分开。
莫里森先生还证实,将向受影响的社区部署20个澳大利亚服务“窗口”,以提供帮助。
莫里森先生在周末动员了陆军预备役以支持这一努力。到星期一下午,已经召集了497位预备役人员。
国防军也正在部署其工程师来评估损坏和开阔道路。
图片来源:网络
(接上篇)
其他大国的声音:中俄英德态度受关注
暗杀事件后,“伊朗” (Iran)迅速成为国外社交网站推特的全球热搜榜前五位的关键词中的第一位,而“第三次世界大战”(WWIII/WorldWar 3)则占据了第二、四名。
在美伊关系急剧恶化后,英国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表示,伦敦一直有意识到苏莱曼尼及其所在的伊斯兰革命卫队特种部队“圣城旅”构成“侵略威胁”。不过他补充说:“在他死后,我们敦促各方缓和局势。进一步的冲突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与此同时,德国总理发言人称,“我们目前正处于事态升级的危险地步,现在最为重要的是慎重与克制,以帮助缓解紧张局势。”
据悉,俄罗斯外交部也就此事表态,“美国杀死苏莱曼尼是冒险之举,将加剧整个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此外他还补充道:“苏莱曼尼全心全意地为保护伊朗的国家利益服务。我们对此将向伊朗人民表示诚挚的慰问。”
据了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称,中方一贯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主张各方应当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伊拉克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应当得到尊重,中东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应当得到维护。
中方敦促有关各方,特别是美方要保持冷静克制,避免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
由此可以看出,世界大国包括北约盟友并不希望战争爆发。不过,美国既然敢暗杀伊朗将军,相信军事上已经有所准备。小型的军事冲突完全有可能发生。
此外,据消息人士指出,美军此次空袭行动令各大国纷纷劝和也意味着事态的严重性。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以色列专家克谢尼娅·斯维特洛娃(Ksenia Svetlova)称,“美国此前对本·拉登(Osama Bin Laden)和巴格达迪(Abu Bakr al-Baghdadi)的清算都不能与苏莱曼尼遇袭相比,因为他们的背后没有站着一个国家,这是根本的区别。我们现在谈论的是一个有庞大军火库、可以发起攻击的强大国家。”
苏莱曼尼的死亡肯定是中东地区的一个潜在转折点,预计将引起伊朗针对在中东地区为以色列和美国利益提供支持的势力的严重报复。 事实上,据预测,伊朗肯定会报复,但至于时间地点和方式都没人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该事件造成的后果将无法挽回。但据相关人士推测,报复仍不足以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更多的会引发经济动荡。大选年开战对特朗普未必有利,同时,美国还需要同时面对中国贸易战与朝鲜半岛问题两大战线。不过,若中东扯走美国的注意力,对中国将不是“坏事”。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参与伊朗军演,除了提高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外,也有鼓励伊朗抗美之意。美国在中俄伊军演后暗杀苏莱曼尼,不排除有警告参与中东游戏的人,美国才是老大的用意。
也有人说美国当年推翻萨达姆,最大的得益者是伊朗。目前两伊同属什叶派回教徒主导,德黑兰方面于2014协助伊拉克抗击ISIS,加上电力、天然气等供应仰赖伊朗,使得两国更是亲上加亲。
反观美国,在伊拉克苦心经营多年始终不得人心,他们虽以“解放者”自居,却始终被当地人视为入侵者,不可谓不讽刺。
另据相关人士透露,伊朗的战略思考是,若特朗普在大选年想要的只是制造中东紧张局势的话,伊朗如何在报复的同时,不会变相为特朗普拉选票,
即 如何在报复美国与打击特朗普选情上取得成效。这才是真正考验伊朗的地方。
(完)
(接上篇)
与此同时,据当地媒体报道,在纽约时代广场,示威者高举标语牌,要求特朗普政府切勿挑起与伊朗的战争,并撤走在伊拉克的5000名美军,其中一面标语牌写着:“战争并非连任的策略。”
同时在西雅图,数百人在派克公共市集附近示威,一名19岁示威者高举着标语说:“拜托别再打仗了”。这名年轻示威者说,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从他出生没多久就开始打,“这20年过的简直毫无意义”。
伊拉克议会:“呼吁驱逐外国军队”,计划让美军滚回老家
在苏莱马尼于巴格达被杀后,美国和伊朗在伊拉克领土上的紧张局势升级。对此昨日夜间,伊拉克议会通过一项决议,呼吁政府将外国军队驱逐出伊拉克。
该项决议写道:“由于此前在伊拉克军事行动的结束和取得的胜利,政府将承诺撤回向打击伊斯兰国的国际联盟提出的援助请求。”
“伊拉克政府必须努力结束任何外国军队在伊拉克领土上的存在,禁止他们以任何理由使用伊拉克的土地、领空或水源。”
据悉,议会决议与法律不同,它不具有约束力,需要由此通过新的立法来取消现有的协议。
另据悉,在早些时候,伊拉克总理马赫迪也呼吁议会结束外国军队的存在。
马赫迪去年11月在持续数月的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中下台,但仍处于看守职位。
据了解,马赫迪在周日投票前向议会发表讲话时表示,伊拉克政府在2017年12月宣布取得对伊斯兰国战争的胜利,ISIS的衰落终结了美军在该国存在的主要原因。
“目前伊拉克有两个选择,”他补充说,伊拉克可以立即停止外国军队的存在,或者重新考虑一项决议草案,确保美国军队的存在与训练伊拉克安全部队打击ISIS有关。
据相关人士称,在投票之前,大厅里就响起了
“不,不,美国,伊拉克万岁!” 的口号。
另外,据当地媒体报道,就在几天前,准军事组织“人民动员部队”的成员和支持者试图冲击美国驻巴格达大使馆,他们对美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对“保护伞”组织成员真主党旅的空袭感到愤怒。
分析人士告诉半岛电视台,马赫迪要求驱逐驻伊拉克美军的呼吁,是由于伊拉克公众、亲伊朗的政治和武装组织的强烈反应,这些组织在过去几天里呼吁结束外国驻军。“对此马赫迪别无选择,只能对驻伊美军采取强硬立场。” “他把决定权交给议会,而他采取这种立场的方式也表现的很精明。”
暗杀具国际争议
从国际法的层面看,美军此次行动不无争议。尽管华府去年已将革命卫队列入「恐怖组织名单」,但根据《联合国宪章》,武力使用只有在自卫或联合国授权下才算合法使用。五角大楼声称先发制人,保护美国在伊拉克人员,但当地民众围攻美国驻巴格达大使馆之事已告一段落,军事空袭并无迫切性。
再者,据美国圣母大学的法律教授Mary Ellen O’Connell指出,此种定点清除的本质违反了战争法中的“必要性”和“相称性”(proportionality)原则。而在美方执行暗杀前,亦无采取措施逮捕恐怖主义活动的嫌疑人。
另有关注此事进展的网友指出,没经过任何的法庭程序,法律审判,一个美国总统就能随便决定别人的生杀大权,连国会也绕过了,这种实质上是一种独裁的统治行为。
(未完待续)
美伊冲突到底怎么跟闹法?是打是和 你怎么看?
“在年初伊朗少将苏莱曼尼遭美军袭击身亡后,美伊关系急剧恶化,这也使得中东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进程被蒙上了阴影。”
据了解,美军空袭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狙杀伊朗革命卫队高阶指挥官苏莱曼尼的行为,将引发中东局势动荡。对此伊朗驻联合国大使今天表示,美国此举是战争行为,“回应军事行动的方式就是采取军事行动”。
伊朗驻联合国大使拉万奇(MajidTakht Ravanchi)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节目访问时表示,美国击杀苏莱曼尼(QassemSoleimani)是“战争行为”。
他说:“我们无法闭上眼无视昨夜发生的事,我们绝对会报复,严厉地加以报复。昨夜他们(美军)藉恐怖手段行刺我方最高将领发动军事战争,还想伊朗怎样?我们不能装聋作哑,必须也将有所回应。”他扬言,“对军事行动的回应,就是采取军事行动。谁执行?何时何地执行?以后就会揭晓。”
在苏莱曼尼少将遇害后不久,巴格达成千上万民众游行,悼念苏莱曼尼,及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人民动员」副指挥官穆罕迪斯。有美国媒体分析,伊朗的报复程度必须足以反映苏雷曼尼的地位,但又不会引起与军事超强的美国陷入失控冲突,这类有节制的报复可能包括打击美国外交人员或发动网攻。
美国态度:特朗普警告伊朗勿报复 将锁定伊朗52处目标反击
在伊朗宣称报复美国击杀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马克后,伊拉克的美国大使馆外围及美军基地等,先后受到多枚火箭及迫击炮袭击。据悉,此前有伊朗将领声称,其所在的战区内有大约35个可攻击的美国目标。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则警告,如果伊朗袭击美国公民或设施,美方会锁定52个可攻击的伊朗目标。
据了解,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六在Twitter发文说,美方不惧怕任何威胁,伊朗若袭击任何美方人员或设施,美方将针对52个伊朗重要目标发动“迅速和猛烈”的攻击。其中的一些目标对伊朗有重要意义。
他说,美方之所以锁定52个伊朗目标,是因为这代表当年德黑兰人质危机中曾被伊朗方面扣押的52名美国驻伊朗使馆人员。
另据了解,特朗普在Twitter发文前,周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多个地区遭到了多枚火箭及迫击炮袭击,其中有两枚迫击炮就落在巴格达绿区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附近;此外另有两枚火箭则落在有美军部队部署、位于巴格达以北约80公里的拜莱德(Al-Balad)空军基地。而该基地是全伊拉克最大的空军基地。
另据悉,伊朗少将苏莱曼尼在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外的公路上遭美军空袭身亡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立即警告将进行“强硬复仇”,之后首都巴格达多处受到火箭但袭击,但以美国为首的联军指出袭击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此外,苏莱曼尼和同遭美军无人机击杀的「真主旅」创办人穆汉迪斯等人于周六举行葬礼。载着遗体的灵柩由巴格达出发,经什叶派圣城卡尔巴拉,晚上抵达纳杰夫。在现场,数以千计穿着黑衫的民众,上街游行悼念,他们高呼反美及反以色列的口号。伊拉克总理迈赫迪等领袖亦有参与游行。
另外,苏莱曼尼等乘坐汽车被炸中的片段曝光,该片段显示袭击现场有出现监控瞄准的镜头,还有击中汽车爆炸时的黑白画面,在爆炸发生时有汽车支架着火。
而在另一段网上流传的片段则看到,袭击发生前似乎有激光束向着一处照射,可能是为攻击作导引,之后不久便出现一轮闪光及连串响声。镜头外有多人用英语交谈,疑似是美国的人员。
同时据了解,因伊拉克局势日益紧张,有伊拉克军方将领指,将会限制包括美军联军在内的部队,在伊拉克境内的空中和地面活动,但伊拉克方面并未有详细解释。
据当地媒体报道,日前真主旅已警告伊拉克安全部队,周日晚起勿进入美军驻地的一公里范围内,伊朗军方则指,对美国的报复将涵盖广泛地区。
对此,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周日也发出重要通知,提醒在美的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提高警惕。
面对来自伊朗的威胁,美国各地城市加强保安,严防恐袭重现
目前美国各地城市已加强保安措施,首都华盛顿 处于戒备状态。
据了解,由于日前伊朗声称将会对苏莱曼尼之死进行严厉报复。对此美国各地的城市都加强了保安,以提防发生恐怖袭击。
据国土安全部部长沃尔夫表示,国土安全部已作好准备,对抗美国国土上所面对的各种及任何威胁。他强调,现在暂时没有具体及可靠情报显示美国本土会受到袭击。不过国土安全部依然会和联邦、州及地方相关部门合作,确保每一个美国人的安全。
沃尔夫还表示,国土安全部高层人员在上周四晚上和周五早上都开会,以评估美国所面的潜在新威胁,并商讨如何应对。
他说:“我们整个部门都提高警觉,作好准备,一如既往保卫国土。”
另据了解,在18年前发生「911」恐怖袭击灾难的全美最大城市纽约,警队和市长白思豪均表示,目前他们已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并将留意任何可疑人物和活动。
纽约市长白思豪称:“我们根据过往的认知去作出假设,伊朗人有兴趣攻击著名的目标,都是美国国内一些为人熟悉的地点。”不过,纽约警队情报及反恐单位主管米勒则认为,“美国在海外的利益实时面对的威胁更大。”
纽约警队情报及反恐单位主管米勒称:“我认为更大的可能性是,伊朗短期内会在一些它有代理人的地区例如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和其他地区,作出反应。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竭尽全力保护纽约市。”
此外,位于西海岸的洛杉矶警队也在Twitter 发布讯息,指出警方正在密切留意情况, 将必要时会作出反应。
另外,据当地媒体透露,首都华盛顿目前也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市长鲍泽说:“哥伦比亚特区目前暂时没有实时威胁,但我们仍将保持警惕。目前华盛顿大都会警队和紧急部门及国土安全部都将会紧密联系,密切注视海内、外的事态发展。一如既往的,我们会提醒公众,如果他们发现任何可疑人物和活动,应马上通知执法部门。”
美国民间:美掀反战浪潮 民众上街抗议特朗普激化中东局势
在美伊冲突发生后,美国全国各地都有反战示威,抗议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击杀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激化中东紧张局势,并反对美国对伊朗开战。在华盛顿、纽约、芝加哥、洛杉矶及西雅图等多个城市的民众都走上街头,高呼反战口号。
昨天下午,白宫外约有200人聚集,他们自称是左倾组织号召的抗议浪潮的一部分。示威者高呼
“没有正义,没有和平,美国撤出中东”
的口号,接着步行到数条街外的特朗普国际酒店抗议。
主办单位声称,全美目前有大约70个城市举行反战示威,谴责特朗普下令出动美国无人机在巴格达击杀苏莱曼尼。
参与白宫外示威的民众说:“我们不会容许我们的国家卷入另一场因鲁莽行事而引发的战争之中。”其中,66岁的克鲁克举起的标语牌写着:“要转移视线开战。”对此,克鲁克说:“这个国家被精神不稳定者掌控,我指的是特朗普。他头脑不正确,他是疯子,对一切事的反应都很幼稚,我担心他会不经意地在中东点燃战火。”
另外,华府抗议活动中有多人轮番发言,其中包括82岁资深女星珍芳达。她告诉群众:“这里的年轻一辈的人都应该要知道,在你们出生之后发生的所有战争,都是为了石油。”
她补充说:“我们不能再因为石油而残害生命,破坏环境。”
(未完待续)
伴随着2020年的到来,悉尼DFS&银联卡的专属优惠活动也是为各位回家旅途画上了圆满句号, 体验着一站式购物乐趣,满载而归将新年礼物放入行李箱,把2020年好运和幸福带回家
14日专属活动中的第三重好礼是一份悉尼“鼠”一“鼠”二的终极大奖,回国前能在悉尼最高建筑1000英尺的悉尼塔旋转餐厅就餐, 360度俯瞰悉尼全景,旋转餐厅带来不仅是一份幸福喜悦感,更是DFS和银联卡对大家的新年祝福
在这个充满节日氛围的月份里,专属活动中的三重好礼,三大福利,除了送出了各种节日优惠福利,新年礼物,$2020现金购物券, 美味甜品之外, 悉尼“鼠”一“鼠”二的这份终极大奖究竟花落谁家呢?谁那么幸运收获了这份独一无二的好礼呢?
恭喜22号喜水,在微信大众评委的助力下,以563票获得这份悉尼塔旋转餐厅豪华双人自助餐的终极大奖,愿这份大礼为您开启新年新貌,在悉尼塔就餐的时候记得朋友圈晒一晒!晒出幸福美满!
用银联卡在DFS尽情买买买
满载而归喜迎2020年
开心踏上回家旅途
DFS&银联卡
专属活动回顾
世界再大,也想回家过年,只有爱你的人会在节日里为你选购「独一无二」的节日臻礼,在悉尼DFS环球免税店用银联卡购物不仅可以体验一站式买齐所有礼物的乐趣,还能购买到美妆、服饰、珠宝等全球各大知名品牌的产品,在价格上也会有意想不到的优惠, 四层豪华大型广场, 优质的服务必定让你心满意足,满载而归,开开心心购物过年回家
新年快乐
DFS和银联卡
祝大家
新年快乐,幸福美满
2020年
拥有
"鼠"不尽的活力
"鼠"不尽的收获
"鼠"不尽的笑容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心的祝福,新的起点
用银联卡在DFS
选购
「独一无二」
节日好礼
送精致女孩青春”妆”备
送妈妈“珠”光“宝”气
送Daddy”霸”气十足
送亲戚美“酒”佳酿
送好友”包”罗万象
学联主席和生活时尚博主
极力推荐
UNSW留学生官媒主席Anthony Dong
在DFS用银联卡购物
既能节省零花钱,又能尽一份孝心送爸妈贴心礼物
24岁环游50国,旅行时尚博主Rita
为妈妈挑选了时尚包包
为化学博士爸爸挑选了手表
悉尼摄影女神,生活博主卡卡
定制钥匙扣,好评如潮的小黑瓶,DFS独有的白葡萄酒
END
中新网1月2日电 据澳洲网报道,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新年前夕举办了一个特殊活动,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在家中欣赏烟火表演,不料此举遭到了网民们的猛烈抨击。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19年12月31日晚,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邀请亲朋好友齐聚在悉尼北岸的家中共进晚餐,而且客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来自Kirribilli大厦价值65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3000万)的烟火表演。
虽然总理发言人否认莫里森主持了一个派对,仅表示,“总理邀请了几个亲密的朋友和家人过来吃饭”。但是,愤怒的网民们仍对莫里森展开了猛烈的抨击。
澳大利亚森林大火本周已致8人死亡18人失踪
新华社悉尼1月2日电(记者郭阳)澳大利亚东南海岸的森林大火仍在肆虐。澳官方2日证实,本周以来在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林火已造成8人死亡、至少18人失踪,还有数千人滞留海滩等待撤离。
维多利亚州州长丹尼尔·安德鲁斯2日说,东吉普斯兰地区的林火已造成1人死亡,至少17人失踪。该州当天仍有50多处林火在燃烧。本周以来,东吉普斯兰地区的林火进一步加剧,过火面积目前已超76.6万公顷。林火还导致当地24个社区断电及通讯中断,海边小镇马拉库塔约4000人被疏散至海滩避难。
澳大利亚国防军目前已抵达现场,同维州警方一起为受灾社区的民众提供物资和救援。维州助理警务处处长迈克尔·格兰杰说,警方和国防军2日晚些时候将使用直升机协助一些人从马拉库塔撤离,另外800人将在3日一早乘坐海军舰艇离开。
新南威尔士州2日仍有100多处林火在燃烧。本周以来,该州南海岸的林火已导致7人死亡、1人失踪,近400栋房屋被毁。
由于1月4日澳大利亚发生森林大火地区将再度迎来高温、大风天气,新州农村消防局呼吁在南海岸度假的游客尽快撤离。新州州长贝雷吉克利安也在2日下午宣布,该州将于3日第三次进入为期7天的紧急状态。
自2019年7月澳大利亚进入林火季以来,已有超过1400栋房屋被毁,多人伤亡。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2日承诺,联邦政府将为受灾各州提供一切所需援助。
中新网1月2日电 据澳洲网2日报道,在海外定居的澳大利亚房产主需要注意,如果想要避免缴纳巨额资本利得税(CGT),需要在6月底前将房屋出售。数十年来,在海外生活的澳大利亚人也可为家庭住宅申请资本利得税豁免,但这一情况已随联邦政府政策的变动而改变。
联邦政府更改海外居住人士CGT安排的方案日前通过参议院。这意味着数千名在海外定居的澳大利亚人或将在出售房屋时被收取资本利得税,且缴税时间可追溯至屋主购房之时,而不是移居海外之时。对于在上世纪80年代购房的人来说,这将意味着巨额税款。
据了解,联邦政府于2017至2018财年预算案首次提出这一议案,但因受到了海外移居社区的大量反对而推迟至2019年大选之后。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新规,在2019年5月9日前购买房屋的海外定居人士,如果在2020年6月30日前售房,可以申请CGT主要住宅豁免。此外,联邦政府还对2017年的原始草案进行了修改,并提出了根据特定的“生活事件,例如最终的医疗状况、死亡或离婚”获得特例。
“艰苦条件救济仅适用于个人连续6年或以下的海外居民身份,并且仅在非常限定的情况下。”毕马威税务合伙人海因里希(Mardi Heinrich)称。
不过,TaxBanter的高级税务培训师雅各布森(Robyn Jacobson)表示,尽管法案已经修正,但仍存在重大问题。她指出,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在上世纪80年代买房的人并没有保留有关购房费用的充分记录,“在许多情况下,由于无法保持足够记录,人们将无法确定其成本基础。”
澳大利亚首都在烟霾中进入新年
新华社堪培拉1月2日电 通讯:澳大利亚首都在烟霾中进入新年
新华社记者白旭 岳东兴
当澳大利亚一些城市用烟花和表演迎接新年时,首都堪培拉却笼罩在持续林火引发的烟霾中。
澳大利亚媒体2日引用当地医疗部门的话报道,新南威尔士州日趋严重的林火产生大量烟霾,严重影响堪培拉空气质量,“1月1日空气质量最差时达到‘危险’等级的20倍”。
澳首都地区应急服务机构去年12月30日发布“禁火令”,持续到今年元旦,规定“禁火令”实施期间,任何人不得在露天场所进行点火、燃放烟花等活动。堪培拉也取消了跨年烟花庆祝活动。
不少当地民众在社交媒体上抱怨。“堪培拉的烟霾严重到即使在房子里能见度也很差了。”一名叫马克斯·布莱克的人在推特上说。塔拉·埃伦则发文说,“我躲在屋子里,旁边是空气净化器。”
2日中午,新华社记者在堪培拉市中心商场里的药房看到不少顾客都在买口罩。店员说,这家药房的口罩已所剩无几,而前来购买口罩的顾客还是络绎不绝。当天,一年一度的澳大利亚全国夏季汽车节开幕,不少出门观看老爷车巡游的人也都戴上了口罩。
在商场的餐厅里,刚刚购买了口罩的阿米蒂·雷蒙德一家正在用餐。雷蒙德说,在堪培拉,人们平日几乎不戴口罩。“但现在林火产生的烟不断飘到这里,我得把孩子们保护好。”
雷蒙德说,她6岁的女儿和9岁的儿子都受到烟霾影响,儿子尤其严重,“烟霾让他咳嗽”。尽管她已经用胶带把门窗封严,“但烟还是飘进来”。
据报道,自2019年7月澳大利亚进入林火季以来,已有超过1400栋房屋被毁,多人伤亡。澳官方2日证实,本周以来在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林火已造成8人死亡、至少18人失踪,还有数千人滞留海滩等待撤离。澳总理莫里森2日承诺,联邦政府将为受灾各州提供一切所需援助。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澳大利亚山火产生的浓烟飘越数千公里来到新西兰,使新西兰各地笼罩在烟霾中,当地冰川也被山火烟灰熏成了褐色。
专家还警告,新西兰冰川的季节性融化速度可能因此加快,若澳大利亚持续遭受类似极端山火侵袭,新西兰冰川可能会加速“灭亡”。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大火的浓烟2019年12月31日晚向东飘移,导致新西兰多地自1日上午出现橘色烟霾和红色太阳,空气中可闻到呛鼻的烧焦味。
新西兰气象局在社交网站发文说:“移动2000公里穿过塔斯曼海的烟霾清晰可见,在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烟霾中的能见度低至10公里。”
民众上载到社交媒体的照片显示,平时呈白色的新西兰冰川也被灰尘染成了“焦糖色”。一名推特用户放上弗朗兹•约瑟夫冰川的照片,写道:“冰川上‘焦糖化’的雪是山火烟灰造成的,它昨天还是白色的。”
研究新西兰冰川近20年的莫纳什大学地球、大气与环境学院院长麦金托什说,他从未见过如此大量的灰尘越过塔斯曼海,这可能使新西兰冰川的季节性融化速度加快20%至30%。
他指出,白色的冰雪能反射太阳热能,从而减缓融冰速度;若冰雪被尘土等遮盖,冰川则可能加快融化。他说,库克山一带的冰川可能很快会迎来降雪;地势较低的冰川地区则可能要到3月份才下雪。
麦金托什预料,此次烟尘来袭造成的影响不会持续超过一年,但若澳大利亚不断出现类似极端山火和旱灾,“这将成为加速新西兰冰川灭亡的因素之一”。
新西兰有3000多座冰川,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它们的面积已缩减近三分之一。科学家预测,到本世纪末新西兰冰川将几乎消融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