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菜园

ZOE

ZOE

网址:

据美国宇航局官方网站报道,刚刚度过自己26岁生日的“老兵”哈勃空间望远镜近日再立新功:在外太阳系的矮行星之一——鸟神星的周围发现了它的一颗卫星。鸟神星是太阳系内目前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正式承认的5颗矮行星之一,也是柯伊伯带区域内亮度仅次于冥王星的第二亮天体。

这颗小卫星被临时编号为S/2015 (136472)1,并有了一个“MK 2”的昵称。这颗小卫星的亮度比鸟神星要暗弱1300倍。观测发现这颗小卫星位于距离鸟神星大约1.3万英里(约合20921公里)的位置上,其直径大约为100英里(约合160公里)。相比之下,鸟神星直径大约870英里(约合1400公里)。鸟神星本身也是在2005年才首次被发现的,其名字“Makemake”是用太平洋复活节岛上土著人文化中的创造之神的名字命名的。

柯伊伯带是海王星轨道外侧的一个环状区域,这是大约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初期遗留下来的冰冻残留物分布区,几颗矮行星就在这里围绕太阳运行。其中的一些此前就已经被发现拥有卫星,但对于鸟神星而言这是首次被发现其周围存在卫星。

取得这项发现的观测工作是在2015年4月份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广角相机3号”设备开展的。哈勃望远镜拥有观察明亮天体周围暗弱天体的独特能力,再加上其强大的分辨率,让天文学家们得以从鸟神星强烈的光辉中将这颗小卫星辨别出来。相关结果已经在近日的《小行星电子通报》(Minor Planet Electronic Circular)中进行了报告。

这张由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图像显示出鸟神星被发现的第一颗卫“MK 2”。这颗小卫星在图像中位于鸟神星上方,由于鸟神星强烈的光辉,它相比之下显得非常暗弱,几乎难以看到

在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了他们在2005年,2011年以及2012年时用来发现了冥王星附近多颗小卫星相同的哈勃观测技术。先前的研究显示鸟神星周围空间并不存在其他天体。这项观测任务的负责人,美国宇航局西南研究所的阿列克斯·帕克(Alex Parker)表示:“我们的初步估算显示这颗小卫星相对我们的观察角度是侧面朝向地球,这就意味着很多时候当你对其进行观测时,很容易因为被淹没在鸟神星的光芒中而无法看到。”

一颗卫星的发现对于这个矮行星系统拥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这颗卫星轨道的测算,天文学家们能够计算出这一系统的质量大小并据此推算其演化过程。另外,这颗小卫星的发现也进一步增强了科学家们此前的观点,即很有可能绝大部分的矮行星都是拥有卫星的。

帕克表示:“鸟神星属于较为少见的类冥王星天体,因此找到它的卫星具有重要意义。这颗卫星的发现将赋予我们重要的机会对鸟神星开展详细的多的研究,而这在此前没有发现卫星的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

当然,鸟神星卫星的发现将进一步增加鸟神星与冥王星之间的相似程度。这两个天体的表面都已经被证实覆盖着凝结的固态甲烷冰。就像此前科学家们对冥王星所做的研究那样,对这颗新发现小卫星的研究将很快得到鸟神星的密度数据。这将是一项飞船关键的结果,因为它将让科学家们判断这两颗天体的整体物质组成是否相似。美国宇航局西南研究所的研究组负责人马克·博依(Marc Buie)表示:“这项新发现揭开了外太阳系比较行星学的新篇章。”

研究人员未来还将需要更多的哈勃观测时间以便确定这颗卫星的运行轨道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初步的估算显示,如果这颗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那么它的公转周期将是大约12天或者更长时间。

艺术示意图:鸟神星和新发现的小卫星。鸟神星系统到太阳的距离要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远50倍以上

确定这颗小卫星的轨道形状将帮助科学家们判断其成因。一个紧凑的圆形轨道往往意味着MK2卫星可能是鸟神星与另外一颗柯伊伯带天体相互碰撞之后的产物。但如果这颗卫星拥有一个拉长形轨道,那么它是一颗被鸟神星引力场捕获的柯伊伯带小天体的可能性将会大得多。但不管是哪种可能性,其发生时间一般都在数十亿年之前,当时的太阳系还非常年轻。

这项发现或许还将有助于解决另外一个与鸟神星有关的问题。此前对这颗矮行星开展的红外波段观测显示其表面几乎完全是明亮的,温度很低,其中部分区域的温度似乎要比其他区域稍稍更温暖一些。天文学家们认为这种温暖区域的成因可能是由于这些地区地表颜色稍暗,因此会吸收更多的太阳光。然而,除非鸟神星处于一种特殊的朝向状态,否则随着鸟神星的自转,这些暗色区域的分布也应该会发生相应变化才对。但这样的变化迄今从未被观测到过。

此前开展的这些红外波段观测分辨率不够高,未能将MK 2与鸟神星本体区分开。研究组根据哈勃空间望远镜的最新观测结果,提出此前在红外波段中观测到的那些相对温暖的区域成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MK 2卫星暗色的地面。

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设想来解释为何MK 2卫星会拥有木炭一般黑暗的地表,即便其围绕公转的矮行星的地表颜色跟白雪一样洁白。其中的一种观点认为,与体型较大的天体,如鸟神星等不同,MK 2由于自身引力太弱,无法像鸟神星那样形成一个明亮的冰雪地壳,而是在阳光作用下不断发生升华,即从固态变为气态并散失,从而暴露出下部的暗色物质。如果情况的确如此,那么这颗小卫星就更像是一颗彗星或者其他柯伊伯带天体,后者中的很多地表都是由一层暗色的物质覆盖的。

当冥王星的卫星冥卫一在1978年被首次发现之后,天文学家们迅速计算出了冥王星系统的质量。根据新的计算结果,科学家们发现这颗当时还属于大行星的天体的质量要比在1930年代最初发现它时估算的质量数值小数百倍。由于冥卫一的发现,天文学家们突然之间意识到冥王星和其他大行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帕克指出:“这就是一颗卫星的发现将能够带来的测量精度的革命性改进。”

哈勃空间望远镜是一项由美国宇航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联合实施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马里兰州格林班特的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负责哈勃望远镜的运行管理;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空间望远镜研究所(STScI)负责哈勃望远镜的科学操作,STScI本身是由美国大学天文研究协会(AURA)负责管理的。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新浪科技讯 4月29日消息,日前,中美韩恐龙足迹考察队的专家学者宣布,他们在昭觉央摩祖乡发现了一批世界最小的恐龙足迹,其成果发表于Elsevier出版集团的《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期刊。这种恐龙足迹被称之为小龙足迹(Minisauripus),可算是世界上最袖珍,最珍稀,谜团最多的恐龙足迹。

据悉,央摩祖乡的这批足迹最初由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环资所于2013年夏季的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为了研究这批珍贵的足迹,2014年7月2日,由国内青年古生物学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博士生邢立达领队,世界权威的恐龙足迹专家,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的马丁?洛克利教授,韩国教员大学的金正律教授等专家学者考察了这批足迹。

常见的恐龙足迹长度约20或30厘米左右,但央摩祖乡的小龙足迹却只有2厘米左右,“在野外,这么小的恐龙足迹不仔细辨认的话很可能就会错过。这也意味着它们的造迹者的体长只有麻雀大小!”邢立达告诉记者,“这大大颠覆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恐龙并不都是庞然大物,据研究,这类小足迹的主人可能与某种毛茸茸的美颌龙类有密切的关系。”

追溯小龙足迹的发现史,它们最初由国内学者于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于四川峨眉,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批足迹直到1995年底才得以正式发表。论文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国际恐龙学术界的注意,大家纷纷猜测,这批足迹可能是一类非常小的、吃草的鸟脚类恐龙留下来的。到了2002年7月,洛克利教授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学者在山东莒南又发现了同类足迹,不同的是,这批小龙足迹提供了新的信息,它们保存得更好,有着尖锐的趾痕,这意味着它们是肉食性的!而不是原先认为的吃草小恐龙。此后不久,洛克利教授在韩国再次发现了这些奇特的足迹。

虽然小龙足迹已经有数个足迹点,但是它们身上的谜团依然困扰着专家学者。比如,是哪一类恐龙留下的足迹?这些小恐龙足迹是成年恐龙还是刚出生不久的小恐龙留下来的呢?

“此次昭觉的新发现,是小龙足迹在世界上的第四次,中国第三次出现。虽然不占先机,但因为材料丰富,保存精美,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方向”。论文作者之一,国际古生物协会前任主席、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授迈克尔?本顿介绍说。

考察队员在野外作业

一起发现的大型恐龙足迹

重要的是,体型大小是了解兽脚类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关于鸟类演化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著名恐龙学家徐星研究员表示:“目前已知最小的、成年的非鸟兽脚类物种是近鸟龙,其它类似的物种如树息龙、小盗龙和小驰龙,它们的体长都大于20厘米。而此次发现的小龙足迹,其造迹者的体长只有约12厘米,这对于非鸟兽脚类的体型范围的更小值估算有重要意义。”

此外,有趣的是,小龙足迹单步(迈步)却极大(约10倍于足迹长度),这表明留下足迹的恐龙可能有着很快的速度。根据测算,这批昭觉小龙足迹造迹者的速度最高可达22.5公里每小时,大约与我们的轻便电动摩托车的速度差不多。

“许多白垩纪的足迹十分有特色,在许多情况下只出现在中国和韩国,其中就包括小龙足迹,这应该是暗示着一种白垩纪恐龙的特化现象”。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张建平教授对记者说。

此外,小龙足迹的再次发现还有着深刻的古地理学意义,洛克利教授告诉记者:“在早白垩世,泛古陆分离,此时东亚的恐龙足迹动物群主要为细趾的小型兽脚类和多样化的鸟脚类的足迹。而且,这些足迹显示出较强的地区性,比如其中的小龙足迹目前只出现在东亚的早白垩世,其它地方未曾见到,这可能与古地理因素有关,需要考虑到早白垩世古北冰洋与古太平洋时有联系。尤其是在东北亚(韩国,中国山东、辽宁、内蒙古),似乎还会存在一个极高数量的、以非鸟兽脚类和鸟类为主的动物组合。”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9日消息,纽约宾汉姆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在近期一项研究中发现,你的大脑看见安妮?海瑟薇或一片披萨饼时所做出的反应,或许能够比指纹更加精确地验明你的身份。他们开发了一项以大脑活动为基础的、验证个人身份的技术,并称这种技术能够达到令人惊讶的精确度。

研究人员利用脑电图头盔记录了50名志愿者的脑部活动。在他们的大脑接受扫描的同时,他们被要求观看500张经过挑选的图片,包括一片披萨、演员安妮?海瑟薇以及conundrum(意为“复杂难解的问题”)这个单词。

“我们挑选图片的主要原则是,我们希望每个人看见这些图片时,都能够产生非常特殊的、与他人不同的反应。”宾汉姆顿大学的一名心理学家、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萨拉?拉兹洛博士(Dr. Sarah Laszlo)说道,“有些照片是在以前我们所做研究的基础上选出来的。在那些研究中,我们要求受试者说出他们喜欢和讨厌的食物与明星。然后我们再从中选出评价比较‘两极化’的食物和明星。”

结果发现,受试者的大脑在看见每张图片时,都会产生与众不同的反应。根据他们做出反应时的脑部活动,研究人员设计的电脑程序为每个人生成了一组“脑纹”,据研究人员称,这些“脑纹”可以以百分之百的精确度识别出每名受试者。

拉兹洛表示,在识别个人身份方面,脑纹或许具备一些指纹没有的潜在优势。例如,如果某人的指纹被窃,他基本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因为指纹是“不可撤销的”。“而脑纹则不同,它或许是可以撤销的,”她指出,“因此,假如袭击者设法从授权使用者那里窃取了脑纹,授权使用者便可以‘重置’自己的脑纹。”

换句话说,每当某人的大脑对一张新图片做出反应时,便可以“重置”或“替换”自己的脑纹。

这是否意味着脑电波就是安保未来的发展方向呢?在将来的某一天,该系统很可能被会运用在五角大楼这样需要大量安保的区域,用来保护敏感或危险的信息,但这可能还要过很多年才能实现。

往更远一些考虑,研究人员计划将这些发现进一步拓展到其它领域,如用来识别一个人的“认知特征”,迅速评估受试者的精神状态。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能判断试图登陆进系统的人是不是他们自报的身份,还能判断他们的认知状态是否正常、能否让他们接触到敏感信息。”拉兹洛说道,“例如,如果一名空中交通管制员太过疲劳,或注意力比较分散,即使他的身份验证成功,他也无法进入这一系统。”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近期一项研究显示,至少一颗“超级地球”——体积大于地球,小于海王星的行星——曾经在靠近太阳的地方出现过。随着时间推移,这颗假想的行星可能将运行区域内所有碎片都清扫一空,之后,它可能因为无法摆脱太阳的引力而被后者吞噬。

论文作者称,尽管只是基于模型演算的结果,但这一假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水星轨道与太阳之间如此的“荒凉”。“超级地球可能在太阳系中形成的唯一证据是,该区域内什么东西都没有,甚至一块石头也没有,”论文第一作者、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助理教授丽贝卡·马丁(Rebecca Martin)说,“因此它们可能就在那里形成,然后清扫了所有固体物质,但随后又被太阳吞没。”

对太阳系外行星的观测表明,“超级地球”形成的位置可能有两种:一种是你现在观察到的位置,即原位形成;另一种则是远离被观测到的位置,它们会随着时间推移进行长距离迁移。如果是原位形成,超级地球必须在一个形成中的行星系统——称为“原行星盘”——中,慢慢吸收“死亡区”(dead zone)里的碎片,逐渐壮大。这一过程只有在该区域内存在大量扰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由周围物质的磁场为其提供能量。

“死亡区的范围必须足够大,要能在原行星盘的整个寿命中一直存在,”马丁补充道,“由于不同系统具有不同的死亡区大小,其内部区域中(超级地球的形成)不一定都会出现,因此两种形成位置都有可能。”

对于已经观测到的超级地球,研究者指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出现还取决于它们的密度。原行星盘较外围形成的行星可能密度较低,因为水和其他挥发物质在原行星盘外部的低温环境下会冻结。越靠近中心的行星则密度越大。

那么,我们所处的太阳系又是如何呢?研究者推测,超级地球在水星轨道之内原位形成,并且吸收了区域内所有的物质碎片。“如果原行星盘的温度够低,那它们迁移并被太阳吞没的时间尺度就会足够短,可以在原行星盘的寿命范围内发生,”丽贝卡·马丁说道。不过,对此观点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佐证。

目前,该研究的结果已经被《天体物理杂志》(Astrophysical Journal)接收,并可以在Arxiv获取在线版。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物理学家可能已经发现了太空中虫洞形成的秘密(艺术构想图)。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超大质量黑洞周围存在的某种暗物质可能形成一种奇怪的时空隧道。长期以来,在许多科幻作品都存在这种事物。

物理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黑洞喷射物形成的旋涡状磁场可能将暗物质转变为一种负能量状态。从理论上讲,这可能是形成一个稳定虫洞的最佳条件,也暗示星系旅行的可能性。

虫洞是科幻作品中的事物。理论家认为,这是一种连接宇宙两个遥远终端的时空隧道。在许多科幻作品中,通过虫洞太空旅行可以飞到难以想像的遥远空间。在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探险家们正是利用虫洞旅行到极其遥远的空间,去寻找人类的新家园。

如果实现时空扭曲,需要巨量的物质和巨大的能量。但是,从理论上讲这种扭曲是可能的。在虫洞中,可以通过扭曲时空结构来创造捷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暗物质是宇宙最难以捉摸的组成部分之一。科学家们一直在试图找到暗物质存在的物理证据以满足现有的太空数学模型。然而,迄今为止人类仍然无法直接探测到暗物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科学家近日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向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中添加少量的暗物质,有可能形成宇宙中最奇怪的事物之一--虫洞。

通常,虫洞是科幻作品中的事物。理论家认为,这是一种连接宇宙两个遥远终端的时空隧道。在许多科幻作品中,通过虫洞太空旅行可以飞到难以想像的遥远空间。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康斯坦蒂诺斯-季莫普洛斯博士认为,在某些星系的中心,高密度气体与尘埃在超大质量黑洞周围剧烈燃烧,黑洞喷射物产生的强大磁场可能会影响暗物质的属性。随着星系内核的燃烧,一种由轴子(一种理论上的粒子)构成的暗物质特别有可能受到影响。

这些反物质粒子被认为充斥于整个宇宙,互相之间存在微弱的影响,它们的存在有助于星系结构的形成,它们就好比是一种弥漫于整个星系的不可见薄雾。季莫普洛斯博士解释说,当星系翻腾的中心开始冷凝时,强大的旋涡状磁场有可能表现得极为怪异,它甚至有可能转换成一种负能量状态。当这种暗物质存在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周围时,超大质量黑洞、喷射物形成的旋涡状磁场以及轴子暗物质这三种元素相互结合,就有可能形成一个虫洞。

季莫普洛斯博士认为,“在活跃的星系内核,这些元素可能促进虫洞的出现。”这位物理学家还认为,超大质量黑洞转换成稳定虫洞的过程有可能也与星系的形成方式及活动方式类似。与黑洞不同,虫洞可能与两种方式都类似。此外,由于超大质量黑洞存在奇点,虫洞应该是一个时空无限扭曲点。因为负密度反物质的奇怪特性,即使没有虫洞的形成,磁场也足以转换轴子,因此对周围星系产生强烈的影响。

季莫普洛斯的研究成果暗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这样的稳定事物。他表示,“如果暗物质是轴子,我们能够想像到,先进的文明有可能人工创造一种旋涡状磁场,并有可能改变当地暗物质的某些自然属性,进而有可能形成一个虫洞。这有可能是实现星际旅行或时光旅行的一种方式。”

物理学家的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ArXiv》期刊之上。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中国三大男髙音戴玉强、莫华伦、魏松三位中国著名的男高音组成的“中国三高”在2011年火爆唱响人民大会堂,用他们振聋发聩的声音向世人证明了中国歌坛男高音的实力。今年6月27日三位歌唱家将再次联袂在悉尼歌剧院音乐厅用他们的歌声为世界展现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悉尼的辉煌风貌。

唱响悉尼-中国三大男高音慈善音乐演唱会是澳中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是美声学派最卓越的表演之一,也将创造悉尼歌剧院的又一个辉煌之夜。“中国三大男高音”是由国际专业团队精心策划,戴玉强、莫华伦、魏松三位著名歌唱家领衔呈现的国家级文化品牌,2011年10月正式启动。它致力以歌剧这一“人类艺术皇冠上的明珠”为载体,将西方古典音乐传统与民族悠久文化积淀巧妙融合,为世界通行的声乐艺术语言 注入中国心、中国魂、中国梦,传递二十一世纪最鲜活、最精彩的中国表情。

组建至今,“中国三大男高音”秉承“世界品质、中国创造”品牌理念,在北京、上 海、香港、纽约、伦敦、悉尼、洛杉矶、科隆、新加坡、吉伦坡等数十座城市举办 60余场音乐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前所未有的“中国声音”热潮,赢得国内外广大观众和主流社会高度赞扬,被誉为“中国声音•梦之队”和“中国文化的全球信使”,先后荣获 CCTV-MTV 音乐盛典“年度音乐特殊贡献奖”、联合国友好协会“2012 年文化大 使”“中德文化使者”“北京旅游形象大使”等称号。

作为帕瓦罗蒂亚洲唯一的弟子,常年活跃于世界歌剧舞台,他于2003 年 10 月在美国波特兰歌剧院主演了歌剧《图兰多》;2004 年 7 月与世界著名歌 唱家玛利亚· 古丽基娜(Maria Guleghina)和萨姆尔·拉梅依(Samuel Ramey)合作在英国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成功主演了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2004 年 9 月在美国密 西根歌剧院再次主演歌剧《托斯卡》;2005 年在美国主演《阿依达》; 皇家歌剧院还邀请他在 2004-2005 年演出季登台演出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和《波西米亚人》。 戴玉强还先后兼任北京大学、中国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延边 大学、扬州大 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戴玉强的声域宽广柔润,中低声区 流畅舒展,高声区刚劲奔放而畅达华美,加之气 息从容,强弱自如,分句完美,1 他 在演唱中把真挚情感和准确的权释汇集在流动的音乐线条当中,舒展大方, 有如大江奔流,给听众一种酣畅淋漓的感受,广受声乐爱好者欢迎。

曾担任柏林歌剧院首席男高音;现为香港歌剧院艺术总监;连 任 10 年澳门音乐节艺术总监;曾获“意大利团结之星骑士勋章”、“法国艺术骑士勋 章”,并荣获第十二届世界杰出华人奖;曼哈顿音乐院的音乐硕士,夏威夷大学音乐 学士。莫华伦拥有一副独具特色的戏剧性抒情男高音歌喉,他能唱的歌剧角色超过五 十位,先后在柏林德意志歌剧院、巴黎歌剧院、尼斯歌剧院、里昂歌剧院、悉尼歌剧 院、阿根廷科隆剧院、荷兰国家歌剧院、莱比锡歌剧院、皇家丹麦歌剧院、博洛尼亚 市立歌剧院、里斯本圣卡罗剧 院、西雅图歌剧院、俄罗斯大剧院、波兰华沙国家大剧 院、意大利卡利亚里大剧院、西班牙毕尔巴欧歌剧院、马罗卡的帕玛歌剧院、法国南 西歌剧院、挪威伯根歌剧 院、拉脱维亚国家歌剧院、夏威夷歌剧院、纽约卡奈基音乐 厅、伦敦皇家艾伯特音乐厅、柏林爱乐厅及东京三得利音乐厅、韩国首尔艺术中心、 佛罗里达、布拉格、苏黎士等地的歌剧院中参加歌剧及音乐会演出。

属于抒情兼戏剧性男高音。2003 年魏松两度赴美国举行独唱音乐 会,并饰演歌剧《弄臣》中的男主角,被当地媒体评价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男高 音”;2004 年他在上海大剧院成功扮演了奥赛罗这一最具挑战性的男高音角色,被赞 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奥赛罗之一。他于 1977 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 周小燕、王维德、李维渤、杜玛等教授。他是中国优秀的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 员,现任上海歌剧院院长,上海青年文联副主席,巴黎国际声乐比赛评委、CCTV 电视 大赛评委等职。他的中声区音色浑厚圆润,高声区明亮有金属般的穿透力,气质典 雅,声情并茂,被许多国内外专家评论为“典型的意大利美声唱法。”美国声乐大师 米尔恩斯更惊叹其为“世界级的演唱水平”。

本次演出是由澳大利亚中国统一促进会主办。本地悉尼歌剧院交响乐团的指挥 Brian Castles-Onion 担纲指挥悉尼爱乐嘉年华交响乐团;特邀演出嘉宾还有悉尼大学音乐博 士享有东方笛王的柴长宁大师、旅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王冰冰、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杨学进。本地黄河合唱团、爱西亚艺术团、西区合唱团等团体协助演出。演出得到了悉尼各大报纸媒体的支持。今日悉尼将作为网上独家媒体为晚会独家报道。

是次唱响悉尼音乐演唱会的主题是中西文化的交流汇萃和慈善。该晚会将是澳洲第一个由华人主办的以慈善为主题的最高水平音乐会。欢迎社会各界向晚会捐款。捐款时请注明姓名及联系方式。每笔捐款都将进入专用账号,并向社会公布。组委会将在音乐会演出前将全部社会捐款如数向澳洲相关的慈善机构捐赠。目前悉尼已经有社团与组委会达成捐赠意向。本次演出门票采用邀请制(非卖票制)。澳大利亚的音乐爱好者都在邀请之列。欢迎社会各界咨询有关票务问题。

联系单位 澳视传媒

电话:02 92676811 / 0424285666

地址:802 / 370 Pitt Street, Sydney 2000.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疲惫、易怒、心情不好,都是夜晚睡眠不足的表现。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英国拉夫堡大学一项研究给女性提供了向丈夫们解释她们疲惫时更容易生气的绝佳理由:女性比男性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

英国拉夫堡大学博士吉姆 霍恩(Jim Horne)通过研究发现,女性需要的睡眠时间比男性至少多出20分钟。为什么呢?答案非常简单,女性更需要一脑多用,换而言之,女性大脑需要更多的恢复时间,以保持良好状态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霍恩博士解释说,女性的大脑构造与男性有所不同,女性趋向于多任务化。她们更加灵活,同时可以处理多项任务。

这不是第一个关于两性需要不同睡眠时间的研究。2013年,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得出了同样结论。不同的是,他们强调了睡眠不足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人员表示,女性所需用来恢复体力的睡眠被剥夺后,更容易受到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困扰。

但是报道指出,午睡可以弥补睡眠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打盹儿能减轻因睡眠不足而带来的消极作用,让人更加心情愉悦、更加放松,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由澳大利亚国际乒乓球总协会主办, ANC集团承办的《2016 ANC 杯首届中澳兵乓球友谊赛》在新南威尔士议会召 开了开幕典礼,澳大利亚乒乓球协会CEO Peter Marriott、澳大利亚国家队总 教练Jens Lang、澳大利亚体育部长代表John Sidoti MP以及悉尼市长代表Angela Vithoulkas 等出席了仪式。

友谊赛决赛将于2016年5月28日在悉尼奥林匹克公园Sports Centre盛大举行。 赛事主办方澳大利亚国际乒乓球协会主席Andy Yin表示:“活动旨在南半球推 广兵乓球运动,发扬中华体育文化,增强中华民族这一国球运动项目在西方社会的美誉度。”

作为中澳体育文化有效交流的桥梁,此次赛事也获得了澳大利亚政府和中国乒 乓球协会与上海体育局的大力支持。澳大利亚总理Hon. Malcolm Turnbull MP, 澳大利亚外交部部长Hon. Julie Bishop MP,澳大利亚体育部部长Hon. Sussan Ley MP 等政坛领袖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或亲临现场助阵, 前总理 Hon. Tony Abbott MP更成为澳大利亚政坛第一个确认出席的座上宾。 中国方面,据了解,享誉世界的中国奥运冠军王励勤将率领上海市乒乓球队队 员与澳大利亚国家队进行角逐,为乒乓球爱好者奉献一场精彩的比赛。

关于赛制,Andy介绍,将分为单打和双打,男女不限,采用三局两胜11分制, 每轮优胜者将由主委会颁发奖杯和荣誉证书。两国顶级球员代表王励勤和William Henzell 的再次邂逅将是本次大赛的一大看点,在2008年的奥运会中, 两位名将的激烈对决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业内誉为兵乓球界的“经典 之战”。而8年后的再次同台竞技,将再现2008奥运的精彩。本次比赛除了两国 之间球员的竞技,主办方还将邀请世界著名的花式乒乓球名将施展“绝技”,向 在场观众展示小小乒乓球的魔力,奉上别开生面的表演。

友谊赛门票现已在各大平台正式开售,市场反应热烈。除了友谊赛以外,主办 方还将通过举办赛事关联的公益活动、王励勤粉丝会和兵乓球交流酒会等项目 提高此运动在澳大利亚当地市场的影响力。2016年同时也是奥运年,在四年一 届的奥运盛事到来之前,这场中澳两国最高级别选手参与的友谊赛,也将成为 两国运动员备战2016年奥运会的实战演练。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周五, 29 4月 2016 16:04

每天睡几小时最科学

众多研究都表明,睡眠时间与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息息相关,并不是想睡多久就睡多久的。那么,如果想要保持健康,睡眠时间保持在多少为好呢?

据调查,睡眠时间的长度与健康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比每天睡7-9小时的人患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的比例更高。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甚至比睡10小时以上的人发病率更高。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最健康的睡眠时间长度在7-9个小时。睡得太久很容易导致难以入眠,进而影响睡眠 质量。优质的睡眠质量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说到人体健康,人们不会认为单吃某一种食物或者做某一种运动就能真正获得健康,必须要每一种元素都平衡起来,相互作用才能带来健康,睡眠也是一样的。良好的睡眠必须平衡睡眠时间与睡眠质量。

不少人平时猛加班,常常出现睡眠不足,等到周末又使劲睡懒觉,以期待将平时的觉“补回来”,但这样的模式并非真正健康的模式,反而对身体有所损伤。应当每天坚持7-9个小时的睡眠时长,早上醒来以后马上起床,不要懒洋洋躺在床上赖床,对健康对美容都更有好处。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2016年4月22日晚,中国驻悉尼总领事李华新和夫人张秀娟举行离任招待会。新州州督赫尔利,新州州长代表、新州多元文化部议会秘书杰夫李,新州反对党领袖代表、上议员王国忠,新州创新与优化监管部长维克多,悉尼市长代表、悉尼市议员郭耀文,澳外交部驻新州办公室主任皮戈特等多位澳联邦、新州、市郡政要,以及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黄向墨、澳大利亚中国总商会会长胡善君等华侨华人、中资机构、留学生代表等近500人出席招待会。

李总领事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在悉尼三年间留下的美好回忆和收获的珍贵友情。他说,“与友相伴,路不觉远”。三年来,他同各位朋友共同经历并见证了中澳关系发展的里程碑,以及新州同中国政治、经贸、人文合作的累累硕果。上周,特恩布尔总理访华,与中国领导人就推进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成新的共识,也有力促进了两国经贸合作。中方衷心希望双方能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确保中澳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他相信,中澳以及中国与新州关系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李总领事在致辞中高度评价新州华侨华人为澳大利亚及中澳关系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他指出,近二百年来,来自中国各地的华侨华人在澳大利亚的土地上历尽艰苦、辛勤耕耘,成为这里多元社会的一部分,与其他族裔和睦相处,共同为澳大利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州广大华侨华人心系祖籍国的进步,为中国的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在中澳之间架起友谊与合作的桥梁,让他深受感动并衷心感谢他们对他本人及总领馆工作的支持。

杰夫李在致辞中回顾了近三年来习近平主席成功访澳、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签署并生效实施等许多澳中关系发展的历史性时刻,高度赞赏李总领事为促进澳中关系发展以及新州与中国各省市在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所作努力,并表示新州政府今后将继续加强同中国总领馆的合作,不断推进澳中关系及新州对华合作。

王国忠议员在致辞中回顾了同李总领事一起合作的情景,对李总领事离任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并祝福李总领事在新的岗位再创辉煌。

黄向墨会长称赞李总领事是一位敬业爱岗、勤奋工作的外交官,高度评价他任内在促进中澳友谊,特别是新州与中国的关系,加强新州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联系,维护在澳华侨与留学生权益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胡善君会长感谢李总领事对澳大利亚中国总商会的关心和支持,以及为加强新州与中国经贸合作所做积极贡献,表示李总领事平易近人、忘我工作,其外交才能赢得了在澳总商会成员企业的广泛赞誉。

李总领事近日还先后出席了新州议会亚太友好小组、新州华侨华人社团等为他举行的欢送会。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