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51.8%-51.9%的有效选票,奥朗德赢得法国总统大选萨科齐先生,再见
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6日上午8时(北京时间14时)在法国本土全面展开。法国多家民调机构当晚20时公布的出口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第二轮总统选举投票中获得51.8%至51.9%的有效选票,战胜现任总统萨科齐。
一场最没有悬念的总统大选将一位没有任何行政经验的政治家——左翼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奥朗德送进了爱丽舍宫。这是法国政治生活的一次大地震,也是左翼自1981年密特朗当选以来,在接连三次总统大选失利后的一次“翻盘”。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左翼自2007年以来赢得了法国几乎所有选举的胜利。目前左翼控制着法国总统府、参议院、法国本土22个大区中的21个地方政权……而6月份将举行的立法选举将很有可能使社会党最终“攻占”国民议会。这样,2012年的法国将是第五共和国建立以来最为“粉色”的,左翼基本上控制了法国的全部国家和地方政权,包括立法权。
数日后进行权力交接
理论上说,法国宪法委员会将在5月8日至10日正式宣布奥朗德当选。其后败选的萨科齐将最晚到15日与奥朗德进行权力交接。交接中最为重要的,是在爱丽舍宫“朱庇特”地下核战略武器指挥中心进行的核电钮密码交接。法国总统同时也是武装部队总司令,而且是惟一一个有权力发动核战争的法国人。
“朱庇特”核指挥中心建于1969年,是法国核力量的核心部位,总统能够在这里,通过一个只有他本人才知道的核密码来发动核攻击。在其出访时,则有一个“移动核武器密码箱”直接接连这一中心。总统职权移交中最为核心的一环,就是两位总统进入“朱庇特”中心,单独进行核密码交接。从1987年开始,在进行核密码交接的同时,需要更新总统身份认证系统。离任总统将密码交付给新总统后,新总统将单独对密码进行修改、保存,以确保只有他本人知道。至此,核武器交接就算结束。
新总统在政权交接后应做的第一件事,是任命新政府。这将是一届“临时政府”,其主要功能是主持6月10日举行的立法选举。只有在新的立法选举选出新的多数派政党之后,总统才能真正任命一位多数派总理来辅助他执政。
应该指出的是,萨科齐仅仅一个任期就被选下台,这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是第二次。上一次是1981年中右派的德斯坦在首任总统任期结束后,被社会党的密特朗击败。但当时密特朗因为成功地将社会党和法共组成左翼联盟,因而力量空前壮大;而右翼的希拉克则寄望于德斯坦的失败能够为他打开1988年大选的大门,因而没有全力支持他。左右夹击下,德斯坦仅以48.24%对51.76%的劣势功败垂成。而这一次萨科齐以约4个百分点败于奥朗德,这证明,法国选民相对普遍地摒弃萨科齐。
萨科齐5年是非评说
应该承认,萨科齐自2007年上台后,尽管在执政和个人风格方面失误连连,但还是在法国越来越难以适应全球化激烈竞争的现行经济体制方面,做了相当多的改革。据统计,改革项目多达931项,其中包括退休、失业以及设立税收上限等多项旨在提高法国经济竞争力的改革;也包括限制移民、限制伊斯兰教(如禁止在公共场合戴合罩头巾)等多个敏感领域的改革。从对法国社会的研究来看,这些改革有的产生了正面效应,但更多的却是引发严重争议,甚至分裂舆论。而从法国近5年的经济状况来看,这些改革的效应极其有限。在萨科齐治下,法国经济增长过低、外贸逆差过大、公共债务过重等经济上的严重问题基本没有得到改善,法国民众的购买力也一直呈下降趋势。
历史学家们也承认,萨科齐成功地做了一些有益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他主持修改了宪法,使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任,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不过这一改革的正面效应,却被萨科齐推出的其他被广泛批评为“反民主”的政策所大大冲淡。法国媒体批评最多的,就是萨科齐亲自任命法国电视台主席一事。这被视为法国民主的一个严重倒退。
最根本的是,萨科齐改革的“政绩”大多被其引起更大争议的对内对外政策和其个人执政风格冲刷得一干二净。对萨科齐个人的反感往往集中在其种种生活细节之中:上台伊始就在富豪常去的“富盖饭店”搞庆祝,上台不久就将总统的工资提升140%,上台数月就宣布离婚、再婚……诸如此类的个人生活琐事。法国社会之所以在2012年大选前夕弥漫着一股“反萨科齐情绪”,更重要的当然是其对内对外政策。如果说萨科齐对内实施的右翼财政政策(例如给富人减税)、以及某种带有“准种族主义”色彩的少数族裔政策在部分左翼选民中间引起反感的话,他在对外政策中全面背离戴高乐主义,则是招致法国政界、知识界和外交界等部分传统右翼人士非议的主要原因。戴高乐主义的原则是独立外交,萨科齐上台后则高调重返北约军事指挥系统、在中东执行全面亲以政策等,几乎向美国一边倒。这些政策上的失误,进一步导致了萨科齐在法国失去大部分选民的支持。
奥朗德“赶鸭子上架”学外交
新总统奥朗德上台伊始,一系列的国际活动便接踵而至:最为紧迫的是5月18日在美国戴维营举办的G8峰会、20日在芝加哥举办的北约峰会、6月18日在墨西哥举办的G20峰会——这将是奥朗德首次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会晤,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欧盟峰会……作为一名外国观察家,2012年法国大选最令记者吃惊的,显然是国际议题几乎在选举中完全不存在。在整个竞选过程中,法国似乎是一个地球上的孤岛。甚至在5月2日两位候选人的电视辩论中,国际议题也甚少涉及。其中“中国”仅被提及两次,而“美国”:一次!只是在谈及阿富汗撤军时提及三次“奥巴马”。奥朗德已经没有时间来“学习”担任总统。他对国际事务的有限了解是否会成为其执政、特别是早期执政的阻碍,这是此间观察家们普遍提出的一个问题。
最后的一个问号,则是未来法国“第一夫人”问题。奥朗德在与另一位著名女政治家罗亚尔同居近30年、养育了4个子女后,于2007年总统大选期间正式分手。目前奥朗德同居女友是电视记者瓦莱丽·特里埃维勒。说不定他的首次国事访问,也许会到中国来。届时将在礼宾上还将创下一个“国际难题”:因为在国际外交礼仪上,并不存在“第一同居夫人”的头衔。难道奥朗德将步萨科齐的后尘,成为在爱丽舍宫结婚的第二位法国总统?
本报首席记者 郑若麟
(本报巴黎5月6日专电)
中新网巴黎5月6日电 (记者 龙剑武)在5月6日晚结束的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代表社会党参选的弗朗索瓦·奥朗德获得胜利,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七位总统,法国也在17年之后迎来首位左翼总统。
根据初步统计的预估结果,奥朗德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 51.8%到52%的选票,而代表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参选的现任总统萨科齐获得 48.2%到48%的选票。以“改变,就是现在”为口号的奥朗德成功赢得求变的民心,并继密特朗之后成为第二位左翼总统。
萨科齐在5年任内因政绩不佳引发民众不满,选前一直处于民调落后的劣势。志在连任的萨科齐虽然高举“强大法国”的旗帜,并试图打造“危机总统”形象,但最终未能实现逆转。
法国新一任总统接下来仍面临着经济低迷、财政失衡、失业率高等诸多内政问题,以及欧债危机持续、信用评级遭降的外部环境。对于缺乏执政经验的奥朗德而言,其治国之路并非坦途。
中新网巴黎5月6日电 (记者 龙剑武)在5月6日晚结束的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代表社会党参选的弗朗索瓦·奥朗德获得胜利,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七位总统,法国也在17年之后迎来首位左翼总统。
根据初步统计的预估结果,奥朗德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 51.8%到52%的选票,而代表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参选的现任总统萨科齐获得 48.2%到48%的选票。以“改变,就是现在”为口号的奥朗德成功赢得求变的民心,并继密特朗之后成为第二位左翼总统。
萨科齐在5年任内因政绩不佳引发民众不满,选前一直处于民调落后的劣势。志在连任的萨科齐虽然高举“强大法国”的旗帜,并试图打造“危机总统”形象,但最终未能实现逆转。
法国新一任总统接下来仍面临着经济低迷、财政失衡、失业率高等诸多内政问题,以及欧债危机持续、信用评级遭降的外部环境。对于缺乏执政经验的奥朗德而言,其治国之路并非坦途。
中新网5月7日电 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初步结果显示,社会党领导人弗朗索瓦-奥朗德以51.9%的支持率赢得选举。在法国54年的史册上,领衔左翼的社会党除密特朗一人曾14年间连任两届总统外,大部分时间处于在野地位。如今,弗朗索瓦•奥朗德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让其成为法国历史上继密特朗之后的第二位左翼总统,终结了右翼戴派政党独揽大权17年的政治格局,法国政坛已经改朝换代。
在国际政坛鲜为人知 在法国国内家喻户晓
虽然性格温和的奥朗德在国际政坛上并不知名,但在法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政治人物。他出道较早,并长期担任法国最大反对党社会党第一书记,是左翼政坛元老级人物。
奥朗德现年57岁,他1954年出生于法国西北部城市鲁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名医生,母亲是工人。和法国其他政治人物一样,他曾在法国多家精英学校学习:法国高等商学院、巴黎政治学院以及国立行政学院,专攻经济和法律。毕业后,奥朗德曾进入国家审计院任职,也曾在巴黎政治学院任教,但他更热衷于政治生活。
奥朗德25岁担任后来成为法国总统的密特朗的经济问题顾问,任期长达11年;26岁在法国南部科莱兹参加立法选举,对阵后来成为法国总统的右派领袖雅克•希拉克,虽然败选但给当地选民留下了深刻印象;27岁进入密特朗总统府经济班子,34岁卷土重来在科莱兹省当选国民议会议员,并于2001年当选科莱兹省首府图勒市的市长。他注重团结社会党各派力量,在2004年连续取得大区议会选举,省议会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三项胜利。1997年到2008年期间一直担任社会党第一书记,2008年当选科莱兹省的省议会主席。奥朗德处事冷静、行事低调、口才出众、善于谋求共识,被视为左翼温和派代表人物,人送绰号“安静的男人”。
但与密特朗出任总统前领衔过十多个内阁职务不同,奥朗德除担任党内职务外,在中央政府任职方面几乎是白纸一张。
将退休年龄提前 主张对富人征收严苛税收
尽管不是那种能够唤起人民多大热情的政治家,但奥朗德的人民主义政策得分不少。他希望将退休年龄从现在的62岁改到60岁,将富人的最高边际税率上调到75%,禁止重要的国家银行从事投机性交易;主张对富翁征收严苛税收,承诺2017年前消除财政赤字,主张优先考虑教育、就业项目等国家开支项目;反对在法国推行希腊式紧缩方案,认为缺乏刺激经济方案的单纯紧缩会弄巧成拙,弱化国家经济活力,减少国家税收且无助于减赤目标。
奥朗德一直试图打造一条“中左路线”。除经济政策以外,奥朗德的“中左”表现为:打算合法化同性恋婚姻,赞同同性伴侣收养“子女”,并认同安乐死。
在外交方面,奥朗德表示在国际问题上要特别调整有关阿富汗的政策,计划更早撤军,并要对北约保证更多的独立性。而在欧洲政策上则要重新定位欧洲,改变已有的欧盟条约。
多年坚持骑车上下班 自诩“普通先生”
奥朗德自诩是“天然普通人”或“普通先生”,以衬托过着明星般“奢华、自恋”生活、有着“亮闪闪总统”绰号的萨科齐。
就在5月2日电视辩论举行之前,萨科齐提议打破常规进行三次电视辩论的要求。对此,奥朗德表示,萨科齐在其5年任期内已经更改了法兰西共和国的很多规矩,而他认为应该“尊重传统”。
媒体分析,这也是法国民众在经过萨科齐这样一位“非典型总统”之后,愿意接受奥朗德这样一个“正常”总统的原因。奥朗德先前说,若当选总统将立即告知年迈的父亲,这一点也使他给人亲近的印象。
奥朗德多年来坚持骑车上下班,他小时候便告诉家人和朋友,长大后的志向是成为总统。 奥朗德如今的形象也有竞选团队为他刻意打造的成分。过去大半年,他换掉自己原先那副玻璃瓶底般厚重的眼镜,换上时尚的无框版;他对自己施行严苛瘦身方案,告别巧克力蛋糕等原先“最爱”。社会党宣扬奥朗德不但“骑小轮摩托车上班” 清新、朴素,且稳重、踏实,以求比下萨科齐。
这种刻意的打造无疑起到很好的效用。4月22日,在巴黎市区的一个投票点,一选民对记者说:“萨科齐是不是一个‘改革总统’,历史会对此作出评价。对于我来说,法国现在需要一个‘正常的’总统。”可见,“正常”正是法国媒体对奥朗德的定性。
从未结过婚 称不会为礼节而结婚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奥朗德与前任女友罗雅尔生活在一起,两人共同生育了4个孩子,却直到2007年宣布分手时仍然没有结婚。
实际上,奥朗德在担任社会党第一书记后期的2007年本应该成为总统候选人,但当时他把机会让给了与自己共同生活25年的伴侣塞格琳•罗雅尔。于是,奥朗德2007年退出党内初选,全力支持罗雅尔参选,但最终的结果是罗雅尔败给萨科齐。后来,奥朗德和罗雅尔的裂痕也在社会党败选后公开。他在2006年开始与电视台女记者瓦莱丽•特里维勒共同生活,这对曾经让人羡慕的政治伴侣最终走到尽头。
奥朗德的现任女友特里维勒是一名记者,与奥朗德一起生活已有数年。但奥朗德的幕僚称,他俩觉得没必要结婚。对此,奥朗德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你结婚不是为了礼节,结婚是个人选择”,他表示不会做任何违背自己原则的事。(完)
中新网5月7日电 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初步结果显示,社会党领导人弗朗索瓦-奥朗德以51.9%的支持率赢得选举。在法国54年的史册上,领衔左翼的社会党除密特朗一人曾14年间连任两届总统外,大部分时间处于在野地位。如今,弗朗索瓦•奥朗德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让其成为法国历史上继密特朗之后的第二位左翼总统,终结了右翼戴派政党独揽大权17年的政治格局,法国政坛已经改朝换代。
在国际政坛鲜为人知 在法国国内家喻户晓
虽然性格温和的奥朗德在国际政坛上并不知名,但在法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政治人物。他出道较早,并长期担任法国最大反对党社会党第一书记,是左翼政坛元老级人物。
奥朗德现年57岁,他1954年出生于法国西北部城市鲁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名医生,母亲是工人。和法国其他政治人物一样,他曾在法国多家精英学校学习:法国高等商学院、巴黎政治学院以及国立行政学院,专攻经济和法律。毕业后,奥朗德曾进入国家审计院任职,也曾在巴黎政治学院任教,但他更热衷于政治生活。
奥朗德25岁担任后来成为法国总统的密特朗的经济问题顾问,任期长达11年;26岁在法国南部科莱兹参加立法选举,对阵后来成为法国总统的右派领袖雅克•希拉克,虽然败选但给当地选民留下了深刻印象;27岁进入密特朗总统府经济班子,34岁卷土重来在科莱兹省当选国民议会议员,并于2001年当选科莱兹省首府图勒市的市长。他注重团结社会党各派力量,在2004年连续取得大区议会选举,省议会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三项胜利。1997年到2008年期间一直担任社会党第一书记,2008年当选科莱兹省的省议会主席。奥朗德处事冷静、行事低调、口才出众、善于谋求共识,被视为左翼温和派代表人物,人送绰号“安静的男人”。
但与密特朗出任总统前领衔过十多个内阁职务不同,奥朗德除担任党内职务外,在中央政府任职方面几乎是白纸一张。
将退休年龄提前 主张对富人征收严苛税收
尽管不是那种能够唤起人民多大热情的政治家,但奥朗德的人民主义政策得分不少。他希望将退休年龄从现在的62岁改到60岁,将富人的最高边际税率上调到75%,禁止重要的国家银行从事投机性交易;主张对富翁征收严苛税收,承诺2017年前消除财政赤字,主张优先考虑教育、就业项目等国家开支项目;反对在法国推行希腊式紧缩方案,认为缺乏刺激经济方案的单纯紧缩会弄巧成拙,弱化国家经济活力,减少国家税收且无助于减赤目标。
奥朗德一直试图打造一条“中左路线”。除经济政策以外,奥朗德的“中左”表现为:打算合法化同性恋婚姻,赞同同性伴侣收养“子女”,并认同安乐死。
在外交方面,奥朗德表示在国际问题上要特别调整有关阿富汗的政策,计划更早撤军,并要对北约保证更多的独立性。而在欧洲政策上则要重新定位欧洲,改变已有的欧盟条约。
多年坚持骑车上下班 自诩“普通先生”
奥朗德自诩是“天然普通人”或“普通先生”,以衬托过着明星般“奢华、自恋”生活、有着“亮闪闪总统”绰号的萨科齐。
就在5月2日电视辩论举行之前,萨科齐提议打破常规进行三次电视辩论的要求。对此,奥朗德表示,萨科齐在其5年任期内已经更改了法兰西共和国的很多规矩,而他认为应该“尊重传统”。
媒体分析,这也是法国民众在经过萨科齐这样一位“非典型总统”之后,愿意接受奥朗德这样一个“正常”总统的原因。奥朗德先前说,若当选总统将立即告知年迈的父亲,这一点也使他给人亲近的印象。
奥朗德多年来坚持骑车上下班,他小时候便告诉家人和朋友,长大后的志向是成为总统。 奥朗德如今的形象也有竞选团队为他刻意打造的成分。过去大半年,他换掉自己原先那副玻璃瓶底般厚重的眼镜,换上时尚的无框版;他对自己施行严苛瘦身方案,告别巧克力蛋糕等原先“最爱”。社会党宣扬奥朗德不但“骑小轮摩托车上班” 清新、朴素,且稳重、踏实,以求比下萨科齐。
这种刻意的打造无疑起到很好的效用。4月22日,在巴黎市区的一个投票点,一选民对记者说:“萨科齐是不是一个‘改革总统’,历史会对此作出评价。对于我来说,法国现在需要一个‘正常的’总统。”可见,“正常”正是法国媒体对奥朗德的定性。
从未结过婚 称不会为礼节而结婚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奥朗德与前任女友罗雅尔生活在一起,两人共同生育了4个孩子,却直到2007年宣布分手时仍然没有结婚。
实际上,奥朗德在担任社会党第一书记后期的2007年本应该成为总统候选人,但当时他把机会让给了与自己共同生活25年的伴侣塞格琳•罗雅尔。于是,奥朗德2007年退出党内初选,全力支持罗雅尔参选,但最终的结果是罗雅尔败给萨科齐。后来,奥朗德和罗雅尔的裂痕也在社会党败选后公开。他在2006年开始与电视台女记者瓦莱丽•特里维勒共同生活,这对曾经让人羡慕的政治伴侣最终走到尽头。
奥朗德的现任女友特里维勒是一名记者,与奥朗德一起生活已有数年。但奥朗德的幕僚称,他俩觉得没必要结婚。对此,奥朗德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你结婚不是为了礼节,结婚是个人选择”,他表示不会做任何违背自己原则的事。(完)
中新网(微博)5月3日电 综合报道,在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前夕,法国现任总统萨科齐和社会党的候选人奥朗德于北京时间3日凌晨3时至5时30分举行公开电视辩论。有分析称,这是萨科齐的最后一次机会,而辩论结束后,他的支持率仍低于奥朗德。
本次辩论由法国电视一台和二台联合举办,辩论过程持续两个半小时。两位主持人分别就经济、就业、社会、核能、欧盟经济危机、移民政策以及外交等议题向奥朗德和萨科齐发问,有三分之一、约2000万的法国民众实时跟踪辩论过程。
萨科齐的民意支持度目前仍落后于奥朗德。媒体称,这是萨科齐在选举中夺回主动的最后一次机会。在上个月萨科齐在第一轮选举中落后于奥朗德。不过有专家表示,在历次的大小选举中,电视辩论从未能够真正影响最后的结果。
在辩论中,奥朗德抨击了萨科齐在任时的失误,指其要为失业率走高、经济形势变糟负责。而萨科齐数次将奥朗德称之为“骗子”和“自大狂”,并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不过两人均未在辩论中确立统治性优势。
最新民调显示,奥朗德仍然以8个百分点领先于萨科齐。媒体分析认为,作为在民调中领先的一方,尽管奥朗德并未在辩论中树立绝对优势,但他只需保证自己不犯错,便可在第二轮投票中轻松获胜。
中广网北京5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现在是法国巴黎时间凌晨1点,就在一个半小时前,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前,唯一的一场电视辩论刚刚结束,萨科齐与奥朗德之间,展开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舌战。
活力四射的萨科齐对上温文尔雅的奥朗德,两位个性迥异的法国人所表演的这场巅峰对决,也赚足了全世界人的眼球。
刚刚过去的电视辩论持续了近3个小时,左右两派进行了非常精彩激烈的面对面交锋,萨科奇与奥朗德的表现旗鼓相当,并没有想象中明显的差距,萨科齐对自己要辩论的话题了如指掌,表现也显得更加有经验,但在辩论中有好几次情绪激动,言词也有过激;而奥朗德则是非常意外的改变了人们印象中习惯于避免产生冲突的老好先生的印象,在很多话题中都表现的非常具有攻击力,但他基本都保持了彬彬有礼,而且他的手语重复法的句式显得非常精彩非常有说服力,从这一点来看奥朗德似乎也是第一次让观众看到了一点总统的样子,总体而言,面对执政方面更有经验的萨科齐,奥朗德还是发挥得非常不错的。
这场辩论主要从经济问题、社会发展、执政方式和国际问题这四个主题展开,其中经济问题成为这次辩论的绝对主题,这个部分的辩论占据了一个半小时,但是真正触及到提高就业、增加购买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等话题时却没能真正的展开辩论,两个人基本上都保持了各自的提议和立场,而且在很多问题上都纠结于具体的数字和细节,当然在经济问题上奥朗德是略占优势,因为在很多不满萨科齐的选民看来,他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抨击萨科齐执政5年以来法国糟糕的经济状况。
我们也知道在支持率方面奥朗德之前一直是领先于萨科齐,所以这一次电视辩论一直被认为是萨科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萨科齐还有没有翻盘的机会呢?
据记者了解的消息及现在的形势来看,萨科齐翻盘的可能性并不大。一方面目前民调的结果,萨科齐落后奥朗德近8到10个百分点,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今天辩论中萨科齐一直处在挑战者的地位;另一方面,虽然萨科齐作为现任的总统一直被认为是辩论中更有经验的一方,但毕竟他5年的执政结果是他的硬伤,所以说很多辩论议题上他都只能采取回避,或者把法国与其他情况更糟糕的欧洲国家相比;再者,像这样一场重要的辩论议题的跨度如此之大时间也是相当的有限,所以说很多议题完全没有办法展开,而这对萨科齐也是相当不利的,所以萨科齐曾经希望有两场或三场电视辩论,但是却遭到奥朗德的拒绝。
法国一家新闻网站28日曝光一份书面材料,显示总统尼古拉·萨科齐2007年竞选总统时,利比亚前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家族同意资助。
“媒体部分”(Mediapart)公开的这份阿拉伯语文件由时任利比亚对外情报局局长穆萨·库萨签署,显示卡扎菲政权“原则上同意支持”萨科齐竞选,提供“相当于5000万欧元”的助选金。
这家调查类新闻网站说,时任利比亚情报部门主管阿卜杜拉·塞努西、“非洲投资基金”主管巴希尔·萨利赫、萨科齐助手布里斯·奥尔特弗和军火商齐亚德·塔基丁2006年10月会面后,库萨签署这一文件。
报道没有说明萨科齐是否收到那笔钱。
塔基丁的律师萨米亚·马克图夫否认塔基丁参与会面,但称“以(文件)提及的日期和姓名推测,这份文件可信”。奥尔特弗坚称没有见过塞努西、萨利赫和库萨。
萨科齐竞选团队当天回应,报道内容“可笑”,是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阵营的“拙劣手段”,试图“分散注意力”。竞选团队女发言人娜塔莉·科希丘什科—莫里泽告诉法新社记者,萨科齐2007年在总统选举中获胜后,法国宪法委员会检查过他的竞选资金来源,没有异议。
奥朗德的发言人贝尔纳·卡泽纳夫呼吁萨科齐“自己向法国人解释”。
“媒体部分”由多名法国资深记者创立,2010年因披露欧莱雅集团女继承人利利亚纳·贝当古派人给萨科齐竞选团队送去成捆现金而知名。这家网站今年3月公开塔基丁前私人医生的一份电报内容,指认卡扎菲向萨科齐提供助选金,萨科齐当时以“荒唐”一词否认。
20日,法国,无论对现总统萨科齐,社会党人奥朗德,还是极右翼的女政治家勒庞而言,这一天都是“性命攸关”的一天——至少,在大选投票日前是如此。
两大候选人最后一搏
当天,是法国总统大选候选人竞选的最后一天,每一位想当总统的政治人物,无论是现总统、还是党领袖,都必须忘记身份、使出浑身解数,利用最后的时间向选民推销自己,以谋得他们手中的一张小小选票。
法国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将于22日举行,按照规定,已经持续数周的总统候选人竞选活动必须于20日结束,以留给选民一天“安静思考”的时间,决定他们愿意将未来五年的法国交给哪位候选人。
19日至20日,在10名候选人中民意支持率领先的现任总统萨科齐和在野党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奥朗德均举行了投票日前的最后一场竞选集会。奥朗德将集会地点选在以红酒闻名于世的波尔多,萨科齐则准备将最后一搏放到尼斯。
“最激烈的一次大选”
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作为现任总统的萨科齐并没有因为他的现职优势而得到更多选民认可,他的支持率落后于奥朗德,尽管只是微弱的差距。民调显示,奥朗德有望在首轮投票中以微弱优势领先,与萨科齐进入第二轮投票。而在第二轮投票中,奥朗德很有可能将萨科齐拉下马。
民意调查还显示,尽管离大选投票只有两天的时间,但仍有多达四分之一的选民还没有决定将自己手中的选票投给谁。这部分“摇摆选民”,也就让这场总统大选变得变幻莫测。由于主要候选人的势均力敌,这场大选也被称为法国数十年来“最激烈的一次大选”。
“这将是一场艰难、痛苦,甚至是残酷的战斗。”19日晚,奥朗德在竞选集会上说。
萨科齐感叹形势严峻
同日,萨科齐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状况。他说,自己几乎是一个人在与其外9个候选人进行竞争。萨科齐请求法国人经过慎重考虑后再投票。此前,萨科齐已经公开承诺,如果不能在这次大选中竞选连任,他将退出政坛。(百千)
■ 背景
领头羊支持率不足三成
近期民调结果显示,奥朗德有望在首轮投票中以微弱优势领先,与萨科齐进入第二轮投票,在第二轮投票中优势明显。
法国定于本月22日举行总统选举首轮投票,5月6日举行第二轮投票。
民意调查机构布吕莱—维尔同仁公司本周民调显示,奥朗德和萨科齐首轮得票率分别为29.5%和27.5%,次轮得票率分别为56%和44%。
另一些针对首轮投票的民调表明奥朗德和萨科齐所获支持率可能旗鼓相当,萨科齐或许落后奥朗德1个或2个百分点。
只是,变数依旧。一家民调机构推测,24%的选民还没有作出取舍;而由于各候选人的竞选活动鲜有亮点,26%的登记选民不准备投票。
用奥朗德的话说,“比赛还没有结束,一切没有定论”。新华社专稿
■ 对垒
萨科齐 我是“一个对九个”
呼吁选民勿受民调结果影响,誓言给法国左派“教训”
萨科齐19日指责对手借助民调结果和媒体宣传提前定调,影响选民抉择。他呼吁选民不要受民调结果影响,誓言给左派以“教训”。
这名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当天举行自己的倒数第二场竞选集会,地点选在巴黎一处富人聚居区。面对支持者,他抑扬顿挫地发表演讲,谈及移民、就业和贸易等政策,而重点是攻击对手。
他说,投票结果“将给那些人一个教训,一个他们从来没有受到过的教训”。他没有解释“教训”是指他连任成功、最终得票率超过民调结果、还是其他。
“这次选举是9比1,”萨科齐告诉支持者,意指10名候选人,“法国民众不愿意听到别人告诉他们怎么做。”
为巩固右派选民,萨科齐从竞选之初就表现出更右的倾向。他提出削减移民人数,建议修改《申根协定》,在欧洲实施有保护主义倾向的《购买欧洲商品法》,甚至表示如果这些建议在12个月内没有进展法国将考虑退出欧盟。新华社电/专稿
奥朗德 去投票换下萨科齐
呼吁民众积极投票,担心较低投票率对萨科齐有利
奥朗德19日呼吁民众投票,担心较低的投票率对萨科齐有利。
他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向选民喊话:“今后几个小时内,不少法国人将作出选择。我能感到,一些人仍然对是否投票犹豫。”
“我的策略就那么简单:劝说选民(投票),以第一轮投票(结果)带动第二轮投票。”
选情分析师说,萨科齐和国民阵线候选人玛丽娜·勒庞的支持者更可能保持投票“高出勤率”。
奥朗德说:“我每天都能感到(自己)获得支持,但也有忧虑,似乎感到有些事情会发生,阻止我们胜利。”
和萨科齐针锋相对,奥朗德坚持左派传统理念,强调社会公平和福利,承诺当选后将推进税收改革,减轻中小企业税负,加强对大企业征税,并提议将年收入超过100万欧元(约合130万美元)的富人所得税税率提高至75%。
奥朗德的这些主张赢得不少普通民众的支持。新华社电/专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吴辛欣):法国总统大选已经进入关键的倒计时阶段。当地时间22日,也就是本周日将举行大选的第一轮投票。目前,人气颇高的反对党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最近的民调中都拔得头筹,颇有即将入主爱丽舍宫的势头。情况究竟怎样,我们马上来连线本台驻法国记者吴辛欣。
主持人:辛欣你好,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最新的民调结果和主要候选人的选前备战情况。
记者:还有两天就将举行法国大选第一轮投票,根据法国两家民调机构IFOP和BVA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十位候选人中,反对党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奥朗德将在第一轮中获得28%的选票,现任总统萨科齐将获得27%的选票。虽然说两位主要候选人在首轮投票中悬殊不大,但是民调机构预测,在5月6日举行的第二轮决定胜局的投票中,奥朗德将会以55%的选票大大超越现任总统萨科齐,最终入主爱丽舍宫。
民调的失利和法国社会上弥漫的反萨情绪令法国现任总统萨科齐的竞选之路举步维艰。19日,萨科齐接受了法国大报《费加罗》报的采访,他希望所有人能够静静的等待第一轮投票结果的出炉,同时他也表示,自己作为候选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状况。那就是,十位候选人中,他几乎是一个人在与另外九个人相对峙。那么相比起萨科齐的举步维艰,人气颇高的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则是抱着一副必胜的态度。在上周日巴黎文森城堡前的广场上举行的集会上,十万民众到场为他助威,而他也声称自己做好了赢得选举、执掌法国的准备。不管如何,包括萨科齐和奥朗德在内的10位候选人都力争在最后的时刻多拉选票,在做最后的努力。
主持人:那么根据你的观察,目前民众对大选的心理如何呢?
记者:虽然说大选还有两天就要进行,走在巴黎的街头巷尾,尽管每个街区都会有若干的候选人宣传画,可是民众则显得相对平静。从目前我掌握的数据来看,目前选民的心理其实十分矛盾,他们心里很明白奥朗德缺乏执政经验,甚至连部长都没有当过,这样一个人究竟能否当好法国总统选民的信心并不是很足。而尽管很多人也承认萨科齐具有丰富的执政经验,可是他们认为从2007年到2012年5年的时间,萨科齐的行事风格让很多人十分厌恶。所以在我和一些选民聊天时他们就表示,虽然两个人他们都不是很满意,但是萨科齐已经让他们失去信心了。
主持人:由此看来,选民们的心里还是很矛盾的,当然,不到最后关头,就很难判断谁是最后的赢家。无论谁最后当选总统,你认为目前法国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哪些?
记者:从萨科齐和奥朗德的竞选纲领来看,萨科齐主打的是“收紧移民政策”的牌,奥朗德则注重“恢复经济”。可见这两点都是未来新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首选来看恢复经济,法国目前面临的危机使得新任总统必须在减少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上下大工夫,并且要对法国的福利制度和社会模式进行探讨和改革。其次再来看法国的社会分裂问题。图卢兹枪击案事件爆发后,法国民众更加意识到自己国家不断恶化的治安问题、移民问题。这些问题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也是新任总统必须要大力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