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ZOE

ZOE

网址:

据澳洲网报道,一款名为“能多益肉夹馍”(Tellabab)的奇葩甜品将于2日在悉尼亮相,制作该甜品的甜品店表示,这款“肉夹馍”是澳大利亚首个将榛子巧克力酱用制作肉夹馍的形式制成的甜品。

据报道,“能多益肉夹馍”用的是皮塔面包甜甜圈,然后在面包里面夹上巧克力刨花、水果和鲜奶油等“佐料”,制作该甜品的Tella Balls甜品店表示,在制作“能多益肉夹馍”时,厨师会在一个烤肉架上放上一根重达13公斤的榛子巧克力酱棒,然后用切烤肉的方式把巧克力酱刮下来,再往面包里加入新鲜的水果和自制奶油,这样一个“能多益肉夹馍”就大功告成。

Tella Balls甜品店的老板表示,“巧克力肉夹馍”在阿联酋国家十分流行,但是他和他的搭档是“第一个把巧克力肉夹馍”引进澳大利亚的人。“我小时候在希腊生活过一段时间,我们经常食用希腊肉卷或者类似的小吃,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想创作出肉夹馍的甜品版本。”

据悉,“能多益肉夹馍”的售价为每个10澳元,而且还提供外带服务。另外,除了“能多益肉夹馍”,Tella Balls甜品店还研发出一款名为“巧克力千层面”的甜品。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李煜然)

据澳洲网1日报道,澳洲已跻身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目的地,而在澳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也在与日俱增。那么,对于那些渴望来澳求学的中国学生而言,究竟哪些澳洲高等学府的人气更高呢?

带着这一问题,市场调研机构Sinorbis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巨龙腾飞:解锁中国新一代数字消费者》(Stoking the Dragon: Unlocking China’s New Generation of Digital Consumers)的白皮书,通过对从中国某搜索引擎搜集而来的搜索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澳洲高校排行榜,其中悉尼大学与墨尔本大学分居冠亚军。

悉尼大学最受中国学生欢迎

《澳洲人报》1日获悉,报告显示,悉尼大学是中国学生搜索最频繁的澳洲高等学府;墨尔本大学紧随其后,排名第二;而排在第三位的是新州大学,其次为莫纳什大学、昆州大学与阿德莱德大学以及悉尼科技大学。

尽管对搜索结果的分析表明,大学排名及声望是中国学生选择高校的关键参考因素,但澳洲国立大学在Sinorbis的榜单中仅排名第九,介于麦考瑞大学与西澳大学之间。

澳洲高校搜索量有进步空间

白皮书还透露,教育已成为澳洲新的重要增长领域,而中国已成为澳洲高校第一大生源国,中国留学生占澳洲高校留学生总数的比例高达36%。

此外,白皮书还指出,2015年,在中国有关海外高校的网络搜索中,澳洲高校的搜索量升幅最快。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中国学生针对澳洲高校的搜索量猛增了33%。

不过,在整体搜索量方面,澳洲高校对于中国学生的吸引力依然落后于美国与英国高校。白皮书称,澳洲高校的搜索量仍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因此澳洲高校可通过网络媒体积极向中国学生进行宣传,从而提升搜索率。

中国学生留学原因差异大

此外,Sinorbis还希望通过分析这些搜索数据找出中国学生渴望远赴海外求学的原因,以及他们在挑选学校方面常会考虑的因素。

白皮书称,在搜索海外高校的中国学生中,63%的人希望通过留学来丰富人生经历,54%的人希望学习先进知识,40%的人则是为未来的就业前景提前打算。

数据还显示,在这些中国学生中,只有逾20%的人有移民的打算,同时也有20%的人是为了逃避中国的高考。此外,近20%的中国学生是为了想找一个更好的环境而进行搜索,但也有13%的人是在父母的要求下进行搜索的。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李煜然)

据澳洲网1日报道,为保障民众的骑马安全,澳大利亚新州欲首次试建社区的骑马编号,以减少因骑马所造成的伤亡,建成之后,新州将成为澳首个建立骑马编号的州。

报道称,根据新州政府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里,因骑马伤亡使用工伤保险的案例超过2000个,大约花费了1400万澳元。

新州优化管理厅(Better Regulation)厅长多米诺乐(Victor Dominello)表示,“平均每天都有民众因骑马受伤而被送医。”

多米诺乐表示,这一新建的骑马编号将保障教授初学骑马者的老师是充分训练过、有骑马经验并且懂得马匹脾气的老手。

据了解,这一新编号的建立诱因,是一位18岁的TAFE学生沃夫(Sarah Waugh)在进行TAFE考试中骑上一匹不适合初学者的烈马导致死亡。而后,新州验尸官起诉TAFE,称其对马匹的准备不充分,让初学者骑上一匹其难以驯服的马,导致沃夫的死亡。

沃夫的父母亲发起一项运动,呼吁改变马匹管理方式,以减少类似伤亡事件的发生。

沃夫的父亲称,自2000年到2014年全澳有133起骑马死亡事件,而其中20岁以下的青少年死亡率占18%。他表示,“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骑马的安全性。”

新州政府正与社区沟通,建立新的骑马编号,据悉,这一新编号预计于今年年底在新州完全建立。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李煜然)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近日迎来了“国家和解周”,很多城市举办庆祝活动,悉尼一公园就举办了“手的海洋”展览,花花绿绿的“手”组成了绚丽夺目的色彩海洋。

这次“手的海洋”展览中,共有红色、黄色、蓝色、黑色等不同颜色的手模区域,远远望去,十分整齐壮观。

据悉,每年5月27日至6月3日是澳大利亚“国家和解周”。这项倡导和解、权利和尊重的活动于1997年10月12日始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每年举办一次,已经在澳大利亚很多城市或社区举办。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李煜然)

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5月31日再次强调,不会交还与日本有领土争议的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也不会“求”日本来签署二战后的和平条约。

这并不是俄罗斯第一次就四岛归属表明强硬立场。目前四岛处于俄罗斯实际管辖之下,但日本并未停止夺回四岛的尝试。

围绕四岛归属,历史与现实的维度交织不清。数百年来俄日为了四岛领土主权争端不断,二战后四岛归属更成为阻碍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对俄罗斯来说,领土主权不能交易;对日本来说,相隔不远的四岛依然可望而不可得。

【前世】

俄日争夺的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是指择捉、国后、齿舞和色丹四个岛屿。四岛位于堪察加半岛和北海道之间,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都是千岛群岛中的岛屿。

从现实利益考虑,四岛不仅渔业资源丰富,而且扼守鄂霍次克海与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

早在17世纪,日本人和俄国人就逐渐开始在岛上活动,日俄两国史书都对四岛有过记载。此后,四岛的归属曾数次更改。

1855年,俄日缔结“日俄通好条约”,确定四岛为日本领土。1875年,日俄签署岛屿交换条约,规定包含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全归日本。

但二战接近尾声之时,苏美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达成默契:千岛群岛属于苏联。同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发起远东战役。千岛群岛战役成为远东战役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雅尔塔协定》,战胜后苏联占领了包括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并于1946年将其列为苏联领土。日本朝野对此不予承认。

在1951年签署《旧金山合约》时,日本一度同意放弃对千岛群岛的权利,但随后又收回了这一立场。

1956年,日本正式向苏联提出归还北方四岛的要求。同年10月,苏联和日本在莫斯科签订《日苏联合宣言》。苏联同意在缔结和平条约后,把北方四岛中的齿舞、色丹两岛交还日本。

然而由于冷战的大背景,直至苏联解体两国也未能缔结正式的和平条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政治遗产,实际控制着四岛。

【今生】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向西看”的战略受挫,财政一度捉襟见肘,因此开始谋求改善俄日关系,在四岛归属上的立场曾一度动摇。

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四岛问题上的态度一度接近《日苏联合宣言》,即在与日本缔结和平条约后,将较小的齿舞、色丹两岛交还日本。

然而,日本却与俄罗斯相反,将领土问题谈判作为缔结和平条约的前提,导致双方在领土争端和和平条约两个方面都没有进展。不仅如此,日方还难以接受仅拥有齿舞、色丹两岛,因为两岛面积不到四岛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因此,日本以1855年2月7日签署的“日俄通好条约”为由,声索全部四岛主权。日本还将2月7日设为“北方领土日”,每年都会举办纪念活动。

然而,俄方认为拥有四岛是二战的结果,改变这一结果将意味着否定二战。俄方不止一次警告日本要“正视历史”。

对俄罗斯来说,千岛群岛是鄂霍次克海东南部的天然屏障,可以保证俄东部边界的安全。因此,俄政府不仅加大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还加强了在四岛的军事存在。

日积月累之下,俄罗斯逐渐“抹去”日本在四岛的影响力。现实的例子就是俄方领导人不时登岛视察,日本官员却只能坐飞机远远“视察”。

今年5月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俄,期待在领土和经济等议题上有所突破。对面临西方制裁和孤立的俄罗斯来说,日本正是打开西方对俄统一阵线的突破口。

但仅隔了10多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在20日明确表示,在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问题上,俄罗斯不会与日本做任何交易。这进一步体现了双方在领土问题上的不可调和性。

更何况,俄日的“友谊小船”上,还有另一个“船员”——美国。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一语中的:美国是日本的主要安全保护人,日俄关系的巩固会使美国担心其在东亚的影响力受到削弱。

因此,有观察人士提出,在俄日立场僵持、美国又不支持解决争端的情况下,俄日岛争必然难以在短期内解决。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李煜然)

综合报道,法国调查人员6月1日证实,法国海军一艘配备深水声波探测器的船只,终于探测到埃航MS804客机其中一个黑匣子的讯号,相信有助找回黑匣子,了解空难原因。

法军探测船“拉普拉斯”号配备3个声波探测器,可探测到5公里内黑匣子发出的讯号。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处(BEA)官员约蒂形容,“找出黑匣子讯号是(解开失事之谜的)第一步”。

当地时间5月21日埃及军方提供的打捞到的埃航失联客机残骸照片。埃及军方20日上午宣布,搜救团队在埃及亚历山大港以北290公里处发现埃航失联客机残骸。

有埃航代表表示,当前首要目标是锁定黑匣子确实位置,以及如何将它打捞上水,有信心可以找回黑匣子。

同日早前,埃及民航部表示,法国海军船舰探测到的信号很可能是来自埃及航空MS804客机的黑匣子。该民航部表示,他们“假定信号是来自其中一个黑匣子”。

埃及民航部说:“正在进行大规模搜寻,以便找到两个黑匣子的位置,进而解析其中的内容。”

希腊军方的EMB-145H雷达预警机。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希腊机场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埃航804航班坠毁在希腊卡尔帕索斯岛附近海域。

一艘“深海搜寻公司”的船只正赶往探测到信号的位置,以参与搜寻工作。预计这艘船可在一个星期内到达该片水域。

5月19日埃航MS804客机从巴黎飞往开罗,在地中海上空失联,过后证实坠毁。机上56名乘客、3名安全人员与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飞机的一些残骸以及一些乘客的物品已经在地中海打捞上来,但没有发现有生还者。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李煜然)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消息,北京时间6月2日6时56分左右,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6.5级地震。截至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也未发出海啸警报。

法新社报道称,在距离震中约140公里的巴东市,许多人被地震惊醒,跑出屋外。地震发生后,有些地方暂时停电,但不久之后供电就恢复了正常。

地震发生后数分钟,巴东市长通过电台宣布,此次地震不足以引发海啸。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李煜然)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说,遭伊拉克军围城的“伊斯兰国”重镇费卢杰境内,估计有至少2万儿童。他们面对强征参战和同家人失散的危险。

儿童基金会的伊拉克代表霍金斯发表声明说:“我们担心面临极端暴力的儿童的保护问题。”他说,遭围困的城市里面的儿童,可能被强征参战,而如果他们尝试离开,则可能与家人失散。

当地时间5月30日,伊拉克军队开始进入被“伊斯兰国”控制的重镇费卢杰。据伊拉克反恐部队的发言人萨巴赫·诺曼表示,当日凌晨,伊军展开了攻入费卢杰的行动,军队分三个方向,进入这座城市。图为伊拉克反恐部队29日在费卢杰附近集结待命。

霍金斯呼吁各方协助保护费卢杰儿童,同时协助有意逃离费卢杰的人安全离开。他也呼吁为已逃离费卢杰的平民提供安全环境。

在什叶派民兵的支持和以美军为首的盟军空中火炮的支援下,伊拉克政府军自5月23日起展开反攻费卢杰的行动。

费卢杰(Falluja)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西约50公里。联合国估计,该市目前仍有约5万平民。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李煜然)

6月1日报道台媒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许多登山者最想征服的山峰,每年都吸引各国登山好手前往挑战,但也因为珠峰海拔高达8848米,气候环境恶劣,登山者攀登途中丧命的例子时有所闻。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6月日报道,珠峰在2014年发生严重雪崩,尼泊尔官方取消登山季两年,直到今年才重新开放,但开放不久,就有多名登山者丧命。攀登珠峰不只得花费数万美元,更是拿生命与死神搏斗,但对于热爱登山的人来说,攀上峰顶是毕生的梦想。然而,因为山上氧气稀薄、气候严峻,攀登过程中容易造成脑缺氧,使身体无法运作而倒下,丧命的机会极高,死后又不易移动,至少有上百具遗体留在珠峰。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将罹难者或还有生命迹象的登山者搬运下山呢?其实是因为搬运过程太危险,并且要花费很多时间,可能会拖延登山队伍的时间,被迫在山上过夜,因此只好放弃。

报道称,1998年5月,Francys Arsentiev和丈夫攀登上珠峰,Francys是美国首位不带氧气瓶就成功登顶的女登山家,但她在下山途中因缺氧倒卧在顶下244米处的地方,她丈夫疑似试图下山求救,却滑下几千米的冰川。

一名南非登山家Ian Woodall和他的另一半Cathy O'Dowd发现了还有气息的Francys,但在零下30度的天候里,根本无法将Francys救下山,她也无法撑到救兵到来。Ian和Cathy决定放弃攻顶,并要弃置她的时候,Francys用微弱的声音哀求说:“不要丢下我……”但Ian仍决定下山去。之后Ian一直背负着“见死不救”骂名,饱受谴责。

珠峰上大多数的遗体散落在海拔约8千米的“死亡区”,因气温低,遗体不会腐坏,这些留在珠峰的罹难者尸体也成为登山客的“路标”。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李煜然)

6月2日报道日媒称,因涉嫌在北海道新千岁机场走私约1公斤冰毒(黑市价格约7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20万元),日本函馆海关千岁海关分局日前以违反《兴奋剂管制法》与《关税法》的嫌疑逮捕了中国籍女性Cheung Anna(36岁)。

据共同社6月1日报道,5月14日下午,该女子涉嫌将4袋冰毒藏在拉杆箱箱盖内,搭乘飞机从香港国际机场抵达新千岁机场,接受入境检查时被海关职员发现。

报道称,海关与警方认为其以营利为目的走私毒品,正在展开调查。据悉嫌疑人此前也曾来过日本。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李煜然)

第 936 页,共 113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