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4月27日,美国阿拉巴马州遭遇龙卷风袭击

  强风暴在我国称为强对流天气。我国也是强对流天气发生较多的国家。比如,今年4月17日,广东出现强雷雨、大风、冰雹和龙卷风;2009年6月1日至6日,河南、安徽、江苏等8省出现强飑线;2005年7月30日安徽灵璧县遭龙卷风袭击,都造成了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模样极像大象鼻子

  龙卷风是一个猛烈旋转着的圆形空气柱,它的上端与雷雨云相接,下端有的悬在半空中,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或水面,一边旋转,一边向前移动。发生在海上,犹如“龙吸水”的现象,为“水龙卷”;出现在陆地上,卷扬尘土卷走房屋、树木等的龙卷,为“陆龙卷”。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说,远远看去,龙卷风像吊在空中晃晃悠悠的一条巨蟒,而且很像一个摆动不停的大象鼻子。

  用专业术语来说,龙卷风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小尺度的激烈旋转的空气旋涡,是强对流积雨云中伸向地面的小范围快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往往有一个甚至几个漏斗云柱从云底向下伸展,上大下小。下部直径最小的只有几米,一般为几百米,最大可达千米以上;上部直径则为数千米,最大可达10公里。龙卷风来得快,去得也快,影响范围小,只限十几米到数百米之间。

  每年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时间主要是从3月份开始,到10月份结束。其中6月份到8月份是发生强对流天气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时段。

  困境监测预报有难度

  由于龙卷风属于小尺度天气系统或者小概率事件,其时间、空间随机性较强,目前绝大多数的气象探测设备和探测系统都无法有效监测、追踪龙卷风的发生发展。因此,对龙卷风的内部结构、演变情况知之较少,制约了其预报预警技术。

  杨贵名说,从理论上讲龙卷风虽然可以预报,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实现准确预报还是很难。即使是在美国这样的龙卷风预警先进国家,尽管其已经开展了多年的龙卷风预报和监测,气象监测站距离逐年缩小,雷达网也日趋健全,但仍然难以准确预报,预警时间依然有限。

  随着大气监测手段的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自动站等组成的监测站网的不断完善,为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提供了极好的手段。利用当前先进的大气监测手段结合数值预报等对强对流天气进行监测预警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的主要发展趋势。

  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骆继宾表示,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在部分地区开展过中小尺度天气研究,其中包括龙卷风的监测研究和中小尺度数值预报的研究,但其结果与实际业务服务还有距离。到如今,我国公开的天气预报警报中还不曾明确提到龙卷风这个词,只提可能有强对流天气的影响。

  新象为何出现“无云龙卷”

  美国平均每天有5个龙卷风发生,每年就有1000至2000个龙卷风。美国的龙卷风不仅数量多,而且强度大。美国被称之为“龙卷之乡”名副其实。那么原因何在呢?这主要是和美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大气环流特征有关。

  美国东濒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面又有墨西哥湾,大量的水汽不断从东、西、南面流向美国大陆。水汽多,雷雨云就容易发生发展。当雷雨云发展到一定强度后,就会产生龙卷风。

  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据近50年来的统计,美国上空发生龙卷的次数至少增加35倍。有时没有龙卷云,也会发生“龙卷”,这种特殊的龙卷称为“无云龙卷”,竟占美国龙卷的一半左右。这种怪现象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科学家认为,这和奔驰在公路上的汽车数量增多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美国公路干线上经常运行的小汽车不下200万辆,卡车60多万辆。每当高速运行的两辆车错车时,就会形成逆时针方向的空气漩涡。数百万辆汽车产生的空气漩涡叠加起来,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漩涡。这股强大的漩涡,一旦遇到有利的天气系统和大气温湿条件,也会诱发龙卷风。

  应对低洼处趴下是要诀

  龙卷风的中心气压很低,水平气压梯度大,从而造成很强的风速,一般为每秒50米至每秒150米,最大风速可达每秒200米。强的龙卷风具有很强的破坏力,不仅是风力特大,还因为其中心气压低,在中心经过时可以把一些重物吸到天空,包括汽车、人、畜、树木、屋顶等。大风还可以把大轿车和火车吹翻。龙卷风常伴随着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出现,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

  当遇到龙卷风时,首先应躲在坚固的住所,最好是防风暴的地下室或地窖,如果没有地下室,可进入一个小房间或者在坚实牢固的家具什物下躲避,但不要呆在重家具下面。其次要远离窗户,要牢牢关紧面朝旋风刮来方向的所有门窗,而相对的另一侧门窗则统统打开,这样可以防止旋风刮进屋内掀起屋顶,且可使屋内外的气压得以平衡,防止房屋“爆炸”。

  若是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但要远离大树、电杆,以免被砸、被压和触电。当龙卷风已经到达眼前时,应立即寻找低洼地形趴下,闭上口、眼,用双手、双臂保护头部,防止被飞来物砸伤。汽车外出遇到龙卷风时,千万不能开车或在车里躲避,因为汽车对龙卷风几乎没有防御能力。

  ■链接

  1849年有正式气象记录以来

  北京没有龙卷风记载

  北京枕山面海、地形起伏,干旱、洪涝、冰雹、大雾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然而,据市气象台专家介绍,北京自1849年有正式气象记录以来,至今没有一起关于龙卷风的记载。

  市政府专家顾问团防灾减灾顾问组组长吴正华,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接到一起“报案”:房山山前暖带出现龙卷风,造成数十棵大树被拦腰截断。吴正华率领科研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结果发现,这些胸径在40厘米的粗壮树木被拦腰截断,其受力并非龙卷风旋涡状卷起,而是横向力推倒所致。专家们的结论是:这并非龙卷风。

  2004年8月27日,北京再次发生一起疑似龙卷风事件。当天下午,一场怪风突然将国家游泳中心的三幢临时建筑卷起摧毁。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张明英当天便赶赴现场查找原因,他调看了视频监控资料,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旋风仅仅出现在这三幢建筑上空,距离并不太远的其他建筑并没有遭受风的袭击。如果是龙卷风的话,应当有充沛的水汽条件,可这一天北京万里无云,天气闷热,表明这起事故并非龙卷风。经过专家的研讨,认定这一现象是北京很少出现的尘卷风。张明英说,尘卷风是指近地面气层中产生的一种尺度很小的旋风。它可以把尘土和一些细小物体卷扬到空中形成一个尘柱。一般尘卷风的直径只有几米,大的尘卷风直径也只有几十米。

  距离北京并不太远的河北、辽宁都曾出现过龙卷风,而北京为什么成了龙卷风的“禁地”呢?张明英说,龙卷风的成因比较复杂,陆地龙卷风生成在积雨云里,要求有充沛的水汽条件,其主要生成条件有两个,一是暖湿气流和冷湿气流都非常充沛,二是风切变多,也就是风向、风速不连续,在高空形成很大差异。而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北部,属于温暖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水汽条件并不充沛。在地形上,北京西北高、东南低,从平原到山区之间没有过渡带,从海拔几米到海拔上千米的山区,这容易形成暴雨,但难以出现风切变。

发表在栏目: 自然


2011年4月16日开始,飓风袭击北卡罗来纳州,造成至少20人死亡

  美国南部地区7个州4月27日遭到龙卷风与强风暴袭击,迄今已造成至少35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这是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居第二位的严重龙卷风灾害。美国政府4月30日加强采取措施,为数千名无家可归的灾民提供紧急援助。

  星期五(4月29日)视察了重灾区亚拉巴马州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本周末又派遣了多名高官赶赴灾区,加强联邦政府对灾区的援助。

  数千名风灾幸存者被迫在已毁住家的框架内露宿,搬进帐篷或在朋友家栖身。

  巨灾风险评估公司(EQECAT)预测称,这次风灾造成的保险财产损失估计将在20亿到50亿美元之间。

  受灾最重的亚拉巴马州4月30日将该州死亡人数下修为249人,最初的报告称255人死亡。其他6个州——密西西比州、田纳西州、阿肯色州、乔治亚州、弗吉尼亚州与路易斯安那州——至少101人丧生。

  数千人在这次严重龙卷风灾害中受伤。

  这次风灾成为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居第二多的龙卷风灾害,预计死亡人数将继续上升。1925年,美国中西部的密苏里州、伊利诺斯州与印第安那州发生的龙卷风灾害造成747人遇难。

  当地时间4月29日晚间,奥巴马签署命令,宣布密西西比州与乔治亚州为重灾区,此前他只为亚拉巴马州签署了重灾区令。此项决定宣布后,美国联邦政府将加大对这两州的援助。

发表在栏目: 自然


2011年4月16日开始,飓风袭击北卡罗来纳州,造成至少20人死亡

  美国气象部门指出,从上星期五(22日)开始,美国各地已经出现300次龙卷风,打破美国史上一个月内的龙卷风数量最多纪录。

  报道称,美国全国上一次发生龙卷风最多的月份,是1974年4月,总数是267次。有网友对龙卷风不断议论纷纷,并忧心忡忡。有气象学家也表示,这个现象确实不寻常,但目前也说不上与什么异常现象有关系。

发表在栏目: 自然


27日,美国亚拉巴马州,声势浩大的龙卷风逼近塔斯卡卢萨市

  美国南部地区7个州27日遭到龙卷风与强风暴袭击。死亡人数已上升到至少306人,其中受灾最重的亚拉巴马州有204人死亡。

  部分核反应堆自动关闭

  据统计,截至28日晚,亚拉巴马州已确认204人死亡,密西西比州确认33人死亡,田纳西州确认33人死亡,佐治亚州确认14人死亡。在亚拉巴马州,人口只有9万多的小城塔斯卡卢萨受灾严重,目前已有至少37人死亡,其中包括数名学生。

  美联社援引国家气象局暴风雨预测中心的话报道,截至28日晚间,接到上述地区共计137起龙卷风报告。

  强风暴导致美国南部地区近100万用户断电。风暴还导致亚拉巴马州一家核电站电力供应受到影响,部分反应堆自动关闭。美国核能安全部门表示正在密切关注事故进展情况。

  截至目前,亚拉巴马、密西西比、田纳西、弗吉尼亚、阿肯色等州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动员国民警卫队参与搜救和善后工作。

  37年前龙卷风曾致死315人

  白宫28日发表声明宣布,总统奥巴马将于29日前往亚拉巴马州视察灾情,会见州长罗伯特·本特利及其他地方政府官员,并看望受灾民众。

  受灾最严重的亚拉巴马州28日自称遭遇“重大灾难”,州长本特利说,已派遣200名警卫队成员前往灾区搜寻失踪人员。

  “你不能预防一场F5级(龙卷风强度最高等级)龙卷风,”本特利说,国家气象局和气象预报员们能做到的只有预警。

  国家气象局气象学家戴夫·伊米说,这次龙卷风致死人数是1974年以来最多的一次,那年的龙卷风致死315人。综合新华社、央视报道

  ■救灾

  重灾区实行宵禁防哄抢

  遭受强风暴袭击的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塔斯卡卢萨市市长沃尔特·马多克斯28日宣布,从28日晚开始在城区实行宵禁。在这一命令颁布之前,塔斯卡卢萨市出现哄抢现象。

  根据马多克斯的命令,塔斯卡卢萨市区28日22时至29日6时实行宵禁。宵禁在29日晚8时至30日早晨6时将继续实行。违反宵禁令者将被逮捕。

  人口只有9万多的小城塔斯卡卢萨是近日席卷美国南部的风暴重灾区,眼下已确认有37人死亡。27日晚龙卷风在市区造成巨大破坏后,该市就出现了哄抢现象。据新华社电

  ■亲历

  龙卷风来袭“像是火车驶来”

  谈到这场风灾,中国福建籍移民杨正说,龙卷风袭来时,发出轰隆隆的声音,让人感觉像是火车驶来,四五分钟后,整个屋子被掀翻。杨正一家因为躲在屋内一角而幸免于难,但是温暖的家已经不复存在。

  在亚拉巴马大学留学的几名中国学生说,亚拉巴马大学地处重灾区,校园内的一个体育馆已经被临时改为受灾人员收留中心,中国留学生尚无伤亡情况,只是有一些同学的宿舍被风摧毁,财产遭受一定程度损失。

  受断电的影响,入夜,塔斯卡卢萨漆黑一片。小镇通往伯明翰市的高速公路上不时有穿梭于灾区之间的工程车呼啸而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2011年4月16日开始,飓风袭击北卡罗来纳州,造成至少20人死亡。 2011年4月16日开始,飓风袭击北卡罗来纳州,造成至少20人死亡。

  中新网5月1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南部地区7个州4月27日遭到龙卷风与强风暴袭击,迄今已造成至少35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这是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居第二位的严重龙卷风灾害。美国政府4月30日加强采取措施,为数千名无家可归的灾民提供紧急援助。

  星期五(4月29日)视察了重灾区亚拉巴马州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本周末又派遣了多名高官赶赴灾区,加强联邦政府对灾区的援助。

  数千名风灾幸存者被迫在已毁住家的框架内露宿,搬进帐篷或在朋友家栖身。

  巨灾风险评估公司(EQECAT)预测称,这次风灾造成的保险财产损失估计将在20亿到50亿美元之间。

  受灾最重的亚拉巴马州4月30日将该州死亡人数下修为249人,最初的报告称255人死亡。其他6个州——密西西比州、田纳西州、阿肯色州、乔治亚州、弗吉尼亚州与路易斯安那州——至少101人丧生。

  数千人在这次严重龙卷风灾害中受伤。

  这次风灾成为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居第二多的龙卷风灾害,预计死亡人数将继续上升。1925年,美国中西部的密苏里州、伊利诺斯州与印第安那州发生的龙卷风灾害造成747人遇难。

  当地时间4月29日晚间,奥巴马签署命令,宣布密西西比州与乔治亚州为重灾区,此前他只为亚拉巴马州签署了重灾区令。此项决定宣布后,美国联邦政府将加大对这两州的援助。

(编辑:SN039)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人民网4月16日电 过去三天来,美国中南部地区遭到一连串龙卷风和强风暴袭击,造成至少16人丧生(遇难人数升至17人)。据悉,有多个家庭的父母和孩子因房屋被倒下树木砸塌而全部丧生。与此同时,因风力太大,一些房屋甚至被强风吹“走”,并且和附近的大树相撞,造成重大伤亡。

  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表示,这是一场近年来罕见的风灾。当地居民表示,尽管当地气象台提前三天就发出了风暴预警,但自认对此类现象“早已见多识广”的人们并不以为然,依旧呼呼大睡,结果在半夜时分遭受了超强风暴重创。除了遇难者外,还有7人受伤。

  气象部门透露,在阿拉巴马州,短短5到6个小时内,就发生了四次不同的龙卷风灾害。当地政府因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此前,俄克拉荷马州也遭遇了5次龙卷风袭击。随后,这个破坏力极强的气旋系统快速南下,阿肯色、田纳西、路易斯安那和乔治亚州也深受其害。(高轶军)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