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巴黎8月2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国华语广播网》报道,萨科齐办公室表示,两国领导人会晤的时间定于北京时间25日17时,会后两人将会共进晚餐,当晚萨科齐就会继续行程,飞往法属新喀里多尼亚,这是萨科齐担任总统以来第六次访问北京。
外电报道说,中法两国领导人可能会讨论到法国和德国提议的有关征收金融交易税的计划,这一具有高度争议性的计划必需得到全世界的广泛支持才会有效果。
另外,法国作为20国集团轮值主席国,中法领导人可能会讨论的还是20国集团的议程,包括9月底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秋季年会的期间,可能召开的G20部长会议以及9月上旬在法国马赛举行的七国集团财长会议。
警察护送姆拉迪奇进入法庭。
波黑战争期间,姆拉迪奇检阅塞族部队。
一些塞尔维亚民众示威,反对逮捕姆拉迪奇。
前波黑塞族部队司令拉特科·姆拉迪奇26日晚在塞尔维亚出席闭门引渡听证。姆拉迪奇的律师米洛什·沙利奇说,当事人身体状况不佳,法官叫停听证。
引渡听证暂停
塞尔维亚电视台播出一段画面,显示姆拉迪奇身穿蓝色夹克,头戴棒球帽,头发灰白,左手似乎拿着一块毛巾,虚弱、缓慢走入听证法庭。他向法院的某个人打招呼,一名警卫告诉他:“走吧,将军。”
姆拉迪奇的律师沙利奇说:“调查法官试图问拉特科·姆拉迪奇问题,未能成功,因为姆拉迪奇的精神和身体状况均不佳。”沙利奇说,法官难以与姆拉迪奇交流,但姆拉迪奇确认了自己的身份。美联社援引这名律师的话报道,姆拉迪奇知道自己被捕,知道身在何处,自称不承认设在荷兰海牙的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
战争罪助理检察官布鲁诺·韦卡里奇确认,当天听证中止,但拒绝谈论原因。他说,姆拉迪奇服了不少药,不过“回应周围发生的事情时头脑相当清晰”。韦卡里奇先前说,把姆拉迪奇从塞尔维亚引渡至海牙,最长可能需要7天。
就目前情况看,姆拉迪奇健康出现问题,被捕时他随身携带大量药物,显然他不想去医院就医。医疗人员将为姆拉迪奇进行检查,以评估他能否继续出席有关把他引渡到海牙的聆讯。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及其政府现在希望能尽快把姆拉迪奇送往海牙,避免持续引发塞族民族主义者的抗议。
一只手几乎瘫痪
姆拉迪奇将接受健康状况评估,由医生27日确定他是否适合出席听证。路透社援引一名匿名官员的话报道:“他(姆拉迪奇)的,可能因为先前一次中风。医生检查了他的身体,律师带给他药物。”另外,警方消息人士说,姆拉迪奇患有肾病和高血压。
前南刑庭检察官塞尔日·布拉默茨说,“我们等待涉及将他移交海牙的安排。在海牙,他将站在前南刑庭上接受审理”。前南刑庭1995年7月指认姆拉迪奇涉嫌1992年至1995年波黑战争期间犯有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发出国际通缉令。欧洲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直向塞尔维亚方面施压,要求抓捕姆拉迪奇并移交前南刑庭。美联社说,姆拉迪奇引渡至海牙后,可能面临终身监禁。联合国法庭没有死刑判决。
一名接近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的官员说,塔迪奇亲自指导针对姆拉迪奇的抓捕,把这一行动与美国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行动类比。由于事件敏感,这名官员要求匿名。另外,内务部长伊维察·达契奇否认媒体有关姆拉迪奇使用化名米洛拉德·科马德的报道。
在姆拉迪奇被捕的拉扎雷沃村,许多村民声援姆拉迪奇。他们封堵通往姆拉迪奇藏身居所的道路,要求新闻记者离开。塞尔维亚激进党称姆拉迪奇为“英雄”,把姆拉迪奇被捕称作“塞尔维亚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之一”。
塞尔维亚内务部长达契奇27日公开了联合国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前南刑庭)通缉的姆拉迪奇被逮捕的有关细节。
被捕时很“合作”
达契奇说,逮捕姆拉迪奇的行动完全由塞尔维亚相关部门独立完成,没有借助任何外部信息及力量。在抓捕行动中,警方共搜查了四处姆拉迪奇亲属的住宅,这四处住宅此前已经被警方秘密监控数月。
塞尔维亚《政治》报27日刊登了姆拉迪奇被捕后的照片。报道称,姆拉迪奇苍老得厉害,容貌变化很大。塞尔维亚与海牙法庭合作国家委员会主席拉西姆·利亚伊奇说,姆拉迪奇被捕时像普通老人,“一个人从他身边经过可能认不出他”。“他面色苍白,意味着或许很少出门,可能因而未被人发现。”
据达契奇描述,姆拉迪奇在被逮捕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反抗,也没有使用伪造的身份证件,在他身上只找到了过期的塞尔维亚身份证和军人身份证。当警察进入房屋询问他是不是姆拉迪奇时,他的回答是“恭喜,你们找到了你们要找的人了”。利亚伊奇说,姆拉迪奇身上带有两把手枪,在整个抓捕过程中显现“合作”,没有抵抗。
而姆拉迪奇表示,他“不想打死逮捕他的小伙子”。
逃亡时曾打零工
贝尔格莱德大报《闪电》报称,姆拉迪奇2010年68岁时曾在工地当临时工。讽刺的是,该工地位于兹雷尼亚宁镇一个名为“新时代”的小区,是由欧盟捐资修建,而且2010年塞尔维亚总统和欧盟代表还曾到此地参观。
记者前往姆拉迪奇打工工地向与之一起工作的工友了解情况,工友表示无法相信他就是姆拉迪奇。一名20岁大学生工友说:“我知道他,他和姆拉迪奇长的很像,我甚至还问他知道自己与姆拉迪奇长的很像吗。但我相信他不是,姆拉迪奇怎么会在工地?但最终,他就是那个人”。该工友说与姆拉迪奇共事了几天,姆拉迪奇没有与其他人讨论过普通话题,就是在干自己的工作。新华社 中新
中新网5月1日电 综合报道,北约布鲁塞尔总部1日证实北约部队对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阿兹亚(Bab al-Azizya)地区一栋利比亚政府大楼进行了空袭,但是未对利比亚政府称卡扎菲最小的儿子与3名孙子被炸死的说法予以证实。
北约声明称,“(4月30日)深夜,北约继续对卡扎菲政权设在的黎波里的军事设施进行了精准的空袭。格林尼治标准时间4月30日18点(北京时间5月1日凌晨2点)过后不久,北约空袭了阿兹亚地区一栋知名的指挥与控制大楼。”
北约指挥官博查尔德(Charles Bouchard)中将说:“北约空袭的所有目标都具有军事性质。”“我们不针对个人。”
“我注意到一些未经证实的媒体报道,称卡扎菲一些家人可能被炸死。”“我对所有的人命损失感到遗憾,特别是冲突中造成的无辜平民死伤。”
利比亚政府发言人易卜拉欣(Moussa Ibrahim)表示,卡扎菲最小的儿子赛义夫•阿拉伯的住所4月30日遭到北约空袭。他说:“领导人(卡扎菲)安然无恙。”他说:“这次空袭造成29岁的赛义夫•阿拉伯•卡扎菲及领导人的3个孙子遇难。”
易卜拉欣说,这次空袭目的就是“暗杀我国的领导人”,他说这是违法国际法的行为。
中新网5月1日电 综合报道,利比亚政府发言人表示,北约当地时间4月30日空袭了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一栋房屋,当时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与其妻子正在房内,但卡扎菲侥幸逃过一劫,而他最小的儿子与3个孙子被炸死。
被炸死的儿子名为赛义夫•阿拉伯•卡扎菲(Seif al-Arab Gadhafi),是卡扎菲最小的儿子。近些年来,他大部分时间在德国度过。
利比亚政府发言人易卜拉欣(Moussa Ibrahim)说,卡扎菲与其妻子当时正在29岁的儿子赛义夫•阿拉伯的家中,突然遭到北约战机投下至少1枚炸弹空袭。
易卜拉欣说:“领导人(卡扎菲)安然无恙。”“他没有受伤,他的妻子也毫发无伤。但是有其他人受伤。”
他说:“这次空袭造成29岁的赛义夫•阿拉伯•卡扎菲及领导人的3个孙子遇难。”
易卜拉欣说,这次空袭目的就是“暗杀我国的领导人”,他说这是违法国际法的行为。
在得知卡扎菲最小的儿子在北约空袭中丧生后,利比亚反对派大本营班加西一片欢腾,持续不断的庆祝枪声淹没了整个班加西。
反对派成立的“国家过渡委员会”军方发言人巴尼(Colonel Ahmed Omar Bani)说:“卡扎菲在空袭中失去了一名儿子,他们(反对派)非常高兴,纷纷开枪庆贺。”
新华社快讯:据外电30日援引利比亚政府发言人的话报道,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最小儿子赛义夫·阿拉伯在30日的空袭中丧生。
新华网快讯:据外电30日援引利比亚政府发言人的话报道,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最小儿子赛义夫·阿拉伯在29日的空袭中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