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1日,政变士兵把守在国家电视台附近。图/东方IC 1日,政变士兵把守在国家电视台附近。图/东方IC

  效忠于马里前总统杜尔的卫队士兵,4月30日晚开始在首都巴马科多处地点与政变军人发生交火,企图发动“反政变”。马里政变军人1日上午通过马里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说,他们目前已控制局势,巴马科已经安全。

  激烈交火

  双方交火4月30日晚相继发生在巴马科的马里国家电视台、巴马科国际机场和政变军人总部所在的卡迪军营。

  马里国家电视台主管科纳特告诉美联社记者,当晚6时30分左右,一群士兵到达电视台,朝天鸣枪,要求所有工作人员离开。

  科纳特说,士兵头戴红色贝雷帽,据信是效忠前总统杜尔的卫队士兵。

  马里3月21日突发政变,部分军人通过国家电视台宣布推翻杜尔政权。国家电视台一直处于政变军人控制下。

  目击者称,国家电视台和附近一座大桥附近发生激烈交火。不久后,枪声停息,“红色贝雷帽”部队士兵离开这一地区,开赴机场方向。

  另据法新社援引政变军人成员库利巴利的话报道,距离巴马科15公里的卡迪军营同样遭遇短暂攻势。

  双方交火造成的伤亡数字尚不清楚。国家电视台员工说,发生在那里的激战造成多人死亡。

  医院方面消息说,战斗造成数十人死亡、上百人受伤,政变军人伤亡尤其惨重。

  交权之争

  政变军人组建的“民主复兴和国家重建全国委员会”发言人马里科4月30日晚些时候证实,部分卫队士兵企图控制机场,但“将被击退”。

  “他们的计划是控制机场,让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部队飞进来,”马里科意指西共体首脑峰会准备向马里部署部队的计划,“前政权的总统卫队成员企图谋反,我们已经控制了局势。”

  然而,目击者描述似乎与政变军人说法有出入。一名目击者告诉路透社记者,国家电视台主体建筑附近的激战一直持续到1日凌晨,另一名目击者称机场的枪战仍在持续。

  法新社援引一名外交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截至4月30日深夜,机场仍处于卫队士兵控制下,而连接巴马科与卡迪军营的道路已被卫队士兵阻断。

  前总统杜尔1991年任伞兵部队指挥官,借助政变上台,推翻终身制总统特拉奥雷。伞兵部队“红色贝雷帽”长期承担保卫总统职责,1个多月前的政变发生后依然效忠杜尔,最后才勉强向政变军人交权,但双方关系紧张。

  法新社报道,政变军人虽迫于国际社会压力,同意将权力移交给时任马里国民议会议长特拉奥雷,但近来接连逮捕军政高官,被认为是引发冲突的主要原因。

  一名驻马里的西方外交官告诉美联社记者,政变军人据信准备逮捕“红色贝雷帽”一名前指挥官,由此引发当天的系列交火。

  外国因素

  1日凌晨,政变军人领导人萨诺戈通过国家电视台发布消息,重申局势“已被控制”。

  几分钟后,一名指挥官在电视台上指责这次“反政变”存在“外国因素”,称“怀有恶意的个人”在“外国因素”支持下对机场和其他地点发动袭击,以图“破坏马里恢复到宪法秩序”。

  这名指挥官还证实,上述遇袭地点已经“安全”,多人被捕。

  巴马科一名目击者告诉路透社记者,他看到一名支持政变军人的军官站在两具尸体前,展示尸体所穿的总统卫队制服,以及他们身上的部族文身。据这名军官说,文身图案显示两名死者为布基纳法索人。

  政变军人1日上午又通

  过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称他们目前已控制电视台、机场和卡迪军营这3个战略要点,并称巴马科已经安全。声明表示,政变军人将会抓获所有企图阻止马里“回归宪政进程的反叛者”,对他们进行彻底调查并提起诉讼。

  斡旋取消

  冲突事件发生后,西共体方面证实,原定由布基纳法索总统孔波雷担任斡旋人、5月1日与马里政变军人在巴马科举行的会面计划取消。

  法新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鉴于巴马科市4月30日晚些时候发生交火,政变军人代表团声称,他们所乘坐的飞机“不能在巴马科机场降落”,无法出席原定会面。

  西共体4月26日发表首脑峰会公告,称将派兵帮助维护马里领土完整,同时呼吁政变军人远离政治。马里政变军人拒绝派兵马里的计划,称将视任何外国军队为“敌人”。西共体与马里政变军人的斡旋氛围由此紧张。

  法新社评论,在北部叛军日趋强大的情况下,首都巴马科局势再生变故,给马里恢复秩序的前景蒙上阴影。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贝鲁特4月30日电(记者刘顺) 以色列军队30日开始在黎以边界以色列一侧兴建隔离墙,代替现有的电子篱笆,以防止来自黎巴嫩一侧的民众和武装分子同以色列军队发生摩擦和交火。

  据新华社报道员发自黎以边界的现场报道说,当天上午,在黎以边界东段的以色列一侧,以色列工程兵在以军装甲部队的严密保护下,开始用挖土机和大吊车施工,清除原先的电子篱笆、铁丝网和障碍物。

  在黎巴嫩一侧,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和黎政府军密切关注以军施工情况,并加强了对这一地段的巡逻。联黎部队还在以色列施工地段的黎巴嫩一侧设置了铁栏杆和路障,以阻止黎民众接近以色列施工现场,防止发生意外冲突。

  据悉,第一段隔离墙高10米、长2公里,预计建筑工期两个多月,用于隔离以色列北部梅图拉镇和黎巴嫩南部基拉村。以方在施工前同黎方进行了间接沟通,即先向联黎部队通报了有关建立隔离墙的计划,再由联黎部队向黎巴嫩方面转达。因为以色列是在边界以方一侧建隔离墙,黎方既没有表示赞同,也没表示反对。

  黎以双方时常在边界附近发生摩擦,甚至爆发流血冲突。今年早些时候,以色列军方提出修建隔离墙的设想。以方认为,由于双方在边界地区各有驻军,且一些驻点相隔只有数米,修建高墙可以防止不明身份枪手越境袭击,并减少两军摩擦,同时也可以保护梅图拉新建居民区免遭黎巴嫩狙击手袭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北京9月5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的黎波里报道员阿布·阿伊谢、驻班加西记者蒋洁报道: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谈判负责人阿卜杜拉·坎希勒4日宣布,反对派武装在的黎波里东南100多公里的拜尼沃利德城与卡扎菲残余部队的劝降谈判已经失败。

  坎希勒当天在一份新闻声明中说,效忠卡扎菲的部队要求反对派武装不带任何枪支弹药进入拜尼沃利德城,“他们谈判的目的显然是要消灭革命力量,我们严词拒绝了”。他还表示,卡扎菲本人和家人近期曾到过拜尼沃利德,其中一些人后来离开了,不过卡扎菲的两个儿子萨阿迪和穆塔西姆很可能目前仍在城内。

  针对谈判失败后反政府武装是否会立即攻城,坎希勒说,这将由反对派军事领导人决定。

  “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3日在班加西说,反对派希望在苏尔特等城市的卡扎菲残余武装于9月10日前缴械,拒不投降者将遭到消灭。但驻扎在拜尼沃利德附近的反对派官员表示,给予当地卡扎菲部队的最后期限只到4日。

  拜尼沃利德和苏尔特、塞卜哈等城市是利比亚少数几座仍处于卡扎菲支持者控制下的城市,目前反对派武装正在向这些地区集结,准备发起最后的进攻。

  利比亚反对派军方发言人艾哈迈德·巴尼4日确认,卡扎菲小儿子哈米斯已经死于交火,被埋在拜尼沃利德附近。他说,苏尔特、朱夫拉、塞卜哈和拜尼沃利德地区的居民已经完全支持反对派,但被卡扎菲余部包围,现在还不能完全加入反对派。他还表示,利比亚反对派4日已完全控制人工河系统,接下来几天水危机将得到缓解。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3)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3日宣布成立最高安全委员会,负责维护首都的黎波里治安。

  警察当天恢复在的黎波里执勤,这座城市显露恢复秩序的迹象。

  负责治安

  法新社报道,最高安全委员会由17名委员组成,委员会主席为阿里·塔尔胡尼。

  先前,塔尔胡尼在具有临时政府性质的“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中担任石油和经济部长。

  最高安全委员会3日召开首次会议,委员一致同意,的黎波里的安全由内政部总负责,特别由警察部队负责。

  塔尔胡尼说:“(最高安全委员会)主要目标是保护平民、公众和私人机构,消除亲卡扎菲团体残余或‘第五纵队’。”

  “第五纵队”说法源于上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时期,是叛徒和间谍的代名词。

  塔尔胡尼说,最高安全委员会代表所有负责首都安全的人员,包括在的黎波里的绝大多数反对派武装人员,准备接纳委员会所涵盖的其余反对派武装。

  疑问尚存

  按塔尔胡尼说法,这些反对派武装人员将临时协助警察部队维护的黎波里治安,当警察部队能够完全管理治安,他们将离开首都。

  但对于的黎波里及周边各武装队伍的去向,“全国过渡委员会”内部存在不同说法。

  执行委员会临时内政部长艾哈迈德·达拉德2日说,利比亚新领导层已经呼吁来自各地的武装队伍离开的黎波里、返回各自家乡。

  “的黎波里已经自由,所有人应离开这座城市,回到他们自己的地方,”他说,“的黎波里的革命军已经可以保护首都。”

  新成立的军事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纳齐尔说:“维护的黎波里治安的责任应由的黎波里人自己承担。”

  但“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贾利勒3日在班加西说,“全国过渡委员会”没有要求其他地区武装部队离开的黎波里。他说,反对派武装将在的黎波里周边继续清除卡扎菲部队残余。

  警察执勤

  经过多日战斗、庆祝或混乱之后,警察3日恢复在的黎波里街头执勤。

  现年22岁的警察阿卜杜勒—卡德尔·阿马尔告诉法新社记者:“警察现在回到街头,我们准备再次为国家服务。”这是他自反对派武装基本控制的黎波里以来首次上街巡逻。

  达拉德当天早些时候说,从3日开始,将有大量警察和安全部队人员恢复工作。

  “全国过渡委员会”成员阿卜杜拉·图尔基说:“战争已经结束,我们必须恢复工作……这需要花些时间,但终将到来,人们渴望参与重建利比亚。”

  的黎波里老城一家咖啡馆店主穆罕默德·阿卜杜拉3日重新开门营业。“我大约一个月前关了店,因为那里已经没有燃料,”他说,“今天我开门了,尽管还缺水,但安全局势好了。”

  法新社报道,一些联合国机构开始在的黎波里工作。联合国秘书长冲突后规划特别顾问伊恩·马丁3日抵达的黎波里,打算与利比亚当局商讨如何向后者提供必要帮助。

  联合国利比亚人道主义事务协调专员2日宣布,的黎波里缺水严重,但不构成危机,计划向的黎波里提供1100万升饮用水。(庄北宁)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3)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环球网记者仲伟东报道 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攻入的黎波里之后,在当地时间8月22日上午一度与卡扎菲的部队在卡扎菲的军营附近爆发冲突。利反对派发言人称,曾看见数辆利政府军的坦克驶出卡扎菲的军营

  据美联社8月22日消息,利反对派发言人拉赫曼称,在当天上午早些时候,数辆属于利比亚政府军的坦克驶出阿齐齐亚军营,并开火射击。

  住所靠近阿齐齐亚军营的的黎波里当地居民Moammar al-Warfali称,在22日早些时候,利比亚反对派士兵试图进入阿齐齐亚军营,随后利政府军的数量坦克驶出了军营。Warfali称,显然这些坦克是卡扎菲部队仅剩的未曾逃离和投降的几辆。他还称:“当我爬上楼梯,从房顶往下看时,阿齐齐亚军营里面什么都没剩下。北约摧毁了阿齐齐亚军营里的一切。”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7月27日闭幕的新疆军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疆军区广大官兵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使命,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开创军区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新局面。

  张春贤说,中国共产党新疆军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纪委,明确了今后5年军区部队建设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对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军区部队建设进一步履行好戍边维稳职能使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张春贤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军区部队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部队各项建设的首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坚持不懈地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地抓好军魂教育,确保部队始终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要毫不放松地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扎实提高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始终站在国家安全战略全局的高度,努力锻造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雄师劲旅,真正把部队建设成为维护边疆安全稳定的钢铁长城。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军区部队的优良传统,全面推进各项建设稳步发展。用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筑牢军魂,恪守宗旨,凝聚军心,激励斗志。

  张春贤要求,要继续发扬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更加积极地支持地方建设,为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坚持不懈地为各族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始终同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主动地帮助部队解决实际困难。尤其是要继续抓好转业干部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干部子女入学等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工作落实,努力为广大官兵解除后顾之忧,为部队建设创造更好条件,提供一流保障。

  新疆军区党委书记、政治委员王建民作了《深入贯彻主题主线,忠实履行使命任务,不断开创军区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新疆军区司令员彭勇强调,各位代表一定要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共商大事,共谋大计,为军区部队建设规划美好蓝图;一定要增强党性观念,坚持实事求是,正确行使代表权利,客观反映部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广大官兵的呼声。

  7月28日上午,在新疆军区第十一届党委一次全会上,选举张春贤同志为新疆军区第十一届党委第一书记,王建民同志为书记,彭勇同志为副书记。(记者严小娟 实习生翟超洁 通讯员张应翔报道)

  来源:新疆日报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新网6月13日电 据外电报道,一名也门军方官员13日说,自“基地”组织宣布占领该国南部阿比扬省津吉巴尔市以来,安全部队与疑似“基地”武装分子展开了多场激战,2周时间内已造成至少140人死亡,超过200人受伤。

  据报道,该名军官说,自从今年5月底津吉巴尔市大部分地区落入“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之手,也门安全部队就一直试图夺回控制权,由此与疑似“基地”武装成员爆发了多次交火。导致包括80名安全部队人员在内的140人丧生;另有超过200人受伤。

  另一方面,死者中有约60人、伤者中有超过90人为“基地”组织武装成员。

  军方人士透露说,据点设在也门的“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武装成员已对津吉巴尔市第25机械化旅的军事基地形成包围之势。据悉,仍有超过4000名士兵在该军事基地内。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新网6月11日电据英国广播公司10日报道,叙利亚反政府抗议者与保安部队之间爆发新冲突,至少22人被打死。

  活跃人士说,坦克朝北部城市马拉特•努曼(Maarat al-Numan)开炮,导致数名抗议者丧生,另一些人受伤。

  同时,政府军开进了附近城镇吉斯尔•舒古尔(Jisr al-Shughour )。

  叙利亚当局说,120名保安部队人员在那里被“恐怖分子”打死。

  为躲避攻击,数百平民从叙利亚北部逃到土耳其。

  反对派活跃人士说,在吉斯尔•舒古尔周围,政府军队采取了“焦土政策”: 武装直升飞机和坦克朝市内开火,军队捣毁民宅,还在农田放火。

  叙利亚当局还没有对这个指称做出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喀布尔5月30日电(记者 闫亮 章建华)阿富汗西部城市赫拉特当地时间30日上午发生两起爆炸袭击事件。北约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和武装人员发生交火,目前伤亡情况不详。

  新华社报道员贾维德了解到,两起爆炸已造成数人伤亡,但尚不清楚具体伤亡人数。第一起爆炸发生后,北约驻阿富汗部队和武装人员交火,阿富汗警察和国民军迅速前往支援。随后发生第二起爆炸。武装人员还占领了一座建筑。

  有报道说,两起爆炸袭击发生在北约部队基地附近。

  当地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说,很明显,这是一起针对北约部队的自杀式袭击。

  赫拉特省位于阿富汗西部,安全局势相对稳定,塔利班在这一省份的势力相对薄弱。阿富汗塔利班4月30日发表声明称,从5月1日起,塔利班将在阿富汗全境发动代号为“巴达尔”的春季攻势,袭击目标是阿富汗国家安全部队、北约领导的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和阿政府高级官员等。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广网北京5月1日消息 (记者纪梦楠)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俄罗斯媒体日前透露,俄罗斯第四代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已经开始列装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据了解,新系统整合了传统的授受指令、收集情报和检测发射准备等功能,并且能够保证自动切换重新定位目标。

  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发言人日前表示,战略导弹部队与军工企业共同协作完善这一新系统,现在已经完成了研制改进工作并开始将第四代指挥系统装备部队。邵永灵认为,这种新的指挥系统程序智能高效、抗干扰能力强。

  邵永灵:俄罗斯给战略导弹部队换装的新作战指挥系统,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战斗指挥命令,它可以独立直接地传达到发射装置,也就是说最高指挥可以跟发射架直接联系,省略中间环节。

  第二个是抗干扰的能力很强,一旦爆发核战争,核爆会有各种各样的干扰,会对指挥控制系统构成影响,无法正常运作,新系统在这方面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它的每一套系统都有三套信号和信息传递系统作为后备,就是说它其实有多个通道,不是单一的一个。

  第三个是它可以自动切换执行任务,他把几个功能整合到一起,接受命令、搜集情报、监测发射准备等等,不同的任务之间自动去切换,不像过去一个系统会有若干个装置组成。

  第四个就是可以重新定位目标,战时有的时候你要更换打击目标,这个是比较麻烦的,那么现在就具备了快速的重新定位目标能力。

  “开工没有回头箭”,核导弹的发射一旦出现差错,轻则发生核事故,重则引发世界大战。邵永灵认为,俄罗斯不惜冒险前行是为让它的核力量有实战化的预警反击能力。

  邵永灵:大家觉得它可能主要是一种威慑,因为核武器好像不太可能使用。即使是用于威慑,它也要求有实战化的能力,因为你没有实战化能力,就会影响到你的威慑效果。这样一个新的自动化指挥系统,它具备的特点是相对于它过去的老系统而言的,老系统抗干扰能力比较差,因为它的通道比较单一,现在很多导弹是机动式的,你跟指挥所、指挥部之间的联系可能就麻烦一点。

  新的系统就是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让俄罗斯的核力量有实战化能力。现在像美国、俄罗斯一直都是强调要预警反击,也就是说,你的核导弹还没打到我,但是你已经朝我打过来了,这种情况下我就要去反击你。所以,可以保证我有更多的核导弹打出去,而不是等我遭到了损失之后,我再去报复你,那么显然这个预警反击就需要快。对于这种情报、通信、指挥等,要求就非常高了,老系统很难完成预警反击的任务。

  对此,有专家称这是俄罗斯恢复战略导弹大国雄风的一个有力步骤,不过也有分析认为,俄军的战略导弹外表光鲜,但指挥系统远远落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邵永灵认为,俄罗斯新指挥系统的列装治标不治本。

  邵永灵:你的核力量,你的整个作战能力,它是一个整体,但是你核力量的本身能力也很重要。从现在来看,俄罗斯核力量的衰落其实是一个整体的衰落,不是某个方面,它的指挥控制系统,计算机,通信能力等技术,长期以来就比美国落后,现在换装一个新系统可能会解决部分问题,但是真正想缩短和西方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差距,可能也不是那么容易。

  另外,俄罗斯的核导弹数量,核导弹技术能力,这些方面其实也在下降,一个新的指挥控制系统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走下坡路的大趋势不会那么容易的就扭转。

(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