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3日电 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今日在发布会上表示,京沪高铁将于6月底正式开通运营,票价已经确定,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列车最高1750元,二等座555元。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二等座410元。
胡亚东表示,截至目前,京沪高铁工程建设、联调联试、运行试验、人员培训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结束,已通过初步验收和安全评估,完全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将于6月底正式开通运营。
此外,胡亚东还公布了京沪高铁两种运行时速的票价。
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列车:
二等座 555元
一等座 935元
商务座 1750元
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
二等座 410元
一等座 650元
中新网6月12日电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官房副长官仙谷由人12日表示,日本大地震重建规划专家组的第一次提案及社会保障和税收一体化改革方案将于本月下旬汇总完毕,暗示预计首相菅直人最早或于本月内辞职。
菅直人曾表示有意参与2011年度第二次补充预算案的编制工作,以此牵制要求其提前辞职的动向。仙谷则就此表示:“将成为正式重建预算的第二次补充预算的具体编制工作,应在朝野政党广范围内展开。菅直人首相或许最好把它作为课题移交下去。”并认为应由下任首相负责编制工作。
仙谷由人12日在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上暗示,日本首相菅直人有可能在最早于下周内召开的民主党两院议员总会上表明辞职时期。仙谷称:“(总会)可能是一个节点。”
仙谷同时还强调:“用辞职使(在野党)就通过《公债发行特例法案》做出承诺,这点非常重要。”他还指出:“社保和税制一体化改革的最后方案将于近期提出,20日前后重建规划专家组的报告书也将出炉。存在着各种节点。”
关于与在野党之间的合作,仙谷态度积极地表示:“不管是联合执政还是内阁之外的合作,如果不能达成共识,那么现在的政治就无法维持。在国会设立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的协商机关可能也是一种联合执政。”
关于菅直人辞职后拥立财务相野田佳彦参选党代表一事,仙谷表示未考虑过也未说过此事,不过他赞扬野田是“胸怀宽广的政治家”。
中新网6月11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当局“行政院长”吴敦义10日表示,11日将举办台湾同步销毁遭污染食品活动,并加强检验,确保以后上架的食品安全无虞;台当局也呼吁大食品厂商自设检验室,确保食品质量都禁得起考验。
吴敦义下午前往“立法院”报告塑化剂事件对民众影响后答询表示,一定会确保销毁目前已下架的污染产品,绝不可能让产品回流,且11日台湾将同步展开“遭塑化剂污染食品销毁活动”。
中国国民党籍“立委”李庆华追问,当局如何恢复国际和消费者对台湾的信心?吴敦义表示,除检调强力搜索、加强食品检验,“把所有产品做严格检查,将建立一个能上架就安全、凡是检查过就安全的机制。”当局也会要求大厂商设立检验室。
他说,“经济部”和“行政院卫生署”将针对高风险产品,优先推动食品安全履历制度,并留意出口产品或岛外设厂生产的食品是否误用塑化剂。
6月8日下午,第17届上海电视节亚洲动画创投会评选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部分评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参评的动漫项目水准明显高于往年,但是硬伤同样明显,其中最凸出的问题就是:尽管身处文化创意产业,但许多动漫项目还在将创作误读为创意,甚至是单纯炫技的阶段。
一窝“兔子” 遍地“穿越”
作为亚洲动画创投会的初审评委,炫动传播创投部主任陈斌看完了参评的120余部报名项目的片花、创意书。他表示,有创意的项目真的不多。“因为今年是兔年,至少有六七个项目是兔子,而穿越题材类的影视文学作品走红,出现在创投会上的更是扎堆,20多个肯定是有的。”
“一窝蜂做兔子项目的,他们都忽略了一个动漫业的基本规律。从创意到产品,即便是用最紧凑的流程走完,项目所需的时间至少也要两年。所以,真要做此类应景的作品,他们该选龙、蛇。”
至于穿越题材,故事不吸引人已经注定了这些项目最多也只是跟风之作。
跟风追随并无意义
主创《大风车》《智慧树》《七巧板》等著名少儿栏目的央视动画公司总经理王英认为,动漫产业的重点是在前端的创意上,而目前各方都习惯把发力点聚集在后期的推广、销售上,是产业投入上出现了偏差。
王英表示,“中国动画业首先需要在创意上突破和创新。坦白讲,在创意文化产业领域里,靠追随是没有意义的。”
在本届参评项目中,王英看好《贝拉向前冲》。他认为,《贝拉向前冲》项目将儿童教育、智能开发在动画作品与职业体验园实体店紧密互动,在产业模式设计上让人耳目一新,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寓教于乐的社会效益是可以预见的。
学院派有望成中坚
虽说中国动漫业经历了近年来的爆发性增长,从产量而言,已经无愧“动漫大国”之称,但就质量而言,离“动漫强国”还有相当距离。作为本次亚洲动画创投终审评委主席,炫动传播的董事总经理杨文艳表示,综观这些参赛项目,优秀创意还是稀缺资源。她说:“相对而言,有专业美术学院背景的创作团队推出的项目总体质量明显高出一筹,尤其是在作品可长期开发的可能性上。” 杨文艳透露,她在评选过程中已经对《怕怕不怕》项目产生了投资的兴趣,而这个项目的主创就是位还在读大三的美院学生。
中新社华盛顿6月7日电(记者 德永健)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6日正式宣布谋求连任后,白宫7日发表声明对潘基文表示支持。
声明表示,美国总统奥巴马欢迎潘基文谋求连任的决定,美国支持他竞选连任。在潘基文的领导下,联合国在应对全球危机和挑战时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最近支持科特迪瓦及海地的民主过渡、苏丹公投以及支持为解决利比亚政治和人道主义危机而做出的努力。
声明又称联合国虽不可或缺但并不完美,因而潘基文实施了重要改革,例如任命更多女性高官、建议对联合国预算进行十多年来最大幅度地削减等,美国强烈支持联合国深化改革的努力。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6日上午向向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提交信函,希望谋求连任,其后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向外界宣布了这一决定。
迄今中国、法国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均支持潘基文连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表示,潘基文为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重要贡献,中方对他的工作表示肯定,支持他竞选连任;法国外长朱佩也发表声明,称赞潘基文经验丰富,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威望,法国对其竞选连任表示欢迎和支持。
作为韩国前外长,潘基文2006年10月被正式任命为联合国秘书长,任期自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他是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也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来自亚洲国家的联合国秘书长。(完)
可以“分享”对方思想的连体双胞胎克里斯塔和塔蒂亚娜。
【搜狐科学消息】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在英国哥伦比亚弗农市,一位名叫露易丝-麦凯的女士和她的一对连体双胞胎孙女克莉丝塔(Krista)和塔蒂亚娜生活在一起。由于大脑连接在一起,年仅4岁的克莉丝塔和塔蒂亚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一起做,她们的颈部肌肉很发达并且一直处于向外弯曲的状态。据悉,尽管这对连体双胞胎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她们却可以“分享对方的思想”。例如当她们将要睡觉时,克莉丝塔对祖母说“我还要抱抱”,而仅在几分钟之后克莉丝塔和霍根便齐声对祖母讲“我想你”。另外,这对“大脑连接在一起的”连体双胞胎在对吞咽东西、疼痛、偶发事件等的反应方面也同时存在着“很一致”的情形。
研究发现,克莉丝塔和塔蒂亚娜拥有“特别”的神经连接方式。据悉,一对双胞胎的大脑连在一起在医学上被称为“颅部联胎”,而全球出现颅部联胎的概率为二百五十万分之一,并且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存活下来。她们的大脑在颅骨处融合在一起,英国哥伦比亚医院儿童医院的医生道格拉斯-科奇拉尼(Douglas Cochran)把颅部联胎中独特的神经及骨骼的连接称为“丘脑桥”,因为他相信是这个“丘脑桥”把其中一个女孩的丘脑与另一个女孩的丘脑连接起来的。丘脑是一种“交换台”,是一个过滤大量知觉输入的“双弧”器官,人们认为丘脑对“创造”意识的神经回路具有关键意义。克莉丝塔和霍根的医生认为“一个女孩所收到的知觉输入能够通过丘脑桥进入到另一个女孩的大脑”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她们能够分享思想。例如:当一个女孩在喝东西时,另一个女孩也能感觉得到。
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的精神病学和神经学教授托德-范伯格(Todd Feinberg)在一封邮件中写道:“现在这两个女孩都还很小,并且对颅部联胎的研究难度较大,因此还未对她们进行‘控制性’的研究。现在只能通过脑成像对她们进行研究,但是这只能勉强证明“丘脑桥”连接的观点,但是很多人相信在她们之间还有别的‘活线’将她们连接在一起。这真的很特别也很不可思议,据我所知这是前所未有的。”
另外,这两名女孩还能分享对方的感受。女孩的母亲菲莉茜雅-西姆斯表示,她及孩子的父亲曾与医生商量是否通过手术把孩子们分开,但他们认为手术太危险,因而放弃了做手术分开两个孩子的想法。西姆斯表示:“当她们在玩耍的时候,一个女孩甚至会在看不到的情况下伸手去拿放在另一个女孩那边的玩具,而且也知道玩具的位置。我们感到很不可思议,因为她看不见她要拿的玩具但是却能准确地拿到。” 范伯格表示,这两个女孩能分享对方的感觉,这很让他感到惊奇。
据悉,医学家通过对两个女孩进行一项检发现,当用光照射塔蒂亚娜的眼睛时,克莉丝塔的枕叶便会产生很强的电反应;在交换测试之后,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医学家表示,其中一个小女孩视网膜所收到的信息在被传输到视觉皮层之前会先经过“作为双方连接部位的丘脑”,因此这个信号便被分开而通过丘脑桥进入了 了另外一个小女孩的脑皮层,这表明两个小女孩能在相同的时间看到同一个图像。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神经科学家帕尔塔-米特拉(Partha Mitra)表示:“她们大脑的构成非常特别,大脑结构的不对称使人们怀疑是否由于存在丘脑桥而使得她们能弥对方的不足。”另悉,不过虽然这两个女孩能跑、玩玩躲躲猫游戏以及做其他一些事情,但是她们都比同龄人“发育迟缓”约1年时间。(尚力)
这是一片显微镜下看到的取自阿伯丁的疑似冰岛火山玻璃颗粒碎屑
这些碎屑都非常细小,最大的粒径不超过0.03mm,此处整张照片中全部颗粒加起来不超过2.3mm
这些碎屑颗粒形成于火山爆发时的超高温环境,常常具有非常奇特的形状
自然界的奇迹:火山玻璃形成的机制和人类制造的玻璃是一样的
黑白的世界:沉降的火山灰将冰岛的皑皑白雪染成了黑色
受到火山灰沉降影响的地区
清洗:冰岛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用高压水枪清洗居民家的房顶
冰岛格里姆火山喷发,大量烟尘上升到了20公里的高空,但现在已经开始逐渐趋于平息
英国科学家本周公布了他们拍摄到的据信是冰岛火山喷发后坠落到苏格兰的火山玻璃颗粒的照片。
这些样本取自一辆停在阿伯丁(Aberdeen)的汽车挡风玻璃表面,并被送往该市的詹姆斯•赫顿学院(James Hutton Institute)进行分析。科研人员随后使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了这些微小颗粒的照片。
参与研究的科学家们表示这些细小的玻璃颗粒混杂在火山灰中,极有可能来自上周六开始喷发的冰岛格里姆火山。
一般居民家中使用的玻璃是将硅材料,即沙粒,加热到极高的温度后制成的。在火山喷发的极高温度条件下,也会产生同样的过程。研究中发现的最大颗粒直径约为0.03mm,而最小的仅有0.002mm。
赫顿学院的研究人员们还收到了来自苏格兰环境保护局(Sepa)送来的,取自北部设德兰群岛勒维克(Lerwick)地区的样本,以便进行对比。
赫顿学院电子显微部门主管艾福林•德尔博斯(Evelyne Delbos)表示:“我们在同一天就对两组样本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两者拥有相同的化学组成。”
他表示:“这极有可能就是来自冰岛格里姆火山的微粒,但是除非我们拿到可供对比的冰岛火山玻璃颗粒样本,我们现在还不能对此下结论。”
上周,大量旅客滞留苏格兰,因为火山灰飘到了苏格兰的上空,大量航班因此被取消。
专家表示,随着近日火山爆发强度的下降,再加上它喷发的物质主要是水汽,而不再是之前的火山灰,航空业得混乱局面应该可以在数天内逐步恢复。
冰岛国家警察总监哈亚马•约克文森(Hjalmar Bjorgvinsson)表示:“我希望火山在数天内就会平息,现在看一切都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欧洲空管局表示,周四全天全欧洲境内没有出现因为火山灰影响而导致空域关闭的情况,并且在未来48小时内预计也将一切正常。
空管局同时表示,根据统计数字,在周一到周三之间,在共计超过9万架次的预定航班中,一共有大约900架次航班因受火山灰影响而被取消。
由于火山灰影响而造成停飞的国家和地区包括:苏格兰、德国,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部分地区。
地球物理学家们表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尽管火山喷发的过程难以预料,但是格里姆火山看来再次发生大规模喷发的可能性非常小。
格里姆火山是冰岛目前最活跃的火山,此次喷发出的烟尘甚至上升到了20公里的高空。周三开始,随着爆发力度的减弱,火山灰开始逐渐沉降。
冰岛民防和应急管理部门表示目前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或熔浆已经非常少了。
该部门发言人荣瓦普尔•奥拉法松(Rognvalpur Olafsson)表示:“你可以认为火山爆发已经几乎结束了,但你不能说已经结束了。”
他同时还表示,政府正设法帮助大约1000名受到火山灰沉降影响的附近居民恢复生活。
他表示:“从昨天开始,当地已经开始下雨,所以如果你去看一下就会发现当地已经是绿油油的了,因为雨水已经将火山灰冲刷一空。”
就在去年,由于冰岛艾雅法拉火山(Eyjafjallajokull)连续6天的猛烈喷发,导致欧洲大量航班取消,机场关闭,超过1000万名游客滞留,航空业经济损失超过10亿欧元。
现在,航空公司已经启用了新的程序来判断飞机穿行于火山灰漂浮的空中是否是安全的,并会同气象和火山灰相关研究部门,尤其是英国国家气象办公室内设立的火山灰咨询中心,以及民航管理当局一起协商,得出航班是否正常起降的决定。(晨风)
4.在危险的火山口边缘
两辆探险队车辆正在距离冰岛艾雅法拉火山口大约1英里(1.6公里)的地方行驶,这座火山去年春天突然喷发。南卫理公会大学的奎克表示,在距离艾雅法拉火山大约100英里(160公里)的Thrihnukagigur火山的岩浆房里,该探险队面临的最大风险是有毒气体。他表示,“不管什么时候进入这种熔岩系统,都有可能接触很高水平的二氧化碳,这具有致命风险”,这种气体会从地球内部溢出。罗德岛大学的斯古多森为这种猜想做好了准备,他表示,他在下降过程中就经历了这种情况。他说:“我在下降过程中故意吸入这种气体,看一看我会不会感觉头晕。我背包里装着防毒面具,但是我并未使用它。”
5.熔岩钟乳石
在火山Thrihnukagigur的岩浆房内部,斯特凡森和奥拉夫森正在研究被斯古多森称作“熔岩钟乳石”的东西——岩浆在滴落过程中凝固形成的柱状结构。斯古多森说:“在岩浆房里的熔岩渐渐枯竭的过程中,一些岩浆粘在顶部,它们在滴落过程中形成美丽的柱状结构。”
6.熔岩管
2010年秋,斯特凡森和奥拉夫森正在冰岛火山Thrihnukagigur里观察一个熔岩管道,它是更大的岩浆房的一个支流。斯古多森表示,岩浆房呈瓶状。下半部分的直径大约是100英尺(30米),而与地表相连的“脖子”的宽仅有大约10英尺(3米)。从上到下整个岩浆房长大约是450英尺(137米)。从主“瓶”延伸出来的管状分支曾有岩浆流过。斯古多森说:“在岩浆房的西南侧,我们走出‘瓶子’,进入一条熔岩隧道。在对面我们还发现另一条隧道,由于太狭窄,我们只能爬行通过。” 南卫理公会大学的奎克表示,该科研组发现的熔岩隧道“展现了熔岩是如何到达地表,以及它们的储存状态”,它是一个非常生动鲜活的例子。
7.闪电和尘埃
2010年春,闪电穿透正在喷发的艾雅法拉火山产生的大量烟尘。虽然探索Thrihnukagigur火山对更好地洞悉艾雅法拉火山为什么会在2010年猛烈爆发没有多大帮助,但是此次科研活动获得的知识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火山本身。斯古多森说:“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火山里的熔岩管道系统、熔岩的流动情况、熔岩流经的隧道和熔岩会在流经之处留下什么。”(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2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世界正处在核能大规模扩张的边缘,面对刚刚发生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危机,我们不得不提出这样的疑问,新建造的反应堆在出现电力故障时的安全性能否超过福岛核电站?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未必”。福岛核电站是日本历史最为悠久的核电站之一,电力故障导致反应堆温度升高到危险程度并引发核危机。
被动安全系统“少见”
采用被动安全系统的反应堆能够应对类似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的事故,即断电导致无法泵水冷却放射性燃料和乏燃料。然而,全世界在建的65座核电站中只有4座采用这种设计。(美国佐治亚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的4座反应堆仍处在现场准备阶段,等待政府批准。)
全世界在建的核电站中有47座反应堆采用第二代设计,与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福岛核电站相同,没有集成被动安全系统。核电站运营商指出,即使最初设计时没有集成被动安全系统,现有反应堆或者在建反应堆也可添加这种系统或者采取其他改进措施。美国工业贸易组织核能研究所表示,南加利福尼亚州沿岸的圣奥诺弗雷核电站进行了改进,允许操作人员使用一个地心引力驱动的系统,在断电情况下保证水循环以冷却核电站。
但类似这样的改进仍存在局限性。核能研究所战略计划执行理事阿德里安·海默尔表示:“需要为核电站准备大量水,一旦发生地震,蓄水池将受到何种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在最初的设计阶段采用被动安全系统。
全世界有哪些核电站通过采用引力驱动系统或者其他安全措施加以改进?我们没有任何现成的参考资料。集成被动安全系统的新核电站发展较为缓慢。核电站需要很长时间获得政府批准,筹集资金,完成规划和最终的建造。在当前这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核电站的“慢节奏”显得有些怪异。当前的很多核电站采用了大量三四十年前研发的基本技术。
第二代仍唱主角
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座反应堆中,有5座采用通用电气公司一项名为“BWR-3”(一种沸水反应堆)的设计以及Mark 1安全壳系统。全世界有多达92座核电站在建造时采用沸水反应堆设计,其中有32座装有Mark 1安全壳系统。与在发展核能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美国和法国的所有核电站一样,福岛反应堆也是第二代反应堆。伦敦世界核能协会表示,第一代反应堆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研发。英国是唯一一个仍运营第一代反应堆的国家,例如北威尔士的维尔法核电站。
海默尔表示,1979年的三里岛核危机迫使人们对核电站设计的风险性和安全性重新进行评估。他说:“如果发生断电事故应如何应对?你必须做到在燃料遭到破坏前恢复供电。”利用地心引力驱动冷却水进入反应堆容器便是在出现福岛断电故障时的一种应对方式。想像一下,将一个蓄水池安装在屋顶,打开水龙头时利用地心引力让水通过管道进入厨房的水池。
在反应堆内,燃料产生的热量会加热空气和水,导致它们通过管道进入热交换器。海默尔表示,如果发生断电事故,一切都会停止运转,出现类似福岛核电站那样冷却系统失灵的情况。被动安全系统可以为核电站操作人员争取时间,寻找足以为一系列电池充电的大型发电机,重新启动水泵,将水泵进反应堆水池。
三代-plus是发展方向
在全世界运营的442座核电站中,只有15座采用第三代反应堆。第三代反应堆在设计上集成了被动安全系统。日本和韩国各有4座第三代反应堆,加拿大、中国和罗马尼亚各有2座,阿根廷有1座。日本、中国大陆、台湾、韩国、芬兰、法国和俄罗斯在建的第三代反应堆共有14座。
根据核能研究所提供的资料,当前第三代反应堆投入运营时间在1982年至2007之间,并非处在核技术的前沿。下一代反应堆将是第三代-plus反应堆,在发生事故时完全依靠被动安全系统。利用地心引力、天然对流而不是电网、柴油驱动或者电池提供备用电力,是应对核电站冷却系统面对挑战时采取的关键举措。世界核能协会指出,被动安全系统不依赖于各组件的正常运行、备用电力和操作人员控制,而是单纯地依靠物理现象。海默尔说:“一些完全采用被动安全系统的设计至少能够在失去交流电供电或者额外冷却水72小时内正常运转。”
世界上首批4座第三代-plus反应堆正在中国建造。浙江省三门核电站的反应堆预计可在2013年投入运营。美国也将建造4座第三代-plus反应堆,现正处于现场准备阶段。其中有2座位于佐治亚州韦恩斯伯勒附近的南方公司沃格特勒核电站,另外2座位于南卡罗莱纳州詹肯斯维勒附近南卡罗莱纳州电力与天然气公司的维吉尔·萨默尔核电站。
所有8座第三代-plus反应堆均采用西屋电气公司的AP1000设计,即循环冷却钢结构安全壳周围的外部空气,借助地心引力驱动安全壳顶部蓄水池中的水。西屋电气发言人斯科特·肖表示,这一系统可进行长达72小时的冷却。在此之后,一台小型柴油发电机将提供电力,将现场储存设施里的水泵入反应堆芯和乏燃料池,每分钟输送的水量达到100加仑(约合378升),可连续泵水4天。借助于AP1000,西屋电气得以从第二代反应堆升级为第三代-plus。
未雨绸缪应对断电
忧思科学家联盟核安全计划负责人大卫·洛奇鲍姆表示,被动安全系统赋予工作人员更多时间处理事故,通常情况下,更多的时间意味着能够在面对挑战时取得更大成功。但忧思科学家联盟仍对正常冷却系统失灵时间超过72小时的形势感到忧虑。他说:“这个时候,你仍然要面对如何恢复向水池泵水的问题。”在发生类似福岛核电站这样的事故时,72小时可能远远不够。海默尔表示这一系统可以借助消防车和水泵补充水。但对于福岛核电站的第二代反应堆,这种方式并不奏效,因为冷却仍依靠核电站自身管道系统能否正常运转。
海默尔称,另一种第三代-plus反应堆设计是通用电气-日立核能合资公司的ESBWR(经济简化型沸水堆的英文首字母缩写),采用引力驱动系统让反应堆芯保持被冷却水覆盖的状态。在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发生前,这一设计已在美国获得批准,9个月内便可生效。3月9日,也就是大地震发生前2天,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发布了ESBWR的最终安全评估报告和最终设计批准书,原定于秋季正式生效。海默尔说,但随着福岛核电站危机的发生,生效时间将很难预测。通用电气-日立公司发言人迈克尔·特图安希望公司能够在秋季获得核管理委员会认证。ESBWR是他们采用被动安全系统的第一款反应堆设计。
特图安表示,在等待政府批准时,ESBWR将在印度建造,印度政府选择了两个地点。“我们负责一处,西屋负责另一处。”在美国,底特律爱迪生电力公司早在2008年便选择了通用电气的ESBWR设计,作为伊利湖湖岸费尔米2号核电站的新反应堆。
海默尔说,福岛核电站的备用系统未能在海啸袭击中幸免,ESBWR和西屋AP1000等新型反应堆能够更好地应对这种灾难。它们并不依靠发动机起动。福岛核电站的工作人员需要控制很多阀门,一些新系统只有两三个阀门。基于堆芯损伤频率量度——计算事故导致反应堆燃料熔化的可能性——先进的被动设计能够让沸水反应堆的安全性比主动系统高出10到100倍。
强化型排放口
面对大量运营中以及建造中的第二代反应堆,监管人员和操作人员经常将目光聚焦在如何进行改进以提高旧设计的安全性上。在3月美国环境与公共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核管理委员会主席格雷戈里·杰兹克将迄今为止的核反应堆运营与升级和改造有着20年之久的飞机系统相比较。他说:“我们进一步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出了差错。”
海默尔表示,美国的所有沸水反应堆均采用与福岛反应堆类似的设计,自上世纪90年代便采用所谓的“强化型排放口”。排放口允许反应堆将蒸汽和压力直接释放到大气中,同时借助过滤器过滤掉放射性物质。在较为老式的设计中,强化型排放口并不安装在反应堆,而是在反应堆所在建筑内。氢气会在反应堆所在建筑内不断聚集。
核能研究所力图从日本官员口中获得一个准确答案,即发生事故的福岛反应堆是否装有强化型排放口。“他们有很多事情处理,不太可能有时间向我们提供相关信息。”福岛6座反应堆中有4座发生爆炸,说明氢气在反应堆所在建筑内聚集。
三管齐下改进抑压池
Mark 1安全壳系统的安全性正面临越来越严格的审查。3月16日,通用电气公布了一份文件,强调这项有着40年历史的技术一直“不断进化”。通用电气设计了一个“抑制”系统,用于降低环绕反应堆芯底部的油炸圈饼形抑压池内的压力。抑压池内的蒸汽泡沉入水下,帮助消除热量。通用电气表示,抑制系统能够将大汽泡分裂成小汽泡,进而快速冷凝,起到降压作用。
在抑压池内,通用电气还安装了偏转装置,在设计上用于抑制和消除蒸汽进入抑压池并提高水位时产生的压力波。通用电气表示,他们同样强化了鞍座式结构——用于支撑抑压池的类似于腿的结构。美国核管理委员会要求对美国采用Mark 1系统的核电站抑压池进行这种加固,同时改进排放系统。特图安说:“我们与海外客户分享这项计划,但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进行这种改进。”
忧思科学家联盟核能与气候变化项目负责人艾伦·凡科表示:“我们将从福岛核事故身上获得很多我们必须吸取的教训,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教训具体是什么。”洛奇鲍姆说,福岛核电站可能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又或者采取了安全措施但未能起作用,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必须改进安全措施。“在遇到十字路口时,人们应该选择正确的方向,或者找到新的十字路口,引导自己走上正确的方向。” (秋凌)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2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最新研究显示,这个冬天的罕见低温天气产生的“美丽”云团,剥去了北极大气层里具有保护作用的大部分臭氧层,可能北极第一个臭氧洞已经形成。
据专家说,臭氧浓度较低的地区可能向南最远已经延伸到纽约上空,他们发出警告说,皮肤癌风险或将提升。同温层里的臭氧层像一条巨大的毯子,笼罩在距离地面大约12英里(20公里)的上空,阻止太阳释放的大部分高频紫外线到达地面,大大降低晒斑和皮肤癌风险。但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德国不来梅港阿尔弗雷德极地和海洋研究所物理学家马库斯·雷克斯表示,北极高空持续结冰的天气,可能已经使臭氧浓度比标准浓度降低了近一半,而且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下去。
雷克斯表示,北极30个臭氧监测站获得的初始数据显示,今年冬季臭氧浓度下降的情况比以往更严重。他说,在春天来临之前,“第一个北极臭氧洞也许已经形成,这种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可能将被载入史册。目前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不过请静候我们的进一步消息”。对此,并未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科罗拉多州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大气化学家西蒙恩·迪尔梅斯也表示同意。迪尔梅斯说:“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北极的臭氧洞会增长多大,因为现在臭氧层变得越来越薄。”
不过要确认这些猜测是否属实,还需进行电脑模拟和卫星测量,研究负责人雷克斯表示,这些结果将为“今年的臭氧浓度降低提供独立见解”。臭氧洞是臭氧层里季节性出现的空洞区域,例如著名的南极臭氧洞。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意识到氯氟烃(CFCs)和其他化学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这些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发胶和制冷剂等物品里。198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全球逐步淘汰氯氟烃,并用不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取而代之。然而,氯氟烃一旦进入大气,会在那里停留几十年,南极臭氧洞现在仍然存在,不过未来几十年有望变小一些。
雷克斯表示,氯氟烃进入上层大气后会分解成氯原子,它被阳光激活后,会破坏臭氧分子。低温天气可通过极地同温层里的“美丽”云团加速这一过程, 一旦同温层的气温下降到至少零下108华氏度(零下78摄氏度)时,这种“美丽”但是至今不为人知的云状结构就会出现。这些云团为不活跃的氯的副产品提供了“蓄水库”。这些副产品在云团表面彼此发生反应,释放出“有攻击性”的氯原子,破坏臭氧分子。迪尔梅斯说,一旦气温回升,这一过程就会停止,这些所谓的北极涡旋也会随之散去。
北极涡旋的面积大约是600万平方英里(1500万平方公里),即相当于40个德国的面积,它是冬季在北极上空盘旋的一个冷气团。研究负责人雷克斯表示,寒流的出现并非巧合。他说:“北极冬季变得更加寒冷,这是一种持续的长期趋势。”全球变暖可能会加剧这一趋势。因为温室气体把热量禁锢在大气较低处,较高处的温度就会变得更低。当然,这一“过程比我们的简单解释要复杂的多”,温室气体影响较高海拔大气的方式可能有很多种。
雷克斯表示,紫外辐射增加会影响北极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例如,更多阳光照射会导致特定海洋藻类的生长速度变慢,使较大生物体的食物来源匮乏,从而影响整个食物链。雷克斯表示,更令人不安的是,消耗臭氧的空气借助北极涡旋,会向南部人口密集区扩散。臭氧浓度低的空气经常被自然大气扰动向南带到北纬40°到45°的地方。臭氧浓度低的气团向南甚至延伸到欧洲城市意大利北部地区,或者美国纽约和旧金山。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迪尔梅斯表示,迅速移动的涡旋可能会持续到4月,此时天气已经转暖,人们在室外呆的时间会更长。
迪尔梅斯说:“不过对人们来说,及早知道今年春天的臭氧浓度可能会更低也算是件好事。这样你就会更加关注自己的皮肤,外出时涂抹防晒霜。”雷克斯表示,由于涡旋在不断移动,因此,一些地区出现的臭氧浓度较低的空气团仅会持续数天。雷克斯还表示,今年冬天臭氧浓度下降并不意味着《蒙特利尔议定书》没有未起作用。他说:“有人可能会误解,会问我们已经禁止使用氯氟烃了,为什么这项举措似乎并没见成效。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只是我们需要一些时间,因为氯氟烃会在大气里停留很长时间。”(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