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本月16日发射升空的神舟九号飞船,在完成各项任务后,将于今日踏上归途。经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九将于29日10时许返回地面。目前,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上的“神九”任务主着陆场区参试设备状态良好,各项工作准备就绪,静待“神九”归来。

  主着陆场准备就绪 气象条件良好

  来自神舟九号任务气象保障专家组的消息称,在神舟九号飞船预计着陆阶段,主着陆场气象条件良好,符合飞船返回着陆时的气象要求。气象保障专家组组长、总参气象水文空间天气总站总工程师王业桂介绍,预计29日上午,主着陆场气温在17至21摄氏度,天空少云,能见度好,风力不大。

  王业桂说,参与回收保障任务的各气象站点和部门正全力以赴,采取释放探空气球等多手段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情况,并对四子王旗地区近30年来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会商。随着回收时间临近,气象部门还将定时发布更为精准的气象预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指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主任张海东表示,经过精心准备,主着陆场区目前各类参试设备工作稳定、状态良好,任务方案预案齐全,物资器材保障到位,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具备了执行“神九”返回任务的能力。

  目前,“神九”任务主着陆场区已经进入临战状态,测控雷达剑指苍穹,搜救人员在岗待命,搜救直升机和地面搜救车辆可随时出动。同时,主着陆场区还将对各分系统技术状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飞船安全返回。

  相比“神八”任务,“神九”任务主着陆场区增加了航天员救援任务,搜救模式也由“神八”任务“空中搜索、地面回收”变为“空中搜救航天员,地面处置返回舱”,面临着搜救责任大、时间要求快和搜救通信保障任务加重以及航天员后送转运衔接紧等新难题。

  据张海东介绍,着陆场系统制订了直升机搜索救援、航天员医疗救护、返回舱应急处置等数十种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了着陆现场的组织管理,确保搜救任务万无一失。

  神九返回地面需经历4个阶段

  北京通信与跟踪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神九任务主着陆场主任设计师吕明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神舟九号飞船返回地面,需要经历4个阶段。

  一是制动飞行阶段。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最后一圈时,地面测控部门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飞船随即调整姿态,发动机点火制动,进入返回轨道。

  二是自由滑行阶段。飞船以无动力飞行状态自由下降。当高度降至距离地面140公里处时,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推进舱在穿越大气层时烧毁,返回舱继续下降。

  三是再入大气层阶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时,飞船表面和大气层摩擦产生巨大热量,在飞船表面形成高温等离子气体层,并对电磁波造成屏蔽形成“黑障”,使飞船在240秒内与地面失去联系。直到距离地球约40公里处,黑障消失,地面测控部门重新捕获飞船。

  四是着陆阶段。当返回舱距离地球约10公里时,伞舱盖打开,并连续完成拉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等动作。在距离地面1.2米时,4台反推发动机点火,使飞船以每秒1至2米的速度着陆。

  相关阅读

  专家解读神九着陆场系统 设计与神八存多处不同

  神九宇航员太空发短信 天宫一号成沟通天地桥梁

  神九航天员双向视频通话 与地面联系现一切正常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6月9日表示,创建高水平大学亟需培育良好学术生态。培育良好的学术生态,一要有体制机制保证,二要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在当天举办的首届“学术生态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术研讨会上,25位来自首都高校的学者达成共识:大学要发展,必须对学术环境进行治理。
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屡有发生。大学教授因被举报论文抄袭失去院士评选资格而雇凶报复,论文抄袭成风使得高校不得不采用反抄袭软件检测研究生毕业论文,甚至外国政府官员论文涉嫌抄袭也有人称其“学习中国”,可见中国学术不端负面影响之深远。
学者们认识到,学术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次注射,终身免疫”。中国的学术环境已经发展到“重污染”阶段,学术环境已经制约了大学科学发展,高水平大学建设也受此威胁。
钟秉林认为,培育良好学术生态,要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还要有体制机制保证,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而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重点是协调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内部资源配置。这些小而言之关系到教师安心做学问,大而言之关系到大学的发展。
钟秉林表示,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规模扩张,又转向重提精英教育的时候。一些高水平大学已经注意控制规模,如何以有限的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师生,提高大学水平,还得用改革的思路解决现有问题。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里斯本11月7日电(记者陈鹤高 刘东凯)国家主席胡锦涛7日在里斯本会见了葡萄牙总理苏格拉底,就进一步发展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交换意见。


  胡锦涛指出,近年来,中葡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两国高层交往频繁,人员往来密切,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两国经贸合作快速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司法等领域交流富有成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沟通和合作。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葡关系,愿同葡方发展友好合作,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将中葡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推向更高水平。


  胡锦涛强调,中葡务实合作是双边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双方可以重点推进以下合作。一是挖掘合作潜力,深化经贸关系。充分发挥两国经贸混委会等合作机制作用,为两国企业开展交流合作提供更多渠道和平台。中方欢迎葡萄牙企业积极开拓中国市场,扩大葡萄牙优势产品对华出口。中方支持两国企业扩大相互投资、开展技术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中国将继续保障葡资企业在华合法经营。二是发挥各自优势,开拓新兴领域。积极探索扩大合作新领域、新方式、新途径,加强双方港口物流、高新技术、环保、可再生能源、旅游等领域合作,推动中国同葡萄牙等葡语国家经贸合作。三是密切人文交流,增进双方友谊。落实好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工作,推动文化交流项目。继续做好孔子学院和中国有关大学葡语教学工作,努力开展青年交流。加强科研机构、智库、媒体友好交流,扩大两国地方和民间交往,丰富双边关系内涵。葡萄牙是欧盟重要成员,希望葡方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苏格拉底完全同意胡锦涛关于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的重要意见。他表示,胡锦涛主席这次对葡萄牙的国事访问具有高度政治意义。葡中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发展对华友好合作是葡萄牙外交政策的优先考虑。葡中两国不仅拥有良好政治关系,而且在其他领域保持良好合作。双方经贸合作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同时面临一些挑战。双方签署的一系列合作协议体现了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葡方愿意加强两国贸易和双向投资,深化能源、旅游、物流、交通等领域合作,促进文化和语言交流。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已经成为加强葡中关系的重要机制。葡方愿意继续为促进中国同葡语国家的经贸往来发挥积极作用,努力推动中国同欧盟的交流合作。葡方愿意同中方一道,推动葡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会见后,两国领导人出席两国有关合作文件签字仪式并共同会见记者。中午,胡锦涛出席苏格拉底总理举行的午宴。


  会见前,胡锦涛会见了中国驻葡萄牙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代表。


  令计划、王沪宁、戴秉国等参加上述活动。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