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记者29日从国家海洋预报台获悉,今年第8号强热带风暴“洛坦”于29日在海南岛东部登陆。同时,今年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也已经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
据介绍,“洛坦”自27日登陆菲律宾吕宋岛后随即进入我国南海,目前已经抵达南海北部。“洛坦”将继续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于29日傍晚在海南岛东部登陆,之后将影响北部湾海域。
受“洛坦”影响,国家海洋预报台继续发布海浪橙色警报,同时将风暴潮警报级别由蓝色升级为黄色。
船舶
“海鹰6号”沉没
8名船员已被救
本报讯 (记者李妍 通讯员沈安信) 7月28日,一艘江西九江籍货船“海鹰6号”在珠海海域因遭遇风浪沉没,粤港两地搜救部门紧急组织联合海空搜救,将遇险8人全部救起。
铁路
广铁部分动车列车调整
本报讯 (记者杨进 实习生杨致珩 通讯员广铁) 记者从广铁集团相关部门获悉,为应对今年第8号强热带风暴“洛坦”的影响,确保旅客列车运行安全,铁路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决定途经沿海区域线路的海南东环铁路,29日18时以后开行的5对动车组停运,30日上午开行的4对动车组停运,29日18时前已经在运行的动车组运行时速降至100公里左右。广珠城际动车组于29日18时开始,动车组视实时风力状况,运行时速由250公里降至100至200公里。
铁路部门表示,海南东环、广珠城际动车组30日的运行状况将根据台风影响程度进行调整,台风影响解除后动车组将恢复正常运行。
受“洛坦”影响,琼州海峡自29日零时起全线停航。为此,铁路部门紧急调整旅客列车运行计划,7月28日~30日进出海南的旅客列车停运或改变终到、始发车站。
列车运行具体调整为:
7月28日~30日,三亚-广州K407/408次停运;7月27日成都东-海口K488/5次由终到海口站改为终到湛江西站;28日、29日成都东- 海口K488/5次由终到海口站改为终到徐闻站;29日海口-成都东K486/7次改为湛江西站始发,30日海口-成都东K486/7次改为徐闻站始发;7月28日、29日,上海南-三亚K511次、北京-三亚T201次均由终到三亚站改为广州站;7月29日、30日,三亚-上海南K512次、三亚- 北京T202次改为7月30日、31日由广州站始发。
航空
海口三亚机场不留飞机过夜
本报讯 (记者李妍 通讯员徐勤涛) 热带风暴“洛坦”昨天傍晚登陆海南,记者从航空公司获悉,昨天下午2时以后海口机场航班只出不进,三亚机场在17时后也实行只出不进,两个机场晚上均不留飞机过夜。
截至昨天傍晚5时,受“洛坦”影响,海口机场进港航班15班,出港航班11班,将原地取消和就近备降,海口晚上不留飞机过夜,全部转场。三亚进出港取消20班,航班也实行只出不进、原地取消和就近备降、晚上不留飞机过夜、全部转场的方案。
又讯 昨天,北京出现今年入夏以来最强的雷暴天气,造成北京机场航班运行严重受阻,多个航班在地面等待。南航启动航班延误蓝色预警机制,应对北京雷雨天气。截至昨天下午4时,北京当天计划出港航班109班,取消10班,延误65班,返航备降11班,涉及旅客16000余人。
本报讯 (记者黄建华 通讯员粤水轩) 省防总消息,强热带风暴“洛坦”于7月29日17时40分在海南文昌登陆,“洛坦”带来的强降雨将严重影响粤西地区。为进一步做好防御工作,副省长、省防总总指挥刘昆于昨日下午坐镇省防总,指挥部署防风工作,要求全力做好强降雨及次生灾害防御工作。
根据刘昆副省长的指示,省防总再次下发关于做好强降雨及次生灾害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珠江口以西地区要强化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乡内涝的防御,加强危险区域的巡查值守,落实相关防御措施;加强对水库、水电站等水利水电工程的监管,确保工程度汛安全。
据悉,国家防总于今天派出工作组,与省防总派出的工作组共同督导防风工作。
新华网圣地亚哥6月7日电 (记者赵燕燕 叶书宏)智利南部普耶韦火山群喷发形成的火山灰云团不断扩散,智利、阿根廷、巴西、乌拉圭等国多家机场和航空公司7日宣布部分航线停飞或对航班日程重新调整。
智利航空公司7日下午宣布,由于火山灰云团的扩散,公司出于安全考虑已经取消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往返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乌拉圭首都蒙特维的亚的直飞航线。巴西塔姆航空公司当天也宣布,取消巴西圣保罗和圣地亚哥的直飞航班。
另据阿根廷媒体7日援引阿根廷官员消息说,智利普耶韦火山群喷涌出的火山灰导致布宜诺斯艾利斯两个机场所有航班被迫取消,布宜诺斯艾利斯埃塞萨国际机场和豪尔赫纽伯里机场共60多个国内和国际航班被取消。自普耶韦火山群4日喷发以来,阿根廷南部多个机场已经关闭。此外,乌拉圭蒙特维的亚卡科拉斯国际机场也因火山灰问题对航班日程进行调整,多个航班在经过数小时延误后被迫重新制定飞行计划。
位于智利南部河流大区的普耶韦火山群4日开始持续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随着风向向大西洋方向扩散,导致位于普耶韦火山群以东的阿根廷遭受严重影响。6日早些时候,风向开始转向西北方向,导致智利境内位于火山西北方30多公里的洛斯安赫莱斯市被火山灰笼罩。鉴于风向不定,智利政府专门成立了气象监测小组,实时提供风向报告并为撤离居民提供防尘面具。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4月16日消息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由于担心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云危及客机飞行,进出欧洲北部以及在这一地区运营的航班15日被迫取消。在冰岛火山大规模喷发之后,英国民航机场全部关闭。进出挪威、瑞典、芬兰、丹麦等受火山灰云影响国家的数千架航班也被迫取消。火山灰云目前在2.5万英尺至3万英尺(约合7620米至9140米)的高空飘动。
为何危及航班?
航空部门之所以取消航班的原因在于:火山灰云中的石块、玻璃及沙子的微小颗粒会堵塞喷气发动机。英国民航管理局发言人理查德·泰勒表示:“在火山灰中飞行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这种危险性很久以前就得到证实。”1982年,英国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在印度尼西亚上空穿过火山灰之后所有4台发动机全部失灵。泰勒说:“虽然发动机又幸运地重新启动,但这显然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
堪称发动机杀手
这位发言人指出:“内燃机通过吸入空气工作,进而产生能量。火山灰能够钻入飞机发动机的零部件,导致各种各样的破坏。就像在沙暴中驾驶汽车一样,发动机的内部零件会被阻塞。”此外,火山灰中的微小颗粒也会阻塞皮托管这个空速传感器。泰勒说:“尘埃会堵塞这些设备进而产生错误的读数。飞机会因此失速,飞行员可能无法获知当时的速度。”
恢复要看火山灰脸色
由于火山灰的出现,负责英国空中交通管制的国家空中交通局15日作出决定,禁止所有民航客机进出英国领空。空中交通局在一份声明中说:“除获得同意的紧急情况外,任何航班目前均不允许进出英国领空。在可预见的将来,英国上空的形势不可能得到改善。”
英国国家气象局的火山灰咨询中心正对火山灰云的蔓延进行监测。专家们表示,当前的预测显示火山灰云将一直在英国上空逗留直至周末。由于在高空停留,火山灰在开始从空中下落前有可能飘出英国。泰勒说:“我知道火山仍在喷发之中,可能会持续数天。” (孝文)
相关专题:冰岛火山爆发专题
王华斌绘
日前,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201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各主要航空公司计划航班188.8万班次,其中不正常航班45.7万班次,航班不正常率为24.2%,相比2009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中指出,2010年航空运输服务投诉量同比上升了89.3%,居投诉增幅首位。
毫无疑问,我国航班延误问题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1.航班延误频繁,起诉维权的乘客却少之又少
因工作缘故,陆女士经常飞往各地出差。航班延误不时被她碰到,运气差时一周会碰到两次延误。在陆女士被延误的记录中,最久的一次是她在长春机场等了4个小时,“那天天气晴好,登机牌办好了,可就是登不了机。”而最令她生气的是5月在四川成都双流机场的一次红眼航班,居然两次登机,又两次从飞机上下来。对比各地航班延误的多变状况,从广播中得知的延误原因却惊人一致:“由于空中管制,您乘坐的航班延迟飞行,起飞时间请等候通知。”
“因航班延误索要赔偿,我一点概念都没有,也没见到任何航空公司主动向乘客发放赔偿金。”陆女士说,在长春那次延误中,经过几个小时的等待,陆女士的两位同事辗转找到值机柜台讨说法,言辞激烈时差点动手。航班工作人员面对“强势”,答应他们3人每人赔200元。据陆女士回忆:“只有我们3个拿到了赔偿,别的人没去据理力争,他们也就不赔了。”
陆女士遇见的“闹一闹,赔一赔”的情况不是少数。航班延误后只听见广播通知延误,没有具体解释,值机柜台找不到人,到了饭点只提供饭盒和矿泉水,延误超过4个小时也不主动谈补偿,能不给就不给。如果乘客主动找航空公司,说要“闹事”,航空公司就私下同意补偿。上述现象几乎成为航班延误时旅客的必然遭遇。
“航空公司很少愿意做解释或疏导工作,更多的是乘客无法忍受等候之苦主动找航空公司时,航空公司才来做解释和补偿。”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法官魏志坚说道。
一次航班延误通常都是耽误了整机乘客的行程,可能涉及上百人。但绝大多数乘客不会去抗争,抗争的乘客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而这很小一部分中的多数人接受了航空公司数目较低的赔偿,只有极个别乘客,因损失过大无法与航空公司协商,进而起诉至法院。
“目前,面对频繁的航班延误,起诉维权的乘客少之又少。赔付责任认定难,起诉成本高,收益低。”律师郝劲松认为,乘客没有起诉动力是航班延误起诉维权少的主要原因。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徐泽民解释,依据民事诉讼法中“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乘客要求赔偿,需要向法院证明确实因航班延误遭受了损失,除了因航班延误产生的食宿、通讯、交通等直接损失比较容易证明以外,对于商业机会损失等其他损失则很难证明,无法证明也就很难获得赔偿。
对于直接损失的经济补偿,目前国内主要适用的依据是2004年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出台的《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分为两种:一是延误4小时以上、8小时以内;二是延误超过8小时以上。而航班延误的赔偿金额,各航空公司多自行规定为200元至300元不等。
“乘客的诉讼以公益诉讼的形式出现是目前航空类纠纷的一大特点,而这类案件中经济补偿能够得到体现并最后获得补偿的不是很多。”魏志坚说。
2.缺乏监管机制,我国法律对航空公司约束仍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导致不正常航班的原因有两大类:一是承运人原因,即造成航班不正常的可归责于承运人的航班计划、航班调配、机务维护、运输服务和机组等;二是非承运人原因,即造成航班不正常的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乘客或公共安全等。民航总局的数据统计显示,去年导致主要航空公司航班不正常原因中,按比例大小排名分别为:航空公司自身原因、流量控制、天气原因,其比重分别为41.1%、27.6%、19.5%,其他原因导致的占11.8%。
在实际发生航班延误时,航空公司很多时候都未能及时、详细、充分地告知乘客发生延误的真实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侵犯了乘客的知情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消费者的知情权有明确的规定,航空公司应当准确、明白、及时、无误地把延误的理由、时间告诉消费者。”郝劲松说。
“我国目前的法律对于航空公司的约束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说,民用航空法律规范原则性较强,可操作性弱,航空公司的行为约束在很多情况下依赖于有关主管部门的政策和内部规章制度。而各航空公司对自身责任的内部处理办法很不统一,仅以航班延误的补偿标准为例,除深圳航空公司外,各个航空公司均没有对外公布,这也是造成乘客和航空公司纠纷不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此,刘俊海建议,加强民航主管部门的行政监管和新闻媒体、消费者组织和广大消费者的社会监督。航空公司要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主动减少航班延误,在民航法规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布在航班延误情况下的服务承诺,并报民航监管机构备案。
从我国民航管理体制来看,民航总局既是各航空公司的“娘家”,同时又是目前航空领域规则的制定者。由于我国民航系统内没有任何一家单位或机构可以公开透明地将航班延误的信息收集、整理并发布,信息缺失,航班延误没有科学标准,消费者无法准确判定航班延误的真实原因,很容易令乘客对航空公司、民航总局产生不信任感,同时也无法追究航空公司应承担怎样的赔偿责任。
“妥善解决航班延误赔偿问题,必须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管理机制,建立信息通报机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齐湘泉说,“民航总局督促各航空公司建立完善、及时的信息公开告知机制,民航总局加强对航空公司的监督,这样才有利于缓解乘客的不满情绪。”
相关法律专家建议,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对航空公司发布虚假延误信息、故意欺诈消费者等行为,乘客可以要求巨额惩罚性赔偿。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乘客依法维权,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大航空公司违法或欺诈的成本。
同时,徐泽民建议,保险公司可以开发新的“航班延误保险”,针对非可控制的原因对乘客进行赔偿,由航空公司和乘客共同购买,对乘客因航班延误所造成损失进行一定的补偿。
3.建议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赔偿责任、标准
近年来,航班延误始终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指出,2010年,航空运输服务投诉量同比上升了89.3%,居投诉增幅首位。又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曾经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航空服务投诉量为284件,2009年为410件,2010年为776件,投诉量呈逐年显著增长趋势。其中,有关航班延误的问题投诉较多。
航空公司对航班延误的解决不尽如人意,乘客往往遭遇索赔难的问题,这和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密切相关。
齐湘泉指出,我国加入的规制国际航班延误赔偿的《蒙特利尔公约》未规定具体的赔偿标准。而在国内相关法律法规中,从合同法到航空法,对于航班延误违约责任也都未作出明确可行的界定,民航总局出台的《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是唯一的一个可供参考的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该指导意见对航空公司补偿方式的规定十分笼统。未限定适用各种补偿方式的条件以及具体的补偿额度,对于延误时间划分标准也很简单,只有4—8小时和8小时以上两个标准,没有具体的计算方法。
刘俊海认为,“指导意见只是民航总局内设的具体工作部门以讨论意见稿的形式发布的,不是部门规章,它没有也不可能直接对航空运输企业以及消费者产生法律约束力。”
相关法律专家认为,我国航班延误赔偿立法存在滞后性。我国1995年颁布民用航空法,当时我国是《华沙公约》和《海牙议定书》加入国,这两个公约并没有专门规定旅客延误的赔偿限额。因此,民用航空法没有对航班延误赔偿问题作出规定。2005年我国加入《蒙特利尔公约》,我国立法机关也没有根据该公约制定航班延误赔偿法律。
“我国立法机关应当根据民航发展实际,尽快修改和完善民用航空法,进一步规范民航运输活动中的各类行为,为民航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完善各类规范的实施细则提供法律依据。”刘俊海指出,涉及航班延误的立法问题,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应当明确规定航空运输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准确界定航班延误的内涵,即“民航运输中,承运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时刻抵离机场并且未能在合理时间内将乘客、行李或货物运抵目的地的法律事实”;三是清晰界定航班合理和不合理延误情况下,合同双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四是明确不合理延误状态下承运人的赔偿范围、赔偿方式、赔偿标准及责任限制。在不合理延误的情形下,承运人应当赔偿给乘客或托运人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
相关立法需要收集多方意见,“应由国家发改委召开立法听证会,召集民航总局、航空公司、乘客代表和消费者协会共同协商,制定详尽的公平赔偿规则。”郝劲松说。
航班延误,欧盟怎么赔(延伸阅读)
2004年,欧盟颁布了《关于航班拒载、取消或延误时对乘客补偿和帮助的一般规定》,其中第六条对延误进行了详细划分:
(a)航程为1500公里或1500公里以下的航班,延误2小时或2小时以上,补偿标准为250欧元。
(b)所有欧共体境内的航程在1500公里以上、延误时间为3小时或3小时以上的航班,以及航程在1500公里和3500公里之间的所有其他航班,补偿标准为400欧元。
(c)除上述(a)和(b)之外的,比预定离站时间延误4小时或4小时以上的所有航班,补偿标准为600欧元。
人民网3月19日电 据《读卖新闻》网站报道,日本北九州市Star Flyer航空公司因外国机长拒绝返回日本工作,导致22日至31日执飞北九州至羽田机场的航班每天将有1班往返航班被取消。Star Flyer航空公司每天有11班航班往返于北九州和东京羽田机场之间。
Star Flyer航空公司表示,公司中正在母国休假的美国籍和俄罗斯籍机长因“本国政府呼吁民众尽量不要去日本”而拒绝返回日本执飞上述航班。据悉,该航空公司的13名外籍机长中,也有数人尚在国外休假,同样不能返回日本工作,因此进入4月后可能还将有航班被取消。(赵松 编译)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 周锐)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局局长李家祥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11天,中国民航共派出91班包机,接回在利比亚中国同胞26240人。期间,近万个航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旅客们对此表达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整个过程中,未出现一起和此相关的投诉。
北京时间3月5日23时15分,中国政府协调派出的上海航空公司包机FM608航班抵达上海虹桥机场,从马耳他接回最后一批中国从利比亚撤出人员149人。至此,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行动圆满结束。
李家祥透露,他昨天也到机场接了航班。当时有撤出人员感慨说,利比亚周边已大概聚集了6万多难民,如果中国不发达不强大,我们也会沦落成和他们一样。
李家祥介绍说,从2月23日起,中国民航共派出了91班包机,飞赴利比亚、希腊、突尼斯、马耳他、埃及、阿联酋等6个国家接回中国同胞。这些飞机都是由正常航班运营上撤下来的,直接影响1800多个航班,近万个班机受到不同程度的间接影响。
李家祥表示,这段时间,民航系统积极组织好旅客行程的签转,做好后续服务。旅客们也对撤离行动表达了高度的关心和支持,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一起和此相关的投诉。
3万多名中国公民有序、迅速、安全地回到祖国怀抱的消息,让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倍感兴奋。他们纷纷表示,此次撤离行动体现了中国的综合实力,让国民感到安全和自豪。
当天,李家祥在自己所在经济界别讨论发言开头也谈到了上述有关情况,得到了委员们长时间的掌声。(完)
新华网杭州2月21日电(记者章苒)因跑道破损暂时关闭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经过紧急抢修已全面恢复正常。
据了解,机场恢复正常后,由杭州飞往重庆的CA1759航班已经顺利起飞。
据了解,21日6时55分左右,机场工作人员在进行跑道例行检查时发现跑道中心位置有破损情况。接到报告后,机场出于安全考虑,决定自当日8时起临时关闭,同时立即开展跑道道面抢修工作,用快速混凝土进行修补。
据了解,当日共有30架次航班受到影响,候机楼内延误航班旅客约1000人。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已达到1700万人次,每天进出港航班超过300个。机场目前只有一条跑道,另一条跑道正在建设当中。
中广网快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21日)早上,杭州萧山机场跑道出现裂缝,已经造成40余个航班延误,目前机场方面正在紧急抢修。中国之声连线浙江台记者张丽丹,了解具体情况。
主持人:跑道裂缝是何时出现的?对航班起降造成哪些影响?
记者:早上7时30分,机场工作人员发现跑道中间出现裂缝。为确保飞机能够正常起降,机场已采取临时关闭措施,并组织人员抢修跑道,用水泥等材料修补。目前,跑道裂缝已补完,但机场仍处于封闭状态。提醒要到机场登机的旅客,提前和航空公司联系。
主持人:目前抢修情况如何?预计何时可以恢复航班起降?
记者:预计上午10时后,机场有可能采取临时开放状态。
主持人:有什么要对旅客做出的提示?
记者:目前,有32个出发航班和17个到达航班延误,但机场方面对什么时候开放尚无明确态度,提醒旅客前往机场前要和航空公司联系。
据新华社电 美国2日遭受暴风雪袭击,引发交通混乱,电力供应中断,工厂生产暂停。迄今,这场暴风雪已经致使12人死亡。
范围广
视频:美国暴风雪肆虐致道路结冰 车辆路面漂移 来源:CCTV新闻频道暴风雪1日开始,波及30个州,横跨3000多公里,区域覆盖美国本土一半,三分之一人口受影响。
美国国家气象局介绍,中部和东北部一些州积雪厚30厘米至60厘米。中西部灾情尤为严重,不少地区积雪超过50厘米,一些建筑“不堪”承受积雪之重,出现险情。伴随着冷雨和强风,中西部气温骤降,部分地区2日晚最低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
芝加哥积雪51厘米,规模为当地有相关记录以来第三。多数居民选择待在家中,公立学校连续第二天关闭。
这场暴风雪已经致使12人死亡,包括纽约长岛的一名流浪汉,后者点燃烹调用油取暖,不幸引燃大火,惨遭烧死。
中西部多条州际公路关闭。超过半数的州发布暴风雪或冻雨预警,提醒公众尽量避免外出。
暴风雪来势凶猛,大批车辆和司机受困于公路。在伊利诺伊州,大约1500名司机受困,其中芝加哥周边大约900人。
民航方面,上千个航班被迫取消。航班追踪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2日当天,超过6300个航班取消,包括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939个航班、纽约拉瓜迪亚机场341个航班。
损失重
暴风雪严重干扰生活、生产秩序,经济损失惨重。
受暴风雪拖累,中西部6个州多家汽车制造厂暂时关闭。在不少地区,粮食、家畜运输陷于停滞。
截至2日,大约37.5万户家庭电力中断。在得克萨斯州,一些发电厂被迫关闭,州电力管理部门2日宣布按区域轮流停电。这意味着,大约300万个家庭不得不面对暂时断电的窘境。这是得克萨斯州20多年来第二次实施这类措施。
严寒天气损及中西部农业作物。得克萨斯州是全美第一大葡萄柚生产基地和第三大巴伦西亚橙生产基地。一些经济分析师预计,这场暴风雪将导致这两种水果减产,从而推高售价。
国土安全部长珍妮特·纳波利塔诺2日就这场暴风雪向总统奥巴马汇报。白宫宣布,联邦紧急措施署向13个州紧急派遣工作小组,协调救灾事宜。另外,美国国民警卫队投入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