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据新华社电 以色列资深外交官伊兰·巴鲁赫2日辞职,称理由是他不愿再代表本届政府的政策,特别是外长阿维格多·利伯曼的观点。

  巴鲁赫接受以色列军方电台采访时说,利伯曼在联合国声称巴勒斯坦建国今后几十年都无法实现,他无法接受这一观点,不能再代表政府的政策。

  巴鲁赫2日在一封写给外交部全体职员的信中解释自己的辞职决定。以色列多家媒体刊登了这封信的内容。

  巴鲁赫在信中说:“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和外长利伯曼的外交政策正在损害以色列的国际地位……近两年国家领导人多次表达的信息令我愤慨,无法无动于衷,我发现自己很难再代表他们和真诚地为他们解释。”

  以色列近来因与巴勒斯坦的和谈停滞和约旦河西岸定居点建设面临国际社会批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2月18日就一项谴责以色列扩建定居点的决议草案举行投票表决,但由于美国行使否决权,草案未通过。

  巴鲁赫具有30年外交工作经验,上次驻外职位是以色列驻南非大使。宣布辞职之前,他在外交部担任一个高级职位,还没有到通常退休年龄。

  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伊加尔·帕勒莫尔说,一名外交官在退休之前批评政府不常见。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宋华报道 英国《每日电讯报》2月20日报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在登广告招聘一名洗碗工,获得这一职位的人将成为女王随行人员,年薪达14200英镑(约15.2万元人民币)。

  报道说,这一职位的工作地点在白金汉宫,但也需要前往巴尔莫勒尔堡、桑德林汉姆别墅、温莎城堡等英国皇室私人住宅出差。

  职位的官方名称是普通助理(洗碗),获得这一职位的人每年需在伦敦以外的地方工作两个月时间。应聘这一职位的人必须守时、可靠、能够在团队内工作、态度灵活、肯干。

  白金汉宫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这是一个关系密切、人数很少的团队。当他们前往各地时,他们仍保留着小团队的气氛。当皇室前往巴尔莫勒尔堡或者其它地方时,团队也要前往那里。这是一个由王室年俸出资的正式职位。”

  对此,代表包括巴尔莫勒尔在内的东北苏格兰选区议员莫琳·瓦特调侃道:“他们是否还没有听说过洗碗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据新华社电 今年是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第18个年头,公务员法实施已经5年。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杨士秋接受专访时称,应该冷静看待“公务员热”。

  5年录用62万公务员

  杨士秋介绍,公务员法实施5年来,全国共有1177万人参加公务员考试,录用62万名公务员,全国共有24余万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了领导岗位。

  杨士秋透露,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目前重点抓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力度;二是继续推进分类管理和聘任制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科学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三是着力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

  针对“公务员热”现象,杨士秋在分析成因时认为,一是公务员考录提供了公平竞争机会,参考积极;二是考录实行中央统一招考、集中报名,客观上形成报考人员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状况;三是公务员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不少人希望成为公务员;四是近年就业形势较严峻,公务员成为重要选择。

  公务员考作弊者将被严处

  对于几千人报考一个职位的现象,杨士秋认为,这是由于职位比较有吸引力、招录条件比较宽、报名时有一定盲目性等因素造成的,加上过度渲染形成错觉。事实上,每年还有一部分职位报考人数很少,甚至无人报考,需要调剂解决。因此,应该冷静看待“公务员热”。

  针对近年公务员考作弊事件接连出现的情况,杨士秋说,个别地方部门公务员招考中确实发生过某种不规范甚至违纪违法的现象,这是不允许的,一经发现会严肃处理。当然,有的地方在公务员以外的公职人员招考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或者以权谋私的现象,被有些媒体误报为公务员招考,“不过这虽然不属公务员招考,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据新华社电 今年是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第18个年头,公务员法实施已经5年。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杨士秋接受专访时称,应该冷静看待“公务员热”。

5年录用62万公务员

杨士秋介绍,公务员法实施5年来,全国共有1177万人参加公务员考试,录用62万名公务员,全国共有24余万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了领导岗位。

杨士秋透露,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目前重点抓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力度;二是继续推进分类管理和聘任制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科学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三是着力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

针对“公务员热”现象,杨士秋在分析成因时认为,一是公务员考录提供了公平竞争机会,参考积极;二是考录实行中央统一招考、集中报名,客观上形成报考人员相对集中、规模较大的状况;三是公务员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不少人希望成为公务员;四是近年就业形势较严峻,公务员成为重要选择。

公务员考作弊者将被严处

对于几千人报考一个职位的现象,杨士秋认为,这是由于职位比较有吸引力、招录条件比较宽、报名时有一定盲目性等因素造成的,加上过度渲染形成错觉。事实上,每年还有一部分职位报考人数很少,甚至无人报考,需要调剂解决。因此,应该冷静看待“公务员热”。

针对近年公务员考作弊事件接连出现的情况,杨士秋说,个别地方部门公务员招考中确实发生过某种不规范甚至违纪违法的现象,这是不允许的,一经发现会严肃处理。当然,有的地方在公务员以外的公职人员招考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或者以权谋私的现象,被有些媒体误报为公务员招考,“不过这虽然不属公务员招考,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本文来源:新京报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晨报讯(首席记者 姜葳)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日前在“纪念公务员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上表示,5年来秉承“凡进必考”的原则,全国共考试录用公务员62万名,其中去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新录用的14391名公务员中,来自工人、农民、教师、医生等普通家庭的占93%。针对机关“三门”干部增多的现状,“十二五”期间将建立分级分类考录公务员制度。

  “由于近年来公务员考录对象的主体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带来了领导机关‘三门’干部增多、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比例减少等新的结构性矛盾。”李源潮指出,这种情况会加大领导机关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据悉,“三门干部”是网友对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进了机关门的新公务员的戏称,意为善于考试但缺乏基层工作阅历。

  李源潮对此表示,“要针对新的情况建立分级分类考录公务员制度。”中央明确,到2012年省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应从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要建立健全从村(居)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和工人、农民等基层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制度,完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制度,畅通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渠道;要完善从下级机关公开遴选领导机关公务员制度,建立领导机关和下级机关公务员双向交流任职制度,促进领导机关公务员来源结构和经历结构的优化。

  ■相关链接

  4778人被辞退

  公务员法实施5年来,全国考试录用公务员62万名,24万余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岗位,公开选拔干部从2005年的3573人提高到2009年的10961人。与此同时,全国受到处分的公务员5万多名,被辞退的4778名。

  2010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新录用14391名公务员。我国公务员考录始终坚持“凡进必考”、平等竞争制度。

  解析公务员热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杨士秋:几千人报考一个职位的现象,是由于职位比较有吸引力、招录条件比较宽等因素造成的,对这种个别现象的过度渲染会在社会上形成错觉。事实上,每年还有一部分职位报考人数很少,甚至出现无人报考的现象,需要通过调剂来解决。

  据新华社电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伴随各省市区“两会”进行,各地省部级高官调整渐入高潮。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25省市区“两会”结束,各省市区有11个正省级职位和60多个副省级职位出现人事调整。随着多位“40后”淡出政坛,越来越多的“共和国一代”正挑起省部级高官群体的大梁。

履新的11位正省级官员中,包括2位省级人大常委会主任、2位省长和7位省级政协主席。省(市区)委副书记当选政协主席的趋势格外明显。在7位新任省级政协主席中,5位均为各自所在省(市区)委副书记。

记者注意到,这11位正省级官员都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其中出生于1958年11月的叶冬松成为目前全国最年轻的省级政协主席。

另据记者统计,截至发稿时,各省市区还有67个副省级职位出现人事调整,其中29个是各省市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1个政府副职、26个政协副主席以及1个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在去职者中,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刘胜玉、北京市政协原主席阳安江、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周国富、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主席陈光林、河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王巨禄均已满65岁的正省级官员退休年龄。而甘肃省政协原主席陈学亨出生于1948年11月,安徽省政协原主席杨多良出生于1946年8月。

此外,去年12月30日,吉林省政协十届十二次常委会议通过增补名单,增补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巴音朝鲁为吉林省政协委员;而吉林省政协主席王国发出生于1945年11月,已满65岁。

而在去年去职江苏省委书记的梁保华、去职湖北省委书记的罗清泉,目前仍分别担任江苏、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去年由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调任江苏的李学勇,目前仍是江苏省代省长。11位履新正省级官员

姓名 职务

肖怀远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宝顺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伟平 甘肃省省长

赵正永 陕西省省长

冯健身 甘肃省政协主席

王安顺 北京市政协主席

乔传秀 浙江省政协主席

任亚平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

叶冬松 河南省政协主席

杜宇新 黑龙江省政协主席

王明方 安徽省政协主席

(本文来源:重庆晚报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伴随各省市区“两会”进行,各地省部级高官调整渐入高潮。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25省市区“两会”结束,各省市区有11个正省级职位和60多个副省级职位出现人事调整。随着多位“40后”淡出政坛,越来越多的“共和国一代”正挑起省部级高官群体的大梁。

履新的11位正省级官员中,包括2位省级人大常委会主任、2位省长和7位省级政协主席。省(市区)委副书记当选政协主席的趋势格外明显。在7位新任省级政协主席中,5位均为各自所在省(市区)委副书记。

记者注意到,这11位正省级官员都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其中出生于1958年11月的叶冬松成为目前全国最年轻的省级政协主席。

另据记者统计,截至发稿时,各省市区还有67个副省级职位出现人事调整,其中29个是各省市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1个政府副职、26个政协副主席以及1个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在去职者中,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刘胜玉、北京市政协原主席阳安江、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周国富、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主席陈光林、河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王巨禄均已满65岁的正省级官员退休年龄。而甘肃省政协原主席陈学亨出生于1948年11月,安徽省政协原主席杨多良出生于1946年8月。

此外,去年12月30日,吉林省政协十届十二次常委会议通过增补名单,增补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巴音朝鲁为吉林省政协委员;而吉林省政协主席王国发出生于1945年11月,已满65岁。

而在去年去职江苏省委书记的梁保华、去职湖北省委书记的罗清泉,目前仍分别担任江苏、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去年由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调任江苏的李学勇,目前仍是江苏省代省长。11位履新正省级官员

姓名 职务

肖怀远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宝顺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伟平 甘肃省省长

赵正永 陕西省省长

冯健身 甘肃省政协主席

王安顺 北京市政协主席

乔传秀 浙江省政协主席

任亚平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

叶冬松 河南省政协主席

杜宇新 黑龙江省政协主席

王明方 安徽省政协主席

(本文来源:重庆晚报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伴随各省市区“两会”进行,各地省部级高官调整渐入高潮。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25省市区“两会”结束,各省市区有11个正省级职位和60多个副省级职位出现人事调整。随着多位“40后”淡出政坛,越来越多的“共和国一代”正挑起省部级高官群体的大梁。

履新的11位正省级官员中,包括2位省级人大常委会主任、2位省长和7位省级政协主席。省(市区)委副书记当选政协主席的趋势格外明显。在7位新任省级政协主席中,5位均为各自所在省(市区)委副书记。

记者注意到,这11位正省级官员都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其中出生于1958年11月的叶冬松成为目前全国最年轻的省级政协主席。

另据记者统计,截至发稿时,各省市区还有67个副省级职位出现人事调整,其中29个是各省市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1个政府副职、26个政协副主席以及1个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在去职者中,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刘胜玉、北京市政协原主席阳安江、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周国富、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主席陈光林、河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黑龙江省政协原主席王巨禄均已满65岁的正省级官员退休年龄。而甘肃省政协原主席陈学亨出生于1948年11月,安徽省政协原主席杨多良出生于1946年8月。

此外,去年12月30日,吉林省政协十届十二次常委会议通过增补名单,增补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巴音朝鲁为吉林省政协委员;而吉林省政协主席王国发出生于1945年11月,已满65岁。

而在去年去职江苏省委书记的梁保华、去职湖北省委书记的罗清泉,目前仍分别担任江苏、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去年由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调任江苏的李学勇,目前仍是江苏省代省长。11位履新正省级官员

姓名 职务

肖怀远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宝顺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伟平 甘肃省省长

赵正永 陕西省省长

冯健身 甘肃省政协主席

王安顺 北京市政协主席

乔传秀 浙江省政协主席

任亚平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

叶冬松 河南省政协主席

杜宇新 黑龙江省政协主席

王明方 安徽省政协主席

(本文来源:重庆晚报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扬子晚报10月24日报道 终于突破百万了!昨天是2011年国家公务员招录网上报名的第9天。截止到晚上8点,通过审核人数已经突破100万人。仅昨天一天,就有近20万人新加入“考碗大军”的行列。而竞争最激烈职位,通过审核人数也达到了3914:1,接近4000人争抢一个职位。今天24:00,网上报名通道将关闭,“观望”到最后一刻的以及申请被拒或被退回的考生一定要抓紧时间。   接连井喷   报考人数已超百万   按照以往报名的情况,报名初期考生大多在观望,进入中后期之后会随着考生们普遍出手,引来一波报考的高峰,即所谓的“井喷”;而报考进入最后两天后,考生大部分已经出手,用人单位的审核也进入尾声,通过审核的人数会有一波回落。但此次报考有点不一样:从报考进入第五天开始,通过审核的考生人数就开始明显增加,报考人数“节节高”。昨天已经是网上报名的第九天,过审人数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一天又有近20万人“赶上”公考这趟车。   截至昨晚8点,记者统计,2011年国家公务员招录报考通过审核人数已经突破了100万人。这个数字离2010年148万的最终报考人数还有一定差距。但是考虑到报名还剩下一天时间,之后审核还将持续两天,此次“公考大军”赶上2010年甚至超过2010年仍有可能。   4000:1   国家能源局职位最热   在此次国家公务员报考中,竞争最激烈的职位频频“易主”。昨晚8点时记者统计,竞争最为白热化的职位是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节能与科技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这个只招1人的职位,目前通过审核的已经有3914人。紧随其后的文化部办公厅“新闻信息处主任科员以下”职位以及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国家税务局“办公室科员”,报录比都超过了3000:1。   200职位坐“冷板凳”   多是要求太严格   距离截止日期还有1天,记者统计,还有接近200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记者发现,这些职位中有些是多年的“冷板凳”,比如职位要求非常专业的民航、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海事部门等。另外一部分则是出自历年的热门系统,比如四川省国家税务局还有12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黑龙江国家税务局还有3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青岛、大连、拱北海关均有1-2个职位还未实现“零的突破”。分析职位要求可以发现,职位太过基层、对是否应届要求太死都限制了考生报考这些职位。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