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新华网南宁6月11日电(记者刘晓莉)记者从广西来宾市公安局获悉,11日10时30分左右,来宾合山市一犯罪嫌疑人逃离犯罪现场并持刀劫持公交车,当时车上有8名乘客。犯罪嫌疑人强行冲卡上高速公路后,被特警击毙。

  据警方介绍,11日10时30分左右,合山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群众举报,合山市场有人打架。民警出警后,发现现场有一名女尸,一名犯罪嫌疑人乘坐公共汽车逃离现场,民警立即驾车追赶。犯罪嫌疑人发现民警后,持刀劫持了公共汽车(车上有8名乘客)往忻城、柳江方向逃窜,并从柳江冲卡进入高速公路往来宾方向逃窜。

  接报后,来宾市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并请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协调柳州市局和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支队沿途设卡拦截。13时30分左右,来宾特警在高速公路凤凰段将犯罪嫌疑人击毙,人质安全获救。目前,事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新网太原6月11日电(任丽娜)记者11日从山西省阳泉市人民检察院获悉,山西阳煤集团交通运输部原总经理、阳泉市矿区第八届人大代表张润明,因涉嫌贪污、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日前被该院提起公诉。其妻穆巧娥、其子张瑜,也因涉嫌单独和共同与张润明贪污、受贿,累计金额达4737.2万元人民币,同时被提起公诉。

  现年56岁的张润明,大学学历,山西榆社县人,先后任阳煤集团升华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交通运输部总经理,阳泉市矿区第八届人大代表。2010年3月,因涉嫌受贿,被阳泉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拘留,同年4月被依法逮捕。

  公诉机关认为,张润明从2004年9月至2010年1月,在其任阳煤集团旗下的升华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期间,利用职权为自己和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他人贿赂,与阳泉矿区瑞峰装饰中心王春田(另案处理)、浙江乔治白服饰公司驻阳泉个体业主郑思勋(另案处理)等人沆瀣一气,从经手的诸多工程项目中,在套取企业大量资金的同时,张润明还利用分管整个阳煤集团生活后勤系统的职权,以权谋私,在干部提拔任用、工程建设、土建施工、室内装修、水、电表购买、粮油采购、服装购置等过程中,大肆进行贪污、受贿、索贿。一个体业主,得知张润明欲在浙江杭州购买住房,一次就从个人腰包中为其垫付购房款200万元,张润明全部笑纳,其中隐秘令人扑朔迷离。

  从2004年,张润明任升华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至2010年3月案发,单独和共同与其妻穆巧娥、其子张瑜,累计涉嫌总金额达4737.2万元,剔除其能够说明正当合法来源的之外,其中仅贪污、受贿高达1048.98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突破2803.39万元人民币,以及1676元美金,犯罪金额总计超过3850万余元。

  据知情人透露,张润明2002年从阳煤集团墨玉宾馆的科级经理位置升任阳煤集团升华分公司副总经理之后不久,群众就对张润明在干部调整使用、工作作风霸道、生活作风腐化等诸多问题上举报不断,但张润明却不降反升,连续“带病”提拔,直至升任分管阳煤集团13万职工生活后勤系统的升华分公司总经理,以至后来的交通运输部总经理、党委书记等数职并兼的要职上。任职期间,大权独揽、唯我独尊、讳疾忌医、拒绝监督。而其任职时间之短、犯罪数额之巨、作案手段之恶劣,令阳泉及至山西震惊。

  据了解,张润明山西省阳泉市矿区第八届人大代表资格此前已被依法终止。阳泉市人民检察院就犯罪嫌疑人张润明犯受贿罪、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依法提起公诉。

  阳泉市中级人民法院表示,将择日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完)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据外媒9日报道,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为庆祝其登基12周年纪念日,宣布特赦全国100万名轻罪犯。

  阿卜杜拉二世是6月8日宣布特赦令的,得到特赦的罪犯包括交通肇事者、罪行较轻者,还有因为参加呼吁改革的街头游行活动而被拘留的抗议者。约旦首相马鲁夫巴希特称,那些被控犯有恐怖主义、盗用公款以及强奸罪行的人,不在特赦之列。此外,那些与军队和警察发生暴力冲突的抗议者也不会被特赦。

  分析人士认为,阿卜杜拉二世此举是为了平息已经持续四个月的街头抗议活动。 国际在线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据外电报道,德国当局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核对,发现芽苗菜才是目前正蔓延多国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传染源头。

  5月中旬,在德国爆发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污染蔬菜的事件,欧洲多国都发现了类似的病例。截止至6月9日,已有超过2000人受到感染,30人丧生。德国科研人员最初宣布进口自西班牙的黄瓜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罪魁祸首”,造成欧洲菜农严重受损,后来德国否认这一说法。

  6月5日,德国下萨克森州农业部门宣布怀疑该国北部一个有机农场出产的芽苗菜是这波疫情的“罪魁祸首”。仅在一天后的6日下午,该农业部门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变,称实验室初步抽查并未发现证据证明该农场出产的芽苗菜是病菌源头。

  西班牙黄瓜“背黑锅”之后,芽苗菜似乎也被冤枉。但6月10日的声明,又将“疫情源头”指向了芽苗菜。10日,德国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席伯格(Reinhard Burger)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这起闹得欧洲人心惶惶的大肠杆菌风波,“祸首”就是芽苗菜。

  伯格指出,在餐馆中用餐染病的人中,吃下芽苗菜的病人比吃其它生蔬菜的人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几率要高9倍。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任志强上传到微博的图片中显示花坛上布满烟头。 任志强上传到微博的图片中显示花坛上布满烟头。

  自5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一个多月过去,禁烟效果如何?记者探访一些公共场所发现,很多室内公共场所依旧允许烟民吸烟,而在少数执行规定严格的场所,烟民则在想办法寻找“冒烟”的机会,于是,航站楼的花坛成了烟灰缸,被塞满烟头。

  ■记者调查

  禁烟严格场所 烟民偷着抽

  端午小长假几天中,记者出入多个公共场所,发现虽然有的公共场所严格执行“禁烟令”,但无奈烟民守法意识不高,仍旧偷着抽烟。在西四附近的一家医院的病房楼内,几名男病友聚在病房区一侧的窗口处喷云吐雾,“病房里严禁吸烟,我们也不敢抽,这里护士看不见。”一名抽烟的病人说。虽然看不见抽烟,但是积聚的烟味,对其他从楼道经过的病人和家属来说,还是很刺鼻。

  首都机场也在近日关闭了航站楼内所有吸烟室。但一些烟民为了解烟瘾,趁工作人员不备时吸烟,然后将烟头塞到机场大厅外装饰的花坛里。在T2航站楼外的花坛20分钟就有七八个烟头。一名正在抽烟的男士称,候机楼内不让吸烟,所以他就到外面抽,“这里就不算室内了吧?” 任志强在微博中也说, 机场花坛变成了烟民的垃圾筒,他发的图片中,花坛边缘布满烟头,足有二三十个,旁边还放有一个打火机。

  记者了解到,首都机场已分别在T2、T3航站楼外的人行步道里侧设立了室外吸烟区,即便如此,仍发生了工作人员劝阻乘客不要在航站口内吸烟,乘客声称拒绝登机的事件。机场方面表示,只能通过工作人员劝阻、消防人员加大巡查等方式落实禁烟政策。

  禁烟懈怠场所 商家同意抽

  相比医院、机场等严格执行禁烟规定,一些公共场所的态度就没那么坚决了。在一家商场,经营区域没有任何人吸烟。可是,卫生间的管理员虽然起初表示不可以吸烟,随后却又说,躲到卫生间的最里面可以吸烟,只要别被查到即可。

  餐饮场所的吸烟问题,至今还未得到解决,大多还设有吸烟区。在学院路的一家上岛咖啡馆里,过道两侧分别是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即使坐在非吸烟区里,从对面飘来的烟味依旧强烈。记者询问服务员为何不遵守全面禁烟规定,服务员只报以微笑。而根据5月1日全面禁烟的规定,室内公共场所不得设置吸烟区。

  ■专家说法

  法不完善 烟难禁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主任杨功焕表示,卫生部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违规的人或单位如何处罚,这还需要配套的法规予以完善。而且《细则》中称卫生行政部门是执法单位,但执行起来并不有效。

  5月26日,卫生部在新浪微博上发起了随手拍支持控烟活动,请公众看到违规吸烟的人就拍下上传。截至昨天,该微博已有8177个粉丝,虽然有人上传了在商场、餐厅的吸烟现象,但博主在回应中只能予以谴责。据了解,该活动主要还是监督全国医院中出现的吸烟问题。

  禁烟不妨主动劝阻

  近日,一位河南老人在北京站等地抢吸烟者手里的烟进行禁烟宣传引发争议。记者在餐厅就餐时,遇到一名吸烟的顾客,服务员对此无动于衷,只能由记者委婉地向那名顾客提出不要吸烟的要求。在说明情况后,吸烟的顾客很配合地掐灭卷烟,并表示歉意。控烟专家说,老人的做法不一定提倡,但大多数情况下,主动劝阻都会取得效果。一项调查显示,在禁烟效果最差的餐厅,尽管92%的人知道5月1日起全面禁烟,但只有2.3%的人会主动劝阻。如果更多的人参与到劝阻的队伍中来,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将不再困难。

  晨报首席记者 王彬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大连5月30日电(“中国网事”记者傅兴宇、蔡拥军)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30日从有关方面获悉,5月1日殴打大连交警史英才致其死亡的三名犯罪嫌疑人韩方奕、周盛强、韩家敏已被大连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据悉,大连市公安局以涉嫌故意伤害罪为由,向大连市人民检察院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韩方奕、周盛强、韩家敏;大连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后,于5月20日以涉嫌故意伤害(致死)罪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韩方奕、周盛强、韩家敏;同日,上述三犯罪嫌疑人被大连市公安局执行逮捕。现被袭交警史英才死因的病理检验已经完成。

  记者调查了解到,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在5月1日事发当天,就接到了大连公安方面的电话,请求检方同步介入。大连检察机关迅速派员,按照程序依法在第一时间介入案件。目前,此案正在抓紧办理。

  5月1日,正在工作的大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沙河口大队秩序中队民警史英才,被驾驶人韩方奕及其找来的父亲韩家敏、周盛强等人殴打,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5月13日就此播发《网曝大连父子暴徒“致死值勤交警”属实 致死优秀民警的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一稿,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据新华社电 塞尔维亚一家法庭27日裁定,前波黑塞尔维亚族军队司令拉特科·姆拉迪奇可以引渡至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前南刑庭)。姆拉迪奇拒绝认罪,打算上诉。

  塞方警官当天说,姆拉迪奇在警方“常规”突袭行动中遭逮捕,当时正要出门散步。

  被捕时当即报出姓名

  3名塞尔维亚警方消息人士向美联社记者透露,塞方先前并无详细情报确认姆拉迪奇藏身于拉扎雷沃村一处房屋,突袭行动属于“常规”级别。

  消息人士说,行动26日5时左右开始。在一栋黄色砖房中,一名老年男子当时身穿睡衣,正要出门散步。4名特警抓住男子,命令他趴在地上。“报明身份!”一名特警喊道。“我是拉特科·姆拉迪奇,”男子低声回答。他没有反抗,交出随身携带的两把手枪。

  将于30日提起上诉

  贝尔格莱德一家法庭27日召开引渡听证会,裁定姆拉迪奇可以被引渡至设于荷兰海牙的前南刑庭。

  法院发言人马亚·科瓦切维奇说,姆拉迪奇拒绝接受前南刑庭指控。姆拉迪奇的律师米洛什·沙利奇说,将于30日提起上诉。

  逃亡16年两次中风

  沙利奇说,姆拉迪奇在听证会上“说话前后不一,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需接受医学治疗,不应被引渡。

  姆拉迪奇的儿子达尔科说,父亲在逃亡的16年中两次中风,难以讲话,右手部分瘫痪。当地一些媒体报道,姆拉迪奇被捕后由一名邻居帮他换衣服。

  想吃草莓,读托尔斯泰小说

  塞尔维亚司法部门一名官员告诉美联社记者,姆拉迪奇现阶段羁押在战争罪法庭的囚室中。他提出要吃草莓,这个要求已获满足。

  他还要求读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配备一台电视,前往墓地祭奠1994年在贝尔格莱德自杀的女儿安娜。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前波黑塞族领导人被捕时身上带两把枪(图)

警察护送姆拉迪奇进入法庭。

前波黑塞族领导人被捕时身上带两把枪(图)

波黑战争期间,姆拉迪奇检阅塞族部队。

前波黑塞族领导人被捕时身上带两把枪(图)

 一些塞尔维亚民众示威,反对逮捕姆拉迪奇。

  前波黑塞族部队司令拉特科·姆拉迪奇26日晚在塞尔维亚出席闭门引渡听证。姆拉迪奇的律师米洛什·沙利奇说,当事人身体状况不佳,法官叫停听证。

  引渡听证暂停

  塞尔维亚电视台播出一段画面,显示姆拉迪奇身穿蓝色夹克,头戴棒球帽,头发灰白,左手似乎拿着一块毛巾,虚弱、缓慢走入听证法庭。他向法院的某个人打招呼,一名警卫告诉他:“走吧,将军。”

  姆拉迪奇的律师沙利奇说:“调查法官试图问拉特科·姆拉迪奇问题,未能成功,因为姆拉迪奇的精神和身体状况均不佳。”沙利奇说,法官难以与姆拉迪奇交流,但姆拉迪奇确认了自己的身份。美联社援引这名律师的话报道,姆拉迪奇知道自己被捕,知道身在何处,自称不承认设在荷兰海牙的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

  战争罪助理检察官布鲁诺·韦卡里奇确认,当天听证中止,但拒绝谈论原因。他说,姆拉迪奇服了不少药,不过“回应周围发生的事情时头脑相当清晰”。韦卡里奇先前说,把姆拉迪奇从塞尔维亚引渡至海牙,最长可能需要7天。

  就目前情况看,姆拉迪奇健康出现问题,被捕时他随身携带大量药物,显然他不想去医院就医。医疗人员将为姆拉迪奇进行检查,以评估他能否继续出席有关把他引渡到海牙的聆讯。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及其政府现在希望能尽快把姆拉迪奇送往海牙,避免持续引发塞族民族主义者的抗议。

  一只手几乎瘫痪

  姆拉迪奇将接受健康状况评估,由医生27日确定他是否适合出席听证。路透社援引一名匿名官员的话报道:“他(姆拉迪奇)的,可能因为先前一次中风。医生检查了他的身体,律师带给他药物。”另外,警方消息人士说,姆拉迪奇患有肾病和高血压。

  前南刑庭检察官塞尔日·布拉默茨说,“我们等待涉及将他移交海牙的安排。在海牙,他将站在前南刑庭上接受审理”。前南刑庭1995年7月指认姆拉迪奇涉嫌1992年至1995年波黑战争期间犯有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发出国际通缉令。欧洲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直向塞尔维亚方面施压,要求抓捕姆拉迪奇并移交前南刑庭。美联社说,姆拉迪奇引渡至海牙后,可能面临终身监禁。联合国法庭没有死刑判决。

  一名接近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的官员说,塔迪奇亲自指导针对姆拉迪奇的抓捕,把这一行动与美国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的行动类比。由于事件敏感,这名官员要求匿名。另外,内务部长伊维察·达契奇否认媒体有关姆拉迪奇使用化名米洛拉德·科马德的报道。

  在姆拉迪奇被捕的拉扎雷沃村,许多村民声援姆拉迪奇。他们封堵通往姆拉迪奇藏身居所的道路,要求新闻记者离开。塞尔维亚激进党称姆拉迪奇为“英雄”,把姆拉迪奇被捕称作“塞尔维亚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之一”。

  塞尔维亚内务部长达契奇27日公开了联合国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前南刑庭)通缉的姆拉迪奇被逮捕的有关细节。

  被捕时很“合作”

  达契奇说,逮捕姆拉迪奇的行动完全由塞尔维亚相关部门独立完成,没有借助任何外部信息及力量。在抓捕行动中,警方共搜查了四处姆拉迪奇亲属的住宅,这四处住宅此前已经被警方秘密监控数月。

  塞尔维亚《政治》报27日刊登了姆拉迪奇被捕后的照片。报道称,姆拉迪奇苍老得厉害,容貌变化很大。塞尔维亚与海牙法庭合作国家委员会主席拉西姆·利亚伊奇说,姆拉迪奇被捕时像普通老人,“一个人从他身边经过可能认不出他”。“他面色苍白,意味着或许很少出门,可能因而未被人发现。”

  据达契奇描述,姆拉迪奇在被逮捕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反抗,也没有使用伪造的身份证件,在他身上只找到了过期的塞尔维亚身份证和军人身份证。当警察进入房屋询问他是不是姆拉迪奇时,他的回答是“恭喜,你们找到了你们要找的人了”。利亚伊奇说,姆拉迪奇身上带有两把手枪,在整个抓捕过程中显现“合作”,没有抵抗。

  而姆拉迪奇表示,他“不想打死逮捕他的小伙子”。

  逃亡时曾打零工

  贝尔格莱德大报《闪电》报称,姆拉迪奇2010年68岁时曾在工地当临时工。讽刺的是,该工地位于兹雷尼亚宁镇一个名为“新时代”的小区,是由欧盟捐资修建,而且2010年塞尔维亚总统和欧盟代表还曾到此地参观。

  记者前往姆拉迪奇打工工地向与之一起工作的工友了解情况,工友表示无法相信他就是姆拉迪奇。一名20岁大学生工友说:“我知道他,他和姆拉迪奇长的很像,我甚至还问他知道自己与姆拉迪奇长的很像吗。但我相信他不是,姆拉迪奇怎么会在工地?但最终,他就是那个人”。该工友说与姆拉迪奇共事了几天,姆拉迪奇没有与其他人讨论过普通话题,就是在干自己的工作。新华社 中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赵洪超):塞尔维亚内务部长达契奇27日日公开了联合国前南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前南刑庭)通缉的战犯嫌疑人、前波黑塞族领导人姆拉迪奇被逮捕的有关细节。

  达契奇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逮捕姆拉迪奇的行动完全由塞尔维亚相关部门独立完成,没有借助任何外部信息及力量。行动小组制定的抓捕战略对成功逮捕姆拉迪奇起到了关键作用。达契奇说,在抓捕框架内,所有相关信息被汇总进行整合,塞尔维亚警方也在抓捕战略制定后加入到了抓捕行动中来。在26日的抓捕行动中,塞尔维亚警方共搜查了四处姆拉迪奇亲属的住宅,这四处住宅此前已经被警方秘密监控数月。

  据达契奇描述,姆拉迪奇在被逮捕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反抗,也没有使用伪造的身份证件,在他身上只找到了过期的塞尔维亚身份证和军人身份证。当警察进入房屋询问他是否是姆拉迪奇时,他的回答是“恭喜,你们找到了你们要找的人了”。达契奇说,姆拉迪奇的健康状况很差,被警方逮捕时他的右手已经基本丧失功能,目前姆拉迪奇处于医生全天候的看护下。

  位于海牙的前南刑庭1995年7月指控姆拉迪奇涉嫌在1992年至1995年波黑战争期间犯有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并发出了国际通缉令。本月26日,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证实,姆拉迪奇当天在安全局和战争罪行调查部的联合行动中被捕。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应当说,故宫博物院和香港两依藏博物馆“无意”之中帮了犯罪嫌疑人两个大忙。根据警方最新通报,据犯罪嫌疑人石柏魁交代,案发前,他曾在电视上看到过故宫的介绍,产生了盗窃文物的念头,并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作案前,石柏魁曾到故宫博物院,以参观展览为名查看博物院内部和外围筒子河的地形,并留意了故宫博物院每天的清场时间。根据口供分析犯罪嫌疑人有盗窃故宫国宝、国家文物的主观故意。然而,事实上犯罪嫌疑人在故宫偷窃的不是国家文物,而是相当于工艺美术作品之类的个人收藏物品。被盗物品无论是从年代还是性质上讲,均与国宝级国家文物不能等量齐观,而只是作案地点发生在收藏国宝级国家文物的地方。故宫和犯罪嫌疑人做梦都没有想到,故宫失窃了,偷的和丢的却不是国家文物,这无疑会让偷窃与失窃双方的责任都相对减轻。

另一个大忙是香港两依藏博物馆7件展品只投保了31万元。据北京日报昨天报道,此前,曾有媒体报道,被窃物品价值三千多万元。但警方表示,刑事案件涉案物品价值需要由物价部门专业鉴定机构一件件逐一认定。目前,该项工作还没有结果。不管未来专业鉴定机构如何认定,也不管是否如香港两依藏博物馆馆长王夏虹自称,“出于对故宫安保的信任,香港方面为这7件展品只象征性地投保了31万元,离其真正的价值相距甚远”,就法律认定而言,这个31万元投保是收藏人在事发前自我认定藏品价值的铁证,任何后来或外来的再认定都难以“撼”动。这就在客观上“无意”中帮了犯罪嫌疑人一个减轻罪责的大忙。这当然也是香港方面和犯罪嫌疑人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另外,犯罪嫌疑人9日上午在海淀区一收购金银玉器的门店销赃,门店老板称其所有的物品为假货,石柏魁气恼之下将展品丢弃,至少从一个侧面证明所盗物品价值不大。我倒很想知道这个老板当时是“打眼”了,还是这几件被千辛万苦冒着风险偷出又被扔掉的物品果真就是“假货”?这个老板出于什么原因判断为“假货”,值得深入探究。警方如不探究,相信石柏魁的辩护律师也要探究。

我在昨天今日快评《故宫须防“狸猫换太子”》一文中,提到此次事件暴露出来的最大安全隐患是私人藏品出入故宫。无论故宫方面主观故意如何,客观上是在为可能发生的“调包”大开方便之门,让故宫国宝、国家文物处于高度不安全的状态。对于故宫博物院这种自“撼”国宝安全的行为,主要负责人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究竟属于失职,还是渎职,应当由检察机关予以调查、认证。锦旗出现错别字可以解释为“未交院里检查”而推卸责任,建福宫变富豪私人会所可以解释为下属公司“在未经院里审批的情况下,擅作主张”而推卸责任,“引进临时”私人藏品展览的责任大概不能说“未经院里检查”、“未经院里审批”。因为有这个“引进临时展览”,小偷未能偷窃国家文物,似乎让故宫自己还帮了自己一个大忙。但这只能减轻而不能改变故宫自“撼”国宝安全的责任。故宫该当何责,自应公断。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第 7 页,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