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一研究小组在最近一期出版的《免疫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单克隆抗体,经实验模型验证,该抗体与干扰素结合使用,可有效对抗肺结核感染。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成果有助于科学家开发出新的结核病治疗手段。
该研究小组由英国邓迪大学、伦敦国王大学以及伦敦大学圣乔治学院的研究人员组成。他们开发的这种单克隆抗体是一种A类免疫球蛋白(lgA),属于同质性抗体,可识别结核杆菌。它通过绑定结核杆菌细菌,触发人体免疫反应,从而防止该细菌生长蔓延。论文称,尽管单克隆抗体已被广泛用于癌症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但这还是第一次研究表明,它可以用来治疗结核病。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内十分重要的免疫效应分子,因结构不同可分为IgA、 IgD、IgE、IgG和IgM五大类。研究人员认为,A类免疫球蛋白所具有的特性使其更易对抗结核病菌。尽管实际临床应用之前还要进行许多研究,但这一 发现使科学家距离开发出新的结核病治疗方法更近了一步。
肺结核是目前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全球每年有大约200万人死于该疾病,英国2010年的肺结核病例数则创下了10年来的新高。虽然由于多种抗生素和预防药物的产生使肺结核病例在世界范围内曾一度迅速减少,但随之而来,肺结核菌株的多重耐药性也越来越明显,研制出新方法来预防和控制该种疾病显得极为迫切。
最新研究显示,英国伦敦的肺结核病例在过去十年急增五成,是名副其实的西欧肺结核之都。 权威医学杂志《刺针》周五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英国一年新增逾九千宗肺结核病例,而伦敦是重灾区,佔了三千四百五十宗,是全英确诊病例的四成。 伦敦大学学院全球肺结核专家祖姆拉说,伦敦的情况令人想起九十年代美国监狱发生的多重抗药性肺结核大爆发。 祖姆拉指出,伦敦的住屋欠佳,通风不足及过于挤迫,都是肺结核大爆发的主因。他指伦敦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都是集中在移民、难民、露宿者、吸毒人士、囚犯和爱滋病带菌者身上出现。 大部份患者都是在海外出生,但并非新移民。约八成半病例都是来英定居至少两年者,意味并非境外传入,而是在境内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