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直接从大脑血糖汲取能量的新型燃料电池
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最新研制一种微型电池原型

  据国外媒体报道,“充分使用你的脑力”这一短语未来将变得非常现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最新研制一种微型电池原型,从人体自然血糖分子中产生电能。

  这种电池将用于驱动治疗癫痫、瘫痪以及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大脑植入器。据悉,当前植入人体的装置通常是由锂电池提供动力,但是这种电池使用时间非常有限,必须进行更换。再次进入人体组织更换电池并不是医生所喜欢做的事情,如果更换大脑植入器的电池就变得更加棘手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副教授拉胡尔-萨尔皮什尔(Rahul Sarpeshkar)带领一支研究小组负责这项研究,他们使用铂催化剂放置在末端,一层碳纳米管在另一端来建造这个电池,它们放置在一个硅片上,从而将电流连接至大脑植入器上。

  当大脑组织中的血糖分子流经铂催化剂,伴随其氧化过程,电子和氢离子将分离开来。在电池另一端,当氧分子与单壁碳纳米管接触时,与氢离子混合形成水,该电池最多可产生180微瓦功率的电能,足以驱动一个大脑植入器发送信号绕开受损大脑组织,或者刺激大脑组织(用于治疗帕金森氏症的方法)。

  血糖电池是一个较早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2010年,法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类似的电池用于驱动起搏器。这种电池混合了石墨和酶,能够从血糖中分离电子。但这种电池的问题在于酶动力电池无法提供像锂电池一样的电能输出。

  只要存在血糖和水,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研制的电池就能长时间持续工作,提供动能的血糖来自于环绕大脑组织周围的脑脊液。多数血糖并不能被人体使用,而这种电池仅使用很少部分的血糖,并不会影响大脑功能。

  迄今为止,这种电池并未在真实的大脑组织中测试,仅在模拟大脑组织的液体环境中运行。它将有望对植入器带来新的希望,未来有可能将这种电池植入人类大脑。

  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6月12日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上。(悠悠)

  相关阅读

  南极冰盖融化惊人危害 或唤醒古老细菌威胁地球

  全球变暖加剧导致融冰引恶果 或令远古细菌重生

  荷兰公司研发生物荧光灯 利用细菌产生光芒(图)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年发福”是很多女性的苦恼,不仅体重一路飙升,身材的走形也“势不可挡”,减重成了很多女性的生活重点。减重专家称,包括中年女性在内,“啤酒肚”、肥胖儿童等有肥胖症状的特殊人群,在进行减重时,都须注意各自不同的方法。

  应嘉康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之邀来华的国际减重管理专家洁米博士近日接受采访时介绍,对于4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尤其生完孩子的妇女,在40岁—50岁之间最容易长脂肪的是腰和臀部。如果光靠节食和运动减肥,可以减掉脂肪,但也会减掉肌肉组织。刚开始确实达到了减重目的,但恢复正常饮食后,由于肌肉组织已经减少,新陈代谢功能不可避免地变差并且不可恢复,体重必然会大幅上升。最终的结果是形成减肥的恶性循环:从肌肉和脂肪开始减重、减缓代谢水平、增加脂肪囤积、流失肌肉、脂肪反弹。

  洁米博士说,减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保证有充足的亮氨酸和必需氨基酸的摄入,不仅可以减少脂肪,还可以增加体内的肌肉组织,防止体内的肌肉组织随年龄增长而流失、枯萎,进而保持女性的体形。同时,足够的肌肉组织可以保证人体内合理的新陈代谢,进而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

  优质蛋白质对有“啤酒肚”的男性也同样重要。“啤酒肚”人群大多吃得多,动得少,体内的脂肪含量远高于肌肉含量,新陈代谢率不能满足,愈发“发福”。含有亮氨酸的蛋白质,可以帮助男性肌肉生长,减少“啤酒肚”所带来的健康危害。据介绍,我们日常饮食当中的肉里含有亮氨酸,但是通过平常的饮食很难达到足够的量。

  儿童肥胖也是近年来令人忧心忡忡的现象。“绝不能将药物减肥、腹泻减肥和节食减肥的方法用在儿童身上。”洁米博士强调,儿童在生长过程中,本来就需要摄入一定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为了减肥而放弃吸收营养,得不偿失。对大多数肥胖儿童而言,每天计算卡路里摄入量是不切实际的,执行起来比较困难。最实际有效的方法是从食物中剔除肥肉、油炸食品、洋快餐、含糖碳酸饮料、奶油等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以含有亮氨酸的优质蛋白为主的代餐替代,让孩子在有饱腹感的情况下健康减肥。

  相关阅读

  研究发现啤酒肚由来 脂肪摄入三小时堆积腰腹部 

  男士收腰裤帮你告别大肚男 神奇材料吸走啤酒肚 

  "啤酒肚"使疾病风险加倍 比其它位置影响更明显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心脏病困扰人类已久。但根据一项最新的科研研究结果,也许再等上几十年,未来医生要修复你受伤的心脏的时候,可以不再需要什么特殊的先进材料,你自己的皮肤便可拯救你的心脏。

  《欧洲心脏杂志》最新发布的一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以色列一个科研小组的最新科研成果,他们首次成功将两名老年心脏病患者的皮肤细胞样本培育成为健康、活跃的心脏细胞。

  研究组组长利奥尔·盖普斯坦说:“被培养出的心脏细胞相当活跃,相当于患者刚出生时的心脏细胞状态。”在实验中,在将昔日的皮肤细胞培养成心脏细胞后,科学家们将新生的心脏细胞和真正的心脏组织一起放在培养器皿中进行培育。大概在24至48小时后,新生的人造心脏组细胞便和真正的心脏组织样本融合在了一起,而且还相当有活力。随后,科学家们将这个培育的心脏组织植入健康白鼠的混合组织中,很快这个小白鼠的心脏就接受了这个新的组织,并和它建立了联系。

  当然,虽然这一研究成果相当振奋人心,但要真正将之用于临床拯救病人还需要很长时间。科学家们认为,即便要开始对人类的临床实验,至少还需等待10至15年的时间。不过,如果这项技术最终能被证明有效的话,那时的人类就再不必再单纯依赖机械设备或移植器官来拯救脆弱的心脏了。(耿海艳)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幼儿园中所有儿童都是一个装扮
幼儿园中所有儿童都是一个装扮

  妇女要求“裸胸游泳”

  从2007年开始,瑞典兴起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运动:众多女性要求男女平等,努力捍卫在全国各地游泳池内不戴乳罩游泳的权利。

  这场“裸胸运动”始于当年8月,当时,两名年轻女子在瑞典南部的乌普萨拉市一家休闲中心游泳时没有穿比基尼泳装的上衣,工作人员要求她们遮住胸部。由于两位姑娘拒绝这样做,她们被强行赶出了游泳池。

  一些对此不满的女性遂成立了“裸胸”活动小组,积极组织裸泳活动。其中一名22岁的当事人拉格尼尔德卡尔森说,男女享有一样的权利,如果女人必须戴胸罩的话,那么男人也应这样,“男人无权指责女人裸着上身,因为男人们就是这样”。

  2008年1月,“裸胸游泳运动”已取得了首个重大胜利,一家游泳馆公开表示,将允许妇女们在游泳池内不戴乳罩游泳。2009年,经法院裁决,女人拥有了和男士一样“无上装游泳”的权利。瑞典一些社会民主党政客还提议安装男女混用厕所。

  开设“男人避难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瑞典及其他北欧国家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名为“男性综合征”,表现为离婚率、自杀率上升,心理焦虑的人数增加。有研究表明,这是“由男人地位失落产生的危机感导致的”。瑞典人为此特设了“男人避难所”,专门对患有“男性综合征”的人进行心理和药物治疗,生意相当红火。

  但比起女权组织来,瑞典的男权组织还没有形成气候,许多组织都是刚刚成立不久便“夭折”了。因为和其他国家的男性一样,瑞典男人也很好面子,真正请“组织”出面打抱不平的人并不多。

  并非所有人都赞同

  如今,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正在瑞典展开,一些人认为瑞典在性别平等方面走得太远了。

  “无性别教育”,被指责是在提倡极端女权主义。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园的动机是促进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但方法有点“过”。这种刻意模糊性别概念的做法会让孩子感到困惑,难以面对幼儿园以外的世界。

  曾任瑞典职业联盟男女平等专家的专栏作家克拉松表示,成年人不应该打扰孩子自己们对性别的探索和认知。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幼儿园中所有儿童都是一个装扮
幼儿园中所有儿童都是一个装扮

  妇女要求“裸胸游泳”

  从2007年开始,瑞典兴起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运动:众多女性要求男女平等,努力捍卫在全国各地游泳池内不戴乳罩游泳的权利。

  这场“裸胸运动”始于当年8月,当时,两名年轻女子在瑞典南部的乌普萨拉市一家休闲中心游泳时没有穿比基尼泳装的上衣,工作人员要求她们遮住胸部。由于两位姑娘拒绝这样做,她们被强行赶出了游泳池。

  一些对此不满的女性遂成立了“裸胸”活动小组,积极组织裸泳活动。其中一名22岁的当事人拉格尼尔德卡尔森说,男女享有一样的权利,如果女人必须戴胸罩的话,那么男人也应这样,“男人无权指责女人裸着上身,因为男人们就是这样”。

  2008年1月,“裸胸游泳运动”已取得了首个重大胜利,一家游泳馆公开表示,将允许妇女们在游泳池内不戴乳罩游泳。2009年,经法院裁决,女人拥有了和男士一样“无上装游泳”的权利。瑞典一些社会民主党政客还提议安装男女混用厕所。

  开设“男人避难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瑞典及其他北欧国家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疾病,名为“男性综合征”,表现为离婚率、自杀率上升,心理焦虑的人数增加。有研究表明,这是“由男人地位失落产生的危机感导致的”。瑞典人为此特设了“男人避难所”,专门对患有“男性综合征”的人进行心理和药物治疗,生意相当红火。

  但比起女权组织来,瑞典的男权组织还没有形成气候,许多组织都是刚刚成立不久便“夭折”了。因为和其他国家的男性一样,瑞典男人也很好面子,真正请“组织”出面打抱不平的人并不多。

  并非所有人都赞同

  如今,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正在瑞典展开,一些人认为瑞典在性别平等方面走得太远了。

  “无性别教育”,被指责是在提倡极端女权主义。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园的动机是促进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但方法有点“过”。这种刻意模糊性别概念的做法会让孩子感到困惑,难以面对幼儿园以外的世界。

  曾任瑞典职业联盟男女平等专家的专栏作家克拉松表示,成年人不应该打扰孩子自己们对性别的探索和认知。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国际在线消息:一年前的5月1日,美军海豹突击队成员突然抵达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不远的阿伯塔巴德一处大院,击毙了藏在里面的本·拉登。一年后的5月1日,美国白宫宣布将陆续解密在阿伯塔巴德大院中缴获的部分文件。

  据美国NBC电视台记者吉姆·米克拉茲斯基透露,美军在阿伯塔巴德大院缴获的东西包括:五台电脑、10个硬盘和超过100个DVD、电脑磁碟和优盘等存储设备,里面储存的各类文档文件在1万至1.5万之间、视频文件在2万到2.5万之间。这些文件除了很多拷贝文件外,还包括很多家庭录像,记录了本·拉登藏匿的大院周围的各种生活场景,包括鸡、牛、兔子和狗的录像。

  曾想刺杀奥巴马 炸毁油轮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电视台披露,美军即将解密的大量文件显示,藏匿在巴基斯坦的本·拉登曾多次向下属下达命令,要求他们策划、实施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美军中央司令部指挥官裴卓斯的袭击,甚至是暗杀行动。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说,为了刺杀奥巴马,本·拉登曾密谋了多个暗杀计划,其中包括劫持奥巴马的总统专机——“空军一号”。报道说,本·拉登想刺杀奥巴马,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认为副总统拜登“尚未准备好”担任美国的最高统帅。“杀掉奥巴马自然会导致拜登接替他的总统职务”,本·拉登在写给一名高级助手的信中说,“拜登还没有准备好接替这一职位,他将会把美国带入危机。”

  文件显示,尽管“基地”组织后期操作这类活动的能力越来越有限,但本·拉登始终没有放弃刺杀奥巴马的计划。除了刺杀奥巴马,本·拉登还想曾幻想炸毁油轮来制造世界恐慌。文件显示,2010年,本拉登曾想在海上劫持油轮,并将之炸毁。“通过制造这类爆炸事件,他希望能够沉重打击世界经济,并让油价飙升。”尽管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国土安全部认为拉登此念实在是“异想天开”,但他们还是对商业石油公司签发了警告。

  生活闭塞、有点儿“妄想” 但依然是恐怖活动“拍板者”

  根据美国媒体披露的部分文件,长期与外界隔绝的藏匿生活让本·拉登的生活渐渐变得非常闭塞。藏匿期间,本·拉登会经常想到一些恐怖活动的点子,但这些想法都过于宏大。等他辗转将这些信息传达给下属后,往往下属必须得跟他解释这些想法实施起来有多难。

  到2010年底的时候,随着“基地”组织高级领导人被美军削弱,中层领导多数被消灭,在某种程度上本·拉登和下属的联系渐渐被切断,他变得更加孤立,无所适从。一段从大院缴获的视频录像显示,“本·拉登正在观看电视屏幕上自己的照片。”路透社据此分析,这“说明阿伯塔巴德大院内安装有现代视频播放系统。”

  长期几近与世隔离的生活还让本拉登变得有点儿“妄想”。他不断地想推动一些事情发生,但事实证明,这些想法很不切实际。著有《追踪本拉登十年》(Manhunt:The Ten-Year Search for Bin Laden)一书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知名记者、美国国家安全研究专家彼得·博根说,在阿伯塔巴德大院两间屋子里生活了大概有六年之后,本·拉登与社会已经脱节了。“他不断地呼吁‘基地‘组织发动针对美国的袭击。可‘基地’组织成员的回应却是,‘是啊,主意确实非常好,但是我们没有资源去发动这些袭击。’”

  但尽管如此,拉登依然是“基地”组织恐怖行动的最后“拍板者”。美国官员的分析认为,这在相当程度上跟本拉登本人的个人魅力有关,“他擅长于衡量事情的利弊得失。因此,‘基地’组织在很多恐怖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上依然习惯于得到他的指导。很显然,他们依然在等待他结束藏匿生涯,重返战斗队伍。”

  关注“基地”组织发展 曾想为其易名

  资料还显示,尽管本·拉登销声匿迹十年之久,与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少,但他依然十分关注“基地”组织的存在和发展。

  据美国白宫反恐顾问布伦男4月30日透露,在“基地”组织不断遭到重创之后,本拉登曾一度感到沮丧与绝望。为了保持有生力量,他曾鼓励“基地”成员逃往那些“远离飞机大炮的地方”养精蓄锐,甚至还考虑为“基地”组织更名换姓。

  美军得到的文件充分显示,由于“基地”组织大量中高层领导人被打死,本·拉登对接替他们位置的低层领导人感到担忧,认为他们缺乏经验,可能会在一些问题上一错再错。此外,由于美国已经基本停止使用“反恐战争”这一说法,转而用“基地”组织来指代恐怖主义,为此,本·拉登曾考虑为“基地”组织换个名字。

  而2011年初在中东和北非国家不断发生的政权更迭,也让本·拉登为“基地”组织的未来感到担忧。尽管这些国家被推翻的政权是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曾经未竟的事业,但本·拉登却并没有为此感到窃喜,而是忧心不已。从阿伯塔巴德大院获取的一些本·拉登及其副手扎瓦赫里的信件中可以看出,两人认为,发生在阿拉伯世界的这些动荡直接威胁到“基地”组织的未来,“因为这些国家示威者完全没有提到对‘基地’组织的支持,也从没提到过‘基地’组织。”(耿海艳)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当地时间2012年5月1日,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恐怖组织“基地”领袖拉登去年5月2日遭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杀,拉登生前住所已被巴基斯坦政府完全拆除。图为当地时间2012年5月1日,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孩子们在玩板球。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2012年5月1日,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恐怖组织“基地”领袖拉登去年5月2日遭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杀,拉登生前住所已被巴基斯坦政府完全拆除。图为当地时间2012年5月1日,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孩子们在玩板球。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2012年5月1日,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恐怖组织“基地”领袖拉登去年5月2日遭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杀,拉登生前住所已被巴基斯坦政府完全拆除。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2012年5月1日,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恐怖组织“基地”领袖拉登去年5月2日遭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杀,拉登生前住所已被巴基斯坦政府完全拆除。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中新网5月3日电 据外电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他一年前做出击杀“基地”组织前领导人本•拉登并派出海豹突击队的决定,是他任期中“最为重要的一天”。

  在当地时间2日晚间播出的这次全国广播公司(NBC)的采访中,奥巴马说,做出这种选择的确是冒险的。

  奥巴马说,行动前,击杀拉登的计划处于高度保密状态,他很多手下都不知道,甚至第一夫人米歇尔也被蒙在鼓里。

  他说,当时哪怕媒体透露出一点风声,都将让拉登逃之夭夭。当时不知道拉登大院是否有地下逃生通道。

  奥巴马说,那时候决策圈内部对突袭拉登大院的决定,有正反两方面意见的争论。如果行动失败,拉登不在那里,将引发严重的地缘政治问题,而且将把海豹队员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最终,经权衡利弊,他做出了非常正确的决定。

  奥巴马否认在拉登被击毙后曾击掌庆贺(图)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5)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2011年5月3日,人们聚集在拉登被击毙地点附近。(左上为拉登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2011年5月3日,人们聚集在拉登被击毙地点附近。(左上为拉登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今天是本·拉登遭美军特种部队击毙一周年 美国媒体整合相关材料勾画其生命中最后几个月的“思考” ———

  “基地”组织前头目乌萨马·本·拉登在生命中最后几个月寻求“整编”“基地”及其附属组织,意欲改变袭击手法,以“重塑”形象。

  “基地”管家

  5月2日是本·拉登遭击毙一周年。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美国政府多名现任和前任官员,同时综合两本新书内容,勾画出本·拉登最后日子里的“思考”。

  美军特种部队去年潜入巴基斯坦,击毙本·拉登,从他藏身处查获大量文件、信函和电子备忘录。彼得·贝尔亨所著《追捕》和塞思·琼斯所写《阴影中的追捕:9·11之后追击“基地”》大量引述这些材料。

  《华盛顿邮报》5月1日报道,本·拉登被视作“基地”的“首席执行官”,全面介入各项事务,从应对财务危机到招募成员,从指挥前线作战到挑选遭击毙头目的替代人选……他有时因世俗琐事而烦恼,如索马里青年党应种植何种农作物。

  材料显示,本·拉登尽管藏身巴基斯坦,却与全球各地的副手们保持联络,许多方面“亲力亲为”,包括“基地”行动策划和战略思考以及向袭击者下达命令和提供建议。

  “他不是隐士,是一个全球恐怖组织的首席执行官,”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反恐官员、白宫反恐顾问布鲁斯·里德尔说,“他与分散在全球的‘基地’成员保持联络,指导他们发动恐怖袭击。”

  “闭门造车”?

  美军最近几年利用无人驾驶飞机空袭,炸死“基地”多名领导层成员。

  白宫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布伦南4月30日说,本·拉登为如何招募恐怖“天才”发愁,认为“新出现的一些低级别头目缺乏经验,可能导致重复犯错”。

  不过,材料显示,他对曾是“基地”二号人物的艾曼·扎瓦希里比较冷淡,看重年轻新秀阿提耶·阿布德·拉赫曼。后者去年8月在巴基斯坦遭美军空袭身亡。

  美国反恐部门一名高级官员说,本·拉登控制的“基地”已丧失数十名核心成员,他最后实际已是“遭削弱的头目”。因手头“资源”减少,他规划恐怖袭击时变得有些“臆想”,一些大胆攻击性言论甚至遭下属非议。“那是典型的‘总部对前方’心理,”这名官员说,“总部认为,它知道更多,从而指挥前方做某些事。前方管理人员则说,‘老板,你不了解我们正面临何种压力’。”

  意欲整改

  本·拉登最后几年试图管理“基地”这一散乱网络,寻求重新掌控松散依附的各派别以及一些独行者,包括从也门到索马里的一些武装团伙。原因是,他认为后者玷污“基地”名誉,抹黑“基地”核心理念。

  阿提耶在本·拉登生命最后一年中扮演重要角色,试图帮助后者掌控发生在伊拉克和中东地区其他国家的袭击。他在本·拉登支持下开始尝试制定“基地”及附属组织的行为准则。美国政府机构研究“基地”的顾问布拉赫曼说:“直到最后,阿提耶一直试图控制中东地区的袭击。他和本·拉登仍痛恨西方,但觉得在穆斯林国家发动袭击有损他们的公共形象。”

  《华盛顿邮报》提及,本·拉登反对类似“像割草机割草一样”的袭击手法。“他对这种袭击感到不安,”一名美国情报部门前官员说,“他觉得,那与他规划中的‘基地’前景相冲突。”

  对2010年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炸弹袭击未遂事件,本·拉登不满。作家琼斯说,那并非因为这名恐怖大亨担心平民丧生,只是不满嫌疑人费萨尔·沙赫扎德宣誓效忠美国后策划袭击。

  “大家知道,不允许对敌人说类似谎言,”本·拉登在一份材料中写到,那会对“基地”形象产生“负面影响”。琼斯说,全球部分地区一些武装人员因“违反誓词、不诚实”而受到质疑。

  ■文/李良勇(新华社特稿)

  链接

  本·拉登毙命一周年 美无可信袭击威胁

  新华社电 美国国土安全部4月30日说,眼下没有针对美国、可信的恐怖袭击威胁。

  国土安全部发言人布高说,没有确切、具体的情报表明,恐怖组织图谋在“基地”组织前头目本·拉登遭击毙一周年之际发动恐怖袭击。布高发表讲话前,美国广播公司报道,一些美方官员担心,“基地”试图炸毁飞往美国的飞机;一些国家的机场加强警戒,美国联邦空中安全官员已奔赴一些国家,防止恐怖分子炸机。

  布高拒绝直接回应这一报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当天援引美国执法部门官员的话报道,没有情报表明“基地”将借本·拉登毙命周年之际制造混乱。

  相关

  美国将公布部分本·拉登文件

  本·拉登曾考虑给“基地”改名

  新华社电(记者 王丰丰 孙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与反恐事务顾问布伦南4月30日宣布,美国将于本周公布部分在“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住所缴获的文件。他说,这些文件显示本·拉登对“基地”组织在美国持续压力下的生存感到担忧,并考虑给组织改名。

  布伦南当天在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发表讲话时说,美国将于本周在西点军校打击恐怖活动研究中心网站上首次公布这些文件。这些文件是美军特种部队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镇本·拉登藏身住所带回文件的一部分。布伦南说,其中一份文件显示,由于“基地”组织大量中高层领导人被打死,本·拉登对接替他们位置的低层领导人感到担忧,认为他们缺乏经验,可能重复犯错。此外,这些文件还显示,本·拉登考虑过给“基地”组织更名。他认为,美国已基本停止使用“反恐战争”这一说法,转而用“基地”组织来指代恐怖主义,这为“基地”组织造成了“形象问题”。

  布伦南当天还称,美国政府利用无人机定点清除“基地”组织武装人员“合法”、“有效”。这是美国高级官员首次公开对这一秘密计划作出详细解释。

  布伦南说,利用无人机定点清除“基地”组织武装人员合乎法律,目的是为了防止美国遭到恐怖分子袭击、保护美国人生命安全。他称,这一行动除了合乎美国国内法律外,还合乎相关国际法律,因为美国与“基地”组织、塔利班及其相关组织由于“9·11”恐怖袭击事件而处于战争状态,美国“有权根据国家自卫原则使用武力”。布伦南还称,美国政府在审核清除目标方面有严格的程序与标准,只有对美国利益造成“显著威胁”的武装人员才会遭到清除。

  由于无人机定点清除是秘密行动,因此在30日之前,从未有美国高级官员公开就此作出详细解释。布伦南说,他之所以对这一行动作出解释,是因为总统奥巴马要求增加这一类项目的透明度。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2011年5月3日,人们聚集在拉登被击毙地点附近。(左上为拉登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2011年5月3日,人们聚集在拉登被击毙地点附近。(左上为拉登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与反恐事务顾问约翰·布伦南4月30日宣布,美国将于本周公布部分在“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住所缴获的文件。这些文件显示,拉登最后几年试图管理“基地”这一散乱网络,寻求重新掌控松散依附的各派别以及一些独行者。

  □美国官方

  首曝拉登住所文件

  布伦南当天在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发表讲话时说,美国将于本周在西点军校打击恐怖活动研究中心网站上首次公布这些文件。这些文件是美军特种部队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镇拉登藏身住所带回文件的一部分。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去年下令特种部队突袭藏身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镇的拉登。特种部队于2011年5月2日将拉登打死。随着拉登死亡一周年纪念日临近,奥巴马政府加强了相关宣传,为面临连任竞选的奥巴马争取选民支持。

  □文件内容

  拉登为种植农作物烦恼

  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美国政府多名现任和前任官员,勾画出拉登最后日子里的“思考”。

  《华盛顿邮报》5月1日报道,拉登被视作“基地”的“首席执行官”,全面介入各项事务,从应对财务危机到招募成员,从指挥前线作战到挑选遭击毙头目的替代人选……他有时因世俗琐事而烦恼,如索马里青年党应种植何种农作物。

  材料显示,拉登尽管藏身巴基斯坦,却与全球各地的副手们保持联络,许多方面“亲力亲为”,包括“基地”行动策划和战略思考以及向袭击者下达命令和提供建议。

  “他不是隐士,是一个全球恐怖组织的首席执行官,”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反恐官员、白宫反恐顾问里德尔说,“他与分散在全球的‘基地’成员保持联络,指导他们发动恐怖袭击。”

  建议副手躲避美无人机

  美军最近几年利用无人驾驶飞机空袭,炸死“基地”多名领导层成员。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与反恐事务顾问布伦南说,从拉登住所缴获的一份文件显示,由于“基地”组织大量中高层领导人被打死,拉登对接替他们位置的低层领导人感到担忧,认为他们缺乏经验,可能重复犯错。

  材料显示,拉登对曾是“基地”二号人物的扎瓦希里比较冷淡,看重年轻新秀拉赫曼。后者去年8月在巴基斯坦遭美军空袭身亡。

  美国反恐部门一名高级官员说,拉登控制的“基地”已丧失数十名核心成员,他最后实际已是“遭削弱的头目”。因手头“资源”减少,他规划恐怖袭击时变得有些“臆想”,一些大胆攻击性言论甚至遭下属非议。

  此外,这些文件还显示,由于美方封锁,“基地”组织高层与其下级和分支机构沟通困难,拉登建议其主要副手们离开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接壤的部落地区,到没有美军无人机巡逻的地区去。

  拉登考虑给“基地”更名

  拉登最后几年试图管理“基地”这一散乱网络,寻求重新掌控松散依附的各派别以及一些独行者,包括从也门到索马里的一些武装团伙。原因是,他认为后者玷污“基地”名誉,抹黑“基地”核心理念。

  阿提耶在拉登生命最后一年中扮演重要角色,试图帮助后者掌控发生在伊拉克和中东地区其他国家的袭击。他在拉登支持下开始尝试制定“基地”及附属组织的行为准则。

  美国政府机构研究“基地”的顾问布拉赫曼说:“直到最后,阿提耶一直试图控制中东地区的袭击。他和拉登仍痛恨西方,但觉得在穆斯林国家发动袭击有损他们的公共形象。”

  对2010年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炸弹袭击未遂事件,拉登不满。作家琼斯说,那并非因为这名恐怖大亨担心平民丧生,只是不满嫌疑人费萨尔·沙赫扎德宣誓效忠美国后策划袭击。

  “大家知道,不允许对敌人说类似谎言,”拉登在一份材料中写到,那会对“基地”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这些文件还显示,拉登考虑过给“基地”组织更名。他认为,美国已经基本停止使用“反恐战争”这一说法,转而用“基地”组织来指代恐怖主义,这为“基地”组织造成了“形象问题”。

  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这是一个小鼠胚胎,左侧是经盐水浸泡后的效果,右侧则是经过Scale试剂浸泡过后的效果这是一个小鼠胚胎,左侧是经盐水浸泡后的效果,右侧则是经过Scale试剂浸泡过后的效果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9月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报道,日本科学家近期研制成功一种特殊的试剂,可以让脑组织变成透明。这种神奇的试剂被命名为“Scale”,它能将身体组织变成彻底透明,研究人员借助这种试剂甚至可以直接对器官组织内部事先采用荧光标记的细胞和其他三维内部结构进行观察。研究人员们表示这项技术的出现将有可能颠覆现有的医学成像技术。

  开发这项技术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宫胁敦史博士对记者表示:“我们现阶段的研究重点在于老鼠的大脑,但是这项技术本身的应用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老鼠或者大脑方面。”他说:“我们计划将这种试剂在其它组织器官上加以应用,包括心脏,肌肉,肾脏和其他取自灵长类和人体活检标本等。”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神经学家保罗·汤普森(Paul Thompson)本人没有参与此项研究,但是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项能让老鼠胚胎这样的生物机体组织变成透明的技术简直不可思议。他说:“我本人已经在医学成像领域工作超过20年,但是当我看到这项技术时仍然感到大吃一惊。”

  透明大脑有助医药研究?

  Scale制剂的配制原料其实相当简单——尿素,这是尿液中的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甘油,以及一种名为Triton-X的洗洁精成分。使用时也相当简单,只要将大脑和小鼠胚胎在这种试剂中连续浸泡两周,便可以得到这种透明效果。

  在此之前也曾有研究人员开发出能让细胞变得稍稍透明的方法。但是和它的前身不同,Scale制剂不会同时洗去荧光蛋白染色剂,这样科学家们便尽可以使用色彩标识技术来观察神经网络,血管和其它之前难以窥探的体内微细结构了。

  现在荧光染色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研究人员使用这种技术研究大脑的分子结构,而现在,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可以将这种研究向前大大推进一步。

  UCLA的汤普森博士认为Scale试剂还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在调用更复杂,更昂贵的研究设备之前先行对他们所要成像的目标进行具体化,CT扫描或核磁共振成像之类的设备要比Scale试剂的花费可要大得多了。

  他说:“我想这种试剂有很大应用前景,如我们可以让器官变得透明,来查看我们使用的某种针对性药物是否已经抵达大脑或其它组织的目标位置。如针对老年痴呆症,你的目标是消除在大脑部位不断积聚的血小板,你可能需要了解药物是否确实到达了目标位置,这可是一件麻烦事。”

  不可用于活体

  不过不要担心,不会出现“隐形人”之类的诡异事件。尽管宫胁博士很希望可以克服这一困难,但是就目前而言,Scale试剂毒性太大,无法在活体上使用。

  他说:“我们目前正在测试另一种更加温和的试剂,一旦成功,它将帮助我们实现在活体身上实现类似的透明效果,只是效果会差一些。这将开启一扇新的实验技术大门,而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晨风)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