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危地马拉城塌陷地洞可能由人为因素造成((图片提供: Paulo Raquec)
危地马拉城塌陷地洞可能由人为因素造成((图片提供: Paulo Raquec)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6月4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学院的地质学家萨姆·博尼斯表示,5月30日危地马拉城出现的一个深100米的塌陷洞(此前有媒体报道为60米深),可能不是自然因素造成的,而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可能是从爆裂的地下管道或雨水下水管道里渗出的水,在地下掏出一个洞穴,最终导致这个塌陷洞形成。

  最近博尼斯一直住在危地马拉城。据估计,30日出现的这个塌陷洞直径60英尺(18米),深300英尺(100米),它显然受到热带风暴“阿加莎”的影响。不过地下洞穴的形成早于这个塌陷洞,因为该城和它的地下排水设施所在的位置,地表以下深达数百米的地层的主要成分是浮石填充物(过去火山爆发产生的堆积物)。

  博尼斯说:“大部分情况下火山浮石是由(像沙砾一样松散的)流动性粒子形成的,它们在高温和重压下结合在一起,变成固体岩石。然而危地马拉城的(浮石)非常松散,至今仍未形成坚硬的岩石,因此很容易被侵蚀,尤其易受快速流动的水体影响。”

  博尼斯表示,总的来说危地马拉城的地区环境保护条例和建筑法规欠完善,现有的一些规章经常被忽视。也就是说泄漏的下水管道长期得不到维修,为这种塌陷洞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博尼斯认为,事实上,把危地马拉城的这个洞称作塌陷洞并不恰当,因为真正的塌陷洞完全是一种自然现象。他表示,关于危地马拉发生的这一切,目前还没有相关科学术语,他建议暂时先把这个洞称作一种管道系统特征。

  天然塌陷洞的形成方式通常有两种情况:地下石灰岩洞穴无法承受浸透水的土壤的重量,顶部坍塌,或者水流导致石灰石岩床上的天然裂缝变宽。但是在危地马拉城新塌陷洞形成的地方并没有石灰石岩床,至少在这个洞穴的深度范围内不存在石灰岩。博尼斯说:“在城下数千米深的地方可能存在石灰岩,不过在深几百米的地方并没有这种物质。”然而,自然可能加速了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面塌陷进程。

  最近危地马拉的几座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积了厚厚一层。如果这种物质进入该城的管道和排水沟里,可能会导致管道堵塞,引起排水管爆裂。热带风暴“阿加莎”带来的暴雨,也增加了地下排水管道的负担,导致不断变大的地下洞穴最终坍塌。博尼斯表示,这个新形成的塌陷洞,跟2007年危地马拉城形成的一个塌陷洞惊人的相似。

  博尼斯曾在危地马拉政府的国家地质研究所工作,他表示,对危地马拉城的官员来说,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危险情况发生。博尼斯是2007年塌陷洞调查小组的一名成员,他在一份报告里发出警告说,如果危地马拉政府不采取行动,对该城的地下管道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检修,类似的洞可能还会出现。

  博尼斯表示,也许是缺少资金,政府部门并没对此作出答复。“由于政府没钱,地下管道系统疏于管理。”不过他表示,“他们总该有办法检修地下排水系统吧,他们早就该做这些事情,但是他们什么也没做”。(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综合报道)警方表示,大火于下午2时在多伦多以西约40公里米尔顿的Clarke Blvd.以南、Bennett Blvd.上的一户人家爆发,燃烧至傍晚5时30分。远处可见烈焰与浓烟从屋顶窜升10至20呎高。 荷顿区(Halton)警长卡尔(Sgt. Brian Carr)表示:「起火住宅满目疮痍。」他说,火灾造成极大损失,几乎摧毁该栋物业。 起火住宅位于一排镇屋尽头,消防员设法防止了大火蔓延至邻近住宅。 截至发稿时间,消防官员与警员仍在确定本次火灾的起因,但卡尔表示,爆炸时屋内有Union Gas设施。他还提及,1名Union Gas僱员因受轻伤被从现场救出。该天然气公司的僱员正在抢修管道。另有报道称,反铲挖土机铲破了镇屋前的天然气管道。 大火发生时,附近Hawthorne Village小学正准备放学。然而,当局临时将校内学生及职员留住,规划让他们安全离开的途径。乘校车往返的学生被允许离开,而靠步行上学的学生留下直至家长抵达。 天寒地冻 灾民苦不堪言 与此同时,当局将因停电受影响的居民安置在一所高中取暖,并提供热饮料及临时栖身之处。当地气温因寒风影响在零下13度。 这是在不到24小时之内大多地区西部发生的第二宗较大规模居民区火灾。 周二晚,密西沙加市Hilton Court上1栋大屋爆发2级火警,屋顶塌陷,仅留下残壁断檐。安省消防署仍在调查本宗火灾,以便确定起因。 资料来源:星报、加通社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