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时间5月7日中午,普京在克里姆林宫正式宣誓就任新一届俄罗斯总统,开始第三届任期。他在就职演讲中表示,将引领俄罗斯走入新的发展时期,将巩固俄罗斯的民主制度与宪法权利。
“总统交接见证民主”
梅德韦杰夫率先抵达俄就职典礼现场并发表简短演说。他指出,总统是一个国家的首脑,是宪法、是各方面权益的守护者,总统权力的交接是国家各个方面的传承,顺利交接是一个民主自由国家的见证,只有在民主、法律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下交接才能顺利进行。
随后,在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院长瓦列里·佐里金的主持下,普京将手放在一本特制的宪法上面进行宣誓,“我发誓:在行使俄罗斯联邦总统权力期间,我将尊重并捍卫公民权利与自由,遵守并维护俄罗斯联邦宪法,保卫国家的主权与独立、安全与领土完整,忠实地为人民服务。”
宪法法院院长佐里金宣布普京正式就任总统,这一刻被视为俄新总统正式就职开始。之后,应由总统掌管的“核手提箱”(据称装有核武器密码)被交到普京手中。
立即签署就业政令
宣读誓词完毕后,普京发表就职演说。他表示,将引领俄罗斯走入新的发展时期,并称未来几年对俄罗斯来说至关重要。他强调俄需要通过凝聚力、公共民主、增加公民参政来实现这一目标。
演说结束后,普京作为国家新元首,与梅德韦杰夫共同检阅克里姆林宫的总统警卫团。当天,普京就职总统后即向国家杜马提名卸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为新一届政府总理。新总理需经国家杜马批准,预计将在获任命后一周之内组成新政府。
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关于长期国家经济政策”的政令,他责成政府采取措施在2020年前创造并改造2500万个高效就业机会。
普京此次就职典礼首次由6家电视台同时直播,约2000名宾客齐聚克里姆林宫。典礼邀请了国内外政要参加,其中包括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俄前总统叶利钦遗孀,以及4位败选的总统候选人。
(综新)
■ 普京就职演说
“国家民族的历史前景将取决于我们在创造新型经济中取得的成绩、取决于我们在保护人民方面所做的努力、取决于我们对俄罗斯的不懈建设、取决于我们成为整个欧亚大陆中心的能力。”
“如果我们能成为一个整体,团结人民,珍惜我们的祖国,巩固俄罗斯民主和宪法赋予的权利与自由,拓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机会,我们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我们希望并将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每个人都能享有自由和机会去施展才华和能量。”
■ 观察
内政:经济改革迫在眉睫
重返克里姆林宫,普京用改革的承诺和凝聚俄罗斯的号召,勾画宏伟蓝图。但分析人士也指出,相比以往,普京新政府将面临更艰巨挑战。
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去年GDP虽为1.9万亿美元,但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油价波动将严重影响俄经济。再加之,投资环境欠佳阻碍外资引进,普京虽承诺减少对能源依赖,但尚未有具体方案。
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副校长安德雷·雅科里夫认为,如果政府不进行改革,俄将面临严重问题。他说,“目前俄罗斯大量缺乏高技术工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还伴随着老龄化严重和退休金系统老化,这种情况下要维持社会稳定,需要高速增长的经济,政府必须要改善经济环境,但不解决贪污顽疾,改革不会持久稳定。”
另一方面,不同于12年前,尽管普京在全国得票率达到了64%,但在莫斯科,普京得票率只有48%。俄评论员斯坦尼斯拉夫·库切指出,普京首次当选时,在民众眼中,他比叶利钦年轻有活力,但如今一切都变了”。
分析人士认为,本次大选,普京支持者多来自中小城市和乡村,他们多是其政策受惠者,例如提高退休金。相反,大城市中产阶级则不满普京未能解决腐败顽疾,更多次示威抗议,因此反腐将成为普京今后的艰巨任务。 (天行)
外交:重视远东重视中国
与普京此前就任总统不同,今天的中俄正面临一个大变革的世界。分析人士认为,两国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将对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首先,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了两国将更加重视双边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盛世良表示,从普京的竞选文章中可以看出,谈到亚太部分有600多个词,其中300多个词涉及中国。他希望俄罗斯重新崛起为世界一个力量中心而不仅是地区大国,为了自身发展,将更加重视远东地区,特别是中国。
其次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两国都希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这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巨大机遇。当前,中国主要面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等重任;俄罗斯则要改变过分依赖能源支撑经济发展的模式,发展创新经济和高附加值产业,两国在这些方面有很大合作空间。
专家也指出,普京是现实主义者,并没有回避两国之间的问题。他曾提到两国在第三国的经济利益可能存在冲突,两国贸易结构并不总利于俄罗斯等。但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广程认为,普京的态度是坦率的,他的态度、理念是两个大国信任的结果。 据新华社电
■ 相关新闻
250名反普示威者被捕
6日,俄罗斯警方逮捕多名反普京示威活动领导人。警方表示,当天示威活动总体合法、和平,但一伙人试图突破警戒、靠近非集会区克里姆林宫,致使发生冲突。
此次示威先前号称“百万人大游行”,但莫斯科警方估算参与者大约8000人。按先前申请,游行活动的终点、以及集会的活动范围应限定在克里姆林宫附近的沼泽广场内。但一小伙示威者试图突破警方防线,穿越莫斯科河上的一座桥梁向克里姆林宫进发。
警方随后与这伙人发生冲突,阻止其突破集会区,广场一侧的出入口出现混乱,一些示威者点燃烟花,防暴警察使用警棍与示威者发生冲突,总计250名示威者在当天骚乱中被逮捕,反对派3名主要领导人被警方带走。
当天示威是自去年以来反普京示威的延续。普京没有回应示威及骚乱事件,但他先前表示愿与示威者对话。路透社评论,尽管此次示威活动是总统选举后最“暴力一次”,但反普京阵营已失去动力,因为普京在3月4日的总统选举中获得64%的支持率。
凌朔(新华社特稿)
莫斯科时间5月7日中午,普京在克里姆林宫正式宣誓就任新一届俄罗斯总统,开始第三届任期。他在就职演讲中表示,将引领俄罗斯走入新的发展时期,将巩固俄罗斯的民主制度与宪法权利。
“总统交接见证民主”
梅德韦杰夫率先抵达俄就职典礼现场并发表简短演说。他指出,总统是一个国家的首脑,是宪法、是各方面权益的守护者,总统权力的交接是国家各个方面的传承,顺利交接是一个民主自由国家的见证,只有在民主、法律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下交接才能顺利进行。
随后,在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院长瓦列里·佐里金的主持下,普京将手放在一本特制的宪法上面进行宣誓,“我发誓:在行使俄罗斯联邦总统权力期间,我将尊重并捍卫公民权利与自由,遵守并维护俄罗斯联邦宪法,保卫国家的主权与独立、安全与领土完整,忠实地为人民服务。”
宪法法院院长佐里金宣布普京正式就任总统,这一刻被视为俄新总统正式就职开始。之后,应由总统掌管的“核手提箱”(据称装有核武器密码)被交到普京手中。
立即签署就业政令
宣读誓词完毕后,普京发表就职演说。他表示,将引领俄罗斯走入新的发展时期,并称未来几年对俄罗斯来说至关重要。他强调俄需要通过凝聚力、公共民主、增加公民参政来实现这一目标。
演说结束后,普京作为国家新元首,与梅德韦杰夫共同检阅克里姆林宫的总统警卫团。当天,普京就职总统后即向国家杜马提名卸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为新一届政府总理。新总理需经国家杜马批准,预计将在获任命后一周之内组成新政府。
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关于长期国家经济政策”的政令,他责成政府采取措施在2020年前创造并改造2500万个高效就业机会。
普京此次就职典礼首次由6家电视台同时直播,约2000名宾客齐聚克里姆林宫。典礼邀请了国内外政要参加,其中包括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俄前总统叶利钦遗孀,以及4位败选的总统候选人。
(综新)
■ 普京就职演说
“国家民族的历史前景将取决于我们在创造新型经济中取得的成绩、取决于我们在保护人民方面所做的努力、取决于我们对俄罗斯的不懈建设、取决于我们成为整个欧亚大陆中心的能力。”
“如果我们能成为一个整体,团结人民,珍惜我们的祖国,巩固俄罗斯民主和宪法赋予的权利与自由,拓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机会,我们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我们希望并将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每个人都能享有自由和机会去施展才华和能量。”
■ 观察
内政:经济改革迫在眉睫
重返克里姆林宫,普京用改革的承诺和凝聚俄罗斯的号召,勾画宏伟蓝图。但分析人士也指出,相比以往,普京新政府将面临更艰巨挑战。
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去年GDP虽为1.9万亿美元,但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油价波动将严重影响俄经济。再加之,投资环境欠佳阻碍外资引进,普京虽承诺减少对能源依赖,但尚未有具体方案。
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副校长安德雷·雅科里夫认为,如果政府不进行改革,俄将面临严重问题。他说,“目前俄罗斯大量缺乏高技术工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还伴随着老龄化严重和退休金系统老化,这种情况下要维持社会稳定,需要高速增长的经济,政府必须要改善经济环境,但不解决贪污顽疾,改革不会持久稳定。”
另一方面,不同于12年前,尽管普京在全国得票率达到了64%,但在莫斯科,普京得票率只有48%。俄评论员斯坦尼斯拉夫·库切指出,普京首次当选时,在民众眼中,他比叶利钦年轻有活力,但如今一切都变了”。
分析人士认为,本次大选,普京支持者多来自中小城市和乡村,他们多是其政策受惠者,例如提高退休金。相反,大城市中产阶级则不满普京未能解决腐败顽疾,更多次示威抗议,因此反腐将成为普京今后的艰巨任务。 (天行)
外交:重视远东重视中国
与普京此前就任总统不同,今天的中俄正面临一个大变革的世界。分析人士认为,两国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将对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首先,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了两国将更加重视双边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盛世良表示,从普京的竞选文章中可以看出,谈到亚太部分有600多个词,其中300多个词涉及中国。他希望俄罗斯重新崛起为世界一个力量中心而不仅是地区大国,为了自身发展,将更加重视远东地区,特别是中国。
其次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两国都希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这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巨大机遇。当前,中国主要面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等重任;俄罗斯则要改变过分依赖能源支撑经济发展的模式,发展创新经济和高附加值产业,两国在这些方面有很大合作空间。
专家也指出,普京是现实主义者,并没有回避两国之间的问题。他曾提到两国在第三国的经济利益可能存在冲突,两国贸易结构并不总利于俄罗斯等。但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广程认为,普京的态度是坦率的,他的态度、理念是两个大国信任的结果。 据新华社电
■ 相关新闻
250名反普示威者被捕
6日,俄罗斯警方逮捕多名反普京示威活动领导人。警方表示,当天示威活动总体合法、和平,但一伙人试图突破警戒、靠近非集会区克里姆林宫,致使发生冲突。
此次示威先前号称“百万人大游行”,但莫斯科警方估算参与者大约8000人。按先前申请,游行活动的终点、以及集会的活动范围应限定在克里姆林宫附近的沼泽广场内。但一小伙示威者试图突破警方防线,穿越莫斯科河上的一座桥梁向克里姆林宫进发。
警方随后与这伙人发生冲突,阻止其突破集会区,广场一侧的出入口出现混乱,一些示威者点燃烟花,防暴警察使用警棍与示威者发生冲突,总计250名示威者在当天骚乱中被逮捕,反对派3名主要领导人被警方带走。
当天示威是自去年以来反普京示威的延续。普京没有回应示威及骚乱事件,但他先前表示愿与示威者对话。路透社评论,尽管此次示威活动是总统选举后最“暴力一次”,但反普京阵营已失去动力,因为普京在3月4日的总统选举中获得64%的支持率。
凌朔(新华社特稿)
中新网5月3日电 综合媒体报道,埃及首都开罗的近千名示威者2日清晨遭不明身份武装者袭击,双方随后发生冲突,冲突造成逾百人伤亡。在距离埃及总统首轮选举不足一月之际爆发如此大规模冲突,不仅加剧了大选前紧张气氛,还使得埃及政治力量和军方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
大规模冲突致20人死逾百人伤
埃及数百名示威者2日在首都开罗国防部附近遭暴徒袭击,随后双方发生冲突,冲突造成20人死亡。
约1000名示威者在国防部大厦外遭到疑似军方支持者袭击,袭击者向示威人群开枪,双方随后发生冲突,用树枝、石块和木棍等相互攻击,造成100多人受伤。
据悉,这群示威者在国防部大厦外已经露营多日,他们示威要求结束埃及军方统治。许多示威者曾是埃及萨拉菲派总统候选人伊斯梅尔的支持者,而该候选人因为其母亲持有双重国籍而被取消了候选人资格。
各政党谴责军方应对冲突负责
埃及军方2日当天迅速召集埃及主要政治派别,开会讨论如何应对发生在埃及的暴力冲突事件,并最终出动军队赴冲突地点。在经过近1天的混战后,埃及军方2日下午宣布,冲突爆发地点开罗市中心阿巴西亚广场附近已经恢复了平静。埃及安全部队士兵已经在现场将冲突双方隔离。
冲突发生后,埃及各政治党派纷纷指责军方要对此次冲突事件负责,并强调埃及总统大选应该按时举行,以便军方可以尽早移交权力。穆斯林兄弟会的总统参选人则表示将中止竞选活动2天,以示对遇难者的哀悼。
穆兄会组建的自由与正义党以及萨拉菲派组建的光明党还表示,取消原定2日进行的与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的对话。这次对话原本是要讨论制宪议会以及总统大选等议题。穆斯林兄弟会通过其官方推特网宣布抵制此次会议,以示对“发生在国防部门前的‘杀戮’的抗议”。
军方为安抚示威者发表声明
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副主席萨米·安南2日表示,如果埃及在5月24日首轮选举后能够直接选出总统的话,那么军方愿意把权力移交给新当选的总统。此举被看做是军方安抚示威者的举措。
萨米说,埃及军方对总统大选充满期待。自2011年2月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国家权力一直掌握在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手中。
埃及总统选举将在5月23日到24日之间进行首轮投票,共有13名候选人获得总统选举资格。据分析,13名候选人中,没有一人有能力在5月份的第一轮选举中获得超过50%的选票,因此,大选很有可能进入第二轮。
环球网记者王欣报道,据美国中文网5月1日消息,当地时间4月30日早晨11时许,美国纽约大学的几位中国留学生在菲律宾驻联合国代表团门口前拉开横幅与国旗,就“捍卫黄岩岛主权”问题进行示威游行。
报道称,来自纽约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的三名学生对菲律宾在南海争端中表现出的“无理态度”与“嚣张气焰”感到愤慨,作为在海外留学的华人学子,他们认为应该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据了解,这三名学子于上周向警方提出了示威申请,并被批准于4月30日早上11点至下午3点间在菲律宾驻联合国代表团门口前进行示威活动。在他们的号召下,纽约大学(NYU)金融工程专业及其它专业的学生都将陆续赶来支持,一些居住在纽约的老华侨也赶过来与学生们讨论南海问题,并为学生们打气加油。
由于示威活动地处闹区,又适逢中午吃饭时间,三名学生的示威活动吸引了大批路人驻足观看,并拍照。一些国际友人也前来表达支持,认为中国应该“敢于捍卫正当权益”。一位在附近上班的中国同胞还特意买来星巴克咖啡给示威的同学。
在采访中,几名正在菲驻联合国代表团办事的人与学生们就黄岩岛归属问题争论起来。一名来自NYU金融工程专业的黄同学表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拥有维护国家主权的主人翁意识,并且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态度。海外学子身在异乡,爱国主义情感更容易被激发,肩头也自然比别人更多了几分责任感,不能容许祖国主权遭到肆意践踏。”
菲律宾驻联合国代表团曾有工作人员出来对示威的学生和标语照相。但多半时间他们站在代表团门内,对外面的示威活动持观望态度。
狼打哈欠会群体传染
据国外媒体报道,自然界的动物千姿百态,它们时常摆出各种滑稽可爱的表情,以下是十二种动物打哈欠的表情特征,其中它们并不是完全出于困乏欲睡而打哈欠,例如:山魈有时打哈欠是向竞争对方展示威胁;狼打哈欠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等。
山魈打哈欠是向竞争对方展示威胁
狼可以表达许多表情,其中多数打哈欠表情都是涉及于群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等级间的交流沟通,也有一些个体是在清醒之后舒展身体打哈欠。有人认为打哈欠是会传染的,这是一种生理正面反馈机制,可产生群体效应。一些群体打哈欠的物种包括高级智慧群居动物,例如:犬齿类动物、黑猩猩和人类。
不像体形较大的近亲北极狼,北极狐伴随着季节变迁将改变自己的体毛颜色。它们打哈欠的姿式与其他犬齿科动物相近,北极狐通常出现在最北部的苔原环境,而不是生活在南极,因此不存在南极狐,它们的主要食物是旅鼠、鸟蛋和小海豹,同时,它们也是北极熊和北极狼的主要猎物。
袋獾打哈欠是处于疲劳,还是仅是彼此相遇打招呼?答案是后者,但是袋獾彼此间相遇并不是很“快乐”。它们张着嘴打招呼,通过咬对方的脸来表达问候,期间会尖叫引起对方的注意。令人遗憾的是,袋獾很可能会像袋狼一样逐渐消失,尽管它们的数量减少并非人类所为,它们会较高概率地传染一种疾病,最终使面部咬痕引起致命癌症。
河马打哈欠张着大嘴是表示饥饿吗?人们更希望这是一种疲倦的表现,河马是地球上继大象和犀牛之外的第三大陆地哺乳动物,体重大约接近1万磅。通常公河马打哈欠是向领地挑战者竞争对手示威,有时它们会将嘴部张开至150度。
任何长着嘴部的动物都会打哈欠,长年生活在地下的裸鼹鼠也不例外,与其他物种相比,它们打哈欠的模样看上去较为丑陋,但也有一些滑稽。
鸟类有时做出一副打哈欠的样子,事实上它们不会打哈欠,它们张开嘴时仅是为了获得食物,或者展示自己的能力与其他鸟类进行搏斗。
山魈打哈欠是出于多种原因,其中包括:需要吸收更多的氧气,向竞争对方展示威胁,或者仅是处于困乏欲睡状态。(悠悠/编译)
相关阅读
新华网布宜诺斯艾利斯4月2日电(报道员悠扬 罗侨扬)阿根廷全国2日举行了一系列活动,纪念英国和阿根廷围绕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主权争端发生战争30周年。部分民众前往英国驻阿根廷使馆进行示威,抗议英国对马岛的殖民统治。
当天,大批示威者从布宜诺斯艾利斯雷蒂罗区的“英国塔”出发,高举阿根廷国旗以及标语横幅,一路高呼反英口号,来到位于圣特尔莫区的英国驻阿根廷使馆外。示威活动由阿根廷多个不同的社会组织召集,其中包括了劳工中心公会,“断斧组织”,以及其他青年组织,妇女组织等社会左派组织。阿根廷警方在英国使馆门口部署重兵,不仅用隔离栏切断了进入使馆的交通,而且安排了大量警力值勤,并配备了高压水枪等防暴设备,避免情绪激动的示威者冲击英国使馆。示威者们在英国使馆周边的道路上行进,最后聚集在英国使馆门口摇旗呐喊,高呼“英国人滚出马岛!”、“美国人滚出拉美!”等口号,他们还在现场布置舞台,组织者即席发表了演说,抗议英国对马岛的军事占领和殖民统治,以及美国政府在马岛问题上倾向英国的立场。
示威者和维持秩序的阿根廷警方发生了激烈冲突。示威者向警方投掷石块和自制燃烧弹,警方则发射催泪瓦斯驱散示威者。冲突造成多名警察和示威者受伤。
当天,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圣马丁广场的马岛阵亡将士纪念碑前也举行活动,纪念在30年前战斗中阵亡的阿根廷士兵。阿根廷武装部队战略和军务国务秘书奥斯卡·夸多勒莫参加了纪念活动。马岛老兵协会、阿根廷三军统帅及国防部代表向马岛阵亡将士纪念碑献了花圈。近千名阿根廷现役军人和市民参加了在圣马丁广场举行的纪念活动。
由于阿根廷国防部长普里塞利当天前往阿根廷南部城市乌斯怀亚参加纪念活动,圣马丁广场的纪念现场宣读了普里塞利的致辞。普里塞利向参加这场战争的阿根廷官兵表示感谢,但他同时指出,当时的阿根廷军政府试图利用战争缓解国内政治压力,做出了发动战争的错误决策。
阿英两国在马岛主权归属问题上一直存有争议。1982年4月2日,两国因马岛主权归属问题爆发战争,战争以英国宣布胜利告终。阿根廷战败后一直没有放弃对马岛主权的要求,英国则坚持拒绝与阿根廷就马岛主权问题进行谈判。
环球网记者李宗泽报道 据美国中文网10月4日消息,占领华尔街的示威者5日晚间将举行最大一次抗议行动。据称,抗议活动还会进一步升级。
报道援引《纽约每日新闻》消息说,纽约运输工人工会主席约翰·萨姆尔森说,到时将会造成巨大的混乱。按照计划,5日下午4时30时,抗议大公司贪婪和收入不平等的人们将从华尔街游行到纽约市政厅,预计这将是抗议浪潮中最大的一次行动。工会、社会团体、大学生和失业者称自己是“99%”,“他们受到控制着美国财富40%、却遭到只占总人口的1%的最富有阶层的剥削”。
纽约大学教授安德鲁·罗斯呼吁:“加入我们的队伍,抗议警察在布鲁克林大桥上逮捕700名游行抗议者,而破坏经济的银行巨头却充分享受自由”。
有消息称,届时将会有大批示威者被逮捕。约翰·萨姆尔森已经向联邦机构提出,禁止纽约市警察局征用城市公交运输车来转移被逮捕的抗议示威者。
交通工人工会说,8日在纽约,至少5辆公交车乘客被赶下来,警察下令司机转移700名被拘留的示威者。约翰·萨姆尔森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了美国宪法,警方在紧急情况下的职责应该是保护平民。他说:“我们打算施压制止纽约警察逮捕民众。”“纽约警察局的行动,使得更多支持者加入‘占据华尔街’的示威者行动”。一位60岁的越战老兵约翰•彭尼说。 “我们不会离开,我们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受茶党支持的自由主义观点的示威者表示,“他们是在模仿阿拉伯之春中东和非洲推翻暴政的革命行动”。
报道称,目前在波士顿、亚特兰大、丹佛、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和匹兹堡金融区,都出现占领华尔街行动的模仿者。即使在爱达荷州博伊西,一个人口只有20.5万人的小城市,也定于5日举行示威活动。同时,活动组织者开始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包括布拉格、法兰克福、多伦多、澳大利亚墨尔本、东京和爱尔兰科克,组织支持活动。目前已有1000多人签名表示将于本月22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举行抗议示威活动。
10月的华尔街,秋风萧瑟,阴雨连绵。“占领华尔街”示威3日已进入第3周。记者当天走进这次示威运动的大本营,现场观察这场示威“持久战”究竟要走向何方。
大本营在华尔街旁边的公园内
“占领华尔街”示威的大本营目前设在距离华尔街几步之遥的祖科提公园内。大部分示威者站在华尔街一侧举着形形色色的标语牌,号召“99%的民众起来反对1%的金融巨头,我们都是99%中的一员”。很多标语牌也被摆放在地上,成为“占领华尔街展览”的一部分。
记者注意到,在大本营内活动的人士并无年龄的界限,绝非年轻人的领地,白发苍苍的老人也举着标语牌抗议。来到这里的男女老少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除了表达反对金融巨头、不满高失业率、声讨误国政客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让世界听到美国人愤怒的声音”。
大本营被划分为几个“功能区”
“占领华尔街”示威者介绍,大本营已被划分为几个“功能区”,包括示威者集会的场所、展览区、露营地、卫生站,甚至还有露天图书馆。示威者足不出营,就能得到几乎所有生活必需品。
记者赶到时正值中午时分,自助式午餐已整齐地摆放在大本营中央。示威者的伙食还可以,当天吃的是牛肉比萨和蔬菜沙拉。大家有秩序地排队领取午餐,然后三五成群地散坐开,边吃边讨论接下来的示威计划。
示威者的处境并不美妙
记者走到露营地,开始注意到示威者的处境其实并不美妙。不少仍在坚持露宿的人显得十分疲惫,大白天还裹在睡袋里睡觉。另外一些人则强打精神,互相弹吉他鼓劲。大本营临近世贸中心遗址,那里正在兴建高楼大厦,一天到晚都可以听到施工的声音,周围则是交通要道,车辆和游客每天川流不息,加之近几天天气恶劣,因而无怪乎露宿的示威者无精打采了。
组织者扬言无限期占领
然而,示威组织者当天扬言,“占领华尔街”将会“无限期”延续下去。工会据称会站在示威者一边;最新民调也显示,大部分美国民众支持示威者有关向富人征税的诉求。这场最初被警察判断能很快结束的示威如今已经烧向全美。
示威既已进入“持久战”,示威者们得想方设法让日子过得有些趣味。一群年轻示威者3日想出了新花样:把自己装扮成“金融僵尸”,还兴奋地邀请记者加入。他们匆匆化妆好后,便手持一大堆冥币一样的假钞歪歪斜斜地向华尔街冲去,对尾随的警察视若无睹。
警方将此地严密监控
纽约警方已经将此地严密监控起来。记者看到,至少数十辆警车停在公园周围戒备。警方甚至动用了罕见的大型电子监控器,随时跟踪示威者的一举一动。在华尔街周围值勤的大多数警察干脆分散隐蔽在小巷内,不聚集在明处和示威者对峙。
示威者当天没有从大本营组织冲击华尔街,只有三三两两的示威者“和平”进入华尔街。尽管如此,还是有警察跟在示威者身后,冷眼旁观,一旦有出格的举动,就立刻拿下,塞入警车带离现场。记者目击有多人被捕,抓人过程十分迅速。中新
新快报(微博)讯 国际金融“大鳄”、量子基金创始人乔治·索罗斯近日表示,他对于最近从纽约华尔街蔓延到全国的示威抗议活动表示同情和支持。索罗斯说,他能理解“华尔街”抗议民众心中的愤怒,因为纳税人的钱被用去填补亏损连连的银行,还让银行因此获利。
索罗斯因为捐赠四千万美元协助联合国(微博)一项非洲农村发展计划而在联合国举行记者会,当被问到对“占领华尔街”行动的看法时,他表示,最令民众愤怒的还不是用纳税人的钱救银行,而是已经陷入困顿的银行还让执行主管领取高额红利奖金。“我觉得我可以赞同他们的看法。”索罗斯说。
发起“占领华尔街”行动的组织计划本周三要在纽约发动大规模示威游行,多个工会都已经表示要加入。成千上万名抗议群众在华尔街附近的公园扎营抗争,已经进入第三个星期。不少抗议者戴着面具,假扮企业僵尸吃钞票,在街头表演哑剧,讽刺企业贪婪。除了华尔街外,在全美许多大城市都有民众在法院或在联邦银行外,举行示威抗议。甚至在加拿大多伦多,这个月稍晚也将举行类似的抗议活动。
这些抗争示威获得不少名人声援,最近好莱坞影星亚力克·鲍德温录制了影片发在自己的推特上,表达支持“占领华尔街”的行动,这部影片已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似乎“占领华尔街”抗议行动就要演变成野火燎原。
新华网萨那9月4电 (记者 王秋韵 尹炣) 数十万名反政府示威者4日在也门首都萨那等省市举行反政府示威游行,要求总统萨利赫立即下台。这是近期也门出现的最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
数十万名示威者当天从萨那大学外的大本营向萨那总统府行进,警方开枪拦截游行队伍,造成至少4名示威者受伤。
当天,也门其他主要省份,包括塔伊兹、荷台达、哈贾、伊卜、阿姆朗等省份也发生了类似的示威游行。
内政部一名官员告诉记者,政府军当天在萨那所有入口加强警戒,以防止反政府部落武装分子进入首都。
也门反对党联盟全国对话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巴辛德瓦3日说,除非总统萨利赫立即辞职,反对党将不再承认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旨在化解也门危机的调解协议。巴辛德瓦还说,海合会协议应取消“萨利赫及其家人享有豁免权”这一条款。
反对党联盟3日还表示将加大反政府示威活动,以进一步向萨利赫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