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基于一种特殊鸡尾酒疗法可让脊椎严重受伤的老鼠恢复正常,这将为瘫痪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瑞士科学家使用鸡尾酒药物和电刺激疗法,成功地让瘫痪老鼠恢复行走能力
研究人员使用电子化学刺激疗法生长出神经系统
使用鸡尾酒药物和电刺激治疗方法,研究人员能够“重新连接”脊髓和大脑之间的神经系统。两个星期之后,这些动物不仅能够行动,还可以攀爬楼梯,在跑步机上奔跑。
乔治-库尔蒂纳(Gregoire Courtine)教授称,这项研究揭示老鼠能够从可导致永久瘫痪的重度脊椎受损状况中恢复过来。他在瑞士带领一支研究小组负责此项研究,认为2013年获得700万英镑拨款有望让瘫痪患者再次站立。
据悉,在英国大约有5万名脊椎损伤患者,他们在瑞士苏瑞士大学进行这项测试,实验老鼠是脊椎组织被切开,但并不是完全被切断。当它们不再接受来自大脑的信号时,就无法行走,但是用一个迷你背心将后腿悬空,使用药物和电刺激对它的脊椎末端进行刺激,休眠的神经组织将激活。
来自大脑的信号能够“迂回”受损组织,并恢复与下肢的连接。库尔蒂纳教授说:“这是一场神经复原世界杯比赛,之前完全瘫痪的实验老鼠仅仅几周便能像运动员一样活跃,我们现已实现实验老鼠100%的随意性运动。老鼠大脑能够确定新的神经连接,神经纤维切口重新生长,并使脊髓能够建立中继连接,从而确保大脑能够传递信息,这些神经纤维能够穿过受损组织,在受伤状况下恢复自发性运动控制。”
这些老鼠仅能在化学药物和电刺激下行走,科学家在人类治疗中必须设计一种安全的控制方法,例如:通过一根导管。
瘫痪治疗领域的专家对这项最新研究高度称赞,该研究报告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它将作为一项重要的医学创新,有望对瘫痪患者带来最大的希望。
然而,专家们也对此提出了警告,指出老鼠的神经系统与人类并不相同,现实中的瘫痪患者普遍存在着较多的脊椎受损区域,而不像实验中老鼠的整齐脊椎切口。
伦敦国王学院的的伊丽莎白-布拉德伯里(Elizabeth Bradbury)博士说:“这是一项创新性研究,为未来脊椎受损患者的恢复性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希望,但是目前在应用至人体临床治疗阶段之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脊椎研究组织专家马克-培根(Mark Bacon)博士说:“这项最新研究带给我们巨大的希望!在过去,人们认为成功恢复瘫痪患者的肢体功能是非常不可能的事情,而目前我认为这将是很有希望的,目前正在将成功的动物实验模型转移至安全的人类临床测试。”
近年来,科学家研制出一些干细胞疗法来帮助瘫痪患者,但是迄今并未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2011年,美国研究人员帮助一位23岁瘫痪患者接受电刺激治疗之后能够恢复一些肢体移动,但是培根博士称,瑞士的这种鸡尾酒疗法应当进行宣传推广。
脊髓研究协会的丹-伯登(Dan Burden)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研究项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老鼠的神经系统与人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还有很长的路来实现类似的人体临床治疗,这仅是第一步,它将引导新型治疗方案,使未来脊椎受损患者的治疗更易实现!”
相关阅读:
肢体部分瘫痪的病人只需依靠意念便可遥控该机器人
据美国媒体报道,瑞士科学家当地时间4月24日展示了一款新型机器人,肢体部分瘫痪的病人只需依靠意念便可遥控该机器人。研究人员称这一重大进步将来有一天可以为行动不便者提供帮助。
这款机器人名为“阿凡达”,是由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研发的。参与24日展示的是来自瑞士南部小镇锡永地区一家医院的病人马克·安德烈,他曾在一次事故中丧失了对双腿和手指的控制能力。研究人员利用一个类似头罩的装置记录下安德烈大脑发出的信号,该信号随即被一台笔记本电脑“解码”,并将破译后的动作指令传送给一个大约30厘米高的机器人。该机器人可按指令要求做出相应动作。
研究小组组长乔斯·米伦表示,人的大脑可以同时思考很多事情,但瘫痪者在试图操纵机器人时必须将全部精力集中在这个装置上。但是人们的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集中在一处,一旦走神信号传送就会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小组决定设计一个电脑解码程序,使其就像大脑的潜意识一样工作。一旦大脑发出“步行前进”的指令,电脑便会一直执行这个动作,直到接收到停止命令或是机器人受到干扰被迫停下来。
美国华盛顿大学副教授拉杰什·拉奥表示,洛桑的这个研究小组的确取得了重大进步,尤其是该装置还可在实验室外使用。
不过,米伦表示,虽然这个装置已经在病人的家中进行了测试,它目前还无法像市场上其它类似的大脑控制装置那样灵活,“这个问题需要在未来几年之内才能被解决”。
相关阅读
北京时间4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睡眠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必要的休息方式,可以让人缓解疲劳、恢复精力。但是,对于部分患有睡眠障碍的人来说,睡眠则是一种痛苦的折磨,而且有些睡眠障碍症状更是显得离奇、怪异,比如一睡就是十几天的睡美人综合症、夜间一睡觉就无休止索求性爱的睡眠性爱症等。以下是8种最怪异的睡眠障碍症状:
1. 睡美人综合症
15岁的英国女孩路易萨-巴尔只要想睡觉,她根本不会浪费时间。她一次能够连续睡眠数日,而且别人无论怎么推她或刺激她,巴尔都不会完全清醒。这种罕见的睡眠障碍被称为睡美人综合症或昏睡症,不过这位睡美人却没有王子来营救她。许多医生都解释不清楚这种病症的病因,更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治疗,只知道这种病通常发生于青少年身上,而且8到12年后会自行消失。巴尔最终被诊断为克莱恩-莱文综合症。全球患有这种病症的患者不超过1000人。每一次,病人可以过正常生活数周或数月时间,在这期间其睡眠方式和能量水平都很正常。不过接下来轮到他们睡眠休息时就要小心了。他们一次可以睡眠数天或数周时间。到目前为止,巴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轮睡眠为13天。睡眠期间,患者可能会短暂、轻微地醒来,但往往意识不清或没有足够的警觉。巴尔的父母有时会强制她醒来,这样可以让她洗澡和吃饭。
2. 睡眠性爱症
23岁的女孩海莉-巴蒂因为一种奇怪的睡眠病症而痛苦不堪,她在睡眠期间会逼着自己的男友与她彻夜性爱。这种身体状况意味着她无法控制自己去停止对性爱的索求,直到天亮。更不可思议的是,她其实一直都是熟睡的,第二天早晨根本记不起夜间发生的任何事情。因为巴蒂夜间索求性爱过度,而且她一直都是处于无意识状态,因此她所认识的男友一个个都离她而去。巴蒂唉叹道,“如果男友精力旺盛,我一夜可以完成三到四次性爱。但是到了次日早晨,我记不起任何事情。”睡眠性爱症也是一种睡眠障碍,患者常常在无意识的睡眠状态下完成性爱。由于许多人次日根本记不起前一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所以他们也不认为这是一种病态,因此很少有人寻医问诊。相关研究显示,大约有11%的男性和4%的女性受此病症的困扰。2007年8月8日,英国皇家空军一名机械士被撤消对他的强奸指控,因为陪审团发现他是在患有睡眠性爱症的情况下与一位15岁女孩发生了性关系,所以不需要为其行为负责。
3. 梦游嗜食症
一位患有梦游嗜食症的妇女在睡眠中体重增加了60磅(约合27公斤)。梦游嗜食症全称为夜间睡眠饮食失调症,也叫睡眠饮食失调症或梦食症,是梦游和饮食失调共同导致的病症。据医生和精神病学家介绍,梦游嗜食症与夜间进食综合症很相似,但是夜间进食综合症患者是完全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夜间进食行为,而梦游嗜食症患者是处于睡眠状态,对自己的行为毫无意识。梦游嗜食症患者在处理食物时只能靠自己识别,所以通常会搞得乱七八糟,甚至会伤害到自己。有的是徒手进食,有的是利用餐具进食。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弄伤自己或伤害到他人。安娜-赖安在过去一年半中并不知道自己患有梦游嗜食症,在那段时间她的体重因此骤增了60磅(约合27公斤)。后来安娜发现,在自认为得到较好夜间睡眠后的第二天白天,她仍然会感到筋疲力尽。安娜意识到身体出现了问题,并决定将症状告诉了医生。在医生的建议下,安娜参加了一项睡眠研究。她终于惊讶地发现自己在夜间睡眠时,几乎夜夜都在吃东西。
4. 猝睡症
猝睡症是指有些人会在正常的日常活动期间突然入睡。猝睡症是最怪异的一种睡眠障碍。这种病症会让人陷入巨大的危险之中,因为正常的开车、跑步或劳动时都会意外睡着。猝睡症是一种神经学领域的睡眠障碍,患者入睡时间很随机,毫无规律可循。患者通常是直接进入“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即快相睡眠),很少会进入更深度睡眠或“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因此,在接下来时间里,患者不能保持清醒状态。另一症状是猝倒,也就是经历过剧烈的运动后突然倒下进入“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状态。此外,睡眠性麻痹和睡眠幻觉也是相关的症状。猝睡症的原因至今仍不清楚。普通的观点认为,这是一种自体免疫障碍。但是,也有可能是基因问题。对于这种病症,治疗的方法包括刺激、抗抑郁剂等。
5. 笑声猝倒症
克莱尔-斯科特正在饱受一种罕见的睡眠障碍的折磨,因为只要她有笑就会立即昏睡过去。这位两个孩子的妈妈介绍说,“上周,我小女儿告诉我她在学校闹出的一个笑话。尽管并不可笑,但我还是笑了起来。我知道,接下来我的丈夫把我从厨房地板上扶了起来。”这位来自美国的24岁女性一直都患有这种病症,但直到最近才被诊断出来。“我很担心会突然入睡。有时我会突然倒下,全身麻痹。”斯科特所患的这种病患病概率大约为万分之五,通常是由情绪导致的。
6. 非24小时睡眠周期障碍
对于普通的睡眠障碍患者来说,他们的症状远没有像“非24小时睡眠周期障碍”患者那样奇怪。患有“非24小时睡眠周期障碍”的病人,他们有自己内在的生物钟,但与正常人的一天24小时标准生物钟完全不同。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不一定要将夜晚与睡眠、白天与清醒联系起来。比如,一个自然生物钟循环为28小时的人,他每天睡眠时间会比正常人延迟4小时左右,而且这种时差会越来越大。最有趣的是,“非24小时睡眠周期障碍”患者中既有盲人,也有视力正常的人。不过,在盲人中这种现象更普遍,因为他们没有光的敏感性。这表明我们正常人的生物钟与地球的转动有关。
7. 夜间猝死综合症
夜间猝死综合症是指健康的人上床睡觉后再也不会醒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平静地入睡,但是有的人却不幸地永远安静下去,这就是夜间猝死综合症,甚至有的健康的年轻人都逃不过这种灾难。这种病症与婴儿突发性死亡很相似,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夜间猝死综合症的患者通常都是成年男性,该病症最常发现于东南亚国家。据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患者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并且再也无法重新启动。
8. 睡眠瘫痪症
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状态下,人的做梦活动加速,身体随意肌开始静止。这种临时性瘫痪有时会导致患者在梦醒后仍然无法动弹,甚至伤害到身体。更糟糕的是,睡眠瘫痪症常常与幻觉联系在一起。1999年发表于《睡眠研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75%经历过睡眠瘫痪症的大学生曾经在患病时出现过幻觉。这种与睡眠瘫痪症同时出现的幻觉通常并不是件愉快的事,一般都是感到邪恶事物的存在,并有被压迫或窒息的感觉。这些感受让睡眠瘫痪症患者觉得进入了一个传说中的世界,在中国这种现象被称为“鬼上身”。(彬彬)
美国大学生奥斯汀·惠特尼半身瘫痪,但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他借助一种新型的外骨骼自己走上了毕业典礼的舞台。美国《大众科学》网站8月30日的报道讲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
对于健全人来说,走上毕业典礼的舞台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过,对于下肢瘫痪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生惠特尼而言,能走上台亲手接过校长手中的毕业证书却是来之不易的巨大成就,而帮助他实现这一梦想的正是伯克利分校人机工程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
2007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惠特尼因为酒后驾车,在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中脊柱受损,从此丧失了行走能力。生性坚强的惠特尼不愿在轮椅上度过此生,在2010年8月,他接到了伯克利分校人机工程实验室负责人哈梅奥恩·凯兹罗尼的电话。过去几年中,凯兹罗尼教授的实验室一直在美国军方的资助下进行人造外骨骼的研究,而他联系惠特尼的目的则是希望后者参与实验室一项全新的实验项目:开发一种廉价轻便、能帮助截瘫人士恢复行走能力的外骨骼。
早在1965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就开发了世界上第一款动力外骨骼“哈迪曼”。虽然这只重达1500磅(约合680公斤)的庞然大物并不实用,但是它的基本原理仍为如今的类似产品所沿用。凯兹罗尼实验室此前开发的外骨骼都价格高昂,而凯兹罗尼教授给学生们的新课题是制作出造价不高于1.5万美元(约合9.6万元人民币)的新型外骨骼,因为只有这样的价位才能为大多数截瘫患者所接受。
事实证明,学生们出色地完成了凯兹罗尼教授交给他们的任务。虽然在毕业典礼仅剩几天时间的时候,新款外骨骼仍然问题不断,但在惠特尼与实验室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全新的动力外骨骼“惠特尼”终于如期问世。
“惠特尼”沿用了凯兹罗尼实验室2000年时开发的“伯克利下肢外骨骼技术”,其设计完全基于简单廉价的理念:不仅动力马达和感应装置的数量都远远少于其他同类型产品,而且还大量使用了足球护腿板这种在体育用品商店就可以买到的成品。谈起毕业前一个月大家一起在实验室加班加点的忙碌时光,参与研制的学生麦金利表示:“这就像是一场电视游戏节目,我们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毕业典礼当天,排在最后一个上场的惠特尼稳稳地走上台,从校长手中接过了证书。实验大获成功!不过兴奋的实验室同学们在短暂的休息之后便重新投入了“惠特尼”的改进工作之中,而惠特尼也正式获得了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仿生人工下肢测试员。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24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如果恐怖博士真的拥有一个能够发射“冻结射线”的设备,他便有可能使用紫外线轰击地球并使其停止旋转。在将光敏化学物质注入透明微小蠕虫——线虫体内之后,英属哥伦比亚西蒙·菲沙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将其暴露在紫外线环境之下,便可让这些微小生物陷入瘫痪状态。
注入线虫体内的化学物质被称之为dithienylethene。由于紫外线改变这种化学物质的结构,线虫便陷入瘫痪之中。研究报告联合执笔人尼尔·布兰达表示,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这种正常情况下透明的化学物质会变成蓝色,同时关闭线虫的新陈代谢之门。研究报告称,如果再接受可见光照射,线虫又恢复正常状态,它们慢慢扭动身体,就好像从没有瘫痪一样。
这项研究标志着科学家第一次掌握能够作用于动物的光控开关。在不久的将来,疯狂的科学家显然不会利用这项技术让人类陷入瘫痪,部分原因在于dithienylethene这种化学物质只对线虫具有破坏性。
布兰达及其同事希望,能够在将来的某一天利用这项技术研制可以任意“开关”的药物。当前,医生利用光敏材料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包括确定类型的癌症在内。然而,现有的治疗手段一旦“激活”后便无法“关闭”。
布兰达说,借助于这种新的化学物质,一种均匀分布于体内的药物可以在所希望进行药物治疗的身体特定区域接受光照情况下被激活。接受另一种不同光线的照射又可让药物停止工作。他指出,类似这样的治疗手段能够允许患者轻松控制他们接受的药物治疗。“我找不到任何理由赞同这样一种观点,即就算光线非常温和,我们也不要在家里养猫。”研究发现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会刊》上。(孝文)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1月24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如果恐怖博士真的拥有一个能够发射“冻结射线”的设备,他便有可能使用紫外线轰击地球并使其停止旋转。在将光敏化学物质注入透明微小蠕虫——线虫体内之后,英属哥伦比亚西蒙·菲沙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将其暴露在紫外线环境之下,便可让这些微小生物陷入瘫痪状态。
注入线虫体内的化学物质被称之为dithienylethene。由于紫外线改变这种化学物质的结构,线虫便陷入瘫痪之中。研究报告联合执笔人尼尔·布兰达表示,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这种正常情况下透明的化学物质会变成蓝色,同时关闭线虫的新陈代谢之门。研究报告称,如果再接受可见光照射,线虫又恢复正常状态,它们慢慢扭动身体,就好像从没有瘫痪一样。
这项研究标志着科学家第一次掌握能够作用于动物的光控开关。在不久的将来,疯狂的科学家显然不会利用这项技术让人类陷入瘫痪,部分原因在于dithienylethene这种化学物质只对线虫具有破坏性。
布兰达及其同事希望,能够在将来的某一天利用这项技术研制可以任意“开关”的药物。当前,医生利用光敏材料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包括确定类型的癌症在内。然而,现有的治疗手段一旦“激活”后便无法“关闭”。
布兰达说,借助于这种新的化学物质,一种均匀分布于体内的药物可以在所希望进行药物治疗的身体特定区域接受光照情况下被激活。接受另一种不同光线的照射又可让药物停止工作。他指出,类似这样的治疗手段能够允许患者轻松控制他们接受的药物治疗。“我找不到任何理由赞同这样一种观点,即就算光线非常温和,我们也不要在家里养猫。”研究发现刊登在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会刊》上。(孝文)
20日,伦敦圣潘克勒国际火车站堆积了大量行李。
21日,伦敦希思罗机场3号航站楼,一个哭泣的女孩裹着铝箔毯取暖。
数千趟航班与列车取消,数万名乘客滞留机场,零售业在圣诞季陷入萧条
随着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圣诞节临近,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却让欧洲这个圣诞节“降温”。绵亘数日的大雪使得欧洲的空中、陆地交通陷入瘫痪,数万名乘客被困在各国机场无法出行,不少学校被迫关闭,众多欧洲民众不得不临时更改圣诞计划。
乘客被困三天仍未登机
20日凌晨,气象台在伦敦附近的白金汉郡记录到英国有史以来的同期最低气温———零下19.6摄氏度。
伦敦希思罗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但在周末连续两天的恶劣暴风雪天气下,机场跑道结了厚厚的冰霜,难以清除,只能被迫关闭。尽管20日机场重开,但两条跑道中仅有一条跑道能工作。几千名乘客无奈之下,只能在机场候车室打起了“地铺”。
“人们朝着彼此大喊大叫,女人在哭喊,更多人在翻来覆去地整理行李。地面上到处都是被丢弃的行李散件,”一位目击者描述候机大厅的情景,“人们的愤怒无处发泄,仅有的几名机场官员被反复诘难,很多人不愿被调剂到其他航班而大吵大闹。”
令乘客愤怒的是,空乘人员19日晚上关闭了3号候机厅的门,许多人不得不在恶劣的室外条件下等待,并在通往候机室的地下通道过夜。人们用塑料泡沫做睡垫,一些人则枕着行李凑合入眠。
在希思罗机场度过了48小时的乘客凯丽·迪吉纳尔说,她和丈夫上周六下午来到机场,得知自己的航班至少要延迟到第二天早晨六点。“机场直到凌晨一点半才给了我们一张毛毯和一瓶水。”凯丽表示。
但直到第三天,也就是20日早晨,夫妇俩依然在等待自己的航班。“我们还年轻,但那些老人和孩子怎么办?他们也没有得到任何特殊对待,这一切真让人恶心,”凯丽说。
法国派装甲车“营救”汽车
21日下午,伦敦盖特威克机场整晚关闭后重新开放。欧洲大陆最大的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在关闭了一早上之后开放,此前,已有464架航班被取消。“这么大的雪,只有孩子们才能找到乐趣,”柏林的律师卡特加·费舍尔说,“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大雪让人头痛。”
在巴黎戴高乐机场,超过3000名滞留乘客不得不在机场过夜,另一大机场奥利机场也有超过400人滞留。荷兰斯希普霍尔机场则紧急准备了1700张行军床,提供给滞留的乘客。
机场罢工,地面交通也不容乐观。由于大雪,欧洲之星列车取消了多趟车次,多名乘客在伦敦圣潘克勒国际火车站焦急地等待。“由于天气恶劣,高速线面临速度限制,使得旅程时间延长了两小时。因此,我们不能按计划运行那么多趟列车,”欧洲之星的发言人玛丽·威尔士表示。在巴黎火车站,数百名乘客在火车站“安营扎寨”,通宵等候列车到来。
20日傍晚,巴黎北部一高速公路路段因路滑发生一起12车连环相撞事故,造成3人受伤。法国军方甚至派出了装甲车,在高速公路上用装甲车把滑到路边的汽车拖拽出来。
航空运输成交通“薄弱环节”
极端天气也让期待圣诞节大赚一笔的商家们失望。英国商家表示,两天暴雪让销售额至少下跌了10%。英国零售分析师安德鲁·怀德说,“英国的大雪有个戏剧性的效应,在大雪重灾区,零售额甚至下跌了50%。”
分析人士预计,极端天气让英国航空公司每天损失千万英镑的利润。根据天气预报,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极寒天气将持续到下周,其他欧洲国家则有希望在本周内气温回暖。
21日,欧盟委员会负责交通事务的委员希姆·卡拉斯批评说,西欧国家的航空运输已成为整个交通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他将召集多国的航空部门官员会晤,讨论极端天气下机场如何更有效率地运作,“这种情况不可接受,也不应该再发生”。 本报记者 颜颖颛
■ 相关新闻
北京赴欧四航班受阻
昨日,中国国际旅行社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首都机场飞往欧洲的航线,仅有北京到伦敦和北京到巴黎两条航线受到影响,一共是四个航班。但每个航班具体的延误情况不太清楚。
他表示,现在国旅的赴欧旅游团没有受到欧洲恶劣暴雪天气情况影响,都是正常发团。
记者从首都机场网站了解到,由于气候原因,法国航空公司21日从北京出发前往巴黎的AF129航班、英国航空公司前往伦敦的BA038航班都已经取消。按计划,飞往巴黎的航班于10时15分出发,飞往伦敦的航班则于12时10分出发。
此外,记者获悉,上海赴欧洲的航线也受到影响,分别是飞往伦敦的英航BA168和上海飞往巴黎的法航AF117航班。21日的这两趟航班同样被取消。
国旅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在国外的旅行团并没有受到欧洲大雪恶劣天气的影响,主要原因是赴欧团大多前往欧洲南部,避开了大雪区域。此外,目前并不是赴欧游旺季,前往欧洲的游客整体来说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