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李珍 日本《朝日新闻》29日报道称,日本政府正在讨论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损害补充赔偿公约》,目的是限制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民众就此次福岛核电站泄漏、排污入海等行为向日本政府和企业索赔。该报道附的一张图表显示,在目前日本没有签署该条约的情况下,中韩等国民众可在本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赔偿;但如果日本加入《核损害补充赔偿公约》,周边国家民众就得通过日本法院提出赔偿诉讼。
《朝日新闻》报道称,1997年《核损害补充赔偿公约》通过后,日本政府一直没有签署。一方面是因为,日本自认为“很安全,不会发生核事故”;更重要的是,日本政府还考虑到,不加入该条约,“当周边国家发生的灾难影响日本时,日本国民就可在日本法院起诉,要求外国政府赔偿”。但是没想到,日本首先发生了影响周边的重大核事故。《朝日新闻》称,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日本排入大海的核污水给其他国家渔业造成损害,日本海啸后大量房屋残骸上附着放射性物质漂流到其他国家,这些事情很有可能被外国受害者起诉,如果外国受害者在所属国家提起诉讼、进行审理,那么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将按照受害者所在国家的标准,日本政府“很可能背负来自海外的巨额赔偿债务”。目前,菅直人政权感受到“强烈的危机感,正认真就条约加盟事项进行研究”。
《朝日新闻》的报道还附了一张图表,解释了加入该条约、不加入该条约情况下的核损害诉讼途径差异:在目前日本没有签署该条约的情况下,周边国家民众可在本国法院提起诉讼,依照本国的法律作出裁决,再将裁决结果通知日本法院,由日本法院监督日本相关企业作出赔偿;但如果日本加入《核损害补充赔偿公约》,周边国家民众得通过日本法院提出赔偿诉讼,依照日本法律作出裁决。文章还称,美国政府曾多次呼吁日本加入该条约,但日本一直拒绝。日本共同社5月13日曾报道称,美国能源部副部长珀纳曼12日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日本政府应该尽快签署《核损害补充赔偿公约》,这一点“极为重要”,他认为“福岛核泄漏事故处理工作将旷日持久,路途将十分漫长”。
《核损害补充赔偿公约》简称CSC,在1997年12月举行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第41届大会上获得通过,之后开放签署。截至2010年底,仅有美国、印度等14个国家签署。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网莫斯科2月17日电(记者刘恺)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17日在莫斯科说,在俄日和平条约问题上,“将重点完全放在领土问题上是不恰当的”。
卢卡舍维奇当天在例行记者会上说,目前俄日双方未就缔结和平条约一事进行任何谈判,“谈判一事无从谈起,因为俄日双方的立场完全不同。日本政府高层依然采取激进的主张,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谈判毫无意义”。
卢卡舍维奇强调,尽管如此,俄方仍然愿意与日方就达成和平条约的所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但这建立在不附带先决条件和不与历史问题挂钩的基础上。他重申,俄罗斯对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拥有主权的事实不容置疑,日方必须承认二战结果。
他说,在俄日和平条约问题上,双方不应该将关注点仅仅放在领土问题上,该条约应该指明俄日各领域包括政治对话、经贸联系、技术合作等需要达到的新水平,也应该强调双方准备共同解决国际和地区问题以及亚太地区的安全保障问题,为此“首先需要日方表现出政治意愿”。
千岛群岛位于堪察加半岛与北海道之间,群岛南部齿舞、色丹、国后和择捉四岛被日本称为北方四岛。长期以来,俄日两国在四岛归属问题上互不让步。
本月7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在东京举行的要求归还北方领土全国大会上说,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视察北方领土是难以容忍的行为,日本将坚韧不拔地与俄罗斯进行交涉。去年11月,梅德韦杰夫登上南千岛群岛的国后岛视察。这是俄罗斯国家元首首次视察俄日争议岛屿。去年12月,日本外相前原诚司乘坐海上保安厅飞机从空中视察了北方四岛。
俄罗斯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5日说,俄罗斯和美国达成《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不会改变俄罗斯研制“布拉瓦”型潜射弹道导弹和“RS—24”型多弹头弹道导弹的计划。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当天早些时候交换这份核裁军条约批准文件,条约正式生效。
伊万诺夫说,“我们发展武装部队中战略力量的计划不变,”,包括发展“布拉瓦”和“RS—24”型导弹。
这两种导弹将成为俄战略核打击力量核心武器装备。
当天生效的俄美核裁军条约规定,俄美两国须在7年内将各自部署的核弹头数量上限由现阶段的2200枚降至1550枚,削减幅度近30%;将部署的战略核运载工具数量削减至700件以下。
新华网德国慕尼黑2月5日电(记者刘向 郑启航)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5日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正式交换了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签署文本。这标志着美俄新的核裁军条约正式生效。
希拉里·克林顿和拉夫罗夫是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的间隙交换上述文件的。拉夫罗夫说,条约生效将“有助于国际稳定”。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上午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说,这一条约是通往无核世界目标的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美俄两国元首去年4月签署了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以替代2009年失效的条约。新条约规定,7年内两国部署的战略核运载工具数量将各自削减到700件以下,各自可部署的核弹头将减至1550枚,削减幅度近三分之一。
美国参议院和俄罗斯国家杜马分别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批准了这一条约。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分别于今年1月28日和2月2日签署了这一条约。奥巴马政府将签署这一新条约看做是“重启”美俄关系的重要成就之一。
新华网华盛顿2月2日电(记者 冉维 易爱军)美国总统奥巴马2日在白宫签署了美国与俄罗斯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国防部长盖茨等出席了签署仪式。根据新条约,美俄两国应在7年内将各自部署的核弹头数量上限降至1550枚,这比旧条约减少了大约30%。
美国参议院和俄罗斯国家杜马分别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批准了这一条约。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上月28日签署了这一新核裁军条约。奥巴马政府将签署这一新条约看做是“重启”美俄关系的重要成就之一。
24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初步审议通过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美俄新核裁军条约。
据报道,俄国家杜马以350票赞成,58票反对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总统梅德韦杰夫今年4月与奥巴马签署的美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但俄议员表示,在该条约正式批准生效前,还需在明年经过另外两次审议投票。
美国国会参议院22日举行投票,以71票赞成、26票反对批准历经数月讨价还价所达成的核裁军条约。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4日在“总统年度总结”电视直播节目中说,俄美签署新核裁军条约是2010年俄罗斯年度大事之一,俄美两国未来数年的安全将以该文件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