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深圳特区信访条例(草案)提交审议 多处创新畅通信访渠道

  本报讯 (记者刘畅、蒋偲 通讯员陈洪)记者昨天获悉,《深圳经济特区信访条例(草案)》正式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五届七次会议审议。采用特区立法形式,深圳将多处创新信访机制体制,如将创新设信访听证制度、信访督查专员制度、信访年报及专题报告制度、信访大厅制度等。

  特设专门信访机构

  据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涤介绍,该条例将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信访工作都纳入其中予以规范调整,力图形成有效监督的“大信访”工作格局。同时,条例将信访专门机构定位于深圳市的特设机构,而不仅是内部机构,以求减少各系统、各部门信访机构各自为政、职能交叉的现象。

  专门信访机构的职权也强化了。条例规定其应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工作的建议;每年向社会发布信访工作年报;对接访单位的信访工作进行工作评价和考核等。

  同时,条例创新规定信访机构可举行信访听证会。

  设“信访督查专员”

  另外,为保障信访工作,条例还规定,市、区信访专门机构可向有关单位派出“信访督查专员”,督查、督办重要信访事项,并对信访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提出解决建议等。信访机构还可聘请律师、心理咨询师、相关领域专家、社会志愿者,为信访人员和信访机构提供法律和其他专业服务。

  若信访机构专业工作人员未在规定期限内书面答复或者告知信访人有关事项,将被上级部门究责;推诿、敷衍、拖延信访事项办理或者未在法定期限内办结信访事项的,还可提请本级国家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今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在微博上引起巨大关注。

  为了能更有效地对流浪乞讨儿童实施救助,于建嵘提出了建立实体机构的想法。经人牵线,于建嵘与保定市红十字会取得了联系并当面沟通。如果一切顺利,一家名为“博爱(保定)童话园”的救助机构将在保定成立。

  酝酿成立乞讨儿童福利院

  2月25日,于建嵘前往保定,与保定市红十字会的负责人讨论筹建一个“完全公益的儿童福利院”的事宜。根据于建嵘微博上的说法,这家福利院“主要是救助乞讨儿童,让孩子的心身得到康复并获得基本的教育”。

  对于于建嵘的想法,保定红十字会方面很感兴趣。作为保定市红十字会的专职副会长,韩雅一直关注“乞讨儿童”的话题。在她看来,建立实体机构,“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乞讨儿童的(救助)问题。”

  双方一拍即合。翌日,于建嵘便向保定方面起草了相关报告。同时,他还在微博上发起了投票,请网友为福利院取名。

  “壹基金”设立专用账号

  救助机构的筹建工作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保定则是第一个与于建嵘达成初步意向的城市。“保定红十字会非常支持,于(建嵘)老师也很高兴。”王强说。

  王强是河北大学新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的特聘研究员,多年协助于建嵘进行调研工作。建立救助机构,选址是一方面,资金的筹集更是重要的工作。“主要是通过社会募集方式,主要包括社会名流、大企业家等。”王强说。

  2月19日,“壹基金”儿童救助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这也会对我们的救助机构有所帮助。”王强说,“总而言之,需要更多人的帮助,才能把这个救助机构建立起来。”

  保定红十字会态度积极

  两天来,保定方面的筹建工作也在紧张进行。“首先要得到政府的批准。”昨日中午,保定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韩雅在自己的办公室整理相关的材料。

  在韩雅看来,在保定建立乞讨儿童福利院“是很合适的”,“因为保定离北京、离众多大企业很近,也就是说,在募集救助资金方面更方便一些。”

  昨日上午,保定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选址的工作。

  众多网友为福利院取名

  目前,请众网友为福利院取名的投票结果已出,“我们第一个救助乞讨儿童的实体机构就叫‘博爱(保定)童话园’。”于建嵘在微博上说。文/本报记者乔林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据新华社2月26日电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5日说,这一机构获得有关伊朗可能把核计划用于军事用途的新信息。

  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一份长12页的报告中说,伊朗依旧拒绝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讨论一些有关核计划可能用于军事用途的突出问题”。

  报告说,自2008年以来,一些“额外信息引起(国际原子能机构)注意”,其中一些新近得到的信息引发国际原子能机构 “进一步关注”。

  报告还说,伊朗纳坦兹铀浓缩工厂现有低纯度浓缩铀大约3600公斤。

  法新社援引一名熟悉国际原子能机构调查的高级外交官的话报道,这一机构近来掌握的新信息似乎支持伊朗从事核武器研究的说法。

  这名外交官说:“我们需要与伊朗沟通。”

  国际原子能机构35个成员国定于下月召开春季会议讨论上述报告。

  伊朗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阿里·阿斯加尔·苏丹尼耶26日回应说,伊朗没有研发核武器,关于伊朗核计划涉及军事用途的说法“完全属于编造”。

  据新华社德黑兰2月26日电(记者 何光海杜源江)伊朗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苏丹尼耶26日说,伊朗将暂时卸载布什尔核电站的核燃料。

  苏丹尼耶当天在接受伊朗学生通讯社采访时说:“应俄罗斯要求,核燃料将从核反应堆堆芯中取出,以便进行多项试验和相关技术工作。试验结束后,核燃料将被重新装入堆芯。”苏丹尼耶强调,伊朗一向把核反应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并按照最高国际安全标准建造核电站。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据新华社电 日前,山东济宁“马上就办办公室”又有新进展。2月23日,曲阜市下发通知,决定在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单位设立“马上就办”办公室。 有网民称赞此举是政府机关提高服务效率的创举,也有网民认为有“作秀”嫌疑,还有网民担心设立此类办公室会导致机构臃肿。

  对此,曲阜市纪委常务副书记郭益民表示,办公室不另外占用编制,不会导致机构臃肿。至于是否作秀,郭益民说“我们用事实说话”。

  进展

  曲阜全市设“马上就办”办

  2月22日,网民“指尖痛”发帖称,为提高办事效率,曲阜在全体工作人员中推行“马上就办”理念,并设立办公室。

  曲阜市纪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君慧说,这个办公室实行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原则,只要是职责范围内的就立即办理,涉及其他科室的,立即引导群众到别的科室。有了“牌子”后,群众办事更方便,机关人员第一时间服务意识增强。

  随后,曲阜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通知,称为提高工作效率,决定在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单位设立“马上就办”工作办公室。

  担心

  “马上就办”办致机构臃肿

  有网友支持这种做法的同时,质疑声音也随处可见,认为是政府的作秀行为。不少网友质疑,马上就办本是政府办事的常态,有必要成立办公室吗?办公室越来越多,不是机构臃肿吗?

  网友“雨过天晴”认为,“马上就办办公室”如果换牌子不换人、不换思想,就无法“马上就办”,甚至还多了增加机构的嫌疑。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佃利认为,“马上就办办公室”引起争议,一方面这一新生事物值得鼓励;同时,“马上就办办公室”口语化名称与严密、严肃的行政组织体系有冲突,感觉有些不伦不类。“公众的质疑还反映了当前人们担心它昙花一现。”

  ■ 回应

  曲阜官员称用事实回应质疑

  说起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的初衷,曲阜市纪委常务副书记郭益民解释说,经常有群众到各单位办事,因为不清楚各科室具体负责的领域,常常要跑多个科室才会弄清楚,现在有了这个“办公室”,只要去一次,就会通过它联系到你要找的科室、要找的人,而且全程监督。

  针对“‘马上就办’办公室致机构臃肿”的担忧,郭益民表示,“马上就办办公室”组成人员全部由原来的在职人员组成,不会另外占用编制,办公室主任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兼任,同时要明确一名副职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办理、协调、督导、回复等工作。

  “至于是不是‘作秀’,欢迎网民、群众、新闻媒体监督,我们用事实说话。”郭益民说。济宁市优化办宣传处处长邱印江说,此举主要是为了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 限制医师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处方权的获得

  ■ 加大对开具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师的处理力度和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

  ■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与临床重点专科和医院等级评审挂钩

  ■ 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情况将进行公示

  本报北京2月15日电(记者白剑峰)记者从日前在京召开的2011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针对抗菌药物滥用问题,卫生部今年将在全国开展“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治理行动”。卫生部将组织专项检查组,不定期对全国部分医疗机构的处方、医嘱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飞行检查。对于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医疗机构,将进行全国通报并协调地方政府给予机构主要负责人和有关当事人诫勉谈话或行政处分。

  据悉,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是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品种多。部分疗效不确切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在国际上被反复警示甚至取消注册的药物仍在我国部分医疗机构中使用。二是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高,用量大。68.9%的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37.0%的病人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平均100个患者1天消耗80.1人份的抗菌药物,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平均值的一倍多。三是用药水平偏低,药物应用结构不合理。许多医疗机构在抗菌药物应用选择上求新、求贵、求广。5年来监测结果显示,喹诺酮类、三代头孢菌素和二代头孢菌素一直占据我国抗菌药物使用总量的前三位。另外,我国I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一直在97%以上,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此比例低于30%。四是不同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样是三甲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数最大差距达6倍以上,I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最大差10倍以上。五是细菌耐药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指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以药养医的机制问题、合理用药管理体系和监管能力问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能力和水平问题,也有公众合理用药意识的培养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综合治理。

  为了配合“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治理行动”,卫生部将尽快起草并下发《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责任人,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处方点评等相关制度,并从几方面入手,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

  一是通过限制医师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处方权的获得,加强医疗机构高级别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二是通过加大对开具不合理抗菌药物医师的处理力度和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三是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与临床重点专科和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结合,对于抗菌药物管理和使用存在严重问题的医疗机构,要一票否决;四是通过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情况进行排名和公示,引入社会监督机制,督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断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要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国家处方集》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面梳理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加强处方、医嘱点评和不合理用药预警监测工作,完善日常监督机制。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和统一标准,组织开展本辖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采取突击检查、现场点评等多种形式,在全面梳理整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环节,针对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滥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等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最为严重的问题进行集中打击。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本报讯 (记者吴鹏) 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称,卫生部拟将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饮用水安全也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陈竺在2011年全国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做出上述表述。

  陈竺说,目前正在研究,“十二五”期间将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饮用水安全领域内的若干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不低于20元

  根据医改配套文件,我国通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从2009年起,我国面向城乡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包括健康档案管理、传染病防治在内的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今年,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提高到不低于20元。

  针对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我国还启动实施了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将会适时调整。

  根据配套医改文件的目标,今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得到普及,城乡和地区间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明显缩小。

  重点建设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

  在上述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说,目前建立了以31个省级和312个县级监测点为基础的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但陈竺称,目前仅有约三分之一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承担2010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全部监测项目。

  陈竺说,“十二五”期间,要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建设为重点,解决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

  各市年底须有职业病诊断机构

  根据卫生部提供的数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职业病诊断机构492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272家。但是陈竺说,目前独立存在的省级职业病防治机构只有12家、专业人员严重流失。

  陈啸宏说,没有独立职业病防治机构的省份,要尽快恢复重建或依托现有机构加挂牌子,加强对辖区职业病防治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在独立的职业病防治机构到位之前,要尽快明确具备条件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辖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中心。陈啸宏说,今年底前,除个别特殊地区外,每个市(地)必须具有承担职业病诊断职责的机构,每个县(区)必须具有承担职业健康检查任务的机构。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这些发现说明巴拿马运河正在扩大(图片来源:Earth Consultants International)
根据一项研究,巴拿马的地震风险远远比此前认为的更高,但是官员说这带来了不必要的忧虑。
与此前的发现相反,科研人员发现巴拿马中部的两个断裂带——Limon 和Pedro Miguel——是活跃的而且容易产生大地震。
Pedro Miguel断裂带穿过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水闸,该运河正在进行一场大型拓宽工程。
发表在12月号的《美国地震学会公报》上的这篇论文说,巴拿马城也可能面临特别的风险,因为它靠近这两个断裂带,而且它的建筑法规没有全面考虑到这种风险。
这篇论文说,如果两个断裂带同时滑移,破坏将会增加。
“我们有证据证明在1621年它们一起破裂了,产生了3米的位移,我们估计那是一场7级的地震——一场大地震,”该研究的作者之一的Eldon Gath告诉本网站说。
Garth还说,如果自从1621年以来积累的应力在今天释放,地震的震级大约是6.7——这足以导致大范围的破坏。
他说,由于这个断裂带的上一次地震发生在将近400年前,下一次地震预计很快就会发生——但是可能在未来100-200年的任何时候发生。
但是该论文的最终结论——它质疑的巴拿马建筑的预防措施——惹怒了运营和维护运河的巴拿马运河机构(PCA),它委托进行了这项研究作为运河拓宽工程的一部分。
该机构在给《新科学家》的一封公开信中说:“这篇论文……对关于运河以及巴拿马城周围的地震风险的合理研究进行了错误、杞人忧天的社论式的分析。”
该机构说它过去就知道这些风险。
该机构的工程副主席告诉本网站说:“我们不反对该论文的技术发现,但是没有发出警报的理由。”
他说来自该研究的信息已经被用于设计巴拿马运河的新设施,而且巴拿马城正在修改建筑法规从而把这些新发现纳入其中。
PCA的地震咨询委员会成员Lloyd Cluff说:“这篇论文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反复的位移沿着这两个断裂带释放出了大地震。”
他警告说,让建筑更安全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源:科学与发展网络 María Elena Hurtado)
更多阅读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周二, 28 12月 2010 12:14

6名中国援莫工人遇袭

据新华社电 (记者刘大龙)记者25日从中国驻莫桑比克大使馆获悉,中国工程与农业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援莫项目中方人员驻地遭到莫桑比克歹徒袭击和抢劫,并导致6人不同程度受伤。

 据了解,23日深夜,中国工程与农业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设在莫赞比西亚省纳马库拉镇的援莫大米加工厂项目工地遭到近20名歹徒的洗劫。这些歹徒手持砍刀制服了工地的保安人员后,闯入中方人员的临时驻地,洗劫了中方人员的住房和工地的仓库,并打伤了6名中方人员,其中一人伤势较重。

 事件发生后,中国工程与农业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项目组立即将6名伤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目前5名轻伤员已无大碍,重伤者仍继续住院治疗。

 中国大使馆接到项目组报告后非常重视,有关部门立即与莫桑比克内政部安全局联系,向对方通报了事件发生经过。此外,中国大使馆还要求对方增派警力,加强对中方人员生命财产的保护,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中国大使馆及时向在莫的中资机构通报了情况,要求他们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中方人员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 新闻背景

 中国拟加强在莫投资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人口约2200万(2010年),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近年来,国际社会通过无偿援助、信用贷款及减免债务等途径向莫提供约70亿美元经济援助。

 中国与莫桑比克于1975年建交,2009年,中莫两国贸易额为5.17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3.39亿美元,进口1.78亿美元。中方向莫主要出口机械及运输设备、纺织品、鞋类、谷物及其制品、金属制品、医药品等,从莫主要进口木材、铁矿砂及其精矿、芝麻。据媒体报道,中国计划未来五年斥资130亿美元,投资于莫桑比克工业、旅游、矿产和能源项目。(钟合)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3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