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9日电 中国西藏网29日刊发《七问达赖喇嘛》作者的文章《关于“藏人行政中央”声明的声明》,全文如下:
“藏人行政中央新闻发言人”26日发表英文声明,“明确否认”本作者对达赖喇嘛“鼓动自焚”和“宣扬把汉人赶出西藏”的“指控”,自称达赖喇嘛本人、噶厦、洛桑孙根对自焚一直持反对态度。对该“声明”,本作者声明如下:
一、希望“藏人行政中央”尊重本作者原文。《七问达赖喇嘛》中,本作者指出达赖意在“将非藏族居民驱逐出西藏”,而你的声明将其篡改为“把汉人赶出西藏”,蓄意歪曲本作者原意,在“制造藏族与其他各民族的对立”和“制造藏族与汉族的对立”之间偷换概念。这是一种末道小技,本作者表示严重不屑,并认为这是你等制造“藏汉对立”的最新证据。
二、本作者问的对象是达赖喇嘛,不是“藏人行政中央”,这样急不可耐地跳出来,算是哪路猴子?你一个“政治”的“行政中央”,有什么资格代表“宗教”的达赖喇嘛说话?达赖喇嘛“以教干政”为世人所不容,你等“以政干教”同样为世人所不齿。
三、希望你等收回所谓声明,换上达赖本人对“七问”认真作答,否则文不对主,关尔甚事。
四、包括美联社、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等在内的多家媒体在报道时,均提及本作者认为达赖喇嘛鼓吹的“高度自治”系带有民族清洗性质的纳粹政策,本作者史实俱在、铁证如山,你等如有不服,可有胆量前来领受?
五、你声明中,洛桑孙根“反复呼吁不要采取极端措施”、达赖喇嘛“向来反对采取激烈手段”、“藏人行政中央”“一再呼吁,但藏人仍不断自焚”之语比比皆是。本作者认为是一最新版本的谎话大全。如果我找到一条证据,你这个“发言人”就扇自己一个嘴巴,我非常乐意找一开阔地,邀请一切有兴趣的媒体共同赏此奇景。
六、你声明所陈“七个理由”,本作者认为全然一堆陈秸烂谷、了无新意,充其量是你等“惯用的抹黑策略”的常用原料而已。
七、本作者观察,你和你的主子,以及你主子的主子们,对贴标签、扣帽子极为擅长。此法学界谓之“文阀”,军界谓之“军阀”,民间谓之“恶棍”。希望达赖喇嘛在回复“七问”时,切勿给本作者扣上“官方”“政府”“中共”等等的帽子。
相关报道:
前天,在全国政协体育界别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甘连舫建议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高至5000元,并放言:“多收我们点税,我们不怕”、“把我们这样的管好了,对老百姓就放一马”。
此言一出,顿成网上热词,有人将其褒奖为“向我开炮的王成”;也有人质疑称,甘连舫不靠工资吃饭,站着说话不腰疼。
昨天,甘连舫回应称,知道引起很大的争议,但作为政协委员就该提建议。同时,“让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少交点税,省出他们给孩子的奶粉钱,没什么不好。”
一句豪言顿成网络红人
昨天下午3点,一身黑色风衣的甘连舫出现在全国政协体育界别讨论会上。在小组组长组织大家发言时,甘连舫又一次主动发言。
“我先说一个事啊,前天我在这说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5000元的事。好家伙,不知道哪位老先生给我上了网了。昨天晚上,记者、朋友电话非常多,到了半夜12点都不让我睡觉。”说到这里,甘连舫笑了。
话锋一转,甘连舫再次谈起了自己的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年限续期、高尔夫球提案。
今年60岁的甘连舫是北京星牌集团董事长。媒体披露,甘连舫1951年出生在北京大兴县一个回族农民家庭,17岁辍学,一度从事搬运工、木匠工作。1987年,甘连舫用8000元积蓄在自家院子生产台球桌。现在,甘连舫已成为圈内著名的中国台球大王。另外,他还是台球名将丁俊晖的干爹。
甘连舫还涉足房地产业。1998年起,甘连舫先后开发和参与开发了星瑞家园、嘉润花园高层公寓等项目,成为北京南城的知名开发商。
拟请假躲避记者采访
一番笑谈之后,甘连舫却说“成为网络红人这是最后一次”——“我也不会上网,也从不上网,我就怕网上炒。昨天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了。今天很多媒体都找我采访,我说谁的采访也不接受了。后天,我请假了,我去海南了,我躲得远远的。”
此时,一旁的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邓亚萍笑着接过话茬,“你看你后面还有我们的记者呢”。
会议间歇,甘连舫真的去办了请假手续。他称,“周二去海南参加国际斯诺克大赛,所有球星都去。后面的会议,我就先不参加了”。
■对话做委员就该参政议政
京华时报:个税起征点定在5000元这个建议,是你准备已久的吗?提出前有顾虑吗?
甘连舫:我一直主张把个税起征点提高,正好借这次政协会议的机会提出来。我说这些没有任何顾虑,我提的是建议,最后实施不实施,我也说了不算。另外,不光是我,还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提议要把起税点提高,但每个人提议提高的幅度不同,3000、4000、5000的都有。
京华时报:在网上,支持你的人说你是好委员,质疑你的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
甘连舫:质疑我的人会说,为什么3万元就多收税,我们的生活也不富裕。在这里我具体解释一下。我说的3万元是指纯工资收入,而不是针对3万元月收入这些人说的。同时,我不是说要针对特有人群去征税。我强调起征点在5000元,是因为让我们这样的人多缴税不困难,但让3000到5000元收入的人去多缴税,会影响他们的柴米油盐、生活质量。
我提出5000元起征税,是指如果能在咱们国家综合实力、财政收入都允许的情况下,让5000元收入以下的低收入人群少缴税,他们就可以省出给孩子买奶粉的钱,就可以去买东西,可以拉动国家消费,促进内需。这和温总理说的是一样的,也符合党关心人民的宗旨。
京华时报:引起了争议,你有什么想法?
甘连舫:我不上网,我也不看争议,别人怎么想我不管。我认为,作为政协委员,就应该参政议政,就该给政府提出建议,去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京华时报:你单位员工的工资水平怎样?
甘连舫:我们员工的工资有分级,照公司财务章程分级。也有很多处于3000、5000、7000的人,他们也有这个想法,我的提议也代表了他们的心声。
京华时报:今年提薪是趋势,你给公司的员工提薪了吗?
甘连舫:我们的员工工资已经提完了,具体数字我不知道,是公司人事管。
京华时报:还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甘连舫:我建议个税起征点一步到位。在制定新的个税起征点政策时,应该有前瞻性。确定一部法律不容易,过两年又不适合了,再改,就更难了。
京华5问
京华时报:去年两会你关注了哪些问题?
甘连舫:去年我是一份关于高尔夫的提案,建议将高尔夫从娱乐业划归为体育项目、严格控制新建球场占用耕地以及将球场营业税率由20%降到5%。
京华时报:一年来这个问题进展如何?
甘连舫:这个提案目前还没有得到实质性回应。
京华时报:就这个问题,你还打算做什么?
甘连舫:没有获得通过,我还会不断地努力争取,慢慢地进行解释——高尔夫是项高雅的绅士运动,不是所谓的贵族运动,现在我们每年的高尔夫人口在以20%-30%的速度增加,而且已经进入奥运会项目,我们要对这项运动有正确的认识。
我建议把全国高尔夫球场的审批权,赋予国家体育总局,由总局统筹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高尔夫人口的多少,来审批高尔夫球场的指标。
同时,我建议,对擅自建球场、乱用耕地的严格处罚。
京华时报:今年你会关注哪些问题?
甘连舫:我今年的提案是土地使用年限到期的续期问题。
京华时报:本届任期已过大半,你还有哪些愿望希望在换届前完成?
甘连舫:我想多将社会、民众的声音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建言献策。同时希望我们的提案能在任期内得到有效的答复,有效落实。
2006年起,每年一个议案,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律师韩德云建议“对公务员财产申报问题立法”。
6年间,相关机构对这个议案的答复年年有变化——从前两年的“制定财产申报法条件尚不成熟”、“全面推行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尚存一定困难”,到“正在积极开展工作”,再到“适时向全国人大提出立法建议”。
昨天,他带来最新消息:中纪委在去年8月给他的回复中明确表示,中纪委“结合实际对制度设计进行了研究论证,并已经着手起草建议稿”。
官员财产公示的脚步声,在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里,一步步清晰起来。
六年六提 “财产公示”议案
京华时报:从2006年起,你就一直建议“就公务员财产申报问题立法”。今年又提了一遍,为什么?
韩德云:我本身从事的是法律工作,现实中接触了很多贪腐的案例。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一些官员本质是好的,后来走向了犯罪?我们固然应该通过思想深处的灵魂教育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实中最起作用的还是法律手段。
京华时报:最新的进展是什么?
韩德云:最近一次回复是去年8月。中纪委回复我的议案称,他们结合实际对制度设计进行了研究论证,并已经开始着手起草建议稿。
京华时报:官员财产申报,困难在什么地方?
韩德云:中纪委给我的回复中说,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普及知识、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为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从我国实际出发,需要对制度的设计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包括申报主体范围、申报财产范围的界定,以及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后是否公开、是否要分步实施等等。立法不是小事,一旦颁布实施,就必须要立得住、行得通,并取得实效。
财产公示 可从高危岗位突破
京华时报:老百姓很关注公务员财产申报和公示,但同时也形成不同的意见。你觉得应该怎么推行?
韩德云:应该自上而下地推行。我的建议是中央统筹安排,地方、行业突破。中央要通过法律的手段开展这项工作,选择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从这些高危岗位试点突破,然后再推广。
京华时报:哪些是高危岗位?
韩德云:对行业来说,主要应该是行使审批权的行业,腐败比较高发的建筑、房地产行业,以及群众关注度比较高的司法领域。对人来说,应主要选择各个单位的一把手。行政性官员和事务性官员的对待应该是不一样的。因为腐败高发的是行政性官员,通俗地说就是一把手,只有他们才能左右权力。一般事务性官员,他们贪不着,不应该一刀切,什么都没贪着的,整天揪着不放,这样也不公平。
京华时报:你觉得公示的范围应该怎么确定?
韩德云:不应该只对内、只对上级公开,要通过各种途径让老百姓能够监督,不然还是没有意义。应该认清,这是一个他律制度,而不是自律的。有人说,通过内部申报和公开,增加了官员贪腐的风险,以此达到自律。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就像法律中规定了严重的惩罚,还是有人犯罪一样,这需要外部监督,需要人民群众的监督。
京华时报:有人建议,财产申报可从刚提拔和入职的公务员开始,你觉得可行吗?
韩德云: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路径。但要考虑到有没有效果的问题,不要因为这个路径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最有效的,还是从监督一把手开始。
制度设计 难在“现实冲突”
京华时报:你觉得制度设计的难点在什么地方?
韩德云:难在法律条文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说白了,部分官员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灰色收入,一旦如实进行申报,严格按照工资等收入计算,多出来的财产,老百姓能不能接受?如果不接受会不会激化社会矛盾?现在老百姓对这种灰色收入是零容忍,这跟部分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是最难的。
京华时报:你的意思是老百姓要容忍官员的灰色收入?
韩德云:应该明白,这个制度本身是预防的制度,不是个查处贪污腐败的制度。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这种制度设置,是通过一个时间段内的连续申报,比较每一次的数据,达到监督的作用。从长远角度看,是会起到效果的。实际上,现在我们已经错过了一些好的时机,越晚去做会越难。现在的关键,是必须尽快开始。
京华时报:为什么这么说?
韩德云:我的办公室每天都会搜集全国范围内的重大热点事件。对这些事件的分析中,我感觉到,社会的对立情绪在加重,一件事如果是普通人错了,大家能够容忍,但如果是官员错了,这种对立就会突显出来。一些典型事件,都折射出了这种心态。越早实行财产申报和公示,越能够有效阻挡贪腐,越能够化解矛盾。这对于社会平稳进步很重要。
京华时报:对现有的潜藏的贪腐情况不追究了吗?
韩德云:不是不追究。个案反腐始终都存在。制度设计,是要针对一个普遍的现象去处理的。不是针对具体哪一个人来做的。对具体的人的处理,我们有刑法。财产公开立法,主要是一个预防机制,是要防止新的贪腐。
越是高官 越赞成财产公开
京华时报:如果公务员不申报或不如实申报怎么办?
韩德云:不申报的问题立法就能解决。不如实申报的问题,要知道贪腐多数是为了满足享受的欲望。贪污了很多钱,一直放在床底下的很少。要享受,主要是购置房子、车子以及高消费,而这些东西是藏不住的。
京华时报:你怎么看待一些“官员隐私也应保护”的反对理由?
韩德云:现在不仅仅是老百姓,官员本身对这个制度也很拥护。今年的《法治蓝皮书》调查,有70%的公职人员拥护这个制度。同时,这个数据从官位的大小来看也比较有意思,越是高官越赞成,科级以下认同的相对就少一些。但这个世界上有一条公理,那就是官位的大小应该同享有隐私权的大小成反比,这就像不能让“拿着枪的警察喊自己需要保护”一样。
京华时报:你觉得,财产申报、公示的反腐效果大概多久能显现?
韩德云:通过案例分析,更多官员的贪腐发生在从科长走向厅长的环节。这个过程,最短也要5年,多则10年或者更久。这样看来,5到10年这个效果能够显现出来。如果从15年前就公开刘志军的财产的话,他就不会走到今天了。
■“财产申报立法建议”历程·五年五大步
2006年 条件尚不成熟
2006年全国两会,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领衔和其他9名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制定公务员财产申报法》的议案,建议尽快通过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弥补我国公务员制度中的这一缺陷。
当年8月,韩德云收到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的答复(内司委办函【2006】63号)称:1995年《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等有关制度和规范化文件的陆续出台,标志着我国财产申报制度开始建立。目前,制定财产申报法条件尚不成熟,有许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论证和研究。
2007年 全面推行存在困难
2007年,韩德云再次建议将《公务员财产申报法》列入立法规划。
答复部门从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变成监察部,且由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屈万祥亲自签发:“监察部并未停止对有关财产收入申报法的研究、起草工作。但是,我们认为,目前在我国全面推行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存在一定困难。”
2008年 正在积极开展工作
2008年,韩德云又建议将制定《公务员财产申报法》列入人大五年立法计划的建议。
监察部有关负责人亲自给他打电话答复:正在积极开展工作。
2009年 适时提出立法建议
2009年,韩德云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财产申报法》。这一次,他附上了6000字的建议草案。
2009年,中央纪委办公厅回复他称,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举措,中央纪委正在抓紧落实财产申报工作,对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论证,会适时向全国人大提出立法建议。
2010年 已着手起草建议稿
2010年,韩德云建议全国人大制定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并授权省一级人大自行选择申报对象。
去年8月,中纪委回复,他们结合实际对制度设计进行了研究论证并已经着手起草建议稿。
京华5问
京华时报:去年两会你关注了哪些问题?
韩德云:主要是呼吁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
京华时报:一年来这个问题进展如何?
韩德云:这几年对议案的答复在变化,最开始说条件不成熟。后来说正积极开展工作。最近一次是去年下半年,告诉我说他们已经完成了前期一些资料的准备等工作,研究论证并着手起草建议稿。我觉得这意味着,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进行立法前的准备工作,已进入到实质性研究阶段。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京华时报:就这个问题,你还打算做什么?
韩德云:我会具体设想一下申报与公开制度的具体法律细节,比如公开的途径等。
京华时报:今年你会关注哪些问题?
韩德云:还是这个问题。我今年的建议将主要围绕“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展开论述。
京华时报:本届任期已过大半,你还有哪些愿望希望在换届前完成?
韩德云:我希望在公务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方面继续推进。反腐败,老百姓着急,一分钟也不能等。但作为一个法律人,我知道这是一个过程。我能感觉到,事件在往前推进。
近年致力開拓互聯網搜尋以外業務的Google,盛傳斥資二十億美元(約一百五十六億港元),在紐約購入一幢辦公大樓,是美國今年成交金額最高的地產交易。
《洛杉磯時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Google購入的辦公大樓,位於曼克頓區最長街道第八大道之上,大樓樓高十八層,約有二十八萬平方米辦公室空間。
Google原本是該大樓的租戶,現在升格為業主,現有租戶包括Nike、邦諾出版社等將繼續租用單位。
消息人士又透露,未來會有逾二千名Google員工在大樓內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