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3年1月17日,印度新德里,奢侈酒店女员工展示10天集训学习的防身术

2012年底印度黑公交轮奸案引发世界关注,印度政府也已出台多项应对措施,民间也为女性防范性侵出谋划策。然而,在印度,强奸案、轮奸案依然频频发生,甚至已经危及到外国游客的安全。女性如何维护自身权益、防范骚扰和性侵,仍然任重道远。

外国游客在印度屡遭侵犯 影响该国旅游业

新德里黑公交轮奸案发生1个月后,印度旅游部门曾宣称:“轮奸案对旅游业没有太大影响。”但是自那以后,至少6名外国女游客向警方报案称遭到印度男子袭击或伤害,这或许将对该国旅游业形成冲击。

6月3日,一名30岁美国女性游客在印度遭遇3名男子轮奸。该女子在印度北部旅游景点旅游,当晚返回旅馆途中搭便车,结果被拉到树林中,遭到车上3名男子强暴。目前印度警方称,他们对3名犯案男子进行了逮捕。

3月15日晚,印度发生一起轮奸案,一名瑞士女游客与丈夫骑自行车在印度旅游,他们宿营时遭遇危险,8名歹徒在制服丈夫后,对这名39岁的女子进行了轮奸,并抢走他们随身的现金和手机后逃跑。同日,一名38岁的印度妇女在公交车上遭到轮奸。

同样在3月,一名在印度旅游的英国女游客因担心遭到酒店经理强奸,从酒店3楼房间窗户跳下来,腿部、头部和肋骨均有受伤。此后,这名游客已经取消在印度的旅行计划,表示“只想回家”。

今年1月,韩国一名女学生在印度独自旅行,遭到旅馆店主的儿子“迷奸”。当地警方说,这名学生直到月底才有勇气报案。印度媒体报道称,事发当晚返回旅馆,该学生喝下嫌疑人给的啤酒,“她说她失去意识,半夜醒来发现嫌疑人正在性侵犯她。她把嫌疑人赶出房间,锁上房门”。

由于性侵事件频发,印度工商业联合会3月31日发布一项调查显示,印度外国女游客数量过去3个月下降35%。调查同时显示,相比去年,印度总体游客数量下降25%,游客更倾向选择其他亚洲国家为目的地,例如马来西亚和泰国。

另外,多国都已经向本国公民发布了有关赴印度旅行的警告。瑞士外交部要求在印度旅行的男女游客必须在导游带领下结队出行。美国国务院官方网站上警告说,女性游客“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且“不要单独打出租车外出,尤其在晚上”。英国外交部更新了赴印度旅游的警告称:“女游客经常会遭到几名或一群陌生男子在语言和肢体上的骚扰。”

印度工商业联合会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将近72%旅行社报告,过去3个月,不少赴印行程取消,尤其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女游客取消行程的数量最多。

性侵频发引印度出台多项措施 分析称推动男性女权意识更重要

赴印的国外女游客被性侵案件已有多起被曝光,然而印度国内的女性才是最大的受害者。过去几十年印度报告的强奸数量呈上升之势,从1971年到2011年,印度强奸案增长了873%。从全国看,印度平均每3分钟发生一起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每22分钟就发生一起强奸案。据女性维权人士的估计,全国未决强奸案数量在4万到10万之间。

据统计,印度有70%的强奸案是发生在相识的人之间,比如亲戚、朋友或邻居。印度大城市如孟买、加尔各答等也是强奸案频发的“重灾区”。而其首都新德里更是以高发案率被冠以“强奸之都”的耻辱称号,有超过九成女性认为该地区不安全或非常不安全,而三分之二女性曾在新德里街头遭遇“不规矩的行为”。

就印度日益严重的性侵犯问题,该国政府和民间都各出新招以应对。不仅如此,就连他国也为赴印旅游的游客拟定注意事项。

印度议会下院19日在经过了7个小时的辩论后,通过了包括死刑在内的严惩强奸犯的一项立法。新的立法对尾随、触摸、偷窥和泼酸袭击等行为规定了新的处罚。新法还规定,性侵害罪若造成被害人死亡或成为植物人,犯罪者将被处最低20年徒刑,甚至死刑。

4月,为挽救印度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印度旅游胜地果阿邦旅游局禁止在海滩饮用含酒精饮料。此外,果阿邦政府决定加强警力,成立了有250名成员的特别分队,其主要任务便是保护游客的安全,而在招募来的人员中,夜间巡逻时将出动50名女警。

印度首都新德里市政府3月20日公布年度财政预算,内容包括取消辣椒喷雾器增值税。据悉,该规定以降低辣椒喷雾器价格,鼓励女性购买,防范性侵威胁。

另悉,印度政府打算在10年内完全清除露天厕所,希望这项政策能够减少女性在去往公共厕所途中可能遭遇的强奸问题;印度政府还想为该国妇女配备内置GPS定位系统和摄像头的“反强奸手表”。

此外,印度右翼政党“湿婆军”在孟买向女性派发2.1万件刀具,以帮助她们防身;印度北部成立一支名为“红衣旅”的民间女子团队,专门帮助惩治强奸犯;印度3名女学生发明了一款超级“防狼内衣”,能够在女性遭到性侵犯时向歹徒发射高压电流,并同时通知其父母和警察。

“强奸日趋高发”是印度全国的一个“流行病”。对此,有评论称,在素有性别歧视传统和遵循种姓制度的印度,女性的地位低下,低种姓妇女的人身安全常常得不到保障。对印度男性来说,性骚扰和强奸有时只是一场兄弟间共享的“游戏”。因此溯其根源在于体制。

有印度媒体指出,贫穷和性别比例失衡助长了印度的强奸案发生率,而无论实施多么严格的法律,这个国家很难根除针对女性的犯罪,只有进行道德教育改革才能帮助实现降低强奸率的目标。而印度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女权活动家兰贾纳•库玛利称,“推动男性的女权意识或许更为重要”。(完)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资料图:涉嫌性侵犯的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1日在纽约曼哈顿的法院过堂后,自签保证书后,获无保释放。   资料图:涉嫌性侵犯的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1日在纽约曼哈顿的法院过堂后,自签保证书后,获无保释放。

  中新网8月24日电 综合报道,美国法官23日驳回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总裁、法国政治家施特劳斯-卡恩性侵案的所有指控。稍后,上诉法庭又驳回了原告律师提出的要求特别检察官接管调查的上诉,卡恩终于恢复自由之身。

  在拥挤的曼哈顿法院大楼内,法官迈克尔-欧布斯同意驳回对卡恩的所有性侵指控。检方说,卡恩与一位酒店女服务员有过一次“仓促”的性接触,但他们所说的原告谎话连篇的情况影响了这起刑事案件。

  随后,卡恩发表声明称,过去的两个半月对他本人及家人来说是一场恶梦。卡恩还对那些相信他是无辜的法国和美国朋友表示感谢,并对美国检察官的专业精神表示欣赏。

  卡恩还表示,他现在非常渴望回到法国的家中,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62岁的卡恩5月爆出轰动世界的性丑闻之后,获得了妻子安妮-辛克莱坚定不移支持。卡恩在声明说:“我向与我一起共度此次严峻考验的妻子和家人表示最深的感谢。”

  指控卡恩的酒店女服务员迪亚洛的律师在法官做出裁决后称,纽约检方“抛弃了一名清白女子”。

  检方在一份25页的要求撤销卡恩性侵指控的申请中说,迪亚洛过去几个月一直对调查人员和起诉卡恩的大陪审团说谎,有时其表现令人费解,并曾经有作伪证的前科,在庭审时披露这些情况将造成破坏性的效应。

  DNA证据表明,卡恩和33岁的迪亚洛之间有过性接触。但检方说,他们找不到任何证据证明这种接触是被迫的。检方说,迪亚洛对于自己在这件事发生后去了哪里给出了三种不同的表述。他们说,迪亚洛还曾经以极具说服力的方式编造了一个她曾被轮奸的谎话,欺骗了经验丰富的调查人员。另外,迪亚洛还曾向亚利桑那州的一名囚犯说,财务状况有可能因卡恩的事情而好起来,而她否认当时自己有任何通过此事赚钱的意愿。检方说,这名男子是迪亚洛的未婚夫。

  虽然对于卡恩来说,案件的结果可谓是个胜利,但他在法律上面临的麻烦并未到此为止。他在法国面临调查,被指控曾在2003年对一位年轻的小说家实施性侵犯,此外迪亚洛还在纽约向他发起了民事诉讼。此案不仅迫使卡恩辞去了IMF总裁一职,可能也毁掉了他竞选法国总统的宏愿。

  也有分析认为,卡恩获得自由之后可能会回归政坛,重返法国公众视野。有英国媒体报道说,卡恩5月被捕后,奥朗德成为法国社会党热门总统候选人,他在接受一家电台采访时暗示,卡恩可能重新在政府担任职位。

  奥朗德称:“不管怎么说,像卡恩这样有才能的人,未来几个月或数年中,对国家是有用的。” 但多数政治分析人士认为,他不会贸然与法国现任总统萨科齐角逐大选。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中广网北京8月2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斯特劳斯-卡恩涉嫌性侵犯的案件可能将再次发生转折。知情人士透露,纽约检方将撤销对卡恩的性侵指控。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纽曼哈顿地区助理检查官也就是检方,已经给女方迪亚洛的律师团队写了一封信,要求和迪亚洛在北京时间今天(23日)凌晨3点会面,会面的目的是向她解释明天庭审时会发生什么。

  迪亚洛律师表示说,按照他对这封信的理解,检方将会宣布彻底撤销所有指控或者部分指控。他认为如果检方不撤销指控的话,就没有必要和原告见面,只需要在第二天法庭上宣布说案件将会继续进行。

  最新的消息是,曼哈顿地区检查官办公室已经向曼哈顿高等法院提出了申请,要求撤销对卡恩的全部的性侵犯指控。原告的律师对此给予了强烈的批评,他说曼哈顿地区检察官拒绝了一名受到强奸的妇女寻求公平的权利。

  卡恩的律师在声明当中说,自始至终,他们都认为他们的当事人是清白的,他们有很多理由相信原告方不可信。

  卡恩及其家人对于检查官办公室考虑他们的建议并且最终决定不再推动这一案件表示感谢,他们也期待明天的过堂临询。

  据了解,明天到时候曼哈顿地区检察官会向法官解释说他们做出撤销起诉的原因。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涉嫌性侵犯的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1日在纽约曼哈顿的法院过堂后,自签保证书后,获无保释放。此前他为了保释缴付的100万美元的保释金和500万美元的抵押保证金也被归还,包括配枪警卫、脚踝追踪器等苛刻的保释条件也被取消。   涉嫌性侵犯的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1日在纽约曼哈顿的法院过堂后,自签保证书后,获无保释放。此前他为了保释缴付的100万美元的保释金和500万美元的抵押保证金也被归还,包括配枪警卫、脚踝追踪器等苛刻的保释条件也被取消。

  中新网8月23日电 综合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卡恩的律师22日称,检察官已经同意撤销对卡恩的性侵指控

  消息人士透露,检察官已经要求法官撤销由32岁非裔酒店服务员向卡恩提出的性侵指控。

  卡恩的法律团队称,这名前法国政治家对纽约检方团队认为“该案件无法深入下去”表示“感激”。

  卡恩按计划于23日在纽约州最高法院出庭,届时检方将会做出撤诉请求。两个多月以来,曼哈顿地区检察官万斯不仅调查了卡恩本人,还调查了指控他的索菲特酒店服务员迪亚洛。

  这位消息人士说,检方最终认为,考虑到他们认为迪亚洛的可信度存在严重问题,他们不太可能让陪审团相信,62岁的卡恩在其下榻的索菲特酒店套间内,性侵了32岁的几内亚移民迪亚洛。

  知情人士说,可信度问题尤其关键,因为虽然DNA证据表明迪亚洛与卡恩之间有过性接触,但检方相信,迪亚洛及其律师所说证明这次性接触为强迫性的伤痕可能是在另外某个时候产生的;其连身裤袜上、据迪亚洛律师说由卡恩造成的裂口,同样也有可能产生于另外某个时候。

  迪亚洛三个月前指控卡恩性侵时,检察官原本认为证据确凿,卡恩将法网难逃;但迪亚洛被揭露曾在申请难民保护时谎称自己遭轮奸,以及曾和友人讨论起诉卡恩所能带来的好处,这让迪亚洛对卡恩的指控的真实性遭到质疑。

  5月14日,现年62岁的卡恩因涉嫌性侵犯酒店女服务员在纽约被逮捕,受到强奸未遂等7项罪名指控,随后辞去了IMF总裁职务。他在交纳100万美元保释金并提供500万美元保证金后获得保释。如果罪名成立,他将面临最多25年的监禁。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7)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周二, 07 9月 2010 22:49

德国游客昆州遭性侵

    1名20岁的德国游客在昆州遭遇暴力性侵犯而入院治疗,而此事也导致了凯恩斯一所高中今日关闭。

据悉,该女子在凯恩斯州立高中遭到袭击,事后警方在该校的地面发现大量血迹,以及受害者的一些衣物,在当地设立了犯罪现场,并且一度关闭了这所学校。

侦缉督察John Hartwell称,事发当晚女事主从凯恩斯市区一家夜店返回住处的途中遭遇攻击。周二凌晨1时30分许,有人发现她在Grafton Street和Grove Street的交界处神情恍惚,而且头部在流血。该女子今日情绪已经稳定,并且在凯恩斯基地医院接受了手术,而且伤势不至于威胁生命。

Hartwell侦缉督察表示,因为犯罪现场涉及该校的大面积范围,所以预计科学鉴证采样需要一段时间方能完成,警方相信在受害者遭遇性侵犯之后,在学校中四处寻找出口,才会在多个地方留下了破案线索。

截止到今日,警方尚没有对该女子进行问话,并且呼吁民众提供破案线索,希望能在事发当晚曾经在夜店或学校附近见过该女子或注意到不寻常事情的民众,能与警方联系。

据悉受害者20岁,白种人外表,身高165至170厘米之间,中等体格,留有深色短发,身穿一件前面印有黑色图案的灰色T恤裙和黑色长裤袜。除此以外,该女子随身的一只灰色手袋现在也下落不明。

发表在栏目: 澳洲新闻

Snowpear雪梨网8月30日报道,据报道,新州每天有6名女孩被强奸或性骚扰,而大多数是她们熟知的人。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警方和专家表示,这一真实的数据至少还要高三倍。

截止到3月的一年,警方接到了3779名女性遭性骚扰的报案,大约2942人(54%)的女性年纪在10-19岁。还有许多年轻女性因为害怕或痛苦而没有报案,甚至还有些人根本不清楚自己经历的是否是强奸,还有人认为她们所经历的很正常。

新州犯罪统计局负责人Don Weatherburn表示,性暴力的真实现状肯定比警察局的数据要高得多。“上一次全国调查显示,只有30%的性骚扰案件被报告给了警方。”

几位女孩谈论社交安全问题

澳洲反对性暴力专家,西悉尼大学副教授Moira Carmody表示,年轻女性通常被她们所熟知的人侵犯,尤其是16-25岁年龄段。

性犯罪案件负责人John Kerlatec警官也承认性骚扰案件被低估。过去两年,悉尼东郊和西区外城性侵犯案件大幅增加。悉尼东区的案件数量几乎翻倍,而西区也大增30%。从全州来看,性侵犯案件数量还是维持在稳定水平。

一名在悉尼中央公园被侵犯的受害者

90%被报告的性侵案件都发生在居住区,而剩下的大多发生在公园一类的公共场所。不过,在东区,近四分之一的案件都发生在公共区域。

Kerlatec表示,不管是受害者还是袭击者,这一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

发表在栏目: 澳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