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近日,江苏扬州一中学新学期欲推行古诗词考级,此举引起一些家长和教育人士质疑。
中学推出古诗词考级
新学期伊始,江苏扬州中学树人学校初一、初二的学生,正准备即将于3月举行的首次古诗词等级考试。
据了解,该校将针对英文经典以及国学经典实施考级制度。其中,国学经典主要针对古诗词进行考级,内容就是学校校本教材《古诗词读本》中的200首诗词,依据不同的考察难度分为初级100首、中级65首、高级35首,共三个级别。
以中级考试为例,书面考察占70分,其余占30分。具体要求包括,首先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诗歌,准确默写古诗诗句;然后要了解作者,把握诗歌的情感、思想,并对其中的名句进行赏析;还要能够在写作中灵活引用古诗词,化用古诗词,进而运用古诗词中的哲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校方称为培养素养和情操
记者调查了解到,从编写校本教材《古诗词读本》,到拿出考试方案,该校的语文教研组已研讨、商议近两年。预订3月初由学校教研室统一组织全校初一、初二学生参加,合格者颁发等级证书。
对于古诗词考级目的,学校负责人表示,古诗词考级不是强制性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古诗词诵读赏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操。
反对者认为庸俗化古诗词
“古诗词考级”以等级考试的方式操作,引发争议。
一位教育人士认为,考级是在庸俗化古诗词,用这种方式“刺激”学生,只能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也有一些家长和教育人士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国学经典的考级是必要的。
中新网2月25日电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基督城地震发生当夜,在倒塌的新西兰电视大厦废墟中被救出的日本富山市外国语专门学校学生奥田建一(19岁),在被切断右脚后,于24日在当地医院里接收了日本媒体的采访,并讲述了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和自己被救的经过。
奥田说,22日中午时分,他正在和同学一起在电视大厦4楼的咖啡吧里吃三明治。突然大楼摇晃了起来,而且摇得越来越强烈。他刚刚和同学说了一句“不妙啊”,楼就塌了下来,自己好像被扔进了地狱。等自己缓过神来时,感觉到周围是一片漆黑,而且右脚被什么东西夹住,疼痛难受,呼吸也十分的困难。只听到周围有人喊“救命”、“我没法呼吸了”,但是,有的人的声音渐渐的变弱。
奥田在这个时候,摸出手机给远在日本富山市家中的哥哥打了电话求救。奥田的哥哥马上联系了当地的警察和外务省。过了10个小时,新西兰当地的警察接到上司的通知,打电话到奥田的手机上和他联系。由于奥田英语水平较差,无法说清。和他一起遭难的富山市外国语专门学校的女老师龟游知子(43岁)接过电话,向警察报告了自己的方位和现场情况。不一会儿,警察救援队就赶到电视大厦的废墟现场展开营救。由于奥田的一只脚被水泥柱子夹住,无法动弹。在警察的劝说他,这位19岁的小伙毅然接收了当场锯断右脚的决定。在现场的医生立即为他施行麻醉,并为他施行了断脚手术。
今天,在当地医院里治疗的奥田,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是“活着出来已经十分感激”。他要求记者带一句话给家人:“我还活着”。
24日,有约30名中国学生就读的国王教育学院网站公布了地震时可能在大楼中的学生名单,以下为根据英文字母可能为华人者:
●很可能被埋废墟者: 涂辉峻 余 才 赖 嫦 张 惠 陶 旺 钟阳涛 陈 扬
●情况不明者: 金 曼 张伟育 韩熙灵 景 黛 张迪迪 王丽敏 徐琳琳 李旺举 何 文
●可能安全者: 夏 理 苗白茵 刘洪玲 雷家辉 葛 晶 周小丽 白哲辉
(以上均为音译)
本报讯(记者卢漫 邢世伟 郭超)当地时间24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遭遇6.3级地震第三天,遇难者已升至98人,另有226人失踪。在这些失踪者中,也包括约20名中国留学生,其中至少有6人很可能被埋在其所就读学校的废墟下,生还可能性很小。
语言学校全坍塌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新闻发言人王欣昨日对记者表示,截至昨晚6时30分(新西兰时间23时22分),使馆方面掌握的情况是,在这次地震灾害中,有20多名中国留学生和华人华侨失踪。
王欣说,这20多名失踪人员中,估计大部分被压埋在坎特伯雷电视台大楼废墟下面,在其他废墟中也有可能有被压埋的中方人员,具体失踪人数及人员身份信息仍在进一步搜集核对中。目前使馆方面还未收到新西兰警方有关中国留学生和华人华侨伤亡的明确通知。
坎特伯雷电视台大楼三层是一家私立的英语培训机构,名为“国王教育学院”。据悉,该校约有30名中国留学生,目前核实安全者有10人左右。这些留学生中,至少有6人很可能被埋在废墟下。24日,“国王教育学院”网站也公布了可能在倒塌大楼中的学生和职员名单,其中不少名字从发音看为华人。
搜救工作仍在进行
在这次地震中,坎特伯雷电视台大楼已经完全倒塌。王欣表示,根据新西兰方面的消息,压埋在废墟下的人生还希望已经非常低,但搜救工作仍在进行。据当地媒体报道,目前已从废墟中找到数十具尸体,身份认证工作还需要一段时间。
王欣说,地震发生后,大使馆在克赖斯特彻奇设立了一个工作小组,主要负责搜集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人员失踪和财产损失情况,并配合协调新西兰方面的救援活动。
使馆一天接到数百求助
王欣说,如国内想了解人员搜寻方面的信息及寻求帮助,可拨打领事馆应急求助电话(0064-21-2623058,0064-27-5196623,0064-215196623,0064-21-841026,0064-27-5196656)。王欣说,昨日一天使馆已接到数百个求助电话。
昨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马朝旭也表示,中国驻新西兰使馆正在抓紧核实中国留学生伤亡情况,敦促新方全力搜救。国家旅游局则提醒中国游客近期尽量避免前往该地旅行。
■奇迹
一中国学生震后三天获救
警方曾放弃对电视台大楼救援,但在中国使馆强烈要求下恢复
本报讯 (记者张乐 颜颖颛)克赖斯特彻奇中国留学生昨日对记者说,地震时正值中午,国王教育学院的中国学生可能正在吃午饭,但转瞬就被埋在废墟下。
坎特伯雷大学留学生小杨说,她一名同乡在地震中失踪,她是国王教育学院的学生。“她也是武汉人,1988年生,地震后她的手机就打不通了,我们怀疑她被埋在废墟下。”
小杨说,国王教育学院在坎特伯雷电视台大楼3层,该校很多学生都带午饭,“发生地震时,我同乡可能正在吃饭。”
小杨说,事发后很多人都非常焦急。这名女孩的家属正赶往克赖斯特彻奇。小杨本人也曾给警察局、红十字会等咨询过自己的同乡是否被救,但没有任何消息。
地震发生后,这座6层楼的建筑几乎被夷为平地,救援人员动用了搜救犬、大型挖掘设备等展开救援。24日,救援人员从废墟内找到23具尸体,使得大楼遇难者升至47人。在废墟附近,一座26层的酒店在震后严重倾斜,克赖斯特彻奇市长帕克说,这座酒店非常危险,“如果坍塌,会形成巨大冲击波”。
23日,新西兰警方认为废墟内不可能有生还者,曾一度停止搜救。但新西兰媒体称,在中国使馆强烈要求下,救援人员又重回现场。
据央视24日晚报道,当天救援人员在废墟下发现了一名生还的中国留学生,但具体情况不明。国王教育学院网站消息称,该校失踪师生人数为90人,其中包括23名日本培训生,以及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54名其他国家留学生。
■ 救援
中国救援队驰援新西兰
应新西兰政府邀请派遣,由10人组成,将于25日凌晨抵达
据新华社电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徐建国24日对新华社记者说,应新西兰政府的邀请,中国政府已派出一支由10人组成的搜救小组,前来克赖斯特彻奇参加震后搜救工作。
搜救小组已经从北京启程,将于25日凌晨抵达新西兰。徐建国23日带领使馆工作组到灾区看望华侨华人,并与新西兰救援方接洽,希望对方积极营救被困中国公民。徐建国已要求新方“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一百的努力”。
目前克赖斯特彻奇市中心已经封锁,救援队已排查了市中心60%的建筑。军车、救护车、消防车在奔忙,警察、军人、消防队员、搜救人员正开展救援工作。新西兰军方出动了1100多人参与救援行动,这也是新西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救援行动。灾区民众也彼此扶助,接纳房屋受损的邻居和亲朋。新西兰其他地区民众则踊跃捐款捐物。
国际社会也伸出援手,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的救援人员陆续到达灾区现场开展救援。海外搜救专家和救援队人数达到750人以上。随着搜救行动的开展,陆续有遗骸被挖掘出来,死亡人数还将继续增加。
■治安
华人称商店遭趁火打劫
地震后,当地华人经营的商店餐馆等损失严重
在地震灾区,新西兰士兵和警察联手巡逻,维护治安,打击犯罪。警方23日宣布,在市中心部分区域实施宵禁。警方迄今接到10多起抢劫案报警。
警方负责人克利夫说,趁火打劫者为极少数,“现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绝不容忍犯罪。如果人们发现犯罪,请立即报警”。
据悉,当地一些华人在市中心开办的商店、日杂店和餐厅损失严重。还有开便利店的华人反映遭遇趁火打劫,损失了4万新西兰元。
截至24日,克赖斯特彻奇一半城区依然断水,而供水正常的另一半城区面临水质污染风险。政府官员敦促居民将水煮沸后饮用,以免染病。
救援人员动用14辆送水车,把洁净饮用水送至居民区,供居民取用。市区75%区域供电恢复。因为供电设施损毁严重,其余区域供电恢复需要数周时间。
(新华社电/专稿)
中新社克莱斯特彻奇2月25日电 (记者 黎金良 吴志隆 施清彬)经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证实,一名地震中失踪的中国女留学生24日晚已找到,并平安返回当地寄宿家庭,地震发生时她曾身处坎特伯雷电视(CTV)大楼。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王欣在接受中新社记者查询时表示,该名来自北京的留学生名叫刘宏玲。22日地震发生时,她应是在位于CTV大楼内的国王教育学院(King Education)英语学校学习。慌忙逃生过程中,猜想刘宏玲因受过度惊吓,精神恍惚,故未及时与亲友联络。
王欣称,后来在大概6个人的帮助下,刘宏玲终于回到寄宿家庭。房东随后与新西兰警方取得联络,称失踪的女留学生已找到。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昨晚获得了这一消息,立即派人前往探望。
王欣表示,大使馆至今尚未收到有关华人华侨及留学生死亡的报告。
对于此前有媒体称,从被地震摧毁的新西兰废墟中发现一名生还的中国留学生。王欣称,料想应是指刘宏玲,但“从废墟中生还”的说法有待进一步证实。
当地时间2月22日,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又译“基督城”)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位于市中心的CTV大楼是损毁最严重的建筑之一。克莱斯特彻奇警方24日称,地震中遇难人数已上升至98人,失踪人数逾200名。(完)
本报讯(实习记者张航)今天上午8点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3所高校组织的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在全国29个考点同时举行。据了解,不同的高校考试的科目不同。
上午8点,北京大学第一、二、三教学楼外就站满了等候考试的学生和家长。不少人从河北、山东等地来京赶考。来自河北的李先生手里捏着20多页A4打印纸说:“昨天‘清华系’考忧患意识和涨价的题目了,晚上我赶紧上网帮孩子搜罗了一些近期的新闻,让她考前过一遍。”
联考办公室表示,本次联考在全国各省市区设立了29个标准化考点,考生可就近选择。据悉,联考的13所高校,每所要求的考试科目并不相同。所有考生在今天上午参加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考试。报考北大等高校的学生中,理科生下午考物理和化学,文科生晚上考政治和历史。而报考复旦大学的学生则需参加前面所述全部7科测试。还有的学校只需4科成绩。
据了解,考试结束后,联考阅卷将集中组织进行。三月上旬,各高校将分别组织面试,为了给考生更充分的选择,面试时间会尽量错开。根据今年北大自主招生的政策,自主选拔录取候选人在高考录取时,给予北大当地录取线下降30分以内录取的优惠,对于高考投档成绩达到北大当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可在专业录取时享受降10分的优惠。
记者了解到,昨天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七所高校共同合作进行的“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AAA测试)在全国30个省市区进行。不少在京参加考试者反映考题难度小于去年的测试。据悉,今年自主招生,清华大学复试将采取累积加档政策。
据了解,今年的AAA测试,考生拿到的成绩单不再仅仅是每个科目的测试成绩和总分,而是一份翔实完整的成绩报告单。考生可以通过成绩报告单的分析,了解自己在各科目测试中哪些能力比较强,哪些能力比较薄弱。根据清华大学招办提供的信息,在6万名参加“华约”初试的考生中,有约6000人报考了清华大学。今年清华在复试中将首次采用多次加档的方式。往年,通过自主招生测试的考生可以得到30分的“优惠”,而今年采用多次加档的方式,比如通过AAA考试,获得一个基本档分数优惠,在之后的考试中,通过多次的展示机会,多次加档,最后的总和为最后的优惠分数。今年清华大学的复试由清华特色测试、综合面试和可以选测的体质测试组成。其中体质测试将在3月11日举行,特色测试和综合面试在3月12日举行。
广东2000多名考生昨参加清华大学等七校举办的自主选拔联考
昨日,广东省的考生迎来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重头戏”—— 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联合举办的“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
通过7所名校严格的初审筛选,昨日应考的2000多名考生几乎都是省内各重点中学的优等生。但多数考生都表示试题题量大、时间紧、难度高,而且与高考的考察要求有明显区别。
记者观察到,考生的来源以省内发达城市为主,鲜见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的考生。这似乎在无言地佐证了此前教育界人士的质疑:自主招生考试为贫困地区、困难家庭的考生设置了“无形的门槛”?
文/记者黄茜
实习生赵东芹
全国6万考生参加七校自主招考
本报上海讯 (记者贺涵甫)由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大和南京大学等七所高校合作举办的自主招生考试笔试部分昨天在全国33个城市同时开考,共6万余名考生参加了考试,其中广州地区考点在广州六中,共有2020人参加。AAA测试成绩预计在考后2周左右的时间公布,复试将于3月举行。
香港中文大学今年在粤招26人
本报讯 (记者黄茜 实习生赵冬芹)昨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学在执信中学小礼堂召开2011年内地本科生招生宣讲会。香港中文大学的代表介绍,今年该校在内地计划招收300名本科生,其中在广东省计划招收26人。广东的招生计划居全国首位。300多名学生和家长参加了宣讲会。
据介绍,内地自费生的2011年学费为10万港元,住宿费约9000港元,连同其他杂费、生活费每年大约需要2~3.5万港元。
考题很“活” 如何看王国维对《红楼梦》的评价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7所高校合作进行的“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为“AAA测试”。
“华约”联考的考试科目为:阅读与写作、数学、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等4门。
“华约”高校要求考生必须参加“阅读与写作”、“数学”考试,而“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中可选考一门。
在“阅读与写作”考试中,中文作文的题目是就“忧患意识”写论述文,英文作文则要求学生谈谈“教育的意义”。
据了解,“阅读与写作”中,现代文阅读包括杨福家的《哥本哈根精神》和老舍的《五九》,古代诗文阅读涉及辛弃疾的词、《南齐书》、《论语》和《韩非子》。
有考生告诉记者,“人文与社会”的考题非常“活”。比如有一道题问的是:“北冰洋冰盖缩小会对国际贸易产生怎样的影响”,并要求考生回答冰盖融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另一道题给出三段材料谈在线阅读的不足,材料的末尾却“话锋一转”,表示在线阅读得到的会比失去的多。题目要求考生回答:如何理解这个观点。此外,历史题考到法国共和制与农民的关系,如何看待王国维对《红楼梦》的评价等。
最有趣的是一道政治题。题干引述某“雷人语录”——“与政府作对就是恶”,要求考生从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分析这种说法的错误之处。
考生感受 题量大有点难 很多人勉强做完
记者了解到,绝大多数考生的共同感受都是:题量大、时间紧、有点难!
“平时我们一科要考两个半小时,这次‘华约’联考每科才考一个半小时,真的很紧张!”“语文作文我只写了40分钟,差点来不及交卷!”“理科综合真是比较难,有些内容比如光的衍射、简谐运动等都超出了高考复习的范畴!”
尽管能通过“华约”高校资格审核的都是省内各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但大家仍表示考试不轻松,很多人只能“勉强做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考生对待自主招生联考的态度很“淡定”,很多学生把这次考试当做“练手”。
“考一考、试一下,就当是检验一下自己寒假的复习成果。”华附学生小武说,自己并没有针对这次考试做专门的复习,只是提前看了一下模拟题。
广东实验中学的高三女生小林说:“就算拿到自主招生资格也只是加20分,最后能否被大学录取还得看高考成绩。这就是个‘锦上添花’的考试。”
记者观察 绝大多数考生来自城市小康家庭
从地铁站走到第六中学的路上,可以看到道路两边停满了外地牌号的汽车,“粤B”最多,间或有“粤S”、“粤T”车牌,也不乏豪车。记者观察后发现:绝大多数考生都来自省内发达地区的城市家庭,家庭状况起码达到小康。农村的学生在哪里?记者在昨日的采访中几乎没有发现。
一位来自中山的考生父亲对记者说,“城市重点中学的孩子除了成绩好,还有各种竞赛活动的奖项、科技创新活动奖项、社会实践的经历、海外交流的经历。农村的孩子缺少机会去发展这些才能。在申请这一关上就吃亏。”
即使能够获得考试资格,赶考的经济成本也是一道无形的“门槛”。从省内的其他地市到广州赶考,就算不用家长陪同,即使再省俭,来回的交通、食宿费用也要近千元。这对农村困难家庭而言不是个小数目。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此前曾发表文章便直指自主招生的这一大问题:过程的公平性。近两年来,多场自主招生考试中都难以见到农村考生的身影。部分高校也在着手改进这一点。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简章中就写明:“考生因家庭经济原因参加考试存在困难的,可以向我校申请资助”。
正如许多资深教育专家所指出的那样,要求自主招生完全“无门槛”既不现实、也不符合其设立的目的。
但我们希望,能否有更多保障措施,让具备资质却不具备经济等现实条件的学生参与进来?“自主招生”作为中国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措施,应尽可能地让所有考生在公平的起跑线上竞争,别让农村考生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