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一年前的5月1日,美军海豹突击队成员突然抵达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不远的阿伯塔巴德一处大院,击毙了藏在里面的本·拉登。一年后的5月1日,美国白宫宣布将陆续解密在阿伯塔巴德大院中缴获的部分文件。
据美国NBC电视台记者吉姆·米克拉茲斯基透露,美军在阿伯塔巴德大院缴获的东西包括:五台电脑、10个硬盘和超过100个DVD、电脑磁碟和优盘等存储设备,里面储存的各类文档文件在1万至1.5万之间、视频文件在2万到2.5万之间。这些文件除了很多拷贝文件外,还包括很多家庭录像,记录了本·拉登藏匿的大院周围的各种生活场景,包括鸡、牛、兔子和狗的录像。
曾想刺杀奥巴马 炸毁油轮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电视台披露,美军即将解密的大量文件显示,藏匿在巴基斯坦的本·拉登曾多次向下属下达命令,要求他们策划、实施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美军中央司令部指挥官裴卓斯的袭击,甚至是暗杀行动。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说,为了刺杀奥巴马,本·拉登曾密谋了多个暗杀计划,其中包括劫持奥巴马的总统专机——“空军一号”。报道说,本·拉登想刺杀奥巴马,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认为副总统拜登“尚未准备好”担任美国的最高统帅。“杀掉奥巴马自然会导致拜登接替他的总统职务”,本·拉登在写给一名高级助手的信中说,“拜登还没有准备好接替这一职位,他将会把美国带入危机。”
文件显示,尽管“基地”组织后期操作这类活动的能力越来越有限,但本·拉登始终没有放弃刺杀奥巴马的计划。除了刺杀奥巴马,本·拉登还想曾幻想炸毁油轮来制造世界恐慌。文件显示,2010年,本拉登曾想在海上劫持油轮,并将之炸毁。“通过制造这类爆炸事件,他希望能够沉重打击世界经济,并让油价飙升。”尽管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国土安全部认为拉登此念实在是“异想天开”,但他们还是对商业石油公司签发了警告。
生活闭塞、有点儿“妄想” 但依然是恐怖活动“拍板者”
根据美国媒体披露的部分文件,长期与外界隔绝的藏匿生活让本·拉登的生活渐渐变得非常闭塞。藏匿期间,本·拉登会经常想到一些恐怖活动的点子,但这些想法都过于宏大。等他辗转将这些信息传达给下属后,往往下属必须得跟他解释这些想法实施起来有多难。
到2010年底的时候,随着“基地”组织高级领导人被美军削弱,中层领导多数被消灭,在某种程度上本·拉登和下属的联系渐渐被切断,他变得更加孤立,无所适从。一段从大院缴获的视频录像显示,“本·拉登正在观看电视屏幕上自己的照片。”路透社据此分析,这“说明阿伯塔巴德大院内安装有现代视频播放系统。”
长期几近与世隔离的生活还让本拉登变得有点儿“妄想”。他不断地想推动一些事情发生,但事实证明,这些想法很不切实际。著有《追踪本拉登十年》(Manhunt:The Ten-Year Search for Bin Laden)一书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知名记者、美国国家安全研究专家彼得·博根说,在阿伯塔巴德大院两间屋子里生活了大概有六年之后,本·拉登与社会已经脱节了。“他不断地呼吁‘基地‘组织发动针对美国的袭击。可‘基地’组织成员的回应却是,‘是啊,主意确实非常好,但是我们没有资源去发动这些袭击。’”
但尽管如此,拉登依然是“基地”组织恐怖行动的最后“拍板者”。美国官员的分析认为,这在相当程度上跟本拉登本人的个人魅力有关,“他擅长于衡量事情的利弊得失。因此,‘基地’组织在很多恐怖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上依然习惯于得到他的指导。很显然,他们依然在等待他结束藏匿生涯,重返战斗队伍。”
关注“基地”组织发展 曾想为其易名
资料还显示,尽管本·拉登销声匿迹十年之久,与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少,但他依然十分关注“基地”组织的存在和发展。
据美国白宫反恐顾问布伦男4月30日透露,在“基地”组织不断遭到重创之后,本拉登曾一度感到沮丧与绝望。为了保持有生力量,他曾鼓励“基地”成员逃往那些“远离飞机大炮的地方”养精蓄锐,甚至还考虑为“基地”组织更名换姓。
美军得到的文件充分显示,由于“基地”组织大量中高层领导人被打死,本·拉登对接替他们位置的低层领导人感到担忧,认为他们缺乏经验,可能会在一些问题上一错再错。此外,由于美国已经基本停止使用“反恐战争”这一说法,转而用“基地”组织来指代恐怖主义,为此,本·拉登曾考虑为“基地”组织换个名字。
而2011年初在中东和北非国家不断发生的政权更迭,也让本·拉登为“基地”组织的未来感到担忧。尽管这些国家被推翻的政权是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曾经未竟的事业,但本·拉登却并没有为此感到窃喜,而是忧心不已。从阿伯塔巴德大院获取的一些本·拉登及其副手扎瓦赫里的信件中可以看出,两人认为,发生在阿拉伯世界的这些动荡直接威胁到“基地”组织的未来,“因为这些国家示威者完全没有提到对‘基地’组织的支持,也从没提到过‘基地’组织。”(耿海艳)
中新网5月3日电 据外电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他一年前做出击杀“基地”组织前领导人本•拉登并派出海豹突击队的决定,是他任期中“最为重要的一天”。
在当地时间2日晚间播出的这次全国广播公司(NBC)的采访中,奥巴马说,做出这种选择的确是冒险的。
奥巴马说,行动前,击杀拉登的计划处于高度保密状态,他很多手下都不知道,甚至第一夫人米歇尔也被蒙在鼓里。
他说,当时哪怕媒体透露出一点风声,都将让拉登逃之夭夭。当时不知道拉登大院是否有地下逃生通道。
奥巴马说,那时候决策圈内部对突袭拉登大院的决定,有正反两方面意见的争论。如果行动失败,拉登不在那里,将引发严重的地缘政治问题,而且将把海豹队员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最终,经权衡利弊,他做出了非常正确的决定。
耕地里一栋上下两层、独门独院的“红顶别墅”已经主体封顶,只剩装潢装修了,显得鹤立鸡群、分外扎眼。
紧挨着临沂市费县费城镇洪河村的普通民居,在耕地里一栋上下两层、独门独院的“红顶别墅”已经主体封顶,只剩装潢装修了,显得鹤立鸡群、分外扎眼。
4月12日下午,蒙蒙细雨之中,小楼紧张施工,一名女工在室外和泥,更多男工在屋内抹墙,有的蹲在地面上,有的站在脚手架上。一名建筑工人悄声告诉记者:这是县领导王某某的楼,他几乎天天来查看。
王某某曾任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此次建楼颇有荣归故里的味道。只是,记者从各方面获悉,这片建楼之地是东南峪村的耕地。
记者走进“红顶别墅”
每层约有6个房间
4月12日,记者冒着细雨走进这座红顶别墅。这栋别墅位于半山腰上,后门边上堆着几片红色的石棉瓦,衬有厚厚的白色泡沫层。这种东西是屋顶的主要材料,不仅重量轻能隔热,而且样式好,外观漂亮。
王某某几乎天天到现场查看,不巧的是,记者没有和他邂逅。一名工人说,王某某上午刚刚来过,因为有事又离开了。记者从别墅的后门进去,又从前门出来,简单地看了看,每层约有6个房间。
第一层的楼房结构如下:两个朝阳卧室分别位于东西两侧,中间是一个阔大的客厅,大小超过两间卧室的面积之和;背阴的一排房间,面积都不大,有储藏室,小卧室,卫生间,厨房;通往二楼的楼梯口,设在了最东侧的一个角落。
有一双警惕的眼睛,一直跟随着记者的脚步,所以记者没有走到二楼上。不过,站在一楼向上望,可以看到钢结构的屋顶,形成一个倒V字型的漂亮造型。记者知道,正是由于这个漂亮的造型,让这栋别墅从附近的民房中突出出来。再加上大红色的屋顶,整栋建筑真是一点儿也不土气,反而洋气十足。
一名建筑工人说,盖这个楼怎么也得二三十万元。他说的这个数字,仅指一部分费用,包括工人工资等。据说,很多建筑材料都是王某某自己购买的。这些往墙上抹灰的工人,每天的工钱是80多块。
除了别墅主楼,王家还建有一大门,两间小配房。从红顶别墅离开后,记者发现自己双脚上沾满了又粘又重的红色泥土。
别墅所占是耕地
红色泥土曾种地瓜
别墅虽然毗邻洪河村,地界却属东南峪村,两村是近邻。王某某家乡是东南峪村,在家乡建楼,颇有些解甲归田、衣锦还乡的味道。
然而,即使是他的乡亲,也对他大兴土木建造别墅颇有微词。
在村民帮助下,记者暗访了对别墅占地情况比较知情的东南峪村部分群众。一名群众说,王某某以10000元现金、10条香烟的价格买了“十几杆子地”(在口语中,“24杆子”是“一分地”,“十几杆子”也就是“半分多地”)。
其实,这片地的主要“供应者”,是东南峪村一名做生意失败了的村民。他从王某某手中借款,却无力偿还。4月12日晚上,在费县县城的马路边上,记者见到了这名村民的妻子。她身旁停着一辆三轮车,上面摆着煎饼、花生米,她目前就靠摆摊为生。她说,他们的地都给了王某某了,相当于顶账了。
当记者问起土地的性质时,她说:那都是“责任田”。据村民透露,那块山腰上盖别墅的土地,一样也是村民从村集体承包的耕地,过去种过地瓜、棉花。这户欠账人家还把自己的果园给了王某某;身为农民,他们现在已经基本无地可种了。
村民透露,这片别墅用地虽然过去是耕地,但是现在已经获得了宅基证,证书上的名字是王某某的弟弟。毕竟,他弟弟是东南峪村集体一员,而王某某不是。但是,作为一名50岁的单身汉,王某某的弟弟没有经济能力去盖这么一栋别墅。而且,他已经享受过一次宅基地待遇,他把那个宅基地卖给了自己同村的表哥。按照规定,出售了宅基地的村民,不应该再次获得宅基地。
两次执法铩羽而归
在东南峪村村民绘声绘色的描述中,足可以见到王某某之威。一次是执法人员来到山下马路上,但只是对着山坡上的别墅望了望,停留片刻就自行离开了。一次是执法人员来到别墅跟前,王某某的弟弟赶紧从包里往外掏相关的证件和手续,却被他的嫂子、王某某的妻子给喝止了。
村民们看到,执法部门的这两次执法,都在红顶别墅面前铩羽而归。由此,他们得出结论:王某某的位置是高的,能量是大的,执法部门也不能怎么着他。
一村民说,王某某曾经是费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却知法犯法,令人气愤。首先,他的弟弟曾经出售过宅基地,没有资格再得宅基地,却再次获得了宅基地。第二,这块土地原系村民耕地,受《农村土地承包法》保护,却被改变了土地用途。第三,王某某大兴土木,惹起议论。很多村民都在嘀咕: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4月13日上午,东南峪村一名村民来到费城镇土地管理所,向所长王法秩咨询那栋“红顶别墅”的手续问题。4月16日,费城镇土地管理所一位姓郭的副所长致电这名村民,说:这是王立圣的楼。王立圣是东南峪村一名70多岁的老人,系王某某的父亲。(记者 薛广乾)
今天是本·拉登遭美军特种部队击毙一周年 美国媒体整合相关材料勾画其生命中最后几个月的“思考” ———
“基地”组织前头目乌萨马·本·拉登在生命中最后几个月寻求“整编”“基地”及其附属组织,意欲改变袭击手法,以“重塑”形象。
“基地”管家
5月2日是本·拉登遭击毙一周年。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美国政府多名现任和前任官员,同时综合两本新书内容,勾画出本·拉登最后日子里的“思考”。
美军特种部队去年潜入巴基斯坦,击毙本·拉登,从他藏身处查获大量文件、信函和电子备忘录。彼得·贝尔亨所著《追捕》和塞思·琼斯所写《阴影中的追捕:9·11之后追击“基地”》大量引述这些材料。
《华盛顿邮报》5月1日报道,本·拉登被视作“基地”的“首席执行官”,全面介入各项事务,从应对财务危机到招募成员,从指挥前线作战到挑选遭击毙头目的替代人选……他有时因世俗琐事而烦恼,如索马里青年党应种植何种农作物。
材料显示,本·拉登尽管藏身巴基斯坦,却与全球各地的副手们保持联络,许多方面“亲力亲为”,包括“基地”行动策划和战略思考以及向袭击者下达命令和提供建议。
“他不是隐士,是一个全球恐怖组织的首席执行官,”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反恐官员、白宫反恐顾问布鲁斯·里德尔说,“他与分散在全球的‘基地’成员保持联络,指导他们发动恐怖袭击。”
“闭门造车”?
美军最近几年利用无人驾驶飞机空袭,炸死“基地”多名领导层成员。
白宫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布伦南4月30日说,本·拉登为如何招募恐怖“天才”发愁,认为“新出现的一些低级别头目缺乏经验,可能导致重复犯错”。
不过,材料显示,他对曾是“基地”二号人物的艾曼·扎瓦希里比较冷淡,看重年轻新秀阿提耶·阿布德·拉赫曼。后者去年8月在巴基斯坦遭美军空袭身亡。
美国反恐部门一名高级官员说,本·拉登控制的“基地”已丧失数十名核心成员,他最后实际已是“遭削弱的头目”。因手头“资源”减少,他规划恐怖袭击时变得有些“臆想”,一些大胆攻击性言论甚至遭下属非议。“那是典型的‘总部对前方’心理,”这名官员说,“总部认为,它知道更多,从而指挥前方做某些事。前方管理人员则说,‘老板,你不了解我们正面临何种压力’。”
意欲整改
本·拉登最后几年试图管理“基地”这一散乱网络,寻求重新掌控松散依附的各派别以及一些独行者,包括从也门到索马里的一些武装团伙。原因是,他认为后者玷污“基地”名誉,抹黑“基地”核心理念。
阿提耶在本·拉登生命最后一年中扮演重要角色,试图帮助后者掌控发生在伊拉克和中东地区其他国家的袭击。他在本·拉登支持下开始尝试制定“基地”及附属组织的行为准则。美国政府机构研究“基地”的顾问布拉赫曼说:“直到最后,阿提耶一直试图控制中东地区的袭击。他和本·拉登仍痛恨西方,但觉得在穆斯林国家发动袭击有损他们的公共形象。”
《华盛顿邮报》提及,本·拉登反对类似“像割草机割草一样”的袭击手法。“他对这种袭击感到不安,”一名美国情报部门前官员说,“他觉得,那与他规划中的‘基地’前景相冲突。”
对2010年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炸弹袭击未遂事件,本·拉登不满。作家琼斯说,那并非因为这名恐怖大亨担心平民丧生,只是不满嫌疑人费萨尔·沙赫扎德宣誓效忠美国后策划袭击。
“大家知道,不允许对敌人说类似谎言,”本·拉登在一份材料中写到,那会对“基地”形象产生“负面影响”。琼斯说,全球部分地区一些武装人员因“违反誓词、不诚实”而受到质疑。
■文/李良勇(新华社特稿)
链接
本·拉登毙命一周年 美无可信袭击威胁
新华社电 美国国土安全部4月30日说,眼下没有针对美国、可信的恐怖袭击威胁。
国土安全部发言人布高说,没有确切、具体的情报表明,恐怖组织图谋在“基地”组织前头目本·拉登遭击毙一周年之际发动恐怖袭击。布高发表讲话前,美国广播公司报道,一些美方官员担心,“基地”试图炸毁飞往美国的飞机;一些国家的机场加强警戒,美国联邦空中安全官员已奔赴一些国家,防止恐怖分子炸机。
布高拒绝直接回应这一报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当天援引美国执法部门官员的话报道,没有情报表明“基地”将借本·拉登毙命周年之际制造混乱。
相关
美国将公布部分本·拉登文件
本·拉登曾考虑给“基地”改名
新华社电(记者 王丰丰 孙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与反恐事务顾问布伦南4月30日宣布,美国将于本周公布部分在“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住所缴获的文件。他说,这些文件显示本·拉登对“基地”组织在美国持续压力下的生存感到担忧,并考虑给组织改名。
布伦南当天在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发表讲话时说,美国将于本周在西点军校打击恐怖活动研究中心网站上首次公布这些文件。这些文件是美军特种部队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镇本·拉登藏身住所带回文件的一部分。布伦南说,其中一份文件显示,由于“基地”组织大量中高层领导人被打死,本·拉登对接替他们位置的低层领导人感到担忧,认为他们缺乏经验,可能重复犯错。此外,这些文件还显示,本·拉登考虑过给“基地”组织更名。他认为,美国已基本停止使用“反恐战争”这一说法,转而用“基地”组织来指代恐怖主义,这为“基地”组织造成了“形象问题”。
布伦南当天还称,美国政府利用无人机定点清除“基地”组织武装人员“合法”、“有效”。这是美国高级官员首次公开对这一秘密计划作出详细解释。
布伦南说,利用无人机定点清除“基地”组织武装人员合乎法律,目的是为了防止美国遭到恐怖分子袭击、保护美国人生命安全。他称,这一行动除了合乎美国国内法律外,还合乎相关国际法律,因为美国与“基地”组织、塔利班及其相关组织由于“9·11”恐怖袭击事件而处于战争状态,美国“有权根据国家自卫原则使用武力”。布伦南还称,美国政府在审核清除目标方面有严格的程序与标准,只有对美国利益造成“显著威胁”的武装人员才会遭到清除。
由于无人机定点清除是秘密行动,因此在30日之前,从未有美国高级官员公开就此作出详细解释。布伦南说,他之所以对这一行动作出解释,是因为总统奥巴马要求增加这一类项目的透明度。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与反恐事务顾问约翰·布伦南4月30日宣布,美国将于本周公布部分在“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住所缴获的文件。这些文件显示,拉登最后几年试图管理“基地”这一散乱网络,寻求重新掌控松散依附的各派别以及一些独行者。
□美国官方
首曝拉登住所文件
布伦南当天在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发表讲话时说,美国将于本周在西点军校打击恐怖活动研究中心网站上首次公布这些文件。这些文件是美军特种部队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镇拉登藏身住所带回文件的一部分。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去年下令特种部队突袭藏身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镇的拉登。特种部队于2011年5月2日将拉登打死。随着拉登死亡一周年纪念日临近,奥巴马政府加强了相关宣传,为面临连任竞选的奥巴马争取选民支持。
□文件内容
拉登为种植农作物烦恼
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美国政府多名现任和前任官员,勾画出拉登最后日子里的“思考”。
《华盛顿邮报》5月1日报道,拉登被视作“基地”的“首席执行官”,全面介入各项事务,从应对财务危机到招募成员,从指挥前线作战到挑选遭击毙头目的替代人选……他有时因世俗琐事而烦恼,如索马里青年党应种植何种农作物。
材料显示,拉登尽管藏身巴基斯坦,却与全球各地的副手们保持联络,许多方面“亲力亲为”,包括“基地”行动策划和战略思考以及向袭击者下达命令和提供建议。
“他不是隐士,是一个全球恐怖组织的首席执行官,”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反恐官员、白宫反恐顾问里德尔说,“他与分散在全球的‘基地’成员保持联络,指导他们发动恐怖袭击。”
建议副手躲避美无人机
美军最近几年利用无人驾驶飞机空袭,炸死“基地”多名领导层成员。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与反恐事务顾问布伦南说,从拉登住所缴获的一份文件显示,由于“基地”组织大量中高层领导人被打死,拉登对接替他们位置的低层领导人感到担忧,认为他们缺乏经验,可能重复犯错。
材料显示,拉登对曾是“基地”二号人物的扎瓦希里比较冷淡,看重年轻新秀拉赫曼。后者去年8月在巴基斯坦遭美军空袭身亡。
美国反恐部门一名高级官员说,拉登控制的“基地”已丧失数十名核心成员,他最后实际已是“遭削弱的头目”。因手头“资源”减少,他规划恐怖袭击时变得有些“臆想”,一些大胆攻击性言论甚至遭下属非议。
此外,这些文件还显示,由于美方封锁,“基地”组织高层与其下级和分支机构沟通困难,拉登建议其主要副手们离开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接壤的部落地区,到没有美军无人机巡逻的地区去。
拉登考虑给“基地”更名
拉登最后几年试图管理“基地”这一散乱网络,寻求重新掌控松散依附的各派别以及一些独行者,包括从也门到索马里的一些武装团伙。原因是,他认为后者玷污“基地”名誉,抹黑“基地”核心理念。
阿提耶在拉登生命最后一年中扮演重要角色,试图帮助后者掌控发生在伊拉克和中东地区其他国家的袭击。他在拉登支持下开始尝试制定“基地”及附属组织的行为准则。
美国政府机构研究“基地”的顾问布拉赫曼说:“直到最后,阿提耶一直试图控制中东地区的袭击。他和拉登仍痛恨西方,但觉得在穆斯林国家发动袭击有损他们的公共形象。”
对2010年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炸弹袭击未遂事件,拉登不满。作家琼斯说,那并非因为这名恐怖大亨担心平民丧生,只是不满嫌疑人费萨尔·沙赫扎德宣誓效忠美国后策划袭击。
“大家知道,不允许对敌人说类似谎言,”拉登在一份材料中写到,那会对“基地”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这些文件还显示,拉登考虑过给“基地”组织更名。他认为,美国已经基本停止使用“反恐战争”这一说法,转而用“基地”组织来指代恐怖主义,这为“基地”组织造成了“形象问题”。
据新华社电
中新社华盛顿4月30日电 (记者 德永健)一年前还活着时,本·拉登躲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一处大院,坐在电脑前不停地给下属写信;如今在被击毙一年后,白宫宣布将首次解密这些文件。
奥巴马首席反恐顾问约翰·布伦南30日在华盛顿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表示,本周之内,西点军校反恐中心将在官网公布这些文件,这是美国首次解密在拉登寓所缴获的文件。
拉登生前据信为躲避美军追杀,不敢打电话或上网,只能借助书信向下属发号施令。通常他会在电脑里敲出信件内容,然后由身边的信使传递给“基地”组织其他头目。
布伦南援引一些信件内容称,拉登曾对下属感叹“基地”组织前途未卜,“新上任的基层领导人经验不足,这会让我们重蹈覆辙”,他写道。
另外有下属在回信中说,在外人眼中,现在的“基地”组织巧取豪夺,不仅炸毁清真寺还滥杀无辜,拉登表示赞同,并说相当一部分穆斯林民众已对“基地”组织失去信任。
提及美军对“基地”组织的穷追猛打,拉登也忧心不已。布伦南称,拉登在一封信中敦促“基地”组织头目赶紧从巴基斯坦部落地区撤出,以躲避美军战机的监视和轰炸。
美国《时代》周刊早前刊发的一篇文章也称,拉登20岁的儿子哈姆扎就藏身在巴基斯坦部落地区瓦济里斯坦,对此拉登很是担忧,力劝儿子赶紧撤退,逃往安逸的海湾国家卡塔尔。
不过文章也透露,直到2011年5月2日被美军击毙,拉登一直密谋再对美国发动大规模袭击,他曾敦促手下挑选“圣战”战士,派他们回到各自国家学习飞行技术,不过拉登似乎信不过美国籍恐怖分子,这令袭击的可行性大大减少。
美军击毙拉登之时,在阿伯塔巴德的大院里缴获大量文件、视频及电话号码。此前美国曾公布一些录像,其中一份显示拉登胡须花白,手握遥控器在看电视,而当时播放的正是他向外界发表讲话的新闻节目。(完)
居民楼上放导弹 伦敦确定设立6个防空导弹基地保卫奥运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张哲):这几天,伦敦要在奥林匹克公园附近居民楼顶上建导弹发射基地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英国国防部一直表示,没有最后确定。4月30号,这一消息终于有了最终版本,伦敦在奥运会期间将设立6个导弹发射基地,预防类似9.11式的空中恐怖袭击的发生。本网连线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英国记者张哲。
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导弹发射基地部署的具体位置,这些地点是如何选择的?
记者:这6个导弹基地将分别设立在奥林匹克公园周围以及其他几个奥运场馆集中的地区,24小时监视空中情况,随时准备击落来袭目标。而发射导弹的权力掌握在首相卡梅伦手中,也只有他可以做出最终决定。负责奥运保卫工作的尼克。帕克将军透露说,这些基地配置的“星光”和“轻剑”导弹射程为5.4公里。军方已经设想了最坏的情况并进行了演练。虽然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但还是要谨慎从事,为最坏的情况进行准备是很有必要的。“星光”型导弹可以肩扛式发射或用装甲车发射,而“轻剑”型导弹可用牵引车发射。帕克将军说,在选择基地地点时,军方与警方一起进行了咨询。
主持人:最近一段时间伦敦居民对于要在奥林匹克公园附近居民楼顶上建导弹发射基地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给我们讲讲居民们的担心吧,军方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
记者:被选中设立导弹基地地点的居民多多少少还是有意见的。埃平森林谷仓山的居民琳达明确表示,他们不愿意让导弹基地设在自己家门口。在这里存放导弹是件危险的事情,他们怎么能把导弹对着我们来防范恐怖主义分子呢?这把我们置于危险当中,不知道政府是怎么想的。累顿斯通居民协会主席布里斯托女士说,听到在离我家几步之远的地方就有能杀人的东西放在公寓楼顶上,真让人震惊。这个地方附近有3所小学。她不理解为什么要到处都放上导弹,让人觉得更不安全了。布莱克希斯社区主席希尔德说,大家必须要明白安全对于奥运会是个大问题。他们的担心是这一地区的大部分已经被用于奥运会的工程等用途,希望导弹基地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而生活在一个封闭小区的居民,因为楼顶被物业公司租给军方作为导弹基地,已经在寻求律师帮助,看是否能够通过法律途径,制止导弹部署行动。理由是物业公司在做出决定之前,根本没有征询居民的意见。
但物业公司回应说,这一决定事关国家安全,并非出于商业目的。国防部是有权力在居民区进行导弹部署的。
在谈到有些当地居民对在居民区设立导弹基地表示担忧的问题时,负责奥运保卫工作的帕克将军说,他能理解这种担忧,但是为奥运会提供空中安全保障还是一种谨慎的作法,是有好处的。导弹基地是从100个备选地点中挑出来的。
新华社华盛顿4月30日电(记者王丰丰 孙浩)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与反恐事务顾问约翰·布伦南30日宣布,美国将于本周公布部分在“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住所缴获的文件。他说,这些文件显示本·拉丹对“基地”组织在美国持续压力下的生存感到担忧,并考虑给组织改名。
布伦南当天在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发表讲话时说,美国将于本周在西点军校打击恐怖活动研究中心网站上首次公布这些文件。这些文件是美军特种部队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镇本·拉丹藏身住所带回文件的一部分。
布伦南说,其中一份文件显示,由于“基地”组织大量中高层领导人被打死,本·拉丹对接替他们位置的低层领导人感到担忧,认为他们缺乏经验,可能重复犯错。此外,这些文件还显示,由于美方封锁,“基地”组织高层与其下级和分支机构沟通困难,本·拉丹建议其主要副手们离开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接壤的部落地区,到没有美军无人机巡逻的地区去。
此外,这些文件还显示,本·拉丹考虑过给“基地”组织更名。他认为,美国已经基本停止使用“反恐战争”这一说法,转而用“基地”组织来指代恐怖主义,这为“基地”组织造成了“形象问题”。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去年下令特种部队突袭藏身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镇的本·拉丹。特种部队于2011年5月2日将本·拉丹打死。随着本·拉丹死亡一周年纪念日临近,奥巴马政府加强了相关宣传,为面临连任竞选的奥巴马争取选民支持。(完)
新华网萨那4月20日电 (记者 商英侠 刘万利)据也门一名军官透露,也门空军20日晚空袭了南部阿比扬省的一处“基地”组织据点,至少打死11名“基地”武装分子,打伤多人。
阿比扬省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官告诉新华社记者,也门空军20日晚空袭了位于阿比扬省劳代尔镇郊区的一处“基地”组织据点,该地点距离阿比扬省省会津吉巴尔市东南方向约150公里,至少打死11名“基地”武装分子,打伤多人。
他说:“经过近两周的交战后,目前政府军已基本控制了劳代尔镇。空袭发生时,一伙‘基地’组织武装分子正在前往劳代尔镇的路上,目标是攻击劳代尔镇的政府军。”
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官告诉新华社记者,目前政府军第39装甲旅正在津吉巴尔市郊区与“基地”组织武装分子激战。这一地区长期以来一直由“基地”组织控制,“政府军加大了火力攻击‘基地’组织武装分子,并试图重新控制这一地区”。
自2011年1月也门局势发生动荡以来,“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趁乱夺取了南部阿比扬省和舍卜瓦省多处城镇,并与政府军激烈对抗,已造成数百人伤亡。
10日晚上,一只野猪下山觅食,闯进了高淳县东坝镇茅上村张先生家的藏獒基地内,扑咬一群小藏獒。这一切被正在休息的小藏獒“爸爸”大傻看见了,大傻护崽心切冲了上去,与野猪进行搏斗。经过近一小时的搏斗,野猪的喉管被咬断,断气了,这场大战以藏獒完胜而结束。
藏獒护崽咬死下山觅食的野猪
11日上午11点许,来到张先生家的藏獒基地。藏獒基地内,一只小藏獒受了伤,脚有点跛。两只大藏獒陪伴在它的左右,见到生人靠近,一阵狂吠。两位村民抬着一个红盆,里面放着一只死去的野猪。这只野猪有90斤重,喉管被咬断。
张先生介绍,两只大藏獒,黑褐色的是爸爸,叫大傻;毛发黄的,叫金凤,是妈妈,它们育有10只小獒。有点跛脚的小藏獒,是晚上被野猪咬伤的。前天晚上8点多,自家东边靠近大山的一侧,有个小门没关,这只野猪就拱了进来,并从藏獒基地围栏边的缝隙挤了进去。
围栏内,一窝小獒在沙地上玩耍。野猪发现小藏獒,发疯似地冲上来,对着一只小藏獒撕咬起来。这时,大傻发现了野猪,由于自己被关在笼子里,无法上前救护小藏獒,就狂吠起来,拼命用头部撞击笼子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
张先生听见响动后,急忙跑出屋查看,发现小獒被野猪咬了,急忙拿着小棍子去驱赶野猪,但是野猪不怕人,继续围着小藏獒们撕咬,时不时还向张先生露出獠牙。看着护崽心切的大傻,张先生便打开笼子,让大傻去驱逐野猪。笼门一开,大傻一个箭步就扑了上去,与野猪开始互相撕咬。这只野猪别看未成年,但是体形较大,毫不示弱,用头部去拱藏獒。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搏斗,大傻咬住了野猪的颈部,野猪也慢慢没了力气。
张先生见状,怕大傻可能会咬死野猪,上前去拽大傻走,大傻不松口,后拿着棍子打大傻,大傻依然不松口。直到大傻咬断野猪的气管,野猪不动弹了,它才松口。
护崽藏獒的体重比野猪重一倍
张先生的藏獒基地内养了13只成年藏獒,还有十几只藏獒崽子,这些小崽子都是张先生家成年藏獒自行繁殖的,其中大部分是大傻和金凤交配繁殖的。据张先生介绍,他酷爱藏獒,自己养的一只藏獒曾一胎产下18只小藏獒。他饲养藏獒很舍得花钱,曾花280万元购得一只叫高原王的藏獒。而大傻和金凤买来的时候是小崽子,总共花了不到30万。经过张先生精心饲养,大傻和金凤都成年了,现在两岁多一点,前不久刚刚产下10只小藏獒。
张先生说,被咬死的野猪还是蛮凶悍的,它不过90斤,而大傻的体重足足有18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