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1
小韦如愿领到录用通知书

 

2013年08月05日讯】“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工资1600元…… ”晚报6月26日刊登的一则城管招聘启事,前去应聘人员络绎不绝。几天后,25岁的小韦持清华大学本科文凭,前来报名,让招考人员惊讶不已。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一个月时间内先后参加了不同城区的两次城管部门招考,均以优异成绩入选。有人质疑他的文凭、有人猜想他来或不来、还有人认为他想“成名”……前天,小韦领到了录用通知书。

两次报考“第一”入选

“清华大学生准备来跟我们‘巡街’!”“这么难的工作,他可能做不久的。”“高文凭帅哥啵,亲和力肯定不错…… ”近日,在城中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里,大家都在谈论小韦的近况。

“6月30日就开始报名了,前来的应聘者约100名,男女各占一半,其中也有广西师范大学等本科生。”负责招考报名的廖惠娥回忆,当天上午,一名清瘦的应聘者填写资料,并递交相关材料后,在场的工作人员惊讶不已。“这么好的学校怎么也来…… ”聊天中,廖惠娥得知,小韦事先了解过城市管理工作。小韦表示,“既然来报名就不怕说,我一定会坚持到底。”“清华大学?文凭不会是假的吧?”有人私下提出质疑。按照报考流程,考生信息被一一核查,在事实面前质疑声消失了。就在大多数执法人员议论着这名“准同事”时,鱼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也接到一名“清华生”前来应聘,两边一对比竟是同一人。

大家都在猜想清华生“葫芦里卖什么药”?考试成绩出来了,小韦在城中区男考生中,笔试、面试排名第一,在鱼峰区笔试第一、放弃面试。城中区执法局负责面试的考官覃林明称,当天有30多名面试考生,考官按抽签号打分,并不知道谁是谁。“印象最深的一名考生,回答问题思路清晰、逻辑性较强。直到面试排名出来后,才知道他就是清华大学生。”“队伍有一名‘清华生’,当然是好事情。 ”覃林明表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凡是符合条件的应聘者,都一视同仁。

妈妈永远是他的支持者

6年前,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选择了冷门的专业;毕业两年后,他决定从事城市管理工作。城管工作不容易得到群众理解和支持,有争执甚至冲突,如此的执法环境,小韦的母亲焦女士有何看法?记者:平时对孩子有什么期望?焦女士:从小到大对他没有过高要求,希望他和普通人一样有份工作, 然后成家立业。我对他学习方面不多过问,顺其自然吧!儿子也很努力,考入清华大学让家人备感欣慰。

记者:孩子毕业两年都没有合适的工作吗?焦女士:他就是选择专业时欠考虑,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单位不容易,期间曾帮亲戚卖过服装,还参加过两次公务员考试。尊重儿子的决定,有份工作总是好的。

两年来终于迈出第一步

他应聘城管究竟图什么?这份工作能做多久?7月31日,记者带着种种猜想采访了小韦。一张床、书桌和一台电脑等物品整齐摆放,小韦的卧室陈设简单,和同龄人一样,他喜欢玩电脑游戏、看电影和关注新闻时事。

在常人看来,清华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应不成问题。对此小韦表示,主要还是没有工作经验,专业也不对口, 曾有过“高不成低不就”的想法,一直没敢去尝试找工作。

通过亲朋好友的开导,小韦认同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只有迈出第一步才有工作经验。“看晚报得到城管的招聘信息,参加两次考试,至少机会多些。”小韦说,城管工作大概是维护市容和环境卫生等,相信端正好心态和工作方式,管理对象还是能理解城管工作的。尽管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但这也是最能锻炼人的平台,希望从基层做起,尽快胜任这份工作。

“一纸文凭不过是代表自己的学习经历,并不能说明什么,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工作经验、人生阅历,当机会来到时就能稳稳抓住。”今年以来,外地城管部门相继出现的负面新闻,加上招工难、就业难等因素的作用,这一抉择别人看来似乎有点“疯狂”,小韦拿着录用通知书淡然一笑:“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陕西省延安市人民政府5日下午6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对5月31日发生在杨家岭附近“城管打人”事件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情况。

延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建强说,根据调查,5月31日下午5时,延安市城管监察支队凤凰大队稽查一中队对市区旅游景点周边流动商贩进行例行检查,当执法车辆巡查至杨家岭附近时,发现美利达车行违章将数辆自行车摆放在人行道上维修和经营,决定暂扣车行违章摆放的车辆。在实施暂扣过程中,执法人员与店主刘国峰等当事人发生冲突。店主刘国峰在冲突中被踩踏致面部出血。

李建强说,根据调查结果,延安市城管局对现场参与的8名执法人员,2名负有领导责任的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党政纪处分;延安市公安局对涉嫌违法的工作人员景鼎文给予刑事拘留,刘兆瑞行政拘留。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突尼斯城管掀摊掀翻总统宝座 骚乱蔓延局势失控

 

抗议者焚烧一顶警帽

 

突尼斯城管掀摊掀翻总统宝座 骚乱蔓延局势失控

 

一名抗议者庆祝总统下台

 

 
突尼斯城管掀摊掀翻总统宝座 骚乱蔓延局势失控

 

城管掀摊掀翻总统宝座

失业大学生被逼自焚引爆民怨

一个26岁失业大学毕业生在街上卖菜,因无照被城管没收,他愤而自焚。年轻人高失业率的郁闷一下子爆发,这是发生在突尼斯近1个月来的状况,导致总统本·阿里下台出国。

独裁总统早失民心

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北端,与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接壤。这个有1000万人口的北非国家因为迷人的地中海风景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欧洲游客。在执政的23年里,总统本·阿里因为成功推行经济改革和大力吸引外资广受赞扬,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评选突尼斯是非洲大陆经济竞争力最强的国家,2009年突尼斯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3.1%。

但是,该国失衡的经济结构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以出口和旅游为主要增长点的经济深受不景气的全球大环境影响,国内就业环境也日趋恶化。突尼斯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目前的失业率为14%。而据英国媒体报道,突尼斯年轻人的失业率实际上达到了惊人的52%。成为事件导火索的自焚青年就是因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才走上街头卖蔬菜和水果。

突尼斯向来鼓励公民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找工作曾经不是问题,然而失业现象在过去10年来越来越严重。不少批评者指责政府官员任人唯亲和大搞裙带关系,致使普通百姓没有后门就找不到工作。本·阿里总是将权力集中在少数他信任的政治家族里,他的妻子莱拉曾被曝光安插自己娘家的亲戚出任政府大员。

此外,本·阿里的独裁统治也广受诟病。在1987年一场不流血的夺权战中,他从终身总统哈比卜·布尔吉巴手中拿走了权力。他当时说病重的老人布尔吉巴已经无法管理国家,承诺要给百姓带来“真正的民主和不断进步的政治生活”。虽然上台初期本·阿里曾推动政治改革,但是这在其巩固了权力后就戛然而止。

2009年大选中,本·阿里再度高票当选总统开始第五个任期。他在选举前威胁如果有反对者质疑投票结果的公平性,就要将他们投入监狱。

突尼斯骚乱的发展速度超出了很多政治分析师们的预计。实际上,近年来类似对政府不满的抗议在一些穆斯林国家都曾发生过。政治强人本·阿里下台是否会在阿拉伯世界引发类似“颜色革命”的连锁反应目前还不清楚,但对那些没有充足石油资源而又改革滞后的国家,在如今低迷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如何面对底层尤其是年轻人群日益强大的不满,将是不得不严肃思考的问题。(据《中国日报》)

城管粗暴执法成导火索

突尼斯2007年经世界经济论坛评比为非洲大陆经济竞争力第1的国家,优于南非。近年来,突尼斯年经济成长率都在5%上下,加上2008年与欧洲联盟签订的自由贸易区开始实行,又是旅游业形象好的国家,一直给人经济成长稳定的印象。

根据无国界记者组织指出,在位23年的74岁总统本·阿里是个独裁强人,无法容忍任何批评,并将批评他的人送进监牢。

突尼斯给外界的错觉是以稳定经济成长,交换民主自由。然而2010年12月17日希迪布济德一名26岁失业青年摆摊卖果蔬营生,遭当地城管盘查没收。他愤而自焚,以此抗议城管部门“粗暴执法”,随后抗议民众与国民卫队发生流血冲突,造成一人死亡。自焚青年虽被送到突尼斯最好的医院抢救,但终因伤势严重于本月4日死亡。

郁闷的民怨很快在全国各地引发回响。本月8日开始,突尼斯部分城镇相继发生示威游行和社会动乱。报道称,示威活动主要发生在突尼斯西部和中部的3个城镇:塔拉、卡塞林和勒盖布。国际人权联合会主席贝尔哈森11日表示,示威引发的冲突造成至少35人死亡。政府与工会同时表示,示威民众与警方均有大量人员受伤。

骚乱蔓延局势逐渐失控

突尼斯政策鼓励教育,高教育文凭一向等于工作保证,然而10多年来,高教育毕业生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已超过20%,在某些领域甚至近60%。

青年高失业率,许多人归因本·阿里政府贪污情况严重,没有“后门”关系就没有工作。加上民生物资价钱提高,加深对本·阿里政权的不满,示威游行陆续在各地蔓延。

本·阿里感觉事态严重,去年12月29日进行内阁小改组,并表达政府将加强创造工作机会。本月10日他亟欲平息民怨,还宣布2年内将创造30万个工作机会。

本·阿里自认控制媒体,在公开谈话中企图告诉民众,街头运动被伊斯兰分子利用。他低估了从地方延烧到首都的街头抗议,从受教育的失业青年开始,不仅是单纯的社会运动,而且已经转为严肃的政治诉求。

多年独裁累积的挫折,成了引发连续街头运动的原因,如同专家所说,政府态度一向是“虽没有自由、没有民主,但是政府保证民众生活好过”,这套说词已不符事实。

突尼斯民众在示威游行中举出“本·阿里下台”的标语,本·阿里13日再度电视谈话,期望能平息街头运动,不料民众积怨已深,街头运动更加剧烈,局势终于不可收拾。

突尼斯自发性人民运动近1个月后,推翻了总统。突尼斯人权分子舒依卡接受《世界报》访问表示,这案例显示“丝绒革命”也可发生在其他国家。这是人民首次发起说“不要,下台”,并且成功,可能在北非地区产生连锁反应。(综合新华社、《重庆晨报》)

有三人可能继任总统

突尼斯总统扎因·阿比丁·本·阿里14日晚突然离境,携家人飞抵沙特阿拉伯。总理穆罕默德·加努希14日晚宣誓就任临时总统。不过,宪法委员会15日宣布,临时总统一职应由议长福阿德·迈巴扎出任。

按计划,突尼斯6个月内举行选举。以下为3名潜在总统人选介绍。

“突尼斯电脑”

加努希现年69岁,热门人选之一。不过,按路透社说法,他眼下对政治兴趣并不浓厚,或许无意角逐总统一职。

加努希是本·阿里的政治盟友,长期担任执政党宪政民主联盟副主席。本·阿里任主席。

加努希是经济学家,熟悉经济事务,获称“突尼斯电脑”。一些熟悉他的人说,加努希善于交流,颇具个人魅力,但对政治并不太热心。

本·阿里14日晚离境后,加努希接受突尼斯一家私营电视台采访,主持人称他为“总统先生”时,他立即反驳:“不是‘总统先生’,我更乐意称我为总理。”

一些分析师说,随着本·阿里离境,突尼斯政治生态发生巨变,加努希可能对政治产生真正兴趣,进而决定参选总统。但他劣势也非常明显,因为在不少人眼里,他是本·阿里的密友。

资深外交家

卡迈勒·米尔詹,外交部长,另一名可能的总统候选人。他外交经验丰富,愿意与反对派合作。

2005年8月,米尔詹进入突尼斯内阁,出任国防部长。2010年1月,他转任外交部长,直至今年1月14日本·阿里决定解散政府。

知名反对派

纳吉布·谢比,突尼斯反对派知名人物,经常批评政府。

谢比14日说,突尼斯处于紧要关头,必须大力改革。谢比1983年成立进步民主党并担任领导人。他2006年辞去党派领导人职务。2009年,他申请参加总统选举,遭到拒绝,原因是他被认定不符合参选条件。

路透社认为,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眼里,谢比是反对派代表,但他在突尼斯媒体曝光度较低,因而在选民中知名度不高。如果角逐总统一职,他必须更多关注选民切身利益。(新华社特稿)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